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播种爱情电子书:世界上最美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B [有图片为证]----- 范学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5:48:35
  

将因爱而受的痛苦献给上帝——读《四种爱》。
范学德
路益师(C.S.Lewis)是大手笔,举世公认,而他就爱这个大话题又写出了一部大作——《四种爱》。这是每一个关切爱这个话题的朋友不得不读的名著,并且,我深信,当你读完之后,一定不会后悔。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它耐读,可以反复读,伴随你一生一世。
。。。。。。
《四种爱》一书的主题是“上帝就是爱”,而区别“舍己之爱”与“需求之爱”,则构成了出发点。所谓“需求之爱”,依柏拉图的分析,乃是“因匮乏而生”,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一个基督徒敢说,我爱主别无所求。说到底,我们在上帝面前是乞丐。因此,无论我们怎么接近上帝,我们也不可能与上帝完全相似。上帝是爱的真理,若不留神,就会变成爱就是上帝。“而爱一旦被奉为上帝,当即成为魔鬼”。据此,路益师反复强调,“所有人类的爱,发展到极致,都不免会妄想拥有上帝的权威”,无论是其堕落到了极点还是发展到了最崇高的时刻。(第6页)

论及爱国,路益师说,“国家之爱,一旦走火入魔,便会恶行恶状。” (第22页)因为爱国情操包含了许多成分,而这些成分又有许多不同的组合方式。

四种爱的第一种是亲情。人生中持久的幸福,十有八九来自于亲情。论及亲情,路益师说,“亲情所有的是一张如家人般平凡的外貌,因此,大多数给予我们亲情的人,在我们眼中都平实无奇”。 (第36页)基本上,亲情并不挑剔对象的好与坏,它能爱最不起眼的对象。

在所有对爱的渴望中,对亲情的渴望最容易变得极不通情达理,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亲情的对象,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亲情的对象。贪得无厌,于是就成为亲情的某种病态。“想要人爱,先惹人爱吧”,这句格言可以广泛使用。路益师提出的另一个要点就是,保持一定的礼节,家居与社交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谁也不可以随心所欲”。(第45页)

亲情中的另一种突出的病态,就是控制之爱,使被爱的对象永远处于匮乏之中。旗号则是,我这都是为你好啊。这在某些家长中,表现得特别清楚。

友谊是四种爱的第二种。它在古代最受推崇,而在现代则降为次要。路益师特别强调,“友情是一种最不‘自然’的爱,与本能,生理,社交,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等,几乎无关“。(第62页)友情的基础是伙伴之交,因共同理想或共同目标而结合,肩并肩,携手并进。于此,可见友情的可贵:超越人性。

“友情是上帝的工具”,(第92页)这是路益师的独特论点。因为在友情中我们看到,一切的美好都来自上帝,并且上帝使原本就美好的,变得更加美好。“因此,友情不但是上帝用来启发我们眼界的工具,也是用来创造美的工具。在此盛宴,上帝才是真正的主人,是由他来选择参加宴席的客人”。(第93页)如此就可以说,人生得一知己,乃是上帝的恩典,一切都出自上帝的恩典。

关于爱情,这四种爱的第三种,路益师首先区别了“爱情”与“肉欲”,他的区别很棒:“没有爱情的性欲要得到‘它’,也就是情欲本身;爱情要的则是所爱的人”。(第99页)他接下来这样分析,对于一个充满了肉欲的男人来说,“女人正是他不想要的东西。只不过,要得到他所想要的乐趣,女儿还正好是必要的工具”。路氏之神思妙语,于此可见一斑。

论及爱情的特征,路益师说,“爱情的特征便是宁愿与所爱的一起痛苦,也不愿与他人共享幸福;即使双方都成熟而且阅历丰富,自知分手的创伤将痊愈,只要撑得过眼前分手的暂时痛苦,今后十年自信会过得比彼此结合快乐得多——即使如此,也不愿分离。”。 (第112页)“宁可如此也不愿分开。宁可拥有她而痛苦,也不愿失去她而快乐。如果心碎,就让两颗心碎在一起吧!”如果内心没有这种声音,心中便没有爱情。

的确,爱情如此伟大。但在其伟大之处也暗含危机。爱情的话语如同神谕,它能令人完全投入,仿佛达到了永生的境界。但是,爱情毕竟是一种情感,它不能代替上帝发言。

危机与危险都在这里:“爱情一旦受到毫无保留的推崇及无条件的服从,便会成为恶魔。对于自利之心,它如天使般加以摈弃,不过对于上帝或全人类加诸身上的要求,它却入魔鬼般一概反对”。(第115页)路氏之隽语,随手可得。

圣爱,是四种爱的最后一种。说到圣爱,路氏敏锐地观察到了一点,“付出爱,便不要怕受伤害。不管爱的是什么,心必然会受到折磨,甚至被打碎。如果心要保持完整,便不可以对任何人付出,甚至动物也不行。” (第128页)因此,路氏相信并且我也相信这一点,即使爱得再不对,再过度,也比为了安全而孤芳自赏自绝于爱而更接近上帝的旨意。

