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apods降低版本: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25:37



  第三种偏离状态:分离

  伴侣为了避免更多争吵、歧见和失望,常常决定放弃对方(和自己),走出权力争夺,选择结束关系。一般说来,他们会寻找一段新的浪漫期,再度进入期望的循环,重新点燃希望,相信外界某个人能为生命困境提供解答。分开的伴侣有时会和同一个对象重新展开浪漫期,有的人则在别人身上寻找浪漫期。分离时,常常会显露自己对环境的依赖,试图从外界为自己的问题寻找解答。

  在虐待的关系中,伴侣一再跨越既定的界限(例如暴力或重复出现的上瘾行为),这时分离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决定的过程能无怨无恨,常常让人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新的关系中有更深的自我觉察,而不是盲目寻找新的浪漫期来缓和痛苦。

  如果双方选择分离,最好能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痛苦、哀伤、内疚、愤怒和怨恨,平静地结束关系,不要把冲突带入下一份关系。即将分离的人,至少能从过去的所作所为中汲取经验,避免在下一段关系重复制造类似的僵化、冲突与破坏行为。

  人与动物有一项区别,重要性可能不亚于语言和直立姿势,就是会以各种方式彼此压迫、剥削……"权力"就是利用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能力。

  --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

  8、整合期

  问:单身好,还是结婚好?

  答:单身对女生最好,但对男生不好,因为男生需要有人跟在后面打扫。(九岁的安妮塔)

  答:想这种问题,会让我头痛。我只是个小孩,不需要想这种麻烦事。(七岁的威尔)

  权力争夺期的时间大约是五年到七年,在这个阶段后,夫妻会从新的角度看待彼此的差异。他们通常会停止争吵,或是对一再重担的旧调抱持较高的幽默感。权力争夺的混乱尘埃落定后,夫妻会进入一段平静期,许多人为此感到困扰,因为不再争吵后,夫妻会进入一段平静期,许多人为此感到困扰,因为不再争吵后,反而失去原有的兴奋感。在这个阶段,夫妻的性关系会逐渐缺少动力,许多夫妻在这时分房而睡,并认为一定出了什么问题。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伴侣经历浪漫期的错觉和迷失,再度过权力争夺期的风暴只好后,常常发现两人的关系更有弹性也更稳定,对彼此也有某种程度的了解,能进行新的冒险:使亲密感越来越深的旅程。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充满许多考验和试炼,在通过种种障碍后,能以更接纳的眼光和心胸看待彼此,准备好进入关系的后期阶段,跳脱错觉和防卫,开始进入整合的阶段。

  七年之痒

  所谓七年之痒是指权力争夺期平静下来,随著关系的平稳,以为关系已经死气沉沉,原有的能量需要另寻刺激。其实并非如此,这时的伴侣对彼此已有某种程度的了解,可以不必证明谁对谁错。依赖环境的人认为能量代表活力,可能会想有外遇或寻找全新的关系,以再度激发能量。寻找新的恋情是上一篇谈到的偏离状态:分离。

  接纳现状的夫妻会开始互相分享,常常发现彼此其实有非常温暖、亲近的感觉,虽然能量已经降低,却开始真正的亲密!

  开始学习相处

  权力争夺时,双方都在争辩谁对谁错,陷入冲突、防卫和责备而拉远彼此的距离,由于在冲突中物化自己和对方,所以无法更深地了解彼此,不认识伴侣的个人特质,只是将之视为防卫和责备的对象。

  当态度转变,就不会试图控制、改变或责备对方,而开始以真诚的兴趣和好奇倾听对方。在权力争夺期,伴侣能得到了解对方的资讯,但这种资讯却被用来在冲突中保持彼此的距离。进入整合期后,彼此开始互相好奇,想了解对方,开始倾听和询问,而不是防卫。关系越来越深,越来越了解对方和自己,用接纳取代抗拒时,亲密之花就能盛开。

  好奇与沟通

  好奇是权力争夺期进入整合期的催化剂,通过沟通模式的运用,经历我们所谓四个A的过程:觉察、承认、接纳、行动。通过好奇,就能觉察自己在任何情境所做的事,然后承认自己的立场,就能进一步接纳自己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更充分地了解自己和伴侣,不再防卫和忽略,学习认识彼此。这种觉察能转化为行动,促进自我的发展,并强化彼此的关系。

  举例来说,觉察、承认、接纳而产生行动的过程可能这种情形:"你迟到时,我了解自己想责备你,我承认刚才又责备了你,我接受自己会这样做,也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晚回家,你能详细告诉我怎么回事吗?我想坐下来和你谈这件事,而不是大发脾气、破坏沟通。"

  清除杂草

  花园需要定期维护,整合期的工作就是让关系更深入。我们建议伴侣每天花一段时间分享自己的观点、想法、感受和经验,了解彼此的世界。这种方式能使双方逐渐了解自己和对方,不受限于理想化和物化的观点。伴侣每次都要承认自己僵化的道德信念,如此才能跳脱限制,进入越来越了解自己和对方的过程。

  伴侣可以意见不合

  整合期的伴侣可以意见不合,又不必争执,他们并不争辩谁对谁错,能接受彼此的差异,即使观点非常不同,仍能好好相处,这是逐渐接纳自我和他人的过程。由于接纳度越来越高,所以亲密感也就越来越深,不但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彼此。"关系花园"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伴侣(花园中的植物)一起成熟、结果,和谐的过程显而易见。

  认识自己和伴侣的原貌时,就能得到内在力量,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会显得更平静、安全,在生活的其他部分也很稳定,从原来依赖别人以得到安全感的情形,变得更依靠自己,不需要靠伴侣的某种表现来解决存在的困境。他们可能说:"我好,你也哈哦,我们可以在一起,接受双方的个性与差异,仍然彼此相爱。"

  整合期的夫妻并不是和睦相处(这是冷漠状态的特色),而是共享和谐的差异,他们可以各唱各的调,不需要配合别人的旋律,在相互接纳和承认中,两人的旋律会彼此相应,滋生亲密和深入的互动。

  整合期的性欲

  虽然性能量在整合期会降低,但想要时就可以重燃性欲,并更深地了解能量是如何产生的。愿意分享性幻想的夫妻,有可能借用物化的方式发现崭新层次的性能量。这种分享需要双方稳定的成熟度,以避免权力争夺期的内疚或责备。

  进入整合,展现人性

  在整合期,伴侣首度展现人性。在先前的阶段中,两人都是物化的角色,到了整合期,各人都受到重视、接纳和肯定,在彼此的分享和见证中自由呈现自己。向自己和伴侣敞开时,就成为更个体化、更投入关系的人。

  人际分享会进入更深、更属灵的范畴,彼此更了解对方,并见证各人展现的生命历程,开启真正的对话,从我-他关系进入我-你关系。

  整合期并不常见

  很难见到深入的整合期,大部分人一直陷入权力争夺期的冲突和浪漫期令人陶醉的错觉,并没有全然进入整合期。当伴侣发现彼此很稳定时,仍然会有权力争夺和浪漫的部分,但能加以承认,就不会陷入其中。简言之,整合期的人把重心从外界转回自己身上,越来越依靠自己,对彼此也更敏锐、更能觉察,不再尝试通过浪漫和物化的幻影与表象来克服存在的处境,确信各人的自主性和各自的目标,同时保持对伴侣的敏感度。

  充满勇气的人生

  存在的核心潜伏著空虚和无意义的感觉,这些感觉会越来越强烈,对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是一种挑战。当彼此的关系跳出浪漫期的幻想与权力争夺期的物化时,就会面对死亡的恐惧。若能面对自己的不安全感,并分享出来,就能接纳彼此的原貌,知道两人都是孤独而没有确切意义的人。

  虽然没有既定的意义,但可以创造意义;符合自身价值观的行动可以填补空虚感。勇敢的人达到整合期时,就处在创造个人意义的位置,以亲密分享和彼此坦诚的勇敢行动填补空虚。在关系中,自我实现的计划会被彼此回应的对话加强。伴侣得以认识自己和对方,越向对方打开自己,袒露自己,就越想自己开放、坦诚。

  接纳孤独的存在处境

  整合期的人会因为逐渐接纳自己的孤独而减轻焦虑;经理深层的存在焦虑时,就是进一步肯定信念的时候。这种人甚至承认自己的绝望,愿意面对挑战,更深地接纳生命最黑暗的一面:

  接纳绝望感,这种接纳就是信心,并站在勇敢活下去的分界点。

  --蒂利希

  这种人经历黑暗期的时候,不会关闭自己,也不会放弃自己或别人,不断与伴侣和人生进行勇敢的对话。他们的灵性根基在于对自己和伴侣的深刻接纳,所以能用不断增长的参与感和敬畏感拥抱人生。

  整合期的人接纳孤独的存在处境,所以能与另一个孤独的生命分享,敞开自己,并从中得到满足感。他们会带著勇气和力量全心庆贺自己,庆贺彼此的关系及生命中的所有互动。

  幽默感

  整合期的特征是幽默感和轻松感。强烈而严肃的正义感、内疚感和责备都变成活泼的揶揄和自我觉察的笑声。原本沉重的主题则成为平静、愉快以对的事情。伴侣开始庆祝共有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中的挑战、磨难和喜悦。

  诚实与责任

  诚实是最重要的原则,是深入互动的必要工具。双方达到整合期时,已经体认人无法伤害另一个人的感受,他们的态度是没有人能使别人有任何感受。一旦认为一个人可能伤害别人的感受时,这种态度会造成自我保护、防卫、遮掩,使亲密感消失,这些都是权力争夺的特征。当双方承认各自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时,就会升起一股坦诚和自由的感觉,任何话题都不是禁忌,任何处境都可以面对,彼此愿意一起沟通、学习。

  分享让彼此更亲近

  整合期的人已做好心理准备,愿意分享更多的内心世界,彼此对话。分享任何事都能强化亲密感,这是整合期展现诚实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权力争夺期的各个要素(嫉妒、内疚、愤怒、责备等)一旦加以分享,就成为整合期的有用资讯;双方接纳自己有这些要素,不以之为控制的工具,这些要素就成为我们好奇的对象,有助于关系的成长和强化,原本具有破坏性的东西就成为稳定关系的基础。

  流动的生命

  权力争夺期容易固著在不断重复的对错争执,整合期则会经历变迁和流动。双方成为真正的人,跳脱原本将彼此物化的经验,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种变迁中,我们就进入生命的流动,体验到更大的自由,愿意承担伴随自由而有的更大责任。

  奇克森特米哈伊曾描述人在"流动经验"中的特质,他说这些人有清楚的目标,行动果断,真诚专注,聚精会神,能自我控制;他们容易体验到自我意识的丧失,觉得是在参与某种比自己更大的事情。他们觉得时间快速流逝,能在经验中为自己寻找乐趣。整合期的伴侣常常显示"流动经验"的特质,彼此投入而同在,觉得自己参与生命,有归属于比自己更大事物的感觉。

  持续的更新

  达到整合期的夫妻能通过持续的更新维持彼此的动态关系,他们不会志得意满,以为关系自然会保持下去;其实关系是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工具,对自己和对方都是如此。为了继续共同成长,需要找出新的东西来分享。以下是维持整合期的关键,可以避免自满或厌烦。

  ·彼此保持信任的接触,能了解彼此的生活。即使只是固定的一起喝杯咖啡,或是一起分享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能为彼此带来持续不断的鲜活了解。

  ·每天的谈心时间很重要,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感受和经验。可以选一大清早或是晚上概述一天的经验。

  ·一起进行双方都有兴趣的计划,能使彼此的关系成为生活的重心。比如一起照料花园,研究相同的主题,或是商业上的合作,拥有共同计划的伴侣自然容易产生互动。

  ·谈论各自的兴趣,能了解彼此的现状和生活。例如,一方喜欢慢跑,另一方喜欢留在家里看书,就要询问各自活动时的经验,如此可以分享各自的兴趣,不会因此产生距离。

  ·新奇与实验有助于保持关系的新鲜和活力。一起到陌生的地方旅行,或是品尝新奇的食物,参观艺术展览,都能提供新的主题以供讨论和分享。随著经验的累积,伴侣间能一直有刺激和愉悦感。

  ·共同学习能为关系带来新的层面,不论是非正式地共同研究一个主题,或是学交际舞,参加社区大学的课程,一起学习的活动能使互动更深入。

  ·恢复浪漫,深情的姿势和仪式能为关系带来温暖和特殊的感觉。夫妻可以有自己才懂的笑话和暗号,表示对方很特别。

  爱

  在"关系花园"中,爱会在整合期盛开,双方开始了解彼此,较多现实感,较少幻想。整合期的刺激感可能不如激烈的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但两人能首度体验对自己和对方的真正满足感。

  整合期的人非常负责任,不会责备对方,也不会自责、内疚和懊悔,跳脱道德的限制,不从对错的观点来看事情,而是看见好奇和学习的可能性。

  他们接纳真实的自我,在过程中冶炼真诚的关系。这种亲密牵涉到内在力量,而不是外在权力。对话的过程能强化双方的成长与发展,并使关系越来越深入。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可能是我们所承担的最困难的任务,是终极任务,终极考验,所以其他任务都只是为这个任务做准备。

  --里尔克

  9、承诺期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麦基卓 黄焕祥著 易之新译)

  彼此承诺以分享、诚实、坦诚的态度来处理任何状况,能使关系保持健康状态。就像花园需要除草、浇水、施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持续不断的照料和维护,才能产生相互的承诺。

  一旦伴侣在整合期达到某种程度的稳定,就会投入积极而有意义的对话。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不再是物化的角色。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了解都更深入,彼此的关系也越来越有力量。

  现在已不需要任何人做改变(基本上,要求任何人改变都是不可能的事),而是越来越了解和接纳彼此。一旦扎实地建立了整合期的过程,双方就做好准备,可以迈入下一个阶段:承诺期。

  承诺期的伴侣非常了解彼此,包括各自的真诚自我以及各人会玩的心理游戏和权力游戏。他们乐于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这种方式深入了解彼此。他们越来越投入各自和共同的生活,由于完全了解自己和对方,已准备好做出全然的承诺。

  由于这个阶段的伴侣非常了解彼此,所以承诺的内容不是浪漫期的幻想或权力争夺期的义务,而是承诺彼此有自由的选择。

  他们并不是向对方作出承诺,而是对生活和自己作出坚定的承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愿意共享一个承诺,一起计划双方的期待和决定,并付诸行动。

  在承诺期生小孩

  承诺期是生小孩的最佳时期。夫妻经常在浪漫期就怀孕,那时还不太了解彼此;还有许多小孩是在权力争夺期受孕,以为新生命的降临有助于减轻压力和争吵。在关系早期阶段诞生的小孩,需要面对父母还不了解自己、把精力放在争执的情形。较稳定的父母能了解自己和对方以及双方的动机和渴望,这种父母自然能了解小孩,并能清楚设定亲子间的界限。在这种氛围下,小孩会有坚固关系的基本经验,而成长为真诚独特的人。

  承诺的演变

  随著伴侣的改变,承诺也会随之成熟、改变。其实关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承诺,浪漫期的承诺常常是梦想、理想,在这个阶段结婚的人常常承诺要热爱、尊敬、服从一个自己还不了解的人;其实浪漫期的夫妻需要的承诺是彼此要有足够的时间相互了解。权力争夺期的伴侣则应该承诺彼此同在,一起处理冲突;如果不同在,就会脱离发展周期,进入冷漠、超越或分离的偏离状态。在权力争夺期,人通常会在潜意识中承诺自己一定要赢过对方(这显然违反亲密的发展)。权力争夺期或浪漫期的承诺最后大多会使生活受到限制,进而限制关系,甚至扼杀关系。

  在达到某种程度的整合时,伴侣更能有坚实、全然的相互承诺。整合期会发展诚实、可靠的沟通和好奇,可以将计划和想象付诸行动,这种承诺并非异想天开或天真幼稚,而是通过彼此的充分了解自然产生的。现在双方各自都是独特而有力量的人,有能力做出真正的承诺,努力实现自己的选择。这个阶段的伴侣会为生活从事坚定的承诺,努力实现自己的选择。这个阶段的伴侣会为生活从事坚定的承诺,包括独自和共同的事。他们可以不需要对方,但又确信能依赖自己和对方。

  意志与固执

  承诺期需要运用意志;固执则是权力争夺期的特征,与物化和防卫有关。清楚表达意志是成熟人格的一部分,对进一步的发展也很重要,比如奉贤、可靠性、勤奋、责任以及果断敏感的行动。意志的作用是针对目的;固执则妨碍成长,常常导致僵化的结果。固执的结果是骄傲、自以为是、安全感和心墙,所以会妨碍亲密。纯净的意志有助于关系花园的发展,而固执则使杂草丛生,扼杀了新的成长。

  关系的照料和维护

  关系就像老房子,需要维护和照料,否则就会出问题。彼此承诺以分享、诚实、坦诚的态度来处理任何状况,能使关系保持健康状态。就像花园需要除草、浇水、施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持续不断的照料和维护,才能产生相互的承诺。只要彼此有真诚的关怀和好奇,并愿分享自己,双方就能展现自己,使关系不断更新。

  承诺是针对自己

  千万不要向对方做承诺,因为承诺是针对自己,愿意献身于选定的活动或目标。在承诺的训练和约束中,每个人的成长都得以增强、发展。承诺期的人不会像青少年一样冲动,心血来潮就放弃一个目标或立场,转而追求另一件事;相反的,他们能一起经历暴风雨,持续成长、发展、深入。承诺就能集中焦点,双方越来越有能力处理较大的计划,在渐增的挑战中成长。在承诺中运用意志,可以发展出强壮、成熟、个体化的自我。在关系中一起承诺时,不但自我可以各自成长,关系也会随之成长。

  深入扎根

  在关系花园中,做出承诺的人就像深入扎根的植物,由于了解自己,所以能留在原来的位置,投身于生命的花园,不需要特别的照顾。他们能深入泥土之中,从生命的核心得到滋养,与大自然和环境和谐共处。他们的力量足以承受一时的艰难和挑战,与花园中其他强壮的植物一起成长。

  向小孩教导承诺

  承诺的能力是成熟的技巧,需要不断努力培养,就好象运动可以训练肌肉和耐力,使力量越来越强壮。对小事的承诺可以让小孩学习自我训练,每当小孩对任何事做出承诺,并坚持下去,就能提升自我接纳度和自我价值感。当小孩知道可以靠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内心就会越来越有安全感。

  这种方式使小孩能学会依靠自己,例如安排自己的金钱花费,为将来存钱,能使小孩学会如何保留自己的资源,很早就有良好的理财观,并知道自己越来越能处理自己的事物。

  一起承诺

  我并不是向你承诺,而是向自己承诺我选择的每一件事。在关系中,我的承诺会影响我对关系的付出,当你同样作出承诺时,我们可以在关系中一起拥有期望,这不是要求,而是共同的协定。我越看重你,就越愿意承诺和你在一起,彼此就可以有越多期望。这是相互信任的根基,可信任的人会扎根更深,更强,不受外在事件的变化和波动影响。当伴侣学会共同信任时,双方和关系都会变得强壮坚固。

  有限的承诺

  当人害怕做出承诺时,可以只投入一段限定的时间。如果害怕承诺的巨大负担,可以只接受有限的承诺,比如以一个月或三个月为期限,约定好时限后,就可以投入关系的原则,不用担心永远无法改变。学会如何在短期承诺中生活之后,就比较能接受更长期的承诺。我们建议不愿承诺的人,可以根据现实条件逐渐增加时间。

  在我们自己的情形中,基卓发现与焕祥同住可以省钱,省下的钱足够长期订阅《时代》杂志,于是改善了对承诺的恐惧:苏格兰的节俭血统胜过了内心的恐惧。同样的,承诺共同承担财务责任,能使人了解自己其实可以度过环境的无常变化,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例如,合力买房子可能是非常令人满足的提议;我们现在认为,当人愿意一起负担贷款时,就会更加成熟!

  在工作坊练习承诺

  我们有一个关系工作坊是需要住宿的长期工作坊,配偶、父母、子女、商业伙伴或兄弟姐妹可以一起参加。如果参加者没有邀请任何重要的亲友,可以在现场配对,针对周末的短期关系练习。任何关系都会经历相同的阶段,遵循相同的原则;即使是这种有限的承诺,也能学习人与人的关系,然后把一种关系的学习应用到其他既有的关系或是未来的关系之中。

  不同关系中的承诺

  不同类型的关系需要不同的承诺,举例来说,商业伙伴可能只需要每天花几分钟沟通,就可以保持事业的进展;朋友可能需要每周共度一个晚上,才足以保持关系的发展;我们认为重要的伴侣关系每天至少需要半小时的分享和谈心,并把焦点放在各自的感受与想法上。

  长久的关系中,我们建议伴侣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评估自己的承诺,他们常常因此发现自己能尝到承诺的滋味,并喜欢长期承诺带来的力量。

  在我们的关系中,承诺的部分可以摘要如下:

  我们为生命做出承诺,如果关系没有了生命,承诺可能在明天就结束。这不是根据时间做出的承诺,而是根据生命做出的承诺。但我们也承诺在分手前,要一起处理结束关系的所有相关细节。在探讨分手问题的刺激下,很容易发现新的生命,所以我们不太可能真的分手。双方都能自由选择在一起或离开,我们在一起是因为一直共同发现生命。

  承诺是生命的基础

  承诺含有开启重大奥秘的钥匙,在道家哲学中,当人的意志投入创造和提升生命的追寻时,就会参与生命本身的更大意志,并因而受益。这就是奥秘之所在。运用意志来承诺相互的关怀,可以照亮辉煌的启示;共同的努力会成为内在的引导力量。生命的意志会表现于人类的行动;这就是道成肉身的奥秘。

  关于所有主动进取的行动(以及创造),除非做出承诺,否则就会有所犹豫,有收回的机会,而且没有效用。有一个基本真理:如果没有向自己做出明确承诺的时刻,所有想法和杰出的计划都会被扼杀。所有事情都是帮助人实现没有承诺就无法出现的事。因决定而产生的一连串事件,能使人遇见完全意料不到的事件、会面和物质的支持,是自己梦想不到的。你能做或能梦想的,不论是什么,开始吧!勇敢之中就有天赋、力量和魔力。现在就开始吧!

