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空间之改写幸福: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事一议作文教学 作者:马金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00:27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事一议作文教学

作者:马金银 单位:灵武市英才学校 点击:336 评论:1 举报:0  网评分:395  评分人次:4  终评分: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事一议”的议论短文的特点和写法;

      2.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学习对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翻新观点,引发议论;

      3.会写“一事一议”的议论短文。

      二、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学课文为驳论文,重在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写好作文,要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有感而发,不要空发议论;叙事应简明扼要,议论要有针对性,不仅仅就事论事,还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展开联想和思考;思路要开阔,见解要深刻。

      2.学生在此前写过简单的议论文,但大部分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路,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头绪繁多,结构混乱。如果让学生写驳论文,对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而言,可能跨度太大,所以就形式而言,可以写驳论文,也可以写立论文,但从本单元的教学目的还是要鼓励学生尝试写驳论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讲授知识要点:(学生可参考书本上的想关内容学习

       多媒体展示

      l.什么是一事一议?简单地说,它是议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一事”,即 指一件事、 一种物、一篇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出戏、一种现象、一个问题、一桩史实、一个说法、、一项活动、一条名言等等;“一议”,则是对上述的某“一事”发表的议论,或者表明一种看法,或者提出一个观点,或者说明一个道理。

      这样的一事一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并常常都在这样做,只不过没有自觉的意识和专门的学习训练而已。由于这种写作方法经常要用,而且容易掌握,所以一般都把它当作初学写议论文的人门技巧,是写好一切形式的议论文的基础。

      2.一事一议文章的基本要求:

      要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首先要选好所议的“事”,所选的“事”要典型,有代表性,要有可挖掘的道理,要能够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其次要议得准确、鲜明,准确,就是要对所议的 “事”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要对这 “事”所寓含的意义、道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要求选出一个符合这“事”本意的观点来议;同时还要注意所选的这个观点要具有积极意义,要能使人受到启发;如果能把人们常用的观点进一步挖掘翻新,求得新的释义,确立新的意旨加以议论,那就是创新。鲜明,就要在文章中对所议的道理态度鲜明,明确地表示支持还是反对,是赞美还是憎恶。

      (二)教师进行作文技巧指导

      根据一事一议作文的特点,要根据材料(即 “一事”)选准一个议论的切入点,确定文章的一个中心(即“一议”)。(媒体投影以下材料)

       1.运用写作材料(即 “一事”),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多角度的分析材料。因为对任一特定的客观事物,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的时候,都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思考,从而产生若干不同的观念,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议论它。这就是说,依 “一事”可以生发 “多议”。鼓励学生进行这样的分析,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各方面的优势,选准一个议论的切入点,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

      2.在写作中一定要注意叙事和议论的有机结合,因为“叙”是“议”的基础,“议”是 “叙”的生发;“事”据理而取舍,“理”依事而辨析。叙议结合的方式很多。可以先围绕论点概括介绍所议的事,然后就事论理,自然地提出论点,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提出论点,概述所议的事,后展开议论;还可以在论证过程中不断照应所议的事,使事理相接,文思相连,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内容上也有反复强调的功用。

      3.选择材料,通过讲评引导学生汲取借鉴,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媒体投影)

     (三)创新作文训练

     【训练题目一】从“蜜蜂采花酿蜜”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中,你可以从哪些角度提炼观点?

      1.学生展开思考、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2.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给予学生提示:

      ⑴从蜜蜂采花酿蜜的行程(酿一公斤蜜需采集百万朵花,如花丛距离蜂房平均为 1.5公里,就得飞45 万公里,几乎等于绕地球 12 圈)分析,可提炼出“学习蜜蜂不畏万苦千难为人类造福的敬业精神”的观点。

      ⑵从蜜蜂采多种花才能酿出佳蜜来分析,可提炼出 “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才能取得最好的业绩”的观点。

      ⑶从蜜蜂终日忙碌,索取于人类的极少,而贡献给人类的特多来分析,可提炼出“学习蜜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的观点。

      ⑷从蜜蜂团结协作,各尽所能来分析,可提炼出 “在一个集体里,必须提倡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观点。

     【训练题目二】水,是我们常见的东西,如果让你以水为题分析思考,你能从不同角度引发出哪些议论?

