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掌柜餐饮:可怕的中小学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8:42:03

可怕的中小学教育

李一戈    2009-6-2 10:27:53
专栏作者
李一戈的专栏李一戈,本名袁一泓,从业房地产新闻报道多年,现为《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周刊新闻总监。
  • 可怕的中小学教育  -2009-6-2
  • 开车的文明  -2009-5-26
  • 别涨价,快买地  -2009-5-22
  • 中国楼市就是政策市  -2009-5-15
  • 楼市涨价可以,但是……  -2009-5-7

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打倒奥数”,禁止通过考试选拔学生,不是治本之策。主要还在于,择校费的后面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利益所至,潜流奔涌,堵是堵不住的,抓也抓不完的。

 

前不久,广州某小学校长因涉嫌挪用数千万元“择校费”而被逮捕。这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涉案数额最大的一个。

每年5、6月,是中小学毕业班的家长们备受煎熬的时期。高三不用说了,高考在即;初三面临中考,小学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哪个家长不是战战兢兢?家长们的焦虑和恐惧,在于一种无着无落的巨大虚空感:不是说你钱多就能上重点中学,比你有钱的大有人在(曾听一位外地商贾说,如果能让他孩子上人大附中,他愿意出100万);也不是说你孩子成绩好就必定上重点中学,变数太多。

其实,非独毕业班而然,家长们的焦虑,从选择哪所小学就开始了。国人重视教育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所以,上学都奔重点学校。其简单逻辑是:上了重点小学,考上重点初中的概率更高,上了重点初中考上重点高中的概率更高,上了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的概率更高。倒过来的逻辑也一样。局外人会说:当年我们上的是普通中小学,不也考上重点大学了么?但说这话的人想必还没有做家长,至少是没做到小学毕业班的家长。否则,他同样慌张。

小学讲究“就近入学”。如果不想在划片的小学上学,而想到其他小学,那么,请交择校费(或者叫赞助费、捐资办学费等)。有些城市如广州,择校费是合法的,更多的地方,择校费是默认的,或者叫潜规则。跟校方有关系的,少收一点,没关系的,如数缴纳;给校领导送礼到位,少交一些,不送礼或送礼无门的,如数缴纳。不仅仅是重点小学,普通小学也收,只不过重点小学收的费用高一些。有个朋友,孩子在划片的小学就读,只是因为他没有分立户口,是集体户口(其实是买了房没迁户口),学校也非让他交2万元赞助费。反映到市教委,回答是:你可以告学校。朋友哪敢告啊,好说歹说,校长打了个5折,交了1万元赞助费。有同事建议,给校长送几千块钱,也许赞助费就免了,但朋友宁愿给学校赞助费而不愿送礼。

好容易搞定了学校,刚喘口气,奥数来了。很多家长周末比平时还累,因为要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种辅导班,尤其是奥数班。有的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上奥数班,有的晚一些,也有坚决不上的。到了小学高年级,有些家长为了多重保险,就让孩子同时上几个奥数班,名曰“占坑”。除了民办培训机构举办的奥数班,很多重点中学附设的教育培训公司都有奥数班,家长们就让孩子同时参加几个重点中学的培训班。为什么?因为很多重点初中往往优先甚至只是从它附设的培训班里录取学生。多参加几个培训班,就多了几次机会。当然,还有各种英语班、特长班(琴棋书画唱等),因为初高中会招特长生,不赘述。这么多培训班都压在小学生稚嫩的身体,所以,学者杨东平说:“小学生是现在最最苦大仇深、灾难深重的群体”。

熬了几年,迎来了“小升初”。今年5月初,北京市教委针对“小升初”发布通知,重申就近入学原则,除了推优生、特长生之外,严禁各中学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这实际上是企图堵住各重点中学(初中)借其附设培训班录取学生的渠道。

