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血友病中国发病率:【引用】《长安名胜》第一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11:46

【引用】《长安名胜》第一部分  

2011-09-09 21:28:3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南山行走《《长安名胜》第一部分》

         可执本书一册,散游长安。

        佳作共赏!
        此类著作,之前尚不多见,虽然多数篇章笔法稍简,但对喜欢畅游于南山的山行者而言,仍具有相当的可读性--书中描述的很多历史遗迹、寺庙,都曾经是我们登山的地标或休息点。
        山行中屡屡亲见的、历史上对文化的摧残与破坏,对照书中盛况描述,令人慨叹。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浩浩松风,草木枯荣;历史长河中,文化的恒久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
                                     《长安名胜》
                                               作者:王作良、常春等

                                                            目  录
 第一章、 法相宗圣地一兴教寺
 第二章、 华严祖庭一华严寺
 第三章、 古寺名刹聚樊川
 第四章、 中日文化交流圣地--香积寺
 第五章、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牛头寺

 第六章、中土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
 第七章、终南正脉集至相
 第八章、避暑参禅绝佳处--圣寿寺
 第九章、千年古刹一丰德寺
 第十章、百塔累累弘三阶

 第十一章、神鬼辟奇观龙潭第一峰--圭峰山与高冠峪
 第十二章、昆明池水汉时功
 第十三章、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
 第十四章、道教名山一太兴山
 第十五章、四时风景钟神秀--南五台


 第十六章、沣河沣峪两相依
 第十七章、山谷奇特古迹多--青华山
 第十八章、西安漓江一鲸鱼沟
 第十九章、秦中自古帝王州--丰镐遗址
 第二十章、秦岭深处有奇峰--嘉午台

 第二十一章、工部千秋庙貌新--杜公祠
 第二十二章、三千年前的乐园一西周灵台遗址
 第二十三章、汉宣帝陵一杜陵
 第二十四章、子午古道绝秦岭
 第二十五章、轩臣刻字美名留--仓颉造字台

 第二十六章、秋日凝翠岭山光如泼黛--唐翠微
 第二十七章、西风残照--明秦藩王十三陵宫遗址
 第二十八章、蒋介石的西安行宫--常宁宫
 第二十九章、神禾原畔埋忠骨--柳青墓
 第三十章、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杨虎城将军陵区
 第三十一章、嘉木碧草长相伴--朱子桥墓

 后 记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至 第五章
 
                                    第一章、 法相宗圣地一兴教寺
       兴教寺距西安市约20公里,位于长安区樊川的少陵原畔,196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南望终南山,万峰耸立,山色如黛;西眺神禾原,沃野平畴,起伏如画;俯视樊川,阡陌纵横,滴河如带,秀木苍翠。兴教寺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与弟子窥基、圆测的安葬地,是闻名全国的佛教寺院,建国后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慈恩殿,还有最具历史价值的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圆测的灵塔。
       兴教寺建成后,千百年来几经沧桑。唐代时,樊川寺院密集,兴教寺与法幢、兴国、华严、牛头、观音、禅经、洪福寺并称"樊川八大寺",兴教寺位列八寺之首。宋朝对,兴教寺虽经战乱,但仍"殿宇法制,精密庄严"。明清时寺院历经荒乱,几度兴废。到清同治韧年,寺内殿堂均为战火所毁,惟三座灵塔幸存,绝妙地象征着玄奘法师不屈不挠之精神。
       现在的寺院建筑是近代重建的。据樊耀亭著《长安兴教寺》载,民国九年(1920)前后,妙法住持兴教寺,打官司要回兴教寺地至民国十一年(1922)盖法堂木料基本备齐。此时妙阔来兴教寺住持,妙法离寺,妙阔住持修建起五楹法堂。法堂建起不久,妙法复回寺住持,妙阔离寺,在妙法住持下,建起法堂前东西十楹廊房。此事在康寄遥所写《陕西佛寺记略》中说得很清楚:"妙阔法师募修大殿五楹,寺僧自理修东西寮房十楹"。大殿即指今法堂,寮房指东西廊房,自理是妙法法号。民国二十年(1931)秋朱子桥修葺兴教寺,这次主要修复玄奘、窥基、圆测三塔及钟鼓二楼,共用银1800圆《重修长安樊川兴教寺碑记》《重修兴教塔寺记》均有记载。此后朱子桥、杨虎城还捐资外建山门添僧寮、塔亭各三楹等。
       民国二十三年(1934)甲戍一月立石的《重修慈恩塔院记》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立石的《护国长安兴教寺建修大殿、经楼、山亭及为寺购地等捐资碑》今藏兴教寺,详细记载了兴教寺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复,这次耗银127006圆,当时寺住持为妙阔,由程潜发起,蒋介石、程潜等几乎所有国民党要员都参于其中。国民党这次重修兴教寺主要出自当局的一种政治目的,即西安建为陪都之需要。这次主要修的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山亭等。今立于兴教寺大雄宝殿东侧的由程潜撰文的《重修护国兴教寺碑》亦记载了这件事。l949年后,政府曾多次拨款修寺院。l982年,在常明法师主持下,兴教寺又经修缮,形貌为之一新,成为国内外游人香客参观访问、进香朝拜的圣地。这也就基本形成了兴教寺现在之形制。
       现在的寺院青瓦红墙,古木森森,傍原依川,气势庄严。寺院由正院、东跨院、西跨院组成。正院由正门、钟鼓楼、大殿、法堂和禅堂组成,寺院坐南朝北形成中轴线。砖石砌成的山门呈楼阁形式,山门门额上有金字正书"护国兴教寺",左右护壁上分别书有"法相"和"庄严"字样。楼脊两角雕有龙头、凤首,栩栩如生。山门开了三个门洞。门内东西两侧有四角攒顶。钟楼和鼓楼夹道相对。拾级而上则是重檐叠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殿门上悬有康有为题写的"兴教寺"匾额。殿内供奉着元代铸造的千佛绕毗卢铜像,高两米多,重2700余斤。殿后法堂中供奉新塑释迦牟尼佛像,殿壁镶有《金刚经》刻石,石刻字迹刚劲,为书法珍品。法堂正中立柱上有瓦楞楹联,"法海仰奘公,西土亦称大遍觉;宗学宏唯识,此地堪比那烂陀。"佛像下是千佛铜座,高约一米。堂壁上则悬有十八罗汉拓版像。这些都是珍贵文物。前后殿宇与东西两排僧舍,组成封闭的四合院,院内广植松竹花卉,益显雅静清幽。
       正殿两侧为东西跨院,东跨院为藏经院,西跨院为慈恩塔院。东跨院内主要建筑为藏经楼,五楹两层,其内收藏着明清刻印的佛经和近代影印的经典达万卷之多,包括《藏经》、《续藏经》、《大藏经》等经书,还珍藏有多片秘不示人的巴利文《贝叶经》,还有缅甸赠送的白玉弥勒佛,造型优美,光洁细腻,由于形制大且为整玉雕成,实为稀世之珍宝。龛台前门,香港典居士赠送的幢、帐、幔,从屋顶垂吊下来,黄白相间,熠熠发光。
       西跨院则为三灵塔所在地。三灵塔巍然耸立于院内古柏和竹林之间空地上,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塔,左右两座是其高徒窥基、圆测灵塔。三灵塔呈品字形耸立。灵塔北面有一座构筑精巧的"慈恩殿",共三间,亦称塔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气遍觉堂"匾额悬挂在正门上方。殿内有玄奘及弟子窥基、圆测石刻影像,这三座石碑为l930年和1934年间刻制。玄奘和窥基法师的画像是依照日本东京收藏的我国唐代宫中所供的玄奘及窥基画像印制而成的刻石,修葺圆测灵塔时在塔下觅得圆测塑像一尊,再依之作画刻石。在修整窥基灵塔时亦曾发现一尊窥基塑像,经比较后与画像吻合。由此可证依圆测塑像来刻制其画像还是有历史根据的。三座像旁都有赞词,壁间刻有玄奘负笈图、玄奘行程图和玄奘传记条幅、像赞等物。玄奘负笈图线条生动,笔法传神。画面上玄奘粗衣短褐,赤足芒鞋,手执雨伞,身负满载佛经的行笈,行笈上挂有一盏明灯。整幅图体现出玄奘法师不畏险阻,风雨兼程,仆仆风尘于取经途中的感人形象,使人对这位跋涉万里历尽艰辛的文化使者肃然起敬。这幅玄奘负笈图系宋代无名氏所绘的摹本,原画收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玄奘法师这一形象不只在中国,而且在印度也十分有名,已成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的代表。
       玄奘灵塔高23米,建于唐总章二年(669),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枋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为青砖砌成,为四角锥体,共五级,侧面各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为五米,塔面为枋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及斗拱。塔檐叠涩砌出,檐下均饰两层菱角牙子。二层以上塔心实砌,不能登临。塔底层南面有拱形券洞。龛内供奉有玄奘法师的泥塑像。塔底层北面壁上镶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刻的《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碑文详细叙述了玄奘法师出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生平事迹,由文宗时屯田郎中侍御史刘轲撰文,僧建初书册。玄奘灵塔因唐中宗谥玄奘"大遍觉",故又称大遍觉塔。这座古塔造型庄重稳固,装饰简洁明快,在我国建筑史上久负盛名。
       玄奘的遗骨安葬在兴教寺,顶骨却分葬多处。唐时玄奘弟子窥基应尉迟敬德儿子宝林的请求,在玄奘迁葬兴教寺时,把顶骨送往尉迟宝林所在的户县紫阁寺供奉,后经多次转迎遂至失没。l943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中华多山丘上修筑神社时,意外地掘出装有玄奘顶骨的石函。据石函铭文称,这份顶骨是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僧人可政从户县紫阁寺迎归,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埋葬于金陵长干寺并建三藏塔,明清时曾迁葬三藏塔,后毁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军与清军间的战火。
       现在玄奘法师七份顶骨分藏于七地,国内有五份,分别供奉在南京灵台寺、北京法塬寺、广州六榕寺、成都大慈寺和天津佛教协会。国外有两份,一份藏于日本琦玉县慈云寺;另一份l957年由我国政府赠给印度,在玄奘法师当年求学讲经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的废墟上,重建了宏伟的庙宇和玄奘纪念堂,玄奘法师的这份顶骨就置于一精致的金塔之中。

       玄奘(602~664),尊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学者,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姓陈,名棉,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附近)人。玄奘幼年家贫,自幼学佛。13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21岁受戒于成都空慧寺。唐贞观元年(627)来到长安,跟从名僧研究佛教经典。他天资聪明,很快誉满长安。当时佛教宗派纷杂,汉文佛经的译本拙劣晦涩。他在深究经典义理之时,发现许多隐蔽难明之处。为了探求佛经奥义,释疑解难,他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探索研究,寻求真经。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西去印度取经,历时17年,备尝艰辛,于贞观十九年(645)携带经典返回。回国后,又以全部精力亲自组织人力译经。据史书记载,玄奘西行印度求法,带回大小乘梵文经律论共657部,回国20年间,翻译出75部、1335卷。玄奘依据游历见闻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中亚、印度、巴基斯坦的古代历史、地理的详细情况,今天仍是研究这些国家古代史的重要文献,受到中外学者的极大重视。据说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取经回国时,长安城迎接的人很多,太宗李世民还在朱雀大街亲自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玄奘归国后长期主持译经,积劳成疾,于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逝世于宜君县(今铜川市)玉华宫。 

       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朝野为之悲泣,唐高宗悲叹:"朕失国宝矣。"玄奘遗骨初葬于长安城东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势高亢,高宗每登上大明宫含元殿时便会触目伤情,时动悲思,遂于总章二年(669)下诏将玄奘遗骨移葬于少陵原今址。先建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后唐肃宗李亨(一说为睿宗李旦)在前往瞻礼时题寺额"兴教"二字。从此,寺院以兴教为名,历千余年而未改。因玄奘是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故而兴教寺也被认为是法相宗的祖庭。
       窥基灵塔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窥基灵塔与玄奘灵塔形制略同,只不过较小而已。。其高约七米,底层边长两米,每层叠涩檐下只饰一层菱角牙子,塔下也有石刻塔铭和塑像,有砖砌"基师塔"匾额。窥基(632~682),俗姓尉迟,字洪道,唐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的侄子,17岁出家,是玄奘嫡传大弟子,出家先住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初时玄奘遇见未出家的窥基,见其聪慧过人,决意收为弟子。窥基提出"若让我娶妻,不忌荤血,我才答应。"玄奘爱其才,欣然应允。窥基出身名门,行为落拓不羁,每次出f-In有三车相随,前车载经论箱笑,中间一车自乘坐,后车载家妓、什从与食物,所以人称"三车和尚"。窥基聪敏博学,从玄奘参与翻译经籍,深受器重,担任"笔受",后与神叻、嘉尚、普光号称"奘门四哲"。玄奘法师圆寂后,他专事著述,阐发唯识宗精义,主要著作有《成唯识论述记》20卷,《瑜珈师地论略纂》16卷43种,现存31种,可谓著述丰富,被称为"百部疏主",与其师同为法相宗创始人。
       圆测塔是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圆测遗骨迁葬到兴教寺时完全依照窥基灵塔建成的,故形制大小与之相同。圆测与窥基同为玄奘嫡传弟子。圆测(613--696)是唐时新罗(朝鲜)僧人,幼年出家,l5岁到中国学法。玄奘从印度归国后从学于玄奘,通梵语、藏语等6种语言,助玄奘译经。玄奘圆寂后,他受朝廷派遣,到洛阳大内(宫廷)助译。也曾住在西明寺,著述弘扬唯识宗教义。公元696年去世后,葬于河南洛阳龙门香山寺,后其弟子迁葬至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宋时从丰德寺迁葬部分遗骨于玄奘塔侧。
       现在兴教寺已成为中日民间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场所,特别是在佛教界更是如此。现在寺院东院藏经楼后尚存有一为纪念中日友好而由日本友人捐资修建的龟驮巨碑。碑周围有几十株日本友人栽植的樱花树。另外慈恩塔院内栽有珍稀树种水杉。1953年,周恩来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兴教寺瞻仰玄奘灵塔。l954年至l956年,先后有缅甸总理吴努及尼泊尔文化部长乾达来瞻仰玄奘灵塔。今天,兴教寺已成为促进我国与东亚各国特别是日本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桥梁。
(林定忠郭海文撰写)

