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apods 最新版本: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24:44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懂得爱》 第一部分 探索亲密关系

  序曲探索亲密关系

  打从一开始,我们就把目标定为“关系花园”的照料和维持,两人都能在其中得到最好的成长。即使这项任务需要投入难以计算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相信自己的发现可以帮助别人在更切合实际的时间内进入亲密关系。

  焕祥:那一年是1970年,当时我从事精神科私人执业已十年,我的专长是青少年问题,那十年正是“嬉皮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时代,我充满兴奋之情,觉得眼前有一个可能实现的梦。我的老师就是一群青少年,因为当我努力了解横扫社会的现象时,我的同人对叛逆的力量充满无力感,无法提供我任何资讯或支持。在专业领域里,我常常觉得非常孤独,有时甚至受到明显的排斥,当时的处境重新唤起我内在童年的痛苦,只有在办公室进出的无数青少年与我分享情绪时,才使我稍得慰藉。

  基卓:我的童年受到同侪排斥,非常寂寞,大学时,学业和社交的成功使我的痛苦大为减轻。1970年,我新婚不久,前往西岸实习,想到自己能改善别人的生活,就满怀兴奋之情。在医学院训练后期,我找到一个有意义的使命,就是处理街头帮派的年轻人,帮助他们解决毒品和退学的问题。我的目标是完成医学院的实习后,专攻精神科,学得十八般武艺。我离开街头诊所时,受到许多年轻人祝福,并建议我去找温哥华的精神科医师黄焕祥(BenWong)。我安顿好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ColumbiaProvof省新威斯敏特NewWestninster区皇家哥伦比亚医院的实习工作后,就准备拜访焕祥,想和他讨论是否可能在他的诊所安排一部分实习课程,向他学习。我很有自信,他一定会像其他老师一样接受我,因为我知道如何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穿着时髦的衣服,留有一头彩卷曲的长发和配合时尚的八字胡,他一定会立刻知道我很上道,了解他熟悉的青少年文化!

  焕祥:我当时很纳闷,这位年轻医师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我猜等他一现身,我就知道了。接待员通知麦基卓(JockMcKeen)医师到达,听到敲门声时,我请他进来,门一打开,我起身准备握手,但一时之间整个人完全愣住!我惊讶地看着这位年轻医师,他完全是歌手托尼·奥兰多(TonyOrando)的翻版,八字胡、大鬓脚和其他打扮!我实在忍不住,放声大笑说:“你一定是在寻我开心!”坐定之后,我和基卓正式讨论,立刻发现他是典型的自恋狂,但他也很快展现出他的机灵、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勇于尝试和成长的意愿、希望亲身体验一切的热情。在他年轻的身体里,具有一个古老的灵魂!会面不到十五分钟,我就知道我们注定要一起共创前途。我告诉他,我相信将来我们可以一起工作,他听了很高兴。

  在那次重要的会面后,我们计划接下来的学习方式,由于精神医学并没有基卓特别感兴趣的领域,焕祥劝他不要接受精神医学的专科训练,最后,基卓远赴英国牛津研习针灸和传统中医。从此以后,我们就全心投入东西方哲学与各种疗愈传统的结合。

  你们一定会问:“为什么两个大男人合写一本关于爱和亲密发展阶段的书?他们怎么可能了解这些事?因为这些事通常涉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或是一群家人。”过去二十六年来,我们形成一种最独特的关系,爱与亲密的学习是我们最核心的关怀。两人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家:焕祥在拿到医学博士后研习精神医学和精神分析;基卓在医学院毕业后,接受传统中医和针灸训练。两个人都醉心于宗教和灵性发展,也都非常投入与人亲近的工作,探索人们关心的事;我们遇见的大多数人最关心的就是关系和爱,但没有任何权威人士能回答“什么是爱”、“什么是亲密”以及“我如何深入一份关系,而不失去自我”。

  《懂得爱》 第一部分 探索亲密的计划

  探索亲密的计划

  多年来,我们共同投入自我探索的计划。在20世纪70年代探索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彼此承诺要一起探索什么是真正的亲密,至今依然如此。我们所谓“亲密”(intimacy),是指彼此深入了解对方,互相袒露自己;这个字的拉丁文来源是intimus,意指内部。打从一开始,我们就像两个认真研究的科学家,尽己所能投入探索。我们的基本规则很简单,但很严格,就是互相同意向对方打开内心世界,意思就是其中一人可以询问“你正在想什么”,另一人同意就自己当时所知,尽可能地回答。但我们有一项保留条款,可以回答“我选择不告诉你”。当焕祥严守口风,不让基卓事先知道生日礼物是什么的时候,就幽默地显明这个条款的重要了;因为严格要求说出一切,就会破坏拿到礼物时的惊喜。所以诚实地袒露自己也包括可以坦率地有所保留。

  同样的,我们同意尽可能主动同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知觉和评断,所以不需要提出问题,各人的责任就是愿意提供资讯,好使对方能进入自己的世界。一开始,基卓并不擅长此道,他做好心理准备,愿意提供不加掩饰的事实,可是他不了解焕祥要的是细节!于是我们开始分辨真实却冷冰冰的摘要报告和具体的袒露有何不同,我们想要深入分享的是经验,包括每一刻的思绪、感受、知觉和印象。身为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我们需要使劲挣扎,努力进到更深处,进入活生生的个人存在层面。我们从报告的客观世界转进不同的范畴,需要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才能分享生活中感受到的经验。

  在这项计划中,我们磨合出“沟通模式”(communicationmodel),基本规则虽然简单,却非常严格。欺骗是亲密的敌人,基卓发现自己是个骗子,他并非刻意如此,而是因为一直习惯以最适当(而不是最真实)的表现赢得别人的钟爱和肯定。我们平时并没有练习自我袒露,而是遵循欺骗、隐瞒、息事宁人、转移话题的游戏规则。换句话说,我们发现自己采用的是社会约定俗成、妨碍坦诚沟通的游戏规则。

  我们从一开始就抱持一个重要的态度:没有真理,没有客观的真实。我们各有自己的经验,受过去经验、既有成见的污染,除此之外,没有真理。所以我们可以不从对错的角度分享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我们在关系的发展中,不以指责的方式对待彼此,各人完全为自己负责。同样的,我们假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人是对或错的,我们只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需要在任何情况中决定谁对谁错。所以,我们避免了大多数人身陷其中的规范结构。

  在这项计划中,我们发现原本相信的爱、关系、性和亲密,大部分都不再适用。我们逐渐知道如何描述共同的经验,并把自己的心得和别人的发现作比较,以求更深入的探索。我们同朋友、同事、案主坦诚以对,目的是找出“本然样貌”,而不是“应该如何”或“道听途说”。我们发现关系具有许多意想不到的要素,并花了许多年严格检视这些原则。

  基卓:我们对自己的具体发现以及对关系的整体认识,可说是美好得令人赞叹!在这同时,我内心深处被一种不安的烦恼折磨,那是一种难以言传、莫名所以的恐惧,连我自己都无法解释。潜意识(unconscious)求生存的需求常常把我击倒,我发现每当我与焕祥特别亲近时,就会找出许多理由减少见他的次数,我太忙啦,或是和别的事撞期,然后连续几周不打电话给他。在过去的关系中,别人最后都会主动与我联络,焕祥却从不这么做。我感到非常困惑!

  《懂得爱》 第一部分 卸除自己的防御心态

  卸除自己的防御心态以及与人保持距离的习性

  一开始,我们各有自己的婚姻,两人是社交关系,都对心理方面有学术兴趣。我们发现共处的时光非常刺激、兴奋。基卓学完针灸,从英国返回后,在焕祥隔壁开业,两人共用一间候诊室。我们每天见面讨论病人的状况(没错,他们在那个时代被称为病人,我们当时尚未跳脱医学模式的语言:治疗师和病人),我们会讨论自己如何处理病人、什么方式对病人最有效。当然了,我们是以心理学的方式处理病人,都相信人只有改变态度和方法才能改变生活,即使病人的问题是身体上的不适,我们最大的兴趣仍然在于他们如何与自己的世界建立关系。大家都在治疗关系中对我们敞开,坦诚、详细地分享生活中的亲密和痛苦。

  讨论病人的临床问题时,我们的兴趣都在于如何与病人有更深的接触;我们和他们的互动越有意义,他们就越能得到扎实的收获,进而处理生活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越了解他们,他们就越了解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进而促进疗愈。所以,我们想知道有什么东西会妨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

  其中一个障碍就是我们被训练出来的专业距离。病人愿意同我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和问题,但我们认为应该保持客观的距离,这种方式显然使我们无法全然投入治疗。于是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我们决定尝试敞开自己,放下医生的角色,成为陪伴案主的人(当我们敞开自己、愿意分享时,病人就成为人,而不是物,所以现在改称“案主”,而不是病人)。可是我们发现自己会有防卫和偏见以及僵化的态度,认为事情应该如何,而不是单纯地欣赏他们,以至于限制了我们与案主的关系。

  在晨间讨论时,我们开始注意自己身为人的限制如何局限了我们与案主的关系,我们想要找出自己的心墙和防卫,克服我们与人保持距离的习性,如此才能使疗愈的过程更深入。所以我们决定从自身开始探索,了解彼此如何设下藩篱、保持距离。简言之,我们决定看看彼此能亲近到什么程度,并解决每一个妨碍亲近的心理防卫作用。

  我们开始谈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彼此的感受,这才发现我们多么不善于把感受化为言辞。我们能自在地在餐厅抢着付账,或互相赞美对方,作为关心、喜欢对方的表现,却很难直接说:“我喜欢你这一点。”更困难的是直接说出负面的话,但负面部分是必然存在的。我们过于客气以至于无法说:“我不喜欢你这一点。”我们了解要使亲密越来越深入,就必须说出正向和负向的感受。付诸实行后,我们的晨间讨论出现重大的突破,没多久就不再多谈案主的情形,而越来越常讨论对彼此和对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我们为了这个过程,开始提早一个小时到办公室,然后是一个半小时,接着是两个小时。每天工作结束时,也会见面讨论当天的想法和感受,为了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天晚上再花一个小时打电话分享。

  《懂得爱》 第一部分 越熟悉彼此,就越了解自己

  越熟悉彼此,就越了解自己

  我们越熟悉彼此,就越了解自己以及两人共有的历程。每当我们的晨间讨论有什么新发现,接着就会惊讶地看见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当天许多案主身上,好像我们必须先面对自己的问题和自身的关系问题,才看得见别人身上相同的问题。于是我们开始建立理论:专业人员只能陪伴案主走到专业人员本身准备好要去的地方。

  案主非常着迷,可能也有一点震惊,他们开始把会谈中学习的人际技巧应用到家人和朋友身上。我们发现他们提早抵达诊所,和我们的秘书聊天(她也对人际沟通感兴趣),案主间开始互相谈话,在候诊室发展友谊!由于我们的案主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因此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动力。焕祥的案主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要处理的是人生方向和亲子、学校问题;基卓的案主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为了西方医学无法处理的慢性疼痛和特殊疾病而接受针灸治疗。候诊室成了这两类人的熔炉,他们开始真心欣赏彼此,从相互的关系中学习。矮小的老太太带饼干给小太保吃;我们一直不确定年轻人带了什么玩意儿回报老人家!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这些人对彼此越来越感兴趣,对医生反而渐渐失去兴趣。他们甚至互邀对方在自己的约诊时间前来,在会谈中越来越对自己负责。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办公室常常聚集了好几个人,他们是在会谈后留下来聊天的。团体沟通的过程自然出现,案主的问题则日渐改善!

