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by幽呼甜梦:针法灸法学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0:30
   针法灸法学课件 针法灸法学      艾灸——妇科病人的福音

1. 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7/23/1190475.html 痛经

2.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7/13/1122644.html  宫糜

3.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7/13/1120427.html 宫血

4.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7/10/1104865.html 盆腔炎

5.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25/1067429.html 妇科

6.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20/1057689.html 痛经

7.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20/1057350.html 盆腔炎 皮肤病

8.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14/1044759.html 久病

9.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13/1042560.html 宫血

10.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11/1037263.html 肠胃与妇科

11.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6/04/1011420.html 宫血

12.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26/941228.html 产后风

13.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24/929634.html 宫糜

14.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22/915186.html 痛经

15.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21/907858.html 内分泌

16.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17/886362.html 宫糜

17.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08/832209.html 盆腔炎,腰脊问题

18.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5/07/830054.html 癃闭

19.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4/18/773284.html 子宫肌瘤

20.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4/13/755273.html 痛经

21.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4/12/753825.html妇科

22.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4/03/726658.html不孕症

23.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4/02/721815.html 子宫肌瘤

24.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3/31/714420.html盆腔积液

25.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3/27/703548.html黄褐斑

26.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3/15/686420.html宫颈息肉

27.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3/10/683477.html产后

28.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3/06/681215.html 减肥

29.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3/04/679740.html坐骨神经

30.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28/677436.html男科,前列腺

31.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26/676082.html子宫肌瘤

32.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16/671443.html妇科

33.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16/671434.html子宫肌瘤,宫血

34.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14/670733.html盆腔炎

35.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12/670326.html盆腔炎

36.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12/670007.html月经不调

37.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06/667662.html妇科颈椎,近视眼

38.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2/04/664127.html宫颈炎

39.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1/23/663937.html产后风

40.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1/21/663497.html乳腺增生

41.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11/27/643786.html子宫脱垂

42.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11/05/635965.html子宫癌

43.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10/28/633481.html子宫脱垂

44.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10/10/628010.html产后

45.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10/01/626274.html宫血

46.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9/27/625634.html痛经

47.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9/24/624173.html纤维瘤

48.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9/23/623813.html痛经

49.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9/16/621432.html不孕

50.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9/05/618468.html盆腔炎

51.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9/02/617635.html乳腺增生

52.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8/16/613848.html子宫肌瘤

53.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7/29/610579.html妇科

54.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7/23/609139.html宫血

55.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7/17/607679.html卵巢囊肿

56.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6/01/594918.html美容

57.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4/23/577479.html产后

58.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8/04/10/569578.html泌尿感染    女子养生篇
妇科调理
根据调查年龄在30—55岁的女性荷尔蒙分泌普遍下降,70%的女性出现早衰现象,80%的女性出现了疲劳综合症。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闭经、带下、月经不调、性冷淡、内分泌失调、卵巢囊肿更年期提前等症状,是当代女性妇科最常见的问题,这都是正气的虚损而引发的,正如内经中所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虚”人体的正气犹如大树的根一样,根部受到损伤则会失去营养,就会叶落枝枯。艾罐灸疗法能够温通督脉,振奋人体阳气,提高女性荷尔蒙的分沁。女性常用艾罐灸疗法调理和保健,就如同给大树的根施肥浇水一样,能够直接快速的补充人体的正气。正气充足,人的免疫力能力就会加强,就能够改善和消除女性妇科带来的一系列健康症状,便会自然健康美丽。
范围:腰酸腰痛、手脚冰凉、痛经、闭经、带下、月经不调、性冷淡、内分泌失调、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更年期提前
功效:通经络,行气血、温丹田、暖双肾、补阳滋阴  
美容养颜
美容市场的不良竞争和高化学、铅、汞等成分的劣质产品,给一些爱美的女性带来了很多伤害。所以大家期盼一种科学的纯自然的调养理念,绿色、古老的灸疗正迎合了这种需求运用灸疗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借艾药之功,调动先天后天之元气,使人体的阴阳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具有醒脑提神、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淀,消除面部水肿、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
范围:头沉脑重、二目干涩、面色灰暗、黄褐斑、眼袋、黑眼圈
功效:温经活血、滋润肌肤、养颜驻颜、安神醒脑    
颈部护理
大多数现代女性长时间的开车、上网、打牌、坐办公室等,引起的过度疲劳和不良的睡姿,再加上感受风风寒湿邪,都是造成颈肩劳损、颈肩僵硬、颈肩酸痛、颈肩沉重的主要外因。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肝、脾、肾三脏正气的不足,是颈肩系列症状的主要内因。由于气血有“遇温则行,遇温则通”的特性,所以艾罐灸疗特有的纯阳艾火,能够使气血充盛,经络通畅,自然能够濡养五脏六腑、筋骨皮肉。
保健范围:颈肩劳损、颈肩僵硬、颈肩酸痛、颈肩沉重
功效:通经络、活气血、滑利关节、疏筋止痛        
 胸部护理
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小叶增生是当今大多数女子最多见的乳部亚健康症状,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情志不舒、抑郁焦躁、生气愤怒所导致肝气郁滞,致使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阻,不通则痛;一系列的乳房亚健康症状也和月经不调有关,多数的女性表现为乳房内有形状各异、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的非化脓肿块,多为结节状、条索状,质地较软,多数女性常伴有浑身乏力、失眠多梦的现象。艾罐灸疗为纯阳之火,走三阴,通十二经,能够疏肝理气,加上独特的按摩手法,能够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炎止痛,很快帮您缓解和解除乳部亚健康的疾患。还具有丰胸的功能,对女性乳房松弛恢复弹性有神奇的效果。
范围: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小叶增生、乳腺炎、乳房松弛
功效: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炎止痛   

