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式建仓主力建仓手法: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27:48

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2009年7月24日,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出炉,十大镇馆之宝为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良渚文化玉琮王、春秋伎乐铜屋、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唐“彩凤鸣岐”七弦琴、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元龙泉窑舟形砚滴、民国万工轿。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河姆渡遗址出土,属河姆渡文化第二期。长16.6厘米,残宽6.3厘米,厚1.2厘米。蝶形器的质地有象牙、木、石三种。此器为象牙质,有残断痕迹,器身上贯穿6个小孔。正面阴刻图案的中间为常见的重圈纹,外缘呈火焰状,两侧对称各有一与其相连的鸟纹,昂首相对而望,且略有繁简之别。周边刻有弧线、点线纹样,连接穿孔,环绕在双鸟周围。关于其题材,有“双鸟朝阳”、“双鸟舁日”等说法。河姆渡文化中鸟的形象出现较多,表现手法具体形象,动感十足。联系之后良渚文化中的玉鸟、鸟纹以及越地青铜器中的众多鸟形装饰,可谓开后世鸟崇拜之先河。蝶形器反面制作粗糙,穿孔周围有一些凸起及纵向凹槽,应为穿绳绑缚之用。此蝶形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堪称旷世珍宝。

良渚文化玉琮王

       良渚反山墓地出土,编号为M12:98。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孔内径3.8厘米。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墓主左肩上方。整器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整体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纹饰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节琢刻一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图案,这种简化的人兽组合结构,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而鸟也是通天的灵物。琮是良渚玉器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其功用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祭祀的法器。此玉琮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通称“琮王”。不仅如此,与之同出的玉鉞、玉权杖等在诸多良渚玉器中都是最庄重且独一无二的,说明它们无疑是已拉开文明乐章的良渚文化的王权的象征。 

春秋伎乐铜屋

       通高17厘米 面宽13厘米 进深11.5厘米 1982年绍兴306号墓出土在绍兴306号墓出土的17件青铜器中,这座造型精致巧妙,色泽莹润悦目的青铜房屋模型堪称翘楚。铜屋平面作长方形,三开间,三进深。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四角攒尖顶,顶心立一八角柱,柱顶塑一大尾鸠,柱身中空,但与屋顶不通。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其他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作击拍鼓状,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伎乐铜屋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模型虽然未必能够准确地反映民间住屋的具体形制,但透过它,我们多少能获得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铜屋中的奏乐人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映越人音乐生活的难得画面,室内跪坐的六人造型生动,各司其职。凝神静视,似乎还可隐隐闻得笙歌之声。铜屋八角柱上的大尾鸠鸟还向我们传递了越人精神生活的另一类信息,那就是越人的鸟崇拜。伎乐铜屋以其广泛的综合性,为我们提供了多方位的信息,使我们关于越人生活的画面变得较为丰满和清晰。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通长52.4厘米 1996年从香港征集 1995年10月,青铜专家马承源先生在香港一古玩店奇迹般地发现了一柄据传出于浙江的越王者旨於睗剑,后在杭州钢铁集团出巨资襄助下,1996年初浙江省博物馆成功征得这件流失的国宝,使之回归越国故里。这把越王者旨於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作宽从厚格式,中起脊,两从斜弧,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剑主越王者旨於睗,即《史记》记载的越王勾践之子鼫与。在他在位的6年(前464——前459年)中,冶师为他精铸了一批兵器,仅青铜剑目前就有多把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就是这柄越王者旨於睗剑。此剑完整无缺,亮泽如新,寒芒泠泠,虽历二千四百多年的岁月,依然不锈不蚀,风采依旧;剑刃极薄,异常犀利,吹毛可断,加上剑鞘齐全,缠缑完整。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实为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唐。 琴长124.8cm,有效弦长116.3cm,额宽16.3cm,肩宽18.8cm,尾宽12.5cm,厚5.4cm。琴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  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通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塔由纯银捶擛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方形,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基座下面用方形银板封护,塔座的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4尊相间作装饰。塔身方形,四面圆拱形龛内镂刻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宝首、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等佛本生故事,人物外表鎏金,四角各有一护法金翅鸟。塔身的最上层用忍冬及兽面纹作装饰。塔身四角的山花蕉叶,正面捶揲反映佛祖一生事迹的佛传故事画面,共16幅,背面捶揲佛坐禅、说法等形象。塔刹由刹杆、五重相轮和顶部的摩尼宝珠等构成,塔刹的底座装饰12朵覆莲,五重相轮上饰忍冬、连珠纹、底轮最大,往上渐收。塔完整无缺,为首次发现的吴越银阿育王塔,塔身镂刻的佛教故事在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最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最新资料。此塔是五代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开始营建雷峰塔时专为雷峰塔打造,银塔内置奉安“佛螺髻发”的金棺。金棺银塔其意义等同于金棺银椁,是瘞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

