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接口哪个好:關心長者 多問多聽多陪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8:11
                                                                       關心長者 多問多聽多陪伴 

孤獨感、慢性病、年齡歧視…老年憂鬱症隱形殺手。(東方影像) slideshow ●現代子女多忙碌,很少有人耐心傾聽長輩心聲,專家建議,兒女平時應多花時間陪伴老人;如果老人求醫頻率增加、言語或文字透露想死念頭,如「擔心成為子女負擔」,甚至交代遺言或遺物,拒絕援助,都要小心。

有些老年人常說:「老了不中用。」這有時可能就是老人極度沮喪的線索。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張家銘表示,調查顯示,易自殺的老人,常有身體疾病、憂鬱症、較少參加社交活動等特徵。

台灣台中榮民總醫院老年身心科主任卓良珍說,許多人常說老人家「平時安靜不愛講話」,其實透過問問題,引導老人家觀察四周,或一起討論舊時老歌、老故事,常讓老人家願意開口。

傾聽是與老人家溝通最需要的技巧,台北市生命線協會主任江文賢提醒,老人多不願意主動表示需要關心,現代子女因忙碌疏於陪伴,或老人家重聽、表達慢,子女總是很快終結談話,讓老人家愈來愈安靜。

卓良珍提醒,經由子女鼓勵與陪伴,讓老人平時多接觸陽光、多動腦、增加運動及人際互動,曬太陽可促進腎上腺素分泌,讓人更快樂,也有助鈣質吸收,老人快樂又健康,對子女也是正向幫助。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淑花表示,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老人自殺率比美、德、新加坡、澳洲更高。不得不問,生活在台灣的長者為什麼不快樂?研究顯示,71至95%的自殺死亡長者,可能罹患精神疾病,最常見是憂鬱症。

積極處理老人憂鬱症與自殺問題,刻不容緩。近年來,憂鬱症治療已有良好療效,約六至七成患者可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的職業社會功能,與高血壓、糖尿病治療成果相當。

但臨床觀察,老年憂鬱症似乎沒有因治療進步蒙受其利。有些障礙必須排除,才能讓憂鬱症長者得到適當治療。

首先,必須加強大眾對老年憂鬱症的認識,老年憂鬱症不是正常老化現象。老年憂鬱症與一般成人憂鬱症表現不全然相同,長輩常常沒有很明顯的情緒低落,反而是失去對生活興趣、提不起精神、減少動機、不喜歡出門、食欲減低、失眠等,這些常被當成正常老化過程,失去治療契機。

慢性疾病與憂鬱症的共病性,在長者身上很常見。患者因身體不適到處就醫,形成所謂逛醫院現象,接受過多檢查,卻忽視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無形中造成醫療負擔,病患家屬也深受其苦,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許多研究顯示,慢性疾病與憂鬱症共病現象,會惡性循環,甚至增加死亡率。

李淑花說,臨床醫療人員對於憂鬱症的敏感度,是治療最前線。經常關心長者情緒狀態,適時照會精神科醫師,讓患者得到全面照顧,達到身心健康狀態。

除醫療處置,孤獨感是老年憂鬱症健康的隱形殺手,常常關心長者,陪伴長者,詢問長者意見與感受,生活事件需做決定時,邀請長者一起參與討論,都可以減輕孤獨感。

另外,提醒大家所謂「年齡歧視」問題。社會大眾對長者的不當態度、刻板印象、負面評價,很容易產生年齡歧視,加重長者被社會孤立、退縮、孤獨感,導致憂鬱。

大家應該學習,肯定老年價值、經驗以及貢獻,建立老年認同的有利空間與機會,讓老人生活在有希望、有尊嚴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