 

                                      第二章、 华严祖庭一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长安区韦曲东南少陵原半坡上,距西安市约15公里,居高临下,俯视樊川,西望神禾原,南眺终南山,为唐朝著名的樊JIIJk大寺之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是中国佛教重要流派华严宗的发源地。华严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依《华严经》立宗。隋唐之际的终南僧人杜顺禅师因大宏华严之门,被追尊为华严宗的初祖。杜顺(556~640),原名法顺,俗姓杜,万年县(今西安市)人,著有《华严界》、《灵观门》,开创了华严宗。他的睿智深得唐太宗的赏识,圆寂于长安南义善寺,享年84岁。
       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唐法藏大师(643~712),本是康居国人,祖父侨居长安,因而以康为姓。17岁时,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听说智俨(华严宗二祖)在云华寺讲《华严经》,前去听讲,因勤学好问,为智俨所赞赏,收为门徒。从师智俨前后数年,深得智俨的妙旨。高宗总章元年(668),法藏26岁时,尚未出家,智俨圆寂前把法藏托付于弟子道成、薄尘,说他将要绍隆遗法。高宗咸亨元年(670),武则天之母荣国夫人杨氏死,武则天为祈福求安,把住宅施舍做太原寺。道成、薄尘等京城耆德连状荐举,欲度法藏为僧,得到许可,令其隶属太原寺。此时法藏只受了沙弥戒,奉诏在太原寺讲《华严经》。后来,又在云华寺开讲,武则天下旨命京城十大耆德为授具足戒,并把《华严经》中贤首菩萨的名字赐给他做称号,世称贤首国师。自此以后,经常参加译经活动,广事讲说和著述,大振华严的宗风。所以华严宗又名"贤首宗",世称法藏"华严宗三祖",又称"华严宗大师"。宋《高僧传》等说他尝为武后讲过新《华严经》,一生讲说新旧《华严经》三十余遍。中宗、睿宗都礼请他做菩萨戒师。
       华严宗在唐代地位颇高,太宗、武后对华严僧人皆礼遇有加。唐德宗时(780~804),杜顺四传弟子澄观被尊奉为教授和尚,授"镇国大师"称号,后又被唐宪宗赐以"僧统清凉国师"称号,令其主持全国佛教法事。华严寺也成为当时地位相当高的一所名寺。
       寺初建时的布局、规模等,由于史志缺载,已无从考证。盛唐诗人岑参有《题华严寺环公禅房》诗云:“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朝从老僧饭,昨日崖日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东溪草堂路,来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由此可见华严寺昔日之美。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寺内殿宇全被摧毁,惟双塔屹立。所谓双塔,据载:"华严寺有五塔,只留二塔,尚有俨尊者塔额。"俨尊者即二祖智俨。所谓五塔,即华严五祖的灵塔,有初祖杜顺禅师塔、二祖智俨禅师塔、三祖贤首国师塔、四祖澄观禅师塔、五祖圭峰祖师塔(因其常住圭峰山,故号圭峰大师)。遗留二塔,即初祖杜顺禅师塔和四祖妙觉(澄观)禅师塔。
       东边的一座是华严宗初祖杜顺禅师灵骨塔。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平面呈方形,为枋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四面七层,高约13米。上层有石刻"严主"两字,第三层刻有"无垢净光宝塔"6字。西边为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即澄观禅师)灵骨塔,呈平面六角形,六面五层,高7米,基座甚高,瘦削挺拔,塔上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10字。清凉国师澄观,俗姓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享年102岁,历经玄宗至文宗九朝,当过7个皇帝的门师。"妙觉"为佛学术语,是"觉位"的等级。后唐宪宗因澄观常住清凉山,赐号"僧统清凉国师",并赐有司铸金印,赋予其主持全国佛事的权力。澄观主要著作有《华严经疏》、《华严经略策》、《新经七处会颂释章》、《三圣圆融观门》等。圆寂后建塔于华严寺。双塔为唐代中期建塔风格的重要实物。两塔下层各有砖筑龛堂,内有石刻影像及像赞。清凉国师灵骨塔塔身已向北倾斜,塔前竖有《重修华严四祖清凉国师塔记碑》,为清末宋伯鲁和宋联奎书写,记述了清凉国师的生平事迹。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刻制的《杜顺禅师碑记》,现已移至碑林保存,是华严寺最重要的碑石。
       据陕西佛教界人士介绍,1930年,朱子桥居士等对华严寺进行了一次大修整。当时陕西大旱,朱子桥居士来陕赈灾,在与佛教界人士瞻礼华严寺塔时,看到元代重修碑铭上刻有"修塔即降甘露"文句,很受启发,便在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共募资金,并以修塔搭架的木料建房三间,或做塔亭,或做僧房。此次修整,既保护了佛教古迹,亦达到以工代赈的目的。朱子桥居士的功德,受到僧俗信徒的赞扬,其事迹至今仍在当地传扬。
       近几十年来,政府对华严寺双塔进行过两次大的修整,文物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古刹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20世纪80年代,少陵原坡塌方沉陷,使澄观塔塔身出现多处裂缝,向西倾斜97厘米,"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碑石,随岩土滑到半坡,澄观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为确保古塔的安全,县上组织专人对妙觉禅师塔进行了搬迁,澄观塔拆除时,在塔身的第三层发现有三件文物,一是鎏金莲花座观音像一尊,高13厘米,工艺精湛,为造像中上品;二是绿色玉石瓶一个,高11厘米,内有舍利子35枚;三是开元通宝一枚。在塔地宫中出土石函一个,函内有一木盒,外用棕色纺织品包装,内有佛经一卷,经卷外卷黄色麻布。由于出土时损坏严重,目前尚且无法修复。原件现存长安区文管办。华严宗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由日本僧人道培传到日本,新罗僧人义湘传至高丽。唐中宗到唐武宗时期,流行约170年,以后逐渐衰落。北宋初,经净源等僧人提倡,一度趋于活跃。近年来,常有日本和港澳佛教界人士来华严寺朝拜华严二塔,寻根问祖,瞻仰佛塔,捐资扩建,弘扬佛法。
(张禹郭海文撰写)

 

                                             第三章、 古寺名刹聚樊川
       樊川位于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南接终南山太乙谷,北至韦曲镇。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后,将此地封给大将樊哙,作为食邑,樊川由此而得名。今樊村即为当年樊哙花园遗址。
       滴水由南向北,贯穿30里樊川。两岸阡陌纵横,田畴交错。每至春日,杨柳吐绿,桃花怒放,如霞似锦。夏日荷花绽放,别有一番江南水乡情韵。在汉、唐时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许多达官贵人在此拥有庄园、别业,真可谓"轩冕相望,园池栉比"。樊中部的杜曲和北端的韦曲是杜、韦二族的世居之地。著名诗人杜甫的先祖杜预就曾居住于此。诗人杜牧和弟弟中进士以后曾作诗说:"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丹桂一时芳。"唐代诗人崔护在此演绎了一段爱情佳话,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许多著名宰相多居于杜曲与韦曲之间。他们在公务之余,徜徉于楼阁亭台之上,流连于佳木花卉之间,优游宴饮,极尽繁华。
       历代诗人在樊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韦庄《过樊川旧居》、郑谷《闻所知游樊川有寄》、杜牧《晚秋与沈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钱起《题樊川相公制业诗》等等。贞元(785~804)末,擢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杜佑"有佳林宇,古木幽邃"、"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临晋公主驸马郑潜曜也在樊川西侧神禾原莲花洞周围建有别业,杜甫曾亲临其地,写下"野寺垂杨里,春晓似水间。美在多映竹,好鸟不归山"的诗句。
       隋唐时期,樊川不仅是风景名胜之地,而且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当年樊川僧侣云集,寺院林立。如"樊川八大寺":兴教、法幢、牛头、华严、兴国、禅经、洪福、观音;再如青禅、天池、至相等寺。历经千年之后,这些名寺如今除了少数几座仍然香火不断外,其余或沉寂无声,或已被破坏殆尽,难觅昔日香烟缭绕、梵音袅袅的繁华。

1、法幢寺
       法幢寺,原名云栖寺,位于长安区申店乡瓜洲村西北神禾塬北坡下,与牛头寺对峙相望,北距西安约13公里。《咸宁县志》载:"瓜洲村有云栖寺",即指该寺。
该寺之所以得名法幢,是因为由长安区义井乡普贤寺移来陀罗经幢存放在寺内,曾名为义井寺,后改为法幢寺。
       法幢寺为密宗佛寺。寺院内原有一尊高达五米的石佛像,据兴教寺常明法师讲,此系密宗石雕佛像,价值可与敦煌佛像相比,极其珍贵。石雕佛像早先立于寺院前半坡上,佛头不知何时被打掉,只留一残躯。整个石雕佛像线条流畅,肌肉丰腴,双足丰满有力,是当年云栖寺遗物。20世纪70年代初,依神禾原畔修筑通往樊村的公路,石雕残像被土方所压,尚有半截外露。后由于多年的雨水冲击,已完全被坡上冲刷下的泥土淹没。
       解放前,寺院占地面积颇大,当地群众称之为"十八亩地"。该寺原有前殿、后殿。后殿建筑规模宏大,殿内正中塑有释迦牟尼佛像,佛身全部贴金,这尊佛像塑工精湛,艺术超妙绝伦,不仅是樊川诸寺,就是在陕西全省寺庙中也是极为少见的。1970年瓜洲村社员将佛像搬毁。据该村一村民讲,他当时见过一本书,内有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字样。佛像搬倒以后,社员也将前后佛殿拆除,将能用的材料盖了学校。

2、兴国寺
       据《长安县志》载,兴国寺位于杜曲镇和东西杨万坡之间。《咸宁县志》载:"兴国寺在夏侯村西,离城30里。唐三藏香火院。"宋代更名"延兴寺"。寺前有古柏两株,约三四抱有余,估计为唐柏。寺内有清代大殿三间、东西廊房各三间。l939年,陕西教育厅在兴国寺遗址上,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兴国中学",以清代遗留下来的三间大殿做图书馆,第三任校长李瘦枝先生为寺院门楣上题写了"唐兴国寺"匾额。
       兴国中学1949年停办。解放初,西北军政大学、西北艺术学院先后以这里为校址。此后曾长期为西安美术学院校址。

3、禅经寺
        禅经寺位于樊村乡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与华严寺相对,北距西安约l8公里。《咸宁县志》载: "小章(江)村有禅经寺。"《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禅经寺在小江村南神禾原北崖,杨嗣复迎养父于此(见《杨氏家谱》)。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杨嗣复及其父杨於陵是唐代人,按此记载,似乎是杨嗣复父子于此建寺,但此记载又说:"宋仁宗时,族人舍为佛寺",不知何故。后人以为可能该寺原是杨嗣复家庙,后到宋仁宗时其族人将其予以佛寺。
       民国时期,禅经寺仍有庙宇,郑维翰《心园集·樊川图志》小江村条记载:"近村,丛柏森立,古禅静(经)寺尚在。"时有门房七间,东西廊房各四间,正殿五间,内奉佛像及十八罗汉泥塑。解放后,小江村村民将寺庙拆除,建成一座小学。

4、洪福寺
       据《长安县志》载:洪福寺位于樊乡西樊村与岳村之间的神禾原北崖,以诸神普降洪福而得名,与少陵原畔的兴国寺相对。据传建于唐代。民国初年,尚有山门三间、楼房三间以及僧舍等建筑,正殿祀玉皇、无量、黑虎、灵官;楼房中间祀菩萨,另有二十八宿及八大金刚等泥塑,其建筑毁于20世纪60年代。

5、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长安区樊村乡凤凰嘴北南樊村西,距西安约20公里。据《咸宁县志·祠祀考》载:"南樊村有观音寺","观音寺......在城南三十五里樊村里。该寺背靠神禾原,面对滴水,与少陵原畔的兴教寺遥遥相对。因祀奉观音菩萨而得名。"
       史料记载:"樊村,村有五,当樊川中央,惟观音寺琳宫堂幽。"据说在抗日战争以前,该寺尚有三座大殿。前殿为三开间,中供圣关公像,两侧为关平和周仓持刀站像。殿内有壁画,画为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中殿五大间,正中塑有如来佛金身像,佛像背后金光闪闪,顶上有金翅大鹏,口衔金丸,展翅欲飞,栩栩如生。后殿为五间大殿,较之前两殿更加宏伟壮观。正中莲云上,供奉观世音菩萨像,两边为眼光菩萨和送子菩萨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塑工精细、姿态各异。十八罗汉身后有彩绘壁画衬托,更显法像庄严,如入仙境。该寺除以上三大殿外,寺东尚有一空院,中植花草竹木,并有墓圃,供寺僧劳作,游人观赏。寺后有二三十亩地,为寺田产,由僧人耕种,以供寺需。
       抗日战争中,观音寺大部分被驻军拆毁,残存殿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殆尽。存物荡然无存。今天,该寺遗址上为一座砖厂。

6、青禅寺遗址
       青禅寺位于长安区王莽乡南寨村附近,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明成化二年(1466)重修,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两侧暴露于地表的建筑倒塌堆积层厚约l.5米。现存唐代造像碑、明代成化二年(1466)重修青禅寺石碑各一通,明代石狮1对,石构件、龟趺、石佛像各一件。唐代造像碑,汉白玉质,高l.3米,宽0.55米,厚0.23米。碑阳浮雕8层,53尊小佛像(多数已残),碑身中部文字已风蚀模糊,难以辨认。

