秀恩爱配图:经络的现代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44:35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几千年来指导着我国针灸及其他各科临床实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本的进步,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形态结构和生命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经络实质到底是什么?它是生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对此,国内外学者在各个科学领域内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循经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它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主要依据。
从1972年至1978年,中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按照统一规定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和健康情况的人群进行了6万多人次的普查,结果发现感传出现率最高达45.2%,最低力5.6%,大多数在12%~24%之间,其中显著型最高达2.2%。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还表明,循经感传广泛存在于人群之中,基本上无种族、地域、年龄等方面的差别。
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
1.循经感传的性质 因刺激方法不同和受试者个体差异而多种多样,多数为酸、麻、胀、重感,也有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 循经感传的路线大多数与《灵枢·经脉》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差异,四肢较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变异较大。
2.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 感传的宽度与刺激方法和强度有关,其中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一般四肢远端较窄,近端和躯干部较宽;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
3.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 刺激四肢未端的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方向单向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大多向上下方双向传导。大多数受试者在停止刺激后,感传又能由原传导路线向刺激穴位回流,直至消失。
4.循经感传的速度 循经感传的速度远较神经传导速度慢,从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一般在0.10m/s左右,但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在感传过程中还有走走停停的”间歇”现象,或越过某一部位的“跨越式”传导。
5.循经感传对脏腑器官活动的影响 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感传与脏腑、官窍功能活动相联系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感传沿肺经到达胸部时,受试者觉胸部紧迫、呼吸困难,到达上腹部时觉胃部灼热、发胀等。如此这些不胜枚举,为循经感传现象客观存在提供了佐证。
6.循经感传的趋病性 大量的循经感传现象观察中,发现在病理情况下其传导的路线和方向有“趋向病所”的特征,有单位观察到聋哑患者的感传均有人耳趋势,只要一经入耳,其他经亦可入耳。有的针灸医生还体会到,部分患者在发病期,其相关经脉的循经传导十分明显,一旦疾病缓解,其感传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7.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 在感传过程中于经线上用弹簧压力棒施加一定的机械压力,可使循经感传被阻断。此外,在感传线上放置冰袋,使受试者局部降温,亦可使感传彼阻滞。随着循经感传被阻滞,相应脏腑的效应也受到影响。如有人对102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郄门穴上施加压迫,可使针刺内关的针效显著降低。
隐性感传
在感传“阴性”者的井穴上给予脉冲电刺激,然后用特制的小型叩诊锤从原穴以上各个不同水平面沿着经脉的垂直线在体表进行连续、均匀的叩击,结果可找到一个最明显的阳性点,把这些阳性点连起来,恰与古典经线相符合,研究者们对这种需经附加刺激才能使受试者出现感传感觉的现象称为”隐性感传”。自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各地先后对1030人作了调查,其隐性感传出现卒最低为58%,最高则达100%。
循经感传的激发
1.传统针刺手法导气 手法激发经气的传导,一直为针灸学家所重视。近年来,有人以小幅度捻转、震颤、循摄方法,对45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了1641次的激发,其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达82.1%。另有人相继运用大体相同的手法对100例青少年受试者进行针刺激发,经30日的针刺激发,全部出现了感传。 2.电镊针短程接力 有人在对57例聋哑人的三焦经或大肠经采用电鍉针在井穴上刺激,当出现短程感传时,则在其终止处再加刺激,如此多次短程接力,感传可由短变长,直至头部入耳。
3.入静诱发 入静诱发是指通过诱导入静改变人体的功能状态,结合穴位刺激以诱发感传。有人曾在118例战士和中小学生中入静诱发,其感传出现率达86.6%。
此外,尚有人用输血胶管,以40℃热水灌流加温及循经加温与电鍉针相结合的方法来激发感传。
