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病能治吗:茶叶概述[茶道、茶经] (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54:19
云南茶叶的发展

  云南具有茶树系统发展过程的优越自然条件。发挥自然优势,积极发展生产以保障供给,实为利国利民之盛举。就地理条件而言,云南地处低纬度(北纬21度8'32"至29度15"之间),北回归线(北纬23o27")横贯其间。全境大部分属高原,海拔高:东部海拔平均2000米左右,南部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西南部一般海拔为809--1000米左右。云南河流纵横,大小600多条,重要的有180多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和珠江六大水系。云南大叶种茶区多分布在北纬25。以南的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沿怒江、澜沧江及红河水域;中小叶种茶区多分布在金沙江和南盘江流域。茶园分布一般在1000--2009米左右的丘陵或山地。茶树生长在这样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条件下,受紫外线和红黄光线的辐射,有促进茶芽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作用。同时, 茶区河流纵横,水域湿度大,云雾缭绕,日光透过水汽形成漫射光,增加紫色短波光,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的循序渐进,增进茶叶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硷及多酚类等有效物质的积累贮存。尤其是回归线通过茶区,光热充足,这更是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

  就气候条件而言,云南具有四季温差小,日差较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显著的气候特点。在地势、地形和地貌错综复杂的影响下,形成了全境气候复杂多样,致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按全国气候划区,云南属热带、亚热带,夏热冬干的气候类型。但有雨热同季,降雨有效值高的特点。全境除部分高寒山区及河谷地带以外,无严寒盛暑,热量资源丰富。现就全省有代表性的茶区,凤庆、云县、永德等25个年产茶万组以上的县(茶园面积占全省75%,产茶量占全省85%)近3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详见附录一表)综述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大都在17--20度左右,只有保山地区四个县在15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2度左右,保山地区四县和沧源县在零下3--5度;极端最高气温,除景洪外,没有超过40度的;年积温>10度,没有少于4500度的。湿度,相对湿度大部分县都在80%左右,临沧地区永德等四县和保山县略偏低,但都在70%以上,唯南涧县仅有64%。霜日数。多数县在20天以下(包括无霜期),保山地区四个县霜期较长,在113--130天。雾期,年平均雾日多数县为50--130天,元阳县最多为179.5天,南涧县最少,只有10.8天。降雨量,年降雨量多数县为1000--2000毫米,云县、双江和保山三个县略低,南润最低仅有711.8毫米,超过2000毫米的有龙陵、绿春及江城三个县。

  就土壤条件而言。根据相性分布规律(即土壤随经度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和距海洋远近的相关性,云南地处东经97度31'39"--106度12"之间。距南海为近,故大部分土壤属森林土壤第四类型----红壤。由于受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等的相互作用及耕作施肥等利用方式不同的影响,又在红壤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其中适宜种茶的土壤,分布面广,且有规律可循。现就其中最适宜和适宜种茶的主要土壤类型,按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综述奴下:

  砖红壤。多分布在滇西的北纬23度以南,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次生橡胶林的植被下,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3%。这一分布地带,一般全年无霜,土壤风化程度深,土层深厚,表土有机质含量2--5%,高的可达6%,其积累和分解快,pH假4.5--5.5。是种茶的理想土壤类型。

  砖红壤性红壤。大体分布在滇南北纬23--24度之间的山区和丘陵,在滇西可延至北纬25度以南,海拔1400米以下地带。这是云南亚热带分布的主要上壤类型。土壤呈暗红色,有机质在2%左右,表土里可达5%,土层深厚,质地较粘,pH值4.5--5.4之间。分布区水热条件均好。这类土壤占全省土地面积10%。

  红壤(或称山地红壤)。分布面广,约占全省土地面积36%,大多分布在北纬27!以南,海拔1400--2300米的山地。这一地带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表土有机质1--2%,土壤呈酸性;pH值5.5--6,缺少有效氮磷,含钾中等。