7、天池寺
       天池寺,位于长安区太乙镇蛟峪村东南侧的蛟峪山上,因靠近"仰天池"而得名。始建于隋代,称"龙池寺",唐初更名普光寺。至明代洪武(13681398)年间开拓御道,扩建为上、下两院,当时有殿宇和僧舍百余间。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七架梁。殿内有人物、花卉壁画;另存明正德八年(1513)铁磬两件,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铁钟一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普光上院碑"一通。殿前立明代"重修普光吉祥禅寺"残碑一通。殿南有明正德八年建砖塔一座,为六角七层楼阁式,高20.3米,底层边长2.3米;塔身饰有假板门、方窗和卷窗,层间叠涩出檐,施砖雕斗拱,额枋及菱角牙子,檐角缀风铃;塔顶铁质塔刹现已拦腰折斜。
(张禹王作良撰写)     

 [注:须与石砭峪青岔南老龙沟的“上天池寺”区分,后者为秋天观赏芒草花的最佳地点]

 

                                第四章、 中日文化交流圣地--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长安区神禾原西端的香积寺村,距西安约17公里。滴、涌二河交汇于寺院西南方,形成环境幽寂的胜景佳境。
       香积寺建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寺得名有二说,一说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故名;一说来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因而以为寺名。安史之乱(755~763)时,郭子仪在这里布兵设阵,打垮了安禄山的叛军,寺院也因受损而逐渐败落。宋太宗兴国三年(978)曾改名为开和寺,不久又恢复了原名。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寺院即为宋代建筑,20世纪60年代曾有石础和残缺佛像出土。寺内有唐代高僧善导大师的墓地,是佛教净土宗的第二祖庭,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香积寺现为全国重点佛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原有塔数座,盛唐诗人王昌龄游览香积寺时,曾作《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在"文化大革命"中多被平毁,遗存至今的有唐代的两座古塔。西边一座大塔名"善导塔",原有13级,现存11级,高33米,枋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12尊半裸石佛,雕刻精细。塔底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为乾隆三十三年(1768)镶嵌的砖刻楷书"涅榘盛事"四个大字。塔身四面刻着楷书的《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道劲。塔建成后,唐高宗李治曾赏赐舍利千余粒及百宝蟠花供养。女皇武则天也曾莅临观仰。此塔除用于佛事外,据怀恽《隆阐法师碑》载,还可"扪星撰雾,或俟日规裁",用于天文观测。东边一座是善导大师的门徒净业和尚的灵塔,距善导塔十米左右,二塔用青砖砌成。刻于开元十二年(724)的《净业法师灵塔铭》原存香积寺,l956年由三原人王进贤捐给碑林博物馆。l979年西安市文物部门对善导塔加固修葺,迁建五间大殿一座,殿内重塑佛像,安放了日本佛教界赠送的善导大师坐像。
       善导(613~681),也称光明和尚,俗姓朱,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一说为泗州人,今安徽北部人),是唐代弘扬净土宗的佛教代表人物,后人称他为"莲宗第二祖"。童年出家,公元641年赴并州(今山西太原)石壁山玄中寺跟随高僧道绰学法,深诸《观无量寿佛经》奥义。由于仰慕东晋慧远大师庐山结社之举,645年道绰圆寂后,到长安传播净土宗教义30年,拥有大量信徒。高宗永隆二年(681),登上寺前大树自投而死。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观无量寿佛经疏》 (亦称《功德法门》)和《往生礼赞》等。
       净土宗以慧远为初祖,因其在庐山东林寺创建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故净土宗亦名莲宗,实际倡导者为善导大师。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它大力宣扬西方有个极乐世界,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只要专念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的名号,信愿俱足,就可"往生极乐净土",故名净土宗。由于净土宗修行方法简单易行,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静坐专修,只需住行坐卧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对士大夫和老百姓都很有吸引力。经过善导的弘传,"三年后,满长安城内皆受化"。善导圆寂后,弟子等将其遗骸葬在长安境内终南山麓神禾原畔,并在下里村(今贾里村)建造供养塔一座以示纪念,就是今日所见之善导塔。此后,合葬者倾城,盛极一时。
       中宗之后,净土宗广泛流传于社会各阶层。公元8世纪时,善导著作传人日本,9世纪中叶,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来华学习"念佛法门",回国传播。此后日本僧人法然又据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确立净土宗教义,成为影响较大的一个教派。再往后法然的弟子亲鸾在日本再创净土真宗,尊中国、印度、日本三国的七位高僧为"三国七高祖"。净土宗在日本现有信徒五百万人,尊善导为"高祖",奉善导曾住持过的香积寺为祖庭。今香积寺内所供奉的善导大师像、佛像、庄严具宝盒、供桌、木鱼、石灯笼等都是从日本运来的。为增进中日友好和中日佛教交流,l979年9月,香积寺成立了"中日友好净土宗协会",并以"团体赞助会员"参加了日中友协。1980年5月14日,是善导大师逝世1300周年的纪念日。日本净土宗协会副总裁稻冈觉顺率领日本净土宗朋友200多人来西安,与中国佛教协会代会长赵朴初率领的100多名僧侣,在香积寺举行了纪念善导大师的盛大法会。
       除两座唐塔及五间大殿外,寺内还保留有清代乾隆年间所修的三间大殿以及1983年重刻的净业法师碑一通。净业(654~712),俗姓赵,名象,法号净业。郡望甘肃天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童年慕法,落发出家,后为香积寺住持二十余年。每至元正创启,必"周饰净场,广延高僧,转读真诰",大兴法事,劝化募资,对香积寺的营建光大贡献卓著。延和元年(712)六月十五日,念佛告灭。开元十二年(724)六月十五日,门人思顼为其勒石刻碑。原碑已佚,后重刻。
       今天的香积寺,古木参天,泉流石间,周围山光水色秀丽宜人。身临其境,仍能感受到王维在《过香积寺》中描绘的古寺胜景: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郭海文王作良撰写)

 

                          第五章、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牛头寺
       牛头寺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原半山坡上,距西安市约12公里,紧依杜公祠,南望终南山,俯临樊川,自然是城南好去处。
       牛头寺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唐代遍照禅师(即牛头祖师)为开山祖师。传说遍照禅师道行高于净业寺律宗创始人道宣律师。一日,道宣相请,遍照禅师知其有一比高低之意,届时负一牛头前往。道宣禅师以礼相迎,并准备设宴招待,但因柴火不济,菜未能及时做好。遍照一再相拒,并说:"菜既未熟,我负一菜,请试用之。"遂将所负之牛头置于案上,自己大嚼起来,道宣和尚惊异不已。遍照吃毕,坚辞下山,道宣追至沣峪口外,见遍照正在破腹洗肠,知道遍照禅师道行高于自己,从此便断了竞技之想。从此,人们便将遍照禅师称为牛头祖师,将他所创造的寺院称为牛头寺。
       唐时牛头寺建筑宏伟,山中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同时辟有杏花坪、九龙潭、洗肠沟、龙堂塔院诸名胜。附近聚居着豪门贵族,故有"城南韦杜,去天五尺"的谚语。初唐时武则天曾到此观赏,并作《游九龙潭》诗日:"岩顶翔双凤,潭心游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诗圣杜甫《上牛头寺》诗云: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何时莺啼切,移时独未休。"司空图《牛头寺》诗云:"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硫烟泛状寥。"写出了牛头寺的风景清雅幽静。
       该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改名福昌寺,元事占元年(1086)复名牛头寺。据北宋张礼《游城南记》记载,唐时龙堂塔院尚具有一定规模。元末明初,寺院渐衰。明初,牛头寺曾作为秦王朱棱藩地的香火院,寺庙的建筑得到了保护和维修。明嘉靖五年(1526)为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寺南建杜工部祠,后移寺于东院。至清代卧龙寺禅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北避难,驻跸西安,每天派人取九龙潭甘泉饮用,遂重修牛头寺,九龙潭水至今仍清流不绝。
       解放初寺仍占地二十余亩,有大殿、金刚殿等各三间,另有僧房七间。寺塔不知毁于何时,但殿宇内佛像尚存。大殿前有石经幢两座。解放后寺住僧人,"文化大革命"时俱逃散,大殿、廊房、佛像均毁,寺中法堂并几间住房、窑洞破败不堪,仅余大殿三间,僧房七间,石经幢一座。但殿前的两株千年龙爪槐"形如华盖,四时皆花";以奇绝著称的"四季柏"依旧苍郁。
       牛头寺1956年被确定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长期以来,寺院清寂,甚至来此游玩的人们只知道相邻的杜公祠,而不知牛头寺。从1997年开始,在长安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92岁高龄的果林法师多次发愿修复寺院,蒙各界人士支持,募捐500万元,将沉寂多年的千年古刹重新修建,寺内留传下来的波罗尼石经等文物重见天日,大雄宝殿恢复原貌,12吨铜佛像已安装到位,重达两吨的晨钟又将响彻樊川。
(张禹撰写)

================================================================

第六章 至 第十章

                                   第六章、中土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
       净业寺,坐落在终南山北麓的凤凰山(也称后岸山)山腰上,位于长安区滦镇沣峪口村南三公里处,北距西安市区约30公里。
       净业寺所在的凤凰山,风景秀丽、清幽。苍松翠柏,野花奇草,清泉涧流,加上远离红尘,绝对是一理想的静修之地。身临其境,荣辱皆忘,忧喜不生,体验到的只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生存。
       净业寺处于凤凰山山腰,选址绝佳,东对青华山,南望观音山,西临沣峪河,身居寺上极目四望,四面景色不同,而一年四季也变化多端,真正可称得上"阴晴众壑殊"了。作为佛教律宗祖庭,净业寺约建于隋末唐初,是终南山历史悠久的古刹之一,由于其地位重要,被国务院定为汉族地区重要佛教寺院之一。净业寺之所以著名,与其律宗祖庭的崇高地位和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律师的显赫名声是分不开的。
       关于道宣律师,宋代赞宁撰写的《宋高僧传》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书中《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即是写他。道宣律师生于公元596年,圆寂于667年,住世71年,俗姓钱。道宣律师小时候十分聪慧,9岁的时候便能够赋诗作文了,15岁时厌倦了红尘生活,便随智颥律师出家,l6岁剃度,20岁时依智首律师受具足戒,之后随其研习佛教律学。由于天资颇高,道宣律师听智首讲律一遍便能领悟,以至要学禅定。但智首律师不满意,要让他"功愿须满",故跟随智首律师在大禅定寺学习《四分律》40遍,历时10年,奠定了他一生的律学基础。在此期间,道宣律师又常在终南山仿掌谷山林隐居静坐,修习佛教定慧之学。道宣居住的地方缺水,相传暗中受到神人指点,挖地只一尺多深,泉水便涌出,因此净业寺又叫白泉寺。
       与道宣律师交往甚密者,还有当时的高僧玄奘大师、窥基大师、圆测大师、高僧金刚智、大医学家孙思邈等。道宣律师在净业寺修行的四十多年中,曾两次出山,参加玄奘大师在长安弘福寺、西明寺组织的译经活动,显示出高深佛学造诣。
       道宣律师持戒精严,生活简朴, "三衣皆纡,一食唯菽,行则杖策,坐不倚床",并且定力高深,"蚤虱从游,居然除受",连小动物在身上爬行也不为所动。当然,居山修行只是学佛的一个方面,如果不出外参访,道行仍然不能得到提升。道宣律师也常跋山涉水,四方参学,"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周游汉魏,披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构彰于道听"。
       在净业寺期间,道宣律师于唐麟德二年(665)建立石戒坛,用他所制定的仪轨为诸州高僧大德授具足戒。一位印度高僧曾称赞他说: "自佛灭后,像法住世,兴发毗尼,唯师一人也。"另外,相传在道宣律师圆寂的前三个多月,曾有天神护法告诉他说:"来生可再睹中天宫",后来道宣律师便趺坐化去,神色和悦。当时,道宣律师便有盛誉,唐穆宗诏赞日:"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辞警万古。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祖。"当时已有人把道宣律师誉为"护法菩萨"。大师圆寂后,唐高宗下令全国寺院供奉其画像,并令当时的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以使后人想其为人,悼其遗范。
       道宣律师一生著述甚丰,弟子千百人。主要著述有:《法门文记》、《广弘明集》、《续高僧传》、《三宝录》、《羯磨戒疏》、《行事钞》、《义钞》等220余卷,集佛教律学之大成,其"南山三大部"至今为人所重,奠定了中土律学基础。因其久居终南山,故他所开创的律学又被称为"南山律宗",为律学之正宗。其所传世的《四分律》至今仍为佛徒出家、在家修行的仪轨。我们常说佛教讲究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又要守许多戒律,所有这些,几乎都要靠佛教律宗来提供。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便是行南山律、弘南山律的大德之一。道宣律师的弟子当中,著名者有文纲、怀素等。怀素便是律宗三派之一东塔宗的创始人,曾从道宣学《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在道宣的再传弟子中,鉴真最为著名,他六次东渡,最终将律宗带到日本,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因此日本尊称净业寺及扬州大明寺为其律宗祖庭。
       净业寺始建予隋末唐初,兴盛于道宣律师弘法时期,后来就逐渐衰落了,其命运是和佛教律宗密切连在一起的。现在,我们从寺内所存的明代《道宣律师略传》及清代钟鼓楼碑可以知道,明代正统二年(1437),该寺住持云秀和尚募集资金,重修过殿堂。明朝天顺四年(1460),该寺住持本泉与丰德寺住持惠海等人,又募集银两再次修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因发生地震,寺内灵塔倾倒,到隆庆年问(约1567)才加以修复。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又为严安禅师建塔,塔铭云:"宣公严公本来为一,日面月面超然人室。"其中宣公指的便是道宣律师。康熙五十二年(1713),寺僧又重修道宣律师舍利塔,嘉庆十八年(1813)及道光年间(约1832)又分别加以重修并购置田地,道光年间置田地碑如今尚立于寺东侧门内。解放前,智海法师曾组织在东山谷修建茅篷数处,供僧人在此修习禅定。建国后,净业寺成为十方丛林,设住持、知客等职名。"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曾遭部分毁坏。1979年后,政府多次拨款修缮,永空法师在此整顿僧纪,又筹资重修了山路与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禅堂、客堂等,又增建了五观堂、厨房等,使得寺院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净业寺,基本上属明清两代的建筑。现存寺院占地2079平方米,坐北朝南,山门两侧有古槐两株,树冠参天,树干虽因年久出现枯洞,但仍枝叶丰茂,为寺院增添不少幽趣。另有韦陀殿、大雄宝殿、东西禅堂、斋堂及僧寮共18间。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华严三圣,东边供地藏菩萨,西边供观音菩萨,共五间,均为砖瓦结构,古朴肃穆。大殿东侧有三间挂有道宣律师图像及现代僧侣交流摄影,西侧有伽蓝殿,供关公像。东侧殿为客堂,西侧殿为禅堂,悬挂有当代著名禅师南怀瑾先生所书"禅观正受"匾额。大殿后有石洞三孔,为文殊洞、普贤洞、观音洞,内有佛菩萨像,洞前有造像碣等,据说三个洞穴均为杨虎城将军之母捐款开凿,洞内可供僧人修习禅定。寺后山腰有道宣舍利塔,站在山下公路上便能看到塔尖,颇具诗情画意。寺西北附近,有道宣律师静修茅屋四处遗迹,另外,寺后东北方有一座古墓,没有碑石刻记,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衣冠冢。寺内现存唐代古迹尚有祖师洞和牛头祖师塔等。