将因爱而受的痛苦献给上帝。“如果我们的心注定要破碎,如果上帝要我们的心为爱而破碎,那就让它碎吧。” (第129页)

上帝乃真爱本身。“爱乃是上帝的创造力。这个最初的爱是舍己之爱”。(第133页)路氏大胆地借用了一个生物学的比方,“上帝就像是‘寄主’,故意把寄生虫养在身上;他让我们剥夺他,利用他。这才叫真爱。这正是爱的蓝图,众爱的发明者。” (第134页)

上帝赐给我们舍己之爱与需求之爱,同时他又让我们分享他的舍己之爱。这爱的特点是:其一,它全然公正无私,只想到什么才是对所爱者最好的;其二,它能爱那些本质上不可爱的人。上帝同时也改造了我们对彼此的需求之爱,使我们能够心怀感恩,喜乐地接受别人的施与。这种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凡是爱,惟有让真爱进入,才能升华为圣爱”。而“人间的爱,惟有愿意臻入圣爱的永恒,才能期望本身的永恒;至少要在人世间有个开始,以免长夜来临,想改造都不可能了。” (第134页)

就此打住:爱,永远不会太迟。

成为接受者。接受圣爱。

2005.1.23

革利免(约75——110年)主教的祷告词(该文是古罗马圣餐文中的“为全教会祷文”)


“求主赐我们仰望你的圣名,即一切创造之源,使我们心眼张开,认识你,得以知道唯有你在至高的至上,在圣洁当中,永为至圣。你使骄傲自大的人屈身,将列国的妄图予以破灭,你使卑微的升高,使尊贵的降低,你使人富足,也使人贫寒,你使人生,也使人死,唯有你是灵魂的恩主(或发现者),是凡有血气者的上帝。你观看深渊,你洞察人的作为,你是那些在危险中的扶持者,那些在绝望中的救起者,是每一个灵的创造者与照顾者;你使万国万族繁殖地上,并拣选凡借着你爱子耶稣基督而爱你的一切人;你又透过耶稣基督教导我们,使我们成圣,使我们尊荣。

  主啊,我们求你扶助我们,拯济我们。我们当中有受困苦的,求你挽救;有卑微的,求你怜悯;有跌倒的,求你扶起。又求你向贫乏的人显现,对有病的人医治,使你子民中迷路的归向真道,赐食物给饥饿的,赎回我们当中被囚禁的人,使软弱者能站直,胆怯的刚强起来;使天下万国都知道唯有你是上帝,耶稣基督是你的子,也知道‘我们是你的民,你草场的羊’(诗七九13)。

  你借着你的运行,显出你为宇宙的永恒建造师;主,你创造了大地。你在世世代代都是信实的,你作公义的审判,有神奇的威力,在创造上显出智慧,在建立作为中具有审虑,在可见的有形事物中具有良善,向那依靠你的人施予恩惠;求慈悲怜悯的主赦免我们的非法、不义、过错和无能。求主勿计算你奴婢的罪,而用你真理的清水涤净我们,使我们脚步安稳,一举一动都照着圣洁的心,去做那在主的眼中,也在我们统治者的眼中看为善而可的事。

  主啊,使你面上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叫我们安然享福,使我们靠你的大能的手得到庇护,靠你伸出来的膀臂从罪恶中得拯救,又救我们脱离那些恶意仇恨我们的人。求将和好与平安赐给我们以及普世的人群,正如你也曾在我们的祖先中赐给凭着信心、真实并且以圣德呼求你的人一样;又求你使我们信从你大能而荣耀的名,也信从在世上管理我们的统治者和官吏。

  主啊,你用显赫而无可比拟的能力,将统治的权柄赐给了他们,使我们知道你是给了他们何等的尊荣与高贵,叫我们服从他们,在万事上绝不干犯你的旨意。求主赐给他们健康,安宁,和好,坚毅,这样,他们就可以执行你所赐给他们的权能,不致渎职。在天的主,永生的王,你已将荣誉,令名和统治世上各事之权柄赐给了他们这些人群中的菁华,那么,主啊,切切求你指引他们的计划符合于你认为良善而喜悦的,好叫他们以虔敬、和平、温良,去行使你所赐给他们的权力,可以在你眼中看到怜恤。啊,只有你能为我们作这些事,和更有益的事,我们靠那作为我们灵魂的庇护者,耶稣基督,祭司长,赞颂你,但愿荣耀、威严,借着耶稣基督归于你,从今日以至万世,永无穷尽。阿们!