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1965年温州白象塔出土通高64厘米此像头微颔,面相长圆。长眉细目,点画睛珠。直鼻窄翼。樱桃小口,点画朱唇。下颌丰满。双耳下垂。顶梳高髻,发丝整齐,缀饰璎珞,冠带垂肩。颈部细长,划有肉纹,项饰璎珞。溜肩,肩搭石绿色缠枝纹描金帔巾,帛带绕颈部过胸前贴体侧垂于座上。袒胸露臂,臂、腕著钏。腰系红色菱格纹贴体长裙,腹部系带打结,外束石绿色蜂窝纹描金短裙,裙摆呈花瓣状覆于脚面。腰肢微弯,臀部左扭,右膝微屈,形成曲线,充满律动。双手纤巧,平举胸前合十。两足八字外分,跣足立于双瓣仰莲座上。菩萨面容秀丽写实,体态修美轻盈,衣饰贴体简约,与自然写实的大时代风格相一致,与当时一类世俗气极浓的繁复的网状联珠华饰装饰的菩萨相比,又散发返朴归真的美感。塑像人体结构把握准确,充分体现了宋塑的典型特征;肌肤柔润匀称,衣纹写实简约;人物面容完全是生活化了的世间人物,契合时人的审美倾向;衣饰繁简有致,设色鲜明,华而不乱,显示了塑匠精湛的技艺及对美的把握;其制作工艺又表现了“瓯塑”的地方特色,确是宋塑的典范之作、泥塑中的珍品。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纸本墨笔 纵31.8厘米 横51.4厘米
       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过继永嘉(今属浙江温州)黄氏。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中年曾做过小吏,一度入狱,出狱后隐居不仕,皈依“全真教”,寄情山水。被推为“元季四大家”之冠。其画格有二:一种作浅绛色者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一种作水墨者,皴纹极少,笔意尤为简远。
《富春山居图》系作者为无用禅师所作,历数年经营才告完成。它以水墨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峰峦冈阜、陂陀沙渚,林木葱郁,疏密有致。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但又更简约利落,自出新意。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而似天成。纵览长卷笔墨纷披,林峦浑秀,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是黄公望水墨山水之巨作。《剩山图》虽是原作起首的一部分,但画面中所描写的山水风光,仍能体现黄公望超凡脱俗的笔墨技巧,基本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作品。
       引首有韩对行书题“富春一角”、王同愈绘黄公望像、吴湖帆楷书题跋,卷后有王廷宾、吴徵、冯超然、张珩、徐鸿宝、马衡、吴湖帆等多人题跋。
       富春山居图卷在数百年流传中饱经沧桑,险遭火殉。明成化年间该图卷一度为沈周收藏。弘治元年(1488),为苏州节推范舜举所有。隆庆四年(1570),落于无锡谈志伊处;万历二十四年(1596),归于董其昌,不久转给宜兴收藏家吴之矩(正志),再传其子吴洪裕(问卿)。吴洪裕在云起楼中筑富春轩珍藏,请邹之麟题匾,比作王羲之的《兰亭序》。明亡后,吴洪裕随身携带此卷,时刻不离。淸顺治七年(1650),问卿病危,竟以此图投火为殉,幸被其侄从炉火中抢出,惜前段数尺已焚毁。焚后分成二段,前段即《剩山图》,后归王廷宾,1938年为吴湖帆所得,1956年为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征集。
       后段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右上角有“吴之矩”半印,与前段衔接,图中笔墨一脉相通。后段先归张范我,又经季寓庸、王鸿绪、高士奇、安歧等手,乾隆十一年(1746)收入清宫。后段上有黄公望亲笔题识,记作图的缘起。推荐理由:位居“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其经典力作《富春山居图》濃縮了畫家畢生追求,堪称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并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龙泉窑舟形砚滴

