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古风尚婚纱电话:3.2色彩理论 五—————调色板上色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48:31

客观世界中的景物绚丽多彩,调色板上色彩变化无限,但如果将其归纳分类,基本上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原色,红黄蓝;另一类就是混合色,由红黄蓝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调配产生,也称为间色。用间色再调配混合的色,称为复色。从理论上讲,所有的间色、复色都是由三原色调和而成(见图4)。(白色作为无彩色系在颜料的应用中也应看成是一种颜色。)

在写生实践中,只用红黄蓝三原色是调不出更多的色彩的,如玫瑰红、紫罗兰等是不可能用三原色调出来的。所以在初学色彩写生时,还是应尽量准备全颜料,包括土红、赭石、土绿、生褐等低纯度的复色颜料。

色彩学中把颜料中的红黄蓝称为原色。原颜料纯度最高,但是颜色在经过调配混合后,其纯度就明显降低,调配得越少,就越混浊不透明。许多色彩学家认为把三原色混合,就会形成纯度低、明度差的黑浊色,笔者在试验中将三原色等量混合后发现,虽不像是黑浊色,但确实是明度较低的深灰色。

间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调配而成。如果把三原色称为第一次色的话,间色就可以叫第二次色。如红+=橙,黄+=绿,红+=紫,这橙、绿、紫便是间色。当然间色不止就这三种,如果两种原色在混合时各自所占分量不同,调和后就能形成较多的间色。色彩学家戴维·弗兰德先生所设计的色轮中,就能清楚地表明这一点(见图5)。

原色和间色调和,或是间色与间色调和,形成的颜色叫复色,也叫第三次色。

在色彩的写生实践中,很少使用原色直接作画,大部分是经过调配混合产生的各类间色和复色。复色是丰富画面色彩表现的主要手段,它的调配方式较多,大致有五种:

1)三原色适当混合,各原色所占比例不同,便能产生多种复色。

2)两种间色混合,所产生的复色纯度不一定高,但有沉稳的视觉效果。

3)原色与深灰色混合,降低原色的纯度和明度。

4)间色与深灰色混合,纯度、明度较低。

5源色与其补色混合,如红和绿、黄和紫是写生中用得较少的复色调配。

在构成画面的色彩布局时,原色是强烈的,间色较温和,复色在明度上和纯度上较弱,各类间色与复色的补充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有时感觉画面的色彩布局不和谐时,特别是颜色对比强烈、刺激时,复色的使用能够起到缓冲与和谐画面色彩的作用。

什么是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主要是指色彩结构在色相上呈现出来的总印象。

当我们观察物象色彩时,通常把某些颜色称之为冷色,某些颜色称之为暖色,这是基于物理、生理、心理以及色彩自身的面貌。这些综合因素,依赖于人和社会生活经验与联想而产生的感受,因此色彩的冷暖定位是一个假定性的概念,只有比较才能确定其色性。

如我们看到青、绿、蓝一类色彩时常联想到冰、雪、海洋、蓝天,产生冷寒的心理感受,通常就把这类色界定为冷色,而看到橙、红、暖黄一类色彩,就想到温暖的阳光、火、夏天而产生温热的心理效应,故将这一类色称为暖色。冷暖本来是人的机体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受,但由于人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长期接触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使我们在看到某些色彩时,就会在视觉与心理上产生一种常常是下意识的联想,产生冷或暖的条件反射。这样,绘画色彩学中便引申出“色彩的冷暖”,应用到实际视觉画面上去之后,也就构成了可感知的色彩的“冷暖调”。

用冷暖来界定物象色彩的对比,也是色彩结构关系中色彩之间的一种对比,并在对比中形成画面的统调,又在画面统调中构建一种基调。下面这个色环中,色彩学家把色相环上的10个色相面貌典型的颜色分为两个相对应的色区,暖色区和冷色区(见图6)。

在我们的彩画学习中,分析研究色彩冷暖变化规律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然界中冷暖关系及其变化是无所不在的。冷与暖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暖便没有冷,没有冷便无所谓暖。但色彩中的冷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我们运用色彩去写生时,那就不能简单地用色轮上的冷暖色去划分。色彩的冷暖是在画面上比较出来的,有时黄颜色对于青是暖颜色,而它和朱红相比,又成了偏冷的色。在实际的色彩写生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冷暖变化规律,而不是机械、简单地套用一些模式。

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两种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便产生了对比。色彩对比就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色彩与色彩之间的比较,它包含了五种类型的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纯度对比。

所谓对比,是质或量的相互间不同的要素的特质被强调出来的一种现象。我们的视觉感官只能通过对比而起作用,眼睛只有看到一根较短的线条作对比的时候,才承认另一根线条是长的,当这根长线和另一根更长的线对比时,这同一根线又变成短的了。色彩效果同样是用对比的的方法来增强和减弱的。

在观察色彩效果的特征时,我们可以看到几种不同类型的对比,每一种对比在性质上和艺术价值上,在视觉、表现和象征的效果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概括起来,它们就构成了在色彩设计和表现中,运用色彩的重要手段。

1)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色彩对比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对色彩视觉要求不高,因为它是由未调和的色彩以其最强烈的明度来表示的。一些明显的色彩结合有:黄/红/蓝;红/青/绿;青/紫/黄;黄/绿/紫/红;紫/绿/黄/橙/黑。