  --歌德

  10、共同创造期

  在共同创造期,人们能承认和分享生命的所有面向,运用原本以为在关系中属于负面或具有破坏性的部分,将个别差异转化成创造的挑战,而不是争执或分辨对错。如此一来,原本用来防卫的人格特质,就可以通过创意来帮助关系。

  关系周期的最后阶段就是共同创造期。达到整合期和承诺期时,双方读一自己和对方的了解会不断进展,知道自己的力量、弱点、愿望和梦想。由于信任双方的承诺,所以能投入真诚的合作。他们在一起时,不论选择任何任务,都会成为创造的过程。这种搭档似乎充满原创力和活力,他们一起投入时,不论触碰什么都会充满生命和亮光,使周围的人得到启示。演艺界中,有创造力的合作关系能在互动中展现细腻的敏感度和伟大的成果,罗杰斯与哈默斯坦在音乐上的合作就是好例子。

  在共同创造期,伴侣的努力是和谐一致的,当他们在一起时,会出现清晰的流动,不论是跳双人舞,或只是一起洗碗盘,他们的动作和互动都是流畅的,具有纯然的优雅,他们的互动就是别人的灵感。

  当伴侣之间能超脱权力争夺时的道德教训,在整合期了解自我和双方,并在承诺期用意志合作时,眼前就展开大量的可能性。有人说他们周围会出现生命与爱的光环,即使是最世俗的事物也有了灵性生命。他们在每一刻都展现禅的精神:在一起,却有彼此不同、独立、个体化而真诚。正是所谓道成肉身,圣灵灌注在人身和物质世界,这是真正的重生。

  他们能承认和分享生命的所有面向,运用原本以为在关系中属于负面或具有破坏性的部分,将个别差异转化成创造的挑战,而不是争执或分辨对错。以正面的方式运用负面的特质,就可以通过创意的运用,促进彼此的关系和共同的计划。借由承认和接纳个性的特征,没有一件事是必然负面的。

  周期的循环

  双方在这个阶段有充足的自由,生命充满可能性,两人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实现梦想和愿望。由于较不会僵化,所以彼此能欣然接受新的想法,想出新奇的方式处理问题。简言之,他们是开放的,准备好进入下个阶段,就是重返浪漫期。

  由于先前各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累积了许多经验,所以接下来不是无知的浪漫期。浪漫期的回归没有显示在先前的周期图里,而是一种立体的螺旋发展,有生命的扩展和更多创造力。重新开启新浪漫期的人,会进入前所未知的领域,对未来充满期待。在这种扩大的视野中,能看见更大范围的生命、爱与关系,并能很快移入新的整合期,不断增加对自己和对方的了解,然后来到新的承诺期与共同创造期。这其实是在关系中活出来的生命循环。

  佩尔斯在20世纪60年代写了一首著名的诗:

  我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你的期望而活;

  你在这个世界,也不是为我的期望而活。

  许多人因此相信成长的路是孤独的,关系会妨碍成长。下面一首诗则从关系的角度回应佩尔斯:

  超过佩尔斯

  如果我只做自己的事

  你做你自己的事

  我们就在危险之中

  不但失去彼此

  也丧失自我

  我在这个世界

  不是为你的期望而活

  但我在这个世界

  是要证明你是独特的人

  也被你证明

  我们能成为全然的自我

  只因为彼此的关系

  脱离你的我会瓦解

  我不是偶然遇见你

  而是在积极的生命中找到你

  我不愿被动地让事情临到我

  我能刻意地行动

  使事情发生

  我必须从自我开始,没错

  可是我不能止于自我

  真理始于两个人

  --沃尔特·塔布斯

  11、混乱与关系

  爵士乐有所谓的"相位锁定"或"强制同步",意思是指演奏者渐渐脱离传统曲调,鼓手以节奏设定脉络;虽然其他乐手非常依赖鼓手的节奏,但在这些限制之内有极大的自由,各自处在同步的最佳状态。用我们的话来说,他们是和谐或彼此共鸣的。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认为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能量的活动处于最低的程度,且多半是可预测的。另一个极端则是混乱(混沌),其中的能量是有秩序的,可是其模式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预测。

  比如一颗向上滚动的石头,距离原有的平衡状态越远,就越不稳定,蓄积越多能量,随时会滚回原来的平衡状态。所以,脱离平衡状态越远,就越可能产生混乱,或是出现无法预期的行为。

  从这个观点来看人的生活和个体的发展,就会发现人在面对生活的需求时,会离平衡状态有一段距离,距离越小,就越容易保持静止,接近死寂;如果距离越远,就越紧张而不稳定,但也更有活力。能处理越大程度的混乱,就越能脱离平衡状态,也就越有机会探索和体验更多人生。最大的成长可能出现在我们所谓的"最佳整合区",这是一种高原区,超过这个区域时,混乱的程度会过于严重,使人无法处理。

  成长和发展中的人,通过处理新的情境,就能扩大最佳整合区;当人静止下来,或是在面对威胁时退缩,最佳整合区就会缩小。扩大和缩小的波动过程就是健康有机体的特征:波动的范围越大,行动的弹性就越大,生活的体验也就越充实。

  混沌不是毫无组织,而是具有无法预期的复杂模式。脱离平衡越远,就会面临越大的混乱度和复杂性,在这种混沌状态中,人常常会以僵化的方式紧绷,用界限和心墙框住自己,使经验的范围变窄;这是神经质的解决方法。这种人不但会使最佳整合区缩小,也会使自己的界限僵化,变成厚重的防卫心墙,因此感受不到活力、满足与完整。这种僵化的状态越常发生,最佳整合区就会越来越接近平衡状态(存在心理学家称之为"生活的死亡")。

  神经官能症是生命历程的窄化和僵化现象,用来控制不确定的混沌。失去控制时就会害怕发生不幸的后果,而产生焦虑;在极端的情形下,害怕失控可以导致犯罪或精神病行为。如果不敢体验全然扩展的生活以及伴随而来的复杂性(混沌),就会对权力和控制发生兴趣,因为权力和控制能提供安全感的假象;他们借著控制自己和掌握别人,希望逃避危险的混沌状况。

  自我的脉络

  平衡与混乱的关系应用到人身上时,可以用自我脉络图表示,图的中心是平衡点(静止),此处没有动作,没有成长,没有改变,发生在这里的事件是可预测而确定的。越远离中心,就越趋向无法预测的混沌(混乱)。从平衡进入混沌的动作有可能发生在三个不同的领域:灵性、训练营和关系花园。在训练营中,混乱会受到社会化重复行为和态度的控制与压抑;在关系花园中,混乱会通过动态的接纳而转化;在灵性中,则会为混乱赋予意义。

  训练营

  生活会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混乱,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处理混乱。早期的训练和学校教育会教人用标准化的方式和工具来处理不可预测性。其实,语言、角色和行为规范都是帮助社会在无法预期的混乱中保持秩序。训练越成功,越会产生较可预测而社会化的人;可惜这种做法会使生命的能量停滞,扼杀个体的创造力和活力,结果会压抑真诚的生命能量,以配合社会秩序的约束,这正是训练营的目标。

  小孩接受父母的行为和关注,并通过模仿而更社会化;父母也赞成以自己的方式训练小孩。小孩适应后会觉得较舒适,较不会焦虑,同时也较缺少自发的生活。通过外化的过程,小孩学会把焦点从内在转向寻求外在对象(权威)的肯定与注意,起初的外在对象是人(老师、父母、手足),之后则是来自整体文化较抽象的报偿(声誉、头衔等)。因此,训练营教人控制不适当的冲动,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追求理想化自我而无法接触真正的自我,结果会导致物化、去人性化的现象。

  "关系花园"

  "关系花园"的态度是接受混沌,并加以处理,不是控制和压抑混沌,而是欣然接受无法预期的事,视之为新奇与创造力的来源。两人间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时,彼此会分享自己的焦虑,不是试图减轻或忽视焦虑,而是使混乱的能量转为互动、交流和个人成长的动力。

  在亲密、分享、接纳的过程中,双方越来越成为自己,也更全然投入对方的真实的个人特质。随著内在过程的显露而更了解彼此,因而体验到成长与越来越强的自主性。训练营是以僵化的态度与模式来反应,但"关系花园"则被彼此视为敏感的人来回应。训练营的成员是物化的对象,彼此的关系建立在他-他的基础上,"关系花园"则是在我-你的方式中成为人。训练营的特征是角色化的人,用说教筑起心墙;"关系花园"则是自我负责的人,以人际敏感度发展界限,进而将个人化的伦理应用到每一个新奇的情境。

  所以"关系花园"能培养自由的表达,又保持对自我与他人的敏感,进而促进真我的探索。"关系花园"里的人并不完美,但较敏感、有活力、更有人性。

  灵性

  在灵性领域中,混乱是发现意义的机会。当人面对混沌之中的空虚和不确定性时,会学习用自己的意义来填补空虚。在灵性中毫无约束,所以没有心墙,也没有界限。灵性谈的是永恒(没有时间限制)和无限(没有空间限制)。

  界面

  在各个领域间各有一个界面,宗教是灵性和训练营之间的界面;责任是"关系花园"和灵性之间的界面。法律(结构化的关系)则是训练营和"关系花园"之间的界面,也是社会规范、义务、角色、习俗之所在。

  最佳整合区

  最佳整合区是可能整合混乱而没有过度压力的地方,灵性、"关系花园"和训练营都各有其最佳整合区,个人不会被空虚淹没;在训练营的最佳整合区,习俗和规范不会强烈到完全压倒生命力;在"关系花园"的最佳整合区,个人的独特性可以和敏感度与觉察力达到平衡。

  同步

  当人距离平衡越远,背景就越重要。进入越大的混乱,就需要和背景有越多关联,以维护自我,并保持对他人的敏感。爵士乐团所谓的"相位锁定"或"强制同步"就是发生在距离平衡较远的情形,演奏者越来越脱离传统的曲调,鼓手以节奏设定背景,其他乐手逐渐依赖鼓手的背景。虽然其他乐手非常依赖鼓手的节奏,但在这种限制之内有极大的自由,各自处在同步的最佳状态(用我们的话来说,他们是和谐的或共鸣的)。

  灵性、"关系花园"和训练营三种领域都有上述的背景关联,强制同步不需要有过度的限制,而是发生在彼此和谐、回应的关系中。强制同步意味著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外界,但又保持对环境的敏感,这种相称的情形来自主动的内在敏感度,而不是外在规范要求的义务行为。当人学会回应背景,不加以忽略或抗拒时,就可以更深地了解自己在和谐共鸣中的独特位置。

  自由与混沌

  外化和依赖环境的人会失去自由。训练营的人学会顺从以避免混沌,为了安全感而失去自由;遵从权威人物的指示时,就失去了自主性。在灵性中的人可能很想以训练营的方式遵从灵性导师,从外在寻找自己的意义,因而丧失自我。当伴侣失去与自己或对方的接触时,就变得孤独,失去自己的位置,与是也不再自由。

  界限与心墙

  界限和"关系花园"有关,因为界限包含对自我与他人的接纳和敏感,能拥抱不确定性和混乱。在训练营则会筑起心墙,保持对自我与他人的防卫性控制。在灵性领域则没有心墙,也没有界限,只有天人合一。

  和睦与和谐

  和睦是忍耐,不是真正的接纳。在训练营的规范和结构中,人学会协调暂时的和睦,因此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包括和睦与冲突(冲突就是缺少和睦),冷漠和分离状态发生于和睦的约束,无法保持和睦就会变成战场。

  和谐是接纳,发生在"关系花园"里。夫妻是整合期会展现和谐,即使意见不合,也可以接纳自己和对方。和睦是需要协议的忍耐,和谐则是毫不勉强地拥抱差异。

  灵性是合一的状态,所以没有协议,也没有争议。

  要在无限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既能孤独,也能合一。

  --《易经》

  浪漫与混乱

  浪漫期的关系会以各种可能的想象打破心墙的僵化限制,在陶醉中释放原本被压抑的混乱能量,就是所谓的"热恋"。从许多角度来看,这种状况虽然很像暂时性精神病,但通常被肯定为正面经验;浪漫期的兴奋感令人向往,可是相同的感受在其他状况则可能被负面地称为"焦虑"。

  浪漫期有许多臣服于控制的经验,因为想象力提供了安全感的错觉,相信自己可以拥有情人,于是心墙和界限都消融于互相担心和控制的承诺之中,甚至在极大的混乱中仍觉得快乐。这个阶段就像所有神经官能症一样,完全看不到关系之外的问题和混乱。这时很好有真正的亲密(根据我们的定义,亲密是真正了解彼此),但彼此的想象世界会有许多发现(在想象世界中,有许多很棒的事)。

  权力争夺与混乱

  经过浪漫期后,伴侣开始了解彼此,虚幻的想象在严酷现实的威胁下成为泡影,接下来双方开始出现典型的控制模式,既要控制对方,又要控制关系,以处理现在才看见的混乱。大部分人会出现强烈的占有欲,试图窄化自己的世界,只看见可处理的部分,而向其他部分筑起心墙。控制的方法很多,比如给对方好处、嫉妒、照顾、内疚、讨好、勒索,都是这个过程常见的问题。如果能成功地控制对方,关系可能表现出稳定的表象,可是关系底层会变得僵化而令人喘不过气。关系的最佳整合区不再振动,因为心墙和规则会使人丧失活力,开始接近平衡点,双方都动弹不得。各人的最佳整合区也变窄、僵化,成为没有波动的心墙,导致双方虽然觉得安全,却感到厌烦和冷漠。由于各自把混乱留在心墙和控制之中,使个人成长受到大幅度限制,影响创造力和学习力,充满灵性的活力被僵化的道德判断和是非对错取代,这种关系不再是成长的花园,而是安全的牢笼。

  整合与混乱

  如果以敏锐、关怀、了解和接纳处理权力的争夺,关系就能进入整合期,逐渐远离平衡。"关系花园"可以促进各人的成长(以及子女的成长),处理新观念造成的混乱、新奇的经验、到异国旅行、深入探索灵性与宗教,都能为花园里的人提供滋养的效果,甚至影响朋友和其他人,把新的洞识整合到日常生活之中,这种关系能使各人的界限持续扩展,吸纳越来越多的混乱。

  虽然权力争夺期常常以控制来处理混乱和差异,但在整合期却欣然接受混乱与形形色色的差异。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能使双方更全面地展现原貌。他们寻求的不是妥协,而是扩展了解与接纳的范围,甚至可以面对嫉妒、伤害与不安全感,使最佳整合区能包含新的生活与更大的成长。

  心的运作背景是住在环境中的身体,"伴随"心而有的经验都在这些范围之内。举例来说,儿时受到父母身体虐待的人,在面对权威人物时,身体会有恐惧反应,心在身体内会伴随创伤经验;当身体被设定在这种状态时,将来遇到类似背景,就会出现已设定好的类似反应。所有人与人的相会都有完全相同的过程,有时对最亲密的关系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关系花园"的核心主题有时就是袒露这些伴随而来的心墙经验,可以提供疗愈和成长的独特机会。在了解与接纳的氛围中,旧有的模式会受到挑战、揭露、检视和考验,在滋养、安全的背景下,提供机会产生新的经验,这就是治疗。同样的,伴侣可以学习在亲密对话中解除旧有、习惯的关系模式,欣然接受新的互动方式。

  关系如果能使人远离稳定的平衡,就能制造探索和创造的氛围。在这座花园中,每个人都支持对方揭露旧有的习性,发现新的事物。当进入更加亲密的层次时,会出现许多困难,这时,承诺留在关系之中,常常有很大的帮助。伴侣能达到舒适的高峰,接纳极大的混乱,这是分享成长、令人兴奋的环境。

  12、认识权力争夺:一些有用的观念

  为什么不寻求享乐主义,享受性兴奋,而是要进入越来越亲密的关系?因为感官的享乐和浪漫的能量都有时间性,会逐渐消减;想要维持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不断滋长的亲密感却非如此,它可以自给自足,就像自己繁殖的千年花。

  了解可以使人改变观点,不受既有态度和信念的限制。探索整合期的关系常常使人面临挑战,跳脱过去的信念和假设,学习新的观点。除了先前谈到的实用工具,还有许多观念可以帮助人了解并厘清关系的问题。本章涵盖许多重要的观念,可以了解并走过权力争夺期,进入整合期。

  两个笨蛋

  我们的格言是:任何两个笨蛋都能创造亲密关系。我们也认为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创造亲密关系。只要双方愿意彼此袒露、诚实,投入不断的回应和回馈,就能有深入的亲密。不论是相同或不同性别的人、年龄相同或差别很大的人,都适用这个原则。只要双方想要探索,愿意诚实以对,就能走过权力争夺期。

  为什么要以亲密取代快感

  性欲常常妨碍亲密,人们通常比较容易与性伴侣之外的朋友建立亲密关系;虽然与性伴侣也有可能发展出亲密感,但其实不容易。一般说来,在亲密感有限的人之间会有最强烈的快感,而探索亲密感的人会发现,当彼此越来越亲近时,性快感反而会降低。在第十六章"性欲和关系"中,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种两难的情形。、

  文化的完美典范强调快感的重要,为什么有人会想脱离兴奋的关系,进入较稳定的关系呢?经历权力争夺期后,夫妻间的兴奋感(包括性兴奋)会逐渐消退,因为彼此的熟悉感增加,对物化的陌生对象的兴奋感就会降低。

  为什么不寻求享乐主义的满足,有更多性兴奋,或是另找迷恋的目标,却要进入越来越亲密的关系呢?答案是感官的享乐、性兴奋和浪漫的能量都有时间性,自然而然会逐渐消减。别人提供的感官乐趣会快速消退,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纵就会想另寻目标,性的兴奋或迷恋也是如此,想要维持原有的兴奋程度,就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资源。

  不断滋长的亲密感不会以这种方式消退,它可以自给自足,就像自己繁殖的千年花。伴侣越来越了解彼此时,会体验到内在力量,安全感以及不断扩展的满足感。兴奋感是注定衰退的现象,亲密则会益增长、满足。

  亲密的满足感不同于权力欲的满足感。虏获另一个人,不论是浪漫的努力或性欲的征服,都只能提供一闪即逝的成就感,不确定感几乎立刻潜入,于是试图一直控制他人。在性游戏中,人必须一再证明自己。在浪漫期则需要越来越多的礼物,以保证情人不会失去兴趣。在这种游戏中,结果必然是逐渐对彼此失去兴趣,然后转而追逐别人或其他活动。在性游戏和浪漫的追逐中想要虏获别人的意识,正如萨特所说:"打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逐渐进入亲密

  早期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基本处境是分离,所以自然会保持孤独。我们现在认为原初的情形是连接,自然的倾向是逐渐亲近,所以人在一起时都倾向逐渐进入亲密,就好象在滑溜的山顶上,如果顺其自然,就必然因为重力而逐渐滑向对方,彼此越来越靠近。

  大部分人在潜意识中都会害怕与人亲密,"我怕你了解我之后,就会离开我",或"如果我们彼此亲近,我可能会消失,或丧失自我",或"如果我让你靠近,你可能会看不起我"。出于这种恐惧心理,人们通常会以心墙和防卫的方式抗拒,避免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吊诡的是,这些被视为保护自己的工具,其实是障碍,会阻止我们成为更加完整、全然发展、真诚相待的人。

  善意与守法主义

  人的基本意图会为所有互动定下基调,这种情形适用于所有关系:家庭、朋友、情侣、配偶和商业伙伴。许多人宁可自己是正确的(守法主义),而不是快乐的(脆弱而亲密)。守法的人试图让伴侣陷入权力争夺,而不是在分享脆弱中展现亲密。抱持善意的人为自己的经验负责,所以能避免责备或内疚,以诚实和好奇的态度与对方分享,进而发展亲密。

  这是交换的精神,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如果基本意图在于守法,就会在权力争夺中叫嚣;如果意图是通过脆弱和分享而迈向整合,即使所说的话完全相同,结果也会完全不同。

  提出所有权

  试图控制对方和提出所有权一项差异,后者是说明自己重视伴侣,承诺投入这个特殊的关系。采矿者对一处矿区提出所有权时,就会全心开采这个区域,不再注意其他有潜力的地方。在关系中提出所有权就相当于声明:"我会把时间投注在你身上,我要求你也这么做。"于是建立关系中的基本位置,声明彼此的立场,但不是声明拥有对方的生活。我对你的所有权,就像拥有家中草坪和花园的所有权,表示我会在关系中维护花园,我会努力建立两人之间持续的互动。但意思并不是我拥有你这个人,而是我献身于两人的相处和成长。我声明的所有权是你我之间的特殊立场。

  重要的是在两人间划出界线,并忠于界线。我们需要深思声明自己的需要和试图控制对方有什么不同,只有最智慧的人才能事先分辨这种差异,一般人只能在事后分辨。如果是控制的话,在分手时会觉得形容枯槁、受伤怨恨。如果不是控制,即使会觉得哀伤,还是能以随缘、感激的态度面对分手的经验,仍然肯定过去共度的时光。

  棺材钉

  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任何冲突如果未加注意,就会威胁到亲密感,每次无法沟通的进感就会使关系的部分生命流失。选择有所保留时,能量就会停滞,生命的振动也会减少,而变得较不同在。彼此相处却不同在的情形一旦逐渐增加,就会渐渐走入冷漠或分离。

  这种停滞就像小小的死亡,关系只禁得起几次小小的死亡,接下来就是彻底死亡。每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都像钉入棺材的钉子,使关系受到限制。由于不知道钉几根钉子就会结束关系的生命,所以有智慧的人会处理每一个问题,不论过程多么痛苦,也会这么做,如此才可以预防未明言的秘密和隐瞒的资讯所造成的威胁。

  偏见和僵化的信念会限制亲密

  偏见是指事先存在的判断,也就是原本就有的解释。偏见不是事实,也不能准确地代表每一个特定的情境,只是根据旧有经验建构的粗糙预测工具。对不安全或不成熟的人而言,偏见是了解世界的方便法门,却使人无法真正了解另一个人。偏见是猜测和估计,可以用来粗略地评估别人;偏见会让评判者对别人有特定的想法与感受。如果认定自己的偏见是正确的,就无法了解别人的真实人性。与其坚持偏见,还不如同对方分享自己的看法,并邀请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能让双方重新展开对话。分享自己受偏见影响而产生的感受,就是袒露自己,向自己与他人打开新的可能性,进而打开关系花园中成长与亲密的大门。

  幽灵

  "幽灵"的观点与偏见很接近。人并不了解彼此,只知道自己对别人的印象,这种印象是根据对感官讯息的解释,加上过去经验的记忆而产生的。对别人的感受是根据自己过去对具有类似特质的人的感受而产生的,人常常把伴侣当成父母或过去的某一个人,所以在产生防卫、激烈争辩或试图控制时,真正想掌控的可能不是对方,而是为了弥补过去与某个人之间的经验。例如,当一方因为过去的痛苦经验而害怕性行为时,就好象把过去的袭击者的幽灵放到伴侣身上。在这种过程中,对方会被物化,而关系也会因为过去的幽灵而固著于权力争夺。

  如果不愿意承认幽灵的现象,关系就会停滞在浪漫期或权力争夺期,在这种情形下,会保留自己投射的影象,一直看不见新的可能性,无法了解自己和伴侣,认为自己是环境的无助受害者。

  要跳脱幽灵现象,就需要勇气、付出和诚实。承认幽灵现象时,就开始跳脱物化的限制,看见双方都有需要处理的感受。把别人看成幽灵的人常常觉得怨恨,逐渐深入了解后会觉得害怕,然后是内疚,再次是尴尬和羞愧。被物化的人可能觉得受伤、生气、愤慨、哀伤或同情。分享物化带来的感受时,两人就有机会更全然地了解自己和伴侣。这是处理权力争夺时常见的主题:分享物化的情形,就有可能展开脆弱、坦诚、人与人的对话。

  历史注定重演

  进入关系的人需要处理童年未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很容易把早年的模式和印象投射出来,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特征就是把过去的经验投射到伴侣身上。当人想实现未能满足的需求时,就会被具有某种特质的人吸引。当人离弃权力争夺,进入冷漠或分离状态时,常常是逃避自己需要面对的人生功课,不愿同伴侣分享潜在的模式与倾向。分离不可能解决问题,因为未经检视的模式必然在下一个吸引你的人身上出现,所以最好在当前的伴侣身上处理自己的问题:选择结束一个关系,仍然会有强烈的倾向寻找另一个同类型的人。

  人注定会不断重复具有强制性的模式,除非能更了解自己和自己对伴侣的选择,那时才能自由地与某个不同类型的人建立关系,或是以开放的心灵选择同类型的伴侣,并抱持学习的态度。在一个关系里没有学会的功课,仍然会在下一个关系中出现。

  不敢去爱

  有些人因为害怕失去对方而不敢爱人。他们害怕情人最终离去时的痛苦与哀伤,所以不敢打开心房,无法体验关爱的感受,于是觉得空虚,因为他们已经与自己想要的东西隔离。爱包含冒险与勇气,如果不敢打开窗户,爱的微风就无法吹入。当人对自主的爱更有把握时,就能更自由地感受自我,不会担心失去爱的对象。其实人永远无法拥有爱的对象,但能拥有自己对别人的爱。

  在关系中能学到的最深的人生功课,就是你不能拥有任何人。

  --戴维·菲茨帕特里

  孤独与寂寞

  随著个体化的过程,会逐渐了解人是孤独的皮囊。在关系中,彼此越靠近,孤独的感觉就越明显。真诚的对话中,可以分享这种孤独的感觉;当人不接受孤独的事实,就会觉得寂寞。感到孤独是自我接纳,感到寂寞是不接纳自我和人生,并渴求环境能有所不同。

  有些人害怕亲密是因为害怕面对孤独,让自己投身权力游戏,或是依赖别人,作为逃避自己、逃避孤独的方法。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许多问题都是为了逃避这些感觉,但在这些阶段的错觉中,人们仍然常常觉得非常寂寞。虽然通过缠黏与依赖,试图让自己觉得与人连接,结果却觉得更为孤立,因为没有真正接触到自己与伴侣。

  以内疚来控制

  内疚的人其实是拒绝诚实看待自己,把自己物化成坏人,用内疚惩罚自我,这时并没有自我觉察。内疚的人常常试图以内疚控制伴侣,对方怎能对一个如此内疚的人生气呢?所以内疚是减少对方期望的方法法,以自责取代自我探索、自我觉察和分享。

  所以,除非能加以分享,否则内疚会违反亲密。分享任何事都能增强亲密感,内疚的人可以说:"我觉得不安,发现我害怕去看自己,所以一直内疚而不是详细检视自己的行为。我想告诉你这一点,好使你不需要一直试图安抚我的内疚。我的内疚是想操纵你,使我不需要检视自己。"以这种方式分享内疚,可以向伴侣澄清,再度打开亲密和自我觉察的大门。

  占有与非占有

  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人会尝试抓住对方,将之当成自己的财产,于是对方成为"我的男友"或"我的小孩"。在占有的关系中,会一直把别人物化。当人越来越依靠自己时,就更愿意把别人视为独立的人,他们可以承认自己渴望抓紧、拥有对方,以分享当成放手的方法。关系越来越稳定后,就能庆贺彼此的互动,不需要占有对方。整合期的人具有的特质之一就是彼此的自由。