当其时也,以央视二套为代表,发出了“打倒奥数”的呼声,家长应者云集。据说全国奥数产业的营业收入,保守估计每年达20亿元。既然奥数已形成了一个产业,那么,围绕该产业就必然形成一条利益链。民营培训机构是利益链重要一环,重点中学附设的培训机构也是其中一环,自然,还有其他利益攸关方,亦不赘述。

“打倒奥数”,意味着要斩断这条利益链,这必然遭致利益攸关方(或者说利益集团)的反抗,何其难也。重点初中,除了其附设培训班的利益输送,还有一个升学率的问题。重点不重点,关键还是看学校的升学率,师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生源。优质生源从哪里来?推优生只占极小一部分,当然不能靠就近入学的学生了,所以还得通过其他方式选拔。既然教育主管部门有令,公开考试、测试是不能搞了,那就悄悄考吧。一位孩子正读小学六年级的朋友,年初以来,参加了三所中学悄悄组织的考试,其中一所学校就考了三次(他也不明白同一所学校为何要组织三次考试),而且是前一天短信通知,第二天就考试。第一次甚至不告诉你是哪个学校通知的,“到时候就知道了”;另外一次,短信里只说是培训班结业测试。

假如你读六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不错,但推优没被录取(推优是另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暂不表),也错过了学校组织的神秘考试,或者考试了没被录取,怎么办?如果实在不想就近入学(所谓电脑派位),那就交择校费吧。择校费交多少?各校标准不同,也与能否找到关系或门路有关,也许校长一句话、一张条子就减去一半(说句不中听的话,黑暗里送来的礼金收还是不收,这对校长也是一种残酷的道德良心考验)。去年,某家长给北京某著名中学交了15万元,学校一直不说录取不录取,这位家长的心悬在空中飘啊飘,不过,最后总算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很多专家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产生择校及其择校费的根源。这当然有道理。而熨平教育资源,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打倒奥数”,禁止通过考试选拔学生,不是治本之策。主要还在于,择校费的后面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利益所至,潜流奔涌,堵是堵不住的,抓也抓不完的。非唯教育产业如此,只是因为教育关系每个家庭,所以怨诽尤多。在现有中小教育体制之下,学生和家长们的苦日子就得继续。因此说,这是可怕的中小学教育。

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弊端,或者说择校费的可恨,说起来颇有些年头了,但一碰到教育体制这堵墙壁,只有却步。前些时候不是说国家要推行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么?还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被舆论闹得沸沸扬扬的却只是高中要不要分文理科。

我不是教育专家,不敢对“教改”妄提意见。但由于有切身体会,针对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升初”,还是想发出一点声音:

第一,修改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建议取消就近入学的规定。

第二,小升初也实行统一考试(类似中考、高考),学生填报志愿,学校根据考生志愿和成绩录取。但统考成绩和平时成绩(1至6年级各科考试成绩均实行百分制)各占一半。

第三,教师工资比照公务员工资,在此基础上,实行教师轮岗制。每个区划成若干个学区,每位小学和中学教师在所在学区内每6年强制性轮换一次。因为是在同一个学区,上班距离的远近大致差不多,学区轮岗不构成师资流失的充分理由。

第四,取消民办公助学校,扶持发展优秀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向学生收取一定学费。政府按招生人数拨给专项资金在民办学校设立奖学金,抵免优秀学生的学费等。

第五,包括民办学校,任何学校严禁收取任何名目的择校费(赞助费)等,否则,民办学校取消办学资格,公办学校校长一律免职,其中贪污挪用择校费者送交司法机关。

核心一点,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干脆承认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成绩好的学生允许报考其心目中的重点中学(我国台湾地区也曾取消过重点中小学,但很快就恢复了)。至于在此基础上如何发展普通中小学,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何况,教育专家说,只有差的学校,没有差的学生。

再说一句现实的话,修改义务教育法短时间内恐怕不容易,那么,择校费明码标价,纳入专户管理,同时各校录取学生名单及其择校费向全社会公开,每年均进行专项审计。

 

延伸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化 寻找“择校热”降温良方

广东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