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贤齐面相分析:汉语语法系列(之二)汉语功能词的重新分类(下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05:21

汉语语法系列(之二)汉语功能词的重新分类(下篇)

(2006-09-11 22:43:22) 转载分类: 强词夺理
  汉语语法系列(之二)                      汉语功能词的重新分类                  (下篇)                                                     Re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 Words in Chinese    虽然笔者在术语旁边标志了一些英文或俄文词,但是不同语种之间同一术语的内涵及表达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只能说有大致相同的范畴。
  汉语的特点在对比中表现得十分明显:(1)屈折语靠形态变化来表语法关系,汉语没有语形变化,(2)屈折语是许多语法信息合为一体,汉语则是靠加字分别表达,
图1 :

 

 
并且(3)也有不同范畴的语法信息合并的现象。
  ●时态与体
  俄语的动词的体和态都体现在动词之中,动词本身分“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时态由词尾变化表达。英语的完成与否靠加词have,汉语的动词的所有时态和情态都靠加词表达。屈折语的体和时态的形式基本上是确定的,可是汉语是不确定的,体和时态的语义要根据上下文,特别是必须参照时间副词给定的时间来判断,因为,时态功能词的出现时间参差不齐,在口语中还时常脱落。
图2:

图3:  ●趋向
  俄语的趋向靠前缀表示,за-开始,起来,про-一直,持续,до-下去,英语靠加词,set down,stand up。汉语的时态和趋向围绕在动词前后,位置可根据习惯自由调换:
  他已经好起来了。
  他已经好了起来。
  ●次数
 俄语表达动作的次数有两种办法:一是由词缀表现的,一次体-нуть或多次体-атывать;二是用复合的办法,通过完成体或未完成体+副词叙述次数。汉语动词的次数,有时无论是一次性的还是多次性的,联带时态都可夹在动词中间,此时次数相当于词缀。
图4:

  “结婚”本来是一个双字词,“结了两次婚”的语式一方面说明,“结婚”的“结”是动词,另一方面说明,把时态和次数都包容在词之中,那么时态和次数都是动词必不可少的成分。
图5:
  ● 加强与情态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之中的“必”字是情态,动作尚未发生,是说者对动作发生可能性的判断。同时“必”有“必将”之意,因为要你等待之事,肯定是将来时。由于是直接引语,所以是“一般将来时”,如果转述,就是英语的“过去将来时”,因为,庄公说此话,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
  时、体、态、趋向、次数是对动词自身特征的描写;加强语气和情态不是对动词本身的特征,而是说者的态度的描写,同时带有一种潜在的时间。“加以”、“给以”是现在时,“试图、企图、应该、必须、需要、可能”都是将来时,因为事情还没发生,不可能是过去时。如果有时间副词,说明事情发生在现在,还有可能是现在时。屈折语专门有动词表时态,俄语быть,英语to be,所以模态词专门表情态,与时态是分开的。可是汉语的时态与情态是合在一起的。“他明天可能来。”“他明天会来的。”“可能”和“会”既表情态,又表时态。
  与动词结合最近的是时,其次依次是体、趋向、次数、加强和情态。在语句中的排列位置:情态+将来时+加强+动词+(次数)+体+时态+趋向。当然,并不是每个语句都出现所有的成分,在前位的将来时与在后位的现在时与过去时就不会同时出现。时态与趋向的位置也可以调换。这与Ross(1972)建立的一个英语中动词到名词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不同,是动词内部时态的排列。
1.应该能够    好    起来。
   情态      动词   趋向
2.应该  进行  清理和整治。
  情态   加强    动词
3.可能    要     进行   第三次  野外训练。=
   可能    要    在野外  训练    第三次。
   情态   将来时   加强   次数   动词     
   模态   将来时   处所   动词   次数
   4.已经    进行   了    三次  野外训练 了。
  时间副词 加强  过去时 次数   动词    语气
   虽然每个中国人都会讲汉语,但是对汉语语言的认识还没有完成。任何的分类与系统都是对汉语的一种认识。笔者在此也仅仅是对汉语功能词作了一个初步的分类,许多细节需要斟酌,需要众多学者参与讨论。希尔伯特有句名言:“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因为我们现在就需要知道(现在时)汉语语言的奥秘,所以,经过努力,我们将来一定会(将来时)找到答案。
             2003.6.22.,9.25.,
           10.20.定稿
          于北京,天通苑静思阁
   马建忠,1898初版,2002年版,《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9页。
 转引自:方绪君,2000,《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4页。
 见方绪君,2000,《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5页。
 见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详见此系列之一《汉语没有将来时?》一文。
 转引自:方绪君,2000,《现代汉语实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1页。
 可识别的前缀和后缀形式仅存在于部分名词之中,绝大部分可变词性的词汇是没有专门名词标识的。
 “使”字句为兼语式。如“虚心使人进步”,是“人”进步,不是“虚心”进步,但“虚心”是主语,“人”既是“虚心”的宾语,又是“进步”的施事。
 详见此系列之三《汉语的格》一文。
 这个范畴的命名比较困难,有的称为“体”,有的称为“完成”,还有的称为“态”,但都是英语的aspect之义。房玉清先生认为:“汉语动词没有西方语言那种‘时’(tense)的形态变化,但‘态’(aspect)的语法形式却很丰富,有些是西方语言所没有的。”见房玉清,1998,《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第9~10页。
 趋向、次数、加强的英文是笔者译的。
 Modality逻辑学称为“模态逻辑”(音译),可见与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共同的。
 “例如动词‘吃’的形态信息组合是‘eat+past+simple+singular+subject’,而实际说话时就会变成形态简单的‘ate’。” 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第13页。
 英语中动词到名词逐渐过渡的连续统:动词>现在分词>完成式形式>被动式形式>形容词>介词>形容词性的名词>名词。见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第253页,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