       总之,净业寺现在基本上是一座完整的寺院。从东侧门进去,可以一眼看到赵朴初题写的"律宗祖庭"四字,让人想起当年道宣律师弘律时的兴盛以及它在当今佛教界的地位。寺内树木参天,四周花草遍地,大殿前有两株很大的杜仲树,据说还有一棵名贵的"金线吊蝴蝶"树,已有百年龄,每到秋天,树上结荚,微风一吹,好像无数翠绿的蝴蝶系着金线飞舞翩跹,着实迷人。前人对于净业寺也有许多诗文描写,比如晚唐诗人贾岛在《净业寺与前鄂县李廓少府同宿》中写道: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前日犹拘束,披衣起晓钟。写的便是与友人夜宿净业寺倾谈人生世事的情景。
       金、元之际的全真道教创始人王重阳,早年在终南山修炼时,也写了一首《题净业寺月桂》的诗:谁将月桂土中栽,争忍凡尘取次开。折得一枝携在手,却将仙种赴蓬莱。写的则是另一种清新超尘,不染世俗的仙境之趣。
       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涉及净业寺的,如《太平广记》中的第93卷之异僧7就提到道宣律师;清初纳兰容若《通志堂集》中也有写净业寺的诗句,由此可见净业寺名声之大及风景之优美清幽,吸引了古今许多文人墨客。如今,为方便游人观览,此处又建造了从山下通往寺院的石阶,左环.右绕,又增添了许多"曲径通幽处"之美。春Et花繁,夏日清凉,实为旅游避暑的胜地。
(刘银昌撰写)

 

                                          第七章、终南正脉集至相
       至相寺,又名国清寺,坐落在长安区王庄乡终南山天子峪内,距西安市约25公里,是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至相寺后山梁若龙背。该寺左倚龙首,右临伏虎,后依突起之龙背,前对挺立之驼峰,地势雄巍,形状如龟,其大顷许,缓平而下。寺建于龟背之上,坐西向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群山起伏,负阴抱阳,瑞气葱葱。.附近有山谷名"李渊坪",相传唐高祖李渊与杨广争战,兵败于此谷避难。还有两个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诣寺进香,建有行宫殿宇,距寺三公里的山顶上有避暑离宫"唐王寨"。唐高宗李治诞生于此谷,距寺不远有太子沟,因而山谷便名为天子峪。
      《续高僧传·普安传》载,普安法师曾隐于终南山天子峪附近。隋文帝代北周(581),大兴佛教,普安法师不愿出山,并引影渊法师来此谷西坡共参佛法。后法师于此,置寺收地,日至相寺。最初的至相寺是在梗梓谷内的狭谷之中,水流湍急诸多不便,彰渊法师之师灵裕法师购(募?)得西南坡为福地。彰渊即听其言,而迁寺于此,建立了如今的至相寺。推究历史,该寺的创立当在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6)以前。后来享誉盛名的智正大师也来到了至相寺。
       至相寺建成后,即为传《华严经》之所,且高僧辈出。如华严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其中最著名的则是华严二祖智俨禅师。
       二祖智俨禅师(602~668),俗姓赵,尝讲经于云华寺,故别号云华和尚。他曾于《大藏经》前欲求得一专修法门,因抽得《华严经》首卷,从此专学《华严》。12岁时智俨出家随杜顺至终南山至相寺。初受教于杜顺,英敏特达,过目成诵,尽得佛法宗旨。又听智正讲说《华严经》,后又深研北魏慧光所著《华严经疏》,对其中的"别教一乘无尽缘起"以及"十地中六相义"之旨融会贯通之后,开始著书立说。在高僧的熏陶下,形成了华严宗的体制,至相寺因而闻名。使华严一宗粗具规模,宗风渐振,时人称他为"至相尊者"。智俨禅师在至相寺有两大高足弟子,一为中国华严宗三祖法藏,一为海东华严初祖义湘。
       至相寺在隋唐时极盛,规模宏大,所处之谷归属寺院,约有千余亩。寺周大槐巨柏相映,华严历代禅师皆安葬建塔于此。又据《续高僧传》与寺内遗碑载,至相寺僧彰渊、普安、智正和隋唐京城多位高僧以及隋唐诸多在家居士、社会名流卒后均于至相寺附近凿龛、立塔或墓葬。后渐陵夷。清代称国清禅寺,成为曹洞宗的道场。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光绪二十年(1894),西安卧龙寺方丈东霞禅师兼理寺事,竭力营构,一时托钵者极多。据方丈室脊檩上文字记载,同治五年(1865)二月方丈海干和尚重修;韦陀殿脊檩上文字记载,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白道峪法亮大和尚、裴公洞监院恒康大师重修。
       1950年前后,有常住僧众30余人,土地数百亩,殿宇房舍40余间,寺周围古树名木数十棵,寺区碑塔林立,寺院远近闻名。土改时只剩13名僧人,分得土地共50余亩、山林百余亩。60年代中期,该寺遭到严重破坏,古树名木大都被砍伐,殿舍、经像被毁,碑志被砸,塔、龛、墓全部平毁,地下许多珍贵文物被盗,山上的十余户村民也相继迁来寺区安家落户,仅存殿宇被学校占用。幸运的是藏于碧峰塔内的七枚波斯(伊朗)萨珊朝银币、鎏金莲花等国宝级珍贵文物保留了下来,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僧人本智住持至相寺,重修大殿、新塑佛像。现寺内尚存大殿、韦陀殿、方丈室各三间,僧房六间,厨房两间。寺之右侧存有"曹洞正宗第三十世灵源紫谷大和尚涅盘塔"六棱石碑及底座与塔帽,寺之左侧有"大唐故二谛法师墓志"一方。韦陀殿前有古槐一株,大殿后有巨大银杏树一棵,两树胸围皆三米多。寺之北崖有人工凿成遗洞四孔,名日"莲花洞"。寺内有唐宣宗朝宰相裴休静修之石洞,极宽敞,日"裴公洞"。寺后有大面积橡树林环抱寺院。寺内有遗碑铭日:"终南正脉,结在其中。"故知此寺不仅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终南山古迹胜境。
       近年,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佛教人士、专家学者多次来寺参拜、考察。经政府批准,已将国清寺之名恢复为至相寺,并正式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有常住僧团。寺区土地、山林根据宗教政策正逐步收复。
       如今,至相寺经过住持妙醒法师的多方努力,筹资600多万元,正在大规模地扩建。已建成大雄宝殿、法堂等佛殿数十间。殿内塑像、壁画及飞天艺术品,造型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构图细腻,色泽鲜明,将殿堂装点得豪华富丽、宏伟壮观,是国内少有的以仿敦煌莫高窟艺术为特色的佛寺。
(张禹 王作良撰写)

 

                                   第八章、避暑参禅绝佳处--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台西北半山坡上,距五台乡台沟口村西南一公里,因坐落于塔寺沟内,又叫塔尔寺。作为佛教圣地之一,南五台上寺院众多,到明清时期已有大小寺院40多座。这些大小不一的寺院,分布在各个台上,布局有序,建造精巧,引人人胜。在众多的寺院之中,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的就是圣寿寺了。从南五台下往上走,可以看到许多名胜佳处:送灯台、应身大士圆寂塔、朝天门、一天门、胜宝泉寺。胜宝泉水甘味美,是天然优质矿泉水。依次而上还有二天门、千佛寺、紫竹林、三天门、四天门等,一直到大台(南五台最高峰)。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名胜,如弥陀寺、白衣堂、灵应台、西林寺、五佛殿、五观寺等。
       圣寿寺建造于隋代仁寿年间(601~604),据说隋炀帝的母亲曾在圣寿寺修行。唐朝大历六年(771)称南五台圣寿寺,岱顶观音寺改寺为圣寿寺上院。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兵乱,圣寿寺遭毁。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岱顶六现圆光,敕额为"五台山圆光之寺",自此圣寿寺又改为观音台圆光寺下院。这样一座1400多年的古老佛刹,历尽沧桑,但经多次重修,至今仍有一定规模,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圣寿寺,占地约9000多平方米,寺院坐西向东,走势狭长,为清代修葺的建筑。有山门三间,前殿三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院落。大雄宝殿一座,砖木结构,彩檐斗拱。殿内供有弥勒佛、韦陀护法、伽蓝菩萨等。另外还有法堂、僧房、客房等建筑。寺内大雄宝殿北侧矗立着隋代建造的圣寿寺塔,又称应身大士舍利塔,为我国年代较为久远的寺塔之一。对寺塔的来历还有一说:据说隋文帝杨坚和他的母亲出游印度,带回佛牙一枚。来到南五台,见这里山清水秀,便于参禅诵经,就在此建塔。这里终年香火旺盛,随文帝也常来此消夏避暑,参禅礼佛。初唐时,太宗李世民的母亲每年也要来此朝拜几次。这样,南五台声名大振,成为佛教圣地之一。遥想当年之圣寿寺,规模宏大,"飞甍映日,杰阁联云",至今诸多建筑早已颓毁,仅余大殿一座。该塔为七级正方形阁楼式砖塔,高29.5米,底座周长7.5米,塔身的一、三、五、七层南=1匕两面和二、四、六层东西两面辟有券门,层与层之间砖叠突出为檐,并用砖雕砌成两排菱角牙子。二层以上的壁面为枋木制结构,每面又分为三间,用砖砌出倚柱、阑额及斗拱。塔尖也用平砖攒成,上面放置七圈铁质相轮,上面又覆有八角攒尖式铁刹。整个寺塔全用砖砌,构形精巧,风格古朴。该塔与兴教寺内建于唐代总章二年(669)的兴教寺塔造型相近,因其坐落于狭谷之中,其塔壁面仍保持光洁,几乎看不到风化侵蚀的痕迹。据说在塔的下面,埋藏有佛祖的牙骨舍利。
       在圣寿寺塔北约50米处,矗立着近代高僧印光法师的影堂石塔。印光法师,清咸丰十一年(1861)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俗姓赵,名叫绍伊,法名圣量,别号常惭僧,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佛学大师。印光法师小时候非常聪慧,跟随哥哥学习儒家经典,后来由于某种机缘,信奉佛教。光绪七年(1881),在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落发,拜道纯和尚为师。后来在修行过程中因偶然在湖北莲花寺读到了《龙舒净土文》,领悟到佛教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的深奥方便与圆融,从此身系净土一宗,专修念佛法门。此后在兴安双溪寺受具足戒。光绪十二年(1886),印光法师到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同年8月人堂念佛,取号为继庐行者,以继承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法师创导的净土遗风而发愿。之后,印光法师又分别移居北京的龙泉寺、圆广寺等名刹居住。应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持化闻法师的邀请,在光绪十九年(1893)来到法雨寺安居,并在寺内阅读《大藏经》,学业大长。从此,印光法师往来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讲经说法,弘扬净土法门。l919年以后,印光法师致力于在上海、南京等地推行念佛法门,与各地的居士一道,成立莲社,推广佛教慈善事业,兴办印经活动,在《佛学丛报》上刊发数篇文章阐述佛学理论,使净土一宗播扬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皈依弟子很多,因印光法师不收出家剃度弟子,所以有海内外在家弟子十万余人,其中包括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在1926年间,直系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时,长安城经战火摧残,民生艰苦,印光法师以印其文钞之款赈灾济民,在社会上享有盛誉。1930年,印光法师居苏州报国寺。九一八事变后,法师护国心殷,利生愿切,以70高龄至沪说法,开示众生,号召全国佛教徒为抗日救国作出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避居苏州灵岩山寺,专事念佛,不再参与任何应酬活动。l940年印光法师圆寂于灵岩山,住世79年,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莲宗十三祖)。他的主要著作有《净土决疑录》、《宗教不宜混滥论》、《印光法师文钞》等,均为修习净土的重要资料。法师一生弘扬净土,在他简陋的房间正中挂一"死"字,时时用来警策自己。他强调实践,不贪图名利,虔心念佛,严持戒律。圣寿寺内现存有印光法师的石像。
       印光法师影堂石塔,方形石砌三层结构,通高8.41米,底边周长3.55米,中间有两层腰檐,塔身收分较急,顶端为石雕宝瓶式。塔的底层东面辟有方形的石门,修筑有方形的塔室,里面嵌有两方石碣。其门额为国民堂元老、爱国志士、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印光大师影堂"石铭。另外,圣寿寺内还存有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观音大士伏龙赋并序碑及民国三十四年(1945)的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遗像碑各一通。圣寿寺门前有两棵唐代古槐,全国屈指可数,巍然挺拔,与圣寿寺塔合称隋塔唐槐。还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赠的象征中日友好的落叶松,如今已根深叶茂,高耸入云。
       出了圣寿寺门,沿山径盘旋而上,南五台各台上均有近代所建庙宇,景致清幽,所到之处,嘉木蔚然,气候凉爽,颇为宜人,实在是避暑与游览的胜地。
(刘银昌撰写)

