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石的诗句有哪些:什么是“节气灸”-艾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48:22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节气灸”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闻乐见并沿用至今,在传统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内经》中指出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盛衰。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一年中节气更迭,人体阳气中有升、浮、沉、降节律。脉搏有春浮,夏洪,秋弦,冬沉。人体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即《内经》“时藏阴阳”的理论,我们应以人体随着节气变化而产生变化进行调治,才能更好防病和医疗。《素问.藏气法时论》“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因此,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统一起来,形成五时应五脏,阴阳消长同步的有机整体。反映出人与天地同参,故五脏各以治时。如年节气受邪,产生相应的病症。《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走,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阂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生瘘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积泄,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这就指出四时不同,各有其多发病及其病潜,且有节气规律,可及早预防。

    (二)天有八纪节气灸
    《内经》有“天有八纪”之说。即春分,秋分,春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些八纪都是一年中节气阴阳,寒热交替的纽枢,而冬至和夏至是阴阳主气交接的节气,二至对疾病影响很大,俗语说,重病难过冬至,过了冬至可过年,取穴以全身强壮穴,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神厥,大椎,百会,涌泉,心、肝、脾、肺、肾俞,或辨证取穴。

    (三)三伏天,三九天灸
     三伏天和三九天灸治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前者乃“冬病夏治”,后者乃“夏病冬治”之理,在我院已有20年历史。

    (四)春交夏,夏交春灸
     春交夏时,从谷雨至立夏。农历3月~4月。夏交春时,从大寒至立春。农历12月~明年正月,灸足三里,预防中风。

     六、注意事项

     灸可分艾条灸和药灸(贴药),这里讲的是艾灸,悬灸。灸腹部和背部腧穴以卧位和俯伏位,灸治每天15分钟,温度以病人耐受为宜,灸次序先上后下。发热者暂不灸治,孕妇腹部腧穴禁灸,大血管周围不灸。灸后不宜食厚味、辛辣、酗酒、过食海鲜、虾、蟹、鹅、生鸡、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