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亲生母亲:烟花三月下扬州(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30:3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自隋唐以来,文人墨客们总是无比神往扬州,总把扬州视作一幅曼妙鲜丽的图画,编织在他们长吟短叹的杯盏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散文……怂恿着,诱惑着,臆想着,穿过春花兼秋月,掠过长亭更短亭,拨开岁月的风烟,只为那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下扬州。到扬州去。
三月,一个明媚如画的春天的周末,天是晴朗的天,人是晴朗的人,景是晴朗的景。我们这次下扬州还是去得早了点,因为今年的春天来得晚,琼花还没有开,柳絮才刚刚发点新绿。不过,还是应了那句古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这块大运河滋润的古老土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次,我们有幸游览了现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诗人、学者朱自清老先生的故居。

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然是最负盛名的美景——瘦西湖,“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扬州瘦西湖湖面虽不大,但水面狭长曲折,显得清雅幽深富于变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秀的神韵。十里瘦西湖,有长堤、徐园、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等名胜。五亭桥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中国最秀美的桥,桥上五亭显南方之秀,桥身显北方之雄,南北两种风格融为一体。五亭桥南为莲性寺,里面有名的建筑便是白塔,其巍峨矗立,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塔身为砖结构,整个造型与北京北海白塔相似。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是一座汉白玉拱桥,其孔半圆,倒映水中,酷似一轮满月。单这桥名,即可见其美,让人浮想联翩,追思往昔繁华。
神游至此,烟花梦里的扬州,月明桥下的扬州,浅深红处的扬州,“青楼薄幸”的扬州,已然激发了人们内在的豪情、温情和柔情。这里的飞檐古巷,这里的墨竹绿杨,这里的清风明月,这里的流水画舫……所有的美,都在这里淋漓尽致的显现,让人目不暇接。

“晚清第一园”---何园也是扬州的一景点。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清同治年间,道台何藏舠在双槐园的旧址上改建成寄啸山庄,占地14000余平方米。园名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
何园虽是平地起筑,但却独具特色。通过嶙峋的山石、磅礴连绵的贴壁假山,把建筑群置于山麓池边,并因地势高低而点缀厅楼、山亭,错落有致,蜿蜒逶迤,山水建筑浑然一体,有城市山林之誉,是扬州住宅园林的典型。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早晚的变化,极尽人工雕琢之美。

扬州很精致的一个地方是个园。个园和别的园林一样,原本也是官宦人家的花园。江南雅士多,于是构造起来颇见精巧。亭、阁、山、石,竹、木、花、水,一切都搭配的特别有意思。时而幽静,时而开朗;时而清淡,时而娇媚;时而层叠不知归处,时而平泼一目了然。从个园屏风过去,从南到北,整个园子布置成了春夏秋冬四景。细想来,这园子春执红花嘉草,夏伴清池细瀑,秋把高风明月,冬依翠竹寒松,再行廊过阁,闻鸟观鱼,真是别样的境界。
在扬州,几乎每个景点都在放童丽演唱的那首《烟花三月》,“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扬州的一草一木,一尘一土,似乎都成了诗词雅韵中一个个幽幽难诉复又击节慨叹的音符。
两天的游程很快就结束了,离开扬州的时候,总感觉没有看够。“春风十里扬州路”,这是一座清丽娇媚,被诗泡着的城市,它的景色,它的氛围,它的古老和它的明媚,绝不掩饰的展现给你,如一壶醴酒,既香甜可口,又意味悠长。于是不禁又想起黄慎写的一首诗:“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这首诗很一般,可它自有一种春光惹人醉在里头。满园花簇簇,青春好女子,摘下一枝,斜插于鬓发间。水边闲坐,柳绿裙红,醉了春风。扬州,真的让人陶醉!
发几张照片,也不具体说明了,网速太慢了。






胸有成竹










以上照片紫蝶于2011年3月摄自扬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