护理时间:一个半小时

男子养生篇
护足脚灸
归然艾罐灸疗的脚灸,主灸涌泉,具有良好的感受效果。由来已泛,效果神奇,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滋阴壮阳的功效。温、烟、香、热来刺激人体的长寿之穴涌泉。顿觉温热之气,从足而入,虽痛而快。自然真阳不走,封精固泄,灸后双足如踏云,步步世界莲花,行走如飘。
范围:脚气、下肢沉重、失眠多梦、肾虚、性功能减退
功效: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滋阴壮阳
时间:一个半小时
肾部保养
水者,五行之一,肾之所属。肾者腰之府也,护府即养肾壮腰也。大多成功男士,多因事业繁累伤神、费脑而耗肾水,久坐不动则伤腰。而造成腰骶部筋骨肌肉劳损,引发腰部的疼痛、酸沉、不灵活、、下肢无力等亚健康症状。迅迈灸疗法能滋养无行真水,强身壮腰,通经络,兴气血,松筋活骨,消除腰肌疲劳,能消除腰部一系列亚健康问题。
范围:肾虚腰痛肾虚腰酸、腰腿无力、腰肌劳损康腰带
功效:通经络、活气血、暖双肾、滑利关节、疏筋止痛
时间:一个半小时
保健养生灸
健康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追求,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环境的破坏,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活的不良习性,焦虑烦躁的情志,年龄在三十至五十五岁的男性,荷尔蒙分泌普遍下降,雄性激素比正常值偏低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七十的男性出现疲劳综合症,大多数患有三高症状。
生命的原动力在于肾,而“精、气、神”是人之三宝,男人的精气神不足就会出现:浑身乏力、腰膝酸软、耳呜头晕、尿频尿急、前列腺炎、性功能减退、遗精阳萎等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症状。肾是生命能量的“蓄电池”,人之所以衰老生病,根本原因在于肾气虚弱,所以古人讲:“人之有肾,如树有根”。所以保养肾部就是保养生命。
归然艾罐灸疗具有扶正气,壮阳滋阴、温丹田、暖双肾的功效,能够恢复提高肾动力,使肾中精足,精足则气满,精气满则神悦身健。所以本艾罐灸疗法能够使男人的肾更年轻更有力,能够有效的改善消除因肾虚引起的一系列男性生殖问题。男人需要健康,更需要一种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养生方法,具有千年历史的养生奇术——迅迈艾罐灸疗,一定会帮您找回逝去的健康与魅力!
范围:浑身乏力、腰膝酸软、耳呜头晕、尿频尿急、前列腺炎、性功能减退、遗精阳萎
功效:通经络、行气血、温丹田、暖双肾、补精壮阳
时间:一个半小时
家居保健灸
调脾胃
从中医学理而言,“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人体的水湿、水肿、痰液、流注几乎都与脾胃病变有关。辟谷在除痰、化湿、渗水方面,祛风、散寒、消肿方面有独到的作用。脾胃是后天之本,〈〈内经〉〉中就讲过“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为主纳,脾主化,脾统血。五行中,脾胃为土,脾藏意(五神之一)。万病归于脾土,治病用药,先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现代研究,艾灸的补益作用在消化系统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胃肠活动的变化,消化腺分泌的变化等实现的。在对足三里施灸时,发现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的改变。艾灸对人体内各种分泌腺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如胃液分泌过多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艾灸对于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保健方法:归然艾罐灸疗和肠胃保养按摩
范围: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肠胃胀气、腹泻、便秘、肠胃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功效:清除肠胃瘀滞,开启强壮脾胃之效用,肠胃清则五脏六腑之瘀滞有倾泄之途;脾胃健则五脏六腑有生化之源。
时间:一个半小时

小儿保健
小儿多是脾胃功能较差,导致免疫力低下,常见易感冒,咳嗽、咽喉发炎导致发烧等病症,在背(身柱穴)、腹(天枢穴)常灸(每次只用一罐灸一穴),配合捏脊,一切迎刃而解。
现代研究,艾灸大椎穴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艾灸大椎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TC)和B淋巴细胞(BC)增加明显,而以TC更为显著。说明了艾灸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保健方法:归然艾罐灸疗和捏脊
功效:调节脾胃,增强免疫能力。
时间:灸疗每次20分钟,捏脊每次五遍。

老人养生灸
老年人因气血及各机能衰退,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和关节疼痛等,疼痛是常见证象之一,实证是因经隧挛急,气血津液流通不利;虚证是因气血津液亏损,经脉失去阳气之温,津血之濡,挛急而痛。可通过灸中脘、足三里、关元、肾俞等穴位和平时的穴位按摩,如揉按内关和膻中等,激发潜能,培元固本,从而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
保健方法:归然艾罐灸疗和穴位按摩
功效:通经络、活气血、暖双肾、滑利关节、疏筋止痛
时间:一个小时



艾罐灸养生组穴
一、    中脘(脐上4寸)、肚脐、足三里(外膝眼直下3寸)
中脘:清除肠胃瘀滞,开启强壮脾胃之效用,肠胃清则五脏六腑之瘀滞有倾泄之途;脾胃健则五脏六腑有生化之源.腑会中脘,八会穴之一.
足三里:人体强壮穴之一
主调:疏通三焦,调五脏六腑必用之穴.调脾胃,调理慢性病第一天必用.
可在经期使用足三里+中脘(肚脐禁用)
二、    下脘(肚脐上2寸)、天枢(肚脐旁开2寸)、气海(肚脐下1.5寸)
下脘:调理脾胃问题.
天枢:调肠胃,肚泻,便秘,妇科.
气海:调妇科和男性前列腺炎
主调:调脾胃、妇科
三、    关元(脐下3寸)、曲骨(脐下5寸)、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
    关元:培元固本,调治生殖、泌尿系统重要配穴.
    曲骨:妇科,男性前列腺炎.阳萎.
     三阴交:三阴经交汇的点,此穴对肾、脾、肝调节有好处,也可按摩。
①    祛湿:下肢水肿,对脾胃引起的水肿有特效
②    调理妇科问题特效组穴
③    对妇科闭经、痛经、月经不调、经量少、小腹痛闷
④    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效果显著.15—30分钟可解决急性问题.
⑤    对男性前列腺,阳萎效果显著
四、    肾俞(命门旁开1.5寸).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
主调:睡眠多梦、补肾气、调妇科.
五、    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骨间隙)、太冲(足背跖骨之间凹陷处)
   主调:疏肝散结
   

无极保养灸是治疗慢性病的疗法,也是预防疾病的灸法。长时间施灸的话,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得到好转。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长寿穴。在日本以长寿而闻名的万平家族中,三代里就有6个人超过了100岁。他们长寿的秘诀就是在足三里穴上施灸。

把足三里穴命名为长寿穴是有根据的。人一旦上了年纪,下体的气就流到上体。这就是为什么小孩一时也坐不住,一直都要跑来跑去,。而老人们却总是下肢无力,走路都困难。

在足三里穴上施灸,流向上体的气就会回到下体,使下体重新恢复力量。同时使气不再偏向于上体,在全身循环畅通,最终使身体更加健康。

足三里穴是下拉气的力度很大的穴位,所以如果没有患特殊疾病,一般不会用在孩子身上。

位置:

足三里穴在外膝盖下三寸,用力按足三里穴会感到压痛。

(2)曲池穴

论健康和长寿时总是少不了曲池穴。曲池穴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成人病时不可或缺的穴位。

