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龙应台的放学:新闻标题对比创新的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03:03

(《应用写作》2008年第四期)
新闻标题制作中的对比,是指将两种有差别或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性的概括描述,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凸现新闻价值,强化情感和造成一种艺术美的境界。其方法多种多样,本文择出独具特色的十种简略例说。
1. 色彩对比
描述色彩的标题,往往也采用绘画中的色彩对比方法,以层次鲜明、相互映衬的色彩来表现客观事物,以调动读者的情感与想象,使之脑海中映现逼真清晰的视觉形象。请看如下两例:
① 绿色使者披红 (引)
全国十佳百优乡邮员在京受表彰(主)
(2006年5月4日《中国青年报》)
②一头白发换来满山青葱
(2007年8月22日《湖南日报》)
①题和②题(报道一森林护林员事迹的新闻标题)均通过色彩词语的比照映衬,生动明快地再现了新闻所反映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独具绘画美感的绚丽画面,刺激读者视觉,引起读者对色彩的美感联想。
2. 谐音对比
利用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意义相反或有差别的词语,使之在标题语言中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使读者在由此及彼的联想中,领悟事物本质特点的目的。例如:
①莫使名片变“明骗”
(2007年5月26日《湖南日报》)
②尊师重效与重叫
(2007年6月8日《江西日报》)
①题“名片”与“明骗”声音相同,而意义相对立;②题的“重效”与“重叫”声音近似,但意义有本质差异。新闻标题中词语的谐音对比,一方面两个不相容的语言信息形成一种反差,使标题蕴蓄一种深刻的内涵;另一方面两个不相容的语言信息的代码转换,又会与读者的认识结构产生偏离,由此引发其一种悬念感和探究热情。
3. 倾斜对比
倾斜对比是一种不对称的比较,即构成对比的事实呈现一种倾斜状,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由此而赋予标题以幽默色彩。以下题为例:
举重大力士试举筷子
(2003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这条反映黎巴嫩110公斤级举重运动员阿里哈用餐时数次试着用筷子夹菜均告失败的新闻标题,其中的“举重”与“举筷子”,构成一种不协调的呈倾斜状的对比,其幽默色彩令人解颐。
4. 回环对比
有时,可以采取一种回环往复的措辞法,来构成词语的对比,即词语的回环对比。该种对比,一方面使标题呈现流畅圆合之美,另一方面则使对比的事物的本质差异凸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启迪。例如:
过年忙与忙过年
(2007年1月13日《文汇报》)
从形式上看,上题词语的运用轨迹呈圆形,给人以首尾相援、回曲环绕的感觉;从内容上看,回环的词语则构成一种对比:即“为众人过年而忙”与“耽误工作早早忙于自家过年”两种截然不同事实的对比。因此,标题显得新奇显豁,引人关注。
5. 讽喻对比
标题制作的讽喻手法,是指将一个为人熟知的典故浓缩于标题当中,使标题所要表达的意义从典故本身的寓意中明确地表达出来,用以讽刺某一社会现象。该种手法有时还可以和对比手法结合使用,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下题:
“李逵”一岁多     “李鬼 ” 十几个(引)
促肝细胞生长素深受假冒之苦        (主)
(2007年4月25日《经济日报》)
上题即是结合讽喻和对比手法,巧妙地将《水浒传》中真假李逵的典故浓缩于标题的对比句中,用以嘲讽十余家企业生产销售一种某厂家正处于试产阶段的治疗重症肝炎新药的假冒行为,深刻地揭露生活中的乖谬和不通情理之处,使人警觉,给人教益。
6. 变位对比
变换某一贯用词语的词序,使变序后的新词与原词在标题语言中形成一种对比,这种通过词语的变位来对比事物有时比运用反义词更强烈,给人印象更深刻。如下例:
是打假还是假打
(2007年6月30日《羊城晚报》)
其中的“打假”是“打击假冒名牌商品行为”的缩语,而“假打”则是由于行业不正之风引起的虚假的打假行为。一个词汇词序的变易,即形成强烈的反差,呈相反两级走向的对比。运用变位对比的手法制作标题,往往也可使标题显豁醒目,引起读者极大的关注。
7.异语对比
异语,是语言修辞的一种手法,包括在特定语境中,将某种有特定含义的专用名词或某一行业的专门用语融入语句当中,使之表达一种新的含义。标题写作中的异语手法同样可以结合对比手法进行,请看下一例:
平鲁县三年迈出三大步 (主)
*“输血”越输越穷    凭“造血”越造越活  (引)
(2006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上题中的“输血”与“造血”为意义相对立的医学行业的专门术语,作者巧取妙联,将它们融进表现经济活动标题的对比句中,使它们在相互比照中表达一种新的含义,从而赋予标题以简洁、生动、新意跃出的表达功效。
8. 示观对比
示观,即是将过去的、未来的、悬想的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历历在目。在标题制作中,有时可以把示观的事物,构成一种对比浓缩于标题当中,一方面用以完整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达到强化标题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目的。如:
塞族说:别打了   穆克说:没门儿
(2003年6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上题作者即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将一个严肃而枯燥的外交事件,用日常生活中的情状来示观,并使之构成一种对比,由此,不仅道出了事物的本质,并收到了一种轻松中包含着深沉,平易中蕴藏着机智的情趣盎然的表达效果,使人遐想和回味。
9. 比喻对比
在标题制作中,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两个有本质差异的生动形象的喻体,相应地来描绘两个相对立的抽象事物,造成一种比喻和对比相融合的修辞效果。例如下题:
不当浮水鸭子    要做入水鱼鹰     (引)
赣州公交公司干部轮流跟车作业     (主)
(2007年8月31日《中国汽车报》)
上题即是将“浮水鸭子”和“入水鱼鹰”两个有本质差异的喻体,用以描绘机关干部两种相反的下基层的状况,这种恰到好处的比喻对比,不仅使标题生动形象,而且使标题反差悬殊,蕴藉丰厚,同时赋予标题以强烈的褒贬色彩。
10.  数字对比
数字对比巧,不但使标题准确精炼,而且可以使标题变抽象为具象,化呆板为灵动,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事情说得妙趣横生,把尽人皆知的事物说得新颖别致,把纷纭复杂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简洁明了。请看下例:
“一根绳吊颈”       二月亏损三千
“两条腿走路”       三月赚回四万
(2007年6月22日《信息日报》)
上题两句中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字字勾连的数字,一方面使语句机巧别致、音韵和谐、气势畅达,另一方面使语句生动活泼,意味深长,发人联想,标题表达传递出了丰富的美感信息而弥见精彩。
作  者: 广东省嘉应学院中文系新闻专业教授
责任编辑:蔡宁涛
(《应用写作》2008年第四期)
为使读者更直接、便捷地了解本刊,本站每期特从《应用写作》摘录3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如您喜欢,可直接到所在地邮局订阅《应用写作》。(邮发代号:12-59       垂询电话:0431-8538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