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新媒体: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我的经验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2:34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临床以一侧阵发性剧烈头痛,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为特征。诊治时分为偏头痛性和非偏头痛性两种。典型的偏头痛以女性多见,约60%~80%患者有遗传史,多于青春期发病。

【我的经验方】:

[处方]:芎芷止痛汤:

川芎15克 白芷15克 细辛3克 天麻 12克 制何首乌20克 甘草10克

[服法]: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5-10剂。

[来源]:根据先祖《外台秘要方》经验方,方名自拟。

【中医辨证施治】:

①中医辨证分型认为风邪入脑型头痛者,头一侧痛甚,或左或右,呈跳痛、掣痛,经年不愈,每因冒风受寒或情绪不畅而诱发;舌苔薄白,脉弦或紧。治拟疏风活血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其中川芎30克,细辛3克,白芷12克,防风12克,荆芥12克,羌活10克,薄荷5克,全蝎 6克,僵蚕6克。

②瘀阻脑络型头痛多在一侧,头痛时作时止,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或剧痛似裂,或青筋现露,本型多见于壮年妇女,经行滞涩量少,且挟瘀块,或经行头痛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细涩。治拟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其中川芎3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牛膝15克,生地15克,桔梗3克,当归20克,枳壳6克,甘草3克。

③肝经风火型头痛多在一侧胀痛,额部尤甚,太阳穴筋脉隆起跳痛,甚则全头胀痛欲裂,或因火邪上冲则头痛,常因精神紧张而诱发,面红目赤,畏光羞明,烦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熄风,方用胆菊饮,其中龙胆草15克,菊花12克,天麻 12克,川芎20克,白芷12克,夏枯草30克,钩藤30克,地龙12克,全蝎10克,栀子12克,丹皮12克,珍珠母30克。

④肝阳上亢型头痛偏侧头部胀痛而眩,或全头闷痛,郁怒加重,心烦急躁,失眠多梦,面部烘热,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以平肝潜阳,滋水涵木,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其中天麻12克,钩藤30克,石决明30克,生熟地各15克,茯神12克,夜交藤20克。

⑤痰浊上蒙型头痛为偏侧头痛,头重而昏蒙,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纳呆食少;舌苔白腻,脉弦滑。治以化痰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牵正散化裁,其中半夏20克,白术12克,茯苓30克,陈皮12克,天麻12克,白附子12克,白僵蚕10克,全蝎5克,地龙10克,炙牙皂5克,蔓荆子10克。

⑥精血不足型头痛头脑空痛或隐痛,痛势绵绵,遇劳则剧,伴头晕耳鸣,心悸易惊,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填精益髓,补气益血,方用大补元煎合四物汤化裁,其中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枸杞15克,杜仲12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红参5克,黄芪30克。

⑦针灸:穴取太阳、头维、合谷、阿是穴。肝阳上亢加太冲,痰湿加丰隆。手法是提插捻转,强刺激,留针30~50分钟,每日1次。痛剧可取太阳、太冲和健侧合谷穴,以及患侧风池、率谷,中强刺激。另外,还可使用周围针疗法,即在距离疼痛部位外围约0.5厘米处,用0.5 ~1寸毫针斜向痛处中心进针深约0.2~0.5厘米,以后每隔0.5厘米同样刺入1针,直至围成一周。顽固性头痛还可采用埋针疗法,即取1.5~2寸毫针两枚,分别平刺入颞前线和颞后线,用橡皮膏粘贴针柄,留针24~28小时或更长一些时间,待疼痛停止后,方可起针。

⑧推拿:令病人坐位,先使用拿法、一指禅推法与揉按法施于天池、天柱等穴各2分钟,再沿足太阳、足少阳经由上而下至大椎两旁往返操作3~5遍。而后用一指禅、揉按法施于百会、率谷、头临泣、头维、太阳等穴各2分钟,并以抹法自攒竹沿眉至太阳穴5~6遍,最后拿合谷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