  接下来我们开始到乡间带领短期的住宿体验学习团体,这些工作全部用团体方式进行。在候诊室和办公室的经验中,我们已看见团体工作的效果。大家在团体中的收获使我们感到振奋,如此丰硕的成果远超过个别咨商的效益。团体过程有助于避免惠特克(CarlWhitaker)针对个别心理治疗所说的“情绪相奸”(emotionalincest)①。我们开始梦想拥有一座农场或乡间场所,将之改造为风光的大规模候诊室,让众人同聚一处、彼此相会、互相了解、帮助对方,以达到疗愈。

  《懂得爱》 第一部分 学习在当下彼此同在

  学习在当下彼此同在

  接下来,我们开始同住一处,除了原有的专业工作时间,还能共享私人时光。当时,我们各自和妻子分居,两人的儿子都和母亲同住,所以我们都是自由的,于是两个单身汉决定同住。处理家务时,我们让每一件事都成为学习的机会,没有任何事是微不足道而不需要探索的。在禅的传统中,每一分钟都是永恒,每一个小动作都包含整个宇宙。我们会为最微小的细节讨论、检视、争辩,学习观察共同洗碗时的优美和拙劣之处。一起用餐时,看我们如何在食物的选择与料理中分担工作,可说是充满了美感。如果基卓为焕祥拿了一个他不需要的汤匙,就会因为缺乏“当下的同在”而产生一长串讨论与探索。

  简言之,我们学习要在当下彼此同在,并在发现失去当下的同在时,愿意承认。我们变得对彼此非常敏感,失去这种敏感度时就加以承认。

  焕祥:我们的计划非常成功!我可以清楚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深!我突然想起高中时写了一篇作文,标题是我的挚友,我在其中详细描写自己和一位想象中的挚友间所有可能的情形。老师显然对我袒露内心的愿望感到不安,她虽然给我“优等”,却附加了一小段话,提醒我永远不要把文章内容让任何人知道!基卓和我却活出了我在二十二年前的作文中所描述的一切细节。

  虽然经历这种体验的是两个男人,但我们把自己看成两个想测定爱的要素的人,一起探索亲密关系。在一起生活、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关系中有许多要素,也了解这些要素的原则适用于任何关系。我们教导大家认识这些要素,这些要素是任何长期或短期关系都会发生的共通过程和主题,因此,学员可以与不认识的人在周末工作坊共同处理短期关系的相处模式。同样的,已经共度多年时光的人就像刚开始互动的人一样,也有相同的问题需要处理。

  重要的不是关系的性质,只要任何两个人愿意承诺对彼此诚实、好奇,就可以产生深入的亲密关系。这个原则不但对结婚的伴侣非常重要,也适用于亲子、手足、合伙人、同性朋友以及异性间的柏拉图式情谊。

  《懂得爱》 第一部分 所有控制都会破坏关系

  所有控制都会破坏关系

  在关系的初期,双方会迫切渴望能控制对方:我们越能控制,就越觉得有安全感。可是我们也发现种种的控制最终都会破坏关系,因此决心揭露所有可能出现的控制动机和手段。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在控制,还是单纯的渴望呢?如果我们所做的只是渴望某件事的发生,当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就会坦然接受事实;如果我们想控制对方,在达不到目的时就会觉得怨恨、生气。

  基卓:我现在了解自己从亲密中退缩的模式是因为恐惧,我一生都害怕被人虏获,我相信别人之所以接近我,都是想从我这里得到某些东西,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快乐。为了彻底击溃他们,我学会用特殊的方法在他们虏获我之前先虏获他们,包括引诱、讨好、成就和伪装,目的都是要别人照我的意思来做。焕祥却是全然不同的人,他对我一无所求,也不会纠缠我,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种情形。

  焕祥:我的朋友很关心我与基卓的关系,他们认为他想利用我,从我这里学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之后,就会抛弃我,使我心碎、受伤。我只能一再向他们保证,我确知他试图这么做,但我非常了解自己,我不会付出自己不想给予的东西,我如果被人操纵,也是出于自愿。我知道唯一需要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如果投入一件事,自己就要为结果负责。我觉得可以在基卓身上实现年轻时的幻想。

  基于需求而有的关系必然是控制的关系,控制的人容易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别人身上,分手时就成为充满怨恨、愤怒的受害者。相反的,完整的人在失落时会觉得哀伤,但是没有怨恨。匮乏的人会彼此纠缠,缺少适当的界限,无法成长。完整的人在关系中会变得更丰富,关系成为滋养每一个人的花园,使人成长、茁壮、完全发挥潜力。即使两人分手,也能继续欣赏彼此曾有的学习。

  基卓:焕祥是我灵魂转化和展现旅程中的指导者。我走过好几个阶段,逐渐了解自己在寻找什么。我在初期会说:“我的灵魂希望被人看见。”稍后,等我较不害怕亲近的接触时,我的话就变成:“我的灵魂希望被人碰触。”一旦我穿越依赖的需求,了解自己不需要被爱,而是需要去爱人时,就说:“我的灵魂需要诞生。”

  《懂得爱》 第一部分 “关系花园”需要长久的照料

  “关系花园”需要长久的照料

  我们将这项探索亲密关系的计划称为“关系花园”。打从一开始,我们就把目标定为“关系花园”的照料和维持,两人都能在其中得到最好的成长。即使这项任务需要投入难以计算的时间和精力(在二十五年中,我们每年看不到对方的时间只有几天而已),我们相信自己的发现可以帮助别人在更切合实际的时间内进入亲密关系。朋友一直担心我们可能过于沉浸于这个计划、可能在评估自己的成长时欺骗自己,他们的担心也许是合理的,如果我们分开的话,就会出现真正的考验;但我们自信能成功通过这种考验。随着年龄渐长、智慧渐增,我们逐渐相信永恒的爱,因此我们开始认为两人永远不会分开,我们知道这无法用俗世的考验来证明!

  你最爱的才能长存,

  其余都是糟粕。

  ——庞德(EzraPound)

  《懂得爱》 第一部分 沟通模式简介

  附录:沟通模式简介

  一、背景(脉络):每一个人进入新的情境时,都会带着过去经验所形成的背景,使新的情境染上旧经验的色彩。一个人如果能常常检视内心世界,就能了解自己的背景。背景是可以转换和改变的,不要把自己的背景视为理所当然。

  二、知觉(五官):通过五官,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能接收成千上万的讯息(大部分在潜意识中运作),这些讯息只是神经系统受到刺激的结果,不具有任何意义,是未经处理的感官资料: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声音。感官产生的知觉本身没有任何特殊意义,要经过大脑的解释才会赋予意义。

  三、解释(赋予意义):解释无关对错,而是一个人了解讯息的方式。我们需要常常核对彼此的看法,如果双方的解释一样,不表示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只是表示意见相同,如果双方的解释不同,也不表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只是表示意见不同,这时可以对彼此的看法产生好奇,而有进一步的学习。

  非关对错的好奇态度使人能敞开来了解彼此,如果坚持分辨谁对谁错,就会妨碍双方的了解。解释是与思考有关的心理运作,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就是混淆了解释和感受,比如“我觉得你如何如何”,其实不是描述感觉,而是在说“我认为你如何如何”。

  四、感受:感受是身体的经验,和血流与能量的变动有关。正向感受的身体经验是血管扩张,伴随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而想接近对方;负向感受的身体经验是血管收缩,有紧张、不安的感觉,想要避开对方。

  负向感受不表示对方是坏人或有错,而是反映自己内在的评价过程。所以正向和负向的感受并不能真实反映对方的价值,而是和自己的选择与评价有关。感受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背景和解释而来的。

  五、意图:意图是运用意志把感受化为行动的过程,每一个知觉——解释——感受的综合体都可能发展成你想怎么行动的意图,但人有自由意志,不一定要根据感受而行动,也可以反其道而行,比如你害怕一个人,但可能为了探讨你的害怕而决定接近这个人,并没有顺从感受而退缩。

  了解彼此的意图,可以提升接触的层次,进行深层意义的沟通。比如表达愤怒的人,可能是意图厘清问题,以便更接近你,这时你可能愿意面对他的愤怒;如果他的意图是威胁或控制你,你可能就不愿理他。

  六、行动:一旦清楚了解自己的知觉、解释、感受和意图,就容易决定付诸行动,不但能有效执行这个决定,别人也容易了解你的决定。有了这种能力,就更能为自己负责,内在力量也会不断增长。

  《懂得爱》 第一部分 能量之海

  共鸣

  共鸣是同理心,不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将人物化的态度,是以权力为基础的纡尊降贵,伴随着想要照顾别人的渴望。同理心则非常人性化,是通过坦诚和脆弱而有的亲密参与。共鸣能使人连接到自己最深的本质。

  能量之海

  我们都生在能量之海里面,这种能量是扩张与收缩的波动(请见图一“自我与连接”最下方的x)。受孕时,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但也都连接到这个振动的能量。我们把这种共有的连接称为“宇宙的”或“整体的”爱,这是爱的基本性质,是真正的爱,我们终其一生都向往这种爱,却很少能感受到。似乎有某种强制性的规则,使我们注定要先经历分离,以完成个体化历程;先成为个体的自我,才能得到更重要的目标:更广大、更崇高的宇宙之爱。这是我们面对的任务,就好像寻找圣杯一样,旅程中环绕着许多危险和考验,过程中可能增强自我的力量,也可能被毁灭。然而,除此之外,再没有更伟大、更使人快乐的目标。不论是乞丐或国王、身染重病或身强体壮的人、受害者或加害者、无神论者或神职人员,都面临相同的人生挑战。

  《懂得爱》 第一部分 人和宇宙的分离

  人和宇宙的分离

  人类和整体宇宙的疏离,远远超过出生时的身体分离。我们不知道其他生物的经验,但人类以外的动物即使在出生时也可能没有分离的感觉。某些细微能量的动物实验显示,即使以人为的方式将母兽和年幼的动物分开,两者之间仍有能量的连接。

  人类是具有意识的动物,分离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心理层面。胎儿不只是身体和母亲紧密连接,心理也是与母亲相连的;孕妇内在情绪的氛围可能会影响成长中的胎儿。许多临床工作人员和研究者相信,不受欢迎的小孩在子宫里就能感受到母亲的强烈排斥,如果真是如此,这些小孩的生命能量就可能较少扩张,而较常处于收缩状态;这种倾向会使小孩在出生后一直觉得不受欢迎,终其一生都有害怕被人拒绝的倾向,并有害怕分离的问题。

  受孕时,宇宙能量毫无阻碍地流动于发展中的胎儿身上。每个人都与其他人共有相似的核心模式,同时也有个别、独特的模式。图一“自我与连接”中,圆形和三角形代表两位个体的独特模式,宇宙能量在其中自由流动;方形代表照顾这些独特个体的权威人物。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只画出两个分开的子女和一个照顾者,方形的照顾者代表文化的要求,在潜意识中促使两个子女放弃个别差异,顺从地变成方形,以符合权威的要求。