      1.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2.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给予学生提示:

      ⑴从柔弱的水点点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的角度,可生发“①成功来自锲而不舍,②成功源于目标专一”等议论。

      ⑵从点点水滴汇成水流,涓涓小溪汇成江海的角度,可生发出 “知识在于积累”的议论。

      ⑶从一滴水很快被蒸发掉,但汇入江海后形成一个永远存在的整体的角度生发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的议论。

      ⑷从潭水永远也流不进海洋的角度可引发 “安于现状,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的议论。

      ⑸从江水在堤坝的约束下,唱着奋进的歌的角度可引发 “不放任自流,才能做出贡献”的议论。

第二课时

      (四)例文分析

      1.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下面的文章,供学生阅读。

内涵是永恒的美丽

      爱因斯坦没有成名时,生活很艰苦,在衣着上十分随便。有人提醒他,应该有一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社交界。回答说:“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认识我。”

      爱因斯坦之所以名留千古,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是因为他的内涵,与外表无关。可见,内涵是永恒的美丽。

      试想,一个注重外表而缺乏内涵的人,一生中又有几个是有所作为的。缺乏了内涵,他们的一生也等于没有了色彩。或许他们也会因为外在的美丽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这也只是一瞬间而已。如小说一样,经过了短短的高潮就到了尾声,从此生活毫无生机。要想保留永恒的美丽,永久的受人尊重,就需要具有重要的一点——内涵。内涵散发出来的美丽永远是长久的。这也就是名人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只是简单地追求着用自己的笔尖去走好每一步。他从没有打扮过。有一次他在街上散步的时候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迎面走来了个路人,看到安徒生就指着他头上一顶破旧不堪的帽子说:“你脑袋上的是帽子吗?”安徒生也指着他的脑袋说:“你帽子下的是脑袋吗?”然后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抛下了呆住的路人。这虽然是一则充满睿智的笑话,但也不难看出不善打扮的安徒生能名留千古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才华,有内涵。

      无独有偶,受人敬仰的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见重客人时,穿了一件补了又补的衣服,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该穿一件好看的衣服,周总理却说:“这样太奢侈了,不是我的作风,衣服只要整洁大方就好了。”结果在会见客人时,客人在与周总理的接触之中,一点也不介意周总理的穿着,反而被周总理深深感动了。

      这些例子,都深深表现了内涵的可贵、永恒、美丽。但现在有不少的青少年,把外表看得最重,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打扮上,而忽略了提高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结果一生就变了“似水流年”。

      内涵是永恒的美丽。我们要记住爱因斯坦的话“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认识我。”做一个有内涵的人,一个有所作为、受人关注的人。

      2.学生针对这篇文章展开讨论,就文章的写法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学习这种“一事一议”的写作方法。

      3.【教师总结评析】本文条理清晰,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先由材料引出“内涵是永恒的美丽”这个论点,并解释其原因,然后列举安徒生、周总理的事例去论证,最后再次强调论点。本文写得亲切、平实而又充满感情,有说服力。这在于作者对“内涵”有独到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并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作高度的分析概括。叙议结合、观点深刻、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是一篇佳作。(媒体投影)

投影图示:明确文章的一般结构 ,明确写“一事一议”文章的方法

 

      ⑴叙事要简明,选材要典型,要注意行文中叙事与议论的轻重、详略得当。

      ⑵源于事,高于事。“议”是文章重点,紧扣文中的“事”定好“论点”。但发表“议”要精当,必须注意论述要准确、精辟、透彻,要做到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⑶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是非分明;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

      ⑷对于一篇文章的完整来说,在文章的最后需要有简单的总结,呼应全文,深化中心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五)学生练习:根据下面提供的参考题目,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

      1.媒体投影下面参考题目

      (1)试从本班同学中,找一个学习获得进步的例子,分析原因,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论点,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一事一议的稿子,给学校黑板报投稿,题目目拟。

      (2)细细品味朱熹的著名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得到什么启发?请你据此写一篇一事一议的短文,题目自拟。

      (3)试对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一俗语从多角度分析思考,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观点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一事一议短文,题目自拟。

      (4)下面是人们对一些事物的不同看法,请你选择一个事物,从下文中提供的角度,或者自己另选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一事一议短文,题目自拟。

      春蚕

      甲:吐尽了丝,才悄然离去。

      乙:作茧自缚。

     ②圆规

      甲:始终围绕一个坚守不移的目标运动。

      乙:无论步子迈得多大,到头还是回到原来的起点,成绩永远是零。

      ③天平

      甲:公正无私的楷模。

      乙:谁多给一点就倾向谁。

      ④月亮

      甲:历尽千山万水,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

      乙:不过是借助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

      2.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多角度分析,提炼自己的观点,并简单阐述论证的方法及所引用的论据,与同学交流各自的构思。

      3.学生根据各自提出的观点,开展写作,教师巡回略加指导。因为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练习较少,能力相对薄弱,需要较长时间的构思、行文,所以时间上应给予学生一定的余地,不要求学生能当堂完成写作。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构思和组材。

     四、本课的亮点与教师个人的教学专长

      1.本堂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持学生持续积极的学习热情,引导感染学生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与同学交流,确实把这堂作文课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

      2.教学中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急切地要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我想在学生主动要表达的前提下,写就的作文应该是富有真情实感的。

      3.整堂课教师真正起到了引导作用,引导学拓展了写作范围,深化了写作主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积累,并促成了学生形成新的积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