在色彩写生中,色相的区别似乎不是太难,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当,也会让人颇费一番心思。比如同一色相的橙色,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却给人不同的感觉,在红色环境中橙色带点黄味,而在黄色环境中橙色却含有红的倾向。由此可见,要画准某一物体的色相,就要仔细分析具体环境中的色相对比,这样才能表现出准确的色相感。

色相对比是绘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无不把色相的对比(包括冷暖明度)当作强化画面色彩变化,使画面色彩产生特有的、生动的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来使用,后期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就十分擅长使用色相对比来表现塔希堤岛的带有原始风味的热带景物和当地土著人的生活,强调画面中多种鲜明的纯度色彩对比,使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2)明度对比

所谓明度对比,是指包括各种色彩在素描关系上的明暗对比和同一色彩不同明暗层次的对比。

在生活中,任何景物的色彩除了有色相区别之外,还存在着复杂的明度对比关系,也就是色彩中的黑白灰关系。在写生时,我们往往比较注意物体色相,如蓝衬布、红苹果,而忽视物体之间色彩的明度差异和层次变化。

在用色彩表现一个实物或空间时,如果明度关系掌握的不好,就不可能使色彩与形体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产生自然的真实感。

3)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色彩感觉中的冷色与暖色相对立。

色彩的冷暖对比是色彩绘画最基本的手法和出发点,前面已谈过;在具体的写生中运用冷暖对比去分析颜色、比较颜色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色彩冷暖关系走向的运用,可以很轻松地帮助我们处理好画面上的各种关系:

①运用冷暖色的走向与对比可以较好地处理色彩的主从关系,即画面主要表现物可加强色彩的冷暖对比,次要部分和衬托部分的色彩对比可适度减弱。

②运用冷暖色对比和走向可以很好地表现色彩的光感和空间深度,使画面三度空间拉得开,使色彩的冷暖对比有度,色彩空间层次分明。

③运用冷暖色的走向与对比能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景物写生中辨别和表现丰富而生动的色彩变化,展示色彩艺术的独特魅力。

4)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是指两个或多色块的相对色域,这是一种多与少、大与小之间的对比。在写生的具体运用中,面积对比是指不同色彩面积的控制与对比要有主次之分,暖颜色对比的冷颜色在画面所占面积比重要有均衡感。陈涛在这幅静物中以较大面积深颜色与面积较小但占居画面主要位置的暖颜色结构画面,使色彩的均衡具有形式意味(见图7)。

5)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就是在纯度的强烈色彩同各类含灰色的色彩之间的对比。客观物象在色彩上存在着纯度上的区别和差异,有的色彩纯而鲜艳,有的沉着而灰浊,在纯度上层次丰富。

在具体的写生实践中,把纯度上类似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就会产生相互降低减弱色彩的倾向,显得单调和沉闷,相反,若把纯度较高的色彩并置在一起,就会相互衬托各自的色倾向,显得更饱和、更鲜明。只有懂得和善于运用纯度对比,才会使画面产生既响亮、活泼又不失含蓄的色彩效果。比如画面上个别色彩纯度过高,和周围色彩难以谐调,这就是颜色“火”或“生”造成的,也就是缺少相应层次色,缺乏一定的灰色所致。

上面所讲的是色彩的对比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在绘画写生中,色彩无处不同时存在着各种对比,具体到画面的色彩布局和颜色调配,这些对比要综合地考虑,只是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非自觉的。

 

什么是色调?

“调子”原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术语,用来表现一首音乐作品的“音高”,是支配乐曲的音调标准,如D大调、C大调等。

绘画借用这个名词,是因为它很方便,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幅作品的画面综合观感效果(构图、形象、色彩、明暗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综合效果),如冷调、蓝灰调、金黄色调等。

色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中光源、气候、季节以及环境的变迁,本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色调,不同颜色的物体上必然笼罩着一定明度、色相的光源色,使各个固有色不同的物体表现都笼罩着统一的色彩倾向,这一种统一的色彩就是自然中的色调。

色调的产生是来自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是主观分析思考、归纳概括的产物。首先是所画物体的色彩倾向与背景衬布及环境的联系,再是经过分析归纳后的确定其色调。如果使所画的色调从意境上可加凝练,更深邃动人,就要采取夸张、提炼、概括等艺术加工手段。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的宁静、素雅的色调表现了梦幻般的田原景色,其表现手法就是在感受真实色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夸张、概括的产物(见图8)。

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色彩画中的调子往往是起重要的支配作用。一幅作品中,色调作为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画主题的情调、意境,传达情感上是不可或缺的。它能直观地使欣赏者受到感染而产生美的联想,使欣赏者的情感和注意力被画面中的色调所影响。

初学彩画对色调的把握有两个误区:一是掌握不住色调,只是局部地描绘物体色彩,这种凑色块的办法使画面形成不了完整的色调,给人一种画到哪儿算哪儿的感觉;二是无视客观景物的色彩关系与倾向,无视对客观世界的对象的真实感受,凭主观想象去追求色调(创作除外),这样画的结果是色调雷同、虚假,把变化丰富的色调表现得十分单调、乏味、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