在高血压患者的曲池穴上施灸,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偶尔有些患者血压没有恢复正常,但因高血压而产生的各种症状也会消失。只要坚持施灸,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也能够得到好转,并且还可以预防中风。除此之外,在曲池穴上施灸会使皮肤变得更加美丽,内脏也会更加坚实。

位置:

曲池穴位于弯胳膊时出现的肘横纹的外侧端上。伸直胳膊时,就在肘横纹外侧端和肱骨外上髁联机中点上。用力按曲池穴会感到酸痛。

(3)中脘穴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中脘位于胃的中央,是身体气血循环经络的出发穴。作为影响全身的经穴,对高血压、胃溃疡、消化不良、肚子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疾病具有特效。

位置: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的连接线的中间点上。

(4)气海穴、关元穴(男性)

精是生命的根,也是实现生殖活动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作为生命的源泉,精为我们维持身体、延续生命。气海穴和关元穴就是精聚集的穴位。

如字面意,气海就是气的海洋。是先天性元气聚集的部位,也是生命的根源。关元穴是形成男性的精的根本,有句古话说七八十的老人也能回春,指的就是关元穴的奇效。在气海穴和关元穴上施灸,会使人充满活力,不知疲劳,而且生殖能力和性能力也会明显得到改善。

位置:

气海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

如果我们把肚脐到曲骨的距离分成五个部分时,从肚脐向下数第三个支点就是关元穴。从肚脐向下的第一个支点和第二个支点的中间就是气海穴。

 

(5)中极穴、水道穴(女性)

对于女性,我们会用中极穴和水道穴来代替气海穴和关元穴。中极离人体内储存水液的膀胱很近,是膀胱的气聚集的地方,位于女性精的根源—子宫的上方。如字面意,水道是水液的通道,从解剖学角度上看,水道位于卵巢上方,是治疗女性疾病时必不可少的穴位。

位置:

中极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四寸处。水道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距前正中线两寸。

如果把肚脐和曲骨的联机分成五个部分,从肚脐向下数开始第四个就是中极穴。水道穴在肚脐下侧的第三个支点在线,在肚脐和两个乳头中心横向连接线的中央线相交的交点上。与增强男性精力的关元穴在同一在线,位于关元穴的左右两旁。

站长补充:在薰灸肚脐下的穴位之前,最好是先修剪阴毛,以免酿成森林火灾。

(6)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的气汇聚的穴位。人一旦变老,就会经常感到后背发痒,有种凉风吹来的感觉,还会感到胸闷和僵硬,这个部位就是肺俞穴。

很多上年纪的人都曾得过肺病。因为在他们年幼时流行过肺炎,他们年轻时正是结核病最猖獗的时候。现在的年轻人当中也有很多人肺不好,那是因为空气污染所致。因此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只要在肺俞穴上坚持施灸都会有好处。

位置

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颈椎下面开始就是脊椎,肺俞穴在第三脊椎和第四脊椎中间凹进去的支点和肩胛骨的棱角联机的中央。换而言之,在脊椎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肺俞穴。

 

(7)膏肓穴

膏肓穴是同时治理心脏和肺的非常重要的穴位。从前就有句话说:“一旦膏肓穴上生病,就无法治癒了”,由此可见膏肓穴的重要性。古代医书《医学入门》中写道:“在膏肓穴上施灸能治百病,再加上在气海穴和三理穴上施灸,治疗和保养即可同时解决”。

在膏肓穴上施灸,瘦小的人会健壮起来,数十年的老毛病也会在几个月内有所好转。

位置:

膏肓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突下,左右旁开三寸位置,肩胛骨内侧。

(8)百会穴

百会穴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五个经脉汇合,一百多个气聚集的地方。头顶上的百会穴是接收上天的气,均匀阳气的部位。

在百会上施灸对精神病、痫疾、头痛等所有的头部疾病都有效果,还能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因此,百会穴是对大人和小孩都非常重要的穴位。

位置:

百会穴位于头顶,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的交点处。

补充:灸百会穴容易烧到头发,所以最好是将百会穴附近的头发剪短或剃光。另外,也可以用吹风机的热风来代替艾灸,不过吹风机有二个缺点:严重的噪音与电磁波。

施行灸治时,最好能在室外进行,如果是在室内,请务必打开门窗、抽风机或排烟机,以减少空气污染。          临床灸法集精粹

第一章 内科疾病

1、感冒

冶疗方法

取穴内池、列缺、风门、外关。伴身体重浊不爽,口淡腻者加阴陵泉;伴乏力者加足三里;伴周身疼痛者加大杼;伴头痛者加太阴。

注意事项

患者治疗完毕,应避内寒,多饮开水,恢复前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2、哮喘

治疗方法

取膏肓及气海穴,在夏季三伏天时化脓灸,每年1次,连续3年为1疗程。

注意事项

初次灸可不选在三伏天,随了随灸,但到夏天时定补灸1次,算第1次治疗。

3、胃脘痛

治疗方法

化脓灸中脘及双侧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热度、时间长短以患者感觉最强为度。

4、呃逆

治疗方法

新证、急证,可先灸内关、足三里,再灸中脘穴15分钟,重证、久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者,直接灸膈俞、气海穴。

注意事项

呃逆可单独发生,其证轻微,属正常生理现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不治自愈。此外,还可以用下述方法自行治疗暂时性呃逆。以草刺鼻,嚏出呃止,捏住鼻子,一饮而尽250毫升左右温开水。采取立正——弯腰——仰头——喝水的系列动作止呃逆。

5、不寐

治疗方法

主穴选申脉、照海(均内侧)。配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阴虚火旺者加涌泉;胃腑不和配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行间。

飞翅穴

从上飞翅至下飞翅依次灸,飞翅穴位置:上飞翅在肩胛冈内端上边缘,平第2胸椎棘突,距背正中线3.2寸。翅根在肩胛冈内侧边缘,平第4、第5胸椎棘突之间,距背正中线3寸。下飞翅在肩胛冈内缘,平肩胛骨下角,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4寸。

注意事项

部分不寐患者为精神紧张引起的短期失眠,可不予治疗,调理心绪即可愈,但若失眠持续1周以上,就应采取治疗。失眠患者治疗期间应放松心情,减少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6、水肿

诊断要点

阳水:①头面先肿,渐及全身,腰部发上肿甚,按之凹陷。恢复较快,皮肤光泽,小便短少,伴恶寒发热,肢体疼痛。咳嗽气粗。②偏于风寒者,形寒无汗,舌苔薄黄,脉浮数。③偏于风热者,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阴水:①足跗先肿,渐及周身,腰部发下肿甚,按之凹陷。恢复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②偏脾虚者,伴脘痞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濡缓。③偏肾虚者,兼腰痛脚酸,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疗方法