  黄壤。水平分布与红壤同屈一个地带,这一区域的热量较红壤地区稍低,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云雾多,日照少,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表土呈黄棕色,有机质含量约1--2%,缺有效磷,pH值4.5--5.5。这一类型土壤约占全省土地面积21%。

  黄棕壤。垂直分布在红壤黄壤之上,棕壤之下,滇南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带,土层深厚,表土有机质含量5%,自然肥力较高,土壤呈酸性或弱酸性。这类土壤占全省土地面积10%。

  上述云南的优越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采的云南茶树品种资源。1979年省农业、外贸和农科院共同领导,由省农科院牵头,组成以中国和省茶叶研究所为主体会同有关部门参加的“云南茶树品种资源调查组”,对全省茶区进行了连续四年的现场调查,调查表明,云南茶树按物种分类共有31个种和两个变种,在省茶叶研究所已建立的国家种质资源勐诲分圃中,拥有30多亩的活体品种资源,其中有性系地方群体品种72个和优良茶株资料520份,无性系品种或资料153份。这些茶树品种各具特性,按植物形态有灌木型的中、小叶种,有半乔木和乔木型的大叶种。大叶种的种性优良,是云南的主要茶种,如:励库种,勐海种和风庆种均列为国家级地方良种;还有景谷大白茶、景东大叶茶、澜沧大叶茶、元江糯茶、临沧邦东茶、绿春玛玉茶、梁河大厂‘茶等属优良群体种;省茶叶研究所选育并经国家鉴定的云抗10号、14号和通过省级鉴定的云抗43号及长叶白毫等属无性系大叶良种。上述良种不但抗逆性强而且有育芽力强,芽叶重大,生长期长,休止期短,全年萌发轮次多,采期长等高产特点;又因叶质柔软,叶肉肥厚,故适制性强,制成的红茶或后发酵茶(各种普洱茶)经生化分析,内含主要有效成份:水浸出物、茶多酚以及儿茶素等与国内外优良品种相比,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云南大叶种茶,民国时期曾引种至浙江、福建等省进行试栽。50年代以来的30多年中大量引种到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在省外,云南大叶种茶园已发展至100多万亩,并经各省采用驯化、杂交、株选等方法,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系:广东的英红和白毫;浙江的大叶云峰、大长叶、菊花春、碧云及浙农21--25号;贵州的黔419、 5022、 601等;福建的福云型、春雷、云峰、黄芽、山舞及白云1--4号等等,进一步发挥了云南大叶种的种质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新贡献。云南在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支持带动下,1985年以来建立了思茅茶树良种场。拥有土地面积600多亩,1987年起,先后培育无性系良种苗数百万株,推广茶区已初见成效。1986年“省茶司”拨款帮助临沧和保山地区创建茶树良种场。凤庆、昌宁、腾冲等县也积极筹建和加强良种场建设。当前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如:肯尼亚、印度、斯里兰卡等,都在大力推广茶叶 无性系良种,以实现茶园良种化。云南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种性优良。为使云南茶叶长盛不衰,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茶树良种场的建设,加强无性系良种的繁育和推广。逐步实现全省茶园良种化,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这有赖于政府的提倡和扶植,依靠广大的茶农和茶叶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由于云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茶量多面广,对国民经济至关重要。

  首先是增加茶农收益。云南茶区多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现在直接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有1000多万人,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历史上由于这些茶区地处边疆,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当茶叶畅销时,商人深入产区收购加工,茶市繁荣,一旦茶叶滞销就无人问津,货弃于地。明、清时期茶业兴旺,普洱茶区的六大茶山,菜农以大部分人力从事茶叶生产,少数人种粮食,主要生活资料均仰给于外地。正如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所说:“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地,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清代咸丰年间景谷县乡绅纪襄廷对发展景谷种茶事业有贡献,群众身受其益,后人勒石树碑以表其功德,碑文曰:“景谷之茶,衣食万姓。庄跻之后在公一人。”由此可见广大茶农依赖茶叶为生的情景。到了民国时期,在封建制度束缚下,加上国内外战争的影响,茶叶无出路,,农民放弃种茶,茶园荒芜,当时茶区流传一首歌谣:“满山茶树头光光,茶农茶工泪汪汪,两手空空无出路,卖儿卖女去逃荒”。说明茶叶生产衰落,影响茶农生活的悲惨遭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植和鼓励发展茶叶生产,加强收购,确保茶农经济收益持续增长、:并为国家提供保障供给的货源。自1950年以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区农民的经济收益相应增加,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1年,茶叶产量迅猛增长,到1990年全省产茶达到89.6万担,比1979年增长两倍,比1950年增长17倍,群众收入明显增加。据统计,从1950--1990年全省共产茶1300多万担,收购1141多万担,商品率达87.7%,投放金额24亿多元,成为荼区农民重要经济来源。