  不占有看起来有点像不关心,可是,最深刻的关心就是伴侣能放弃彼此的所有权,享受各人自主的关系。他们不受制于义务或要求,能选择要不要在一起,这是承诺期的基础。

  关系的魔鬼粘理论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可以看重、珍惜彼此,由此发展出持续而一致的关系;一旦不再重视对方时,就会各自孤立,也无法挑战自己的潜力。这时两人仍然有自主的能力,并学习防下彼此的依赖;当离婚或一方死亡时,这种放下特别令人心酸。

  在不断成长、成熟的关系中,需要学会连接(重视对方)和放下(放弃婴儿式的依赖,向更多的自主性成长)。魔鬼粘(一种尼龙刺粘扣,两面一碰即粘和,一扯即分开)对小孩是一项珍贵的礼物,从中学习如何将两片魔鬼粘粘紧,也知道如何将之分开。

  期望是一种约定,不是权力

  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人本运动把期望视为不好的事,那个年代的人遵循佩尔斯的完形教导:我在这个世界不是为你的期望而活,你在这个世界也不是为我的期望而活。遵循这种"自由精神"的人无法发展持续不辍的关系,而是不断更换伴侣。佩尔斯的诗有时被人以自私和不成熟的方式解读,许多人因此认为不需要考量别人,只以自己独有、不关心别人的方式成长。

  就关系的持续和深入而言,期望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双方有多少期望,可以估计两人的距离远近。爱全世界但不对特定的人有特殊期望,是很容易的事;当人越来越亲近,想要和谐生活时,就会发现容易对彼此产生期望。期望有时是亲密感的流通,越亲近的人,就会对彼此有越多期望。当然了,以期望来控制会造成许多限制,可是我们本来就会对最亲近的人有更多期望。把一个人放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并承认彼此的期望后,最终还必须做好承受痛苦的心理准备。

  当对方不符合期望时,不应该责备对方或让对方感到内疚。期望是出于自己的选择,不表示自己必然有要求的权力。人当然能拥有期望,但要自己为期望负责,承认期望是出于自己的内心。伴侣可以同意符合彼此的期望,但仍然没有权力要求对方实现。期望是一种约定,不是权力。

  怨恨的来源就是期望,如果没有期望,就没有怨恨;减少怨恨的简单方法就是降低期望。每当发现怨恨对方时,可以单纯地降低期望;可是,在亲密伴侣或家人中,这种方式可能产生问题,因为降低期望会拉大彼此的距离。

  期望的程度和亲密的程度有关;期望越大,表示对方越特别。对一般朋友不会有过高和太多的期望。人越亲近,彼此的期望就越高。没有满足期望时,常常造成双方的痛苦和失望。期望得不到满足的人会觉得被遗弃,不符合期望的人则会觉得自责。不符合期望时,有可能使一方或双方重新评估是否要继续在一起,一旦选择继续,并保留期望,就代表双方需要面对成长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两人可以协调期望,在关系中,有一方不符合期望的事实,并不是怨恨或责备的理由,这时可以重新评估期望,决定是否保留期望。也许一方想降低期望,因此拉远距离(使另一方的重要性降低),这会产生一种结果:降低期望时,会减少双方的特殊性。不符合期望的人也可能努力达到期望,以维系期望带来的亲近感。这种问题会不断在亲密对话中出现。

  投入

  投入是与期望有关的观念。伴侣借著相互投入,就把兴趣和能量放在两人的关系上。投入代表彼此如何重视对方:对某个人越不投入,就表示对方越不重要,这就好象在暗礁中航行,如果缺少投入,就没有深入的关怀;如果投入太多,就容易进入权力争夺。

  期望的程度代表对方的重要程度,对于完全不重要的人,很容易不抱任何期望;如果是普通朋友不守约定,我们不会很在意。可是,如果是重要的伴侣不遵守小小的约定,则会因为非常看重对方,而觉得非常不舒服。

  人在关心时就会投入,投入时,如果无法满足期望就会觉得痛苦。投入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不愿面对投入所带来的不舒服。

  在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关系中,容易为了未满足的期望而抱怨。有教多经验、更加成熟之后,就会把投入视为关怀对方的自然表现。在亲密关系中,可以分享失望而没有责备;分享能增进亲密的感受,责备则会限制亲密。

  信任

  信任别人会使自己成为依赖环境的人,造成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背后的无力感。我们不该信任别人,而是要学习信任自己对别人的评估。如果某人信任你,你应该询问信任的定义,如果别人相信你能做你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赞同对方的信任。

  伴侣间需要的不是信任,而是厘清彼此的期望,定出界限和底线,说明破坏约定可能会有的结果,这样就而已避免关系中的许多问题。信任对方是不必要的,可是,双方必须做好心理准备,了解和破坏承诺的后果,并接受任何伴随而来的痛苦,且不要责备对方。

  反应或回应

  反应是固定的行为模式,表达一种封闭的态度。所以,反应就像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当伴侣卡在权力争夺时,他们的反应就好象反射动作,并没有把对方当成人,而是将对方物化。

  回应是参与的人性化过程。回应时,对自我和他人都有好奇与体谅,以兴趣、考量、深思来倾听,试图从不同的观点看见彼此的价值,并尝试在情境中学习,而不只是处理这件事。

  固定的反应常常是早年生活的习惯,特别是刚建立关系的前几年,会发现自己对伴侣的反应常常是由于旧有的偏见和态度。觉察这一点之后,就可以分享这些模式,让彼此在好奇中更为亲密。知道反应模式后,就可以在反应出现时马上发现,借著邀请对方针对反应来对话,可以使互动更人性化。

  例如,妻子准备好晚餐,丈夫却迟归,妻子的反应可能是生气地指责丈夫。如果从好奇的角度探讨她的反应,可能发现她非常重视丈夫返家的时间,然后探讨背后的意义。探索之后,她可能发现自己被绑在家里,缺乏安全感,害怕丈夫迟归是不再喜欢她,甚至想离开她。分享自己的恐惧后,她可能觉得哀伤和不好意思。如果丈夫不用防卫的态度,就能肯定妻子表达的脆弱感。

  反应会使双方留在权力争夺之中;回应则会促进整合,是增加互动与成长的捷径。

  自尊

  自尊会限制其你,每当人注意自尊时,就会重视自己的形象甚于分享自我。他们宁可是对的,而不是快乐的。自尊会加深权力争夺,表现脆弱感的人就会放下自尊,更袒露真实的自我。

  轻视与自负

  轻视是抬高自己,以不屑的态度贬抑别人。轻视会以物化和贬抑的态度对待别人和生活。其实在轻视的同时,也会贬抑自己和自身的感受,因为轻视者会抽离生活,碰触不到自己和别人。轻视是一种防卫姿态,掩饰背后的感受,比如不安全感、害怕或痛苦,所以轻视常常是自我保护的姿态。如果想要与人更为靠近,可以分享轻视的感受,并探讨背后的意义。

  轻视是贬抑别人,自负则是在关系中高估自己;自负(arrogance)的语源和arrogate有关,后者的意思是过度宣扬字。自负的人认为自己较优越或有特权,就好像小孩一样。自负的正面意义是在彼此的关系中学到适当的观点时,能建立高度的自我价值感。虽然自负似乎常常伴随轻视,但两者在关系里的结果是非常不同的,轻视总是带著负面能量,而自负可以促进成长。

  耽溺

  耽溺是过度投入某个特殊活动、想法或经验。耽溺于活动的意思是活动比他人和情境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陷入重复的行为,无法自拔。由于耽溺会忽视互动,失去对别人的好奇,所以会妨碍关系。

  大部分经验都只发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不过,当耽溺于这些经验时,占据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使人无法与他们同在。沉迷、嫉妒、哀恸、性欲、工作、食物、自恨、内疚,都是吸引人耽溺其中的佳肴美味。每当表现自恨的时间超过两分钟时,就要注意自己可能已陷入耽溺!

  希望与信心

  怀抱希望会妨碍亲密,希望会预期未来有更好的环境,所以希望表示不满足与不接纳现状。在关系中,希望有所不同就表示无法满足于当前的处境。相反的,信心是全然接纳现状,人在信心中会承认并接纳自己和伴侣,愿意坦诚互动。

  关系遇到僵局时(这是常见的情形),依靠希望的人就会把焦点放在未来,希望事情有所不同;这种人常常变得被动、无助、缺乏行动,等待事情出现更有利的变化。相反的,在关系中抱持信心的人,会直接面对身边的问题,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一些正向的调整;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有把握处理任何困难。

  生闷气和撅嘴

  期望不被满足时,就会觉得受伤,如果能为自己受伤的感觉负责,了解一切是因为期望而造成的,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脆弱,能与别人分享受伤的感觉。

  生闷气是灰心而垂头丧气;撅嘴是不高兴而鼓出下唇。生闷气和撅嘴都是用来控制别人的自怜姿势,常常代表受伤的反应,而且当事人不想有这种受伤的感觉;除了自怜,生闷气和撅嘴也常常表示对伴侣没有达到期望的强烈指责。从权力争夺进入整合期的人,能承认自己在生闷气和撅嘴,愿意坦诚分享姿势背后所代表的受伤感觉,呈现脆弱的一面,而不会非要满足自己的期望不可。

  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以自我为中心是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内在,而不是外在,这是个体化过程中自我觉察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对伴侣敏感时,仍然保有对自身感受的觉察,所以是负责且坦诚与之接触的人。

  许多人误以为促进亲密感和整合的自我中心就是自私,自私是封闭、具有权力的立场,缺乏远见。自私的人是与自己的形象建立关系,碰触不到自我和他人的真实感受。自尊和耽溺都是自私的现象,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的人把重心从自己内在转移到别人身上,焦点在于别人能提供什么东西,因为自私的人缺乏重心,无法为自己做任何事情,于是关系陷入物化的控制,只为得到个人的利益。

  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自私的人耽溺于自我的重要性,无法与人建立对话;以自我为中心、自主的人能对别人非常敏感,有所回应。自私是物化;以自我为中心则产生亲密感。自私是道德的用语,以自我为中心是定位的用语,两者并不相同。

  依赖环境和依赖自我

  依赖环境的人把重心放在自己之外。小孩被教导要遵从父母,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源于婴儿期的不安全感。这种依赖外在的模式使人学会观察环境中快乐与不快乐的事,成为日后与人互动的原型,于是学习不要注意自己,而是关注别人是否喜欢他。当人过度重视伴侣对自己的认可时,就不再是自发的人,他们的内在缺少力量,像婴儿一样缺少发展。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背后隐含著依赖环境的态度。

  依赖自我的人会承认自己向外依赖环境的情形,并为此负起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把重心转回自己身行,成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不是自私),然后得到内在的整合,而能投入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依赖、独立、相互交融

  独立和依赖是一体的两面,都是把重心放在自己之外。相互交融则是两个自主的人彼此分享,但不互相依赖。我们两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各自的发展:

  在我们的关系中,一开始是两个极端独立的人,都害怕缠黏或依赖。当彼此坦诚时,就发现自己有未能实现的欲望:依附人或被人依附(这是爱的初期阶段,来自早期童年的经验)。于是我们探讨什么是依赖,由于不想退化到互相限制的状态,于是协议在短期内体验依赖。当我们对依赖感到越来越舒适时,就能分享各自的独立和依赖,于是进入我们称为相互交融的阶段。两人在其中都是自主的,但愿意展现脆弱的部分,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并欣赏对方的分享。

  人生大事

  一方觉得重大的事,另一方不必然觉得重要,反之亦然。双方必须记得,一个人觉得非常有威胁性或挑战性的事,对另一个人可能是小事。例如,一个人怕高,伴侣可能不了解他为什么不愿去非常容易去的地方。在同理心的发展中,要学习用别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妻子常常期望丈夫能体贴、温暖、深情(丈夫觉得这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他的成长家庭充满暴力;妻子却觉得很容易,因为她来自温柔的家庭背景),同时丈夫却期望妻子顺从他的性需求(对丈夫是小事,但对曾受过创伤和虐待的妻子却很难)。要度过这个差异,就需要好奇心、同情心、同理心和意愿,才能看见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僵化观点。如果无法看见彼此,就会留在权力争夺之中;如果能承认各自的差异,就能进入整合期。

  幽默感和亲密感

  早期童年努力得到成功的过程,其实包含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努力达到完美的过程中,人必须咬紧牙关,并没有享受过程。强烈追求成就的背后其实隐含自恨和自我怀疑,在这种迫切的追求中,不需要向自己或别人坦诚,这种人把自己视为物,扮演角色以满足强烈的渴望,所以不太可能有亲密感和自我觉察。

  当人逐渐放弃完美的目标,转向自在舒适的自我怜惜时,内在就能放松,开始享受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过程,也逐渐接近自己的本性。他们愿意让别人了解,越来越能形成关爱、亲密的关系。

  当人越来越能自在地向自己与伴侣呈现自我时,努力追求目标所造成的严重问题就被强烈的幽默感所取代。成长到整合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时,就会在生活、爱与关系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幽默感和趣味。整个荒谬的人生都是有趣的!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老禅师全心过生活时会大笑的缘故。

  哀悼、悲伤和忧郁

  不论是离婚或死亡,或是挚爱的朋友搬到远方,失去关系时都会哀悼和悲伤,这两种情感都是放下对方。原先投入越多,失去对方时的悲伤就越强烈。哀悼更为复杂,包括许多未在关系中表达的感受,比如愤怒、怨恨,甚至爱。

  你哀悼的不是人,而是这个人在你心中的形象,哀悼时想到的是脑海中与这个人共享的经验。在关系中经历失望与幻灭的人,在对方真正离去时会觉得哀伤和想念,但较不会有哀悼。在关系中不愿面对自己有多投入的人,在关系结束时就必须面对;在过程中不愿承认自己投入的人,在对方离开后仍会抓著不放。在关系中一直为自己的感受与投入负责的人,会不断体验到悲伤,而不是把感受储存起来,到事后才哀悼。

  哀悼时,会混杂愤怒、受伤、爱和悲伤。愤怒来自婴儿式的依附,把对方当成所有物,这是任何深入的关系都无法避免的情形。哀悼的过程中,会责备离去者。要放下对方,就必须有彻底的哀悼(包括用言语表达情绪)。如果能直接向离开者承认自己的怨恨、失望、爱、愤怒和恨,会使哀悼的过程更为容易。哀悼伴随的各种感受会起起伏伏。哀悼的人必须走过两种愤怒,就是对自己和对方的愤怒,因为对方离去而生气,并对自己当初进入这个终将结束的关系而生气。

  忧郁的背后可能是未完整表达而放不下的哀悼。未表达的感受会储存起来,形成长期的束缚,因而觉得忧郁。情绪的能量紧紧与内心的对方形象相连,以至于无法投入其他关系。在这种状态下,被怀念的人仍留在内心的记忆中(也可能在潜意识中),并没有释放出来。

  哀悼是非常深情感伤的,公开的哀悼仪式可能会妨碍失落与哀伤的真正表现,因为这是非常个人化的私下表现。在个人的哀悼中,常常发现自己内心具有更深的资源,即使在伴侣离去后,仍能向更新层次的爱敞开。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拥有意义重大的关系的代价就是痛苦。内在的痛苦会开启通往灵魂底层的管道;愿意在别人身上投入意义的人,才能拥有成熟、深入的关系。保罗·茨威格曾说:"当人达到痛苦的年岁,就能达到成熟的层次,并能拥抱生活的艺术。"

  13、走过权力争夺期:实用指南

  亲密感会在光明中盛开,在黑暗中凋萎。如果想使关系的亲密感加深,就必须分享讯息。许多人坚信关系无法承受全然的诚实,可是当讯息被隐瞒时,也会造成彼此的距离。这完全是物化他人的态度,表示"软弱的伴侣"无法接受这种资讯。

  从权力争夺期进入整合期,有一些常见的障碍。本章讨论的各个主题有助于度过这些困难。

  绝招

  在关系中,双方都有一张王牌。在必然渐渐亲密的过程中,人会试图以防卫行为限制亲密感,当所有方法都失败时,就会拿出王牌:绝招。每个人都有特殊的绝招,有人是冒犯的绝招,用粗野的行为吓走别人;有人是成瘾的绝招;有人是暴力的绝招。绝招的种类可说是形形色色:挑起争端然后愤愤不平地离开、受害者、生病、责备者、内疚、超理智、离开去旅行、发疯、"我太累了",等等。(哈哈,这些绝招好象很常见的,博主注)

  发展关系时,能了解自己的绝招是很有帮助的,这使你能看见自己逃避亲密的防卫方式是什么。如果伴侣有良好的幽默感,愿意相互分享这些防卫方法,就能促进亲密感。

  秘密有碍亲密

  伴侣常常因为害怕后果而不愿分享讯息:怕对方无法接受,或是怕自己被嘲笑。当保有秘密时,就等于隐藏了自己,不但亲密感受到限制,也会有强烈的物化倾向。

  亲密感会在光明中盛开,在黑暗中凋萎。如果想使关系的亲密感加深,就必须分享讯息。许多人坚信关系无法承受全然的诚实,认为必须保留可能造成伤害的讯息,以保护对方。可四,当讯息被隐瞒时,也会造成彼此的距离。事实上,这完全是物化他人的态度,表示"软弱的伴侣"无法接受这种资讯。

  我们不接受这种观点,认为不应该为了怕伤害彼此有所保留。诚实是尊重彼此的能力一。此外,我们也相信人不可能伤害另一个人的感受;伤害是自己产生的问题,来自个人本身对事件的解释。

  分享的动机也非常重要,有些人提供资讯是为了报复而试图伤害别人,虽然人无法伤害别人,但确实可能有伤害伴侣的意图。这种态度并不是真正的分享,分享的意图是彼此坦诚,所以能加深亲密感。

  诚实的代价常常是痛苦,但分享所有资讯的报偿就是稳定的关系。

  当下解决

  关系的任何困境都代表能量的僵化。我们和原生家庭的成员间,都曾出现类似的困境,然后把同样的模式复制到当前的伴侣身上。亲密关系是绝佳的机会,可以解决过去的问题,使人不再受制于僵化的反应。如果澄清彼此关系中的问题,养育子女时就不会在潜意识中灌输相同的僵化模式。父母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会传递到后代身上。

  即使最终决定分手,我们还是建议在对话中解决问题,这才能察觉自己僵化的模式,不至于在下一段关系中重演历史。如果两人选择在一起,就会越来越熟悉彼此的模式,然后能分享自己的觉察,而不是责备对方,卡在原有的问题中。

  走出昔日的伤痛

  许多人因为过去受到创伤,因此害怕向新的经验敞开,认为旧日的痛苦会重现。他们带著昔日经验的偏见,无法鲜活地面对现在。在一次工作坊中,一位中年妇女被邀请和挚爱的伴侣演练时,整个人僵硬得无法动弹,这个练习是由伴侣轻柔地帮她打开身体,从紧张变成放松、开放的姿势。虽然她知道他是关爱、敏感的人,但前夫在清晨以暴力强迫性交的经验却重现眼前,过去的恐惧进入身体的记忆,而无法回应敏感、关爱的伴侣。她向身体的记忆屈服,把新的伴侣当成前夫。她知道现在的伴侣是不同的人,但她的反应却把他当成前夫,在放松身体的活动中表现出僵化的联想。

  这就是关系的任务:更新身体和情绪对别人反应。发展亲密感时,可以察觉固定的反应模式,加以承认,而不是在潜意识中屈服于固定的模式。即使因为过去不快乐的经验而害怕接触时,也可以承认自己的恐惧,接受现在的接触,体认当前的动机和过去不同。恐惧的人常常需要委婉的解释和明确的协议,因为在身体记忆过于强烈时,会因此停止活动,但是当伴侣表现出可靠的特质,即使是与往事有关的最强烈联想,也能加以克服。

  坚持浪漫会妨碍成长

  不切实际地追求某人,希望借此纾解焦虑、痛苦和寂寞时,很容易丧失自我。虽然英俊的王子拯救美女的童话故事不可能成真,人还是极度渴望活在这种幻想中。浪漫期的人渴望找到某个特殊的人,解除生活中所有的失望与不安。

  如果在关系中不愿放弃完美的浪漫梦想,就会常常在潜意识中把未得满足的希望和欲望加在伴侣身上,期望关系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能拥有浪漫的人常常自觉不幸,当发现伴侣辜负原有的希望时,也会一直觉得不幸。

  这种人会一直不快乐,除非能接受自己要为生活负责的想法,因为没有任何别的人能为他解决存在的基本问题。当人更彻底地了解自己时,通常较能做好心理准备来经历分离和孤独的痛苦:放弃浪漫,进入现实生活。

  理所当然的态度会限制亲密

  早期经验常常是理所当然的经验,小孩认为自己理当拥有父母的注意和关爱,父母常常相信自己理当拥有子女的感谢和时间,当小孩宁可和朋友在一起,而不是陪伴家人时,父母常会觉得惊讶。如果一直觉得理所当然,就会一再出现争执和失望。

  父母认为理所当然时,青少年有时会因为义务而留在家中,没有和朋友外出;年轻人如果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常常会对家人心存怨恨,甚至与家人疏远。同样的,父母常常感受到小孩希望被注意的重担。所以,家人如果对自己和他人保持僵化的期望,会限制家人之间的亲密感。夫妻之间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将对方物化,投入角色的行为。

  要克服这种情形,需要辨识理所当然的态度,在分享时不要求自己的期望可以得到满足。以这种方式分享,就能彼此袒露、亲近。只要强行控制对方,亲密的机会就消逝无踪。

  责备与症状

  责备的人其实承受许多压力,为了证明别人有错而变得紧绷、退缩。这种道德束缚会产生各种身体症状,比如头痛、腹部不适、关节痛或心脏问题以及各式各样的症状。一位在工作场所感到极大压力的人如此描述其心脏血管系统症状的演变:

  我的祖先有好几代总是在心里藏了许多强烈的批判,却又说不出来,他们后来都得了高血压、脑中风或心脏病。当我不喜欢某个人,就可以感觉到血压上升、胸部紧绷。我可以看见自己要不了几年就会因为压抑内心的批评和责备而得心肌梗塞。脱离的方法是承认内心的责备,和朋友分享,然后深呼吸,而不是压抑在心中。

  一旦能觉察到这一点,症状就变成警告的信号,提醒自己已变得防卫或自以为是。把症状视为亲密感减退的讯号,就能分享自己的经验,不是指责对方"你害我如此烦躁",而是探索症状的意义,提出类似下述的询问:"我发现自己的症状恶化,我怀疑自己可能在指责你;你有没有发现任何迹象显示我可能在潜意识中怀著怨恨呢?"

  以这种方式,症状就可以开启更深的对话,而不是成为两人间的障碍。

  底线

  底线常常用在商场上,表示进行某个过程的基本要求或限制,例如,在企业中,底线可能是利润,如果经过一段时间还无法达到基本要求,公司就可能倒闭。

  在关系中,底线表示人对自己和伴侣的限度。在关系中,很少有绝对的底线。不符合底线时,就会产生后果,例如,有些人的底线是如果身体被殴打,就不再留在关系里。

  诚实可能是值得拥有的底线,但不见得是绝对的底线。例如,一方不小心说谎,而且没有注意,伴侣可以与之讨论,而不是立刻分手。

  我们建议的底线是双方都不容忍暴力(我们将暴力定义为跨越界线),每个人对暴力的看法都不一样,一方认为的暴力,可能是另一方能接受的情形。例如,有些人不介意和伴侣打架,有些人却连口头责备都不能忍受。这必须由当事人来界定,一对夫妻能接受的激烈口角,可能被另一对夫妻视为语言暴力。

  伴侣之间不需要有相同的底线,重要的是彼此知道对方的限度。一方的底线可能是成长,另一方的底线却是安全感,如果能了解不同的底线,仍然可以和谐共处。底线有可能改变,所以需要定期讨论。

  底线可以用于亲密,也可以用来控制。亲密感来自分享底线,并设定不符合底线时的后果;控制则是底线威胁和限制对方的行为,而不是单纯地分享。表面上,两种情形看起来差不多,其差别在于意图不同(通过分享资讯而更亲近,或是通过威胁而控制)。

  分享资源

  人常常争执关系中谁提供较多的资源,当一方在金钱上的付出比另一方多时,这种问题就特别尖锐,表面上看起来确实不公平,应该承认一方有较大的贡献,但这种观点会误导人以为只有财务才是资源:在这种有限的观点中,收支表就说明了一切。

  其实资源和贡献有许多形式,基本上有四种资源:

  一、金钱

  二、时间

  三、力量

  四、知识

  其实知识就是力量,更具体地说,知识是组织的原则,是把力量概念化的模式。力量通过知识和组织的资源,能以具体的形式呈现,产生作用。人有了经验,就能以综合和创造的方式管理驾驭力量;知识能把不同材料组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例如,建造和维护一座桥需要正确评估其形态和背景,了解材料的抗张强度和性能,才盖得出能承受大自然挑战的桥。拥有越多知识,就能以更有效能和创意的方式运用力量。

  企业中,地位相同的伙伴有可能投资不同的金额,也许一方有许多资本(钱),但没有时间,为了肯定另一方投入的时间和力量,所以让对方也拥有百分之五十的股权,这是所谓的"血汗股权"。

  婚姻中,一方常常留在家中,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养育子女、操劳家务,另一方较少把时间投入家庭,而是为家人提供大部分金钱,这种伴侣可能是完全平等的。有时,人能提供大量的经验(知识),他们从生活和实验得到的看法,对关系的成功或破裂可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和努力都是可以运用的资源。许多人误解这种观点,以为公司或机构里对资深前辈特别尊重,只是报答过去付出的劳力,这种态度并没有把知识和经验视为必不可少的资源。在企业中,有时会付出可观的酬劳给外聘的指导者或顾问,请其提供基础深厚的经验和充满睿智的创意,这是他们在这个领域奉献多年才发展出的能力。

  年轻的伙伴有时能提供兴奋感和新奇感。在合作关系中,年轻人可能提供较多劳力,年长者可能提供较多智慧和经验,双方的贡献是相等的,但内容完全不同。

  当夫妻坚持各人读相同的资源必须付出公平的力量时,就陷入权力争夺。另一方面,这种体认也可能被用来推卸责任。不能因为一方贡献某个特殊资源,就不需承担其他付出。当双方对某个资源付出相同的分量时,应该公平地归功于双方。基本上,为了让双方全心投入关系,必须尽其所能提供一切资源。

  比如一对夫妻,妻子有全职的收入,但因为丈夫有庞大的财务资源,所以妻子完全不负责家庭开销,由丈夫负担所有帐单,因为她认为男人理当如此;她只把收入用在自己身上。这是拙劣的资源分配,会造成悲惨的结果。这对夫妻后来分居,因为没有澄清彼此的期望而充满怨恨,分开时,妻子拿走家中的大部分的东西,这些东西却是丈夫的钱买来的!