阳水:隔姜灸大椎、肺俞、三焦俞、肾俞。灸至皮肤潮红。以不起泡为度。偏风热者,宜点刺少商出血,以助散热。

阴水:直接无瘢痕灸水分、脾俞、肾俞穴,每穴7壮。偏脾虚者,灸三阴交;偏肾虚者,灸太溪;至局部穴位皮肤潮红,触之温热为度。

注意事项

水肿后期,必须采取综合治疗,而继发性水肿,灸法宜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当病情稳定时,可单独依靠此法治疗。

7、泄泻

诊断要点:

寒湿(风寒)型

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湿热(暑热)型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

无论何种类型腹泻,均先“腹泻特效穴”(取穴: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采用温和灸法,每穴每次各灸10至15分钟,每日灸2至3次,治愈为止。

主穴取天枢,神阙。其中,风寒型配合谷、上巨虚;湿热型配阴陵泉、内庭;食滞肠胃型配中脘、足三里,肝气乘脾型配合肝俞、行间;脾胃虚弱型配脾俞、足三里;肾阳虚衰俞、命门。

注意事项

严重失水患者或由恶性病变引的腹泻,采用综合疗法。

8、便秘

诊断要点

热秘

大便干结不通,腹部痞满,按之有块作痛,矢气频转,终难排出,烦热口渴,面赤,或伴小便黄,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

气秘

大便秘而不甚干结,腹部胀痛连及两胁,口苔,目眩,舌质红苔白,脉弦。

虚秘

腹无胀痛,但觉小腹不舒,有便意而努责乏力,多汗,疲惫,面色少华,无力排出大便,粪质松散如糟粕,舌淡白,脉细弱无力。

冷秘

大便艰涩不易排出,甚则脱肛,腹中或冷痛,面色白,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腰冷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疗方法

热秘、气秘均选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穴无瘢痕灸;热秘加悬灸曲池、合谷穴;气秘加悬灸阳陵泉、太冲穴。

虚秘、冷秘无瘢痕灸大肠俞、天枢、脾俞、足三里;虚秘加悬灸气海、胃俞;冷秘加悬灸神阙、关元穴。

注意事项

便秘患者应注意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进行适当的活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些患者单独用艾条灸大肠俞就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9、中风

化脓灸大椎穴及患侧肩、曲池、环跳、足三里。若上肢功能障碍,选取肩髃、曲池;下肢功能障碍,则取环跳,亦可配阳陵泉,足内翻严重者,取丘墟。患病后长时间不能恢复,自觉体力虚弱者,可多灸大椎。

注意事项

中风日期,尤其是有神志症状的患者,应注意综合治疗,不宜单独使用灸法。

中内后遗症可单独使用灸法治疗,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能很好地促进病体恢复。

初次中风恢复及平日自觉头晕指麻的患者,中内几率较正常人高,故尤应注意保持情志平和,饮食清淡,起居有常,锻炼有度,以防再次中风。数次中风者,将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较一次难以恢复。由于中风后遗症时劳动力损伤极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应积极预防,防患于未然。

10、中暑

治疗方法

中暑较轻

选大椎、中脘穴,予艾条悬灸,并以温水擦拭身体,直至症状缓解,微微出汗出为止。

中暑重症

选神阙穴隔盐灸,关元、气海穴悬灸,同时温水擦身或30%酒精擦身。

注意事项

对于中暑较症,还可以用挑刺、刮痧等方法,效果也不错。

中暑重症者,应严密观察,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危重病例,必须抢救,否则,中暑亦会危及生命。

中暑者,应以温水擦身,不宜使用凉水,同时,应嘱温盐水频频饮之,症状缓解后注意休息。

11、虚劳

治疗方法

取大椎、膏肓穴。

注意事项

膏肓直接灸后应配合针足三里穴,以便引热下行。

灸后宜多饮开水,多休息,少数病人可出现烘热感觉,不必在意,一二日内多会自行消失。

有出血症状的虚劳患者应慎用此法;气虚、阳虚患者此法最佳。治疗中还需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调摄,并保持乐观情绪

12、头痛

治疗方法

风湿头痛取穴百会、风池、上星、太阳、大椎;肝阳头痛取穴百会、太冲、足三里;痰浊头痛取在蚹、印堂、丰隆、曲池;血虚头痛取百会、血海、三阴交、;瘀血头痛取百会、阿是穴。

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应忌酒,防止症状加重。灸法能良性地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促进脑血液循环,使脑功能恢复正常。比起药物治疗。灸法副作用外小,疗效巩固,无危险性,便于人使用。

13、冠心病

治疗方法

中脘、足三里各灸30分钟;期门、太冲各灸25分钟;下脘、天枢、气海各灸30分钟;心俞、神门各灸25分钟;膈俞、膻中、巨阙各灸30分钟;厥阴俞、少海各灸25分钟;天池、间使灸25分钟;关元、中极、三阴交各灸30分钟;肾俞、照海各灸25分钟,各穴均取双侧,1天灸1组穴,9天灸完,每天灸后,用温灸器内余热灸肚脐30分钟。

麦粒灸

取心俞、厥阴俞,均双侧。内关、三阴交双侧。

注意事项

直接灸法疼痛刺激较为剧烈,可诱发心绞痛,故操作前应备好硝酸甘油,或在局麻的条件下施灸,或一穴灸完再灸一穴,在2至3天内完成麦粒灸。

温灸器法治疗时间长,周期长,注意坚持。

14、高血压

治疗方法

双侧中三里。

注意事项

灸疗法对血压有一定控制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控制,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出现。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供钠饮食,少食油腻,多食蔬菜水果,适当体育锻炼,以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

传统治疗高血压主要是依靠合适的降压药物,灸法及其他一些生物疗法,不能完全控制好血压,但可使降压药需用量减少、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减低。精神调节在控制血压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清心寡欲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交感神经张力减??? 低,而达到降压作用。

15、糖尿病

治疗方法

艾灸大椎、神阙法

注意事项

单纯灸法不易控制糖尿病,故应在使用西药基础上使用灸法。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控制饮食,开展运动,调节心态,而且要持之以衡。

16、神经衰弱

治疗方法

灸百会、四神聪、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神经衰弱患者多与心理因素有关,故除客观治疗外,还应注意调理情志,减轻思想负担,规律生活起居,以促进恢复。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与神经衰弱十分相似,可选择相同的方法治疗。