 

                                        第九章、千年古刹一丰德寺
       丰德寺在西安市南约30公里处,坐落于沣峪口东的橡树坡上。该寺是唐代高僧道宣律师的修行之处,因此,被尊奉为佛教律宗祖庭之一。相对于净业寺(亦为律宗祖庭)来说,丰德寺在其副匕部,二寺相距甚近,所不同的是:丰德寺现为尼姑修行之处,净业寺为和尚修行之地,所以当地人习惯上称丰德寺为尼姑庵,称净业寺为和尚庙。
       与净业寺相比,丰德寺离沣峪口更近。这里山清水秀,林壑幽静,是旅游休闲、享受自然、调养身心的绝佳之处。
       据《长安古刹》及碑记记载,丰德寺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而《西安府志》则记载:"姚秦时鸠摩罗什译经于此。"寺院之古老与著名于此可知。据现存滓峪口村的"创修丰德寺"碑记载,明代永乐三年(1405)曾重修一次,到至德五年(1510)又经重修。清朝同治年间寺院再度遭毁,
       光绪十年(1894)又重新修葺。"文化大革命"时期,该寺又受到破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丰德寺,基本上都是明清两代的建筑。
       丰德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l900平方米。整个建筑呈东西对称状。从中轴线南起,其主要建筑依次为:前殿、韦陀殿、大殿,两侧建有东西廊房。其中大雄宝殿(大殿)东西长为五间,南北进深为三间,殿顶为硬山灰瓦覆盖,内部结构为五架梁,前后各有单步梁,殿檐之下装有斗拱,彩画装饰,颇为庄严肃穆。前殿三间,中间一间为通道,左、右为住寺院的尼姑的居所,如同僧寮。韦陀殿也是三间,里面有塑像壁画,供奉佛教的护法韦陀。两厢及耳院厢庑共18间,供寺院作为斋房、客堂之用。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及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等。寺内另有清代经幢及碑刻两通,其中一通经幢立在大雄宝殿前面,上刻《金刚经》。经幢历经风雨剥蚀,字迹已模糊不清。
       丰德寺的南边,是一片塔林,为丰德寺历代住持的葬地。如今尚存智藏、道室、圆测舍利塔三座。另有明代瓶式喇嘛铁塔三座,其中一座塔身正面辟有方龛,内嵌有永乐年间(1403~1424)的"止舟大乘山独空通禅师塔"铭。可惜三座铁塔均受到破坏,铁塔脖子严重受损。作为佛教律宗的祖庭之一,寺内还有道宣律师所建戒坛,为唐代文物。
       古朴庄严的千年古刹丰德寺,与附近环绕回顾的沣峪河相得益彰,使得丰德寺一带成为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早在唐代,这里就是诗人游览之地。中唐诗人卢纶曾有《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诗:"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上方月晓闻僧语,下路林疏见客行。野鹤桥边松最老,毒龙潜处水偏清。顾得远公知姓字,焚香洗钵过浮生。"
(刘银昌撰写)

 

                                           第十章、百塔累累弘三阶
       百塔寺位于终南山北麓长安区王庄乡天子峪口,地势高敞,视野辽阔。东眺五台翠华,群峰耸立;西览草堂烟雾,沣水碧涛;南望巍巍秦岭,林木葱郁;北视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正所谓龙脉龟背,风景绝佳,隋唐时期为佛教僧侣修行养性之道场。
       百塔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原名淳化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复建,称至相道场,因是隋、唐佛教三阶教的祖庭,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圆寂后葬于寺院附近,故又名信行禅师塔院。唐大历六年(771)改名为百塔寺。百塔寺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规模巨大,殿宇宏伟,寺僧众多,占地千亩,有"骑马关山门"之美誉。据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载: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名兴教院,后又复名为百塔寺。同时的金石学家张礼在《游城南记》中说:"百塔寺在椒梓谷(即天子峪)口,唐信行禅师塔院,今谓之兴教院,小塔累累相比,因谓之百塔。"可见宋时百塔寺之规模犹存。此后寺院不断衰败,至明代重修。  《长安金石萃》载:"(张芬碑)记明万历十九年(1519),明秦定王朱惟焯在曹村重修石幢。"民间传说的"骑马关山门",山门即在曹村以南三官庙附近,由石幢之位置来推断,此石幢可能就是百塔寺山门前之石柱。明代金石学家赵Ⅱ函在长安附近游览时,著有《访古游记·游城南》一书,其中记载有:"(胡村寺)又东南五里为百塔寺,本信行禅师塔院。山畔,唐裴行俭妻库狄氏葬塔尚存。余小塔,《记》(指张礼《游城南记》)所谓累累相比,
'谓之百塔'者。今止存三五而已。殿前石幢经,无可书,殊绝。寺亦入秦邸,故庄严稍胜。殿壁金元旧画,雄伟可观。寺僧又出一像,纱帽金龙红袍,云得之承尘,意是金元达官修寺者像也,余为一诗而下。"诗即《游城南百塔寺》一诗:"遥望百塔寺,寺边塔累累。下有敷荣草,上有纷披枝......"根据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明代百塔寺的规模还相当巨大,颇为可观。
       清同治元年(1862)南山一带诸多寺院均毁于战火,百塔寺亦未能幸免。时人王弘度《游百塔寺》诗云: "谷口逶迤百塔深,望中烟雾费招寻。荒芜蒙蔽千年迹,新碣又留一代新。僧老那知思往事,客来犹自续高吟。凭栏舒啸情何极,涧水苍茫隔暮阴。"由此可见当日百塔寺荒凉破败的景象。民国初年,该寺残墟犹存,规模已大不如前,只留下北门城楼(即山门)垣墙、古槐、照壁依然可观。残垣内存殿堂三座,皆五开间,名禅兴堂、德道堂、十方道场。寺院后有藏经楼,另有僧舍六十余间,当时寺院住持为心开和尚。院内外有唐槐四株,重达两千余斤的铁铸古洪钟一口,直径四尺的黑铁锅两口,枝繁叶茂的参天银杏树一株,寺西有方形五级砖塔一座,直插碧空,独立终南。在寺之东南山下有塔院四十余亩,俗称"尚人坟",存大小石塔数十座。
       民国三十年(1941)前后,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七分校驻扎在王曲曹村一带。为了修建车队营房,将百塔寺大殿庙宇大多拆毁,法器什物抢劫一空,伐树毁像,寺内之古钟、大锅、名人壁画、经幢毁之净尽,荡然无存。至l949年,百塔寺仅存大殿三间,僧房六间,留寺二僧圆寂后,寺彻底毁弃。当地民间流传有顺口溜日:"第七干校,不干正道;白天睡觉,黑夜拆庙;不要砖瓦,单要木料。"反映出老百姓对毁庙之深恶痛绝。
       最近一次修复百塔寺是在1986年,隆和老和尚带领僧众弟子,于银杏树旁新建大雄宝殿一座,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流光溢彩,栩栩如生,东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西为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两边墙壁上有十八罗汉拓版画像,姿态各异,肃穆庄严。宝殿前广植松柏棕榈,竹木花卉,郁郁葱葱,曲径通幽,殿后千年古树生机盎然,浓荫覆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晨钟暮鼓,淳朴典雅,再一次成为佛家弟子参禅礼佛的理想场所。现任住持隆和法师,为西安市佛教协会理事。
       百塔寺从建寺之日起,就成为华严宗的至相道场,多位高僧在此设坛讲经,布道论法。至相大师(华严宗二祖)智俨法师,曾随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居于此寺,开讲《华严经》。另一位在华严宗发展史上有相当影响的人物智正法师,在天子峪附近居留的28年里,也长期在该寺活动,并著有《华严疏》10卷。历史上与百塔寺渊源最为深远的僧人要数三阶教创始人信行法师。信行(540~594),隋僧人,本姓王,魏郡(今河南安阳市)人。少年出家,博通经论,17岁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法藏寺出家,舍具足戒,行头陀苦行。重视行持,认为佛教应趋时宜,实行济度,不应空讲理论,极力宣扬大乘利他精神,一切众生皆为真佛,发愿为众生施舍生命财物。主张亲执芳役,日止一餐,路见男女,皆行礼拜。著有《对根起行杂录集》、《三阶位别录集》、《三阶佛法》等35部著作,共44卷。开皇七年(587),受隋文帝之召入京,于真寂寺建立别院,颇受众多僧俗的皈敬。曾先后在真寂、光明、慈门、慧日、弘善等寺院建立三阶道场,全盛时,在长安55寺内相继建立了别院。至此,随着一代宗园的开辟,三阶教正式创立,盛极一时,相继传人朝鲜和日本。隋开皇十四年,信行圆寂于真寂寺,弟子净名、慧了等300余人,依林葬了法师,收其尸骨,建塔于椴梓谷鸱鸣阜(今终南山天子峪)。后来其弟子数百人,尊禅师遗命,效仿依林葬法,"以身布施",圆寂后皆葬于信行墓塔后或两侧。天长日久自然形成了以信行墓塔为中心的数百塔院。因石塔累累,唐大历六年(772)改名为百塔寺,成为三阶教的祖庭。
       百塔寺自晋代开始即成为游览胜地,历代名人多有访游。东晋王羲之在此写过《心经》石碑,碑现存西安碑林内。北宋苏轼游览南五台诸寺及草堂寺、太平峪时,曾止宿于此寺。明赵蛹、清王弘度都作讨《百塔寺》诗抒情咏怀。寺内现存有刻于唐贞观五年(631)的《华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总章三年(670)的《道安禅师塔铭》及立于开元四年(716)的《太常协律裴公妻墓志》等碑铭。大殿后的银杏树,相传为隋、唐时栽植,被称为"中国第二银杏树"、"千年活化石",高约30余米,树冠达百余米,树围l8余米,浓荫覆盖30多米。银杏树历尽千年风霜,依然枝叶茂盛,长势见旺,1998年西安市公布为重点保护文物。l999年日本照真大师莅临百塔寺,著文称赞说"此树是三阶教兴衰的活见证"。
(王作良撰写)

================================================================

第十一章 至 第十五章
 
                      第十一章、神鬼辟奇观龙潭第一峰--圭峰山与高冠峪
       从西安市城区向西南方向行进约35公里,来到长安区、户县交界处的秦岭北麓,便看到一座俊美挺拔的山岭,这里就是有名的圭峰山。著名的高冠瀑布及草堂烟雾也在此地。圭峰山海拔约700米,又称尖山,因山峰重叠似圭,故名。林壑优美,突兀峻拔,景致佳胜。山势孤耸挺拔,山头向北倾斜着。关于它的形成,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相传圭峰山原在渭河之北,本属北山山系,情性孤傲乖僻,争胜好强。人们都说北山比秦岭低得多,圭峰山听了很不服气,不时抬头向南嘹望,总感觉秦岭比不上自己的高度。一天, 它终于下定决心要和秦岭比个高低,就展开双翅,飞到了这里。比肩一站,确实比秦岭矮得多,圭峰山羞愧难当,无颜再回北山,于是垂下头来,永远站在这里,成为秦岭北麓的一处胜景。过去的地方志记载圭峰山正对着圭峰山寺,在有名的草堂寺以东,山顶有无量殿。圭峰山寺已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今寺为近年重修。寺正门面北背南,进大门,左首为力士碑基座,据传碑现存于西安碑林,右边为功德碑残骸,相传为唐时所立。从残存碑文看,其中提到密禅师,因宗密又号圭峰禅师,死后即葬于圭峰山,抑或与圭峰山寺有密切关系,故以圭峰取号。密禅师似是唐时的宗密禅师,但从现存资料看,宗密禅师译经似乎是在草堂寺,这从唐裴休所作《唐定慧禅师碑》现存于草堂寺可以得到验证,再加上唐刘禹锡有《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诣河南尹白侍郎》诗,不免与圭峰山寺残碑所载有冲突。其中详情如何,因资料缺乏,不得而知。圭峰旁有水池,秋日夜中,月光照入池中,莹彻如镜,故圭峰夜月为终南山胜景之一。
       圭峰山峰峦连绵,其中最有名的为紫阁峰、黄阁峰和白阁峰。关于紫阁名称的来源,按史籍的说法是因为"旭日射之,灿然而紫,其形上耸若楼阁焉"。山峰西北面是断裂切割形成的约400米高的悬崖峭壁,在夕阳映照下灿然发紫,蔚为奇观。白阁峰得名则因其"阴森,积雪弗融"。其他有名的有大顶、罗汉、凌云诸峰,均突兀峻拔。

