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学姐笔记有用吗:说说人之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51:50


百无聊奈,翻看20年前在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毕业论文,回首不堪的往事,联看社会上的林林总总,突然百感交集。这篇仅课任老师看过、评分高达95分、关于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习作并未见诸于世。原本想全文照搬在这里供人消遣,但读了几遍后觉得其学究味太重。故择取其中引用的一个重要的定律来加以展开,来阐述一个人人必须要懂、但却又少有人懂的普遍道理。
首先,请充许我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你是否喜新厌旧?你是否讨厌唠叨?天天吃一种饭菜,你还有味口吗?如果你有孩子,你是否觉得打骂无效,或者一种道理反复讲他就是不听?如果你是教师,你是否觉得对差生越训斥越挖苦他越差?你看到电视上长时间播放一则广告,你是否非常反感?一份报纸连篇累赎的登载相同内容,你会看吗?你的上司天天、月月、年年讲一个观点,你会听吗?不用问,回答一定是否定的。为什么?人之初,性相近也。“性”由先天获得,与生俱来,人人一样。
同是一个人,有的人善良,有的人凶恶;有的人温良恭俭让,有的人粗暴无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总而言之,人跟人就是不一样。为什么?习相远也。“习”从后天习得,千姿百态,人各不同。
原苏联社会科学家谢苗诺夫说,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控制动物个人主义的过程”。一个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仅仅是一个纯生物的机体,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薰陶下成长、成熟。其成长成熟过程,就是一个脱离生物本性的过程,也即社会化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角度看,这个过程是通过不同的剌激方式和生理上的感受性不停地输入信息来实现的。在人的感觉阈限充许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剌激量使之形成固定的、习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心理学上称为“动力定型”。通过大量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在接受各种信号剌激时,剌激量和人的感觉阈限成反比。随着剌激量的增大,感觉阈限反而降低。
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人人都会明白这个看似高深的定律:假如你遭到重创,在那一刹那你可能感觉不到疼痛,真正的伤痛在重创之后;或者你在极度劳累之时,你可能感觉不到身体的疲惫,真正的疲惫是在你放松之后。用上面的定律来解释,就是剌激量超过了感觉阈限所造成的。这是人的生理上的反映。
人的心理反映实际上是在生理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所以,对信息剌激的反映和生理反映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超量的剌激信息要么是无效的,要么效果正好相反。所谓的逆反心理就是这样形成的。根据上述定律得出的结论是:人在不同的剌激方式和不同的剌激量下,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称“动力定型”。
说到这里,人性的习相远就不难理解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接受了不同的剌激量;而到了学校,却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剌激量,这就是教师对某些学生束手无策的原因。因为因人施教的教师实在太少,也不可能太多。可以说,一个人的一生,在成长阶段大多是在不同的剌激量下渡过的。这一过程在初中以前基本完成。人与人在生理上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不同的剌激量作用,就形成了“习相远”了。在这个习相远中,有的形成了健全的人格,有的形成了病态的人格。一个人的成熟阶段大多是在相同的剌激量下渡过的。当一个人走向了社会,他(她)们在接受社会管理时更是在接受相同的剌激量。不同剌激量下形成的不同的人格,在社会管理的同一剌激量下,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人的多样性就这样显现出来了。
在这里这里,我们并不去讨论高深的学术问题。我要说的是,以上定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适用性绝对不容忽视。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的失败,学校教育所出现的失败,社会管理中的失败,婚姻生活的失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破裂,我敢说都与不重视或者说不懂得上述定律有关。
人人要为人父母,为人夫妻;你可能要为人师表,也可能要劳心治人。所以,你不可不懂人的生理心理的这一规律。当你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反复向别人发出某一信息的时侯,你一定要记得:超过了感觉阈限的剌激量是无效的,或者是适得其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