  《懂得爱》 第一部分 削减自己的能量

  为了适应社会而削减自己的能量

  教导适当文化行为的过程是可取而必要的,在任何社会中,大小便训练、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人际社交行为都是必要的。可是,发展中的孩童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放弃或压抑许多自己的本质;为了更像方形,每个人的能量都必须受到削减和控制,结果使内在能量的振动幅度大为减少。核心能量的冻结切断了人和宇宙能量之海的连接(图一中的a与b),这是人类独有的分离,因而决定了生活中大部分的目标和行为,也造成基本的内在分离感,进而使我们尽一切所能防止自己被人抛弃。

  当孩童成为“好”小孩时,就冻结了大部分的核心能量,再也体验不到自己和宇宙能量(爱)的连接。人学习彼此照顾(这是社会所认为的爱),以取代宇宙之爱的连接感。为了努力成为完美的人,而失去和真我(authenticself)的连接(真我就是原初宇宙之爱的振动)。

  这种爱能满足小孩发展成方形的需要以及方形照顾者的需要。虽然宇宙之爱的能量是自由流动的,但社会接受的爱的方式却是有条件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最无私的),这种爱建立了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存活是方便而实用的,却也是大部分情绪问题的来源。为了顺应方形文化的期望,而切断了和宇宙之爱源头的连接,正是这种困境促使人寻找爱和发展关系。

  《懂得爱》 第一部分 生命中的两难

  生命中的两难

  终其一生,人都陷入一种两难的选择:用更好的策略确保自己得到别人的照顾,还是找出某种方法和宇宙能量重新连接。大部分的关系都是以前者为基础,大部分的灵修和宗教体系则是以后者为基础。其实这不是二选一的情形,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给别人的建议都是两者的结合:关系就好像一座可以滋养人、保护人的花园,每个人在其中都能靠自己成长,也能做一个负责的人。人的成长是从被人照顾的依赖状态,迈向更自主的状态,在宇宙之爱的层面与人连接。

  稍后我们会描述跳脱早期依赖与照顾状态的关系。依赖与照顾的状态就是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见第五章“关系的发展阶段”),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虽然有连接感,但大多脱离和宇宙及自己更深本质的连接,彼此的所有权和社会义务的枷锁取代了真正的连接。

  虽然大部分人失去了自己和宇宙(爱)能量的连接根源,但内在的能量振动并没有完全停止,只是幅度缩小,无法直接碰触自己的感受。

  当感受升高时,振动的幅度也变大,这种情形可见于体验高度慈悲心和同理心的人,这些人有持续接触宇宙(爱)能量的倾向,较不害怕孤独或被人拒绝的可能。这些已完成个体化的人不太需要被别人照顾,也不需要去照顾别人。

  心一旦开始解冻,就能感受宇宙的能量

  在我们的工作坊中,许多人开始上课时处于防卫状态,不太愿意分享,他们的能量振动强度偏低,常常觉得疲倦或沮丧。当有人开始袒露自己内心的伤害与恐惧时,其他人就开始产生共鸣,因而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当内心受到搅动的幅度增加时,即使是冻结最厉害的人也会开始解冻,在释放时,内在能量常常重新连接到宇宙(爱)能量。

  人常常认为自己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我们与别人的痛苦产生共鸣,所以开始解冻,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这种过程需要观察者完全与人同在,更加开放自己,当团体共鸣的程度增加时,成员就容易自然地迸发感受,逐渐发展出与人合一、亲密的感觉。我们相信真正的亲密关系会出现共鸣的现象,可以发生在朋友、同事之间,也会出现在配偶、情人之间。

  虽然这种共鸣常常发生在分享私密痛苦的过程中,但不是只有通过痛苦才能连接。其实在彼此都敞开心门时,就能对别人的所有经验产生共鸣。解冻的过程会出现在每一种感受的分享时刻,包括生气、哀伤、害怕、悲痛和快乐。

  共鸣是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将人物化的态度,是以权力为基础的纡尊降贵,伴随着想要照顾别人的渴望。同理心则非常人性化,是通过坦诚和脆弱而有的亲密参与。共鸣能使人连接到自己最深的本质。

  《懂得爱》 第一部分 逐渐迈向亲密

  逐渐迈向亲密

  许多人认为亲密是学习来的技巧,这种观点把人视为天生就是分离的,必须学习彼此亲近。相对于这种常见的观点,我们认为人如果花许多时间共处,就一定会逐渐进入亲密状态。奇怪的是,很多人把大部分时间用来避免这种结果,想尽办法扼杀逐渐亲密的过程!

  当伴侣之间出现强烈的共鸣,有时一方会试图控制和占有对方,以保留那种奇妙的连接感。发生这种情形时,他们的能量立刻再度阻塞,退回彼此照顾的状态,失去宇宙(爱)的连接。不幸的是,伴侣之间常常默认这种情形,用这种方式彼此纠缠,妨碍进一步成长的可能性。在指责、否认、控制、期待、隐瞒、讨好、彼此照顾、劝告、威胁、恐吓、操纵、误导、说谎、哄骗和批评中,常常失去人与人的共鸣,这些都是害怕亲密时的对抗手段。

  在比较健康的关系中,可以达到高度共鸣与和谐的状态,就不会以占有或控制来冻结经验;他们会发展出信心,确信只要彼此保持坦诚和怜惜,就会一再出现类似的契机。

  爱是独立的人迈向合一的路程。

  ——蒂利希(PaulTillich,1886—1965)

  《懂得爱》 第一部分 亲密的定义

  亲密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较能探索、辨识自己的心墙,完全展现自我。如果能够停止保护自己或他人,坚定地与某个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就能以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寻获自我。亲密关系是一座能让人在其中成长的花园!

  亲密的定义

  “亲密”(intimacy)这个词的意义和使用常有许多混淆。一般的用法中,亲密是性关系的委婉说法,其实性关系常常完全与亲密无关。

  我们在这里指的亲密,是指最初的意义:亲近和了解。“亲密”这个字来自拉丁文的intimus,意指最内在、最深层、最深邃、最私密。1亲密是一种存有的状态,把自我最深处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现,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所以,亲密是通过自我揭露而呈现的脆弱和了解状态,不是经由一般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义务而达到的状态。根据这个定义,一个人可能是亲密的(也就是袒露和脆弱的),而另一方可能并不是以亲密回报。但在亲密关系中,这种袒露和脆弱是双向的。

  “亲密”这个词会用在性关系上,是因为误解了“亲密”的动词(tointimate)意义:强加、驱使或催促、宣布。这个词来自另一个拉丁文字根intimare2,其意思和性交中的插入有关,以至于“处在亲密状态”的意思被用来指发生性关系。

  “亲密”的动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模糊或间接的提议、暗示3,被认为与性交时的遮掩、私密和暗示有关,造成更多的混淆。

  在本书中,我们把亲密的意义还原成亲近和了解,所以,亲密与性行为无关。

  《懂得爱》 第一部分 失去连接感

  失去连接感

  在最初的胚胎状态中,人和宇宙(爱)的能量是合一的,因为他们就是一体,并不需要被别人了解。可是,从婴儿期开始,人就因为遵守规定和扮演角色的期待(见1“共鸣”),而和宇宙能量分隔,儿童因此学会把别人和自己看成物体①,这是社会化的必要功能。儿童在发展中的学习过程就是物化,语言会为事物赋予名称,所以也鼓励物化的过程。社会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与宇宙(爱)能量的深刻连接,这个连接被照顾别人的行为所取代,这即是“爱”这个字最为人熟悉的意义。一旦失去和宇宙振动的接触,社会化的人便失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这个物化的过程会持续一生,于是越来越接触不到自己深层的本质。

  《懂得爱》 第一部分 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并不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父母或照顾者会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婴儿的发展完全集中在感觉和运动系统。在这个原初的自恋状态中,儿童把每一件事都体验成自己的延伸。等他们得到某种程度的身体能力和功能时,才开始逐渐了解周遭环境,并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儿童开始以这种方式区分自我与他人,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他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也对他人感到兴趣;最初似乎完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看着别人提供食物、照顾和刺激。等他们学会对父母、手足和其他人更有感觉时,爱的初期发展就开始了。由于学会把他人物化,所以他们也面临挑战,需要学习跳脱物化,对他人的人性有真诚的同理。

  儿童发展是从依赖环境进入独立和个体化的过程。在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的观点比较僵化,根据的是非黑即白的道德观。逐渐成长时,因为看见别人的感受、兴趣、关怀的事和自己不同,渐渐了解事情有不同的可能性,于是学会把他人的独立化为概念,从孤立的自恋进入与他人的真实关系。随着逐渐学会认识别人的世界,并开启自由和创造力的可能性,就能成为真正自主、关怀别人的个体。这种人能接纳他人的差异,所以能与人和谐共处;他们敏感而负责,能学习用个人意志调合自己、他人和社群的需要,不至于产生冲突。

  《懂得爱》 第二部分 孤独与分离

  孤独与分离

  人类的存在处境是孤独而分离的,人活在自身的皮囊之内,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别人,只能了解自己对他人的经验。人通过方便的社会和物化的世界来适应分离;但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分离的。亲密包括承认和接受这种存在的分离,但因为知道彼此相连而有站稳的力量,因为分享孤独而有亲密的连接。

  人类经验的核心有一种根本焦虑,称为“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anxiety)或“忧惧”(dread)。人类活动大部分是为了适应这种基本感受,许多人试图埋藏或否认这种感受,于是忙于各种琐事,以得到与他人连接的错觉。

  其实大部分人寻找关系都是为了克服这种根本焦虑,他们常常试图满足扭曲的需求而找人照顾自己,希望别人能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他们通常把伴侣当成自己的财产,从控制别人得到虚幻的安全感,就如同婴儿想拥有父母,希望由充足的控制得到安全感,确保父母的陪伴。

  安全和控制的错觉会妨碍亲密,一旦把心力用来控制被物化的伴侣形象,就会限制自己亲密和爱的能力。

  《懂得爱》 第二部分 内心的恒久对象

  内心的恒久对象

  所有人终其一生都要面对艰巨的任务:从婴儿期视他人为物的状态,进展到体认他人都是人的状态。婴儿自然会把母亲视为供应者和抚育者,没有能力从母亲的角度体认到她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欲望和恐惧,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不可靠的美德和缺陷。孩童常常陷在早年把父母视为非好即坏的阶段,没有跨出重要的一步,接纳他们对子女的养育,看见他们已经“够好”了。

  孩童的安全感从一开始就与父母提供的照顾有直接关联,父母在这个阶段完全被视为供应的对象,而不是真实的人。婴儿对毁灭的基本恐惧会因照顾者关爱的同在(presence)而减轻,婴儿评估关爱的同在时,基本上是根据抚摸和眼神的品质以及是否受到安全舒适的照顾。小孩开始学习爬行和走路时,自发的身体分离就成为事实,这时较重要的是眼睛能看见父母,所以刚学爬的小孩会不断回头看母亲,以确定她仍在场。

  经过一段足够的时间练习分离,并测试父母必定在场后(每个人所需的时间不同),小孩通常就能接受父母有一段时间不在场,这是因为小孩能记得父母一直在场的经验,就如同母亲的形象已经进入孩童的内在自我,借此提供不间断的关怀。这个过程被称为建立“内心的恒久对象”(objectconstancy,或译为“客体恒常性”)。

