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天空城免费第20集: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40:35

面对死亡

死亡常常伴随在我们左右,我们与它形同朋友,邀它同桌共餐,同床而眠。人们至今将它当作一位放肆无礼的不速之客,而不得不忍受它的突然到访。只有少数人企图抗拒它的来访,如道家、佛家以及练气功的人们,尽管他们的努力至今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有着狂热宗教信念的信徒们是不相信它的。大多数人对将来不可避免的死亡要么听天由命,要么根本不去想它。

经无数代无数人的研究,死亡并不是机体简单地停止生命活动,它同生命本身一样,既神秘,又奇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既然我们连怎么样生来这世上都不知道,或许我们对待死亡并不是公正的。确实,人的出生的问题直到现在没有弄清楚,一个人的出生,不仅仅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因为,首先还要弄清楚男人为什么要有精子,女人为什么要有卵子。还要弄清楚精子和卵子的成活机制、结合机制,等等问题。就算这些都弄清楚了,还要弄清楚第一个男人和第一个女人的来源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春秋时代,就是到了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人的来源既然都弄不清楚,人死后的去向又怎么能弄得清楚呢?有人说,死了怕什么?有天堂,还有人说,有西方极乐世界,但有的人却说,有地狱,很可怕的,要受尽所有的想都想不到的折磨。于是乎,人们都由害怕地狱的折磨而拼命地去信仰宗教,以期望不去地狱受罪。因为我们对一件事固有的解释早已习以为常,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就是这样的,所以它就一直影响着历史、文化和人们的思想,并参与着后世人思维模式的形成。如此这般,虚假的解释、虚假的事实便成了真实的,不可否认的事实,谁敢否认有天堂的存在?谁敢否认有极乐世界的存在?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宗教是在恐惧的意识下开始的,它象一场悲剧,总是试图用一种恐怖驱走另一种恐怖。宗教说理者们作出许多努力,就是想使人们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就这样,各种宗教几乎无一例外地倾向于开发智力因素,从历史意义上说,它们变得富有哲理性了。宗教告诉它们的信徒,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神是什么,人死后会发生什么,怎样才能与神保持良好关系或者在死后获得宽松的可被宽恕的地位。既然宇宙有宇宙的运行法则,每个恒星、行星都有生老病死,那么,即使有鬼有神,有佛有仙,他们也要遵循这个宇宙的法则,有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可能超越于宇宙之上而具有永恒的生命。现代科学对许多自然现象进行了反复论证,从而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因而使得宗教说理不得不一步步退让于科学的“说理”体系,这就足以证明宗教的“说理”体系是以大自然的神秘现象为基础而进行的,而且是站不住脚的。当然,现在还有许多大自然的神秘现象人类无法解释,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都会得到解释。因为现代科学是建立在人类了解宇宙并不充分、并不完备的基础上的,所以现代科学并没有给出死亡的奥秘,但大多数无神论者还是相信死了就是死了,尸体都烧成灰了,无知无觉了,还有什么?

因此,讨论死亡的真相就是我们以及下一代再下一代的人的使命,我们有权来谈论全面死亡这一特殊现象的必要性。

我在这里提几个问题,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讨论:

人的死期是不是命中注定的?如果是命中注定的,为什么有时预测不准?

一个人一生有好几个死期,到底应该是哪一个?

为什么大自然的灾害会同时夺走许许多多人的生命,他(她)们真的是应该在同一天同一时刻死去吗?

能否把灵魂显现出来作为证据?

如果上帝、神仙佛菩萨们存在,为什么会容许无辜的儿童死亡?

人为什么要死亡?