17、面瘫

治疗方法

患侧晴朗、太阳、迎香、下关、地仓、频车针刺,取患侧翳风穴。

注意事项

患病后不宜冷水洗脸,患侧也不宜受风、受凉,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防护。

注意休息,不宜劳累,不宜大量饮酒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周围性而瘫是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则于其原因不明,故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治疗,崦针灸在这方面则有独到的优势。部分患者恢复较慢,形成顽固性面瘫时,则宜取重刺激,针,灸并用,使其康复。

18、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

取穴大椎、曲池、阳陵泉、丰隆穴。

主穴:大椎、膏肓。配穴:天宗、肩 、曲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丘墟。视患者关节肿胀、疼痛部位取穴:肩关节为主,取天宗、肩 穴;肘关节以下,取曲池穴;髋关节附近,取环跳、阳陵泉;膝关节周围,取阳陵泉、足三里;踝以下关节。取阳陵泉、丘墟穴。有全身关切症状者,配穴均取之。若患者体虚不能承受,亦可每次灸1至2穴,分数次灸完。

注意事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平日应不饮酒,少食动物内脏。

患者均应减少接触冷水机会,以防病情复发或加重。

19、风湿病

治疗方法

选取患者疼痛周围部位穴位,如肩酸取肩髃,坐骨神经痛取环跳、阳陵泉,或取阿是穴行直接灸法。

注意事项

有风湿病的患者,不宜过量饮酒,也不宜多食鸡肉及动物内脏。尤其痛风患者。但有些病例需要配合药物及其他治疗,全面周到,病体才能尽快恢复。

20、阳痿

治疗方法

取双侧命门穴

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

注意事项

要持之以衡,不能中途放弃或在短期内未效便丧失信心。

每日睡前灸效果最好

经温和灸后,于子时阴茎能自动勃起者为佳兆,此类患者,经湿和灸后,多能治愈。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促进恢复。如中极、气海、肾俞等均可使用,但取穴仍以腰腹部穴位为主。

21、遗精

治疗方法

梦遗

灸心俞、肾俞、关元、太冲穴。

滑精

灸气晦、三阴交、志室、肾俞

注意事项

梦遗治疗中,心俞、肾俞湿灸时间不宜过长。

滑精伴小便热赤混浊,口苦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的属湿热下注,不宜用灸法,宜使用针法遗精、阳痿可同时出现,基本治疗法则相同,临床中因恣情纵欲或频犯手浮造成遗精、阳痿的病例占到很大一部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2、高脂血症

治疗方法

取穴:百会、内关,足三里、太冲、复溜。

取穴:神阙穴。

注意事项

多摄入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品。

 

 

第二章妇科疾病

1、痛经

取三阴交配关元或中极穴为主,酌配命门、肾俞、太溪、足三里、次髎穴等。

注意事项

2、胎位不正

治疗方法

解松腰带,坐在靠背椅上或仰卧床上,暴露两侧至阴穴。

注意事项

操作时段松解腰带,取坐或卧位。

胎位纠正的成功率以妊娠7个月者最高,8个月以上者次之,经产妇较初产生妇效果更好。

3不孕症

治疗方法

取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神阙。患者月经干净后开始施灸至下次月经来潮时止。

注意事项

妇检属先天性生理缺陷所致不孕者,非本法所能奏效。

4、子宫脱垂

治疗方法

取百会、气海、提托。

注意事项

避免超重劳动和长期蹲站劳动,认真做好四期卫生,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等疾患。

5、外阴白色病变

治疗方法

局部取会阴穴和白变粗糙或萎缩重处,远端取关元、曲骨、三阴交、肾俞、腰阳关穴。

注意事项

阴部皮肤较薄,防止局部皮肤起泡和灼伤。

6、缺乳症

治症方法

取膻中、乳根,取双侧隐白穴。

注意事项

灸治乳少效果较好,但在治疗同时,应增进营养,可多食猪肺,鲫鱼汤等食品。

7、崩漏

治疗方法

取断丝穴、隐白穴。

注意事项

发取关元、子宫、三阴交、次 为主穴,止血加百合、隐白。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鲜红或绛红,质稠,口渴欲饮,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红,苔薄,脉弦数,属实热型者加血海、太冲;出血量多,血争淡红,质稀薄,面色黄白,神疲乏力,头晕,脘腹胀满,怕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弱属脾虚型者加足三里;出血持续不断或突然大出血,血色暗红或呈褐色,质稀腰困,耳鸣,形寒肢冷,小便频,舌质淡红少苔,双尺脉应指较弱,属肾虚型者加腰阳关。

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忌烟酒、辛辣等刺激物,防止过度劳累,绝经期妇女,如反复多次出血,应作详细妇科检查,警惕肿瘤的发生。

8、产生尿潴留

治疗方法

取神阙穴,并在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穴施行温和灸。

注意事项

尿潴留中医又名“癃闭”同,多因难产或产程过关,故以温补肾阳,疏调气机,使任督脉气通畅而小便自解。

9、妊娠恶阻

治疗方法

取中脘、中三里、内关、公孙为主穴。伴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肪缓滑无力属脾胃虚弱者,加温灸上脘;如伴呕吐苦水或酸水,口苦,胸胁胀痛,嗳气叹息,苔微黄,脉弦滑属脾胃不和者加灸太冲;伴呕吐痰涎,胸闷纳呆,口淡,苔白腻,脉象滑属痰阻滞者,加灸丰隆。

注意事项

妊娠早期,胞胎未固,灸治时一次取穴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胎儿。

病者宜保持安静,注意休息,忌恣信生冷油腻之品,宜少食多餐。调养胃气。

若仅是恶心、腰酸、择食或晨间偶有呕吐痰涎则是妊娠早期常的有反应,勿须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

对严重伴有酸中毒及肝肾功能损害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10、闭经

治疗方法

发归来、关元、中脘、气海、三阴交为主穴。们胸胁长满,小腹胀痛属血滞经闭者,加太冲、丰隆、合谷、地机;伴头晕肢软,纳差,心悸失眼,腹无胀痛属血枯经闭者加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

注意事项

对已婚的闭经患者应与早孕作鉴别。

治疗期间,饭菜要温热,营养要均衡,禁食生冷、辛辣、酸涩之品,禁洗冷水澡。

11、产后恶露不净

治疗方法

取双侧隐白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注意事项

产后应注意精神调摄,不可暴怒忧思,忌食生,避免过劳和房室。

如伴有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感染者可酌用抗生素。注意分娩中有无胎盘胎膜残留,必要时可作诊断性刮宫。

