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代理与编制的区别:有学习压力,应该听什么音乐缓解压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9:26:52
关于“音乐与学习效率之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高一理科实验班  张沂忱  刘明润  陈山山
指导教师  刘惠玲

摘  要  本课题围绕“音乐与学习效率之关系”这一问题,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文章认为,从总体上说,音乐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于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这种做法,文章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认为处理恰当就可以趋利避害,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文章对听音乐的方式、音乐的内容和风格类型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音乐  学习效率
许多同学有一边学习一边听音乐的习惯,也有许多人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样做会降低学习效率,弊大于利。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音乐与学习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问卷调查的情况请参阅附件),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初步研究,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参考和引导。
一、现状与问题
这次调查共有120人填写了问卷,其中62人认为听音乐对学习效率的作用应视情况而定,占51.7%;有45人明确认为听音乐能提高学习效率,占37.5%;只有8人认为两者无关;认为听音乐对学习效率只有负面影响的人数更少,只有5人。与此相应,79.6%的同学表示自己经常或偶尔在学习时听音乐,选择“总是”或者“从不”听音乐的人数较少,分别只占11.1%和9.3%。这说明同学们大都对听音乐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持积极态度,但又不是盲目地肯定。
在120人中,表示在做文科类作业时不听音乐的有9人,而表示在做理科类作业时不听音乐的却有36人。这种明显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文理两科作业的不同性质和所需的不同思维方式引起的。这反映了同学们在听音乐时是有选择的,又说明听音乐对学习效率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有57.3%的同学是因为喜欢音乐而听音乐的,而当问及听到自己不喜欢的音乐时的反应,73.3%的同学觉得厌烦或者无法继续学习。这说明对音乐的喜好与厌恶成为音乐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不听音乐的主要原因”一问中,35.7%的同学是因为家长反对,27.7%的同学是因为怕影响学习。可见,许多家长对学习时听音乐持消极态度。而在学生当中,虽然上文所列的数字有明显的倾向性,但仍存在不同观点的争论。如有一位同学表示自己经常听音乐但在发表个人意见时却认为“学习+音乐=浪费时间”。与之争锋相对,有同学认为“一个懂得音乐欣赏的人,他的学习效率一定比其他人高”。
在同学们推荐的乐曲和歌曲中,有部分同学选择经典音乐,也有不少同学选择流行歌曲。在选择的经典音乐中,也有部分曲目因过于强烈或伤感而不适宜在学习时听。这说明对所听的音乐还有进一步优选的必要。
当然,这只是同学们在学习时听音乐的大致现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事实参考。更多的问题——比如怎样将音乐的艺术氛围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听音乐对于当下的学习有何正面影响,又有何负面影响,从长期来讲听音乐对于个人学习素质的提高又有何影响,等等——需要更为深入的探讨。许多同学在发表个人意见时提到了这些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好的现象。
二、作用与影响
问卷调查和有关的理论论据都说明了欣赏音乐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⒈欣赏音乐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促进作用
欣赏音乐对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广义的作用是指音乐在长时期中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所起的作用,狭义的作用是指音乐对提高当下的学习效率的作用。
首先,从广义上讲音乐对人有广泛的教育作用,这虽然与当下学习效率的提高无直接的联系,但它会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精神、思维等素质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
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学生所实施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中,乐位居第二。孔子还认为,教育的进程是一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的过程。我国古代典籍《尚书正义》中说:“我任命你主管音乐,教育贵族子弟们,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肃,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③法国作家雨果认为,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中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这些思想充分说明了音乐在对人的全面教育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音乐能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查尔斯佛莱认为:音乐“能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增加我们的洞察力和智慧,培养我们的理解力并使之更加深刻和完整。”④优美的声音形态浓缩而成的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与人产生身心交感共鸣,在美的意境中浸入到人的潜意识层,逐渐沉淀着由直觉转化的理性。
音乐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音乐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因此音乐对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次,从狭义上来讲,在学习时听到赏心的音乐,对于当下学习效率的提高、灵感的激发有直接的作用。
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一个人只要一听到音乐,生理上就会受到影响。人的呼吸、血液循环、皮肤触觉、肌肉张弛、脑能量等,与音乐的节奏、音的高低、音量的大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思想家旬子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音乐对于人们不仅可资怡悦,就解除疲劳而言也是有益的。”⑥研究表明,当人听到一曲莫扎特后,人的大脑活力增强,思维更敏捷,行动更有效,像是给生锈的大脑零部件上了油。这就是所谓“莫扎特效应”。⑦由此可见,欣赏音乐对于提高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思维活力乃至整个身体功能都有积极的作用。
音乐能影响人的心理。在汉语中,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是异音同字。《礼记·乐记》中对音乐的表述就是“乐(yuè)者乐(lè)也”。同样,在英语中代表“音乐”、“乐曲”的music一词与代表“使快乐”、“供消遣”的amuse一词也有着词源上的联系。这说明音乐能使 人心理愉悦,而愉快的心情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无疑是有利的。事实证明,热情乐观的音乐使人心胸开阔,气势磅礴的音乐使人坚毅刚强,宁静的曲调令人心情安定,欢愉的旋律使人精神焕发。