  在关系一开始,双方就应该讨论彼此对各种资源的期望,协议各人会提供什么部分。当情况改变时,可以重新协调双方的协议;厘清期望可以避免将来的困惑、失望和怨恨。双方虽然并没有在各种资源方面都提供等量的付出,但应该尽可能付出自己所能提供的部分。从一开始就评估彼此的付出是有益的,特别是钱财上的付出。

  永不妥协

  一般说来,我们的文化希望关系中的人能相互妥协,各自放弃一些东西,以找出共通的立场。这种方式企图把人简化成最大公约数,使人尽量不要做自己,这个观念会把人物化。为了学习越来越亲近,各人要说明自己的欲望和意图,同时不将之放弃。如果一方被问到:"你愿意放弃什么来维系关系?"充满生命活力的回答是:"什么也不放弃,我要的是关系,不是妥协。"在妥协中,人会放弃自我,这时能提供的东西反而更少。在我们的关系中,永远没有妥协。

  我们相信各人必须承认自己的渴望,并试图满足渴望。这不是简化的"跟随你的祝福"或"跟著能量走",这种说法是粗糙而不负责任的。伴侣应该尊重个别差异,把自己的渴望放到台面上,找出满足渴望的解决办法,彼此协调,而不是否认渴望。妥协就会顺从别人的渴望,使自己受到委屈和限制,一般说来,这种情形会让人怨恨对方、厌恨自己。承认自己的渴望就是臣服于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力量,在日渐增加的亲密中,就有更多东西可以分享。

  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妥协,还是单纯地接纳对方的愿望呢?关键在于是否有怨恨。如果我很高兴地陪你看电影,即使我本来想看的是另一部,我也没有妥协,我知道自己想看另一部电影,但我可以另外再找时间去看原本想看的电影。如果我为了没有看我想看的电影而埋怨你,就不是自由地选择陪你去看,而是期待你改变心意。所以,没有怨恨就表示没有妥协,妥协会伴随著怨恨、内疚和自恨。可惜这些感受常常被压抑,无法成为有用的线索。

  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不可能从协商得到和平。每当靠约定来维持和平,双方就有委屈,虽然考虑到某种结果,但没有快乐地接纳差异。所以,和平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就会再度冲突,接著产生怨恨和责备。欧洲几百年来的领土争执正可说明这种现象。

  接纳别人的差异而不妥协,可以创造和谐。看似不一致的音符可以创造和谐的音乐。没有不好的和谐,接纳不寻常的组合有时能产生复杂有趣的互动,非常不同的伴侣即使有极度的差异,也能和谐共处,只要彼此保持好奇,承认并接纳差异,没有责备或怨恨,就可以在一起而不必改变对方或委屈自己。不必妥协或判断谁对谁错,要把目标转移到欣赏不一致的崭新和谐上。

  虽然不应该妥协,但解决差异的方法如果符合现实,仍是适当的。一旦承认自己的渴望,就可以选择不要追逐渴望,也不需要放弃自我。例如,一个人可能想滑雪,却决定和不想滑雪的伴侣留在家里。他并没有妥协,而是做出自由的选择,觉得陪伴对方比滑雪更重要。在不需要投注太多精力的情境中,更容易做出这种选择。

  可是,当人对某个东西有强烈感觉时,可能不愿意在某些基本问题上让步,侵犯既定的界限可能导致强烈的后果。例如,某个人发誓自己绝对不会留在被殴打的关系中,如果伴侣忽视这一点而打她的话,她就会离开。在这个例子中,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坚守的价值观。

  所以,父母不需要协议如何养育小孩,只要能完全袒露自己的态度和感受,就会知道彼此的差异而不需妥协。一旦知道差异,就能共同决定如何一致地抚养小孩,以谁的方式当成主要的方法,有共同的目标和意愿,而不需要在自己的原则上让步。如果他们能坦诚和好奇,就能跳脱权力争夺的是非对错,找出实用的方法解决彼此的差异。在和谐的家庭关系花园中,可以和小孩公开讨论这些差异,让小孩也参与决定的过程。

  渴望与选择

  维持关系的意思就是要注意渴望,并对伴侣的感受保持开放与敏感的态度。如果知道自己的渴望,就能选择与亲密伴侣分享,但不一定要追求这些渴望。我们竭力反对目前流行的邀请人"跟著能量走"却不尊重伴侣的方式,伴侣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渴望,以此为讨论的基础,探讨如何让双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方想和关系外的人做爱,是非常容易引起激烈反应的议题。"跟著能量走"的方式会要人照办即可,完全不顾伴侣的感受。这种活动通常是暗中进行,所以会妨碍亲密感。我们建议伴侣公开讨论这种充满争议的话题,共同决定要如何处理。大部分人无法接受伴侣发生外遇,但可能愿意接受伴侣说出自己受到别人的吸引,并保证不会付诸行动。只有少数伴侣能接受对方有外遇,如果能让亲密伴侣完全坦诚,还是能保持亲近。还有一种方式是由对方扮演你想要的对象,使你得到某种想要的经验。我们对这种情况的总结如下:在心与脑之间,依随你的心,除非你的心把你带入危险。

  行动显露渴望

  行动会表现出人的动机和渴望,权力争夺期会拒绝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承认自己对行动的责任,就能引发整合期的对话。双方可以承认自己所做的事就是自己想做的。虽然这种渴望常常出于潜意识,但不能防卫地说:"我并不想做我所做的事。"更坦诚的说法是:"我承认自己正在想别的事,所以没有仔细听你的说话;我显然重视自己的思绪甚于陪伴你。"虽然如此诚实的挑战性很大,但有助于避免许多无谓的争论,争论只会使关系回到权力争夺。

  对别人的性欲

  伴侣可能对关系外的人产生性欲,由于性欲是物化的结果,所以是非常正常的情形,需要加以尊重。许多伴侣相信只能对彼此有性欲,如果对别人感到兴奋就是出了差错。

  这种性欲不必然会造成问题,向伴侣承认自己对别人有性欲,是一种亲密的行动。由于有极大的压力要压抑这种感受,分享可以为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使隐藏资讯所耗费的能量转而用在伴侣身上。双方读一这种程度的诚实可能都会觉得脆弱;与其防卫或指责,不如彼此坦诚分享真诚带来的威胁感。

  如前所述,并不需要把这种渴望付诸行动,但说出来可以保持亲密关系中的开放沟通管道。与其否认或隐藏对别人的性欲,不如向伴侣分享,以增加亲密感。

  闲话

  闲话就是讨论某个不在现场的人。闲话会减少亲密感,这种情形常见于家人之间,两人讨论不在场的第三人,这种情形会限制分享与互动的可能性。当然了,如果一有机会就直接告诉当事人的话,在当事人不在场时先讨论这个人,并不会造成问题。如果不隐藏闲话,亲情、事业和友谊就可以在开放的氛围中成长。

  分享暴力的思想

  任何做法只要未经过对方同意,就是暴力。所以,两个朋友练空手道的对打并不是暴力,因为双方同意这种肢体动作。反过来说,照顾一个不想被注意的人,就是暴力。我们相信没有任何人应该受到伤害,所以绝不可以殴打伴侣,可是在许多情形下,用言语描述暴力可能是可接受的,例如,有些夫妻不允许肢体暴力,但接受争吵时的怒骂,以表现全部能量。

  夫妻双方可以说出对彼此的暴力幻想,例如,想象对方被丢出窗外,或是想象如何让对方痛苦。分享幻想可以表达争执的能量,而没有任何真正的危险。此外,袒露这些想法会展现通常不被允许表现的脆弱,这种脆弱受到尊重而不是排斥时,可以使双方更加亲近。

  克服麻木不仁

  大多数人有时碰触不到自己的感受和关爱,即使全心投入关系的人,偶尔也会关闭自己,变得麻木不仁,缺少同理心,无法与自己和伴侣同在。

  好奇和记忆可以克服迟钝的感受。探讨失去同在的原因,有时可以使人碰触自己逃避的更深层感受;有意识地呼吸,然后寻找未被注意的感受,常常很有帮助。没有感受时,可以回忆过去曾有的感受。体认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就比较不会为当前的麻木陷入绝望,可以放松地等待,以寻回感受。对彼此的好奇也能克服迟钝的感觉,重回同在的状态。有时,看见对方在缺乏对话时的痛苦,也可能把自己唤回此时此刻。

  暂停时间

  双方都可以要求"暂停时间",以避免落入重复的防卫或爆发无法控制的行为。双方都必须尊重"暂停"的要求,暂时停止互动,在停止互动前,双方协议在什么时间恢复谈话。各自有时间考量彼此的处境后,就能恢复互动,而且希望用崭新的眼光和较少的防卫来互动。

  五分钟的依赖

  我们在探讨独立和依赖时,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发现:

  基卓发现自己的恐惧其实是想要像婴儿一样依赖。他是非常独立的人(曾把换尿布的父母踢开),在承认自己需要依赖别人时,开启了自己新的脆弱层面。焕祥害怕的是有人抓紧他不放,所以会避免别人依赖他。结果两人都有所学习。

  解决这个困境的方法是"五分钟的依赖"。在约定的时间内,基卓可以像两岁小孩一样抓住焕祥不放,焕祥承诺自己在这段时间中与基卓同在。这种依赖比如需要协议,因为基卓提出要求的时候,焕祥可能正在忙。这个方法使我们各自面对自己的恐惧,更能接纳自己的防卫性逃避。基卓现在能享受依赖而不要求过久的注意,焕祥则学会面对基卓的依赖,不至于不知所措。

  多年来,我们在工作坊谈到这个方式,其他人也会运用五分钟依赖的原则,依赖的人学会不要一再寻求依赖,在可以依赖的时候则沉浸其中;被依赖的人学会面对担心被窒息或约束的恐惧,了解这种方式有时间的限制。要求依赖不表示对方有义务照办,有时要求的时间可能不恰当。通过这些安排,双方都能学会敏锐察觉自己的渴望和对方的界限。面对背后的恐惧,接纳婴儿式的渴求,能使张力逐渐减轻,双方捅咕哦分享的过程,都能得到更多自主性。

  核对

  与人核对是指分享自己的经验,并询问对方的观点,而不是假定别人有何想法。启动核对过程的人要表达自己的知觉、解释和感受,然后请对方说出自己相应的知觉、解释和感受。核对需要好奇心,并体认伴侣对同一件事很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发展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核对彼此的印象。在僵化的物化态度中,很容易一直用自己的偏见和经验看对方,没有和对方核对就认为自己知道对方的经验。如果没有询问别人的观点,常常得不到较多有用的资讯。没有核对了自己的假设时,就会一直留在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限制中。确实核对自己的假设时,就是邀请对方进行对话,可以带来亲密的分享和更多的整合。

  发泄和澄清

  发泄不是澄清,当人表达自己的知觉、想法或感受,却不好奇对方的反应或感受时,就是发泄(好象排便的动作一样)。发泄只是一种宣泄感受和批评的冲动,并不想与对方有真诚的对话。对方被当作物,而自我固著于习惯的偏见(偏见的意思就是事先的判断)。发泄包含责备与内疚,所以常见于权力争夺期。

  相反的,澄清是承认自己的意图,并对他人表示好奇;澄清是通过询问了解伴侣的看法。发泄时,双方都被物化;澄清时,则是人性化的经验。

  澄清包括过去和现在的问题。在关系中多年后,伴侣常常决定要更亲密,这时已累积了许多未曾表达的印象、假设、怨恨和欣赏。他们可以在现在澄清过去的问题,互相讨论各自对事情的印象,而不是僵持在各人原有的评断中。

  每天的澄清时间

  就像定期运动的计划一样,双方可以承诺每天花时间处理和澄清彼此的关系。这段时间必须是不会分心的时段,因为它是分享、专用、同在的特殊时间。这是接触和交流的时光,双方对彼此的活动、想法与感受表示兴趣。在定时澄清和接触的过程中,即使两人平常各有不同的兴趣、活动、独立的生活,也可以了解彼此的经历。商业伙伴可以每天一大早说明当天的工作;家人可以协议每天一起吃一顿饭;夫妻可以在晚上共度一段不受打扰的时光。

  我们建议伴侣要努力了解彼此,说明自己的生活,不要累积未说出来的讯息。就好象有些鸟会每天清理鸟巢,以保持干净,人与人保持流动时,就不会累积污染关系的心灵垃圾。

  情况报告

  商业运作常有定期检查,看看企业是否在轨道上。照顾花园也要定期检视土地的状况是否合用,包括核对土壤的湿度,检查是否有寄生虫,并常常评估植物本身的健康和生长。

  伴侣可以用情况报告的方式,在任何时候要求重新检视关系花园。这是特别的澄清和核对,重点放在关系本身的状态和健康程度上。通过定期检视,伴侣可以记录不断出现的议题和期望,评估关系花园的发展。彼此深入的询问可能包括如下的问话:

  "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得到了吗?"

  "我们有什么地方失败了?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很满意的是什么事?"

  "还有没有惊喜的事呢?"

  "还有没有改善的空间?"

  "我们经理过什么不愉快的冲击?"

  "在关系中,我们对彼此有何感受?"

  检视也包括自愿提供的讯息,比如:

  "你做的事中,我欣赏的有……"

  "你做的事中,我觉得不满的有……"

  正向运用权力争夺

  权力争夺期充满热情和兴奋,会投入大量的生命力。学会分享权力争夺中的要素时,就能增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接纳,走出自以为是的僵化立场,进入真诚的好奇,投入彼此共同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原本具有破坏性的因素(比如嫉妒、占有、控制、愤怒、期望和责备),反而会变成负责、成长的方法,从中能更深地了解自己和伴侣,在生活中稳定地发展整合期。本章谈到的要素都是发展关系时值得讨论的重要主题。

  14、爱、著迷与上瘾

  控制、占有对方,是这个社会认为的理想关系,情歌总是哀怨地唱著:"我不能没有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没有你,我该如何活下去?"爱情故事的典范(例如《落密欧与朱丽叶》)要我们自杀,而不是面对没有彼此的生活。

  在私人执业中,我们常看见年轻人因为一段关系的结束而深感痛苦。丧失挚爱伴侣的症状包括抑郁、焦虑、失眠、哭泣、无精打采、失去胃口。没有兴趣参加一般活动,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有时还会生气、暴怒。我们也接触过许多戒除酒瘾或海洛因的年轻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症状类似失恋的人。苦于失去关系的人和戒瘾的人显然有相同的行为:他们都上瘾了!不论是对药物或人上瘾,都会经历脱瘾的共通症状。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

  爱,也是一种上瘾

  上瘾很容易。健康的人如果长期注射胰岛素,身体就会逐渐失去制造胰岛素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外界的胰岛素来源,才能维持健康。长期食用高糖饮食(快速的能量来源)的人也有类似现象,会赏识自己产生能量的能力。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情感需求总是得到快速的满足,一直没有遇到挫折,也会有相同的过程,逐渐发展出理所当然的感觉,以为自己天生就有权利得到这种照顾。一直被爱的人(更准确地说是得到太多关注的人),很少运用自己爱人的能力,却有依赖别人照顾的情感需求,很容易迷上外界满足需求的来源。

  会让别人在情感上迷上(上瘾)他的人,是因为他自己的能力不足感以及生活缺少真正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以来别人对他们的依赖。这种情形很常见,源于父母过度看重小孩,很少让孩子脱离自己的目光。不幸的是,对父母和小孩来说,这种过度担心的养育方式其实是著迷的症状,并没有认可和肯定对方;这种父母需要小孩的情感、关注和顺从,才能维系生活的价值感。对孩子的著迷(一般人称之为爱),有时成为夫妻避免处理彼此关系问题的简便方法。《纽约客》杂志有幅漫画是一对勾肩搭背、看著卧室窗景的中年夫妻,搭配的文字是:"亲爱的,小孩现在都长大离家了,只剩下你和我对抗了!"

  亲子的著迷式互动可以为小孩提供大量关注,但缺少认可,这种态度常常造成子女无法与人有效沟通,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低落,对别人发展出过度的期望,自己则有不切实际的理所当然感;与人建立感情时,会想控制、占有对方,为关系中的每一件事指责对方。不幸的是,这是社会所认为的理想关系,情歌总是哀怨地唱著"我不能没有你"和"你照亮了我的生命",所以"没有你,我该如何活下去?"爱情故事的典范(例如《落密欧与朱丽叶》)要我们自杀,而不是面对没有彼此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上瘾的次文化中,提供药物的人("药头")有时会被上瘾者视为妈妈,药头有时会免费提供毒品,直到接受者上瘾为止。这个过程很像之前提到的例子:关闭身体本身的运转,让药物负责身体功能,提供幸福、兴奋或放松的感觉。一旦上钩,就需要定期依赖外界的来源。对药物和对人的上瘾具有许多共通之处,难怪脱瘾的症状如此雷同。

  一旦药头成功建立上瘾的需求模式,就能控制对方。如果药头认为某个人不听话,就威胁不给药,能使对方很快顺从。一段时间之后,瘾头越来越大时,药头就可以提高价钱,增加对上瘾者的控制。就像所有上瘾的情形一样,人的灵魂被腐蚀,丧失了自我。上瘾者的对策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是伤害自己的方法,他们可能威胁要换别的药头,换别的药物,或是威胁要自杀,包括象征性的自我毁灭行为(比如意外事故、身心疾病、失业或犯罪)。

  爱的馅饼理论

  许多人认为爱可以用各种方式切割、交换,就像馅饼一样:一大快给伴侣,差不多大的一块给小孩,较小的一块给工作,更小一块给朋友。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会小心翼翼地看著自己给别人多少,又得到多少回报,当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亦即期待的)分量,就会开始紧张、嫉妒,随时讨价还价,为了付出和收获的平衡而发狂。越来夜执著于公平分配时,就会紧张地活在焦虑边缘,害怕失去自己应得的一份。他们会尽可能寻求别人的关注(而不是滋养的认可),以填补空虚感。他们的自我价值感跟伴侣、小孩、朋友为他们付出多少爱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爱的馅饼理论来运作,就会对别人著迷与上瘾,这种人的重心不在自己,而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甚至完全在别人身上!他失去爱人的能力,渴望符合内心"缩影"的某人爱他。为了虏获所欲的对象,可能需要顺从对方,放弃自我。一旦虏获对方,必然会一直监控对方,以确保对方不会逃走,于是以爱之名创造了一种上瘾的生活方式。

  著迷与强迫

  著迷是一种挥之不去、不断重复的想法,比如一个学生著迷于所学的观念,即使晚上睡觉也一直在想。强迫是根据著迷的思想而有的重复行为;著迷是思想,强迫是与著迷有关的行动。例如,一个人一直害怕细菌和肮脏,于是不断洗手。著迷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过程,可以提供熟悉的安全感,避免不确定感。比如一直担心未来,就没有时间为现在焦虑。担心常常是焦虑的替代品。

  对别人著迷是为了控制被遗弃的恐惧,就像婴儿一样。存在处境的本质是孤独和不安的。缺乏安全感的小孩会对父母著迷,试图虏获父母的注意,以避免自己被抛弃,于是形成在关系中试图虏获别人的固定模式,在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自然而然就有想要虏获伴侣的渴望。这种著迷会产生急切的行为,比如每天打许多电话给伴侣,或是盯梢、监视对方的活动。著迷者的生活可能完全放在著迷的对象上,电影《致命的吸引力》就是绝佳写照,描写一个能干的人因为著迷而崩溃,造成可怕的结果。

  猎人与猎物

  虏获别人的渴望常常被当成爱,其实刚好相反,这种渴望会扼杀爱!因为著迷的目标是虏获物化的他人,并没有接纳自我或他人,所以不是真正的爱。著迷是一个牢笼,著迷者无法自由思考或行动,也失去创造力,无法发展关系,因为所有活动的目标都是控制他人,这是是爱的假象。电影和电视节目都把这种关系当成爱,因为双方非常专注于对方,但这不是真正的关怀,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认可。在这种牢笼中,著迷者因为失去钥匙而陷入困境。

  著迷与强迫是死胡同

  著迷时,会放弃自我,用重复思想的安全感与能量取代生命活力。著迷的报偿(或目标)有两种:控制与支配的假象可以提供兴奋感与能量,暂时纾解焦虑。著迷会限制人的生活,著迷的人不愿容纳其他令人害怕的想法和感受,也不需要面对死亡、遗弃、年老、无能或不重要;只要把焦点放在著迷的对象即可。即使著迷可以如此强烈,却还是走向死亡的,因为会丧失自我与活力,在著迷中形销骨毁。

  著迷意味著物化。浪漫期充满著迷与强迫,幻想、执著于自己不了解的想象中人,然后遇见某个人,于是把自己投注在这个人身上。浪漫期不是与人建立关系,而是对著迷的对象上瘾。同样的,性能量也是重复的强迫行为;在追求性对象的兴奋感中,容易产生机器人般的重复思想与行为。就此而言,浪漫和性能量都类似其他上瘾的过程,并没有呈现出人性。追求对象虽然令人兴奋,却是死路一条。

  著迷与强迫的处理

  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著迷,不应该被著迷控制。通过觉察著迷的情形,在分享的过程中承认并接纳著迷。越来越熟悉自己的著迷时,就可以找到逐渐脱离牢笼的钥匙。我们可以为了兴奋和好玩而在短时间内进入著迷,却不会陷入其中。所以伴侣可以共进一顿浪漫的晚餐,同时知道生活压力仍然存在;或是共享一段性幻想,但不需要在生活中实现。

  不愿分享著迷时,反而会在遮遮掩掩中强化著迷;虽然可以增加快感(也就是上瘾),却无法进入亲密。当人分享自己的著迷,亲密的程度会升高,快感会消退。克服著迷的关键在于熟悉它及其背后寻求安全感的动机。嫉妒时,如果试图控制伴侣,而不是承认自己的不安全感,就会印发问题。当人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著迷,可以和伴侣分享,承认强迫行为的动机,就能袒露潜在的过程,运用觉察使关系更加整合。

  爱的空桶理论

  另一个关于爱的常见观念也会掌控亲子关系,就是"空桶理论",抱持这种观念的人把孩子当成空无一物的容器,父母有责任(义务)用爱填满容器。这个理论假定成功的父母会填满孩子的空桶,使他们遇到伴侣时,也有能力向对方灌注这种爱。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就能对自己的孩子如法炮制。

  由于空桶理论完全依赖外在来源提供有价值的东西--爱,于是为上瘾设定了理想的条件。越依赖别人的爱,就于不会产生自己的爱,爱的发动机逐渐关闭,完全依赖别人的供应,于是对爱越来越上瘾。对药头而言,越多人依赖他,生活的安全感就越大,再也不会孤独!