2.圣克里门(第一世纪)
上帝啊!
求你使我们可以成为安静的子民、和平的后嗣。
3
86岁的坡旅甲主教155年在被罗马当局烧死之前作了最后的祷告

他祈祷:“啊,主全能上帝,你所爱和祝福的孩子耶稣基督之父,我们借着他而完完全全认识了你,众天使和当权者的上帝,一切受造物和义人全族的上帝,他们都在你面前活着。我称颂你,因你已赐给我这一天和这一时刻,让我可以列在殉道者的行列当中,与他们一同分享你基督的杯,使身体和灵魂两者均复活至永生,住在圣灵的不死之中。愿我在今日得在你面前,和他们同被接受,作为一个丰富而蒙悦纳的献祭,正如你这诚实而绝无虚谎的上帝所早已经预备、表明和成全了的。为此之故,我也为一切事而赞颂你,我借着永恒在天的祭司长耶稣基督─你的爱子而称颂你、荣耀你,又借着他而归荣耀于你、和他以及圣灵;从如今直到永远,阿们” !

肯培多马:《遵主圣范》

主阿,让我们知道所有我应该知道的,
爱我应该爱的,尊敬最能使你喜悦的,
拒绝所有你认为罪恶的。
让我们不要凭我们看到的作肤浅的判断,
也不要按照我们从无知的人们那里听到的,
而是用正确的判断去辨别灵性的和物质的东西,
时时刻刻放下一切去寻找你的旨意和你的喜悦。
在美国奥巴马总统的就职礼上,华理克牧师首先上台带领大家开始祷告
以下是翻译的祷告全文:
让我们祈祷,全能的上帝,我们的父亲,所有我们看到的和可以看到的都是因为你而存在,属于你,来自于你,同时因为你而荣耀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知道上帝存在,上帝是三位一体的。您是仁慈的上帝,并且属于每一位爱你的人。

我们不仅仅看到第44次有和平的权力交接,同时我们在庆祝历史:我们任命第一位非洲裔的总统。

我们如此充满感恩生活在美国,我们这里有一切可能性,一个非洲裔的人成为我们的统帅。

同时我们知道今天马丁路德金等很多人他们在天堂看着我们,他们在欢呼。他们给新总统奥巴马以智慧来领导我们,给他以勇气让我们克服困难,并且给予他热情领导我们领导我们的子子孙孙。

愿上帝保护他和他的家人,还有副总统拜登和他的家人,以及其它所有自由选出的领袖。

上帝请保佑美利坚,我们不是因为民族、宗教或血统而团结,而是因为致力于自由和人人平等的信念而在一起。

我们需要您的宽恕,我们推动繁荣时犯错的时候请你宽恕我们,我们没有能够尊重他人,没有给予他们值得给予的尊重的时候请宽恕我们。

我们未来将面临困难的日子,希望我们有新的目标、有新的责任、我们是谦卑的并且充满了决心,尽管我们意见有所不同。

我们要寻求共同的立场,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推动更公正、更健康、更繁荣的国家。
我们永远不能够忘记有一天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人民的都会站在您的面前。

最后,他以几种不同的语言说“奉耶稣基督的名求”,并请大家一起用主祷文结束开始祷告:

      我们在天上的父,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愿你的国降临,
  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日用的饮食,
  今日赐给我们。
  免我们的债,
  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救我们脱离凶恶。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远,阿门!
  基督教人文主义——读《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
1。“文化垃圾”
列文斯顿爵士称我们的时代是“没有标准的时代”,凯萨里博士则说这是“歪曲的时代”,(注一)我这个小人物只好说现今是“制造文化垃圾的时代”了。不过“文化垃圾”这个词不是我发明的,而是我读《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一书时学到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基督徒。艺术。真理》,这也许更有力些,更醒目一些。本书的中文版由台湾的校园书房出版社出版,原书作者法兰克.嘉柏霖(Frank E. Gaebelein)是位著名的基督徒领袖,曾担任纽约著名的Stony Brook School校长达四十一年之久,晚年时别人经常称他为“文艺复兴之士”。他为了与那些否定上帝存在的“世俗人文主义者”相区别,他称自己是“基督教人文主义学者”。他说:“在智性上,我形容自己是基督教人文主义学者。我这么说,指的是这个词原来的含义,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人文主义;而不是现代人所说的‘世俗人文主义’。我是通才,不是专家;我的兴趣不局限于单一领域。”(第9页)

“基督教人文主义”,“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好响亮的口号!我为之而振臂高呼!

难道除了“世俗的人文主义”之外,还有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难道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可以同时成为一个“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这不能不引起我深思,按照习惯的讲法,我是学文的,并且也非常喜欢文科。当然了,我是基督徒。

有史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创造出这么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垃圾”。我们已经被文化包围了,身前、身后,文化垃圾堆积如山。“不管我们承不承认,现代人的确是生活在由艺术构成的空间中,而且这个空间不是由最好的艺术组合而成。借着数以百万计的电视机和收音机,泛滥充斥的平装书、录音机、扩音器、广告,借着在购物中心、飞机上、以及牙科诊所持续播放的罐头音乐,艺术正以空前的威力控制着我们。” (第60页)不管我们知道还是不知道,自觉还是不自觉,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在各方面都已经受到现代文化的深刻影响。

固然,被文化垃圾包围是可悲的,吞食文化垃圾是可怜的,但可怕的却是另一件事:一些基督徒吞下了垃圾还感觉良好。嘉柏霖严厉地抨击被赛尔丝称之为“平庸之辈的势利”的某些福音派信徒,“这类人鄙视好音乐,认为好音乐自鸣清高。他们分不清崇拜和娱乐的不同,把严肃的戏剧创作斥为世俗,但自己却心满意足地观赏第三流的电视节目。他们喜欢阅读看似敬虔实则滥情的作品,并且分不出宗教月历式的图片和诚实的艺术作品两者之间有何差别。”(第45页)这岂是一个“悲”字能了结!