  其次是国家的税收来源。我国茶叶课税始于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有“税天下茶……十取其一”的记载。当时主要是实行茶叶官办官卖的专卖制称为榷茶制。北宋时先实行榷荼法,后改行通商法和茶引法,但在四川又实行榷茶法和以茶易马的茶马法。元代沿用茶引法废茶马法。明代以实行茶引为主,规定茶引由官和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征收生产者实物税10%,贩运者交酬劳实物税14%。据资料载,云南昭通产乌蒙马,规定一匹马换布30疋或茶叶109斤,另加盐巴,称为市马,年换马4000匹。明时茶法规定极严,私贩茶叶出境者以通番论罪,关隘失查者并凌迟处死。

  清代承袭明代茶法,除在陕西、甘肃进行以茶易马外,其它地方均实行茶引法,康熙四年(1665)曾在云南北胜(今永胜县)设茶马市,商人买茶易马。货银每两抽三分;咸丰三年(1853)开始实行厘金制,在水陆交通要道设卡征收商品通过税;对出口茶从值抽7.5%的茶税。每担估价银50两,抽取税银三两七钱五分,后又改税率为5%,每担抽税银二两五钱,到光绪二十年(1894)加收二成茶捐,1901年又增为三成茶捐。民国时期各地茶税名目繁多,有照票、胥役费、挂号、扦手钱、灰印钱、草鞋钱等。云南茶税在清宣统末至民国十二年(1911--1923)附于各县的商业税局征收,但税率各地不一,每百斤茶征税银思茅为1.5元,景谷为0.5元,顺宁为0.6元。均另加厘金2.1元,这一时期每年约征税银一万四五千元;民国十三至十九年(1924--1930)在重要茶区的思茅、缅宁和景东县设茶税局。每局设专员收茶税。思茅局管思茅、宁洱和元江三县,缅宁局管缅宁、顺宁、云县、凤仪、蒙化和镇康六县,景东局管景东和景谷两县,未设税局的县仍由县商业税局征收茶税,税金统一按每百斤茶收1.2元,于商人运出产地时一次缴纳;民国十九年(1930)因茶价上涨。茶税增为每百斤2.4元,4月改茶税为招商承办,标额:思茅为3.61万元,景东为1.01万元,缅宁为2.04万元;民国二十年.(1931)裁厘改为茶消费税,内销茶从值拍税15%,出口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1914年)由原来每担税银二两减为一两,战争结束后。茶叶输出不振,曾免征出口税。

  总之,从唐代直至民国对茶叶征税,都是采取垄断性的管理办法,要求以茶治边,以茶养兵,以茶车库。表面上看税率不高,然而加上种种苛捐杂税和中间盘剥都一齐转嫁到生产和消费者身上。这是封建统治时期茶税的实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对茶叶生产和经营也要征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但与封建统治时期各种形式的茶税制,有本质上的不同。人民政府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政府从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采取扶植茶叶生产的措施,以增加产量扩大税源。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值的增长,税率有所下降,纳税环节也有变化。现将1950年以来茶叶的税种、税率以及纳税环节的变化简述如下:

  农业税。纳税对象为生产者(含茶农、农业社队及农场),税率和征收办法全省不完全统一,保山地区曾以茶园面积折合粮食计征;勐海县的税率为5.5%;全省大多数县是按出售茶叶所值的7%收取税金,并由茶叶收购部门在收购付款时代扣税款转交财政或由税务部门直接向生产者收税金。(这种农业税执行至今未变。)

  货物税。由收购部门按收购茶叶投放金额从值36.75%交纳。

  营业税。由调拨或销售部门按经营金额的6.43125%交纳。

  (以上货物税和营业税从1950年执行至1958年7月止。)工商统一税。1958--1983年将货物税和营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税率为40%。由精制茶厂产品出厂时按毛茶原料从值计征。其中:边销茶税率,1980--1983年降为20%,1983年4月以后又降为10%;其它各茶税率1983年4月以后由40%降为 25%。加工税。税率5%,从1972年开始执行至1979年废止,税金由精制茶厂按出厂产品总值计算交纳。 ,为鼓励出口,从1985年起实行出口退税办法,按成品出厂价的15%计算退款给出口单位。   全省各种茶税,从1950--1990年共收19亿多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累了资金。

  云南茶叶又是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从历史上看,云南与毗邻的缅甸;越南、老挝、印度及邻近的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贸易往来或边民互市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南方丝路”时期。但输出茶叶始于何时,远史无可考。从唐代至清代,滇南的银生城(后称普洱府)是云南通往邻国交通要道必经之地之一,而银生城则是云南历来著名的产茶区,与邻国的贸易或边民互市的商品中,不盲而喻是有茶叶一项的。据史料记载,清乾隆33年(1768)云南在奏报清廷文件中,提及了茶叶输缅之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云南经济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英、法帝国主义势力相继侵入云南,先后设关征收进出口商品关税。清光绪三十年(1994)清廷开放昆明商埠,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云南对外贸易市场开放,茶叶也正式纳入出口商品之内。据昆明关所属蒙自、思茅和腾越三关统计:自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的26年间,云南共输出茶叶12.78万担,价值关平银两208.95万两,平均每扭值16.4两,每年平均出口4900担;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开始到民国三十年(1941)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五年中共出口茶叶8.92万担,价值国币为331.74万元,其中民国二十八年(1939)正是“省茶司”成立后开展出口业务的第一年,全省包括私商共出口茶叶3.21万担,是这一时期出口较多的一年。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八年(1942—1949)在国内外战争的影响下,茶叶出路受阻,外销业务一蹶不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积极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为扩大适销对路的出日产品。先后推广了滇红工夫茶、滇红碎茶和普洱茶的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云南的出口茶从1950--1973年全系调供湖北、上海和广东省(市)茶叶公司办理出口业务,自1973年开始,在调供出口的同时,“省茶司”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并由出口普洱茶,进而出口部分工夫茶和红碎茶。自1950--1990年全省共调供口岸公司出口的茶叶16.13万吨,按现行价平均计算,约创汇2.5亿美元;自营出口茶叶由1973--1990年共5.23万吨,实际创汇2.1亿美元,两项合计共出口茶叶21.36万吨,为自家创汇4.6亿美元。

  茶叶又是供应兄弟民族的重要生活资料。我国居住在边疆的兄弟民族,多系以肉类和乳酪等为主食,茶叶是其生活必需品,不可一日:或缺。因此,供应边茶不仅是经济行为,还是团结兄弟民族的政治任务。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均将边茶供应作为“驭边”的“羁縻”政策。所谓的榷茶制、茶马法、茶引制等,基本上都是严格限制边茶供应。例如明万历年间,内蒙王俺答款寨请开茶叶贸易,御史李时成说:“番以茶为命,北狄若得,藉以制番,番必从狄,贻患匪细”,故不主张开茶市;又如民国初年,四川天全县的茶叶经过工郎山和荣经县的茶叶经过大相岭运去康定市场,在两山的要隘处各设有卡哨检查,不准茶苗过山,以免藏民种茶。这就是封建王朝限制边茶供应的“驭边”之策,与现在人民政府保证边茶供应的政策,恰成鲜明对照。