12、盆腔炎

治疗方法

取关元、子宫、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盆腔炎有急慢性之分,对急性期伴有高热者,在施行灸治的同时,应配合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治疗期间应节制房事,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物。

13、带下病

治疗方法

取双侧隐白穴

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味,质粘稠,连绵不断,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缓而弱,属脾虚型者,取气海、带脉、白环俞、三阴交、足三里;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连绵不断,小腹发凉,腰腹酸痛,小便频数而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属肾虚型者,穴取关元、带脉、次髎、肾俞;如带下状如米泔或黄绿如脓或挟有血液,量多而臭,阴中瘙痒,口苦咽干,小腹胀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属湿热型者,则穴取带脉、中极、阴陵泉、下髎、行间。

注意事项

如是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可配用相关敏感的抗生素。

用灸法治疗带下病虽有一定疗效,但能引起带下的疾病很多,应查明原因,明确诊断,再给予治疗。如病人年龄在40岁以上,带下赤黄,应排除癌症可能。平时应嘱患者节制房事,注意休息,适当增加营养,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第三章,儿科疾病

1、惊风

治疗方法

慢惊风

取神阙穴

急惊风

灸上星、陶道穴。

注意事项

患儿皮肤娇嫩,灸时不宜过长,慢惊风除可悬灸神阙穴外,还可选取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晨等穴交替使用。

饮食方面应禁食油腻厚味,以素食流质为主。夏季可饮西瓜汁、番茄汁、甘蔗汁;冬季多吃鲜橘水、苹果泥;痰多可给白萝卜或茡荠汁。

2、百日咳

治疗方法

取大椎、肺俞穴。

注意事项

四缝穴、八邪穴也可。

百日咳流行期间,可每日用生大蒜汁和糖水口服1至2次,连服5至7天。对幼小患儿阵咳时要抱起,轻拍背部不要抱紧,以防窒息。

3、小儿哮喘

治疗方法

取神阙、天突、肺俞和膻中、定喘两组穴位,选大椎穴。

注意事项

取穴频率较高的几个穴位为:定喘、肺俞、天突、大椎、神阙、膻中、气海、足三里。

4、疳积

治疗方法

灸鸡内金、苍术、肉果、香附、胡黄连、砂仁、神曲、麦芽。内关穴上,穴取双侧。

注意事项

针刺四缝穴或捏脊疗法在本症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疗效。

小儿喂养,要掌握先稀(菜汤、米汤)后干(奶糕、蛋黄),先素(菜泥、豆制品)后晕(鱼、肉末),先少后多的原则。

5、小儿泄泻

冶疗方法

中脘、下脘、神阙、天枢、足三里。

注意事项

小儿皮肤稚嫩,又不易配合,应防止烫伤。

6、小儿厌食症

治疗方法

取穴身柱、中脘,配合背部捏脊,晚上临睡前捏1次。

注意事项

禁止饭前吃零食和糖果。

患病后发现食欲不振,应及时检果原因,采取对应治疗。

7、痄腮

治疗方法

取双耳角孙穴(一侧腮肿灸患侧,双侧腮肿灸两侧)

注意事项

8、小儿疝气

治疗方法

灸患侧大敦、独阴及气海穴,热疝不宜用灸法。狐疝、关元分型不明显、仅存在睾丸、阴囊肿大者,可仅直接灸患侧大敦、独阴穴。一般用于年龄较大患儿。

注意事项

热证慎用法。

无论何种疝气,均不宜作剧烈运动。

狐疝如小肠坠入阴囊不能回收,甚至发生嵌顿,以及睾丸积水久久不能吸收的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

9、小儿遗尿

治疗方法

每天临睡前在关元穴、三阴交穴灸

注意事项

纸尿裤的使用不宜超过1周岁

10、鹅口疮

治疗方法

取神门、涌泉穴。

注意事项

 

第四章、外伤科疾病

1、疔疮

治疗方法

取肺俞、灵台、委中为穴,生于颜面部者加合谷,发于手臂部者加曲池,背部者加肩井,下肢部加足临泣。

注意事项

初起患者切勿挤压及过早切开排脓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灸法较适用于疔疮初起,肿硬未溃或已溃不敛者,如已成脓同,应及早切开排脓,伴有高热者,应酌情使用抗生素。

饮食宜清淡,忌食烟酒、辛辣、肥厚之品。

如发生败血症(疔疮走黄),症情凶险,必须及时抢救。

2、疖肿

治疗方法

放置于疖肿上灸

注意事项

3、急性肠梗阻

治疗方法

取神阙穴

注意事项

本疗法只适用于单纯性机械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有腹膜刺激征)应采取手术治疗

4、疝气

治疗方法

主穴取大敦、三角灸,属寒疝者配取关元、神阙、湿热疝加取膈俞、三焦俞、狐疝加足三里、提托。

5、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方法

灸会阴穴、伴腰骶困者加灸肾俞、次髎、;伴少腹不利者加灸关元、三阴交;下午灸治,灸后嘱患者注意休息,不饮茶、不食物以养气血。

注间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戒除手淫,节制房事,忌长时间骑车,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物。

6、褥疮

治疗方法

对准褥疮处灸,灸后疮面覆盖有一薄层黄色油状保护膜,不须擦去,可保护疮面。

注意事项。

7、痔疮

治疗方法

灸八髎穴

注意事项

对痔疮伴有出血的病人,应常规进行肛门指检及乙状结肠镜检果,以排除直肠癌、直肠自息肉、直肠炎等疾病。平时少食辛辣刺激物,治疗期间忌饮酒,防过劳,避免潮湿及用力负重,保持大例通畅,以减少痔疮了作。

8、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

治疗方法

取神阙穴。

注意事项

饮食清淡这,忌食油腻辛辣等刺激物。

如在灸治过程中,患者症状体征不断加重而不缓解,甚至出现休克征象,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9、急性乳腺炎

治疗方法

取膻中穴,再用右手拇指尖作分筋样推压拨动患者天宗穴。

注意事项

只适用于乳痈初期未成脓者,如经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仍高热不退,局部皮肤紧张,压痛明显并伴有波动感,则须手术切开排脓治疗。

10、阑尾炎

治疗方法

取天枢(右)、阑尾穴(双)、曲池(双)、阿是穴(右下腹麦氏点)为主,便溏者加阴陵泉(双),恶心者加内关(双)

注意事项

本疗法只适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轻型化脓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等。对重型的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等伴有高热这、肌卫者,则宜采用综合疗法或手术治疗。