在北美,虽然近年来福音派在学术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仍在水准之下。反文化、反美学的倾向在福音派基督徒中依然有强烈的影响。许多基督徒困惑地问:“这个时代充满了悲剧,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谈论什么文化、美学?”嘉柏霖回答,因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它无所不在,而且影响深远,是人类环境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引用一个教授的话说,“当代文化对人影响深远。我们可以看出来,一种不配被称为艺术的艺术正在塑造现代人。” (第46页)更明确地说则是,一种反基督的当代文化正从各个方面影响、塑造着人们的心灵,如果基督徒不与之抗争,就是在魔鬼面前举起了白旗。

2。人的天赋是神赐给的


嘉柏霖提出两个重要的论点来支持自己对“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看法:他提出的第一个论点就是:人的天赋是神赐给的。他说: “所有的真理都属于神”。(第70页)

嘉柏霖说:“天赋都是由神而来的。基督教‘普遍恩典’的教义强调,神把各样的天赋分赐给众人,信徒与非信徒都一样。” (第49页)

嘉柏霖的论点是从基督教的创造论出发的。他说: “圣经以独特的态度教导我们:任何周遭的世界都是神所创造的,我们所有的一切,包括创作及感受艺术的能力,都是神的恩典;神以至高的意志,决定赐予人这项恩典。因此,如果我们蔑视或抑制艺术能力,贬低有价值的艺术创作,认为这些都属世不属灵,就不荣耀神了。” (第55页)这话使我想到了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使太阳照恶人,也照好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注二)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承认上帝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人的才能是上帝的创作和赐予。

《创世纪》第一章的主题就是“上帝创造”。创造的高峰是创造人。上帝“照着他的形象创造了人”。嘉柏霖根据这个基本真理指出,“上帝的形象在人里面,使人有创造或制造的能力”,尽管上帝的形象在人里面“表现出来的,也不仅是创造能力而已。但创造的确是上帝的形象的一部分,因为上帝是大师,是独一无二的创造主,所有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他。” (第65页)

薛华曾经说:“人以上帝的形象被造,人被造的伟大而美丽,并且在生活及艺术方面富有创造力。” (第66页)

人的一切创造能力和创造性的活动,都源于上帝,这就是基督徒对于人的才能,才干,天赋,天才的基本看法。

即使是天才,无论他如何伟大,其天赋也是上帝赐给人的。因此,不论受恩惠者是否认识上帝,不论世人怎么说,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上帝行使主权产生的天才,从柏拉图、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到梵高,莫奈、巴哈,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从孔、孟,老、庄,李白、杜甫,到汤显祖、曹雪芹,统统如此。

正因为如此,基督徒拒绝文化垃圾,不管它是哪里制造的,我们比别人更在乎文化作品是否卓越,“因为上帝在创作大工及其他各方面,都表现出无可比拟的完美。这位上帝命令我们把天赋发挥到极致,并存感恩的心,以成果荣耀上帝。” (第45页)根据《出埃及记》第三十一和三十五章的记载,上帝不仅呼召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上帝自己就是艺术的赞助人!” “人类的第一所艺术学校,是设立在上帝的百姓当中。” (第57页)基督徒要创造与欣赏伟大的文化作品的根据就在此。

基督徒不能打着属灵的旗号,来否定、蔑视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文化作品,那是上帝借着普遍恩典,来防止堕落的人变得更加堕落而赐下的精神财富。它使秩序得以维持,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文化得以提升。可惜,就连有的圣徒也不领上帝的这一恩情,奥古斯丁说:诗是“伪说之酒”,杰罗姆则称:诗为“魔鬼之食”。

不可否认,人心已经堕落了,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家也是如此。尽管如此,“上帝仍将各样杰出的才华放入人心,用以装饰人心。假如我们相信上帝的灵是真理惟一的源泉,那么,不管真理在何处显明,我们都不应该拒绝或藐视,要不然我们就是侮辱上帝的灵了。” (第69页)这是谁说的?加尔文。 因此,基督徒应当以开放的态度包容各种文化。只有一种文化除外,那就是堕落的文化。

堕落,罪,这是认识人的天赋的第二个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人类堕落对文化的影响,这个世界被扭曲了,人的罪污染了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这是每天都能见到的事实。如卜仁纳所指出的那样:最接近人性与神人关系的思想和行动,如神学、哲学、历史、文学等,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乖谬,受到最严重的扭曲。在比较客观的领域,如物理、化学等,这样的影响较少。而在数学畴中,扭曲更是近乎于零。(第68页)