  云南供应边茶分省内和省外两项任务。省外系供应西藏和四川的首孜、凉山州,据史载“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历史较长。云南边茶品种较多,’都是以大种茶为原料所制成的紧茶、饼茶及方砖茶等,50年代又在昭通地区中小叶种茶区的盐津、绥江等县,提倡采制金尖、金玉及条茶等南路边茶原料,调供四川的雅安、宜宾等茶厂加工成品供应西藏,1975年盐津建立茶厂后加工部分康砖茶供应西藏。上述南路边茶名称的由来。是清代四川实行的茶引制规定:茶引分为腹引、土引和边引三种:腹弓用于内地,土引用于土司,边引用于边地。边引又分为三道:行销于松潘厅(今阿坝)治内的称西路边引,行销于2p州(今西昌)区的称邓州引,行销于打箭炉(今康定)以南的称南路边引,其茶便叫南路边茶。南路边茶的品种很多,四川的毛尖、‘芽细、金尖、‘金玉以及四川和云南的康砖茶均称南路边茶。制成南路边茶的原料简称“南边茶”;历史上云南运销西藏的边茶分南北两路:南路从佛海经缅甸的景栋至瑞仰转火车到仰光(或由下关经婉町和缅甸的曼德勒至仰光),再由水路至印度加尔各答,再经陆路至迦林崩市场由商人转销西藏;北路由下关向北经丽江、阿墩子:(今德钦)至昌都转拉萨,这一路线全靠驮运,全程4148里,共56个马站,道路崎岖,气候寒冷,沿途缺少入畜给养,汉族马帮视为畏途。多不愿前往,由藏胞马帮于冬末春初运虫草、贝母、麝香等山货到丽江或阿墩子换取茶叶运藏,每年仅能往返一次,由于运距长、费用高。售价相应昂贵,1941年在拉萨每担紧茶值藏银583两(七两藏银折合国币15元);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1942--1945)因太平洋战争影响,南路不通,全靠北路运输,年销量三万担,每担销价涨至630两藏银。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4年底康藏和青藏公路相继通车以后、运藏物资改用火车汽车联运,运费大减,茶叶销价随之降低。

  云南供应省内的边茶。主要是供应丽江、迪庆、怒江等地(州)的少数民族不产茶的12个县。据1977年调查,这12县共有25个民族,入口13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71%。饮荼习惯因地区而异,迪庆州嗜好紧荼,丽江和怒江州喜欢饼茶,也有喝紧茶的,机关职工和城镇居民多饮散装青茶。历史上这些地方的穷苦百姓无钱买菜。多以非茶树叶代茶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50年代初每年供应8000多担,到1977年时年供应量已达到3.5万担,基本满足了需要。同时为了减轻兄弟民族的经济负担,从1963年起实行销售边茶限制最高价格的办法,全省初期有44个限价县,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逐步减少限价县的范围;后来保留了宁蒗、中甸、德钦、维西、福贡、贡山、泸水及云龙八个限价县。对限价县茶叶销售价格,不论原材料和其它费用如何涨价而增加了产品成本,但茶叶销价不变,因此而发生的购销差价亏损,由“省茶司”承担,作为政策性亏损,从1984年起,此项亏损由省财政拨补。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保证供应边销茶叶的分配政策。

  由上可知云南茶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云南茶叶历经沧桑,时兴时衰。自“省茶司”创建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云南茶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到1990年全省拥有茶园240多万亩,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5%,居全国各省的第二位;茶叶产量89.6万担,占全国茶叶产量8.3%,居全国产茶省的第六位。成绩之取得,确实来之不易。