11、肱骨外上髁炎

治疗方法

肱骨外上髁之痛点处。

注意事项

患者要适当减轻活动度。

12、肩周炎

治疗方法

穴取肩髃、曲池、合谷、巨肯、肩髎、上巨虚。

手太阳经

取肩髃、臑俞、天宗、秉风、肩外俞、养老。

手太阴经

取穴肩 、中府、天府、尺泽、太渊、合谷

阳 脉

穴取肩 、风池、阳陵泉、申脉、后溪

注意事项

较单纯的灸治疗阿是穴效果更佳。,积极配合功能锻练取效果迅速。

13、软组织损伤

治疗方法

痛处

注意事项

灸适宜于治疗陈伤,对新伤及局部红肿痛症状明显者不适宜。

14、狭窄性腱鞘炎

治疗方法

取阿是穴、外关;桡骨茎突腱鞘炎取阳溪、列缺、合谷。

注意事项

狭窄性腱鞘炎,中医属“筋 ”范畴,由劳损经筋,气血动行不畅所致,局部取穴阳溪、列缺、合谷、阿是穴、外关。

15、脊柱退行性病变

治疗方法

阿是穴,腰痛者加肾俞,颈椎肥大者加大椎及阿是穴。

注意事项

 

第五章五官科疾病

1、白内障

治疗方法

取太阳、攒竹、肝俞、足三里、光明、三阴交、百会、风池穴等。

注意事项

灸治疗宜在太阳、攒竹、四白活血、合谷、风池、百会、三穴。肝俞、肾俞。治疗后无效的后期白内障,宜手术治疗。

2、麦粒肿

治疗方法

麦粒肿

注意事项

切忌挤压造成局部感染。

3、近视

治疗方法

取风池、睛明、承泣、四白、合谷、球后穴。

注意事项

4、角膜炎

治疗方法

左眼病灸左侧阳溪,右眼病灸左侧阳溪

注意事项

忌刺激性的辣椒、烟酒等,同时避免阳光刺激。配合抗生素可提高疗效。

5、结膜炎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6、牙痛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7、过敏性鼻炎

治疗方法

取肺俞穴

注意事项

8、鼻 

治疗方法

取风府穴、涌泉穴

注意事项

鼻出血止住后,应进一步检查病因,排除恶性肿瘤。

9、耳中炎

治疗方法

取翳风穴

注意事项

不宜游泳

10、急性扁桃体炎

治疗方法

取角孙穴

注意事项

角孙穴位于颞部,把头发自然分散开,忌食辛辣肥腻等刺激之物。

 

第六章皮肤科疾病

1、银屑病

治疗方法

患部皮肤

注意事项忌食鱼、虾、酒等物。

2、湿疹

治疗方法

肺俞上、大椎、曲池、配穴为肩髃、环跳、合谷、大椎、足三里、阿是穴及奇痒处。

注意事项

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以免刺激。

3、神经性皮炎

治疗方法

皮损局部

注意事项

患者宜静不宜急躁

4、寻常疣

治疗方法

取阿是穴

注意事项

灸后,疣体会起水泡,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刺破。

5、带状疱疹

治疗方法

疱疹处

注意事项

6、白癜风

治疗方法

白斑皮肤

注意事项

附篇

 

 

1、伤寒

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最能补元敛阴、回阳固脱;关元又位居脐下,加小肠募穴,助小肠化物吸收而生血,灸关元能收阳生阴长之功。再配以服姜附汤,则阳加阴敛,阴阳交接,水火相济,邪随汗解而愈。

 

2、顽固性咳嗽

伤寒所致顽固性咳嗽,由寒凝气滞,肺失清潇所致,灸天突愈咳,既赖艾灸温散之功,又恃天突降气之力。

3、咯血

案中用吐法先泻其实,灸肺俞后补其虚,用吐法有邪去正安之理,灸肺俞寓金能生水之意,有的放矣,步骤井然。

 

4、瘵

《千金要方》日:“膏肓俞无不治,主赢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故灸膏肓穴治瘵,效如桴鼓。案中取膏肓穴法,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5、疟疾

脾俞内应脾脏,这脾气转输、输注之穴,故灸脾俞治疟有显效。今人针灸大家承淡安灸大椎、间使、复溜、神道治疗疟疾,也有明显疗效。

 

6、口眼歪斜

口眼歪斜,病由气虚风入,然兼寒者多。无论病之新久,急当灸之,新病灸之,意在散寒家祛风;病久则气血凝滞,意在活血祛风。

 

7、神志病

百会又称三阳五会,有清热开窍、镇惊宁神之功,神志病灸之,多能获意外之效。

 

8、呃逆

考其穴位“乳下一指许,正与乳相直,骨间陷中”,当为足阳明胃经之乳根穴。<玉龙赋>去:“乳根、俞府疗欶气痰哮。”

 

9、二便失禁

仓公辨病,多与<内经>殊别。<灵枢>日:“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终于膻中”。而仓公言“厥阴之终结小腹”,邪犯腹结,动而腹肿,灸足厥阴之脉 ,寒气散而愈。针灸之要,重要谙熟人身经络终根结,若不明终始根结,正职<灵枢.根结>所云,会有“折关败枢”、“针道成绝”之虚。

10、脾胃虚弱

此案以艾灸为主治疗脾胃虚寒症。杨氏对脾脏的生理、病理论述颇为精辟。脾属土,主健运,能化气生血;脾不健运,则各种脾胃证侯随之而生;且脾喜甘而恶 燥 ,用药过于燥热而伤阴,用药过于寒凉则有脾胃运化功能,颇感 肘。杨氏深谙此理,于用药之外,另辟蹊径,采用艾灸为主结合针刺补法治疗脾胃疾患 ,如此则助阳而伤阴,补阴而不碍胃,解决了这一矛盾。

 

11、腹痛,腹泻

腹痛,腹泻而喜按,属虚寒可知。神阙为先天之结 ,又为后天之气舍。灸之能温阳散寒,健运脾胃,寒邪得温则散,气不拘急而缓,脾胃得温则运,清升浊降而痛泻自除。

 

12、水肿

水分穴位小肠下口,能分清泌浊,使水液流入膀胱而无水肿之患,气海为大气之所归,气行则水不横逆,水肿自消。

 

13、自汗

本案自汗缘于房事后饮冷伤脾气,为血气虚不能卫外所致,灸命关补脾脏之真气,以冀气旺卫固而汗止。

 

14、脚躄

来脊穴别名华佗夹脊,这华佗所发明,位于脊柱棘突旁0.5寸或1寸。临床上用于治疗腰痛、四肢酸痛常能获效。

 