但这扭曲并非是人的才干,天赋的过错,而是罪的结果。是人的罪扭曲了人的创造力的方向,使之可以为邪恶的目的服务。换言之,人的创造力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或者是荣耀上帝,或者是叛逆上帝。而之所以能如此,原因不在人的才干本身,而在于人的生命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以上帝为中心。

嘉柏霖指出:“人的堕落是圣经里最常被误解的真理。堕落并不表示人从此在上帝眼中变得毫无价值,或者人完全失去了上帝的形象……,虽然我们里面上帝的形象已经受到无可弥补的损伤,但并没有完全毁坏。借由普遍恩典,人仍然可以有丰富的创造力。这是圣经对人的看法,也是基督教人文主义的核心。” (第228页)

3. “所有的真理都属于神”。

嘉柏霖阐述其“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另一个基本论点是: “所有的真理都属于神”。(第70页)

在自己的文章中,嘉柏霖曾经多次引用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爱德华滋的两段话来论证自己的根本观点。爱德华滋的第一段话是:“神是宇宙的主宰,他完美地创造万物,万物也完全仰赖他而生存。神的生命与至美,是所有生存经验、卓越成就的总和与内容。” (第58页)

爱德华滋的第二段话是:上帝是“一切存在和美的基础以及源头……一切存在和完美都属他,由他而来,也归他。上帝和他的美在过去、现在都一样,是所有存在和一切卓越的总和。” (第91页)

嘉柏霖反复强调,接受基督和圣经为统管万事的原则,即意味着百分之百承认所有的真理都是神的真理。

所有的真理都是神的真理,嘉柏霖坦诚地说,自从他在四十年代认真地面对了这个真理之后,他对“教育,艺术和其他知识领域的看法,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它为我开启了一个门,让我能整合信仰与知识。如果一切真理都属于神,那么许多人把圣俗分开的作法,就绝对行不通。虽然真理有不同的顺序和层次,但在神里面,一切的真理都合而为一了。” (第70页)

文化艺术,这是展现人丰富的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他诉说真理的一个手段,一条途径,如柏尔克所云:“艺术是诉说真理的基本手段”。(第73页)有一位大艺术家兼诗人曾赋诗说:

“为何要以艺术证明悠悠万事?
因为,就是在艺术的荣耀与良善中,
这是一条道路,可能
阐述真理,至少我是如此而行。” (第73页)

此人就是伟大的诗人布朗宁。在艺术的荣耀与良善中,可能阐述真理,这正是历代基督徒文学家艺术家所持守的坚定信念,并且,这是一个完全合乎圣经的信念。一切伟大的文学艺术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在历史中不断引人注意,就是因为它指向真理” (第72页),而真理属于上帝。嘉柏霖谆谆劝告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了:“由上帝的灵感动而写下的圣经,本身也是一件傲视群伦的艺术品。”(第63页)

那么,艺术中的真理是什么呢?嘉柏霖认为,其标记有四个:第一,持久性。这就是说,内含真理的艺术不会向时间低头。真正的伟大经得起重复的考验(朗吉努斯在其经典作品《论庄严》中说:“真正的伟大经得起重复的考验,令人难以拒绝,甚至无法抵抗。真正的伟大留给我们清晰鲜明的记号,不易磨灭。。。当目标,生活,志向,年龄,语言都不同的人,对同一主体看法一致,当这群背景互异的人做出同样的判断时,我可以更有信心毫不怀疑地肯定这个主体的价值。”);第二,统一性。即形式与结构的一致。第三,完整性,它指的是艺术作品整体的真实无伪。第四,必然性,让人感到本来就该这样。(第80至87页)这些当然都是一些部分答案,可贵的东西只在于,作者要表明,在艺术中含有真理。

4。基督徒的文化责任

早在一九二二年嘉柏霖就提出,基督教观点“本质上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中古时期经院哲学致命的错误,就是认为基督教和人文教育不相容。现代基督教学术机构最大的自我伤害,就是把信仰变成反知识、反进步的蒙昧主义。我们理想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是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教学,并在学术领域精益求精” (第113页)
嘉柏霖在书中多次经常保罗在《腓立比书》中的一段名言:“弟兄们,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是什么美德,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 (注三) “你们都要思念”这句话,耶路撒冷版圣经把它翻译为,“心中要充满这些事。”换言之,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出现在哪里,基督徒都应当珍惜,都应当追求,并把它融入到生命之中。

伊拉斯谟有一句名言,“各科研究、哲学、修饰学都有同一目标,就是我们能认识基督,并尊荣他。这是一切学问和雄辩的最后目的。” (第13页)这一句话,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对于一切从事任何学术以及文化事业的基督徒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推脱的责任。