  恒久对象的状态被建立后,小孩就逐渐能忍受父母的不在场,这时小孩会利用“转移性对象”,比如娃娃、泰迪熊或自己最喜欢的毛毯,借此得到替代性安慰,在与父母分离时得以安心。任何使小孩感到威胁的事件都可能阻碍这个重要的过程,比如焦虑、不可靠的父母、任何原因的家庭破碎、电视上的暴力节目、虐待经验、照顾者常常不在或意外缺席。在这些情形下,小孩就无法发展稳定的内在形象,内心没有稳定在场的权威照顾人物。几年下来,这种人一直是依赖环境的人,会不断从自己以外的对象(包括人和物)寻求保证和安全感,渴望被人注意,有控制别人的倾向,对伴侣支配和缠黏,孤独时就缺乏安全感,或是尽可能购买和收集转移性对象。

  “关系花园”会鼓励人探索、表达、承认这种不安全的婴儿式渴望,这些缺乏内在稳定对象的人不需要控制伴侣,就能逐渐进步,走出停滞的状态,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运用关系的沟通模式,借此彻底核对所有意图、想象和现实状况。随着自主性的增加,这些人就能发展出稳定的内在对象。

  《懂得爱》 第二部分 为什么害怕亲密

  为什么害怕亲密

  向另一个人表现亲密与坦诚,有助于人重新认识自己,克服物化的倾向。可是,人通常以为亲密会造成自我的丧失,于是尽一切可能阻止这种亲密的滋生!刚出生时,并没有所谓的自我,只有具备发展自我潜力的能量核心。最初的分离经验占有重要的角色,使人学会如何将彼此物化,于是母亲成为供应者和保护者;手足容易成为竞争对手;父亲则成为权威人物。这些观点都把真实的人看成物,无法认识这些人的其他面向。小孩从来不曾问过父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渴望什么、恐惧什么。即使小孩问了,父母会怎么回答呢?大部分父母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由此就建立起心墙、角色以及一生的行为模式。所以大部分人认同自己的心墙,无法碰触内心的真实自我!

  不幸的是,由于长久自我保护的习惯,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实的自我只会招致别人的批判、拒绝和抛弃,很难相信有人肯接纳我们内在本质里的魔鬼:我们所受的伤害、愤怒、卑鄙、嫉妒、恨意、邪恶的欲望和可耻的贪念。连父母都无法接纳我们内在的这些东西,更何况认为我们既美好又善良的伴侣或朋友呢!现在怎么可以向他们坦承自己一直在欺骗他们呢?亲密和坦诚岂不等于找死吗!不!不!我们最好还是当更完美的伴侣,努力讨好别人,更加压抑自己可怕的本质。即使这样做会使我们更沮丧、更加依赖药物和酒精,或是产生更严重的疾病,都没有关系,至少我们不会被抛弃,我们宁可当慢性病人,也不愿意被人抛弃、一无所是!

  然而,如果继续认同我们的心墙,经年累月下来,就会开始感到内心有股翻腾的渴望,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想要找出真我。我们开始了解自己不仅仅是自我保护的表象,发现这种认同完全是错觉,也许因此激发自我的灵性追求,用各式各样的灵修和奉献的方法来寻找。可惜这种尝试常常导致新的自我错觉,或是更深层的绝望,因为自欺的能力是如此隐微而深远。

  在亲密关系中,会有较大的能力探索自己的心墙,加以辨识和承认,然后减弱其影响力,逐步迈向展现自我的道路。如果不再保护自己、朋友和伴侣,坚定地与某个人分享自己的发现,就能找到独特而有效的方法,以寻获自我。亲密关系是使人能在其中成长的花园!

  《懂得爱》 第二部分 角色和形象

  角色和形象

  人从一出生就被期望成为举止适当的公民,家庭通过无数期望和隐微的要求,教导小孩如何社会化,小孩因为自己的表现和成就而得到奖励,却忽略内在的感受和个人的愿望。所以,从早年就学会扮演角色,服从义务和物化的形象。虽然这些角色和形象会带来一些舒适感和安全感,但日后却会阻碍亲密的发展。

  萨特认为人的处境是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形象中,却不知道角色和文化期待的面具之后隐藏着更深的本质。5

  一般说来,追逐成就的小孩会发展出“理想我”6的形象,以讨好别人(最初是父母,后来是其他人),他们学习当“善良”、“适当”的人,却不了解自己内在的存有,长大成人时,多半已深深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几乎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真实本质。当这些个体进入关系时,通常只会提供自己的角色和成就以及能为彼此做的事,却无法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伴侣。由于亲密意味着分享自我,因此自我觉察不足的人,与人亲近的能力也很有限。

  《懂得爱》 第二部分 投射的形象

  投射的形象

  人通常不了解彼此,而是以投射到彼此身上的形象来建立关系,这种现象很常见,临床上称为“投射”和“转移”,通俗的说法则是“幽灵”(ghosting,亦即重叠的形象)。小孩学习和父母建立关系的方式很像他们与填充玩具建立关系的方式,在角色与期待的投射背后,逐渐了解对方是一个人的事实,这是亲密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所以在关系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同伴看成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人物,也可能把同伴视为具有小孩、宠物或泰迪熊的特征,只有借由了解和承认这些投射,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感受,看见更人性化的观点,欣赏同伴的独特性。

  许多人害怕看见角色和投射背后真正的自己,因为担心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害怕自己一旦坦诚以对,就会面临被拒绝和抛弃的危险;其实这就是亲密的风险。许多人因为害怕承担这种风险,于是选择隐藏自己:扮演角色、控制、投射和退缩,于是关系花园变成游戏场,上演各种幻想,却没有真正的成长。

  《懂得爱》 第二部分 照顾或关怀

  照顾或关怀

  照顾别人和关怀别人是不同的。照顾别人通常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并没有试图帮助或梳理他们。一般说来,人较愿意照顾别人,将对方婴儿化,以试图纾解自己的痛苦或焦虑。照顾者在心坎里其实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这种拟似父母照顾小孩的情形,常常是为了处理照顾者心底的焦虑。

  真诚关怀别人时,即使会因此感到痛苦,也不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或经验。关怀包含分享对方的感受,不会企图排除感受。照顾别人时,会低估对方的经验,贬抑感受的重要,试图将之摆脱;他们其实不是照顾别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虑。关怀别人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照顾别人则是企图控制别人和别人的经验。

  大部分人都有未解决的童年问题,通常归因为“内在小孩”,人生的热情大多与这个小孩的满足有关:自发的玩乐、受到照顾、被人视为特殊、可以不负责任,甚至乱发脾气。任何亲密关系都必须包含表达这种热情的可能性,可是必须在一开始就承认这些是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行为,只能在限定的时间中表现,以减少借此控制对方的危险。

  《懂得爱》 第二部分 同在才有共鸣

  同在才有共鸣

  同在是亲密的必要条件,要以亲密的方式建立关系,双方就必须在互动的当下同在。在童年最早期,会发现同在具有控制他人的力量,因而感到满足,先是控制父母,然后是整个世界。借由与人同在,就有可能在自我与他人的鸿沟间架起桥梁,提供一种相互给予和接受的方法。可是,人生经验会使人发现外在世界是不安全的,较极端的情形是肢体暴力或性侵害,较轻微的方式则是父母的不一致表现或不够体贴。不论是哪一种情形,大多数人学会退缩而变得不与人同在,这原本是为了保护自己,有时甚至是为了活下去;对无助的小孩来说,不与人同在可能是逃避痛苦的保护机制。但学会不与人同在后,却可能借此达到其他目的,例如,不与人同在可以引发自己想要在伴侣身上得到的效果(比如引起对方的关心),于是这种方法就成为操纵、控制的工具。当一个人完全同在时,伴侣的不同在常常引起同在者受伤和失望的感觉。

  不与人同在的情形达到极端时,就是分裂的前奏,那时自我会与身体分裂。这种机制对受到攻击的无助小孩可能是有益的,但对试图建立亲密关系、能够自我负责的成人,却是一种障碍。如果当事人对现在的事件没有准备好用负责、成熟的方式处理(或心里顽强抗拒),会引发“往事重现”(自发地退化到过去的创伤经验),而使自己成为往事的受害者。退缩和分裂虽然在幼时是有效的行为,现在却成为妨碍亲密发展的防卫机制。当然了,就像所有已形成的坏习惯一样,光是知道还不足以让自己停止这么做,但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在发生这种情形时,向亲密伴侣承认这个过程,以减少用这些机制控制对方的可能。

  在分裂的极端形式中,不同在的那一方可能无法立刻承认,这时另一方可以握住对方的手,澄清彼此的情形,以找回彼此的同在。有时甚至需要大声喊叫才能唤回分裂的人。每一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同在负责,从分裂回到同在。关系的发展中,各人要为自己负起责任,并牢记分裂不代表“坏”;虽然每个人要为自己负责,但没有人是错的。分裂或不与人同在都是关系花园中的杂草,需要一起处理。

  许多人误以为强烈投入就是同在,当他们充满能量或极度投入某个人或活动时,就以为自己是同在的。沉迷的状态是强烈的投入,却没有同在;沉迷的人强烈执著于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却没有真实参与的同在。沉迷的恋人特别执著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而不是与自以为深爱的对方产生亲密,他们陷在自以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碍与对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强烈的欲望中感到苦恼,却误以为是爱或同在。

  同在不一定需要意识的觉察,甚至可能在睡眠中与人同在。睡觉的母亲可以整夜与小宝宝同在,小孩只要有一点不安,就足以唤醒母亲。关系中的人可以在忙碌时,仍然保持彼此的同在。距离并不重要,彼此亲密的人即使是身体的分离或死亡,仍然可以持续感觉到伴侣的同在。有人可能会辩称这只是良好“内心恒久对象”的迹象,把对方的形象内化到自我里面,成为持续的记忆。我们相信内心恒久对象的发展要依据双方高度的同在,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会通过彼此持续的同在而有共鸣。

  《懂得爱》 第二部分 空虚和不与人同在

  空虚和不与人同在

  同在表示注意和投入当时的情境,与人同在时,就会呈现出自己。空虚则是放弃自我,空虚时,就没有真诚对待自己的真实本质。人可以同在而不空虚,或是同在却空虚,也可以不与人同在而不空虚,或是不与人同在而且空虚。表一描述出这些情形:

  艺妓(照顾者)虽然同在,却是空虚的,他们想讨好别人,无法为自己负责。这种情形也可见于“母亲症候群”:为人母者放弃自己的兴趣,以讨好和照顾家庭。重点在于放弃自我以讨好周围的人。艺妓的顺从姿态,常常是害怕被抛弃。

  战士就像艺妓(照顾者)一样,同在却空虚,他们为了和敌人搏斗而丧失自我。战士的姿态是拒绝如实接受情境,为了“更崇高”的政治目的而放弃自我。他们是斗士,但其攻击姿态的背后,其实是害怕生气或破坏的冲动。

  歇斯底里既不同在,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已失去自我,常有潜在的恐惧,害怕而不愿体验热情。他们害怕体验身体中的情欲冲动,借由让自己空虚而放弃自我。着迷和成瘾则是以其他方法放弃身体的感官,成为麻木的人。这些情形都是既不同在而又空虚的状态。

  成功者是充满能量的人,这样的人虽然真实,却无法与人亲密。他们并非真正与人同在,但没有放弃自己的价值感或道德感。他们全心投入活动,表示内心深处害怕失败、无法接纳自己。许多企业的经理人、执行长即属于这种类型,他们隐藏真实的自己,但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感。