  焕祥:我从事精神科时,逐渐发现我对病人是多么重要,许多病人没有我就失去功能。我惊恐地了解到,一旦让他们对我上瘾,没有我时,他们就会以毒品来取代!我最多只能鼓励他们对别人、工作或宗教上瘾。我明白这一点时,立刻鼓励他们把重心从我身上转到他们自己身上,并以团体经验取代个别治疗,但要注意不要让团体的支持变成另一种上瘾。也因为如此,我和基卓打消了成立治疗或灵性社区的想法。

  解决成瘾的方法就是为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负起责任。一旦能成为自己的感受与活动负责,就不易会被人操纵。从权力争夺期进入整合期就是成为自身生活的主人,克服依赖的倾向。

  爱的完整理论

  "馅饼"和"空桶"理论的根源就是关系中的依赖,这种关系是相互依赖与上瘾的先驱。更健康的取向是在自我与关系中负起个人责任,我们教导的沟通模式可以具体实现这个观念。人是根据自己的知觉和解释产生所有感受,包括受伤与爱的感受的;不是由别人按下这些"按钮",而是自己按下按钮!人从来就不是空洞的,一直是完整的,只是让大部分的自己蛰伏,没有时间潜能。一旦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就会受到激发,从内心产生爱;如果有足够的自信,或是愿意展现潜能,就会以开放、脆弱的态度与人分享感受,建立亲密关系。我们认为人向来有产生爱的能力,只是因为恐惧或不安全感才选择关闭。人常常因为报复和愤怒的动机而选择不爱人,但受害最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并不是只有一个有限的馅饼可以分配给挚爱的人和朋友,每一个关系本身都是一个完整的馅饼,可以献出对彼此的所有关手,而不会消减其他关系中的爱,爱不但不会使人筋疲力尽,反而会让人精神百倍。能量并不属于个体,既不能测度,也无法储存;能量是无所不在的,只需要激发就能与之共鸣。

  当人对自己的完整有信心,愿意流露自己的感受,并与人分享时,就能增加自我价值感和自主性。父母要让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上述特质,就要鼓励负责的行为,让小孩有被认可的经验,把小孩视为全然的人,而不只是关注他们在角色中的言行。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就会了解自己不是等待别人提供爱的空桶,相反的,我们已经是充满爱的可能性的人,我们需要的只是开启爱的发动机,学会在适当的场所,向适当的人,以安全的方式表达爱。这种学习并不容易,也没有太多可供模仿的榜样。关系花园是支持这种生活教育的场所。

  一个图象

  想象有一株年幼、脆弱、柔嫩的树苗生长在一棵强壮、笔直、扎根深广的橡树旁,如果幼苗依靠著强壮的橡树生长,它的根就会留在表浅的地面,依靠橡树寻找养分,树干会因为依附而弯曲,无法茁壮,枝干又短又细,树叶稀疏细小,得不到多少阳光。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会使两棵树都逐渐衰弱。

  相反的,如果橡树拒绝支持幼苗,不让它依靠,小树就会长得又直又高,根也能长的深远,从广大的土地得到营养。这种幼苗可以强健地生长,树枝伸展开来,与橡树枝干相交,树叶生动茂盛,在阳光和雨水中随风舞动。两棵树一起抵挡暴风雨的袭击,在练习的细雨中得到洁净。多年以后,它们各自长成强健茂密的树,都能实现自己的天命。

  清除花园的杂草

  在关系花园中,各人必须对自己诚实,接受花园的所有营养。许多杂草需要在辩识后清除,最具毒性的杂草就是控制,控制会扼杀成长,控制期待他人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其原貌。虽然许多控制的杂草显而易见(比如操纵、说谎、欺骗、隐瞒、退缩、恐吓、威胁、讨好、责备、以自我毁灭威胁别人、内疚、自怜、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但隐微的控制更加危险,因为容易造成困惑。隐微的控制包括一些表面看来正向的策略,比如友善的表现、乐于助人、照顾和支持,表面上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暗中却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感。

  拔除这些杂草之前,必须先加以辩识。这项重要的任务只能通过好奇心和双方的协议来完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双方愿意坦承任何控制的意图。健康的幽默感和谦逊是有帮助的,还有自我怜惜与四个A:觉察、承认、接纳(包括自我与他人)和行动,以跳脱僵化的习惯。在这种健康、坦诚的氛围中,各人都能得到滋养而成长。

  两人间的彻底分享是不可能的,每当看似如此时,其实只是互相限制的协定,这会夺走一方或双方全然的自由与发展。可是,一旦了解最亲近的两个人之间仍有无限的距离,并好好爱这种使彼此全然看见对方的距离,就可以在宽广天空的衬托下看见完整的对方。

  --里尔克

  15、家庭花园

  每当有人问我们:"父母能为小孩做的最好的事是什么?"我们都毫不犹豫地回答:"父母必须拥有自己的生活!"意思就是,父母应该把彼此放在主要的位置,在孩子之外仍有自己的兴趣。"家庭花园"里的每一个人,包括父母,都应该得到最好的对待和成长的机会。

  关系的学习始于"家庭花园",人在其中建立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终其一生都带著这些感受。小孩出生时的背景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同一个家庭的不同小孩会因为出生时父母的关系不同,而有非常不同的学习环境。父母关系的各个阶段会提供不同的环境,帮助或阻碍小孩的成长,养育小孩的最佳环境是整合期、承诺期或共同创造期。大部分小孩出生时,夫妻多半还在努力了解彼此关系的阶段,于是把小孩物化,不是不够关心就是交给别人照顾。出生在浪漫期的小孩则可能学不到现实生活的宝贵功课。最伤害小孩的氛围就是权力争夺期的物化,把小孩当成武器或收买的对象。最滋养的环境就是父母对各自的成长充满兴趣,彼此亲密相处。

  角色

  关系在一开始时,是物对物的关系,先是母子模式,然后扩大到父子,接下来是兄弟姐妹。亲密的目标是跳脱这些物化的情形,练习人对人的关系,在熟悉的家庭情境中开始学习从物化转移到人性,丢掉角色和心墙,以发现父母和手足的原貌!家人因为不知道后果严重,常常不好意思这样做;此外,父母本身常常没有展现脆弱面的经验。父母表现脆弱的方式是与小孩分享真正的感受,而不是用脆弱来控制小孩(比如造成小孩内疚)。展现脆弱不是要求小孩完美无缺,而是真诚以对。

  小孩早年需要亲子物化关系的安全感,但很快就能逐渐转成更人性化的关系。母亲在疲倦、生气或失意时,可以开始和小孩分享(反正小孩本来就会知道),但一定要自己承担感受的责任,以免小孩自责。以角色为重的家庭中,小孩常常承担感受的责任,以免小孩自责。以角色为重的家庭中,小孩常常承担父母的感受造成的冲击,却不知道感受的来源是父母本身。如果不了解感受的来源,父母和小孩都会卷入指责之中。如果在公开讨论时承认这种情形,请记得各人一定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小孩才能学会以负责任和促进成长的方式与人分享感受。在这种家庭中,小孩从小就学习亲密,而不是在未来的伴侣或子女身上开始笨拙地练习。

  父母常常认为应该保护小孩,不让他们知道父母担心的事,这种情形通常见于家庭的浪漫期,或是害怕亲密而造成的。小孩能感觉到父母的担心,但由于缺乏亲密所能提供的资讯,所以会自行想象原因,结果常常把重担放在自己身上。在任何关系中(包括朋友、师生、雇主和员工),如果以角色为重,都会遇到这种问题。只有突破角色,才能进入亲密的氛围,袒露所有事实。希望聪明的父母会帮助子女在早年就走上这个方向。

  规则

  为了家庭的效能和安全,规则是必要的。借助规则,小孩能学到适当的行为并建立良好的个人习惯,确保将来被社会接纳,可是规则也会建立角色和防卫的心墙。规则虽然能提供保护,却会造成束缚。规则会规定人际相处的行为(社交技巧),小孩借助学习为他人考虑,但完全依靠规则时,就失去对别人的敏感度。规则应该是指导方针,不能取代与别人互动时的回应。重视界限的人仍然了解规则,但也能不断觉察人与人的接触,保持真正的连接。父母可以教小孩这个部分,但需要耗费许多时间且有更多的觉察。教导界限并不是向小孩大吼规则(如"不可以打弟弟"),而是和所有相关的人一起讨论,帮助每一个人了解整个事件,使大家都能学到如何承认和肯定彼此的感受。小孩实际了解各种心墙和界限之后,就能获益良多。例如,准许小孩把卧房当作私人空间,完全由他们负责,别人未得允许就不能进入(除了失火或有公共危险时)。另一方面,客厅的空间可能只允许符合礼节和习俗的行为;小孩可以在气氛较正式的客厅学习限制自己,以符合图书馆、教堂之类公共空间的举止。家中其他空间的规则可以比客厅少,比如起居室和餐厅,在这些共用的空间要学习尊重别人的界限和权利。敏于察觉他人的感受(虽然别人的感受不受他们的控制)。

  但愿小孩的经验能从规则的控制转成自己承担责任,父母只在小孩无法或拒绝接受责任的时候,才运用规则。教导孩子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愿意和别人分享,可以帮助小孩为亲密关系做好准备,尽情发挥个人的特质(而不是角色)。

  控制

  小孩常常觉得无助又无力的理由很明显,他们的方法有限,所以很快就发现达到目的(喂食、清洁、拥抱、关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哭泣表达受伤的感觉;所以在生命早期就已学会如何用这些感觉控制别人。由于这些方法非常有效,于是相信自己可以用感受来伤害、控制别人,而别人也可以伤害他,因此学会以内疚和指责来建立关系,进而扮演角色,彼此照顾。虽然这些习惯很难改变,但我们必须克服这种态度和行为,才能彻底体验亲密感。

  焕祥:有一天,我和基卓与一群朋友在海边的草地野餐,朋友带了两位六岁小孩,他们跑到海滩,脱离大人视线,我们偷偷瞄见小男孩用力推小女孩,使她跌倒,她起身拍掉身上的沙土,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大人。我们在她的视线之外,附近也没有别人,小女孩静静地走向草地,爬过大圆石和海边浮木,过了过几分钟,终于到达母亲的视线范围,于是停下脚步,开始号啕大哭,好象非常疼痛,有效地吸引充满同情与安慰的母亲来到身边。我们感到非常惊讶,小孩竟然会用受伤(身体和情感的受伤)来吸引注意力,而不是单纯地表达疼痛。

  父母对受伤的快速反应在无意之中强化了以感受控制别人的观念,感受虽然需要被了解和尊重,但小孩必须学会不以之控制别人,他们需要听到这类的话:"我看见你受伤了……我很同情你……你绝对有权利表现自己的感受……但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小孩的冲动必须经过核对,好让他们学会回应,而不是反应。回应时需要先保留立即反应,深入看清自己真正的感受以及真正想告诉别人什么事;这种方式可以发展很好的自省能力。欧斯特·贝克认为:

  小孩必须先冻结经验,才能学会表达这个经验,如果没有"阻止"小孩,他就无法发展很好的自我感,而成为自动反应的机器人,只会从表面对世界产生肤浅的反射动作。

  所谓敏感的小孩常常会以受伤的感觉控制别人的行为,因为别人害怕伤害小孩,于是轻手轻脚地讨好他们。这种敏感的小孩常常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而操纵全家的行动和命运,结果发展出强烈的理所当然感和对别人的期望,不觉得要为自己负责,也缺少在关系中尊重别人界限的经验,所以没有亲密感。其实所谓敏感的人对别人是非常迟钝的,他比较关心自己对别人的控制!

  对小孩行为的控制前后矛盾时,会造成更危险的情况。如果小孩在不同时间受到不同的处罚、奖赏,某些行为有时却被忽略,就无法学会尊重别人想法,或对他人的需求保持敏感度。我们常听到父母大吼大叫:"我早就告诉你你可以这样!我现在不想再说一遍!"这只是一再重复同样的话,一点效果也没有。此时小孩不会受到控制,而是学会控制别人,在日后的关系中,也无法看见或体会自己的行为有任何后果。

  父母必须前后一致,才能教导小孩了解后果。首先,后果必须是实际、合理的,并且和行为有直接的关联,例如,没有吃完晚餐的后果就是不能吃甜点,如果处罚是必须早早就寝,就与没有吃完晚餐缺少直接关联。一般说来,小孩需要自己做选择,但必须让他们了解选择的后果,做好完全接受后果的心理准备。父母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教导孩子凡事都有后果,清楚说明某种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在必要时用一致的态度实行事先说明的后果。

  分享感受

  感受就像内在的天气,会有起伏、流动和变化,是个人内心世界本质的一部分。感受能为日常活动提供纹理、色彩和意义,所以是人类生活的正常部分,需要表达出来。天气是快乐的来源,也是破坏力的来源。同样的,感受也可以强化或阻碍人及其关系。

  在"家庭花园"中,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分享感受。若感受变成控制的工具,僵化的角色和例行公事就会凌驾一切;若是以脆弱、尊重和敏感来分享感受时,所有家人都能从中受益。父母如果像一般人那样分享自己的各种感受,小孩就能学会以坦率和真诚表达自己,不需要责备或操纵别人,于是感受便成为人际互动的肥沃土壤,滋养每一个家人的成长。

  镜像反映和自我价值感

  "家庭花园"是最早产生镜像反映经验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受其影响。可惜大部分父母给小孩的镜像反映都有极大的扭曲,父母常常用凸透镜,反映出的小孩形象比真实形貌大,却还以为是帮助小孩建立自我价值感;小孩从学校返家,把当天画的图给父母看时,父母习惯说出夸大的评语("多棒啊!这是最了不起的图画"),其实只是普通的作品。正确的方式是说些较符合实际的话("色彩好丰富啊!"或"非常特别!"或"我相信你画的很高兴"),重点要放在询问小孩本身的经验上("你画这幅画时,是不是很高兴?")而不是从父母的角度来判断小孩的作品。凸透镜的反映会使小孩对自己的天分过度自我膨胀,以为自己在学校没什么好学的,或是根本不相信父母的夸张反应,而轻视父母的话。

  小孩也常常屈服于凹透镜的反映(比如"你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吗?"或"你为什么不能像萨姆一样有好成绩?")这种经验会使小孩怀疑自我、自恨、自我价值感低落,而且一生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如果日后有幸遇到诚实给予真实镜像反映的伴侣,他们常常很难接受,仍然相信凹透镜反映下被矮化的自我形象。

  这是亲密关系的另一种挑战:学习给予和接受真实的镜像反映,为自己和伴侣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通过真实镜像反映的过程,可以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怜惜。

  基因和弥母

  染色体里的基因是决定结构和功能(可能也包括行为倾向)的生物因素,基因从父母遗传给子女,在出生前就提供既有的特征。弥母是在子宫内外加诸人的社会文化模式,小孩在发展过程中会铭印或学习弥母。临床工作者和理论家对于多少行为由遗传决定、多少又学习而得,充满许多争议。我们认为特殊行为有可能在受孕时即已形成,这个潜能是否转成真实的行为,则有赖于是否受到经验的激发和培养。所以人的发展并不会改变,只是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

  基因与弥母提供一生的脉络,是组成人类经验的参数。虽然基因指令是固定的(比如你几乎无法改变种族特征或性别),但弥母则有各种各样转化的可能性。个人可以做出自主的选择,不遵循反复灌输、有如机器人模式的信念和规则,而是用自由意志、敏感度和选择,以参与的态度过负责的生活,不再盲目活出角色的惯性和自动化行为。人有成长的能力,可以跳脱儿时学来的僵化信念、态度和偏见的限制。这种勇敢的冒险会在关系花园不断得到亲密的交流,这是成长和学习的丰富园地。

  举例来说,关于爱的观念有许多弥母(文化对行为设定的期望),先前谈过一些常见的弥母:"空桶理论"和"馅饼理论"。每个人生来都有爱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否得以开启或发展则有赖于生活经验,先是在家庭,然后是学校和社会。父母不是把爱给小孩,而是激发小孩爱的能力。如果父母只是让小孩牢记爱的公式(比如假日打电话回家,照惯例在生日寄贺卡),小孩就会被训练照章行事,但在尽义务时没有实质的感觉。如果小孩的敏感度和爱的能力被激发,就能真诚地做这些事,并留下美好的感觉:他们不是尽义务,而是自发地行动。

  永生计划

  许多父母全心投注在小孩身上,只是代表不接受自己必死的命运。许多语言显示出这种情形,比如"家庭的骄傲"、"家庭的荣誉"和"邻居会怎么想"。本质上,这种父母害怕面对自己的渺小和死亡,因为子女在自己离世后会传承下去而感到安心,如果子女表现良好,最后有所成就,父母就觉得血缘不会中断。自己虽然会死,但家族传承不会结束,所以孙子女甚至比子女更能象征希望。

  父母需要自己的生活

  在"家庭花园"中,父母如何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子女身上,有可能让子女产生自己过度重要的感觉。如果父母的意义与快乐的主要来源是子女的生活,对子女反而是一种重担。一般说来,把子女当成生活中最重要部分的人,常常为了孩子而留在不快乐的关系中,这种父母认为家庭的重要性远大于个人的快乐或成长,而牺牲自己。从各个角度来看,这种情形都是危险的,因为会引发抱怨、怨恨和无力感。有一天,这些父母可能在清早醒来时,发现不知道自己是谁,生活毫无意义,多年的光阴耗费在义务的履行上,却没有任何收获可以一纾解自己的内疚。这真是极大的悲剧,也是常见的悲剧!

  父母必须把主要关系放在彼此之间,在两人的亲密中袒露、分享每一件事。当一方把主要关系放在小孩身上时,家庭动力就会出现裂痕,这种情形的危险在于某个小孩会控制全国(这是小孩又想要又害怕的控制)。被父母当成主要的对象,对小孩是过去沉重的负担。当小孩被视为最重要的人,就无法发展健康的观点:看见世界并不是围绕著他旋转。父母把小孩当成最主要的对象时,会让小孩产生理所当然的感觉,造成薄弱的意志,他们的学习也缺乏自我引导。他们被放在凸透镜的映像中,成为被宠坏、纵容的小孩,过度膨胀自己的重要性。被宠坏的小孩常常是命令父母的小皇帝,这种理所当然的物化情境会造成小孩的自恋,这是不健康的发展,导致其一生不易有满足的关系。长大以后,他们会震惊于伴侣或老板竟然不像父母那样肯定他们。每当别人以公正、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时,这些人会不知道如何适当评估自己在关系中的表现。

  每当有人问我们:"父母能为小孩做的最好的事是什么?"我们都毫不犹豫地回答:"父母必须拥有自己的生活!"意思就是父母应该把彼此放在主要的位置在孩子之外仍有自己的兴。家庭花园里的每一个人,包括父母都应该得到最好的对待和成长的机会,使所有人的兴趣和需求都受到重视和支持。

  父母并不完美

  小孩终究必须离开原初的"家庭花园"建立自己的"家庭花园"。但愿他们能从原初的家庭学到如何好好经营"家庭花园",也了解什么行为会造成不好的结果而能培育出更滋养的"关系花园"。当人创造自己的花园时,最重要的就是能承认和欣赏自己既有的收获。诚如朱迪丝·维奥斯特在《必要的失落》一书所说的:

  有许多事是我们想从父母得到却没有得到的,现在该知道我们永远得不到并接受这种情形……既然世界属于我们这一代而不是父母的时代我们认为他们过去的力量多么微弱:希望他们能完美地爱我们,完全了解我们,救我们脱离哀伤、孤独与死亡,他们却做不到。我们认为他们的能力多么有限,以至于我们拥有的是多么微不足道,无法建立坚固的桥梁以跨越分离我们的鸿沟。放下我们身为父母、子女、夫妻和朋友的虚幻期待吧,学习为不完美的连接表达感谢。

  有了这种认识,就可以关上这个重要的"家庭花园"的大门,记住学过的每一项重要的人生功课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学习。关上大门,但不要上锁。

  16、性欲和关系

  问:婚姻到底是什么?

  答:两个人约会一辈子,男孩可能向女孩求婚,他说;"我会照顾你一辈子,至少照顾到生小孩和离婚前,但你要为我做一件特别的事。"然后她说:"好。"可是她不知道是什么事,也不知道是不是顽皮的事。她等不及想知道是哪一件事。(九岁的安妮塔)

  亲密不是性欲

  虽然许多人误以为亲密就是性欲,但两者其实非常不同。亲密是指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需要通过脆弱的袒露以及亲近、关怀的分享,才能达到。有些亲密关系没有性的意味,双方仍非常亲近。其实在许多性关系中,虽然有许多快感和兴奋感,却一点也不亲密,没有亲近的情感。多年来,我们认为"性冲力(性兴奋)和亲密感常常是相互排斥的现象",当人们追逐性的快感时,常常将伴侣物化,很难建立亲密感。人可以因为敞开心房呈现自己,而与朋友或同事亲密,一般说来,这种坦诚不会导致性行为。由于常以委婉的说法描述性行为("亲密的肉体关系"),而使人忽略性快感和亲密感的区别。我们认为亲密关系是放弃人与人之间的障碍和防卫,跳脱物化而深入了解彼此,所以亲密关系通常没有什么性行为。

  性冲力与陌生感

  在关系初期(彼此还不甚了解),性冲力可说是最高的时候,在彼此逐渐了解之后(平均大约5年),性冲力会逐渐消退,甚至完全消失!草率解释的话,会以后为亲密造成性冷感!最近有些研究认为性冲力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消退的情形,可能是神经化学的过程;也许这是大自然的刻意设计,让夫妻在五年内更换伴侣,使基因库能得到更多的配对。重视性生活的人有可能对同一个人同时有性兴奋和亲密感,但不容易,也不是自然发生的,这需要两人之间大量的自我觉察和承诺,才能同时拥有性冲力和亲密感。

  性别认定与性别认同

  性别认定是基于生物因素,由性染色体的基因决定,除了少数变型,男性的性染色体都是XY,女性都是XX。性别认定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无法改变,即使接受变性手术,仍然是原来的性别决定,因为染色体没有改变。基因构造决定第二性征:女性有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成熟时会有月经、可以怀孕;男性有阴茎和睾丸,成熟时会制造精子,使女性怀孕。性染色体决定了男性和女性的身体特征:男性有较结实的肌肉、胡须和低沉的声音;女性的皮肤较柔软,身材较圆滑。这些普遍特质中会有个别差异:有些女性的肌肉比某些男性结实,某些男性具有较多女性特质。可是在生物学上,这些男性仍然拥有男性生殖器官,每一个细胞都有男性的XY性染色体;同样的,女性的每一个细胞都有XX染色体。这是无法改变的。

  性别认同则由文化决定,男女两行其实都具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文化鼓励男性发展和表现所谓男性特质,所以小男孩被鼓励使用蓝色毛毯、玩卡车、具有侵略性、玩足球、爬树,搞的全身脏兮兮;小女孩则用粉红色毛毯、穿有褶边的裙子、玩娃娃、要保持整洁。文化的期望和态度在两性间设定了二分法,女性要等男性主动邀请,结婚后,传统的价值观要男性赚取家用,女性则料理家务,甚至负责维系两人的关系。

  传统中国哲学认为人具有阴阳特质,阴是柔软、阴柔、顺从、涵融、滋养的女性特质;阳是坚硬、侵略、指导、主动的男性特质。从荣格的观点来看,所有人都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

  男人被教导要压抑女性特质,寻找一位女性才呢功能使自身完整,女性的男性特质也被如是对待。所以人觉得自己不完整,需要别人才能完整,这就是寂寞的来源,于是受到浪漫的驱使,想找到某个特别敌人,以使自己完整,没有完美的生活伴侣就觉得孤单。这似乎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主要关系议题,在这些阶段的人不了解自己和对方,只是寻找使自己完整的形象。

  当人开始接纳自己和对方时,就进入关系的整合期。这个阶段的人并不想由别人使自己完整,而是体认自己已经完整,在不断了解自己与伴侣的过程中感到心醉神迷。目标不再是需要矫正的错误,而在于越来越呈现普世的完整性,于是不再觉得寂寞。男人不需要找一个女人来使自己完整,而是认识自己的女性本质,也就是内在女性特质投射出来的形象(性兴奋和浪漫也是由此而来)。同样的,女性也不需要依靠男性,就能体验自己的完整性。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连接到人的不完整和对外界的依赖,整合期的人则体验自己的完整,把自己视为整个宇宙的独特表现。

  有兴趣探索惯常角色背后的自己时,常常发现自己曾试图要伴侣提供自己就能提供的东西。在传统家庭古怪的固定模式中,男人下班回家跷起二郎腿,妻子负责做晚餐、伺候先生、听他发牢骚、照顾小孩,不曾期待自己也能得到这样的对待。于是男性的照顾能力未得发展,也没有能力用回应、接纳的方式与人建立关系。要成为更负责的人,就必须觉察这些性别偏见,向伴侣承认,然后接纳这些情形,然后才能开始穿越、超脱这些事。超脱其实是非常自由的,许多男人发现自己非常喜欢某些原本分配给女性的角色:烹饪、照顾小孩、购物。许多女性也发现搬动重物、劳力工作和管理财务时,有极大的成就感。

  大部分的关系都有性别偏见,这是从家庭和文化学来的;一旦加以了解和克服后,就能同时拥有阴与阳、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成为丰富、整合的人。愿意学习的伴侣可以在性游戏中发现上述情形,这种探索可能具有威胁感、过于沉重,有时甚至非常可怕,因为质疑到最根本的自我形象,但能让人得到鼓舞与启示。

  从各种角度看性欲

  问:结婚的适当年龄是几岁?