       圭峰山一带自古即为迁客骚人及名僧高道隐居筑室、旅游寻胜之地。盛唐诗人李白曾于此地游览,并与僧人建立了友谊。他有一首《君子有所思》,其中有以下几句: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色倪。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贾岛《寄白阁默公》:"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景残。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乾。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另一位盛唐诗人岑参曾在圭峰附近建有草堂,他写有《因假归白阁西草堂》诗,描述了此地的美景、自己的隐居生活以及深悔入仕的心情:"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胜概纷满目,衡门趋弥浓。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误徇一微宫,还山愧尘容。钓竿不复把,野樵无人舂。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诗圣杜甫寓居夔州时,作有《秋兴八首》。杜甫怀念昔年往事,曾写下了"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漠陂"的诗句(其八)。晚唐时,诗人韩偃曾到过此地,写下《归紫阁下》诗:"一笈携归紫阁峰,马蹄因浸水溶溶。黄昏后见山因火,胧臆时间其郭钟。瘦竹道生僧坐石,野藤缠杀鹤翅松。钓矶自别秋经雨,长得葛苔更几重。"同时代另一位诗人李洞写有《鄂郊山舍题赵处士林亭》,也写到圭峰附近萧瑟不堪的状况,诗云: "圭峰秋后夜,乱叶落寒墟。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绿蔬。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余。"晚唐时节,政治腐败,兵荒马乱,连有名的终南胜景紫阁峰也显得萧索冷落。后来,北宋理学家张载门人薛昌期游览紫阁峰,心情闲适,眼之所至,但见:"阁下寒溪涨碧湍,阁上苍翠数峰环。危梯续蹬穿松外,细竹分泉落石前。好鸟啁啾争唤客,乱云开合巧藏山......"宋末元初方回《长安》诗云:"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据《指月录》记载,五代僧人智晖,得法白水法师,事之十年后,返回洛阳。后梁开平五年(911),忽然欲至圭峰山,于是长途跋涉走到此地,坐岩石间,好像曾经就寝之处。四顾而见磨衲、数珠、铜瓶、蓑笠等佛家用具,触之即坏。于是怪日:"此吾前身道具也。"遂即在该地建寺,刚刚割草之际,即有祥云从众峰间冉冉升起,于是名寺日重云寺,高峻挺拔的终南山,林密溪清,山秀沟幽,而集其林泉之致,山水之幽于一身的圭峰山,可谓集天下明山秀水于一体。附近著名的山谷有太平峪、高冠峪、祥峪、沣峪等,其中又以高冠峪最为出名。历代文人墨客、僧道居士,在此赋诗作文,寻幽探胜,留下了许多轶文趣事。
       高冠峪(又名高冠谷)河是沣河的源头。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6《山水》载:"高冠峪水在鄂县东南三十里,阔三步,深一尺,其底并碎沙石。"其两侧有一高耸的秀峰,形似巨人,头戴高帽,故被称为高冠峪。内有石潭名高观潭,出峪口向东北而流。祥峪水自东注入。水出祥峪口,东流有红石堰,灌惊驾村、降汉洞、罗汉洞田地三顷,又向北注入高冠峪水。
       高冠峪河水流经百余里下山,至高冠峪口水分为两路,一路直扑崖顶飞流倒悬,形成幅宽七八米、落差约十六米的瀑布正面景观。一路绕崖侧左奔右突,在岩石上奋力厮杀出一条裂缝倾跌潭底,飞流直下,水花飞贱,势如穿箭,翻滚激荡,其声如擂战鼓,气象非凡。元紫阳先生有诗日:"玉龙投绝壑,铁马战阴风。"唐代诗人岑参在咏高观潭时写道:"崖口悬飞瀑,半空白恺恺。喷壁四射雨,傍村终日雷。"(《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瀑布四周青山环绕,碧流映带,芳草萋萋,林木茂密,花香四溢,景物清新宜人。附近的高冠潭、簸箕潭、梅花潭、鸽子潭、东厢潭。潭中有景,碧波清澈,各具特色。牛鼻洞、蛤蟆石、浮体石,洞幽石奇,令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在瀑布西岸的二台阶地的巨石上有诗人岑参的塑像,诗人定睛凝视,似在观瀑赏景,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另外,此处还有纪念著名学者程明道先生而修的明道亭。在高冠峪度假区内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至今,长安区政府已投资800多万元,修建仿古式小吃房九间,水帘洞景点一个,建了观瀑台,新建停车场一个,并铺设了从环山路至景区的混凝土路面。
       辽代诗人张通古在游历了高冠峪后,作有《游高冠谷诗》(残句)云:"人间无此景,树下悟前生。"圭峰山、高冠峪各具山水之胜,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交相辉映,可谓人间双美。因此高冠峪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迁客骚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白居易都曾在此留下了活动的足迹。特别是诗人岑参,与高冠峪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峪口附近建有草堂,曾在此处居住相当长的时间。天宝三年(742)岑参进士高第,解褐右内北府曹参军后,即写有《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以后又作有《还高冠潭口留别舍第》、《高冠谷口招郑部》等诗。《高冠谷口招郑鄂》云: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燃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在诗人笔下,潭景如画,朋友之间的友谊更为感人。后来,清人杨损斋游历高冠峪,作有《高冠潭》、《高冠峪龙潭用明道先生韵》二诗。前诗云:"千岩晴霭晓光红,来看龙潭第一峰。崖喷怒涛飞冷雨,壑悬怪石吼阴风。惊疑天地斡旋日,指顾云雷变化中。便是日出润枯槁,渊泉深博不论功。"后诗云:"破空神鬼辟奇观,铁壁阴森雪浪寒。到此何尝有凝滞,更看东海现毫端。"大自然的造化神功,可谓出神入化,使诗人不禁惊疑、赞叹,冲口而出此处美景为"破空神鬼辟奇观"。
       处于紧张生活节奏的现代都市人,炎炎夏日,如有闲暇,伫立山坡前感受高冠峪--瀑布直下,飞珠溅玉,吼声如雷,暑热顿消,确为人生之享受。
(王作良撰写)

 

                                          第十二章、昆明池水汉时功
1、昆明池的由来
       汉昆明池遗址,位于距西安市西南15公里的长安区斗门镇沣西一带,是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其大致范围南界石匣口,北抵丰镐村,东达园柳坡,西至斗门镇,周回约20余公里。悠悠千古,沧海桑田,今依稀可辨的唐昆明池故址,是斗门镇东的一片洼地,其地势比四周低2~4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在今石匣口村东0.5公里处,有一个深约4米,宽200米的低漕,当地人称深道,又称龙口道。相传于此曾发现石闸,"石匣"即"石闸"的转音。据推测此水道应是昆明池的南入水口。水道从西南向北延伸,即入昆明池。
       汉代上林苑是长安城外湖泊最为集中的地区。《三辅黄图》卷4"池沼"条载:上林苑中除昆明池外,其北有滴池、西陂池、东陂池等十个池沼。同书还记载,"汉武穿昆明池得黑土",表明这里先前就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沼泽或洼地。昆明池是在西周灵池的基础上挖凿和扩大的,这可从张衡《西京赋》中"昆明灵沼"和《三秦记》中有"昆明灵沼"的文字记载得到证实。
       昆明池的得名与云南第一大湖滇池有关。《史记·西南夷传》对此有所记载:汉武帝派使者想开通天竺国(即今印度)的竹制品贸易,却被昆明国所阻隔。于是,汉武帝决定讨伐昆明国。为了使将士习惯于水战,便于元狩六年(前117)开凿了类似昆明国滇池的昆明池,以训练士兵水上作战能力,后来逐渐兼具旅游、蓄洪、养鱼、航运等多种功能。有关昆明池与滇池的历史渊源,西汉辞赋家扬雄在《羽猎赋序》中曾有描述:"穿昆明池,象滇河。"据史书记载,当时水面上有楼船、戈船几百艘,兵器林立,云帆蔽日。其中的"艨艟"是一种军用战船,能隐蔽军卒,出奇制胜,具有良好的水战性能。至唐开元年间(713~741),昆明池依旧烟波浩淼,成为京城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至晚唐时,昆明池已基本干涸。
2、石爷、石婆雕像
       昆明池因时代更替而有所变化,至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因堤堰崩溃而渐趋干涸。但昆明池东、西所立之巨大石雕像牛郎、织女却屹然不动,成为昆明池曾经繁华兴盛的历史见证。这两尊石像至今仍保存完好,当地群众尊称这两位神话人物为"石爷"、"石婆"。
       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诗经·小雅·大东》已叙述了这一神话的雏形。秦国将都城从渭水北扩展至渭水南岸时,"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附会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使都城蒙上一种神秘色彩。汉武帝在昆明池东、西树立牛郎、织女雕像,就是为了展示汉王朝的国威神圣。织女雕像原在常家庄村北,后移至一寺庙内,乡人称"石婆庙";牛郎雕像原在斗门镇棉绒加工厂内,两石像东、西相距约3公里。牛郎雕像下身埋于地下,上身露出地面约l.9米,保存比较完好。石像五官清晰j发丝雕痕缕缕可见,身穿中国传统的交襟式上衣,腰间束带,短发、宽额、浓眉、硕颌,男性特征十分明显。织女雕像,高约2.3米,身着右衽交襟式长衣,双手环垂腹背,整体作跽坐状,口鼻部分曾经过后人重刻,颈部有断裂痕,左臂及后背风化剥蚀较严重。后垂的发辫和丰腴的脸庞都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二石像均系圆雕,刀法简洁,造型古朴,线条粗犷,整体风格壮美、朴拙,是研究我国西汉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这两座火成岩石雕像,凿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比兴平茂陵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前117)还要早,是至今长安区16件石雕作品中年代最久的,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品之一。
        "石婆庙"前,有一扁平巨石。正中有一凹陷,传为织女的支机石。
        昆明池的石刻中,除了牛郎、织女外,池中还放有石刻鲸鱼以象征东海(石鲸实物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鲸鱼长约三丈。传说每逢雷雨交加,石鲸就大吼大叫,摇头摆尾。这其实反映了华夏民族一种偶像崇拜心理。
3、昆明观
       在昆明池遗址中,还有因昆明池而命名的昆明观,又叫豫章观、豫章台、昆明台。之所以得名豫章观,据说是因台上建筑物用豫章(豫樟)木构建而成。南朝任防《述异记》卷下云:"汉武帝元鼎二年,立豫章观于昆明池中,作豫樟水殿。"西安高窑村出土的第九号铜鉴上的铭文日:"上林豫章观铜鉴,容五石,重九十九斤,元初三年受东郡。"析其文义,铜鉴应为豫章观器物。豫章台是昆明池中耸峙的高台,上有殿阁,藏有珍宝。从观上俯视,昆明池区域的风景尽收眼底。这在古人诗赋中屡有反映。东汉班固《西都赋》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东汉张衡《西京赋》云:"周以金堤,树又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西晋潘岳《西征赋》云:"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水经注》中记载:"沉水(即今滴河)又北经长安城西与昆明池合,水上承池与昆明台。"今人推断,豫章观遗址是今万村西北约一公里处的一个孤岛,处汉昆明池中,通向沉水的昆明池之东,故而又有昆明东观或东馆之称。西汉后期,皇太后曾数次驾临此地。《汉书》卷98《元后传》载,王太后"秋历东馆,望昆明"。《汉书》卷26《天文志》日:成帝"河平二年十二月壬申,太皇太后避时昆明东观"。昆明池的建筑中,遗址尚存的还有位于孟家寨东南的白杨观、石匣口村西约100米处的细柳观、地处沣河西岸(今客省庄一带)的宣曲宫以及地址不明的灵波殿。史籍记载:殿中柱子全是桂木,风来自香。
       在前人的记载中,昆明观与道教文化也颇有关系。在桓谭《新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位把王昭君远嫁塞外的汉元帝,偶然患病,便下诏征召方士。汉中进献的道士名王仲都,皇帝召见后问他有什么奇异功能,王仲都说能忍受寒冷。皇帝听了,有点不太相信,于是在隆冬严寒的日子,让他脱去上衣,坐着马车来到昆明观上,身体四周围着冰而随着车奔驰,驾车的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并且套着狐皮大衣,仍然冻得瑟瑟发抖,而仲都却面不改色。后来卧于池台上,像喝醉了酒一样,神色自若,其耐寒如是,因此成为御前待诏。后来又到了夏季酷热难耐的日子,皇帝让王仲都坐在太阳底下暴晒,并在其周围环绕着十个熊熊燃烧的火炉,然而王仲都始终不言其热。
4、昆日池的功用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初衷是为操练水军,以便征讨西南诸国。然而,由于昆明池地处上林苑风景区内,因此也就自然地成为游乐场所。湖中水波碧绿,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景色优美。内中建有龙首游船。武帝常令宫女在池内泛舟,张凤盖,建华旗,并有鼓乐吹手伴奏,舵手唱着船歌随驾降临豫章观(即昆明观),观赏风景,歌舞取乐,深为昆明池秀丽多姿的美景陶醉。
       昆明池在西汉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养鱼。《三辅故事》云: "武帝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后昭帝时,于池中养鱼以给诸陵祠,余付长安市,鱼乃贱。"《西京赋》日:"昆明灵沼,黑水玄5止,周以金堤,树以柳杞。"其中还列举了形态各异、名目繁多的许多鱼类品种。池中所养之鱼,一部分供应皇家的祭祀诸陵,另一部分投放市场,遂使长安市场鱼价降低,足见其产量之大。有关昆明池鱼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三秦记》载:"昆明池中有灵沼,名神池,云尧时治水停船此池,池通白鹿原,原人钓鱼,纶(即鱼线)绝而去。
(鱼)遂通梦于武帝,求去其钩,帝明日游戏于池,见大鱼衔钩,帝日:'岂非昨所梦乎?'帝取鱼去其钩而放之。间(间隔)三天,帝复游,池滨得明月珠一双,帝日:'岂鱼之报耶?"'
       昆明池在汉唐时是都城长安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汉长安城规模宏大,人口众多,比同时代西方最大的古罗马城还大三倍,因此城市供水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西汉统治者在修建长安城的时候,就考虑到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河流,用纵横交错的渠道和人工开掘的池塘把周边河流连结为一个完整而有机的供水系统,使沣河、渡河、清河、泸河、灞河相互连通,保证了长安城正常的水源供应。在长安城所有的供水系统中,昆明池不仅容量极大,其水质清澈也是极其有名的。隋诗人虞世基在《长安秋》中曾咏道:"寒露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可见,至隋代,昆明池水还是很洁净的,因而其作用也就显得至为重要,起着总蓄水库的作用。昆明池的水源来自滚水,每当水位过高时,它可把多余的水排到沣河。其供水渠道分为两支,第一支流向长安城南面和东面,同漕渠相接,通向灞桥,供应城南地区的用水,并起着调节漕渠水量大小的作用。第二支由长安城的西南角流入沧池和太液池。未央宫和长乐宫的用水依靠沧池,而太液池供应建章宫的用水。昆明池同时具备调节水量和控制水流的作用,为后代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好的经验和范例。宋代著名地理学家程大昌首先注意到昆明池和都城用水有关,他在《雍录》一书中写道:"昆明甚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为都城之用,于是并城疏别三派,城内外皆赖之。"清代北京修建的昆明池,作用就与汉昆明池的作用完全相同。今天在现代化的城市规模建设中,这种修建供水水库的方法还被广泛地使用着。由于昆明池水源丰沛,来往船只出入自如。另外,昆明池所在地的斗门镇,因地处昆明池与沣水相通的调节斗渠闸口处,而得名斗门镇。
       昆明池还具备航运之利。西汉时,从石闼堰入昆明池的故渠中段在秦时已经存在,为秦代漆渠的一段。昆明池南沿渠(石匣口、普贤寺等村)百姓称之为"秦渠河",当时修筑的目的是运输从子午古道挑来的山货。汉武帝修建昆明池后,从池东开口引水,东北流经今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南,至今西安市区北分为两支,一支北注渭水,一支东流横绝灞河注入通向黄河的漕渠,为漕渠上源。昆明渠遗址在今西安市郊区还隐约可辨。唐大和年间,昆明池干涸后,其航运功能遂告终止。从昆明池引出的水进入长安城周围的漕渠、王渠,而且流进城内的明渠,明渠在城内作为排水沟也是有效的。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口的激增以及森林的过度砍伐,致使水上航运常受泥沙淤泥阻困。为了保证京城粮食、燃料、铁器和其他物资的顺利运送,汉武帝在元光三年(前131)开凿漕渠,三年后成,漕运大便。其后昆明池的开凿,使长安城的航运从八水、临潼、渭南、二华夹槽,经潼关县的三河口直接与黄河相连,极大地便利了长安城附近物资的运输贸易。今咸阳附近为渭河中下游的分界,下游水量比较平缓,河道宽阔,因昆明池的调节.加卜灞、泾、沪等大河的流入.水量大增.为航运提供了天然的便捷。
5、文人墨客与昆明池
       昆明池的堤岸上柳树成荫,廊房环绕,每至夏季,荷香阵阵,池中鱼虾肥美鲜嫩,景色如画,无异于江南水乡,可以称得上北国大地的人间仙境。西汉以后,从东汉安帝延光三年(125)至唐大历二年(768),历代皇帝多次驾临昆明池。至于文人墨客于此送亲访友,游池观景,抒发怀抱,更是不胜枚举。
       北周著名诗人庾信《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诗云:"春馀足光景,赵李旧经过。上林柳腰细,新丰酒经多。小船行钓鲤,新盘徒摘荷。蓝皋徒说驾,何处有凌波。"
       隋虞世基《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隔河图列宿,清汉象昭回。支机就鲸石,拂镜取池灰。"隋初诗人薛道衡、江总分别作有《秋日游昆明池诗》,前者云:"灞陵因静退,灵沼暂徘徊。新船木兰楫,旧宇豫章材。荷心宜露泫,竹径重风来。鱼潜疑刻石,沙暗似沉灰。琴逢鹤欲舞,酒遇菊花开。羁心与秋兴,陶然寄一杯。"后者云:"灵沼望萧条,游人意绪多。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珠来照似日,织处写成河。此时临水叹,非复采莲歌。"同时代人元行恭有《秋游昆明池》诗:"旅客伤羁远,樽酒慰登临。池鲸隐旧石,岸菊聚新金。阵低云色近,行高雁影深。欹荷泻圆露,卧柳横清阴。衣共秋风冷,心学古灰沉。还似无人处,幽阑人雅琴。"从诗中描写的景物及反映出的思想感情看,三诗极有可能为三人同游时作。
       唐景龙三年(709),中宗游幸昆明池,赋诗联兴,群臣唱和者达百人之多。帐殿前高结彩楼,命上官婉儿衡卷,从中选择上乘者为"新翻御制曲"。侍臣们都聚集在楼下,等待评选结果。须臾纸落女飞,众人各认其名而揣之怀中,惟剩沈宋二笺。列了很长时间,沈笺又落下,宋之问遂拔头筹,荣膪"新翻御制曲"之选。一代才女上官婉儿评之日:"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衰朽质,羞咤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夜,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伏,不敢复争。"真司谓一次别开生面的赛诗会。沈、宋之间的诗赛,期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段风流佳话,也为昆明池涝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沈、宋二人诗题皆为《奉雨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沈诗云:"法驾垂青转,神湖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战鹚逢时去恩鱼望幸来。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思逸横洌唱,欢留宴镐怀,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宋诗云: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萁全落,春迟柳岸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昆明池系汉武征南操练水师所凿,宋诗由此生想,一笔写两面,赋中宗晦在游池的同时,通篇用汉武故事以切合奉和颂圣之体制。详全诗寄意,其醒明"文治"以为婉讽之意为其主旨。宋诗能于诸作中脱颖而出,可谓名副其实。迨至晚唐,昆明池已接近干涸,但游人仍不减泛舟池上的兴致。贾岛《昆明池泛舟》诗云:"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见秋塘水',"不见钓鱼人,渐见秋塘水",反映了当时昆明池水的实际状况。尽管如此,昆明池内仍旧荷花似锦,鱼翔水底,鸭眠沙草,风光宜人。无怪乎中唐诗人韩愈有诗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渡云锦。"就是在干涸以后,昆明池的流风余韵还依然迷人。
       在吟咏昆明池的诗篇中,诗圣杜甫的作品可谓独步千秋。他在著名的《秋兴八首》的第七首中,专门写昆明池:"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诗人置身于长江三峡的崇山峻岭之中,思绪遥接千载之上,情感又郁结于对大唐帝国衰落的忧患,既写了昆明池辉煌的过去,又描绘了"今日"昆明池凄凉衰败的秋景,堪称历代吟咏昆明池的压卷之作。
(王作良撰写)