  真实的人是与人同在的,可以与人亲密。他们没有放弃自己或原则,所以能与人有真诚的对话。

  在关系中,人会倾向寻找某种类型的对象,也就是他们的“缩影”(microdot)。例如,一个不同在也不空虚的人可能与歇斯底里的人建立关系。各种组合都有可能,从互动的位置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关系。在此需要注意,亲密关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都同在而不空虚,所有其他组合都会产生控制和隐瞒,而限制了亲密。

  表一同在/不同在与空虚/存在

  *:即投身控制、权力;坚强而不脆弱

  +:即亲密,脆弱,具有内在力量

  《懂得爱》 第二部分 负责的沟通

  负责的沟通

  负责、尊重的沟通是发展亲密的关键,我们的沟通模式是关系计划的基石8,也是三十年来工作坊的教学核心,这个过程的要点就是使人变得更同在而较不空虚。许多人在参加工作坊多年之后,回来告诉我们,“沟通模式”是他们学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相信人借着保持好奇心,以关怀的方式运用这个关系模式,就可以完全克服关系中的任何僵局。

  重点在于没有人可以使别人有任何感受,人无法启动或关闭另一个人的感受,也无法使别人兴奋或厌烦、愤怒或快乐。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开启和关闭这些感受,使自己兴奋、厌烦、愤怒或快乐。事实上,就一个负责的人而言,自己的感受、思绪、态度和经验都是自己要负责的。虽然一般人不这么认为,但就自身经验的某个层面而言,人终究是为自己负责的。可是,我们常常被灌输一种想法,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都是别人行为和刺激的产物。其实,感受是个体内在生理现象的表现,是从人里面产生出来的。虽然可以复制别人的思想,却是个人内心选择复制这些思想;每一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思想、偏见、态度、感受、反应和欲望负责。语言和文化反复教导我们这种信念:别人会牵动我们身上的木偶绳线,所谓“正常”的情况就是“我们是别人行为的受害者”。把这些责任放在别人身上,要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实在是一种恶劣的社会习惯。如果要变得负责和自由,我们就必须处理社会文化灌输的僵化态度。有趣的是,当人开始为自己负责时,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在这种负责模式中,最困难的一点就是了解人不可能伤害其他人的感受。人们确实常在言谈中“意图”伤害别人,但他们其实无法达到目的。受伤感觉的生理机制在当事人的身体里,由自己的大脑对别人的话语所产生的知觉和解释来控制。我们要为自己的知觉和解释负责,刺伤自己的武器正是这些知觉和解释,所以毫无理由为受伤的感觉谴责别人,但可以分享受伤的感觉,让伴侣知道自己内心发生的事。通过分享,有可能不再以受伤的感觉控制伴侣。在这种脆弱的表现中,彼此会更加袒露自己,于是逐渐滋长亲密。

  《懂得爱》 第二部分 没有责备,没有对错

  没有责备,没有对错

  虽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但不代表可以麻木迟钝。没有人需要为别人的感受被责备,没有人要为别人负责,也没有人对别人有义务。在这之中有极大的自由:如果两人一起建立关系,那是出于双方的自由意志和渴望而作出选择。当人真的对自己和对方感到好奇,关系就能像盛开的花朵,不需要为任何事内疚或受责备。如果双方不试图控制对方,就能对彼此有真诚的兴趣,爱和活力得以在其中展现。当人陷入权力、控制和支配,亲密与爱的可能性就逐渐消散。

  双方不需要有相同的知觉和解释,也不需要同意对方。当一方分享不同解释而产生的感受时,另一方不需要放弃自己的立场,重要的是能尊重彼此的立场,避免贬抑或轻视对方。这种方式有时难免使人因为意见不合而觉得不舒服,但这是需要学习去接受的生活方式。增进接纳彼此差异的能力,在生活中保留这种张力,对任何关系都是有益的。

  偏见(预先的评断)和解释是组成世界的方式,却会使人无法了解彼此。人所知道的其实只是自己对别人的看法,与人分享难以改变的态度和成见,就袒露了自己,于是开启了一扇窗,使亲密得以滋生。沟通模式的前提就是没有对错,只有同意或不同意。当人相信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生气时,他确实觉得真是如此,但不表示这是对的!只代表彼此有歧见。即使对方同意他的看法,但仍然不代表这种看法是对的,只表示两人的看法相同。由于所有感受都来自大脑对知觉讯号的解释,所以重要的是能核对各自的解释。许多人为了某些想象中的轻视而难受得不说话,对他们所爱的人感到疏离或生气,都是因为没有核对自己对事件的解释!

  许多关系因为陷入谁对谁错的正义战场而破裂,其实只是不同意彼此,并没有谁对谁错。当人修正这种幼稚的行为,学习尊重和接纳不同的看法,不需要放弃自己的观点,彼此就能和谐共处。双方不需要自我防卫,而是对彼此感到好奇,进一步探索各自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这种方式能使双方更了解自己和对方,进而强化彼此的亲密感。

  《懂得爱》 第二部分 内疚、羞愧与宽恕

  内疚、羞愧与宽恕

  关于内疚(guilt)和羞愧(shame)的观念,有许多令人误解之处。一般说来,这两种感受都被视为负面状态。我们则将这两种感受作出非常明确的划分9:内疚会妨碍个人的发展和亲密;羞愧则有助于个人成长,并强化亲密。

  内疚是良心产生的痛苦内在压力,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想法或行为违反某些外在环境加诸人的法律或规定,把自己视为罪人,是需要惩罚的对象。内疚的人自认做了平常不会做的事,希望得到宽恕,所以内疚会否认自我的真实本质,试图将自我与行为分离开来。所以内疚是一种不愿自我负责的立场,内疚时说的话可能是:“我不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相反的,羞愧是认识自我时产生如潮水般的感受,任何宽恕都无法消除这种体认,因为自己的言语行为确实呈现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羞愧时说的话可能会承认“我正是会做这种事的人”。在佛教哲学中,羞愧(“惭”)被视为高度滋养的意识状态,重要性相当于信心和同理心。10羞愧会带来坦诚和体认,两者都是回到真我本质的关键因素。

  不应把羞愧和内疚混为一谈,也不要误解成一般人常说的“有害的羞愧”(toxicshame,我们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内疚,会造成非常负面的结果),父母常常分不清楚两者,所以会生气地责备小孩说“你真丢脸”(你该羞愧),意思其实是“你做错了”(你该内疚)。

  生理上,内疚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无用,身体能量紧绷、受到压缩。羞愧则会开启身体的能量,使自我充满温暖、开阔的感觉,觉得无处躲藏。由于内疚会关闭与否认自我,所以不利于亲密;羞愧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向别人真诚地袒露自己,这正是亲密的基础。

  假使我和你跳舞时踩到你的脚,我自动说“对不起”以得到你的原谅,好使我不会内疚。其实这是表示我通常不会踩到别人的脚,这次可能只是意外。可是,当我以负责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就会承认自己正是会踩到别人的脚的人,因为我才刚发生这种事!体认这一点,我会充满羞愧以及尴尬(这是羞愧的特殊形式),知道你无法以原谅的方式使我变成另一种人,我确实是笨手笨脚的人,和我跳舞就要冒着被踩到脚的风险!知道这一点之后,我就无法要求你的原谅,只能请你了解和接纳。这种接纳的态度使我更靠近你(和我自己),而内疚的反应只会使我们注意谁对谁错而拉远彼此的距离。

  一般人会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宽恕,在这种观点中,我会评断你做了某件错事,要你离我远一点。我宽恕你时,就允许你再度靠近我,这是一种包含阶级高低、上下尊卑的观点,认为其中一人是对的,是犯错者行为下的受害者。

  以更负责的方式来看宽恕时,就会体认没有人是错的。我不喜欢你的所作所为时,可能觉得受伤、生气,然后离开你。宽恕的行为则是让生气转成与你同在,并不是接受你回到我身边(你可能并没有离开),而是我回到你身边。

  《懂得爱》 第二部分 熟悉不是亲密

  熟悉不是亲密

  当彼此知道更多对方的资料时,就会产生熟悉感,好比间谍了解敌人,拳击手深知对手的特性;在战争中,将军知道敌人会如何行动,战壕里的军人非常注意敌军的一举一动。长时间同住的人也知道彼此的习惯。所有这些例子中,人与人之间都知道许多彼此的资料,而建立高度的熟悉感,但不必然很亲密。亲密还需要高度的脆弱性,这是了解彼此感受的途径。

  电影《影子大地》(Shadowlands)描述刘易斯(C.S.Lewis)晚年对亲密与爱的探索,就刻画出从熟悉到亲密的过程。有一幕中,刘易斯的妻子乔伊已经知道自己将死于癌症:

  乔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刘易斯:我将一点一滴地缩小成一位丈夫。

  乔伊:而我将越来越胖,就像一位妻子。我听得出你的脚步声,在你离家还很远时,我就知道是你回来了。我知道走在路上的正是你。

  刘易斯:我不曾想过自己会如此快乐,而且是一大把年纪之后。每一天,我回到家,就看到你。

  乔伊:从你回家说的第一句话,我就知道你的心情如何,光听你的声音就知道了。即使你不说话,从你脸上的线条,我还是看得出来。我看着你坐在书桌前工作,研究你、了解你。

  刘易斯:每一天,我回到家,就看到你。我还不习惯这种情形,每一天都令我惊喜,你在家里!这种纯然的快乐令我目瞪口呆,我回来就能看到你,我拥抱你、亲吻你,我需要做的只是回来,你就在家里。你使整个世界都变美了,令我如此感激,为所有普通的居家快乐而感激。

  《懂得爱》 第二部分 亲密的等级

  亲密的等级

  我们不可能和许多人都有相同程度的亲密,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和少数人分享大量的私事。人在不同关系中会有不同的位置和远景,有些关系会比其他关系更重要。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在彼此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有些关系比较亲密,有些关系的性质本来就不同于其他关系,例如,夫妻间的亲密不同于亲子间的亲近分享,即使父母和各个小孩的亲密程度相同,但分享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各人的亲密程度会形成许多距离不等的同心圆,最靠近中心的人会与你建立主要关系,你愿意分享最多自己的事,也预期能从对方得到最多的回馈。这种关系的发展和维持需要彼此坦率、诚实,你在这份关系中会觉得自己最脆弱,可以探索最深的感受,并激发真我的最多成长。

  亲密同心圆中第二亲近的关系,包括许多不同的人,可能是你的小孩、朋友、家人,各人会把这些对象放在不同的位置,并没有标准做法。当牵涉到小孩时,我们建议夫妻要坚定地把主要关系放在彼此身上。如果父母把主要关系放在小孩身上,会使小孩觉得自己要为父母的健康快乐负责,而逐渐滋生内疚和怨恨。此外,这种小孩容易发展出理所当然的感觉,这是不切实际的,有可能使小孩将来无法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情感和职业。

  虽然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亲密程度的同心圆,但主要关系产生的滋养可以运用到所有其他层次的关系;彼此袒露的过程所建立的共同创造模式,可以使人得到启发,影响所有层次的关系。对一种关系有益的方式,也对所有关系都有益处。

  《懂得爱》 第二部分 感受与亲近

  感受与亲近

  所有感受都是出于自己的解释,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更进一步的选择:隐藏心中的感受,或是跟别人分享。如果我们决定与对方分享,就得以释放自己的能量,彼此建立深厚的亲密感,对方可以更了解我们,我们也觉得与对方更亲近。

  情绪和感受

  虽然一般的观念不是如此,但每个人其实都有各种感受(feelings)。感受可说是内在环境的量尺,就好像温度是测量外在环境的方法,冷热的起伏能使人经验到温度,有变化才有比较;如果住在恒温的环境,就会失去冷热的感觉。这种情形也适用于感受,感受本来就存在,但内在感受固定不变的人就容易忽略感受。被别人视为冷酷、控制的人同样有各种感受,只是没有流露出来。缺乏感受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大脑测度的能力有问题,比如慢性大脑疾病或歇斯底里症。

  情绪(emotions)和感受不同,情绪是表达感受的工具,当感受从内在向外界呈现时,就是情绪。所以,一个人可能内心觉得哀伤,但通过流泪或脱离社交接触来表现情绪。许多害怕感受的人,其实是害怕外显的表现:情绪。厘清这一点后,就可以尽力熟悉内心世界,而不用耗费极大的能量来控制外在的表现。害怕情绪通常表示害怕失控或过于脆弱,这种人会发展出“进入脑袋”的模式,为了安全感而表现出理性、疏离的样子,建议他们流露情绪就好像要他们不带粮食武器就到荒野丛林中探险,是非常可怕的提议!

