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雪故事黑狱:好课的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05:25
 2007-08-13 10:03:02当前有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活动的倾向。许多不考虑教学内容和任务特点,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忽略了教学的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片面的做法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改革的表面化和机械化。协调统一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在于解决好学生课堂思维的参与深度和广度问题。只要教师的主导能调动和学生主体的思想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外在是否表现为活动,那这种课肯定具有实质上的活动。
 
四、一堂好课起码体现了教师老实的治学态度
 
一堂好课以重视提到学生素质为根本价值指向,所以一堂好课的评价必须把它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链条中来分析。断章取义,难以看出一堂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作用特点,做出的评价可能并不客观。比如一堂看来生动的课有可能冲淡了以后重点章节难点突破和兴趣调动。既然生命活动存在一定的节律,需要有张有弛,那课堂设计就应该处理好在哪些章节重点用力,在哪些章节作过渡衔接处理。老老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应有的态度,而多听几节课,从整体上了解教师整体把握教材能力,才能真正评价一堂课的效果如何。
 
另一方面,我们鼓励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必须能够经常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不能只是一、两次的“做秀”。经常的才是最重要的,不经常的要尽快解决其实用性问题。评价课堂教学就要选平常的课听。平实中有创新,平实中见功夫,平实中才能有效率。平常教学中的好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我一直认为一堂好课必须是注重学生时间投入和效果产出的关系,即效率问题。虽然现在提倡研究性学习或网络教学,但我在采用它们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些方法或手段能否被替代。如果能替代就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反之则就分析其最佳作用点和最佳重用时机。
 
一堂好课肯定是学生能够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而获得广泛而深刻的认识,为此教师应当老老实实地备课,以自己时间和精力大量投入获得须生45分钟高效率的迸发。
 
我十分反对教师为自己的一堂课,动员学生花2??3周查资料,准备角色扮演,这样学生不仅学习效率不会过高,而且成为了教师上课的道具。当然我赞成研究性学习,只是认为这种课必须做到学科间统筹,学科间计划,不能随意泛滥。
 
五、一堂好课的评价主体是学生
 
课上得好不好,归根到底应该由学生来评价。学生认为爱听或不听会后悔的课就是好课。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师讲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引起兴趣,学生爱听。另一方面教师讲得的课注重实际应用,紧扣考纲,学生感到听了就会考好。
 
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就得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而非障碍,通过差异这个活动的前提,促进生生、师生交流和最大面的交流,调动了学生才参与。
 
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就得为学生展示自己错误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为各层次的学生涉及针对性的问题,使其略微不适应,使其落入陷阱,进而在教师建议下,自己主动走出陷阱的道路,求得适应,获得成功。

  刘召东2007-08-13 10:02:44一堂好课的标准

在这些年的教课过程中,我感到我们评课的标准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越变越复杂。我在这些快速而复杂的变化过程中曾经迷茫过,各种相互交织甚至看似相互矛盾的评价项目存在不少实践中难以落实的问题。于是我感到自己不会教课了。
 
经过一两年的实践和反思,一堂好课的标准在我心里逐渐明晰起来。
 
一、 一堂好课从来都要和社会需要的大背景相协调
 
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好课标准,好课标准都为解决历史发展阶段教学中突出的矛盾而提出并强调的。“拨乱反正”之后,以“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社会需要,课堂教学评价侧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双基”的落实,鼓励大量的反馈矫正。90年代初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缺少大量高素质普通劳动者相关时,提出了在课堂主渠道落实素质教育思想,课堂教学评价聚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活动中来,评价内容不只是“双基”落实,更加入了学习方法和“情商”的成分。世纪之交,我们发现21世纪的国家竞争实质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整个民族素质的竞争时,教育又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更多体现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素养为核心整个劳动者素质上,教学内容、方法、环节的编排,师生交流的方式、手段都要体现这个思想。所以把握时代发展的矛盾、需要的特点,才能从总体上明白我们这个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标准。脱离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关注,就难以用发展的观念理解好课的标准的发展过程,就不能对自己教得如何和将如何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进行合理的定位,也就只能以僵化和机械的态度重复着教学过程。当前“扩招”导致生源情况的很大变化,就要求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想,从自己身上而不是只从学生身上找课堂效率下降的原因。关注社会生活,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大背景认识人才观、教育质量观,从而形成发展着的教育理念,是自觉修正自己课堂教学标准的前提和内在驱动力。
 
一堂好课首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反映。目前我们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争创国家级示范校的努力、扩招导致生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特点的新变化和信息化社会的特点使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采用探究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包括创新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堂好课应当首先折射出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不是缺少灵魂的形式的翻新。目前任何形式的课堂改革都要服从这个指导思想。
 
二、 一堂好课一定要符合教师的个性特点
 
教师上好一堂课需要诸多方面的素质,当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后,教师的个性特点就成了影响课堂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只有分析好自己的个性优劣点之后,结合学生情况,扬长避短,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风格。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风格定向,就会有生动而富有特色的的课堂,也才会有生动而有个性的学生。
 
我自己的条件,语言、肢体表达的感染力不是我的长处,但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知识面广,逻辑思维能力教好,有一定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长处,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贴近生活的材料,创设生动而深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的课堂氛围,并不断进行生生、师生的学习交流。
 
我的教学特长和教学理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出能让学生接受的具体结合模式,一堂好课的格局就基本形成了。
 
三、一堂好课实际上是解决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这一对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原则上,教学中要求我们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特点很大区别地处理这对矛盾。这样,我们的教学模式就不会是呆板和不变的程式了。有些教学内容比如“大气环流的形成”对高中学生理解有较大难度,采用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效率肯定不好,不如依据知识结构,分析与学生的贴近点,铺垫必要的感性材料,尤其是表象,设置问题情境,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知识框架结构,这就是说教师主导的成分要多些。对于“工业布局”这类内容,可先提出研究的中心问题,提供必要的材料来源,让学生查询、筛选、和组织材料,展开讨论和合作,形成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一堂好课必须看它采用的模式或方法是否真正适合其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特点,恰倒好处地调动了学生主体和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