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定华新浪微博:越窑瓷器仿品的识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25:06
      越窑青瓷不论早期制品和越窑时期制品,在我国享有崇高声誉。在唐代为我国“南青北白”制瓷格局中的“南青”之代表,是唐代六大名窑之冠,晚唐、吴越、宋代早期又是“贡窑”中心地,“秘色瓷”的主要产地,秘色器又是越窑制品中的佼佼者,因此,文物、博物馆和社会上的收藏家,他们历来把越窑器,作为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国外,也有越器制品拍卖,一件越窑秘色瓷价格之昂贵也是众所周知的。正由于昂贵,收藏者又想得到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仿制的越窑青瓷,不声不响地问世了,这些仿制者依仗物以稀为贵,投人所好来骗取钱财。
  1、 越窑仿品流传广

     在五十年代,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中,曾发现一件鸡壶,仿者以五代越窑面貌设计,全器施青中泛灰釉,松子状支烧印痕。这件器物造型逗人所爱。但仔细推敲,造型在越窑制品中,显得不伦不类,泥点支烧是唐式,露胎地方是白色,拉胚成型,在壶身中没有旋纹,光滑如新。这件仿品无疑是解放前制造的。目前,仿造者,不但有早期越窑的西晋人物堆塑罐、东晋鸡头壶,而且还有唐越窑的执壶、玉璧底碗等等,制作后再入土,或作成旧器状。但是仿制者疏忽胎体,无法作成灰白,入土开片泥痕也新鲜可见,支烧泥点特征无法体现,与真货一比原形毕露。龙纹盘,仿品流传不少,宁波有一位收藏家,收藏一只龙纹盘。该盘造型、釉色都与宋盘接近,龙爪有五个。五代北宋之际龙纹和辽和统十三年龙纹大盘,均未见五爪。此器五爪,色过于青鲜,支烧不合宋式,仿者虽化了不少心机,但假的总是假的。这类盘在民国时期流通较多,其中一件底下刻“太平戊寅”款,支烧使用了八个泥圆形坨支烧,烧成后,土黄色的泥坨粘在底足上。此类器不仅“太平戊寅”字体不象,支烧泥点也断然不同。其最大的漏洞,是忽略了支烧泥点的形式与排列,这类器物在20世纪30年代仿的数量最多,流传亦广。这里仅仅略举一二,由于目前仿品甚多,收藏者必须认真识别,才不会上当受骗。

  2,仿制器物的特点

  (1) 效仿造型。仿制品中造型大多按照出版的《文物精华》、《国宝大观》等有关照片制作。因此,外观上初看近似者多,由于仿者,不了解造型装饰的主题思想与寓意,仿制中毛病百出。所以在鉴定中,从局部入手,对制品造型进行总体审核。

  (2) 临摹纹样。纹样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的信仰、风俗与时代特点。由于不理解思想内容,仿造的图案线条不可能流畅,构图远不如原作。

  (3) 装烧工艺。装烧工艺每一个时代,因使用装烧工具不同,所遗留的印痕特征也不一样,尤其是支烧印痕的形式与排列规律也不同,仿制者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细节。有的印痕作假涂上去,有的粘上去,一洗刮就显原形,因此,是否胎体烧制过程中反映的印痕,是鉴定支烧的一个标尺。

  (4) 釉色的鉴别。由于仿者不了解越窑各时期生产制品的配方化学成分。仿者只是凑合釉色,加上窑炉均用液化气与电炉烧制,因此,无法对火候的气氛理解与掌握,所以仿品青色光亮漂浮,有的用开水冲洗就泛色。

  (5) 体胎的仿制。胎体所呈的色泽与所用的原料有关。现在仿者大多用高岭土,古代使用的是古代的瓷土,两者所显露胎体呈色就不同,一个灰胎,一个白胎,辨别较容易,实际上也是仿制品的一个特点。

  (6) 成型工艺。成型工艺这里指的是拉胚。除动物造型捏塑外,这恰恰为识别真伪越窑的一个关键。仿品成型中只注意了外观,忽视了内壁旋纹,底部的线割痕。仿者多模制,内壁光,这又为识别仿品提供了证据。总之,仿品在造型、纹样、釉色上是十分敏感的,我们要抓主要的,对全器进行细审,才不会失误。

  四、越窑制品的鉴赏

     越窑是大唐帝国著名的一个瓷种,为唐代六大名窑之首。因此,在唐代越瓷已跻身于金银珠宝、丝绸绫罗之行列,被最高统治者,列为供奉神灵的珍贵品之一。唐代越窑青瓷,不仅是艺术制品,而且是生活的实用器,深受国内外各阶层的喜爱,所以唐代文人学士,对越窑青瓷的咏诗赞赏屡见不鲜。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明确赏评"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不为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可见越瓷质佳,成为茶具中的精品。正因为越瓷有如此身价,所以赞颂越瓷的诗人也特别多。现略举一、二。

     皮日休《茶瓯》中云:“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不仅赞美越瓷造型规整、圆滑,制作轻巧精美,而且想像丰富,比喻绝妙。孟郊的《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中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诗人将蒙茗喻为“玉花”,把越瓯比作柔美多姿的“荷叶”,可见越瓯造型之美。徐夤诗中云:“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水盛绿云”。可见越窑青瓷茶碗形质之秀美。施肩吾的《蜀茗词》中云:“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许浑的《晨起二首》中云:“蕲簟曙香冷,越瓶秋水澄”。《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亦云“散香蕲簟滑,沉水越瓶寒”。郑谷《题兴善寺》中云:“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韩握的《横塘》中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陆龟蒙《子夜警歌二首》中云:“镂碗传绿酒,雕炉熏紫烟”。这些诗人不仅歌颂越瓷中的制品造型之秀丽,纹饰之优美,而且为收藏者赏瓷、品瓷,提供了诗文记实。

  由于越窑所产青瓷,曾经风靡一时,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目前,日本、韩国、朝鲜、阿曼、巴 林、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埃及、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美国、意大利等国家许多博物馆,都收藏有出土的唐宋越窑青瓷器。在国内有45个国家的文博等单位,收藏了越窑青瓷制品。全国广大地区的古玩爱好者、收藏家,收藏了不少的越窑青瓷器。这为鉴赏、研究著名的越窑,为繁荣文化白花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