  不愿流露情绪的人需要高度的了解和鼓励,才能帮助他们在关系中流露情绪。切记:每个人都有许多感受!不要用对错的观点来看不流露情绪的人,这种态度容易引发更多防卫。分享感受是互惠的冒险,双方都能有所学习。分享感受的意图必须被提出来讨论和澄清,如果能让关系变得更深入,即使是害怕分享的人也可能愿意尝试。任何与控制、亲密和信任有关的问题,都必须先提出来讨论,使不流露情绪的人知道自己处在安全、接纳的环境。许多人认为探讨过去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愿表达情绪的情境,是很有用的方法。分享感受时,如果担心会有悲惨的后果,也必须探讨这些担心。

  《懂得爱》 第二部分 为感受负责

  为感受负责

  感受是内在的主观氛围,和外在客观经验有关,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作出选择。人类基本上有两大类感受:吸引人的正向感受和使人厌恶的负向感受。痛苦的感受(比如受伤和焦虑)会促使我们离开别人、保护自己;而较正向的感受(比如吸引、亲近、温暖、快乐和喜悦)容易驱使我们靠近别人。

  仔细审视,就会发现感受的产生和责任都在于自己,而不在其他人身上。我自己的知觉和解释造成这些感受,为我提供最好的反应。例如,我和儿子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时觉得温暖、快乐,但如果我突然想到儿子对游戏过于认真,把游戏当成事实,我的感受就可能变成担心、烦恼。差别不在于他们以什么方式玩游戏,而在于我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他们的行为!

  在关系中,一方开始出现躲躲藏藏的迹象时,另一方可能开始焦虑,经过一些侦察后,她发现他在为她安排充满惊喜的生日宴会,当解释改变时,所有的担心就消逝了,即使他仍然鬼鬼祟祟,她仍有关爱、温暖的感觉。有的人会说他躲躲藏藏的行为造成她的焦虑,等于把她视为对方行动之下的无助受害者。如果要采取更负责的立场,就要看见自己的感受来自我们对知觉的解释。为任何特殊感受抓狂之前,都必须先核对感受背后的解释,才能看出焦虑是否合理!

  所有感受都是出于自己的解释,了解这一点之后,就可以作出进一步的选择:可以同别人分享感受,也可以保留在心中。如果分享出来,就得以释放自己的能量,建立更强的亲密感,对方可以更了解我们,我们也觉得与对方更亲近。如果选择保留不说,身体的能量就必然会关闭,于是觉得不被了解、与对方疏离,而减少亲密感。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负面的感受,如果不承认自己有嫌恶、生气、嫉妒或哀伤的感受,就会因为有所保留而与对方疏离。

  如果我因为不喜欢某件事而对某人感觉不舒服,我可能不敢说出自己的不舒服,因为担心伤害对方。可是,我其实无法使他有受伤的感受,因为只有他可以伤害自己。我更担心的通常是他可能因为我的做法而不喜欢我、排斥我,可是如果我不说出感受,他就更不了解我,我们就更不亲密。一旦我自信能完全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就能以不责备、不要求对方改变的方式分享。对方不一定觉得我的负面评断是有益的资讯,说不定还不予理会,所以我有可能得不到什么反应,如果我对这种结果觉得失望或怨恨,就知道自己的分享是控制,而不是真正的分享,可能危害彼此的关系。

  《懂得爱》 第二部分 感受的分类

  感受的分类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感受会促使我们开放、进入经验(正向的感受),也可能使我们关闭、脱离经验(负向的感受)。在关爱之类的正向感受下,我们会开启广阔的能量,变得脆弱、想要接触和亲近;在排斥之类的负向感受中,我们会紧绷、关闭能量、筑起心墙、防卫和疏离。

  盖林(WillardGaylin)在《生命迹象》(OurVitalSigns)一书中把感受视为“内在指引”或求生存、警告和成功的信号。1根据他的分类,可以把感受划分为负向(即使具有正向目的)或正向。虽然许多人不同意,但我们相信所有感受都是从自我内在产生的,依据个人从外界接收知觉后的解释而产生的。所以我们对感受的分类如表二:

  表二感受的分类

  体验感受和表达情绪

  有一点必须注意,由于感受都存在内心,所以很难从外表看出来。体验到感受的人可能无法形容这些感受,常常很难说清楚自己的感受,或是不知如何解释感受的由来,因此以为自己没有任何感受。其实他们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体验到的内在氛围:肠胃里的紧绷感、胸中的压迫感、喉咙的窒息感、想离开的渴望,等等。讨论并深入检视这些感觉后,就能逐渐学会辨识感受。

  感受浮出表面时,会以少数几种方式表现情绪,例如,哭泣可能是操纵的策略或是真实情绪的表达。与真实情绪有关的哭泣可以表现好几种感受,从哀伤到愤怒、快乐、内疚或紧张,都有可能。在亲密关系中,重要的是让彼此知道感受的意义,以避免误解。更重要的是分享这些感受的原因,可以增进亲密感和彼此的了解;表达情绪可以使分享能量的方式更为深入,提供更大的连接感。

  《懂得爱》 第二部分 分享愤怒

  分享愤怒

  大部分人都害怕愤怒(anger)。小时候,面对愤怒的场面大多伴随着暴力(我们对暴力的定义是:任何跨越已知界限的行为)。重要的是了解愤怒并不等同于暴力!大多数愤怒都不是原发的,通常是对某种真实或想象的伤害所产生的反应。如果学会分享愤怒,就能强化亲密和亲近感。但愤怒的爆发常常伴随胁迫、控制、报复的意图,这些情形都会破坏关系。如果能注重彼此的安全和尊重,表达愤怒反而能在伴侣和家人中创造更深的认识、了解和亲近。

  愤怒的作用是能引发行动,对下述情境特别重要:面对威胁或无法对付的势力或权威,或是因为失去挚爱的人(拒绝、死亡或任何形式的分离)而退缩或退化到长期的无助状态。这种退缩常常伴随压抑或否认感受,愤怒能提供能量,脱离这种停滞、阻塞的状态。

  分享愤怒可以运用“公平决斗”之类的技巧,这是巴赫(GeorgeBach)博士在《亲密的敌人》(TheIntimateEnemy)2一书中首度提出的方法,巴赫谈到“维苏威火山技巧”,就是在仔细设定安全的情境和时间的限制后,在其余家人的同意下,愤怒的人在家人面前发泄自己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表达愤怒时,某些不公平的责备和谩骂可能悄悄潜入,所以要订好规则,在维苏威火山爆发之后,由愤怒的人负责善后,说明自己完全为感受负起责任。表达愤怒的其他安全方式包括用拳击沙袋、打枕头或床垫、撕碎旧电话簿或广告目录、捏面包或砍木柴。至于小孩子,可以为他们安排安全的情境以表达愤怒,比如表演、把石头丢入大海、打安全气袋、踢床垫和大喊大叫。必须牢牢记住,表达愤怒时必须设定范围和保障安全,并要强调分享愤怒(这是受鼓励的)和发泄暴力(这是被禁止的)的差别。

  人常常害怕向自己挚爱或依赖的人表达愤怒,因为害怕伤害这些人的感受。要强化亲密,就必须一再保证没有人可以伤害其他人的感受,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所以分享感受是安全的。刚开始学习表达愤怒时,有时需要让生气的对象离开现场,但希望他后来能鼓起勇气向当事人表达愤怒;一般说来,最好能先向生气的对象解释表达的目的,以帮助他们了解这个过程的必要。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分享嫉妒

  分享嫉妒

  嫉妒(jealousy)是另一种很难在关系中处理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大多被用来控制对方的行为:我因为你的行为感到受伤,所以你必须停止这种行为!其实嫉妒就像所有感受一样,是自己产生的,它的根源是早期童年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不够好、担心被遗弃。嫉妒时,会把对方看成比自己还重要,重心从内在转移到别人身上。从正向的角度来看,这种投射是对他人的极大肯定;从负向的角度来看,伤害和嫉妒会被用来控制和占有别人。如果嫉妒被用来控制他人,任何关系都会受到破坏;如果是分享嫉妒,就可以从正向的角度来看:双方会因为彼此重视而高兴(只要彼此同意不让这些感受掌控行为)。可以分享嫉妒时的受伤感觉,但不要求对方改变行为。如果对方对这些可怕的受伤感觉有敏锐、了解和接纳的回应,就可以产生高度的亲密和关怀。具有接纳氛围的亲近关系中,彼此会有足够的安全感来讨论过去的问题,并疗愈童年受到伤害、排斥的旧伤。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分享哀伤和受伤的感觉

  分享哀伤和受伤的感觉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不管为了什么原因哀伤(sadness)或受伤,都容易被别人从负面的角度解读。另一种常见的想法就是不应该与人分享哀伤,应该让爱我们的人快乐,而不是沮丧。认为应该安静或孤独承受痛苦的人,较容易压抑各种受伤的感觉,导致生命能量受到阻碍,结果会以较轻微的方式在较长时间中慢慢表现受伤的感受。这种态度通常是我们在孩童时期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因为父母常会说:“不要哭,小心我让你真的想哭!”或“回你自己的房间!没有人喜欢看你那张臭脸!”

  在这种环境中,小孩很快学会自己的哀伤感受是不受尊重的,但他们仍常常有办法让父母内疚,以达到目的,常见的方式是“为自己难过”。有受伤感觉时,最好的慰藉就是自怜,可是这种自我纾解的方式常常被滥用成控制对方的方法,以达到目的。板着脸、撅嘴、发牢骚、抱怨都是这种过程的一部分。就像嫉妒一样,表达自怜而毫不控制对方的经验,具有疗愈的作用。由于自怜常常连接到控制,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在你想好好自怜一番时,暂时离开对方,独自享受这种绝美的感受。如果你有亲密的伴侣,也许可以分享这种经验,但由于对方很难不产生批评或觉得受到控制,所以最好能在自怜之后再分享这种感受!