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气至病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大量的临床观察资料证明感传越显著,疗效越好。有人对170例近期心电图ST段、T波有不同程度改变的冠心病患者,观察针刺内关穴时心脏收缩间期、心输出量等8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170例患者感传与计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3,P<0.01。说明了感传显著程度和针刺效应的优劣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还有人运用手法激发循经感传并使之到达病所,治疗102例久治不愈的面肌痉挛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中感传上达头面者效果更佳。无数的临床事实提示了循经感传与临床疗效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国内还有不少学者对循经感传与针刺镇痛及针麻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也呈正相关。
其他经络现象
除循经感传现象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络现象,如循经性皮肤病、循经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以及循经出现的红线、白线、丘疹、出血带、汗毛竖立、肌肉跳动、出汗等现象。 1.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经络现象,由于它行程清楚,肉眼可见,直观地显示了经络的特殊循行路线,被人们誉为可见的经络现象。迄今为止,我国学者总计观察了25个病种、343名患者的478条皮肤病损中,分布于经络全程或接近全程的共137条,占总数的28.67%。循经皮肤病以其直观的形态学变化,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古人所描述的经络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2.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 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是在病理情况下,机体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其分布路线既不同于神经血管的走行路线,也不同于某些神经痛、感觉障碍或内脏病变所致的皮肤过敏的Head氏带,而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吻合,其宽度在0.3~3cm左右。发病机制目前尚下清楚,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癫痫和反射性癫痫双重性质的循经走行的感觉癫痈,并称之为“循经性感觉醒癫痫”。
伴随感传出现的一些功能反应
循经感传作为一种主观感觉,从生理学的角度虽不能直接加以记录或显示,但某些循经感传显著者针刺时常可伴随感传而出现一些功能反应,如红线、白线、红疹、皮丘带等。其循经出现的长短不一,红线、白线的宽度约1~2cm不等,红疹、皮丘疹宽度约1cm。有偶尔出现一次的,有重复出现的,出现时持续的时间为几十分钟至十几小时不等。也有研究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针刺时循经出现的发汗、立毛现象和沿经皮肤温度、肌电发放,以及血流图的变化,循经出现的这些功能变化,目前虽然还仅只是在部分受试者身上记录到,但它无可辩驳他说明循经感传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感觉)其循经部位还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反应,它的路线是有迹可寻的。
返回
循经线检测方法的研究
经络现象研究结果证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医籍记载基本一致的轨迹,但只有以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检测出来,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项工作从1980年开始逐渐被重视,研究者们注意结合边缘学科,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寻求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1986年列为中国国家“六五”攻关计划,为经络研究中的主攻方向之一。
皮肤电测量
自1958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就开始对经穴电阻进行了测定。70年代至今不少人对经络路线的皮肤是否真正具有低阻抗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人用两电汲法,以低频脉冲皮肤阻抗仪对隐性感传线的皮肤阻抗进行了研究。测试出大肠经、三焦经、胃经、心包经的隐性感传线具有低阻抗的特征,且在已截下的肢体上循经低阻抗线仍然存在。还有人采用测试电极逐步向前推进和电极连续扫描两种方式对心包经进行了检测,以微机进行取样和数据处理,也证实了皮肤低电阻点基本上是循经的。在经穴阻抗的研究中,还有人对其测试方法、测试电极、测试的电参量进行了多方位观察,尽管对于经穴的电学特性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最后均认为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其循经特点。此外,也有人对经脉皮肤电位进行了测量,但向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早在60年代初期,我国就有人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经路线。80年代中期有人将Yc99过得酸钠洗脱液注入健康受试者或患者的穴位(主要是腕踝部穴位),然后以大视野r-闪烁照相机自动扫描,记录放射性同位素迁徙过程的囹象,将示踪轨迹与古典经线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轨迹在四肢时膝关节以下与古典经线基本一致,肘膝关节以上部分也大致吻合。但对身体其他部位经络路线的显示,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穴位声发射信号