 

                                        第十三章、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
       翠华山在西安市长安区东南方的终南山太乙镇境内,距西安30公里,是一处风景秀美的游览胜地,周围群山环列,云雾缭绕,林壑幽美,山水相映。这里也是国内乃至全世界都罕见的混合岩研究的天然实验室,2001年9月22日,定名为"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并举行了揭牌开园仪式。现在的翠华山古称太乙峰。《汉书·地理志》说,太乙山就是终南山,或以为终南山为南山之总称,太乙山则为它的别号。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曾在峪口修建太乙宫,祭祀太乙天神,此后就有了太乙山之名。太乙又作太一、泰一,是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说:"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太乙神既被尊为天神,附近的山、山谷自然都以太乙命名,终南山也称为太乙山
       太乙谷一名炭谷,因"太"、"炭"二字为双声字,"太乙"相拼即成为"炭"字音。太乙谷的水流人滴河。谷口的太乙宫又叫太乙观。唐代大诗人王维来此游览时,写下了优美的诗篇《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谷中的翠华山,是长安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山顶的太乙池,亦名水湫池,是因地震山岩塌崩后形成的高山平湖。湖的四周山峦环列,山影倒映湖中,碧水蓝天,相映成趣,故素有"南山之冠"的美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韩愈、王安石、司马光等都曾到此游历观光过,而且多有题留传世。翠华山在开辟为森林公园以后,为方便游人观赏美景,除原有的自然景观外,又在山巅增辟飞流瀑布,湖中放置画舫、游船,并于山腰架空中缆车,为秀丽的山光水色增色不少。常年游客不断。特别是每到春、夏旅游旺季,到此游山玩水者结队成群,不绝
于道。
       翠华山得名于奇美的民间传说。
       一说,相传翠华山因一名叫翠华的姑娘而得名。她家住陕西泾阳县金家庄(一说韩家庄),从小失去双亲,跟随哥嫂度日。翠华姑娘心灵手巧,容貌出众,与本村勤劳朴实的潘三郎相亲相爱。可贪财的哥哥韩玉却硬要把她嫁给长安富豪王昌为妾。"翠华忍泪无一语,月明三更悄然去",出嫁前夕她连夜跑到潘家,不巧潘郎不在。翠华把手中刚纺好的线拴在潘郎家的门环上,自己牵住另一头逃往南山。她等着潘郎循线找来。翠华之兄韩玉听说翠华跑了,四处打探她的下落。一天,韩玉偶遇南山一位老翁。老翁说,村人上山打柴见草间纱线萦绕,沿线寻至山巅,蓦见一位仙女倚崖,头戴山花,身披女萝,绿叶遮面,不露朱颜,似为翠华姑娘。韩玉闻言直奔太乙山,果见翠华姑娘悠然危坐于石洞。他近前正要问个明白,忽然"霹雳一声山岳崩,地动山摇烟雾腾",陵谷顿时改观,山泉喷涌成池,仙乐纷起,彩云飘来,翠华姑娘乘鸾驾风而去,成了仙女。人们为纪念她,就将此山命名为翠华山。

       另外,还有一个离奇古怪的故事:相传古时候,陕西泾阳县有个名叫翠华的姑娘,心地善良,手又巧,纺纱织布、描龙绣凤样样精通,就是相貌不好看,父母不愿把她嫁给穷人家,可是富人家又不愿娶她,翠华的年龄就这样一天天地大了。一日,翠华出去拾柴,拣到一个蛇蛋,拿回家放在炕上的针线篮子里,天长日久,那蛋孵出一条小黑蛇来,别人劝她赶快把蛇放走或者打死,可是翠华不愿意,把它精心喂养起来。此蛇能听懂翠华的话语,当翠华诉说她心中的苦楚时,蛇就点头示意,同情翠华不幸的命运。有一天,忽然天降暴雨,这条蛇驮着翠华腾空而去,来到终南山。等到家里人寻找到时,翠华已变为神。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翠华山。为了纪念翠华姑娘,人们还在翠华山玉案峰上建有翠华庙,内塑翠华姑娘坐像。民国以前,每到麦收季节,泾阳县都有专人到此迎她的神灵回娘家,仪式十分隆重。
       美丽的传说,给翠华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从太乙宫南行约三公里,便到翠华山下。山谷里峰峦峻峭,绿阴苍翠。进峪不远,水声隆隆,雾气扑面而来。抬头望去,巨大的瀑布,从悬崖上向下飞泻。飞瀑撞击悬崖,跌落山谷。气势磅礴,雾气缭绕,在阳光下,时现彩虹,甚为壮观。故名"双瀑飞虹"。
正岔水库是进入翠华山的第一个风景点。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正岔水库和另一条瀑布。坝高30余米,蓄水37万立方米。水库被青山环峙,绿波鳞鳞,湖光山色,甚是怡神,人们称其为"碧水湖"。
       由正岔水库向上,是爬山最险处。山道曲折如盘石,共绕十八弯,俗称"十八盘"。盘道旁有一巨石,上刻"库在山上修,渠从空中来"十个朱红大字。抬头仰望,只见一道瀑布凌空而下,这是山上另一个水库--翠华水库排水而形成的瀑布。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美妙无比。
       登完十八盘,再入行约四公里,即至翠华湖(又名翠华山天池)。
       翠华天池是镶嵌在终南山上的一颗明珠,自然景色十分优美。每年盛夏总有游人或体育爱好者来此游泳戏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湖上备有龙船、小舟、汽艇,游人可以尽情饱览湖光山色,别有风趣。
       此湖的形成时间有三种说法。其一,周幽王(前781~前771)时;其二,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其三,唐代天宝年间(742~756)。近些年来,经过地质专家观测研究,认为公元前780年的西周时期发生的一次大地震,山崩的石量达三亿多立方米,形成了翠华山多层次、多形状的万石争奇的自然景观,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极其罕见,是考察地质、地貌变化的天然博物馆,被誉为混合岩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成了中外地质专家、学者开展山崩机理研究的重要场所。
       地质构造比较脆弱的翠华山一带发生强烈的山崩,甘湫峰和翠华峰是山崩破坏最严重的地段。数亿立方米的山石块倾泻而下,拥塞山谷,在河谷堆起一座200米高的石坝。坝内谷水汇聚,形成海拔1300米高的天然湖,比西安市高出800多米。地理学上把这样形成的湖泊叫"堰塞湖"。湖的四周重峦叠翠,湖中白云倒映,形成"云在湖中飘,鱼在天上游"的美妙景观。
       太乙池之所以又叫龙移湫,还有一段神话。传说湫池原在长安神禾原边,有一天,池中游龙突然游走,池水干涸,游龙移到翠华山山顶,山顶便出现了湫池,故名龙移湫。湫池附近风景优美,相传神仙都羡慕这里。《太平广记》卷69记载:唐时太峪山神的女儿,爱慕人间英俊少年马士良,不顾天规戒律,毅然与马士良结为夫妻,居于翠华山湫池边。
       翠华湖东、西、南三面,翠峰环列,乱石相依相撑,形成许多别具一格的旅游景致。湖南曾建有太乙殿、吕公祠、黄龙洞。翠华山顶的风洞、冰洞、鬼门关、八仙洞、望乡台等胜景,就在湖西边的乱石深处。
       位于翠华山顶的风洞,是由两块一样大的花岗岩相撑而成的。巨石长40多米,高l5米,底宽3米,呈三角形。两块大石之间,还夹着一块约一米见方的不规则的悬空磐石,上面长满绿苔,似有坠地之感。游人至此不由自主地会加快脚步。洞中一年四季凉风习习,故名风洞。
       从风洞向北,沿崎岖的石缝而下,就到了"冰橱'。"冰洞"低于地面20多米,由无数巨石相依而成。洞道时宽时窄,宽处约有3~5米,窄处只容一人通过。洞口极小,洞中漆黑。进洞不远,就能荏洞底找出冰块,即使六月盛暑,坚冰依然不化。瞎专家研究,这是由于岩洞的一端被堵死,洞内空气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洞顶又积善厚厚的花岗岩层,不容易把外边的温度传导到岩层内部,所以洞内保持低温。在盛夏酷暑季节,仍是坚冰封底,寒冷阴森,如临隆冬雪地。
       翠华湖东面有玉案峰。峰高入云,海拔1688米,如玉案矗立,颇为峻秀,有"玉案松涛"景观。峰腰有三间瓦房,便是翠华姑娘庙。庙内塑有翠华姑娘坐像。翠华姑娘庙由峰下的石洞与半山上的大殿组成。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至六月初二为翠华姑娘庙会。每逢庙会时,人流如潮,表达了人们对翠华姑娘的同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此外,在十八盘磴道下面,有一巨石,名叫"歇水石",相传翠华姑娘提水,曾在此石上歇过。庙后有一山窟,叫"金华洞"。洞底一泓清水,泠洌甘爽。有诗人赞美此景说:"云从玉案峰头起,雨自金华洞中来。"
(王建科撰写)