就个人而论,全力发挥上帝赐给自己的才能,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处,从而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这是基督徒对上帝应尽的责任。“文化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也是上帝所赋予人的责任。” (第13页)这个责任,首先就是发展扎实严谨的艺术态度,坚持自己的标准。艾略特说,“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是:有意识地维持某种高于他人的水准以及评论标准。一定要记住,我们阅读的文字大部分是由不信神的人写的。” (第95页)

“作者发挥想象力写出作品,在自知不自知的情况下,企图全面影响读者。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事实上也都已经受到影响。。。虽然读文学作品只为了个人的兴趣(也许看电影,观剧,听音乐或欣赏其他艺术的目的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受到的影响不会只限某一特定感官。我们是各方面都受到影响;道德生活和宗教生活都会有所变化。” (第95页)

就文学艺术(广义上的文化)的创作者而论,嘉柏霖反复指出,他们对上帝应尽的责任是:除了上面提到的真理的四个标记外,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追求完美,出类拔萃的表现”。 (第96页) “我们谱曲,绘画,设计,写作,演戏,演奏,都必须全力追求出类拔萃。艺术创作过层中,最棒的事就是学着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不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也包括在内。” (第96页)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说:“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注四)。嘉柏霖在引用了这句话后说:“在艺术领域和整个生活中,这都是基督徒最重要的责任。” (第100页)

基督徒所追求的卓越,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而是面对着上帝。至高无上的卓越是属于上帝的,它不属于人。恰如柏拉图所说:“完美无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不完美的事物,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 (第131页)唯有上帝才完美无瑕,而人总是不完美的。

看到完美,卓越和伟大,这是基督徒完成其文化使命的根本动力。

怀海德说,“人如果没有经常看到伟大的典范,道德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假如我们不伟大,不管我们做什么,或者事情是什么,都微不足道。” (第229页)

什么是伟大的典范?“基督教人文学者一向的看法是:真实而绝对的伟大典范,是圣经所启示、道成肉身、曾在世人中间工作的耶稣基督。只有这一位有资格在各层面作伟大的典范。” (第229页)

读嘉柏霖的书,更使我明白我与他是处于多么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他关注的是“基督徒的文化责任”,是基督徒的人文素养、欣赏水平,发展扎实严谨的艺术态度,以开放的态度包容各种文学艺术,(堕落的艺术除外)。他之所以持这样的态度,是因为在他背后的,是西方伟大的基督教文化以及它对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但是,我们有什么呢?攀五岳,登黄山,渡长江、游黄河,漫步于苏杭二州,相聚于南京、北京,佛教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就连不知《坛经》为何物的文人也能背一句“菩提本无树”,就连不拜佛的老太太也能道一句要有“平常心”,凡事讲究个“缘份”。

中华基督教文化在哪里呢?它有什么作品能称得上是伟大的呢?我们有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吗?我们的但丁与弥尔顿、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在哪里?我们的莫扎特与巴哈,本仁约翰与陀斯妥也夫斯基又在哪里呢?我们有的是由来已久的“反文化”倾向,并且戴上了属灵的桂冠,并且名之为“不爱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不在上帝面前忏悔,我们将继续放弃基督徒的文化使命。这不仅不能“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反而是将人的心意拱手交给敌基督者。

上帝啊,我们没能在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中彰显你的名,真是有愧于你的浩荡恩典!求你饶恕我们的罪过吧!主啊,求你像当年提名呼召比撒列一样,在千千万万爱你的中华基督徒中,呼召你的儿女站出来,用圣灵充满我们,使我们“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有能力”(注五),创造出合你心意的文化作品来,建设中华基督教文化,引人信主,荣耀你的圣名。

初稿于2002年
修改于2004。3。30

注释:
注一,法兰克。嘉柏霖  著,苏茜  译,《当代基督徒人文素养》,台湾校园出版社 ,台北,2002年初版,导言,第117页。以下凡引自该书皆只注明在该书中的页码。
       

 托马斯. 阿. 坎贝 语录


1月11日。为主的缘故而容忍邻人

无论是在自己身上还是在别人身上,有非自己的力量所能改正的缺点,就要忍耐等候上帝的旨意。要想这些弱点或许对你有更大的益处,因为它可以试炼你,训练你的耐心,若无这些试炼和忍耐,我们一切的好行为就显不出伟大的价值来。虽然如此,你还是应该为这些弱点祷告,求上帝赐给你力量,使你能够乐意地忍受。

。。。要尽力耐心地容忍别人的短处和缺点(不论这些短处和弱点的性质如何)。因为你自己也有许多的过失,同样需要别人容忍(帖前5:14;加6:1)
假如你自己还不能照着自己的意思做人,你怎么能希望别人在凡事上都照着你的意思呢?

我们总是责备别人不完全,可是我们自己却不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严格地要求别人改正过失,我们自己却不肯改;我们非难别人滥用自由,但我们却不愿意自己的欲望受阻碍;我们要求别人谨守严格的法律,但是自己却不论如何不愿意接受法律的约束。由此看来,我们常常不能把自己和邻人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来称量。

倘若一切的人都是完全的,还有什么可以使我们为主的缘故而容忍邻人呢?