  答:八十四岁,因为你在那个年纪不再需要工作,可以整天在卧房里彼此相爱。(八岁的卡洛琳)

  在A Manual for Life中,我们画了一个表格描述性欲的不同面向,我们现在的观念又进了一层,包括更刚广泛的经验。

  请注意这些类别并不是互不相容的,所有面向都有可能同时发生在特定情境的任何人身上,以不同程度表现性欲的各个面向。一对年轻夫妇想要怀孕时,生物面向可能最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在排卵期做爱;在关系早期,最重要的是性冲力,然后转成浪漫、美感和灵性的面向。

  这些元素的混合就像煮一锅汤,以不同比例放入这些成分,有些汤放很多蒜头,有些汤则放一点柠檬香茅调味。有些关系有高度的能量,有些关系则以美学或浪漫调味。这些动机没有好坏之别,只是性关系多重面向的不同成分。

  生物的性驱力

  在整个性欲架构中,纯粹的生物性驱力扮演重要但有限的角色。雌性动物的荷尔蒙周期完全以性功能为核心,她的内心世界就像四季更迭,对生理时钟起反应时会以没有秩序的每日心情变化为主,当荷尔蒙为身体做好受孕准备时,内心世界会不断变化,强烈而迷人。这是感受的交响曲:有时甜美温柔,有时情感丰富而喜悦,有时急切而兴奋。有些女性觉得周期变化会造成困扰,但也无法避免。卵巢在每月一次的排卵期会打开一个成熟的卵泡,把卵子排入输卵管,预备在此受精。在这之前会释放称为费洛蒙的化学物质,其气味可以吸引周围雄性动物的性欲,以利受孕。

  雄性动物的荷尔蒙交响曲比较单纯,保持较稳定的荷尔蒙浓度,在青春期快速增加,到青年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这些荷尔蒙有两种作用:为睾丸生产精子做好准备以及使肌肉发达,以便虏获异性,并保护她与子女。这是简单而非常重要的旋律。

  大自然以这种复杂的过程安排各种族类的延续,性行为的生物责任以这种方式每月发生一次,这个时间是由女性的生殖周期决定的。从大自然的观点来看,其他时间对性的兴趣和活动都是"反常的"。这是纯粹生物性的活动,是人和许多生物都有的部分,是非人化和功能性的,任何有正常生物性的人都会做这件事。在性行为中,性高潮能纾解双方由内分泌系统造成的迫切感。

  感官-情色的性欲

  深植于人类基因和生物性的感官-情色部分,也是非人化的。人就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神经系统的构造被设计成可以在感官受到刺激时提供乐趣,而不论刺激的来源是什么人或物,所以人喜欢触摸、轻抚、温暖、舒服。视觉可以看见令人快乐的彩色景观和助兴烛光,耳朵可以传导愉悦的乐音和轻柔的话语,双唇和味蕾能被美味的食物和饮料刺激,鼻子能闻到令人陶醉的花香和精油。所有感官的刺激都是性感、快乐的,但感官-情色的经验就像生物性驱力一样是有限的,很快就会衰退。轻抚或按摩过久会使人烦躁,过多香味或美食会使人厌烦。不过,有许多人的性欲基本形式就是轻抚、拥抱和依偎(女性多于男性)。

  美感的性欲

  感官-情色能取悦身体,美感冲动则取悦于心灵。以这种方式被刺激的人会在身体或脸的特殊部位出现兴奋的颤抖。优雅的动作和短暂的影象也有这种乐趣,一次完美的相遇、落在脸上的特殊阴影、裸露手臂上闪烁的烛光、灵巧的钢琴乐音,注重美感的人会被所有这些事激发性欲。这些经验传达的意义来自某种更深、更原始的人性,虽然令人满足,但也是非人化的。它可能永远不会引发性行为,但这种性欲本身就已令人心满意足,就如圣徒的狂喜与艺术家的热情。

  神话的性欲

  神话是表达人类生活共通深层结构的故事,这些故事的特征表达了基本心理模式的性质,荣格称之为"原型"。神话中男性和女性的特征代表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的力量交互影响的永恒主题,秘传的典籍把两种力量的辉映、动态表现、冲突与结合称为"神圣婚姻"。中国哲学把这种永恒的力量称为阴和阳;荣格心理学认为每一个男性都深埋著女性特质,称为阿尼玛,每一个女性则隐藏著男性特质阿尼姆斯;男性被女性吸引时,就是被投射出去的阿尼玛吸引,把自己的女性特质加在性欲的对象身上,其实是试图找到自己的本质!反之亦然,女性是被自己投射的阿尼姆吸引。

  神话是普世共通的,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神话。虽然神话的述说方式有文化差异,但基本的结构是类似的,清楚显示共通的组成形态,通常都包括热恋、追求、征服的故事,这些形态也被用来创造出许多剧本、电影、艺术品和民间故事的人物角色。神话包括同性的友谊(如达蒙与皮西厄斯的生死之交)、亲子互动(如俄狄浦斯)以及最常见的男女关系。西方的艺术和文学描述性和关系时,大量引用下述故事:爱神丘比特和普绪刻的故事、冥后珀耳塞福涅的强暴、天神宙斯化身天鹅与斯巴达王后勒达相爱、那耳客索斯的自恋神话、阿波罗和达佛涅的传奇(达佛涅为了逃避阿波罗的袭击,变成月桂树)。情人为了在一起而反抗父母,也是普世共通的故事,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取材自民间故事。

  神话是通过神袛与人类的互动来说明各种宇宙力量的剧本。这些故事代表宇宙的深层结构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夫妻的性生活很少能直接觉察这种神话的面向,但他们的互动有许多常见的主题和模式,早已不断出现在故事、民间传说、传奇和神话之中。

  超个人的性欲

  性高潮在大部分的性行为总都占有重要的角色。性驱力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会制造一种紧张状态,驱使人寻找某种发泄管道,比如性交。这种紧张的力量在性行为中会增强,达到高峰,释放的强度可以从射精(只有性器官的释放)到全身的释放,称为性高潮;此时自我牢笼的限制也有可能完全消融,全然与对方结合,称为宇宙高潮。这三种释放都有纾解紧张的效果,分别发生在不同层面:身体、身体与心理、身体与灵性。不论是哪一种性高潮,都有可能是高峰体验,预先体验终极的臣服。在高潮之后,就会再度回到旧有的自我(而且性高潮常常立刻消退,进入深度睡眠)。

  用性行为之外的方法,才可能达到更稳定的超个人状态。不过,有些人通过密宗修行,以性冲力通往开悟。许多人觉得相爱的人以性行为修行是非常浪漫的方式,可以共同达到高潮,并有更亲近的连接。

  浪漫的性欲

  前述各种性的表现和接下来要谈的性冲力,都可以归因为浪漫过程的特殊状态,因为都是用幻想为性行为提供意义。如果相信自己终于遇见唯一的另一半(准备和这个人共度余生,许诺永远热爱、尊重、服从对方),性行为就具有全新、巨大的意义。这种情形是浪漫的结果,玫瑰的色彩和香味可能激发情欲,但因为是他送的,就象征更大的重要性,甚至是无限的重要性!她的体态和优雅的动作或许很完美,但因为是她,岂不显得比完美更完美?虽然妓女的性交技巧更老练,但爱侣更愿意珍视灵魂伴侣的笨拙表现,这才是他们唯一愿意与之相爱的人,而不只是性交。浪漫就是用这种方式使大家成为傻瓜,不顾人性的需求、原始的灵性渴望、身体对刺激的饥渴以及大脑对完美外形的追寻!

  在浪漫中,一切都沦落为幻想和偏见、期望与控制、希望和心痛。即使是浪漫的痛苦也是甜美、值得向往的经验!浪漫是成人的沙池,大部分人宁可在其中玩耍,不愿面对严酷的现实生活。在最好的情形下,浪漫可以开启想象力,通往新的可能性。浪漫就像幕间的插曲,使人精神饱满、兴致昂扬,可惜沉迷其中时,会掩盖个人成长的可能性。有一种特殊的浪漫和性冲力有关

  性冲力

  在前述五种性欲的期待和参与中,虽然有某种程度的性兴奋和快乐,但性冲力的兴奋和快乐是完全不同的。性冲力不像感官-情欲心醉神迷的缠绵,而是激昂、急迫、充满张力,催促人付诸行动,在身体中制造血脉贲张的洪流,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身体的性感带会肿胀,变得非常敏感。这些都是生物搏斗/逃跑模式的表征,以性欲来表现。这个生理过程的背后和支配-顺服的主题有关:潜意识的幻想中,是穿透或被穿透、虏获或被虏获的主题。

  小孩子常常需要和无力感与无助感搏斗,渴望自己早日拥有控制的能力。他们练习各种小孩可以运用的引诱和讨好方式,任何成功的经验都会融入其性格结构,以这种方式发展控制的能力,等待有朝一日获得控制权!在青春期荷尔蒙系统快速成长时,那一天终于到来。

  大部分人在潜意识中都想获得父母全部的注意,这种渴望通常会因为现实要求而受挫,但人不曾停止渴望。青少年的身体和自由感突然成长,开始发现自己能吸引别人或被别人吸引。对青少年而言,吸引力的动机是满足专一注意力的需要,他们渴望被人渴望、占有和被占有,正如萨特所说:"他们想要虏获某人的意识。"由于青少年初期最强烈冲动的本质就是性,所以虏获他人意识的渴望很容易用性行为表现,从性冲力找到出口。

  基本上,性冲力的情节就是支配与顺服、虏获和被虏获。这出戏码的参与者在扮演角色时会被物化,因此对这些参与者最适当的形容就是"性对象"。虏获的兴奋感甚至可能完全不以人为对象,而是幻想中的象征,比如人体的一部分(乳房或臀部),或是投射到去生命的物体,产生恋物癖,比如迷恋鞋子或内衣;观赏、触摸或拥有这些迷恋的东西常常比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令他们兴奋。

  人会发展出一整套亮丽地表现自己的方式,精心打扮、反复练习、姿势和魅力、间接表达的暗示,都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以虏获别人的意识。狩猎是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恐惧的,结果大部分商业市场都投入装备和武器的供应,就如菲利普·怀利在《阴险世代》中幽默地描写的:

  数不清的广告印著裸露、狂欢的美女的头、肩或裸露躯体用来声明某个产品使人美丽得令人想亲吻、追求、与之结婚,在宴会受人欢迎,在月光下漫步--或是搞定女人的个人卫生、呼吸、腋窝、汗味;或是让她们的头发禁得起男人的检视,上帝救救我们,还有鼻子的特写镜头--只因为月经时更清洁的技术,就可以引来一群新情人--或是把他们带到家庭宴会,根据连载漫画的描绘,时常和男孩在草丛里。产品能使孤坐没有舞伴的女人变成交际花。各种药剂、护垫、脱脂棉、软膏、漱口水、紧身带、洗发精、肥皂、冲洗器、橡胶制品、弹性内衣、便服、香烟、汽车、家具、洗衣机、厨房设备、化妆品、防臭剂、汗味去除剂、亲密指导手册、头屑去除剂、宿醉疗法、能使女人从没人理的窘境变成人人拜倒石榴裙下,甘愿做她的奴隶,连神职人员都能从这些东西得到益处。既然照片和图画上每一个模特儿脸上的每一个表情和说出的每一个字隐含的目的,都是恫吓女性读者,询问她们的身体是否为性行为做好准备,所以真正的广告词应该是"你擅长做爱吗?"

  理想的性对象

  性冲力的要素包括文化和个人两种层面。每一个社会都有某些被认为具有吸引力的物化理想典型,因为这些标准是武断的,所以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不同世纪的典型都不一样。当前北美文化的理想女性性对象拥有金发、健美的身材、长腿、翘唇和丰满的臀部,这些特征大多可见于当红明星如莎朗·斯通和麦当娜(由于电影无远弗届的影响力,许多地方的理想典型也是如此),理想的男性性对象则拥有肌肉发达的运动员身材、娃娃脸、腼腆的露齿微笑、具洞察力的双眼、结实的腹部以及不顾一切的态度,如电影明星梅尔·吉布森。男人和女人都想变成这些明星,尽可能地模仿他们。这些特征背后的故事其实是她既坚强又像小孩一样无助,纯洁又有一点淫荡;他既强悍又脆弱,独立又害羞。显然我们文化的理想性对象必须是一些相反特质的混合体。

  在个人层面,性冲力和个人的历史较有关联。没有人是全然的男性或女性,性冲力记录了童年未得解决的经验,每一个人的特殊能量都有独特的故事可以述说。如果某人渴望占有金发的母亲,也许会对金发伴侣感兴趣,也可能是害怕看清心理的症结,反而把兴趣转向黑发女友。不曾得到父亲关注的人,可能选择身材、气质类似父亲的男人;也可能小时候看见父亲酗酒,尽管发誓绝不和酗酒的人交往,却常常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和这种人上床,有时甚至结婚多年才发现这个事实。

  性的缩影

  所有文化和个人的故事都被编写到"性的缩影"里。先前已介绍过"缩影"的观念,人的生活故事会以缩小的象征放入下意识中微小的部位,控制一个人想追求的对象所具有的细节,其对象不是一个人,只是人的某些部分,或是附属于人的东西,或是人格特征,这些都与过去的经验有关。事实上,性冲力是一种著迷的症状,固著于早期童年的对象,据此选择现在的对象。性的缩影可以解释性冲力的各种选择:所欲的对象必须是瘦削或肥胖、乳房丰满或干瘪、健壮或孱弱、高或矮、下巴绷紧或松弛、皮肤多毛或平滑、指甲干净与否、说话粗鲁或世故、穿著汗衫或有珍珠配饰的黑衣。任何选择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

  穿过拥挤的房间,或是走入酒吧短短的走道,或是在教堂长椅的另一端,人能很快找出性冲力的对象,这都是出于内在性缩影的无声雷达扫描,于是心跳开始加速,心里开始幻想各种情节,然后展开追求,希望这个对象属于自己!追求和拥有的剧本都写在缩影里面,可以激发具体的行动以虏获对方。一旦得到对象,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建立关系,每个人互动的特色都不一样。有些人以传统的方式寻找对象,反映出个人生长的社会观念,比如找一个有专业技能的人,以确保将来有稳定的经济;或是找体格健壮的人,将来可以一起爬山、滑雪。这些常见的主题为浪漫的咏叹和快乐提供故事情节。这些主题都源于内在的缩影,反映出各种品位、倾向、希望和渴求。

  关系与色情

  一旦关系中有了性,就会受到文化和个人色情观的影响。我们的观念不同于流行的看法,我们相信所有关系都有色情的成分。《韦氏大词典》定义色情是"淫秽的文学或艺术,目的只为了提供性兴奋",这种观点与法律对色情的定义很接近,造成许多审查制度和美术观的问题,例如,耗费大量精力判断画家是否只是在煽情,而没有任何艺术价值。本章的参考架构认为所有视觉和文字的色情作用(视觉作品基本上属于男性的形式;而文字作品则属于女性的形式,比如浪漫喜剧),都是在顺服-支配的主题下,试图诱发支配他人的方法,以虏获他人的意识。我们同意斯托勒的观点,色情作品必然有受害者,包括真实和幻想的受害者;但我们不同意他主张的所有色情作品都必然充满敌意。他说:

  色情作品就像各种性变态一样,是关乎美学的问题:某个人的乐趣可能使另一个人厌烦。所有性变态的本质都是幻想的报复行动,浓缩了当事人一生的性生活故事:他的记忆和幻想、心理创伤、挫折和喜悦。无论如何掩饰,必然有受害者:没有受害者就没有色情作品。

  此处需要提醒读者,性冲力只是性能量各种表现方式中的一种。发情的强制能量与每月一次的排卵周期有关,这是以生殖为目标的设计。还有感官情欲的乐趣,可以触动五官,还有完美外形和风度的美感兴奋。此外,还有超越个人的高峰体验,使人臣服于性爱的极乐是。所有这些形式,包括性冲力,都能被浪漫化成十足的多愁善感,使自我完全消融。性欲绝不是件小事!

  色情的整个过程的本质都是物化(包括性对象),其中并没有人。因为它是激起性兴奋的方法,所以是最有效的控制方式。控制者和接受者都容易著迷而产生强迫行为。有时原本只是漫不经心的调情,却能演变成威胁、盯梢、恐怖的依恋,甚至侵犯人身。越执著的人就越丧失自我感,这是导致自我之死的调情。难怪冲力如此之大,因为(真实或想象的)风险如此之高!

  在关系中,虏获的主题可能演变成性游戏。如果没有限度、不尊重界限,失去自我的风险就会变成害怕,而丧失性冲力。伴侣在建立界限后,可以讨论、分享、角色扮演,而不会彼此践踏。亲近的关系(至少是信赖的关系)具有足够的安全感来冒险,以探讨丧失自我的危险程度。少了这种安全感,又没有经过同意的话,原本在亲密关系中令人兴奋的行为也可能成为暴力。重要的是双方的同意和安全感。

  任何社会都有许多常见的性幻想,典型的主题有四处旅行的销售员和农夫的女儿、军人赴战场前的最后一次约会、牧师和一群信徒在教堂里、学生和老师、病人和医生、遇到强暴和绑匪、下流的匿名电话、偷窥别人脱衣或洗澡。越是禁忌的幻想,就越能引发激烈反应。除了上述幻想,夫妻在私密的卧房还可以想出许多情境,但必须得到彼此的同意,让双方都有安全感;同时还要事先协议其中一人想停止幻想时用什么暗语,一出现这个讯号,就必须立刻加以尊重。一旦进行这种探索,某个层面的幻想被唤起、分享或付诸行动时,将来就有可能唤起被压抑到更深层面的幻想。在过程中,个人的过去经验就可以显露、表达、被了解。

  亲密与物化

  寻求亲密感的伴侣性要在爱中连接时,必须辩识和承认所有物化的冲动。聪明、复杂的人在选择性对象时可能多变而奇特。对彼此物化兴奋感来源的了解,可以强化亲密感;为了拥有更深的亲密感,双方必须同意分享内心兴奋的幻想,即使对象不是现在的伴侣!这种方式可以使原本被物化、政治化的事变得人性化。这种分享会伴随大量的脆弱感,可能造成痛苦和愤怒,但必须如此,关系才能更亲密。分享时,双方必须对自己和对方保持不批评、不指责和好奇的态度。越了解伴侣过去的经验和性倾向,就越能瞥见对方内在强大的欲望和自卑感。在这些时刻,彼此的性冲力常常非常强烈,可以将之引入彼此的性游戏。越来越熟悉后,就会开始了解原先是多么不了解对方,原本所认识的对方只是出于自己的投射!

  袒露这些最深处的物化秘密后,双方就能共同创造。举例来说,辛迪向伴侣透露,她在做爱时常常因为幻想在家里被推销员的引诱而感到兴奋。萨姆没有说出心中的计划,有一天,山姆打扮成推销员的模样按门铃,辛迪开门后,萨姆开始挑逗她,进入卧室后,享受有史以来最刺激的性爱!探索彼此的幻想是另一种把非人性化的欲望转成人性化和坦诚的方法。

  探索性冲力时,有时会发现原本性冲力强烈的主题在袒露后就变弱了,这是亲密感增加和成长的自然过程。此时,可能会想探索关系之外的人,对一般夫妇来说,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冷漠阶段的人常常把自己的倦怠感误以为是整合期的平静感,而容易发生外遇。对冷漠阶段的人来说,在主要关系之外寻找性兴奋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少数夫妇能成功度过这项考验。必须反复重申维持关系的承诺,彼此一直袒露这些倾向、活动和感受,奉行不辍。

  顺从与臣服

  顺从是把自己交给对方,在这种权力结果中容易丧失自我。顺从的人被放在次要的地位,是被物化的受害者立场。人常常为了扮演关系中的角色而顺从对方,不但刺激,又能提供安全感。这种顺从常常发生在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

  臣服是放下一切,进入强烈的狂喜经验,送开投注的心力,生命力的流动毫不减弱,这种情形常被视为灵性经验。不需要向任何人臣服,而是放下一切,使自己被充满。臣服时回接纳自我和他人,不试图改变任何事,所以会与自己产生深刻的亲密感,并以开放、接纳的态度与他人产生亲密感。

  圣女特雷莎和其他圣徒述说的狂喜是一种深刻的臣服,觉得充满宇宙的生命力;有些神学家相信这是与上帝结合,和宇宙合一。性欲中发生这种情形时,会彻底放下自己的界限,在高潮中出现超个人层面。人太常执著于宇宙解放的雄心而一心一意以臣服为目标;坚持这种浪漫的感觉,反而常常阻碍真正的臣服和狂喜。

  性冲力和激情

  性冲力的物化、幻想、著迷和强迫,会产生触电般的兴奋感,伴随各种层次的自我怀疑和自恨,因为背弃了人性的部分。支配和虏获别人的欲望会使双方都成为受害者,就如萨特所说:"这种性欲望注定失败。"除非说出自己的物化倾向,否则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和他人,因此,大部分人并没有全然活出自己。

  相反的,当人发现自己是宇宙秩序架构之中的人,就可能发现原来的性兴奋被生命的热情取代,以更直接的方式和宇宙生命力连接,跳脱彼此的角色、理想化和物化。生活可能变得较不刺激,但更加满足;完整的人应该能两者兼具。

  表现焦虑

  人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包括性兴奋感。所以人无法使别人开启或兴奋。人的热情和性的兴趣其实都是根据生活经验、想象和个人品位,从自己内心产生的。当人开启或关闭时,就能对自己有许多的了解,但也不应该自责或在对方关闭时责备伴侣,而是探索自己为什么关闭,从中了解自己的限度。

  这种态度能纾解双方必须有所表现的要求。我们不建议尝试使对方兴奋的一般方式,而是认为伴侣要在对话中探索各自会在什么情形下兴奋。人无法开始伴侣,但当然能逐渐了解伴侣以什么方式开启自己,这样才会愿意参与,增强自己的兴奋感和愉悦感。他们可以一再学习,越来越深地了解兴奋感、愉悦感和自我探索的特色。

  性欲和生活是同形体

  同形体是指具有相同的形态。性欲的表达可以反映人的整个生活。在性欲中喜欢支配-顺从的人,在生活其他部分也有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把所有性癖好的形式都付诸行动;只要探索吸引力、冲力或厌恶感是针对什么部分,就能了解一个人存在的基本模式。所以,性欲是自我探索的基础之一。不论人对性欲的热情在哪里,都可以在生活的其他部分找到相应的地方。多年来,我们一直这么说:"你在性欲中是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必然也是什么样的人。"

  超越与转化

  许多宗教取向都否定身体和感官,期望能超越肉欲经验。这是超越的哲学,通常被连接到道德立场,认为身体多少是邪恶、污秽、低贱或令人讨厌的,灵性被视为是与身体分开的。

  回顾教会历史,早期领导者显然完全了解感官-性欲的冲动对灵性的寻求与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教会聚会演奏的音乐弥漫强烈、振奋的感受,以满足大众的灵性渴望。同样的,教堂满是艺术作品、雕像、富丽堂皇的织锦、精致的烛台以及五彩的玻璃;仪式充满唱诗班和风琴的悠扬乐声、薰香和蜡烛的气味以及礼服和象征的景象。还有什么别的地方用如此煽情的方式来刺激感官呢?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唤起人超越平凡的血肉之躯,向上帝臣服!可惜这种经验也使礼拜者容易被控制,使原本令人臣服的仪式被教会利用来要求人顺从道德权威,使灵性经验变成宗教经验。虽然如此,仍可从拾取灵性的超越经验,因此才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西方世界到处耸立,有如沉默卫兵的大教堂以及无价的梵蒂冈宫!