音乐能提高人的思维活力。人的思维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分。这种区分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分工有着内在的联系。左半球主持思维中语言的、概念的、分析的、连续的和计算的活动,右半球则同知觉和空间有关,偏重于音乐的、绘画的、空间的形象感受和识别能力。两个半球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思维能力和活力。学习既要善于逻辑思维,又要善于形象思维;既要善于收敛思维,又要善于发散思维。因此学习虽应以左脑为主导,又需要左、右脑的配合。学习时听音乐,正可以激活大脑右半球,又可以使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左半球得到一定适度的放松,使两者相互配合,促进思维活力的提高。
音乐能激发灵感。灵感,是指由于思维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突发性的思维现象。我们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苦思冥想后“豁然开朗”的情景,那就是灵感。灵感主要是来自下意识层。科学家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信息量比应当具有的信息量少6个数量级。这些少去的信息实际上通过无意识的途径解决了。因此,下意识实际上时时刻刻在参与着思维的过程。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意识控制大脑按照某种方向有目的地活动,而下意识处于潜在状态下。而当精神放松时,意识处于非强制性的活动中,下意识也就从潜在状态显现出来。引发灵感的条件是“智与恬相交”,就是一张一弛,有紧有松,紧张的探索与适时的放松相辅相成。音乐正提供了“恬”的条件,在轻松的环境下“无声”地影响着下意识,使原本受抑制的下意识自然流露,激发了灵感的产生。爱因斯坦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可能原因正在于此。
从上面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音乐对当下学习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是无法否认的。在调查中,67.5%的同学认为音乐是靠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习效率的,56.7%的同学认为音乐是当时就起作用的,其中,又有33.3%的同学认为两者兼有,这一结果是与我们的理论分析相吻合的。
⒉欣赏音乐对学习效率的消极影响
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虽然各司其职并且相互促进,但处理不当也会相互干扰。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因为自己选择的音乐不合适、或者音量过大等原因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降低。此外,因为个人的情况不同,音乐对于不同人的学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造成了听音乐降低学习效率的事实。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音乐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但这是有条件的,也是因人而异的。这里仅就收集的意见和参考的资料以及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⒈总体而言,音乐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我们在紧张学习的间隙应该适当听听音乐;在学习中也可以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地听听音乐,以提高学习效率。
⒉所听的音乐的内容应当是健康向上的。这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更是陶冶性情、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⒊听音乐的方式主要应当采用背景式法。这是与欣赏式法完全不同的。它的特点在于欣赏者不以听音乐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作为学习(或其他工作)的衬托和背景。这样既保证了听者的注意力不在音乐上而在学习或工作上,又起到了本文第二部分所讲的效果。学习时所听音乐以无歌词的乐曲为好,因为歌词往往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音量也应适当小一些,犹如居室里散发的阵阵的兰花幽香一样。
⒋听何种音乐应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在调查中发现90%的同学认为音乐起提神作用或激励作用,10.8%的同学认为音乐起镇静作用,其中2.5%的人认为两者兼有。这反映大多数同学听音乐往往在疲倦时,目的是促进精神的兴奋。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听一些节奏感稍强,比较欢快或激昂的乐曲。既然是为了提神或激励自己,因此这种音乐不一定要在学习时听。将近一半的同学表示自己有过学习前听音乐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的做法,并认为效果较好。鉴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暂停学习十分钟而改听音乐10分钟。
在心情浮躁时,也能通过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静下心来学习。这时的音乐应以舒缓柔美为宜。但过于低沉的音乐效果却不一定见佳。
在外界干扰较强时,可以利用音乐来达到集中精神、屏蔽噪音的作用,使注意力不被分散。这也是音乐的独特效果之一。这时最好用耳塞听音乐,因为耳塞本身就能起到阻隔噪音的作用,同时也能使音乐更为清晰和纯正。
总之,音乐的节奏应掌握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宜太慢,也不宜太快。太慢了就成了催眠曲,使人昏昏欲睡;太快了容易使人过度兴奋。国外自19世纪下半叶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实验,并得出许多科学的结论。如摇滚音乐对人体有害,因为它与人的生命节奏不协调,容易导致紧张、疲劳;学生由听摇滚音乐改为听古典音乐,学习精力更加集中,学习成绩也明显上升。⑧
⒌关于具体的音乐曲目,这里参考问卷调查和向有关专业人员的咨询,推荐以下曲目供同学们选择:《春江花月夜》、《空山鸟语》、《雨打芭萑》、《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瑶族舞曲》、《长城随想曲》、《翻身的日子》、《二泉映月》、《莫扎特小夜曲》、《舒伯特小夜曲》、《柴可夫斯基小夜曲》、《舒曼梦幻曲》、《蓝色的多瑙河》、《沃尔塔河》、《A大调(军队)波罗涅兹》、《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卡门序曲》、《一八一二序曲》、《大海》。
⒍最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论是学习间隙还是学习时,听音乐都应考虑到他人,不要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鸣谢:本课题的问卷设计和论文撰写得到了刘惠玲老师的精心指导,高一⑵班、高一⑽班和高一理科实验班的同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了问卷,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①《论语·泰伯》。
②参见《尚书正义·尧典第二》。
③柏拉图:《理想国》,第70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④《以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定位音乐教学模式》,《中国音乐教育》 2001年第 5期。
⑤《旬子·乐论》。
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419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
⑦《听莫扎特乐曲智商提高一半》,《广州日报》2001年1月6日。
⑧《音乐教育是一项社会奠基工程》,《中国音乐教育》》 200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