80年代初期有人率先以弹簧压力计在穴位上施加恒定的压力(500~1000g)激发声信号,以声电换能器在预定的部位接收,发现在该穴所属经脉的循行线上可以记录到相应的声发射信号(低频机械振动波)。近午来有人用各个探头同时记录,对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检测,根据208经次观察的结果,本经穴位的声信号出现卒均显著高于两侧旁开的对照点,显示了低频声信号循经传播的特点。此外,亦有人在羊体的“胃经”(模拟人的胃经循行路线和经穴位置)也可记录到循经声信号,其在“胃经”诸穴的出现率为80.05%,而在对照部位的出现率则为43.68%。但由于体内产生低频振动的声源较多,且传导这种信号的基质目前也尚不清楚,故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在体表循行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还有人对皮肤经穴的超微发光进行了研究,测出14条与十四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高发光线,其发光强度与循经感传有一定关系。另有人借助红外成象技术、液晶热象图和辐射场照相术等开展了一些研究,也尚侍进一步深入。
返回
循经感传形成的研究
对于循径感传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大体上可概括为两种观点。
“中枢兴奋扩散”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是由于针刺穴位时产生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内的定向扩散所致。也就是说感传循行于外周,实质则在中枢。其主要依据是,循经感传现象是以皮层感觉功能力基础,一旦大脑皮层感觉功能或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循经感传现象就不再发生。例如,有人发现脊随完全横断者在损伤水平以下不能引出感传;腰麻后刺激麻醉水平以上穴位,25例感传显著者均有感传,且有半数以上的感传进入麻醉区直达足趾。但刺激麻醉水平以下的足趾井穴时。24例麻醉完全者有22例未感觉到刺激,也未出现感传。在对55例截肢患者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残肢端的穴位,其中有34例(61.28%)出现患肢感传,并且也具有循经性、可阻滞性和传导速度较慢等特征。由于这些截肢者出现循经感传的部位已失去了”外周”的物质基础,说明了是“中枢”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气功诱导入静后能使感传率大大提高,而且练气功者易出现自发感传现象。
以上依据均为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中枢兴奋扩散”假说提供了佐证,但“中枢兴奋扩散”说难以对足三阳经、任脉、督脉等跨越身体多个部位的循经感传路线作出合理的解释。
“外周动因激发”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循经感传现象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体表,它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计刺时沿经传导的某种“动因”所依次兴奋,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感传。其主要依据是:①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分布不一致,感传的速度较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慢。②感传不仅是一种主观感觉上的变化,一部分人可继发产生循经的红线、白线、丘疹、水疤和皮下出血等,还可发生循经皮肤病。③循经线上的低阻抗、高发光等其他生物物理学特性的发现和实际运用,以及在感传线上施加压迫、局部冷冻或注射液体能直接阻断感传,而对周围神经动作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则无明显影响。④感传在肌肉、肌腱手术后改道行走,遇到创伤、关节或瘢痕时也会受阻或绕道。还有截瘫患者身上出现“跨越式”传导等,恰能说明在体表某些失去感觉的区域内,仍有某种依照某固定路线而进行的传递过程继续通过,当传导跨山感觉障碍区后,又再度彼高级中枢感知。
但是,“外周动因激发”的理论又无法解释幻肢感传、自发感传、气功入静提高感传率,以及情绪变化能影响感传等事实,同时在形态结构、物质基础方面至今仍未发现循经线与其他部位的差别。
根据近20多年我国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大量资料,在考察了外部结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一般关系后,有人于80年代中期提出了“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的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在循经感传的形成过程中,外周和中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则有循经的功能联系,为探讨循经感传的机制提出了一个方向。
返回
经穴脏腑相关及其途径的研究
祖国医学认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指出了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既是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映点,又是针灸时疏通气血、调整经脉脏腑功能的刺激点,故而是人们研究经络和脏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结合动物实验,人们对穴位功能的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相关的调整作用与联系途径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经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和双向的调整功能,经穴、脏腑之间确有相对的特异联系。从已有的实验资料来看,神经系统特别是自主神经系统是实现脏腑相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有些研究结果提示,经络脏腑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联系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返回
经络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
近些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实验研究,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假说。他们都从某一侧面涉及到了经络的实质,但尚需大量的、扎实的实验依据予以验证。