  在灵性的转化方式中,所有人类经验都是宇宙的表现,不需要在超越冲脱离日常生活。上帝不在别的地方,就在自己心里:自我正是上帝的全像显现。这种方式鼓励人彻底经验自己的感官、感受和热情,因为它们都是上帝。转化的方式接纳所有感受,不论是愤怒、丑陋、利他、黑暗、光明或性的兴奋!灵性就是身体,就是心智,就是情感。

  上帝的荣耀就是人全然地活出自己。

  --圣伊里奈乌斯

  17、爱的发展阶段

  随著人的成长与成熟,爱的意义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连续出现的,而是累积出来的。婴儿需要以照顾和保护的方式被爱,长大后,这些需要就较不重要,但没有完全消失。爱的其他意义会逐渐呈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程度的重要性。

  爱的意义

  英语最常用到的字就是爱。人渴望爱,为爱奋斗,甚至为爱而死。大家互诉彼此相爱,大部分人假定家人之间必然有爱,但对爱的真正意义却少有共识!说到这个字时,各人都假定自己表达的意思和别人听见的意思一样,事实常常并非如此。由于这种误解,许多关系注定失败,所造成的情感痛苦和后遗症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曾在其他地方详细谈古哦爱的发展,但多年来,我们的观念益成熟,所以想用更广泛的方式再次讨论爱,详细述说爱的不同阶段和面向。

  根本没有爱这种东西

  爱不是一个东西,不是一个物体,甚至不是一个名词。爱是动词,是表达情感的动作。根本没有爱这种东西,只有爱的动作。爱是一种过程,没有一个可以称作爱的终点,只有旅程、生活中的发展计划,人在其中可以发现自己和他人在相爱的关系中。爱是互动的一种性质,是某种内心的感受,可以用外观(爱的"表情")和行动(爱的"行为")表现出来。爱经常被当成商品,可以交换或买卖,或是拿来勒索、控制。爱被视为某种数量有限的东西时,必然会被小心监管、慢慢花用,以免耗竭。这种把爱视为物体的观点,本质上是机械化的,认为人只能付出这么多爱,所以必须当精明的投资者,以确保付出能有回报。小孩被视为空的容器,必须用爱填满,将来才能付出在。父母和小孩都固著于爱的交换模式,好象爱是一种物体,是能用来控制别人的商品。

  爱是把小孩绑在父母身上的锁链。

  --林肯

  爱的能量观点

  另一种观点把爱视为能量,是人与人之间和谐流动的能量,使人因滋养而成长,得到快乐。这种观点表示有一种被爱的需要,没有回报的爱会使人耗尽能量。这个观点的本质显然仍是机械化的。

  相反的,我们相信能量不是用来转让或交换,而是每一个人里面的能量与别人里面的能量在和谐宇宙的脉络中共鸣。别人所说的"爱的连接"被我们视为有意义的共鸣关系,所以人不需要被爱,只需要发现和激发自己共鸣之爱的能量。

  爱的同理心观点

  当人与人之间调整到同一个频道时,就会产生共鸣的震动,这种相爱是敏感而脆弱的,彼此有和谐的意愿和能力。能量在他们之间不会像在机械化的爱中那样丧失或消散,这种生命状态可以让宇宙的能量毫无阻碍地在两人之间流动,创造同理共感的可能性,彼此相互回应。在这个过程中,能认识自己和对方。爱不是连接,而是呈现原本已经存在的连接,因为人其实不是分离的。

  爱在关系中呈现

  爱在关系中呈现。我们不赞成过度简化的格言:"除非你学会爱自己,否则无法爱别人。"这种观点其实会导致过度专注在自己身上的耽溺行为,把时间浪费在等待爱的来临,无法发展自己潜在的丰富和深度。人不需要先被爱,学会对别人有兴趣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彼此学到同理的经验时,就能激发自身爱的潜力。他们需要的不是先被爱,而是练习自己的进取和勇气,愿意冒险进入爱的关系。通过爱,可以看见自己的防卫、面具和角色,看见原本看不到的部分。爱不是把两个人粘在一起的胶水,这是机械化的观点。爱是在万事万物的架构中启发,呈现,找出真我的道路。

  爱的发展

  随著人的成长与成熟,爱的意义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接续出现的,而是累积出来的。婴儿需要以照顾和保护的方式被爱,长大后,这些需要就较不重要,但没有完全消失。爱的其他意义会逐渐呈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人越成熟,爱的一样一就变得越广泛、复杂。

  爱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不同处境和不同时间会有所不同的过程。在母亲怀中的婴儿经验到的爱,其实不同于母亲付出的爱;这个母亲对丈夫说"我爱你"或是对年迈的父母说"我爱你"时,又各有不同的意义。

  爱会随著成长和经验而发展。不同年龄的爱有不同的性质;此外,相同年纪在不同关系中的爱也有所不同,所以你会爱比萨、莫扎特、小孩、丈夫、自己或上帝。每一种爱都是不同的,即使在方言中,同样的"爱"字也被用来描述许多不同的情形;爱斯基摩人有许多字是用来描述不同性质的雪,我们可能也该用不同的字来描述不同性质的爱。

  爱的阶段

  我们在A Manual for LifeZ中谈到与他人、自己、生活发展成熟关系时,提到了爱的阶段。以下是更细腻的描述,比原初的版本多了一些增修。

  爱的阶段

  爱是支持

  爱是增加力量

  爱是启发

  爱是重视人

  爱是快乐

  爱是认识

  爱是脆弱和亲密

  爱是接纳

  爱是分享

  爱是共同创造

  爱是永恒

  请注意这些发展阶段是累积添加上去的,虽然通常是按顺序由上往下进行,但这些爱的面向比较像织锦中丰富的元素,而不是一系列的现象。

  在任何时刻,根据不同的成熟度,爱的能力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会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环境选择爱的表现方式。

  爱是支持

  依赖

  婴儿在出生时是无助的,焦虑、害怕、一无所有的婴儿要依赖双亲才能生存、舒适、安心。当这些基本的身体和情感需求被父母满足时,小孩就觉得被爱。父母以照顾来表达爱,婴儿则在被照顾时体验爱。

  最常被人当作爱的,就是照顾和被照顾的基本互动形式。这种互动对婴儿是必要的交流,因为他们有一种模糊但真实的恐惧,如果不被爱就可能被抛弃而无法活命。母亲和小孩的自然连接会因为互相以来的感觉而加强,不论从身体、情感或灵性来看,这种强烈的连接对小孩都是攸关生死的大事。对父母而言,身体层面比较不重要,可是情感和灵性的需要可能比小孩更强烈。

  这种爱(被保护和被需求的需要)会留存一生。人在成熟后会体认自己有照顾自己的能力,独立、分离、做出个人选择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但不论多么成熟,仍会一直带著这种婴儿式的依赖感觉,永远无法消除。随著人的成长,可以学会更自由选择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表达感受。

  未满足的需求

  需求的观念非常棘手,虽然小孩需要被爱,但他们可能只是需要保护和刺激。此外,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爱人的能力,少了这个发现,就会持续留在婴儿期被人注意的渴望中。

  被爱的渴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小孩的反应先是焦虑,然后是害怕,接著是生气和愤怒,再次是沮丧,最后是绝望;当人失去挚爱的伴侣时,常常有完全相同的过程。可是,觉得被抛弃的小孩和承认有一项主要的差异:小孩真的有死亡的危险,但成人只是觉得自己可能活不下去。许多能干的承认仍会立即掉入婴儿时期被抛弃的恐惧中。

  支持之爱的迷思

  许多爱情故事把"爱就是需求和依赖"的观点变成神话,这被人视为模范,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这个伟大爱情故事背后的主题是两个人没有彼此就活不下去,他们以爱之名牺牲自己。大部分人似乎渴望拥有同样的浪漫悲剧。

  安全感和控制

  这种依赖的爱是不成熟的,人在其中试图控制爱的对象,以维持基本的安全感。相爱的人有许多控制的方法,讨好、操纵、威胁、讨人喜欢,或是成为对方不可或缺的人,有些是社会较能接受的控制方式,借此得到安全感。

  不论是小孩或成人,这种依赖的爱通常会伴随占有和理所当然的感觉,认为自己拥有对方,当拥有权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嫉妒。害怕被抛弃时,常常以嫉妒作为控制对方的方法。

  显然这是物化的爱,不是真正的爱。执著于依赖和拥有时,就无法认识彼此,所以无法产生真正的爱。

  讨好别人

  小孩因为不安全感和害怕被抛弃而学会讨好父母,这是日后所有关系的基本动机。成长过程中,小孩持续从外界寻找支持和关注,试图以讨好来保住安全感。进入学校、发展同伴关系时,讨好一直都是重要的主题,先是带著这种动机试图讨好老师,后来则是讨好雇主和伴侣。奇怪的是,父母常常因为自己的强烈需求而讨好子女。所有讨好和被保护的渴望都和婴儿被抛弃的恐惧有关,大部分成人关系的背后都潜藏著这个主题。

  接纳自己和对方的需求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未解决的婴儿式依赖,但只是有这种依赖成为关系的核心主题时,才会造成问题,因为会使关系受到限制。在发展关系时,支持之爱其实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不但是关系发展初期阶段的必需品,而且这个阶段还牵涉到个人的脆弱感。互重视对方时,会害怕失去对方,婴儿也是以这种方式害怕失去父母。可以借由分享这种脆弱感而走出依赖,进入更大的自主。只要一方不试图以这种需求感控制另一方,就可以使脆弱感的分享成为滋养的时光,互相得到喜悦和满足。

  爱的慰藉,有如雨后的阳光。

  --莎士比亚

  爱是增加力量

  增加力量,不是赋予权力

  我们在先前的著作中把这段标题定为"爱是赋予权力",后来发现许多人分不清权力和力量的区别,所以我们现在把"权力"用在支配、顺从和控制的情景,人会彼此施展权力。另一方面,力量来自内在,可以维护真诚、主动的自我,包括自我觉察和自我负责的选择与行为,而不是加诸任何其他人身上的力量。

  由于发现"赋予权力"这个用语会造成混淆,所以改用"增加力量",以表达更清楚的意义。

  当人越来越被赋予权力(累积权力)时就会更抓著对象不放。增加力量(内在力量的成长)则来自具体的自我感,有自己的观点、看法、价值观、思想和感受。表达力量时,不需要反对或脱离任何人、事、物。

  靠自己

  小孩成长时会逐渐发展自给自足所需的技巧,先是抓和握的能力,然后是爬、走和说话,这些技巧能为小孩提供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所谓"个人的能力")。这些技巧发展得越好,小孩就越不需要依赖别人而活,自信逐渐增加时,焦虑和恐惧就会减少。在这个过程中,小孩会急于核对父母的反应,因为父母是小孩生存的依据。

  小孩在试验中不断核对父母的反应,看看新发现的独立恩能够里会得到赞成或反对。如果父母有被人需要的需要,小孩就会得到信息,认为向外探索是不好的,小孩的情感因而会一直绑在父母身上,因为内疚而回避探索和学习的自然渴望。在这种过度保护的环境中,父母通过小孩来逃避自己的不安全感,在他们有限的逻辑里,觉得自己对小孩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认为小孩无法自己成长和发展。

  小孩年幼时,父母常以过度保护表现上述情形。小孩较大时,父母常常"为了他们好"而订立规则和告诫,以父母的世界观绑住小孩,而不是鼓励小孩发展自己的观点。小孩把学校功课带回家时,也常常有这种过度控制的情形,建议小孩应该如何画图、写作,妨碍小孩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如果父母能说:"你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你应该这样做",小孩就能发展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够好"的父母会鼓励小孩一步步走向自主和独立。

  不愿放手的父母

  有些父母本身就相信爱是照顾别人,当他们拥有或控制小孩时,常常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现爱,提供支持、保护和控制;由于这种态度会造成依赖,所以会限制父母和小孩的发展。这种父母在潜意识层面害怕失去孩子的依赖,小孩了解父母的害怕时,可能会以好几种方式反应,比如相信独立是危险的,而不愿取得自给自足的能力;另一方面,当小孩想独立却得不到支持时,会产生怨恨、愤怒和反抗。

  在成人关系中,彼此的吸引常常出于支持和被支持的渴望,当其中一方想成长为独立的人时,就会威胁依赖关系中的安全感,于是另一方觉得焦虑、受伤,生气并指责对方,可能试图用某种方式重新控制对方,而不是以爱支持对方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当人坚持以控制取代支持时,彼此就会疏离,觉得被对方忽略。这种关系的动力常常始于核心家庭中过度保护小孩的父母。

  角色

  角色是基于期望有所表现而产生的,所以会要求双方严守规则和习俗,而不是重视双方的独立和自主。内心匮乏的人为了安全感常常希望伴侣履行角色的要求,而不是探索自己的兴趣,例如,丈夫可能期望妻子留在家中做家事,却不考虑妻子较喜欢外出工作;妻子可能期望丈夫外出工作,却不顾丈夫较喜欢做家事。成熟的爱会乐于见到挚爱的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充满自己的力量,较不需要依赖别人的同意。

  自主

  当爱是增加力量时,双方都被视为独立的人;在共有的孤独中,可以彼此拥抱而不互相依赖。于是两个人都能在个体化的过程中茁壮。

  爱是两个孤独的人互相保护、接触和回应。

  --里尔克

  爱是启发

  从混沌到秩序

  对婴儿来说,内在和外在经验世界似乎毫无意义又容易引发焦虑。小孩通过个人能力和技巧的发展,逐渐获得特殊的世界观,包括个人的好恶与抱负。爱使小孩得到激励,促使他不断学习,逐渐脱离无知。启发之爱能帮助小孩在混沌中得到秩序。随著小孩逐渐成长和学习,就有更广泛的启发,这种小孩能越来越了解自我与他人。

  小孩有学习和探索是的天性,随著生命的展现而得到启发。爱和这种启发有关:小孩学习新事物时会被爱著凉,父母能看到小孩眼睛发出的光芒。好奇是一种天生的功能,父母如果不会欣赏小孩学习的本能,有可能使小孩的好奇心发育不良或丧失。

  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探索世界和自己,能使好奇心不断发展,愈益增强。生活会提供永无止境的学习可能性,学习和掌握天生的潜力,能使人得到强烈的满足感。当人越来越成为自己时,就会累积内在力量。学习不是累积许多事实,而是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以动态的方式整合和回应,以整个自我和环境应对。通过学习,可以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实现自己。

  如果能享受学习,日后就能拥有启发的关系,不论是和配偶、小孩、伙伴、朋友的关系,都能如此。这种人会以伴侣的学习、成长、满足为乐,本身也会一直扩展视野,学习看见别人眼中的世界。

  教导与探索

  并不所以知识都能使人自由。资讯的教导常常以控制和奴役的方式进行,小孩在学校必须赞成和顺从老师的教导,这种教导的知识虽然有用,甚至可能是成功适应社会所必需的知识,但没有启发的作,只是便于建立和维持角色,无法帮助人探索自我。适应这种这种教条资讯的过程会扼杀人的本质。

  人到中年,常常有一种发展自我的急迫感,但这时通常已经建立互相依赖的关系。迈向自我觉察和创造力的冲劲会成为破坏既有关系模式的力量,但这种破坏力能为双方重新赋予生命力,如果能学会欣赏彼此的创造力和学习,就能进入以爱启发的新世界。

  镜像反映

  我们先前讨论过各种镜像反映的类型(见"家庭花园")。直接的镜像反映能促进自主的成长,扭曲的镜像反映常常发生在浪漫或以权力为基础的相会。

  每一个人成为个体的过程(个体化)就是越来越觉察和认识自己。爱人的人会以关爱的方式提供资讯、经验、鼓励和回馈。以这种方式爱小孩的父母能体认子女是独立的个体,在父母和其他人直接的镜像反映刺激下,孩子就有自己成长、独立的能力,好象花园的植物只要浇水、照料,就能自行成长。父母的回馈常常不是出于关爱,而是批评、否定、控制、要求顺从,结果会伤害小孩的自我价值感。

  父母通常比较在乎子女是否成为父母期望的样子,比较在意社会地位以及别人对子女的看法(因为会联系到别人对这一个家庭的看法),而较不关心年轻人的幸福和学习。有些父母把小孩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想借子女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在这种氛围下,子女被视为满足父母雄心壮志的工具,而不是有自身兴趣、想从自己的角度认识世界的个体。

  当父母提供的是扭曲的镜像反映时,回映的形象会使小孩觉得变小(凹透镜)或变大(凸透镜);两种错误的镜像都无法让小孩有机会切合实际地看见自己,也无法和世界建立和谐的关系。父母过度夸赞或严厉批评时,小孩都学不到正确的的自我评估。

  你如此爱我,想要把我放在口袋随身携带,我将窒息而死。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这种占有的爱通常非常重要,许多社会文化上的成就都与此有关。许多人进入关系、生养子女、努力工作,都是想要这种拥有、照顾、改善他人的生活;这种爱建立了安全感的基础。被这种方式所爱时,会觉得自己有价值;可惜这种氛围里的自我价值感是建立在别人而不是自己身上。许多小孩无法符合父母、老师的期望,因而觉得能力不足、自卑、不受欢迎、没有价值、缺乏安全感,因为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任其支配。

  角色和理想我

  小孩常常被当成物来抚养,必须扮演角色(好儿女、优秀的学生、慈爱的父母),很少因为自己身为人的本质而受到肯定。小孩被期望制造出理想我,才能得到肯定,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真我)被肯定。成长过程因为角色而得到赞赏的人,容易把自己物化,碰触不到自己更深的本质,因而同意自恨,缺乏使他们回归生命本质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接纳。

  自我价值感

  成人的核心问题就是自我价值感。在关系中,许多人只有在得到别人赞赏时才觉得有价值,这种依赖环境的人寻找的同伴是高度重视他们、乐于以讨好回报的人。这种态度一直很有用,但是当彼此达不到对方的期望时,就会产生怨恨、愤怒、排斥,接下来通常是沮丧、忧郁。

  具有高度自我价值感的人不会物化自己,而是把自己当作人来重视;父母、朋友以这种方式重视他们的经验,也会激励这个过程。这种人被别人拒绝时,不会崩溃无助,也不会以防卫、暴力、报复来回应,他们能在紧要关头看清重要的主题:如实看见自己是什么人。他们容易感到脆弱,但不会逃避痛苦的感受,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也不会责备他人。

  重视人

  这个阶段的爱是重视角色与成就之外的人本身,关系中的双方都被视为自主、独立、完整的人。由于被当作人来重视,不是当成物,所以两人之间没有拥有权的问题,而是在独立中共同成长。

  爱是快乐

  心中有爱的人会乐于看见别人的快乐,父母会被子女眼中闪现的光芒感动,因为这表示孩子与生命连接,父母会觉得快乐、安心、满足。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多半是在潜意识中由这些感觉决定的,小孩的反应也多半是为了看见父母闪现的光芒。当双方都有这种光芒时,就进入共同创造的爱的状态。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别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在爱的状态,虽然快乐是由对方的存在激发的,但双方都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许多人坚信的快乐来自别人,只有自己被爱时,才觉得魁岸了。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快额的能力,却要别人负责。这种依赖环境的人容易用讨好的方式控制别人,以避免自己被别人拒绝,结果失去内在的力量和自主性。这不是爱!在爱中的人会各自成长,因成长而伟大;如果自我缩小,就表示丧失了爱。

  两个人彼此相爱时,爱本身就是快乐,爱人的人在伴侣快乐十也觉得快乐。并不是你的爱让伴侣快乐,而是因为双方是各自不同的人,都能成长和主动地发展;自由自己才能使自己快乐。许多人心中怀著儿时被爱的渴望,难为被爱确实是舒服、快乐的事,可是,更深刻的快乐是能爱别人,感受到爱的辽阔和喜悦。

  爱的快乐就在爱的过程,我们感受到的热情,比自己引发的热情,更另人快乐。

  --拉罗什富科

  爱是认识

  当一个人卸下防卫时,就会想自己和对方显露真正的自己。当心墙倒下,双方就能如实看见彼此,在这个过程中,各自会向对方袒露自己。以这种方式了解彼此时,双方就会有越来越亲近、和谐的接触。

  袒露自己才能让对方认识你;彼此也在认识对方的过程中,袒露更多的自己。认识这个字的语源是拉丁文recognoscere(意为再度知道),当人认识了自己的伴侣时,也就认识了自己,因日亿年 若不认识自己的某部分,就无法认识别人的相同部分。当认识到伴侣是一种生命的展现时,也就能感受到自己投入生命的感觉。在认识彼此时,可以在和谐的事物中看见自己的位置,,完全领会自己和对方及宇宙的合一。生命会因此发光,人会看见事件中更深的意义:开启灵性的层面。在神学中,显现的概念就是指生命力(上帝)的展现。当人认识彼此,就会如实地散发生命力。

  每一个关系,从最亲近的亲子或伴侣乃至教疏远的同事和朋友,甚至搭公车遇见的司机,都是灵魂的交织。这种交织的礼物不只是人与人的亲密,也是自身灵魂的显现,更是进入灵魂深处的邀约。

  --托马斯·穆尔

  爱是脆弱和亲密

  学习防卫

  小孩发展的过程中,所接受的训练大部分是为安全感和生存做准备。教育和养育都鼓励人自我防卫,包括:教导如何扮演适当的角色、如何获得成就、顺从权威。小孩学习社交礼仪,接受家庭、学校和教堂的道德规范,学会压抑情绪、克服冲动、控制自己和别人。于是建立关系的模式,借由操纵他人和控制自己,以获得回报。

  防卫和角色

  人有自我防卫的倾向,以确保自己的生存,这是存货的必要现象。心理和情感上的生存与身体的生存同样重要:失去其一就好象失去全部。每一个人都会运用各种防卫以达到上述目的。特殊的防卫对人格和独特性有极大的影响,所以防卫系统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

  可惜这些确保生存的防卫也会阻碍自我的全然表现,全然展现自己的人会受到责备、排斥和遗弃。对小孩而言(或是每一个人的内在小孩),这种排斥会被视为危及生存,所以学会角色的功能虽然有利于生存,却需要关闭或压抑能量身体,自我被"放入冷藏室,怀著重生的秘密愿望",以避免他人的评断和排斥。这种人很难对别人或自己诚实,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易受伤。

  放下,让自己脆弱

  如果想要有个人的成长(探索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终究必须放下防卫,才能体验自发性,感受存在的外在限制和内心世界的丰富。这种情形只发生在放下防卫、使防卫透明化,或将之全然抛弃时,也就是呈现脆弱面的时候。

  小孩在一开始是脆弱的,面对生活的威胁和多变,小孩立刻学会必要的防卫和角色,否则就会被视为有缺陷或无能,常常被评断为愚笨。

  天真的人就像小孩一样脆弱,一直保持赤子之心,但多少保有对人和生活的信赖,他们不用防卫,也不是愚笨,而是保持开放的心,但仍能好好活下拉一。他们的生活常常是别人的模范和启示。

  爱是提供脆弱

  爱就是提供这种脆弱,开放地呈现自我,天真而没有狡猾和控制。这种人能体验最真诚的自我,不需要自我设限的防卫,那是一种清新、开放、喜悦的情感状态。自我是辽阔的,能够体验到最远的界限。这时会出现一种罕见的契机:重新认识自我,全然活在当下,跳脱所有防卫。

  由爱掌管时,就没有权力的意志;当权力支配时,就没有爱。爱与权力互为对方的阴影。

  --荣格

  成为脆弱的人

  亲密时会渴望彼此分享自我,被对方认识。可是,想被认识,就必须脱去习惯的防卫和角色。进入成年期时,这些防卫已经根深蒂固,将之去除是非常困难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当人以脆弱、没有防卫的方式呈现自己时,就是自我袒露,可以与别人有亲密的接触,没有心机、欺骗或操纵,他们的关系是真诚的,他们的爱包含极度的脆弱。在这种处境中,可能会觉得焦虑、不确定,但也是与人同在、自我袒露、可以产色回归年真实接触的处境。

  少了脆弱,关系就只是角色和习惯行为,并没有真正认识彼此。许多湖您和长期伴侣关系就只是两个角色的相处,他们可能不曾表现脆弱、袒露自我。通过脆弱就有个人成长的可能,这种爱让彼此有认识和亲密的机会。

  这种爱发生在整合期及之后的阶段。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脆弱极其有限。当脆弱升起,加上对自己和他人的好奇,就更完满地开启整合期。

  爱是接纳

  接纳

  在以角色和义务为主的关系中,双方不够了解彼此,还不足以体验接纳的爱,当双方进入更为好奇、较少防卫的整合期,就能认识角色和物化形象之外的彼此,呈现这个部分时,就呢功能拥抱、接纳原本不认识的部分。好奇、觉察、承认的过程成为关系中一致的主题时,就能越来越了解和接纳自我与对方。接纳自我与对方的过程越来越深入时,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成长、觉察和接纳。随著关系成熟,双方就会越来越有人性和个体化。