  《懂得爱》 第三部分 亲密和熟悉

  亲密和熟悉

  亲密(intimacy)是彼此分享感受,因此亲密会产生亲近感(closeness)。由于亲密是真正了解对方,所以常常假定了解就会自动产生亲近感,但这不是必然的结果。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彼此熟悉、了解,却没有任何亲近感。敌人之间常常非常了解彼此,却一点也不亲近;同样的,优秀的运动员很了解对手的动作和怪癖,战场上的军人也是如此,但完全没有亲近感。

  所以,关系中的两个人有可能在同住一段时间后,非常了解对方,却没有彼此亲近的感觉,由于他们没有分享彼此的内在感受,所以并不亲密,也不会觉得亲近。他们在一起不论是为了安全感、方便,或其他任何理由,都可以共度满意的生活,可是这样的关系容易缺乏热情、关怀和成长,要产生这些经验,就需要分享感受,特别是关怀和爱的感受。就一个完满的关系而言,较阴暗和负面的感受也必须摆上台面,加以分享。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冷漠和厌烦

  冷漠和厌烦

  大多数人分不清楚冷漠(apathy)和厌烦(boredom)的不同,它们是截然不同的感受,需要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冷漠的人和世界没有真实的接触,处在能量低的状态,缺乏兴趣和关怀。罗洛·梅(RolloMay)在《爱与意志》(LoveandWill)中描述冷漠是“爱与意志的退缩”3,所以是爱的对立面。这种人冷淡,缺乏热情和情绪,不愿投入,疏离而不建立关系,不愿为关系而努力;身体能量极度紧缩而无法运用,缺乏效能。在关系中,这种人不再争吵,甚至完全不投入,失去意义和希望,没有改变的动机。在冷漠的关系中,伴侣可能以有效的方式处理日常琐事,但完全没有热情。由于他们不争吵,别人容易将之视为理想的关系。

  相反的,觉得厌烦的人则充满能量,坐立不安,渴望改变。虽然对身边的人或工作可能没什么兴趣,但有强烈的冲动想要找出某个人或事,可以在其中发展兴趣。厌烦的人常常责备别人或某件事造成厌烦的感受(“他们好烦”,或“这件事好烦”),而使自己成为无助状态中的受害者。事实上是自己不投入兴趣,自己造成厌烦的感觉。

  为自己厌烦的感觉负责,意味着承担付诸行动的责任,运用意志、主动进取、鼓起勇气、发挥创造力,以做出必要的改变。在关系中,向对方袒露厌烦的感觉是很重要的,因为分享问题就需要共同找出解决办法。重温沟通模式会有帮助,强调各人拥有自己的感受,避免任何责备。请牢记这个格言:没有令人厌烦的人,只有感到厌烦的人。

  大多数人以为厌烦是对人或某个主题缺乏兴趣,确实常常如此,在这种情形下,探讨自己为什么只付出极少的能量,是很有意思的事。在一同放弃之前,应该用一些时间尝试引发兴趣。在某些情形下,厌烦其实是一种防卫方式,避免自己太过投入,好比常做礼拜的人对色情刊物感到厌烦,或色情小说家厌倦上教堂;在亲密关系中,厌烦有可能只是隐藏对亲密的害怕。厌烦包含的情绪能量越大,就越可能是一种防卫。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内在风景

  内在风景

  所有感受在每个人心里都是一幅巨大的风景:这里有一座代表平静的凉快山谷,那里有一个代表绝望的沙漠;这一区域象征坦诚的辽阔平原,再过去是兴奋、喜悦的群山,旁边还有代表冒险的可怕悬崖;这一边可能下着哀伤的细雨,那一边是一片代表欲望的狂野丛林。当你处在内在地形中任何一个区域时,很容易觉得那个区域就是全部,忘记自己只是把当时的特殊感受放到最突出的位置。所有其他感受(风景中的其他区域)仍然存在,只是暂时退到背景,你可以确定自己在其他时候会移到别的区域。牢记这一点,就可以在自己卡在某个感受跳不出来时,想到其他远景。当你攀爬喜悦的高山时,也记住沙漠就在不远处,好在你滑落到沙漠时,不会觉得绝望。请带着指南针和远景与你同行!

  《懂得爱》 第三部分 从物到人

  从物到人

  经营一份关系就好比照料一座花园,一旦我们不再彼此物化,让关系变得人性化时,双方就会愿意分享,愿意呈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并各自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在这种氛围中,两人都能得到成长。

  物化的自我

  人的早期经验大多是物化(objectification)的经验,婴儿只有通过别人的照顾才能存活,需要有人为他们准备食物、清洗、保暖。我们认为人在出生时还没有自我,只拥有产生自我的潜力,所以早期经验会把别人当成不具人格的物体,就像小孩对父母一样,并不是人对人的平等经验。在最初的生命经验中,这种态度是必要的,因为初生婴儿只需要供应者和保护者,就此而言,父母可说是最理想的角色。父母受到某种原始的驱力推动而生养儿女,兴味盎然地回应这项任务(这种驱力写在基因密码中,由复杂的内分泌和生化系统调节),父母和小孩都不知道对方的原貌,在早期阶段也不需要知道。这是一种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物化关系,对人类种族的延续非常重要,但这种关系里的双方都看不见物体背后的真实人物。

  这种状况有一套复杂的变数在运作,以确保小孩成长时的安全和健康,那时的小孩还没有真我(self)。角色、期待、理所当然的感觉、义务、道德和禁忌、内疚和骄傲,都是这种物化经验的一部分。随着意识不断成长,小孩最终长出真我,而有潜力逐渐成熟,发展成完整的人。在这之后,才有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幸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情形很少发生!

  有些人认为真我在一开始就存在,是“预先建构好,会突然出现的实体”1。客体关系理论家抱持相反的论调,认为大约三周岁时才会出现真我,在这之前的小孩大多活在物化的世界。这种分歧的看法引发一套心理学理论,就是伯曼(MorrisBerman)所说的“阴暗领域”(murkyterritory),伯曼认为这种争辩是“无法以科学验证的”。2婴儿确实没有能力体认周遭人物的兴趣和关注,直到三岁,小孩才能遵守规则,但还不熟悉别人的感受和经验。我们比较相信客体关系理论家的看法,认为真我在出生时只是一种可能性,与其他人互动时才开始发展。

  大部分小孩的养育过程是训练,而不是鼓励个人发展。他们被教导要有合宜的行为,学习可以依赖什么人、如何区分对错,了解感激和内疚的意义。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成为一个人,他们尽可能凡事做到最好,有好的成就,努力扮演社会认可的角色(成为好孩子,后来则是好学生、好丈夫、好妻子、好公民、好商人),这些努力大多很有用,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如果功成名就的话,人生就更有意义了。可是,即使如此,许多人到头来却觉得缺乏满足感,开始怀疑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这才发现他们没有把自己看成一个人,他们认识的只是自己的角色:物化的自我!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形呢?

  《懂得爱》 第三部分 认识彼此的原貌

  认识彼此的原貌

  发展自我成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件物,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镜像(mirroring)和界限(boundaries)的练习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物化的孩童被照顾时,会用探索的眼光看入照顾者的眼睛,从其中回映的讯息,得知自己是什么人。由于大多数父母把小孩视为拥有的物体和需要训练的对象,于是回映给小孩相同的讯息。大部分父母都成为扭曲的镜子,把小孩看成比原貌更重要(凸透镜)或更不重要(凹透镜)的人,很少如实看见子女其实是什么样的人(平面镜)。于是,大部分的小孩通过角色来发展自我概念,以父母的方式看待自己。这种亲子关系主要是物对物的关系,而不是人对人的关系。要成为一个人,关系中的双方就必须为对方提供平面镜。由于小孩面对父母的形象时,没有提供平面镜像的经验或能力,所以这个过程必须由父母开始。如果父母本身也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到,就要从同侪身上学习。这是亲密关系的主要功能之一。

  《懂得爱》 第三部分 界限与心墙

  界限与心墙

  界限是自我与他人之间感觉到的界面,是有弹性的,会不断移动,有时向外移动以得到经验,有时向内收缩以保护自我。碰触界限会刺激内在自我做出靠近或远离的动作,这种具有方向性的反应就是人际沟通时的感受,感受则是依据当事人对接触性质的解释而产生的。

  扮演角色时,自我必须放弃或压抑真我产生的冲动,保护自我不在接触中受伤,于是自我就筑起心墙以维护自身和控制他人。心墙不同于界限,是缺乏弹性又不会改变的,充满“应该”和规条,没有能力适应情境的变化。心墙里有主要的防御机制,用来与人保持距离,还有社会认可的各种训练,以确保社会的接纳和赚钱的能力。由于心墙既厚又无法穿透,所以对外界不起反应,缺乏敏感度。心墙就好像矗立的宏伟城堡,虽然好看,但作用是防卫:对阻挡敌人非常有用,但住起来却又冷又难受。

  心墙只能从内在改变。在亲密关系中,自我会降低城墙的高度,打开门窗以呈现内部。带着伴侣同游心墙内部,就是承认自己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用什么方式来防卫和控制,让对方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进入容易受伤的亲密状态。当你有足够的安全感让伴侣探访内心世界时,就会开始拆卸心墙,改以界限取代。心墙存在太久的人,在遇到合适的伴侣时,常常急着摆脱心墙,很想与对方融合,但这是另一种丧失自我的方式。“献出你自己,但不要放弃自我。”3

  建立界限时,首先要能完全为自己、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在此没有责备他人的立场。然后就能看见眼前的所有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后,就准备接受其结果。在自我与他人的界面间所做的选择,就创造出界限;请记住,这种选择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在界限中,你可以自由改变心意,只要让对方知道你的改变即可。在这种方式中,界限能保持弹性,较不易再度凝固成心墙。形成界限就是变得人性化,亲密关系中的人完全生活在彼此的界限之间;物化的人则被心墙分开,最多只

  能彼此熟悉,但缺少亲密。

  父母若想鼓励子女发展成一个“人”,就必须能一直看见小孩的观点。“睡觉时间到了,现在上床睡觉”,这种话是不重视“人”的规条,如果父母能说:“我知道要你停止现在的活动一定很难受(看见),但需要足够的休息才能进行明天的活动(结果),你现在必须去睡了(界限)”,这种方式就与规条非常不同。规条是控制行为的捷径,但会让人筑起心墙,使人物化;相反的,界限则能强化人的发展。放任则是同时放弃心墙和界限,也会阻碍人的发展;小孩常常把放任解释成缺少关怀(事实确实常常如此)。

  《懂得爱》 第三部分 政治与人性

  政治与人性

  我们把政治界定为与权力有关的情形。一般说来,政治关心的是掌控和顺服;人性则与“成为一个人”的发展过程有关,与权力、掌控或顺服完全无关。在政治中,人不受到重视;在人性中,则关心人。当人取得权力,虽然强而有力,却失去与自己真实本性的接触。当人更真诚时,会因为与自己和他人的接触而展现“内在力量”,虽然没有什么权力,却能呈现出自己。

  大部分教育体系的本质都是威权主义,鼓励物化的行为,以确保赚钱的能力。人在其中被教导要发展胜过别人的权力(power),使教育沦为政治,这时关心的是如何处理外在环境中其他被物化的人。只有少数学校[比如根据斯坦纳(RudolfSteiner)的观念成立的沃尔多夫(Waldorf)学校]试图教导人发展内在的力量(strength)。

  大部分人在学校和家中接受的就是这种政治化的教育,所谓“一切都是为你好”。这些人进入关系时,常常以物化(政治)的态度对人,重视权力的控制或被控制、拥有对方或被别人拥有。

