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辣椒和什么炒好吃:礼县盐官镇 西部最后的手工制盐作坊(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8:55
礼县盐官镇 西部最后的手工制盐作坊(组图)  来源:兰州晚报 

盐井坊

作坊

晒盐

工具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尚书·说命》就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尚书·禹贡》有青州“厥贡盐”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

    甘肃礼县的盐官镇,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比较成熟的井盐生产工艺,这里的井盐生产业不仅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食用需求,而且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下来,让人品味和传承。

礼县的盐官镇,历史上称为卤城,现在是礼县的东大门和第一重镇。据《礼县史话》等资料记载,位于盐官镇南门外骡马市场附近的盐井,发祥于周代秦人占据时期。战国时期,国家在这里设置官吏,专门管理盐业生产。井盐生产从其发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都是当地人民重要的手工业和主要经济来源。据《礼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盐官镇的盐民达300余户,年产盐量达80多万斤,“盛况空前,煮盐的青烟弥漫着整个平川。”

    据礼县文化馆李馆长介绍说,盐官并非盐关,而是因设置管理井盐业生产的盐官而得名。据当地史书记载,盐官自古盛产井盐,历史非常悠久,唐代时期,井盐生产规模比以往更加扩大。盐官镇的盐井其实是冒水泉,水满自流,因而很早就被古人发现。

    当地民间传说,在隋唐时期盐井一度枯竭,唐将尉迟敬德行军至此,见到一只白兔跳跃在马前,便拉弓射猎,白兔中箭后带箭钻入盐泉,随后泉水涌出,于是井盐又重新旺盛起来。盐官镇是礼县、西和通往天水方向的东大门,古代处在连接陕甘川的交通道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今,徐合公路穿境而过,更加凸显其重要的交通地位。历史上这里水草丰茂,盛产井盐适合畜牧业发展,便利的交通使“盐官骡马市场”在西北五省盛名一时。

  传说

    盐官镇(古时卤城)是三国时期蜀魏交战的主战场之一,也是蜀魏争夺的一个重镇,历代以来这个重镇流传着很多美妙的传说和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卤城运麦的故事妇幼皆知。据《礼县史话》记载:相传诸葛亮攻取了曹魏军事要寨祁山之后,曹魏大军退居卤城。当时正值小麦黄熟,蜀军长期征战粮草不济,诸葛亮一面加紧修筑营寨,一面密谋筹划抢收小麦。曹魏大都督司马懿派大将张郃镇守塞道,进逼祁山,钳制蜀军,自已亲率诸军将士抢收小麦,以图困死蜀军。就在魏军收完小麦就要运走的节骨眼上,诸葛亮导演了一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夺粮迷魂战。在四辆四轮车上,都坐着簪冠鹤氅、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都有二十四个皂衣赤足、披发仗剑、手执七星皂方的卫士推车,都有千名军士护车,五百名军士擂鼓。他们分前后左右,从四路向魏军杀来。司马懿真假难辨,乱了方寸,军心因此大乱。慌忙间弃了卤城逃往上邽。张郃出寨营救,诸葛亮又派姜维伏兵塞道,在张郃后军点起硫磺杂草,断了后路。张郃冲出重围,也匆忙逃往上邽。诸葛亮遂派兵将魏军小麦尽数运往祁山寨中。

  渊源

    据《礼县志》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地处西垂西犬丘,今礼县及周边地区的秦祖先在与周的交流中,吸收了先进的生产经验,陶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发展,具备了熬制加工井盐的能力。春秋初年,先秦崛起,先进的制作工艺及铁器传入西垂使井盐加工技术更加成熟。战国时期至秦建国初年,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秦国国力日益强盛,最终一统天下,为当时先进手工业工艺的传播及秦与巴蜀煮盐技术的交流提供了现实条件。战国后期至秦,国家对井盐的重视和开发,使井盐生产工艺进一步发展完善。秦、汉以后,历经唐、宋两代,直至解放初,当地居民乃至周边诸县一直在食用盐官的井盐。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盐民达250余户,产销量达200多万斤,征银达2000多两。至今,当地老人们还能回忆起街头叫卖盐盐水的情景。

    据《礼县史话》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从秦州赴同谷时作了一首题为《井盐》的诗,对当时卤城煮盐的盛况作了的描写:“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水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自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自当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盐业的控制以及井盐熬制成本增加,井盐逐渐被物美价廉的加碘有机盐取代,井盐加工退出历史舞台。

  价值

    对于井盐制作技艺的价值,当地研究者有着切身的认识。礼县文化馆李馆长告诉记者,盐官井盐在历史长河中时刻都有着自身重要价值的体现。“首先是重要的考古价值,盐官流域地处西汉水上游,是秦人的发祥地。秦人之所以迅速崛起,与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盐井工艺集中体现了先秦时代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汉代恒宽在他的著名经济学政论文《盐铁论》中,就指出“盐铁专营。”

    李馆长告诉记者“其次,盐井推动了盐官商业重镇和“盐官骡马市场”的形成,在历史上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据史料记载,久负盛名的“盐官骡马市场”与盐的生产有密切关系,盐官镇骡马市场相传兴于唐代,大约与当地兴旺的井盐运输和其地处西部发达的牧业区与东南部发达的农业区交错位置有关。至明、清时期骡马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更趋繁荣,现在已发展成为西北最大的家畜集散中心。礼县文体局的研究人员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盐官一年一度的骡马交易会期间,上市牲畜数以万计,成交额在200万元以上。1993年全年的牲畜交易总额达到10万头(匹),前来参与牲畜交易的不仅有西北各省区的客户,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客户也频繁光顾。

  “还有就是井盐制作重要的审美价值。盐官井盐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旧完好保存着古代手工制作的基本原貌,真实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初始形态。一观一读,使人们重温历史,返朴归真。还有就是旅游开发价值,井盐制作作为一项该地区独特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是一项很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李馆长认为“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遗产

    礼县文体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盐官镇盐井已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水经注》中有记载说盐官盐井“水与岸齐”,“味与海盐同”,《读史方舆记要》也记述盐官井盐“能痿瘤”,现在老一辈的盐官人依然用盐井水洗浴治疗关节炎等病症,效果不错。

    据《礼县志》记述,盐井祠现存发祥于周秦的盐井一口,口方三尺八寸,井深三丈一尺,至今盐水仍不断向外涌现。不知始自何朝的井盐熬制工具全套,有关盐井的碑刻、匾额、典籍和书画多种。其中明嘉靖丁未年(公元1547年)《重修盐官镇盐井碑记》,清代无名氏撰写的《盐泉赋》,民国时《甘肃盐法志略》等文献,对进一步研究卤城及盐井历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唐大诗人杜甫入川途经盐官写下的《盐井诗》更为盐井增色不少。

  当地人对盐神庙供奉有加,当地人告诉我们,礼县的盐神庙一进三院,供奉着“盐婆婆”,而在甘肃漳县盐川镇也有一处盐井,供奉的盐神是“盐爷爷”。据说每隔几年漳县的盐井就不产盐了,当地人戏称这是“盐爷爷”与“盐婆婆”约会去了,他走的时候把盐也带走了。

    有专家认为,由于现在采用现代化的制盐技术和大量有机碘盐的工业化生产,物美价廉的加碘有机精盐已经完全取代了土法手工制作的井盐,导致现已无人从事井盐生产,致使这项传统手工业技艺濒危失传。专家认为“井盐因生产成本较高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作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一种载体,其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本文相关资料及图片由礼县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