  跳脱权力争夺

  在权力争夺期双方会隐藏在防卫和角色之后,彼此无法认识,所以没有多少机会接纳自己或对方。这时会僵持在指责、内疚和轻视的状态,缺少好奇。在接纳的爱中,就能跳脱对错的限制,接受双方的想法、感受和态度,越来越愿意在彼此袒露中承认这些部分。这个过程能克服指责造成的限制,进入更深的接纳之爱;同时,接纳的过程也能克服自恨,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成长。

  在相互接纳的对话中,伴侣能接受单前的处境,不再抱怨或想要有所不同,可说是"卷起袖子"全然投入关系的目标,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有兴趣。对任何转变都感到好奇和愿意面对,这正是整合期的特征。当关系加深,彼此的接纳之爱和自我接纳(自爱)就会更完满。

  爱是分享

  好的婚姻是两人都任命对方做自己孤独的守护者。

  --里尔克

  在关系的早期阶段,会以物化彼此防卫,两人都隐藏在防卫和心墙之后,没有真正的对话。进入整合期时,好奇就会大过防卫,袒露多于隐藏。在探索与好奇的氛围中,彼此袒露,脆弱而又坚强。双方都更加个体化,更为自主,也更为亲近,因为接纳了彼此的独立。伴侣能彼此开放、表现脆弱,不受期望、指责、内疚或防卫的限制,就能以爱分享感受。

  照顾或关怀对方

  分享如果期望回报,就不是爱。父母为孩子做事常常是为了控制孩子,要他们听话。这并没有错,不但合理,甚至可能是重要的。这是训练孩子的方式,也是对孩子的照顾。可是,小孩长大后,父母应该以更多的关怀取代这种照顾,才能渐渐脱离父母的角色,从人的角度和孩子相处。

  避免固著于照顾的角色,内心才能越来越自由,也才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这在主要的亲密关系中特别重要。彼此照顾会把人简化成依赖的对象,扼杀个人的成长,造成停滞、压抑的关系。关心对方则是尊重别人的个体性,父母以这种方式爱孩子时,就能以对方这个人为乐,看见个体化的自我逐渐浮现。主要关系中的伴侣能分享而不依赖时,就会体验到真正的交流。

  个体化

  以这种方式分享,就会表达更多自我,越来越个体化;双方是独立的,又对彼此敏感。他们不需要为了个体化而疏远,通过相互交融(独立自主的人交融在一起)而保持亲近的互动。当分享出问题时(大部分家庭都有这种情形),小孩会为了成为独立的个体而反抗。分享有助于建立界限和自主,照顾和义务则建立心墙和依赖。

  任何事只要一经分享就能强化亲密,例如,以负责的态度分享愤怒,不因为自己的愤怒指责别人,表达情绪的界限而没有暴力或控制的威胁感。嫉妒、占有、内疚、责备、期望和怨恨,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分享,促进彼此的亲密感。

  学习分享

  学习分享可以帮助人跳脱既有观点的限制,学习体认伴侣拥有完全不同但令人信服的观点。通过分享,我们能学会真正的蜻蜓,听见对方所听见的;同样的,也能学会新的看法,看见伴侣的观点提供了什么洞见,双方就能从中成长,跳脱儿时自我设限的自恋态度,发展更成熟、同理的反应,敏锐地了解彼此的感受和观点。

  我们所做的,不论多么正直,都无法独立完成;所以,爱拯救了我们。

  --莱因霍尔德·尼布尔

  爱是共同创造

  我所知最引人注目的创作者就是以生活本身为媒介的艺术家……他们表达出难以言传的内容,不需要画笔、铁锤、黏土或吉他。他们既不绘画,也不雕塑,他们的媒介就是生命。只要他们一出现,不论碰触什么,都会为生活增色,他们看,却不需要画,可说是活生生的艺术家。

  --斯通

  共同创造

  共同创造时,双方会分享一起投入生活时的觉察与领悟。在这种爱中,两人的生活会与周遭的人产生动态的互动,成为创造的过程,不只产生细腻的艺术作品,也会在生活的所有面向产生创造力(比如"耀眼"的室内装潢或烹饪的品位)。共同创造的证据会展现在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活动中。在活动和彼此的互动中呈现非凡的生活品质:新奇、鲜明、活跃,甚至在小事上也看得出来。在关系的相互性中,这种人会把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当成创作。

  关系里的灵性小孩

  分享爱时,会创造一些新事物,有人称之为"结合力",有人称之为"灵性小孩",这些名称都是企图描述某种难以言说的东西。在相互分享、关怀、袒露的脆弱状态中,各人会更彻底地与对方同在,单纯地献出全部自我,没有心机,体验到自我的辽阔和真诚,清新而没有防卫,彼此有默契的同步;有人说好象是一种"灵魂的结合",就好象界限完全消融,两个独立的人合而为一。

  在你们的共处中,要保留许多空间。

  --纪伯伦

  结合与分开

  事实上,向爱臣服并没有去除两人之间的界限,而是更清楚地接定界限。当我们体会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融合时,常常会感到心的刺痛。每个人始终是独立的,但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独特,也更亲密地了解彼此,这是真正的认识。由于如此深知彼此的经验,以至于分隔的界限似乎消失了,合一似乎是可能的。这是两人分享爱所创造的状态的特征。

  共同创造的启发性

  共同创造的人所做的事和一起做事的方式,会影响其成果和周围的人,别人不但能看见这种爱,更会深受影响,也得到启发,在自己的个体化和分享中产生爱。

  所有人类都爱一个充满爱的人。

  --爱默生

  爱是永恒

  挚爱的人永不逝去

  财产很快就被以往,人却永不被以往。自我所坚持的事物,即使有很高的价值,也会自然消逝;但被爱的人会成为动态关系的一部分,双方借此转化。彼此拥有的部分如果与爱无关,将会逐渐消失;可是爱中曾有的精髓永不逝去。

  这种爱并没有把一方的个性强加在另一方身上,而是像呻吟相和的两种乐器,当对方出现时,就能呈现原本没有的和声。人不会因为爱的互动而改变,而是唤起自身本性的丰富。发生这种情形时,就不可能将之破坏,因为和声是永恒的。

  胜过死亡的爱

  所以,当一方死亡时,爱并没有停止。其实爱的强度常常因为身体的毁灭而增加。有一位朋友的儿子因为车祸骤然过世,我们问这位朋友:"你现在是否与失去身体的他更加亲近?"她先是被我们的问题吓了一跳,可是,几天后,她说这个观点对她有很大的帮助,使她了解到自己与儿子的连接并不在于身体的存在,或是期待他重返人世;她发现自己对儿子的爱是永恒的。

  爱的和谐

  基本的生活共鸣和时空无关。人越发真诚时,就会连接到宇宙的共鸣,也连接到所有生命。所以,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受时间限制)和无限(不受空间限制);我们同时又是独特的、有限的个体。这是人在深处的灵性本质:每个人都参与永恒和无限。

  宇宙之爱

  在"自我与连接"图中,宇宙的共通能量可以被称为上帝(饿可以称为道、宇宙能量或宇宙之爱)。个人以独特的生命出现,从宇宙的能量之源散发而出。每个人在时空中都是分离、独特的,但必死之躯是永恒过程的展现。当人触碰到自己的真实本质(通过自我怜惜、呼吸、与他人对话),就会和宇宙之爱的状态和谐共鸣,他们在其中都是永远相关的。"爱是永恒"就是承认一切都是合一的。

  这是爱的超个人层面。当伴侣发现更多的自己和彼此,就会在欣赏双方的独特性与完整性中转化,这不是超脱身体,不认同俗世生命的超越。在相爱关系中对话是一种严酷的考验,能使每个人的本质都被转化,这种爱的状态是和宇宙能量的重新结合。体验深刻的亲近,并不只是和自己与对方亲近,而是和所有生命亲近。他们通过彼此的碰触,与万物和谐地重新结合。

  超越时空的连接

  当人向自己与伴侣更彻底地敞开时,就开始瞥见更深的层面,看见人与人其实是连接的,不受时空限制,所以爱是永恒和无限的。永恒之爱的经验会揭示自己和整个宇宙连接的真相。人与生活共鸣时,就能跳脱使人分隔的社会角色:肤色、种族、教义和社会阶级;在重新合一时,就发现自己和生命本身是合一的,重新连接到和谐的宇宙共鸣(上帝)。

  如果能在一粒沙中找到全是,也就能在生活的一小点中找到灵魂本身,命运在此交会,心与人在此交织。

  --托马斯·穆尔

  全然活在相爱关系中的人

  在成熟的关系中,会经历本章谈到的爱的诸多面向。在彼此的对话与欣赏中,关系持续发展,永不止息,正如下面这首诗所描绘的:

  感谢一位朋友

  你先是用我觉得陌生的方式爱我

  就好象羽翼未丰的小鸟对气流感到陌生,

  给我支持却不要求我拍动双翼。

  当我信赖你,

  当我不由自主以整个人信赖你,

  你以信赖接纳我的信赖

  对你信赖的人充满信心。

  你叫我看你的前面,看见你所看见的,

  听见你听到的声音,赞扬你所赞扬的声音,

  那是你的声音,还有我的声音。

  我飞入完美之爱的灵魂之流

  永远品尝生命树的果实

  因为你爱我却不占有我,

  因为你没有努力说服我,

  因为你属于我所属于的生命

  你认识他,也让我认识他。

  现在,我心中的感谢

  可以放在金杯中

  给你吗?

  这只是:你所付出又付出的,

  我也付出,而且永远付出。

  因为它与你同在,也必与我同在。

  所知道的一切,而且是欢乐的知道,

  就是真正朋友的价值。

  --西奥多·布莱克

  18、和谐的花园

  生机盎然的花园里一定会有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植物或花朵,健康的关系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权吸收阳光,享有与别人不同的权利。与差异和谐共处能印发我们的好奇心,只有一再揭露这些差异,我们的视野才能得到拓展。

  花园如果只有一种植物,就很容易照料、维护,可是会令人厌烦。所幸花园有各式各样的人来播种,各人带著自己成长的愿望和需要。如果只有一种浇水或施肥方式,就无法照顾所有植物。有些植物(如黄瓜)需要教大的空间以攀爬、蔓延,其他植物(如红萝卜)在种下后就留在原地;有些需要在阳光下生长,有些需要在阴影中蔓延。良好的花园会为每一种植物的需要提供理想的机会。

  良好的关系就像花园一样,会为各人的需要提供不同的环境。一个人可能喜欢私自独处的时间,另一人可能喜爱社交聊天;一个人喜欢古典音乐,另一个人可能喜欢激烈的摇滚乐。重要的是能体认没有任何人的选择是错的,只是彼此不同罢了。人通常会因为差异而觉得不安全、受威胁,所以常常不相异之处评断为错的,然后用一连串显著或隐微的策略想改变别人,而在关系中形成许多权力争夺,这种争执想要达到的结果是要一方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对方想要的为主。

  甘蓝菜渴望整个花园都是甘蓝菜,希望别的蔬菜长得像自己,以为彼此相似才能唱出甜美的和声。花园出现其他族类会造成紧张状态(家庭和国际事务都是如此)。差异越大时,就觉得声音越刺耳。

  任何关系中,都有许多差异;和声有时会显得刺耳。一开始,双方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想改变彼此,为了和睦相处,其中一方(有时甚至是双方)会妥协,放弃自己想要的。在这种情形下,放弃的东西会深埋内心,产生无法明说的怨恨,就好象脓包里的脓液,最后必然会爆发。伴侣和国际间以这种方式订立条约,以取得暂时的和平,短时间内,双方唱出相同的歌曲,却为下次的危机埋下伏笔。

  除了屈服于对方的愿望,暂时哼出讨好的和声,其实仍有可能让双方继续唱出各自的曲调,起初似乎刺耳,但后来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欣赏不同旋律和差异产生的刺耳和声。这种欣赏不能出自忍耐,否则表示仍然认为对方是错的,欣赏是为了真正的接纳和喜欢不同的和声。理查德·伯恩斯坦说:"深深执著于自己的文化,是阻止不同的人了解彼此的原因之一。"

  焕祥:我年轻时非常不喜欢巴托克所作的曲子,我觉得他的音乐刺耳、令人不舒服。在我心中,贝多芬和肖邦才是真正的作曲家,因为我喜欢他们的和声。巴托克错了!但我后来知道有许多人欣赏巴托克的音乐,才开始怀疑他的音乐可能并没有错,也许错在我不会欣赏!我这样想以后,开始一遍一遍听他的音乐,想找出喜欢的部分,经过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开启了我的视野,使我能欣赏更多不同的音乐。我没有窄化自己的世界,而是学习扩大视野和觉察力,以整合各种不同的经验。这是从巴托克的音乐开始的,但直到今天,我对他的音乐的喜欢程度还上一很有限!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认同多样性,可惜通常是从政治的角度,而不是从人的角度来看多样性。在权力的世界,多样性会制造阶级制度,某些差异较受到欢迎,有些则不。民主社会或家庭都是由多数人掌权,可是少数人会怨恨地反击,成为政治受害者,他们的立场是要矫正掌权者造成的错误。就像法国大革命,一开始的理由是出于善意,却经历偏移的过程,结果逐渐转向相反的方向。同样的,始于善意的关系常常从健康有益的态度转变成破坏的氛围。如果对重要的问题置之不理,而不是摊开来讨论(好象把灰尘扫到地毯下),尤其会出现上述情形。

  这些关系的原则可以直接应用于世界舞台。过去几百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条约不能确保长久的和平,经年累月后,压抑的敌意会爆发出来,等待诉诸武力的借口,使原本以为的安全世界陷入争斗。其实,和平是不可能的!如果把追求和平所耗费的资源、时间和精力转移到拓展各方的视野,会有更大的收获。真正欣赏不同的和声,才能让世界各种不同的旋律得到安身之处。

  生机盎然的花园里一定会有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植物或花朵,健康的关系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权吸收阳光,有与别人不同的权利。否认和压抑造成的相同性会导致未来的冲突。我们心中最好能为差异留下空间,这个空间必须借助视野的扩展才能得到。与差异和谐共处能引发我们的好奇心,而不是害怕和评断。只有一再揭露这些差异,我们才能扩大尊重的眼界。关系中的这种态度能促进成长与内在力量,使视野得以拓展,这就是健康的关系花园。

  19、灵性与关系

  人类是上帝的示现,关系中的两个人是上帝的两种表现,都是上帝的展现;此即是彼,在独立中映照彼此。他们就是彼此,他们都是上帝;走入内心深处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真正本质,在彼此的对话中就能更深地认识自己。

  不同的灵性观点

  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看灵性的追求,每一种角度都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本质的基本假设。

  有些东方哲学把关乎身体的一般存在视为造成痛苦的错觉,灵性的任务则是寻求自我之外的连接,体认自己连接到超越自我的宇宙,所以用"超越个人"这个字眼来形容。像静坐和瑜加之类的修行,是用来帮助追求者心灵平静,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以感受宇宙的合一,这是灵性的超越取向。对关系采取超越个人的方式,就会寻求彼此之间更深的连接,在这个观点来看,唯物论和肉身的物质都是不可信的,是灵魂的潜在诱惑者;为了得到自由,必须否认物质,超越物质。成功的追随者终将得到涅盘(东方的天堂观)。

  西方宗教比较把重心放在现世生活中身体与灵魂的关系上,常见的假设是人性体验到某种分裂,有人将之解释为自然的存在状态(把罪视为分裂的状态),也有人解释为不符合道德的坏行为招致的结果(所以罪是该罚的坏事)。从道德的观点来看原罪,就注定要或在过往错事的阴影中,不断保证做好事以得到宽恕,并能回归上帝,最后与上帝重新合一。这种保守的态度盛行于许多传统的基督教派,这是以救赎为中心的灵性,像东方的超越取向一样,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肉身,因为它使人脱离应有的灵性道路。所以,许多西方宗教禁止感官乐趣。东方有些超越取向学习佛陀成道前当王子时的传说,据说王子的父亲送给他许多女人,使他对肉体之事感到厌烦,于是更容易将之放弃。两者都把身体视为灵性发展的限制。

  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则认为罪是与神圣分裂,上帝(或"崇高的力量"、"合一的临在")一直展现在人类经验的所有层面。这个观点不同于救赎的观点,它认为人没有做错事,所以不需要赎罪,个体属于宇宙,也参与其中。身体、心灵、情感和灵魂的合一是"同形体",意指所有层面的生命具有相同的合一模式。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全然示现。

  关系中的灵性

  从超越的立场来看,个人要投入灵修,以增进慈悲、接纳的能力,才能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和伴侣建立关系;他们的承诺是针对自我,不是针对关系。这种关系的目标是超越琐碎的日常生活,将之视为身体和物质的错觉。越开悟就越看见愤怒、嫉妒、伤害、控制之类的问题都是必须丢弃或忽略的,把焦点放在慈悲之爱和与人合一的感觉上,如果关系因为任何原因阻碍个人的解脱,就要考虑离开伴侣。

  救赎和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概念都与转化有关。救赎的观念认为人有罪,需要把自我转化成上帝眼中的好人以得到拯救,目的在于宽恕。救赎的观点认为人可能在关系中彼此伤害或破坏承诺而犯错,然后产生一连串后果:谴责、内疚、除罪的行为、订立新的戒律。在救赎的灵性中,上帝的立场非常坚决,犯罪者必须从罪人转化为圣人,所以在救赎观点下的关系,犯错的一方必须通过赎罪的行为才能得到宽恕;在这种权力争夺中,受伤的人会坚决认为犯罪的人必须转化。在这种灵性模式中,关系被视为上帝之约,人要遵守永远在一起的戒律,个人解脱或开悟的目标被视为自私的罪状,所以和魔鬼的工作有关。在这种典范中,关系出问题的人需要为个人救赎祷告,一起祷告就是继续维持关系。只要上帝(和上帝之子耶稣)被放在自我之上,就可以维持关系。

  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中,关系是通过宇宙秩序的道路,所有独立的生命在根本层面都是宇宙之爱共鸣、合一的,所以上帝在人的心中(全体的深层结构),并不是外在的中介者,人与上帝并没有分离,而是有存在于人形之中的上帝。虽然许多宗教认为道德规范非常重要,但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却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回应,不把道德强加于人身上。关系的灵性面向与罪或责备无关,而是把重心放在袒露、分享、探索、更新上,这些都是关系花园的要素。

  全像图

  全像图是多层面的形象,由不同光束的干扰模式形成。一般商店贩卖的简单全像图只是奇妙现象的简陋复制品;在较复杂的全像图中,可以让人走进图中!全像图的观念是表现更复杂的实相。物理学家博姆曾和爱因斯坦共事,也是克里希那穆提的好友,博姆说全像图的概念只是初步概略表现出某种更细致的东西;其实宇宙的历程就是不断呈现和包藏的"全像运动"。更深的实相(上帝/)本身是隐藏的,但会在日常显示中呈现出来。外显的秩序是时空展现出来的秩序,内隐的秩序是内在的密码,也是宇宙共鸣的模式。这种不可思议的密码表现在所有生物身上,从最低等的矿物和无机物到最细致的人类感受。

  全像图理论中,多重面向的影响是由两个相关光源(镭射)的干扰模式制作的。如果把关系中袒露、承诺的一方看成一束镭射光,和另一束光(伴侣)互动,关系就是可以变成全像多重现象的干扰模式。关系其实是两个聚焦的能量生命在互动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另一种存在。各人表现出宇宙的生命能量,彼此是同形体(是同一永恒能量的独特表现,在某个层面上虽然不同,但在另一层面却是相同的)。

  全像的关系

  伴侣间更了解自己和对方后,就开始对自己和宇宙能量(上帝)有更深刻的经验。两人的直接镜像反映就像镭射光一样,能更全面地了解自我与他人,两人互动产生的关系就像解析度更高的光束,可能重现整个宇宙的全像。他们通过两人共同的独特分离,如实地认识自己的上帝、两人的合一,体验到神圣的全貌。

  同形体

  "同形体"这个字眼借用自化学,原本是指相同的形状或相同的模式。普世共通的深层结构(隐藏的秩序、荣格的原型)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相同的。我们都是宇宙整体的展现,所以我和你都表现出宇宙的深层模式。

  观看星辰的祖先相信一个世界,其中的万物是一体、协调、连接的。这个世界的每件事物都是彼此相关、互相辉映的。最终,这个世界处在和谐的平衡状态。

  --埃德加·利文森

  人类是上帝的示现,关系中的两个人是上帝的两种表现,彼此对话。从根本的角度来看,两人都是上帝的展现,此即是彼,在独立中映照彼此,这是同形体的概念。在关系中,可以学习了解自己(本质就是上帝)和彼此。根本上(就如深处的结构),他们就是彼此:他们都是上帝。走入内心深处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真正本质,在对话中能更深地认识自己。

  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把宇宙视为全像,所有层面的所有经验都展现出相同的存在模式。

  它是组织和秩序的世界……把世界看成组织和关系。它是没有意外和偶然的世界;无法预料结果是因为这些事发生在错综复杂的连接网络中。我们知道每一件事都是相关的,只是常常不知道如何发生或为什么发生。

  --埃德加·利文森

  关系的神圣性

  以创造为中心的全像灵性观念对亲密感的持续发展非常有用。托马斯·穆尔把灵魂描述成"不是一件事物,而是体验生活和自己时的一种性质或面向,与深度、价值观、关系、心、个人本质有关"。人的存在模式就是上帝的存在模式;事实上,每个人就是上帝。

  从这个观点来看关系,双方就可以一起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神性。通过大自然、音乐、艺术和文学,神性提供了重要而充满情感的讯息;但在转译时总是有某种困难。这正是人际关系(相乘之后就是社会)的重要之处:有助于解译这些讯息。所谓原始文化中的人,因为一直接近大自然,较能和呈现出来的讯息产生关联;较文明的人常常早已丧失这种技能。

  从同形体的观念来看,整体包含在每一个部分之中,所以人与上帝或宇宙的关系会复制于人与他人、大自然、理念甚至岩石的关系中。正如托马斯·穆尔写的:"古代心理学家的教导认为我们的灵魂和世界的灵魂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可见于组成大自然和文化的所有事物之中。"

  以威廉·布莱克的话来说就是:

  在一粒沙中看见世界

  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

  你的掌心握有无限

  刹那就包含永恒

  解码

  宇宙的回馈系统需要解码,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天赋。解码虽然看似困难(有时甚至根本不可能),但人与人的关系可以提供最佳的视角,瞥见事物的终极意义(可能比单独的活动更容易看见,比如在山顶冥想,在乡村的河边打坐,或是不停地向某个看不见的神祈祷或吟唱)。以创造为中心的灵性中,人和上帝都在每一个行动中转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救赎的灵性),上帝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关系中的人亦复如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回馈系统能提供日常共通的语言,所以比上帝的讯息更容易了解。艾伦·奥茨说:

  爱能真实地看见别人的原貌,而不是理想的形貌,因为爱能瞥见我们活生生的血肉。一般所谓的身体是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把物体视为和宇宙分离的,少了宇宙,物体就不再真实。可是,在彼此全然的关系中经验到奥秘又自然升起的爱,能转化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不只看见挚爱的人,也看见整个世界。

  关系花园中的发现

  固著于婴儿发展层面的人,会想找到能帮助自己实现早期未满足愿望的伴侣,以求在生活中感到安全、充实。如果成功的话,他们就把重心从自己内在转移到别人身上,或是转移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某处;这种做法就放弃了自我,也放弃全然成为真我的机会。他们和所爱的人融合,主要是控制和占有对方,保持依赖、无助的态度;他们害怕孤独,所以担心拒绝和抛弃。当自我价值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时,就会把焦点放在是否被人喜爱和接纳上,觉得彼此都要为对方尽义务。他们在小孩和成人时都坚信自己的权利,觉得理所当然应该有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当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不符合他们的期望时,就觉得受压迫而想报复。他们的生活充满内疚和焦虑,只有窄化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感受范围,才觉得较容易控制生活。当他们的策略有效时,就保持麻木和神经质、不成熟和无助、道德和评判,产生忧郁症、身体疾病和各种自我挫败的行为。他们外表上可能是当今社会的成功典范,却过著情感疏离的生活,或是活在互相依赖的关系中。

  有些人选择的不是安全感,而是成长,想探索自己与自己、自己与生活的关系,看见自身存在的模式。这种人会找到更多的选择,可以体验各种更丰富的感受,包括阴暗和光明的部分。这种方式需要投入亲密之中,向他人袒露所有内心深处的世界。关系花园若能提供安全、滋养和适于成长的原料,就能得到最好的成果。以安全感为基础的关系就像温室,是以特殊方式提供成长 的外在来源;关系花园则是从内在刺激成长,呈现独特生命逐渐展现的过程。在关系花园中,可以从物化为人,发挥所有潜力,成为自己。正如王尔德通过《无足轻重的女人》剧中主角的口说出的:

  生命之书始于花园中的一男一女……结束在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