但是现在上帝是这样安排的,因为我们可以彼此担当重担(加6:2)。因为没有一个人是没有过失的,没有一个人是没有重担的,没有一个人是丰盛自足的,没有一个人聪明得足以知道万事。但是我们却应当彼此容忍,彼此安慰,彼此扶持,彼此教导和劝勉。




1月12日。让虚空的事物归于虚空吧!

为什么你想看那些所不该有的事物呢?世界将要过去,情欲也要随之而去。

肉体的情欲引诱我们外出游荡,但是时间过去之后,你所带回来的只是一颗不安的良心和散乱的精神罢了!乘兴而去,常常是败兴而归,狂欢的夜晚,带来了忧愁的清晨(箴14:13)

一切肉体的快乐最初都是温柔的进来,到后来却要咬着你的心一直到死。

你在眼前所看不到的又如何能在别处见到呢?(传1:10)你看天上地上并各种元素,万物不过都由这些元素组成。你在何处能看见日光之下有永存不朽的东西?你或想借此满足自己,但是你绝不能达到目的。你所看见的眼前事物,都不过是一幻象而已(传3:2)

要仰望至高之处的上帝(诗121:1),求他赦免你的死和疏忽。让虚空的事物归于虚空吧!你只注意上帝命令你去行的事。。。




1月13日。默默地忍受苦难

不要介意谁向着你,谁反对你(罗8:31林前4:3),倒要留意自己,省察自己所行的每一件事,是否有神的同在。常存无愧的良心,神必帮助(诗28:7)。 神若帮助你,任何人的毒计都不足为害。

你若能默默地忍受苦难,主必定亲自帮助你。他知道帮助你的时间和方法,你当将自己全然交托在他的手中。神的美意是帮助,拯救人脱离一切的迷惑。

人若知道我们的短处并加以责备,对于我们实在有益处:我们可因此而更加谦卑。人若知道自己的不足而谦卑,便能与人平和相处,也能使人怒气消释。

神包护并且拯救谦卑的人,他爱他们,安慰他们,倾听他们,赐大恩典给他们,他把他们的谦卑升为荣耀 。他对谦卑的人启示他的奥秘,他仁慈地引领他们,邀他们与他同住。谦卑的人即便遭到谴责,心中仍然享有平安,因为他的心是安放在主的怀中,不在世界里。

除非你觉得自己已经在万人之下,否则,不要以为你在灵性上已有长进。


1月14日。思想基督的受苦和他神圣的伤痕

世人脆弱,且终有一死,不要多依靠他们,哪怕他曾帮助你、亲近你!若他有时反过来抨击你,也不必为此而忧愁。今天他们与你同心,明天就可以变成你的仇敌,世人变化之迅速,犹如疾风。全心全意信赖上帝吧,敬畏他,爱慕他,他必垂顾你,把最好的赐给你。

你在此世并无久居之所(来13:14) 所以, 无论你身在何方,你总是外人,总是客旅;除非你在心灵深处紧紧地和耶稣联在一起,否则你无法找到安息。

既然尘世不是你的安息之地,又何必对它凝眸。你的家在天上(腓3:30),而世间万物则会倏忽而逝!逝者如斯,连你也同样如此!

儆醒吧,不要陷入俗世,以致被其束缚以至于灭亡。把你的心思意念放在高天,让你的祷告直达基督、永不止息。

你若不能冥思高天的奥秘,就思想基督的受苦和他那神圣的伤痕吧。惟当你栖身于耶稣的伤痕和那宝贵的血痕时,你才能在大患难中得大安慰,你便不再会在意世人的鄙夷,即使是诬蔑你的话,也能容易忍受了。




1月15日。不再患得患失

基督在世时,被人蔑视,遭人离弃,受人诽谤。基督既然甘心乐意地受苦受辱,你还要发怨言吗?基督尚被人仇视、遭人毁谤,你还要所有的人都是你的朋友和恩人吗?

你若不忍受挫折,又怎能得到那因忍耐而被赐的冠冕呢?若不愿受苦、受辱,又怎能做耶稣的朋友呢?你若要与基督一同作王,就必为他受苦,与他一同受苦。

你若能完全进到耶稣里面,哪怕稍微品尝他的甜蜜之爱,你便再不会患得患失了;即便你再遭人毁谤,你也会心怀喜乐。因为耶稣之爱使人谦卑、虚己。

爱耶稣、爱真理的人,注重灵修、不受私欲捆绑的人,必能归向神,超越自己,得享喜乐与安息。

 


托马斯. 阿. 坎贝 语录

1月16日。注重内心、超越尘世

不愿人云亦云、不愿趋炎附势、而认定事物根本的人,是何等有智慧!因为他受教于神而不是人。

注重内心、超越尘世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时间和地点才能灵修。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敬拜上帝。一个属灵的人必能随时集中精神,因为他从不使自己为外物所累。他虽赋有世上的工作和责任,却并不为之所累,他能妥善处理世务。他内心平安,稳妥、井然,并不为世人荒谬、悖逆的行为所骚扰。而人越陷入尘世,便越会受其拦阻与干扰。

你若洁凈自己,不再犯罪,万事便相互效力,叫你得益处。你诸事不順、常常烦恼,皆因你尚未向自己死,没有把自己从尘世中分別出來。

最能污染和缠绕人的心灵的,莫过于爱这个被造的世界了。

惟你拒绝外在的安慰之时,你才能品味高天的奧秘,且得享內在的喜乐。




1月17日。恩典常与备感主恩者同在

愿你常处坚忍之中,而不是安逸中;愿你乐意背起十字架,而不是沉溺于欢娱!