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3种观点:①“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已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②“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③“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围绕经络实质的研究所提出的各种假说很多,就其主要者归纳如下:
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说
不少学者认为刺激体表经穴能引起循经感传,并迅速地引起相应的脏腑器官功能的变化,只有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有可能完成。因此,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的。
有人根据尸解的结果指出十二经脉与外周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与肌皮神经的外侧束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几乎一致,手少阴心经的循行线与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走行相应,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与正中神经的走行基本一致等。
有人报道胸腹部的任脉、胃经循行部位与肋间神经及腰神经有一定的关系,背部膀胱经内侧线的循行部位与交感神经干在体表的投影有一定关系,强调了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其相关性。也有人指出针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66个特定穴,其之所以能治全身疾患与神经节段分布有关,从而认为躯体一内脏神经节段联系,可能是经络实质之所在。
还有人认为针刺为何能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其机制之一是因为经络与自主神经系统关系密切,如在对200只雄性大白鼠、少量猫、猴和外科手术中取得的小块入的组织,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其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终未分布,这些神经绝大部分属于交感节后纤维。因此,认为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经络能运行气血的特点和针刺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有人认为神经体液的综合性调节功能,可能就是经络的功能和物质基础。 近些年来,又有人根据现代生理学证实了人类主观感觉的发生是大脑皮层的一种功能表现,以及针刺狗“足三里”穴可以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等,说明经络与皮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提出“经络一皮层一内脏相关的假说”,这一传导系统的结构基础有待于继续阐明。
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说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经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明古人把“脉”作为经络形态的依据。故近些年来,有人在经络研究中观察了各经脉循行部位的血管分布状况,如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与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头静脉、肱动静脉、桡返动静脉的分支……所形成的动、静脉网等血管系统有关。另有人在18个截肢的新鲜肢体的太冲、涌泉、商丘等穴注入墨汁,然后将肢体以甲醛溶液固定,逐层解剖,其中13个肢体出现了被墨汁充盈的纤细管道向上或向下延伸,大部分可循经直达肢体的断面,这种结构系管径为40~300um的小静脉,如此等等,认为经脉、络脉与血管系统有密切关系。 有人根据古典医籍对经络的描述,对比了经脉循行路线和淋巴系统的关系,观察了穴位处脉管的调线显微结构、脉管的传导功能和穴位经络电泳显示点的形态,认为经脉指的是淋巴管,而络脉则与血管有关。并在16例6~7个月胎儿尸体的上肢观察到,注入少商穴的碳素墨水所显示的淋巴管的行程与手太阴肺经的主干相一致,提出“经络=经脉十络脉一淋巴管系统和血管”。第三平衡系统说 有人在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经络是不同于目前已知的调节系统的另一个新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第一平衡系统保持快速姿势平衡,其传导速度约70~120m/s;第二平衡系统为自主神经系统,保持内脏活动的较慢的动态平衡,其传导速度约11m/s; 第三平衡系统为经络系统,传递体表刺激对内脏的影响,保持更慢的动态平衡,其传导速度为0.1m/s;第四平衡系统为内分泌系统,控制机体的慢平衡,其活动速度以分钟计算。提出人体正常活动是通过这4个系统的联合行动完成的。其他假说 近年来又有人提出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通常的反射效应(即长反射):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的局部短反射,通过神经丛(网)相互作用,一个局部短反射的效应成为另外一个局部反射的原国,依次相继激发,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对针刺时,在循经出现的红线、皮丘带等经络现象与皮肤三联反应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有人提出了“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认为针刺穴位时,一个感觉神经元的轴索反射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索反射传到远方,从而引起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并推断接力联动的物质基础可能是相邻近皮节在皮肤中的轴突样联接。这一假说试图从组织生理学的角度对循经皮肤反应等经络现象的产生机制和组织结构基础作出合理的解释。针对这一假说,目前正在开展深入的实验观察。 除此以外,尚有“经络电通路假说”和“经络波动假说”等,旨在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去探索和揭示经络实质的奥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