   回溯历史,云南由于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文化落后,故有关茶事的早期文字记载较少,且记述不详。唐宋时期所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与明清时期所称普洱茶产地,系指现在滇南的思茅和西双版纳所辖之地,是当时云南的主产茶区。由于明、清时期滇南所产之茶多集散于普洱府加工运销,故称普洱茶,所谓普洱茶并非茶叶的品名,实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荼及其制成品的通称。有人说“普洱茶明代以前产不多,名不著”。这是因为在明代以前无普洱府(古属银生府)建制,故无其名,同时明代以前云南茶区不广泛,产量也不多,故名也不著。。明清以来,云南茶区逐渐扩大,产量随之增长,加之品质优异,乃有普洱茶名重于天下之美誉。这时茶区已由滇南的思茅和西双版纳辖区扩展到澜沧江流域及其邻近的双江;缅宁;云县、顺宁、昌宁以及怒江流域各县,同时也向滇东南的红河文山等地发展。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不仅滇南当地人种茶,外地人也迁居边疆安家落户,种茶为生。著名的易武和曼洒茶山,就有石屏人成批移居那里,带去内地耕作技术种植茶园,产量大增。清同治年间到光绪三年(1862-1877),仅易武茶山(今励腊县境)年产茶即达7500担。清光绪末年(1908)顺宁府引进双江勐库茶试种成功,逐步推广全县,今天风庆县产茶之多居全省各县之冠,也肇始于此时。明清时期是云南茶叶发展较盛时期。及至民国,在封建割据,兵燹连年,疫疠流行的情况下,茶叶生产和市场日趋衰落,特别是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后,云南茶叶外销无路,内销市场萧条,茶价下跌,茶农弃茶种粮。例如重点茶区的镇越县(今励腊)民国元年(1912)产茶7500扭,民国十八年(1929)降至三四千担,民国三十四年至三十六年(1945-947)年产茶仅有1000多担。据历史记载,全省年平均产茶: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五年(1930-1936)为11.69万担;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937-1945)为8-9万担.;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1946-1948)为8万担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全省茶园仅剩下16万亩,产茶5万担,这一时期云南茶叶生产已落至低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为富国裕民、发挥云南自然优势,大力提倡发展茶叶生产,扩大产区,增加产量,并从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扶植生产,加强收购、保障供给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全省茶业的迅速发展。在扶植生产,加强收购方面。“省茶司”历来坚持生产是收购的物质基础的指导思想,在执行政策制订措施时,首先从生产出发。50年代开始实行收购茶叶预付定金以解决茶农产前的经济困难;1956-1958年实行采茶制茶工补贴粮食的办法;从1962年开始实行收购茶叶奖售紧缺物资--棉布、粮食及化肥的政策;毛茶收购实行对样评茶按质论价的价格政策,并不断提高收购价格,从1950-1984年,国家对青、红毛茶收购价分别调高13次和15次,比1950年提高4倍和5.4倍;“省茶司”还对发展新茶园、改造低产茶园及茶农建设初制所、地方建设精制茶厂等,给予有偿或无偿的经济扶持。通过贯彻执行以上的政策措施,有力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全省茶叶生产经过恢复、发展;调整和大力发展各个历史阶段,茶区逐渐扩大,产量稳步上升。1988年全省128个县(市)中有110个产茶县,拥有万亩以上茶园的43县,年产茶万担以上的有25县:其中年产5万担以上的有风庆、励海、云县三县;年产3—5万担的有昌宁、永德、景洪三县;年产1--3万担的有双江、临沧、涸沧、沧源、龙陵、潞西、镇康、腾冲、景谷、景东、南涧、耿马、元阳、绿春、盐津、思茅、保山、盈江、江城19县。还有年产茶万担以下3千担以上的梁河、勐腊、镇沅、普洱、广南、绥江、红河、施甸、金平、陇川、瑞丽、峨山、蒙自:大理14县。到1999年全省有茶园面积240多万亩,产茶89.6万担,茶叶已成为云南五大经济作物之一。