  《懂得爱》 第三部分 花园:从政治到人性

  花园:从政治到人性

  “关系花园”能促进成长,伴侣必须同意除去所有政治化人际行为的杂草,一旦出现这些行为就要加以辨识。基本的原则是,彼此要袒露和承认所有试图控制他人的方法,一旦发现政治化行为,就把焦点转移到分享行为背后的感受:是不是觉得受伤或害怕呢?如果关系保持在政治化的氛围,就好像警察局或法院企图判定谁伤害谁、谁说过什么话、谁应该被责备。当关系变得人性化时,双方会采取袒露和脆弱的态度,各自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并愿意分享出来,在这种氛围中,两人都能充满力量地成长。

  物化的自我能把自己照顾好,所以仍然值得尊重,不需要加以指责。只有在想要创造亲密关系时,才会发现物化自我的不足,并在伴侣的了解下,一起学习、发展亲密的技巧。我们需要有智慧,在不同处境下选择适当的做法。再次强调,此事无关对错,而是有些行为无法帮你得到想要的结果。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将物化整合到亲密之中

  将物化整合到亲密之中

  在亲密关系中,物化他人和玩弄权力游戏会使人产生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性兴奋的本质,也是依赖的乐趣所在。多愁善感大多来自物化,最流行的情歌高唱“我不能没有你”(也就是“我把重心转移到你身上”)、“你离开时伤害了我”(也就是“你该为我的痛苦负责”)、“没有人知道我的痛”(也就是“全然物化的自怜”)。没有这些物化经验的生活显然非常单调乏味!在亲密关系中可以同意彼此有这些感受,并让对方知道,只要不以此控制对方就好!这是建设性的协议,让伴侣们能玩玩这些感受,在特定的时空表达出来,使这些具有破坏潜力的元素像看电影的经验一样:在当下彻底享受,但不用来控制关系。我们总结为一句话:好好感受一番,但最终要回归真实。

  《懂得爱》 第三部分 人性化的机会

  人性化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际互动都发生在权力和控制的政治层面。以卑劣的方式遂行控制是政治,善意地互相照顾也是政治;商业世界的狡猾手段是政治,宗教世界看似利他的活动也是政治;政治会发生在小孩的游戏场,也见于舞厅和酒吧(那是大人的游戏场);政治会发生在家中,也出现在高山上的滑雪胜地;不论是买衣服或杂货、订机票或买电器,几乎都可以看到政治性的人际互动。

  人性化的互动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但有许多人会因此倍感威胁。如果你公开宣扬这个理念,就会被批评为粗鲁、不合宜、疯狂或危险。对你的批评和排斥可以减轻保守人士的焦虑,所以你一旦跨出物化的框框,就立刻面对排斥的危险,但也可以借此看出你依赖环境的程度,所以只有少数人会在公开场合表现人性化的一面。可是,在私领域表现人性,却有更巨大的危险,因为可能被你所爱的人排斥,而对你造成更大的影响。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分享愤怒

  分享愤怒

  如果想在公开场合表现愤怒,需要先检视你做好多少心理准备。虽然这样做不容易,但其实社会大众对于这种感受的表达,具有相当大的接纳度,比如你在旅馆或超市受到不当的对待而生气时。愤怒的表达方式通常是责备、胁迫,这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你顶多被人批评为没水准,或根本没人理你,但你一般不会因此而受伤。同样的,你也可能在家里以威胁的方式发脾气或责备人,如果声音够大或动作够明显,就容易控制别人,这种以权力为基础的方式常常会成功。

  但如果你和伴侣想要的是成长,就要用更脆弱和人性化的方式分享愤怒,也许一样大声,但没有责备和胁迫。在一开始的愤怒反应之后,承诺会“打扫干净”,坦承自己的方式不成熟,或是承认行为背后的受伤或害怕,以好奇心分享所有感受的起源。你会因脆弱而产生亲密感,得以瞥见自己的内心深处。这种做法比你在公众场合的愤怒行为更具有危险性,因为亲密伴侣如果是你最爱的人,你会害怕被对方抛弃。

  人性化的分享虽然有危险,但走出心墙和防卫的物化立场具有许多潜在的益处。理想的情况是最终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人:跳脱忽略人性的规条、义务和期待!

  通过“关系花园”中亲密关系的发展,最终会发现自己能超脱物化角色的限制和障碍。

  “我和你”是基本的字眼,只能以整个人来言说。只有我,不可能实现完整之人的专注与融合;没有我,也永远无法实现。我需要你已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我的过程,我说你。整个真实人生就是相会。

  ——马丁·布伯(MartinBuber)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关系的发展阶段

  关系的发展阶段

  关系中的伴侣在彼此的交流与分享中,可以越来越了解自己,也能增进自己与他人的和谐,携手走过不同的阶段。照料关系花园会经历不同的季节,是否能成功处理各个阶段的许多偶发事件,取决于双方能有多少共同的交会与分享。

  鸟需巢,蜘蛛要网,人需要友谊。

  ——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

  人的成长与改变是一生经验的演变过程,任何关系也都会经历一连串发展阶段。接下来要谈谈我们对关系演变的看法。

  有一些普遍原则适用于所有关系,在成年人的男女关系特别容易看出这些阶段、原则和动机,但也可以用于亲子关系、同性恋关系、异性的友谊关系以及工作关系。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关系的目的

  关系的目的

  人试图在关系中满足深层的动机,这是与他人连接的基本驱力。寻找他人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限制,克服婴儿式恐惧。人选择伴侣常常是为了处理内在的空虚感(存在的焦虑)和寂寞感,借着对另一人的着迷,试图把存在焦虑转变成较轻微的神经质焦虑,以控制自己的空虚感。

  一般说来,人会利用伴侣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比如渴求志趣相同者的赞同,以得到较高的安全感;或是为了自己的问题找到可以指责的代罪羔羊。乍看之下,正义感和道德感似乎是生活的倚靠,如果把生命能量投注到“对错”,就没有时间去感受基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可是,他们也会感觉不到自己,并在伴侣之间筑起心墙。

  愿意冒险向伴侣展现脆弱和坦诚的人,可以开启自我探索的可能性,在亲密对话中了解自我与他人。任何两个人只要有善意、意愿和耐心,就能经历关系的各个阶段,在过程中对彼此有更深的觉察与接纳。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关系的五个发展阶段

  关系的五个发展阶段

  关系的发展有五个阶段,分别是浪漫期、权力争夺期、稳定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这种分类最初见于苏珊·坎贝尔(SusanCampbell)写的《伴侣的旅程》(ACouple誷Journey)。2这个过程最初被列为垂直的阶段,但我们认为其实是一种循环的周期,不是线性关系,很像中国人所说的“五行变化”①,有五种动态的能量状态3。由于稳定期容易使人误解为停滞的状态,所以本书改称为“整合期”。此外,我们认为封闭的单一循环不足以描述人类发展的现象,因为每一次循环会有更多的经验、更大的自由,所以从共同创造期到浪漫期的箭头并不代表回到原先的浪漫期,而是扩展到更大的空间,显示向上的螺旋发展。生命、能量和关系都逐步发展成越来越宽广的螺旋形。

  在关系花园中,双方会从物化转向对自我与他人的认识。初期阶段(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特征是充满能量(热情、着迷、性兴奋和愤怒),后期阶段则较平静、满足。初期阶段的伴侣对彼此的了解不多,越来越亲近的特征是越来越了解自我和他人。随着了解增加,亲密的可能性也增加;在袒露、脆弱、好奇与承诺中,双方就能建立成熟稳定的关系。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关系周期的过程

  关系周期的过程

  这五个阶段适用于所有关系:夫妻、情人、亲子、手足、其他家庭关系、商业伙伴、朋友。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这些阶段,循环的历程始于充满想象、缺少经验的浪漫期,接着是混乱的权力争夺期,然后是更了解彼此的整合期,再到愿意共同投入活动的承诺期,然后是充满创意的共同创造期。在任何一种关系中,都可以学习整个过程的原则;一种关系的学习也可以应用到所有其他关系。

  经历这些阶段时,关系中的权力、控制、理所当然和疏离的情形会逐渐减少,同时,人性、了解和自我觉察会逐渐增长,也会稳定地发展责任和内在力量。奇怪的是,这种与他人及生活的连接感也会伴随着孤独感的增加。谦卑、热情和内在力量会增加,亲密接触的能力也会稳定成长,照顾的现象会减少,与他人真实的接触则会增加。

  最早期的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特征是高度的能量和兴奋感,整合期和随后的阶段会有较大的满足感,比较没有初期的狂乱和压迫感。

  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会详细讨论各种不同的阶段及其特征。

  不同的生活面向会有不同的关系阶段

  一个人面对不同的生活面向,有可能处于不同的关系阶段,例如,妈妈可能和新生婴儿处于浪漫期,和丈夫则处于权力争夺期,与较大的孩子是整合期,在社区工作上是承诺期,对艺术工作的计划则是共同创造期。

  同一份关系中的人可能各自处在不同的阶段,比如妻子因为接纳丈夫而处于整合期,可是丈夫对妻子却处于浪漫期,因为他只愿看见自己在妻子身上投射出来的形象。这种情形不代表关系必须结束,其实在大部分关系中,双方常常会处在不同的阶段,学习承认这些差异,不加以防卫,并欣赏双方的观点,关系就能持续成长。当夫妻用阶段的差异来责备和批评时,一切努力就都变成权力的争夺!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偏离关系周期

  偏离关系周期

  冷漠、超越和分离的状态并不是发展周期的阶段,而是脱离周期的情形。这些偏离的状态会在讨论权力争夺期时加以介绍。

  阶段中的阶段

  就像中国人谈到的五行变化,关系周期也是一样,每个阶段都包含其他阶段。所以在每个阶段中都有承诺,也都有权力争夺的性质(例如,为了共同创造或分享观念而彼此竞争);每个阶段都有浪漫的能量灌注,也都有整合的能力;每个阶段也都有共同创造的可能性(例如,以共同的创意来分享浪漫的幻想)。

  伴侣间很少只存在一个阶段,而不出现其他阶段。一般说来,大部分整合期的伴侣在面对压力时,很容易返回权力争夺期。某些处境会引发重新回到早期阶段的行为,例如,当男方为女方买了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女方可能会有一阵子重返浪漫期。

  《懂得爱》 第三部分 关系阶段的象征

  关系阶段的象征

  喜欢视觉比喻的人,下述各个阶段的象征或可激发一些联想:

  浪漫期电影院

  权力争夺期战场

  整合期茂盛的花园

  冷漠期沙漠

  分离期街灯下的孤影

  超越期冰冷的教堂

  承诺期拉满的弓,饱含潜在的能量

  共同创造期艺术家的工作室

  关系中的意图

  下述问句对五个阶段都很有用:

  “我想要什么?”

  “你想要什么?”

  “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选择做什么?”

  还有一个有用的问句是“这是为了什么?”答案可能是“为了快乐”、“为了卓越”或“为了安全感”。各人的答案会决定这个人以什么方式经历关系的各种阶段,所以,追求卓越的关系,其品质会非常不同于追求安全感、权力、性或其他目标的关系。这些问句涉及意志和意向的概念,也就是沟通模式中谈到的意图,由此决定采取什么行动。

  人要先通过态度,然后运用努力,才能界定自己的位置。关系中的伴侣越了解自己,就越能增进自己与他人的和谐,在彼此的交流与分享中,走过不同的阶段。照料关系花园会经历不同的季节,是否能成功处理各个阶段的许多偶发事件,就要依据双方能有多少共同的交会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