       通长16.2厘米,高9.1厘米,宽6.5厘米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书房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四宝。那么砚滴之实用功能则要小得多,而相应的清赏把玩价值却要大得多。它们题材多样,工艺精细,寓意美好,其消费对象往往是功成名就的达官显贵,因此传承至今的砚滴类作品大多具有很高的鉴藏价值。龙泉窑是饮誉中外的一代青瓷名窑,以其中心产地在浙江龙泉而得名。它创烧于五代北宋,宋元之际达到鼎盛,明代中后期则走向衰落。南宋中后期龙泉窑在胎釉的制备工艺上获得突破,以烧造出粉青、梅子青等美若碧玉的厚釉青瓷而彪炳千秋。这件舟形砚滴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土于龙泉。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粉青。椭圆形小平底,露胎呈火石红。造型上运用写实手法,将一件文房用品塑造成一叶飘荡在江面上的扁舟。船舱内有两位高士端坐闲话,仓外则有一位着蓑衣的船夫,正攀爬仓顶,欲取下上面的斗笠。人物形象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给人以静谧的乡野气息。有宋一代偃武修文,崇尚文艺,文人得宠,是我国历史上“郁郁乎文哉”的时代。这一舟形砚滴的设计灵感乃源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赤壁泛舟之典故,从中寄托了古代读书人对功名的渴求和对一代文豪的敬仰之情。

民国万工轿

        此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被列为浙江省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之一,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1954年从宁波征集来。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需八个人抬,故称“八人大轿”,因制造时曾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又称“万工轿”。民间传说康王赵构因浙东女子救了他一命,特赐“浙东女子尽封王”,古代浙东女子出嫁时可以坐“五岳朝天”、极其豪华的朱金木雕万工轿,其豪华程度甚至远远超过皇后用的花轿。
       花轿的好坏最能显示主人的身份,花轿根据雕饰人物的多寡及工艺水平,分三等,此轿属头等轿,是现存最豪华的一顶花轿,旧时彩结贳器店用于出租。据说,过去新娘子乘坐一次花轿,要化一石米的代价向贳器店租赁,只有城中豪富才租用得起。花轿的前方要有男、女方的迎亲仪仗,仪仗的阵势包括高灯,中乐队和西乐队。花轿的前面是轿前担,花轿后面还有一顶小轿,坐着作为压轿人的新郎的兄弟。小轿后面跟着的是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坐这种花轿的新娘是一辈子的荣耀。
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无数,所以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这顶轿子的结构前后、左右对称,轿上还雕有24只风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只狮子和124处石榴百子等。组成了天官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状、独占鳌头等吉祥主题;一组组圆雕人物,组成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戏曲场景,如《浣沙记》、《天水关》、《铁弓缘》、《水浒传》、《西厢记》、《荆钗记》、《拾玉镯》等。轿子的中段等地方还辅以镜片玻璃画,每一幅画上也都是一个古典名剧片段。
       此轿采用是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此轿子由几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没有特设的轿门,迎亲时有专门的拆轿师傅跟随在迎亲的队伍里负责拆卸,使新娘子方便出入。
       此万工轿是现存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朱金木雕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