 

                                          第十四章、道教名山一太兴山
       太兴山地处秦岭北麓腹地的西安市长安区库峪乡境内,距西安市区40公里,海拔2320米,有"终南第一峰"的美誉。太兴山兼具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云海、庐山之飞瀑,奇石异景,沿路随处可见,自然风光十分优美,人文景观也异常丰富,是旅游、避暑和度假的理想之地。
       太兴山自隋代以来一直寺庙林立,香火旺盛。据称全盛时期佛道庙观达50余处,后经战乱,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庙宫观多有毁坏,后经修复,现有佛道庙观36处。太兴山以道教宫观为主。因山顶有一铁庙,相对湖北道教名山--武当山而言,又被称为
铁顶武当山。这些道教宫观是研究明清时期陕西道教发展历史的第一手文物资料。
       太兴山现已开发为旅游区。自库峪口行至十里庙,往西过庙沟桥,即入太兴山。沿沟游经的第一站为磨针观。观内殿上端坐如来佛,雍容大方,形貌庄严。殿前东南处有一根高一米左右,直径30厘米,直竖的铜顶铁棒;传说如来佛在太兴山修炼时,天天用手磨棒,心诚功到,铁棒成针。另有一传说:隋朝一皇子隐居山上修身养性,欲得道成仙。转瞬已过28年,皇子依然是凡夫俗子,不免心灰意懒,欲下山还俗,行至中途,遇一老翁在路边石上磨杵。皇子大奇,作揖打问。老翁笑而不答,再三问之,老翁只说了十字: "只要心意真,铁杵磨成针。"皇子听后顿悟,遂返山中继续修炼,终于得道成仙,飞升而去。
       再向上走,迎面可见蜡台山。蜡台山形状奇特,拔地而起,烛彩映辉。蜡台山深处隐藏着百神洞,与对面山上的千佛洞遥相呼应。百神洞内供奉有道教诸神,为石雕、泥塑两种。千佛洞内供奉的佛教诸神,多为泥像。据当地人讲,"文化大革命"前两洞中多为石像,后被毁,修复时则改塑泥像。说到此两洞,不可不提及赛经石。在小关坪山谷中,傍山望水有块大平石台,方方整整,底部与山连为一起。传说此石为佛道两教教主赛经之处。传说虽不可信,却反映出在历史上佛道二教可能有着争相在此修寺庙、宫观和争取信徒的事实。
       太兴山脚下的南天门,远望如一块镜子,只有碗口大小,走进细看,乃是一个可透视后面天空的"洞",直径有四五米,由两山夹缝形成,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过了南天门,即进入另一番天地,回头只见高耸的天王山直插云霄,而它确又在脚下,游人好似被送上了半天云雾之中,可观天外之天、山外之山,风光自与别处不同。
       南天门半坡上有无量瀑布,是与户县高冠瀑布、鲸鱼沟连云瀑布齐名的胜景。未上巨石台阶前,已闻水声哗哗,待上了石阶,只见百米长的飞瀑自山壁落下,真让人"疑是银河落九天"。山壁为一整巨石,稍有斜度,水滑流而下,故声不甚响。立于飞瀑前,看泼翠溅玉,顿觉神清气爽。过了南天门,还有两处颇为有名的寺庙道观:
       白衣菩萨殿和三教堂。白衣菩萨殿内供奉着佛祖第十六代弟子白衣大士,民间称白衣菩萨,据传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于南天门下石洞显圣救生,故而供奉于此。三教堂建庙较早,先前有殿堂三栋,道房十间,重楼迥廊,十分壮观。后毁于天灾人祸,再后来由信徒集资重建,规模已大不如前。有《三教堂》诗云:"太兴三教堂,名胜古今传。背悬连云瀑,肩耸蜡台山。鹤舞鹰咀石,鹿逐牛头Jl严。扪萝采奇珍,刳木汲仙泉。石猴戏绝壁,玉殿列仙班。开怀迎三圣,曲径人九天。掩映佛爷洞,朝呼白云观。教主讲法处,观音演道坛。"
       由此向上,有老母殿、灵官殿、兴隆宫、雷神洞、黑虎殿、八仙楼、五龙宫等。这些寺庙宫观或相隔一二里,或相隔三四里,均匀分布。从八仙楼登大梯子可到五龙宫,登小梯子可到岱顶。大梯子叫"天梯",有564级台阶,皆为石砌,垂直高度150米。
       海拔l800米处的五龙宫,是今存诸寺庙宫观中较为完好的一座,主殿为木制结构两层建筑,上层供奉神像,下层为住持超明法师居所。五龙宫之得名是因门柱上雕有五龙,被称为太兴山诸庙之冠。
       岱顶是太兴山的最高处,耸立云端。立足此处,可以观日出,观云海,观群山,观涧水......岱顶有一铁庙,须过五关方能登上。五关是"鹞子翻身,猴子抱桩,老君犁沟,张果老倒骑驴,英雄跨步过天险'回心石"'。五关一处险过一处。或巨石当道,或乱石纵横,越朝南走,峰脊越窄,前瞻羊肠小道,俯视万丈深谷,越走越险,尤其是回心石,顾名思义,见石回心,不敢前行,其险峻可以想见。抬头看,但见一尺宽窄的峰脊,断然裂开,却有一石填补于上。胆小者至此常常以手为足,蛙行过之。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岱顶铁庙顶上是铁瓦,门前有铁铸狮子,威武凶猛,气势凌人。
       过了回心石,再穿过一个山洞又到了另一峰顶。顶上前后有两座铁庙,均不同于岱顶铁庙,铁墙铁顶,重约千斤。庙内铸铁像,肃穆庄严,其身份有两说,一说是"天大大",即玉皇大帝之父,一说是真武大帝。
       因两座铁庙,太兴山又被称为铁顶太兴山。
(林定忠撰写)

 

                                   第十五章、四时风景钟神秀--南五台
       南五台是长安区终南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西安市27公里。终南山为秦岭在关中特别是西安之南一段的总称,亦名中南山。南五台是终南山中段的主峰之一,东连翠华山,西靠石砭峪,海拔1688米。
      《 关中通志》上说:"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所谓南五台,即大台(观音台)、文殊台、清凉台、灵应台、舍身台五个山峰,同耀县五台山南北相向,故而得名。巍巍终南山,集中国南北方山水特色于一体,林蔚泉清,山秀壑幽,加之又是中国佛道两教名山之一,所以历代为人向往,文人骚客,题诗赋文,留下许多趣事佳话。1923年11月,康有为曾专程游览。南五台是佛教圣地,寺院林立,"文化大革命"前寺庙、庵堂仍多达72处。而今仅存土地祠、五佛殿、圣寿寺、大茅篷等寺庙,其余仅余残迹。
       南五台一带,胜景颇多。1986年曾在独松阁池考古发掘出四枚石斧,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在南五台居住。另外,南五台沟壑幽深,植物种类数不胜数,仅种子植物就有1000多种。较为著名的有号称"特殊活化石"的孑遗植物、两亿年前三叠纪生成的杪楞树和石炭纪生成的瓶尔小草等,还有观赏植物中的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对南五台的开发最早是在隋朝,而盛于唐朝,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南五台的一些寺庙建筑遭毁,宋元时期又再度复兴。它的开辟与兴毁,均与佛教的兴衰密切相关。明清两代,由于寺院游人增多,为方便登临,修建了从山下通往南五台的石阶,并建了许多庙宇。举国皆知的72座佛殿、寺庙、葬塔,由山脚一直排列到山顶,号称"七十二座汤房",有环山绕水的甘露堂、峭拔凌空的竹林寺、香火缭绕的尼姑庵。由于年久失修,这些古迹所存无几。
       南五台的游览区主要分布在一条东南方向延伸的山沟及距沟底500米左右的山坡上。从山下竹峪口留石村台沟口入山,有一奇峰名日"送灯台"。石路旁盘结虬屈的柳树边,有一块正方形石碑,上书"送灯台"。
       穿过盘山公路旁的一天门,穿过一片丛林,一座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的佛殿赫然现于眼前。殿前有两株古槐巍然屹立,苍劲粗壮,三人合抱犹嫌不足。此槐当为唐槐,已有千余岁,叶子依然翠绿,不减生机。绕过唐槐,佛殿门楣上,"五佛殿"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佛殿檐牙高啄,勾心斗角,昔日雍贵大方的气度至今犹存。踏上高高的石阶步入殿内,只见南海观音脚踩祥云,手持玉净瓶,释迦牟尼、送子菩萨、披鲁佛和尊略佛高坐莲台,双手合十,口诵佛号,由此始知此殿何以称"五佛殿"。塑像工巧精细,众佛面部表情安详宁静,逼真如生,令人油然而生敬肃祝祷之意。
       沿着大殿后的石阶往上走,夹道翠柏青松,鸟鸣啁啾,迎面出现一座古塔。这是一座枋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共有七级,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塔之一,风格颇类兴教寺玄奘塔。塔高29.5米,平面呈方形,塔底边长为7.5米,塔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层的南北两面,以及第二、第四、第六层的东西两面,各开有拱形门洞,错落有致。
塔身磨砖对缝,每层各三间,皆有柱、枋及栏额等。每层叠涩出檐,檐下饰有两层菱角牙子,塔顶有七个圆环形铁质相轮,顶端呈八角形。塔内原先还有楼梯可以攀登,现楼板已毁。此塔造型庄重浑朴,装饰简洁明快,据估计最晚为唐初所建,传为隋代砖塔,其名日"应身大士圆寂塔",这寺院就是圣寿寺。
       出圣寿寺沿溪流上行里许,便到了胜宝泉寺(亦作"圣保泉寺"),一股泉水从地下汩汩涌出,这就是胜宝泉。胜宝泉水淡甘至淳,泠洌清澈,掬捧入口,心身亦如这水一样爽而轻盈了。
       走过刻有"漱石枕流"的地方,开始踏上攀登南五台主峰的盘道。道路狭窄曲折,塔寺沟外的一切都望不见了,抬头仰望狭长的天空,竞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之感。这时山中云气益重,诚如王维在《终南山》里形容的那样:"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水气也更加丰沛,树木愈发显得浓翠欲滴。真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扑面而来的风倍觉湿润凉爽。
       行至紫竹林,两边山坡上的林木种类繁多,有美国的火炬树、云杉,日本的落叶松,还有闻名全省的拴皮栎林带。无论哪种树木,都挺拔竞上,争高直指,山风偶一劲吹,简直飘飘欲举,眼看就要顺势徐飞曼舞了,恰如一群身着绿裙,高昂着头,气度不凡的芭蕾舞女。山林深处有一平台,建有一座清静幽雅的庄园,名为"紫竹林",是著名法师常慧讲法之处。法师圆寂后,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为其撰写碑文。圆寂塔建在园内,供人们瞻仰。
       沿着崎岖的山路渐行,忽见道旁有一石洞,一米方圆,洞口上书"火龙洞"。探身进去,寒气逼人,又怎么称做"火龙洞"呢?这里原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南五台的山洞里住着三条火龙,经常窜出洞来寻衅滋事,兴风作浪,甚至残害生灵。山上大茅篷(又名西林寺)的菩萨将它们的劣迹禀告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震怒,派出天兵天将捉住火龙,绑在柱子上用雷电击死,再碾其尸骨为齑粉。遂命一仙翁挑来天池水冲刷干净。不料仙翁中途不慎碰翻了水桶,没能冲洗。火龙的骨粉就化作了臭虫、跳蚤、虱子、蚊子,人间从此有了这"四害"。现在山上仍有"拴龙桩"、"碾龙场"遗迹。大茅篷内大殿东侧菩萨坐像旁有副对联:"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大概讲的就是这个传说。行至二天门,其上的楼阁亭台,均附势依山,结构牢固精巧。独松阁是1959年修筑的仿古式小别墅。背山面壑,修竹遮映,"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这里,曲径通幽,迥廊行远,飞檐翘角,雕甍绣槛,皆清雅而不落富丽俗套。院中独松颇为孤傲,"独松阁"之名即本于此。现已将独松阁翻修为旅游宾馆,内部陈设高雅,设施齐全,是度假避暑、进行学术研讨及举行小型会议的理想场所。
       由二天门再拾级攀登,半山有一座30米长的翘首危崖,称为"龙头",龙口即花岗岩交叉裂隙风化而形成的山洞。继而,经过地形开朗、气流畅通、爽气怡人的清凉台,状如花瓶、风光隽秀的灵应台,悬崖峭壁、地势险恶的舍身台,以及以文殊殿闻名的文殊台,最后终于由一条连通五台的小径将游人引至南五台海拔最高的观音台,或日大台。
       站在大台之上,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近可观及其他四台,远可遍览关中形胜。脚下乱云飞渡,塔寺忽隐忽现;放眼处平野广阔,帝王之气自然升腾。无怪乎白居易当年游览南山登上观音台曾赋得《登观音台望城诗》:"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遥认微微上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在大台附近,尚残留有呈原始状态的森林,古木盘根错节,巨松悬崖凌空作势,甚是奇异壮观,附近弥陀寺中的红白玉兰,在全国更是屈指可数。
       南五台上风雨晴晦,四时更替,各具特色。春天迎春雏菊点缀于吐绿绣翠之中,夏日鸟啼蝉鸣声透于林密树阴深处,秋季黄叶红枫为群山增色,冬天冰封雪盖使苍岩若素。确系荡涤心灵、养性怡情的佳处,无怪乎中唐诗人孟郊在《游终南山》中慨叹:"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