15、遍身青

足趺指胃经原穴冲阳穴。脾统血,脾旺则血无外溢。本案不选脾穴却灸胃之原穴,因胃为五脏六腑之本,其经别“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温灸之,本强经通,心脾得调,血脉得运,故体青退而纳食增。

 

16、冷疾

以艾火治病,常法也;以日光灸之,奇思也。以太阳真火灸之,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回阳通脉、冷疾痼病,自内而出矣。

 

17、瘰疬

肘尖,经外奇穴,位于肘后部,屈肘成90度角,鹰嘴突起之类端。肩尖,即肩髃穴,瘰疬在临床上不少见,其病机《景岳全书》分析说:“若元气强则正胜邪,正胜邪则毒在腑,在腑者便是阳毒,故易发易收而易治;元气弱在邪胜正,邪胜正则毒在脏,在脏者便是阴毒,故难起难收而难治”。治瘰疬光凭药力,恐难奏效,若配以区灸,常能收功。肘尖、肩尖为治瘰疬要穴。

 

18、痰核

本案为胸前痰核,其治疗颇具特色。首先是在取穴方面,既然病机为痰结肺经,并未取肺经之穴,而取了肾经的俞府、任脉的膻中,道理何在?此乃局部近取法,况肺主一身之气,膻中穴又称上气海,为一身宗气之会,故取之可鼓动宗气,宣畅肺脉之气,以消散积聚之痰。其次是在治疗操作方面,针行六阴之数自然是泻法,意在祛除痰邪,更灸5壮可以温气行血以散结,外用药膏贴者,乃痰拔毒之法,三法合用,其功益著。

 

19、痞块

本案所述痞块一病当属今之积聚范畴,其病机不外乎“痰”、“食”、“瘀”三字。杨氏直取块中,以盘针之法攻其邪,积其气,复以中脘、食仓之灸培补正气,扶正以袪邪,攻补兼施乃能收功。盘法首载于《针经指南.手佛补泻》,专用于腹部,明.汪机称其为“和气”之法,而杨氏此处尚有行气散结之意。其中中脘、食仓之选穴亦含标本同治、病症兼顾之意。中脘为胃之募会,腑之会穴,健脾和胃,化湿除痰;食仓为经外奇穴,出《医经小学》,在中脘旁开3寸,专治腹中血块,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其近胃旁,又有辨病取穴、治标之意。

 

20、痔血

长强会于肛门之上,尾骨尖之下,并为督脉之络别出之处,古今均用为痔疾要穴,故取本穴针灸并用,以活血袪瘀,经络和通,则庤消便血自止矣。

 

21、臀痈

患者为一儒者,又因饮食劳倦,其气虚可知,虽臀痈肿焮痛甚,以隔蒜灸、葱熨法治之,益气托毒也。

22、脱疽

隔蒜灸乃治脱疽常法,然辨脱疽须知顺逆,脱焮痛赤者顺色此不痛者逆,前者灸之多愈,后者灸之一定应。

23、发背

灸治发背,疗效确凿,案中所述方法太繁,不如直灸疮上便捷。惟此法几近失传。录之供参考。

24、脚气

脚气不肿者,谓干脚气,乃风邪所致,觉如虫行,以风性善行故也。风市为治外风要穴,灸之则风邪外出矣,因风邪入里既久,须千艾方愈。

25、蝎螫伤

以隔蒜灸治诸灯虫伤,古已有之,一直治用至今,唯治之宜早,若毒之内侵,灸之效不显矣。

26、崩

清沈金鏊《妇科玉尺》说:“风热郁于肝经,血得风而妄行。”从本案例重,张公夫人血崩由风热所致,故先以 活汤退热祛风而崩自止,再灸膏肓、三里复元气。

27、难产

脚小指尖头即至阴穴也,灸至阴催产效果确凿,今日农村亦广为沿用,灸时可取双侧,不必拘泥于右脚。

28、产后昏厥

灸中脘治产后昏厥,可见灸疗回阳救逆之功之一斑。古人还常用烧红的秤砣放入米醋中,以强烈的醋味刺激产妇,治疗后昏厥,可供参考。

29、疳疾

本案系疳证,疳有两种含义:一为“疳者,甘也,”谓其病由于多食所致;二是“疳者,干也”,上泛指全身消瘦,肌肤干瘪,气血津液不足的临床征象。本证初起,病情尚轻,仅表现为脾胃不和,运化不健的证候,名日“疳气”;如进一步脾失健运,积滞而停, 滞气机,轩为“疳气”;病久则脾脏虚损,津液消亡,导致“干疳”。疳症是一种虚实夹杂之病,正确判断其虚实强弱、邪正盛衰是治疗的关键。本案因“腹内有积块”,当为中期“疳积”之证。古人云:“壮者先云其积而后扶胃气,衰者先扶胃气而后消之。杨氏认为患儿尚可耐攻,故针块中以消其积;灸章门穴既可消积又可健脾;再配以药物内服,故疳积消,形体渐盛。

30、目痛

厥阴属肝,少阴属肾,以黄连膏点之目益痛,可知患者目痛属寒,故灸之获效,因邪侵之既深,须夏枯草、香附子清肝、疏肝以清余邪。

31、牙痛

阳溪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手阳明经气汇聚之地,灸阳溪治牙痛,为前人经验,临床十分常用。

32、鼻渊

三里袪痰,合谷散热,上星开窍,再佐以清热宣肺、化痰活络之品内服,为治鼻渊经典法也。

33、健身防病

常灸关元常年健康,在神阙行隔盐灸,亦且延年。气短、气海。

 

      

一针治失眠

 

以两寸毫针扎神庭穴,大幅度提插,小幅度捻转,一般在下午治疗效果更好,这是我几年前在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学习时一老中医所教,屡用屡效

     肩周炎的特效治疗汇总(精选

 

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祖传的非常有效 。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
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
       
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

3.肩周炎奇效穴
    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我治疗此病单取一穴我给命名为 肩周炎穴<自创>.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病人仰卧位 取三寸针同侧取穴 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 留针30.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 基本一次就可痊愈.
  
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试试吧各位. 

4.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
        
现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虽不为我所创,但用之临床,其效确如创制者所言甚佳,我并在百度中搜索相关内容尚未发现有此报道.

        
辽宁王艳春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美国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
       
个人体会: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

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
近期连续治疗六位肩胛部疼痛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整理出来,请同道老师评议
.
       
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
1,
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
;
2,
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
.
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
)
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

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简取了一些取穴少适用性强的方法贴出来,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有的方法我亲自试用过,确实有很神奇之处!比如在对侧下找阳陵泉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宋氏膏药辨证治疗疗法,按疗程治疗即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