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春的神奇之门:语 文 教 学 的 情 性 滋 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0:26
—浅 谈 语 文 教 学 中 语 文 素 养 的 培 养 语文素养是人最重要的文化素质,而语文教育则是一种“生计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整体技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回归到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审视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结果却是另外的情形。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语文教学一直未走出教育副产品的“加工”阶段,只专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性,扶持学生把追求高分作为硬件,而培养学生成人则是软件,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是单一的增长:一切与考试接轨,考什么,教什么,课文以考题的形式教,平时则以考试的形式练;怎么考,怎么练。正是这种强化考试而淡化学科的本质,使有滋有味的语文被肢解成机械僵化的训练;强化外在知识能力的训练,丢弃内在生命情感的滋养哺育,从而失去放飞心灵的生命的欢歌和享受教学的精神的熔铸。长此以往,经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初中毕业生写不好规范的信件,高中毕业生写不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中文本科生谈古典文学、文化而色变。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谋杀了学生的天性,甚至把孩子对文学乃至文化艺术本身的兴趣被扼杀殆尽。
语文是由口头语言的“语”和书面语言的“文”组成的复合体,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的实践中不仅要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组词造句的规律,而且能够通过大量的感悟和体验形成语感,进而熏陶和感染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素养和人格品位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提升。鉴于此,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达到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公民的目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作为语文老师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才不至于成为枯燥的,无生命的,纯粹的文字的讲解和公式化的知识的传授。
教师认清了语文教育的本质,自然就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今后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同样也面临着思想的转型和学习思维涅槃的考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考试这个终极评判标准的制约,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态度,仅仅把它作为一门学习、考试拿分的敲门砖,至于隐于表面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充满情、真、美的精华的东西,他们已无暇顾及,也无能为力去赏析和品味。
于漪老师曾说:“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的培养;我们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除了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完成各个学习目标,更应该从人文性的层面去理解、感受、欣赏和品味深藏文本内部的精髓,以增强自身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只有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的精神才能得到贯注,思想才能随之净化,行为才能获得矫正,文化才能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彰显出来,使其在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更好的体现出来呢?
首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只有本正了,才能源清。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在整个考试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唯分是从了。毕竟“母语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最后的精神家园,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所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教学除了加强知识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外,更应该引领学生品味文本中深含的精神和思想的东西;除了体味和感受文字表面的东西外,更应该品味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意韵。只有这样,语文教学在学生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例如鲁迅的《故乡》一文的教学,如果从应试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传统的就是加强重要字词句的讲解和分析,然后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品味,做得再仔细一点就是挖掘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常规而言,教学能够进行到这一步应该是较完满的了,但是作为文学文本,“文学就是人学”,其除了纯粹的文字符号外,还应该有更深的意义寄托。“文为心声”,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经历,催生出来的文章更应该底蕴丰厚。“回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三维同构,时空转换,世事更迭,留下的除了变换的痕迹,还应该有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诸如,文中的“故乡”是否浓缩着“祖国”的影子;品读略显灰色的文字,是否有一种悠长的忧郁,悠长的美。。。。。。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如果能够上升到这个层面,静态的文字符号就应该变得鲜活起来,富有了生命。
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冲破单一文本的束缚,不能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狭隘的思想指导教学。就教学的时空性而言,其时间是短暂的,空间是狭小的。如果把一切的教学目标和应取得的效果都投放到课堂教学中,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语文本身的特性使然,其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很多是隐形的,而且是多维度的。正是因为这样,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以新鲜的、开放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思维引领学生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通过师生互动,课内外结合的不同形式,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去认识和品味不同作家的认识、思想、感情、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去感受他们或天下为公,积极入世的精神,或位卑未敢忘忧国,忧先乐后的胸怀,或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多元的社会,我们需要孔子,也需要老庄;需要杜甫,也需要李白;需要曹雪芹,也需要蒲松龄;需要鲁迅,也需要郭沫若;需要歌德,也需要安徒生;需要列夫.托尔斯泰,也需要卡夫卡。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生的阅历不同,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更是意韵丰厚,异彩纷呈。作为语文教学,如果我们不能用联系和发展的思想指导教学,不能举一隅而三隅反地引导学生,教学所加工的“成品”只能会变成井底之蛙,严重点可能会肢体健全而精神残缺。所以,教学中我们只能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只有以教材为依托进行适度的引申和延展,以点拓面,这样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才有滋有味。“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只有见多方能识广,才能汲取更多。而经过长时间的滋养和浸润,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得到净化,人格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最后,要实现“育人”的目标,我们在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应该进行大胆的突围。《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虽然还是“学生、教师、教材”三位一体,但是不再遵循“师授生受”的模式;教学的目标、方法等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是存在的,但是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三维的;随之带来的则是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生本的回归,学生主体性价值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践行。。。。。。基于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对文本深层次内涵的挖掘,教师不应该在是主角,而应该由教练员的角色回归到平等对话的首席,并以教材为依托,引领学生在“曲径幽处”探宝求经。当然这里的“宝”和“经”不是孤零零的存在,不是教师通过口干舌燥的像解剖麻雀一样的分析后,呈现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授之以渔”,学生主体性的参与而获得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性、独立性的去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的思想感情,品味其蕴含的深厚的文体底蕴。叶圣陶先生曾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自为研读,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也就是说,教学中教师只有扮演好“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的角色,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体性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主体能动地去感悟,体味文本,才能更好的陶冶情性,才能更有利于人格品位的提升。
总之,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而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语文教学只有引领学生接受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