倘若可能,世人谁不愿常常得到心灵的喜乐和安慰吗?因为内心的安慰远超过世上的一切乐趣和肉体的享乐!那一切世俗的欢乐不是虚空如烟、便是污秽不洁,而惟有属灵的喜乐才充充满满、实实在在,由德行而来,由神倾注入那纯洁的心灵。

但人若凭己意,却不能常常享有这圣洁的喜乐,因为诱惑离去的时间总不会长久。而人心中所谓的自由,人的过分的自信,又抵挡来自天上的安慰。

神是那么仁慈地将恩典、安慰赐给我们,而人却如此忘恩负义!他们并不怀着感恩的心把所有的都归给神。因此,上帝的恩典不能如江河向我们倾注,实因我们不知感谢那赐恩者,也不知把所有的祝福都归于它的源头。

恩典常与备感主恩者同在。傲慢、悖逆的人,福分必被取去;谦卑温顺者,必将受神祝福。



1月18日。神的物与你的物

我不渴慕那使我失去悔改之心的安慰,也不喜悦那导致我骄傲的默想。因为高深、精湛的,未必都是圣洁的;味道甜美的,未必都是好的;我所欲求的,未必都是纯洁的;我所喜爱的,未必都是神所爱的。

我所愿领受的恩典必使我更加谦卑、更加敬畏我神、更能舍弃自己。凡有过得到了恩典的经历、又曾学过失去恩典的功课的人,断不敢自称为善;他必承认自己赤身裸体、一贫如洗。

是上帝的就应该归于上帝(太22:21),属于你的当归给你。也就是说,神的物:恩典--当归给神;你的物:罪,及因罪当受的惩罚--当归给你自己。



1月19日.能为最小的恩惠而感恩

你若总是甘居末位,那高位就会临到你;因为若没有末位,高位又从何谈起呢?

神的宝座前最伟大的圣徒便是那些自认为最渺小的人。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多么大的荣耀,内心也就蕴藏着多么大的谦卑。

那充满真理和天国荣耀的人决不羡慕浮世的荣华。那在神国中立定根基的人决无骄傲自大之心。凡能将一切好处归与上帝、为所有的善而感恩的人,他们不求人的赞美,惟求荣耀神自己,惟愿神的名因着他自己和众圣徒而受赞美。而且他们总是不断努力,要达到这一目的。

你若能为最小的恩惠而感恩,必配得大恩惠。滴水之恩,你要视为涌泉;无足轻重的恩赐,你当视为无价之宝。

因你若仰望那施恩者,便明白没有一件礼物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一个恩惠是可以轻视的。来自至高上帝的恩典岂能是微小的呢?

即便你受惩罚、受责打,也当献上感恩;因为凡是他允许的,都是于我们有益的。

你若要常常得享神的恩典,就当为已得到的一切而感恩;即或被收取,也当心存忍耐。若要失而复得,便唯有恳切祈祷;若不想再失恩典,就当以警谨与谦卑自守。


1月20日。舍弃自己

那些只求安慰的,不是太功利了吗?他们满心想的、求的,全是自己的利益和好处,他们到底是爱耶稣呢,还是爱自己?

甘愿单纯地事奉神的,何处可寻呢?那完全不爱世界、完全属灵的人,的确寥若晨星!灵里虚心、超脱尘世的人又在何处呢?"他的价值如在天边地极那样远"(箴31:10,拉丁文本)

一个人若能舍弃了他的一切所有,这算不了什么;他若能努力悔改,也还是小事;
他若俱备了各种知识,也还远远不够;他若品行高尚、热心服事, -- 即便如此,他仍然缺乏许多,而在其中尤其有一件事情是最必要的。

那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在舍弃了尘世的一切之后,还要舍弃他自己,完全超越自己,不带一丝一毫的私爱。

当他做完了这一切之后,他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即使世人尊敬他,景仰他,他自己也并不以为然,反而诚实地承认自己不过是" 一个无用的仆人 " 。正如真理的主所教导我们的那样:" 你们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 "( 路17:10) 。

这样,他才真的是灵里虚心、赤裸坦诚, 正如先知所说: " 我孤独困苦 "( 诗25:16 )。然而,世上哪有人能比他更富有呢?哪有人比他更有力量呢?哪有人比他更自由呢?因为他舍弃了自己和自己的一切,又甘心谦卑、屈居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