诸如此类。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努力认识世界,其实质,一是全面获取众多而复杂的人类经验,二是言简意赅地将它们表述清楚。我确信这二者可以兼得,或许――由于我们的科学知识尚很肤浅――这仅仅还是一个信念问题。如果没有这个信念,我就不可能对钻研的独立价值坚信不移。”但可能柏拉图是对的,思想比我们更为不朽,即便人类在这个被称作地球的行星上消逝得无影无踪,思想仍将在世界的空中震响。所以,我们对现实生活中新的思想的努力追求,过去和将来都是存在的,它并不以在人类自身进化过程中具有何种意义为转移,哪怕这种知识对人们将产生致命的危险,对认识的渴求也会战胜人们的恐惧感。所以,知识和思想比死亡更加强大!你信吗?!!!

关于死亡~佛教如是说

 

万般皆瞬息,

死在生中藏;

造物即为毁,

悠然入静乡。

 

死亡在佛教看来,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一种愿望。认识真谛,追求永生的人,应该按佛教的教义,克制自己的一切官能感觉,弃绝世间一切声色。正因为如此,死亡便是通往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但理想境界的到达取决于人在尘世中的生活,取决于他的所作所为。

因为人死后可能会有四种遭遇:1.立即获得再生(即所谓的中阴身转移、轮回),2.入地狱(经过若干劫,直至轮回结束又回到人世间),3.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琉璃世界(但经过若干劫,还要回到人世间),4.进入涅槃境界(完全虚无,什么都没有了)。

佛教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苦海,因此要我们好好修炼、虔诚敬佛,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便能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人世间八苦是:

1.    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

2.    老苦:即老年体弱的痛苦;

3.    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

4.    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

5.    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时的痛苦;

6.    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时的痛苦;

7.    求不得苦:即所求而得不到的痛苦;

8.  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覆盖真性之痛苦。(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

既然人世间是苦的,那么人就应该追求不苦的、无苦的生活。然而,追求不到又是苦。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命题。不苦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无苦的就是涅槃境界。因为在涅槃境界里,什么都没有了,连快乐、幸福都没有了,难道还有苦吗?佛说:“弟子们啊,有一种境界,无地、无水、无明、无气、无空、无智、无含混、无灭念、无念、无此界、无彼界、无日、无月。我不把这种状况叫做新生,不叫做过程,不叫做现状,不叫做死,也不叫做生。它没有根基,没有延续,没有停顿,这正是苦难的尽头。”

所以,人应该尽力挣断转世轮回的锁链,以进入极乐世界或涅槃境界。极乐世界在梵文中的意思是“熄灭”,是死后灵魂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一个不太确定的范围。极乐世界在《阿弥陀经》里有很详细的描述,读后使人向往。但是,人们在尘世中为了追求能到极乐世界去,竟不按佛的教导修炼,而是不择手段,于是又种下一个个恶因。而这些恶因又会按照自然规律结出恶果,于是乎,想到极乐世界去的人反而去了地狱。而在地狱里他们将遭受严酷惩罚,其间的磨难有:吞滚烫的铁球、烧烤拷打、冰冻、蒸煮(显然,这一切都应当理解为一种比喻)等等,这些都使人对死亡感到恐惧。因为我们谁也没有把握说自己死后一定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除非现实现世已经求到“法”,或已经得到“证”。我见过许多佛教徒,均称自己已明“法”,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并不是那么回事。当然,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教的宗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并没有听说过以恶行来偿还业债的。

总之,佛教带给人们的是,要尽快摆脱、离开这个苦难的人世间,去到那不苦的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去无苦的涅槃境界。因此,修炼是现实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修炼得好,便没有死亡恐惧。确实,从若干佛教徒临终的状态看,他们都很安祥,没有苦难感、没有恐惧感。但这并没有排除现代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暗示”。这是不是心理暗示,只有死去的人才知道了。所以,人生在世,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然而,佛教只是凭教规、戒条来束缚人们的行为,这就象现代国家一样,凭法律来束缚人们的行为。这办得到吗?当然,佛教的说理很多,比喻、暗示也很多,但所缺乏的是证据。没有谁能够带领人们去地狱或者西方极乐世界去旅游一下,果真能这样,我相信,所有的人旅游回来绝对信仰佛教。因为现代泛科学主义已经使得人们一切都要相信证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