  在改进制茶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云南茶叶本质优良,过去由于加工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未充分发挥品质潜力;自50年代以来,“省茶司”在加强制茶工业建设、开展科学试验以及改革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首先是推广制茶技术,50年代初组织凤庆和勐海茶厂大批技术人员;帮助茶农组建初制所和推广工夫红茶初制技术设备;1956年扩大红茶产区,大规模地组织省内外技术人员深入产区,帮助茶农改制红茶;1964年开展红碎茶和烘青绿茶的初制技术推广工作;70年代期间试制普洱茶获得成功。在改革制茶工艺技术的同时,加强精制茶厂的改造和建设,50年代初先后恢复顺宁、佛海、新康藏、宜良和复兴茶厂的建置;1956年筹建临沧茶厂;随后帮助地方建设昌宁、景谷及新平等茶厂。并对上述茶厂实行计划、成本、质量三大管理,初步形成了云南制茶工业体系。1970年底为发展地方工业,精制茶厂下放到县(市)管理。1973年后随着茶叶产量的增长,各产茶县自建茶厂逐年增多,到1988年全省已有精制茶厂86座,制茶工9000多人。“省茶司”对这些茶厂实行业务指导,并帮助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稳定提高产品质量,自70年代以来,全省已有22种茶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国优和世界优质食品奖称号。“省茶司”还多次参与和组织茶叶科学试验工作。59年代到60年代初参与老茶园改造试验;1964年具体负责组织省有关茶叶部门在勐海茶厂参加分级红茶工艺机具的科学试验,取得初步成果,为云南推广红碎茶初制技术奠定了基础;70年代在昆明市郊安宁等地引种大叶种茶栽培试验成功;1980年再次组织有关单位在凤庆、临沧两地进行红碎茶韧制工艺和机具改革的科学试验。荣获省科委的 1983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挤揉机芯获1984年国家三等发明奖;80年代以来,“省茶司”多次派人参与低产茶园改造和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弄清了全省茶园现状和品种资源。

  在保障供给方面。云南茶叶负有供应内外边销三大任务。从50年代起到1984年期间,云南茶叶虽有较大的发展,仍满足不了分配的需要,三项供应任务又不容偏废。为此,“省茶司”在国家规定茶叶属于统一收购和计划分配时期中,根据“总公司”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分配原则,结合云南实际作了适当安排。多年来总的体现了“保证边销,适当安排内销,积极扩大出口”的分配原则。从1984年贯彻国务院《关于调整茶叶收购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指示以后,云南茶叶流通体制作了重大改革,实行“边销茶派购,出口茶合同订购,内销茶彻底放开”的原则。现将云南保障茶叶供给的梗概简述如下:保证边销。1956年之前,对私营茶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省茶司”掌握贷源不多,为保证边茶供应,一面责成自属茶厂扩大收购加工,一面收进私商边茶,在运输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先后组织紧茶数干担经缅甸、印度转运西藏以济急需。茶叶实行统一收购计划分配后。全省先后确定下关、勐海、景谷及盐津四个定点加工边销茶厂,并由临沧、保山、德宏、思茅等地(州)主产茶区提供毛茶以保证下关茶厂加工边茶的原料需要。对边茶的生产、加工和供应工作均纳人重要议事日程,随时检查督促以保证边茶供给。

  供应内销。1973年以前,云南茶叶产不足销的缺口较大,内销市场实行按计划优先供应工矿、林区和部队,适当照顾城市和非产茶区及产茶不足销的城镇。对省际间调拨的内销茶,有计划地提供少量名特产品,以调节大城市的供应品种。对省内个人饮茶,各地采取凭证限量或凭证供应的办法。1973年全省产茶突破30万担,以后每年均有增产,内销市场逐步放宽供应,各地在1980年前后分别取消了购茶凭证的办法。1984年以后。内销茶实行放开搞活,多渠道经营,产销市场呈现出活跃繁荣景象。

  扩大出口。扩大出口是发展云南茶叶的主攻方向。多年来,“省茶司”在扶植生产、改进技术设备、制订规划措施等方面均以促进出口茶的生产居优先地位。因此,出口茶货源不断增长。红茶产量由1951年的1000多担增至1990年的45万扭,呈大幅度增长趋势;70年代试制普洱茶成功,扩大了出口货源。自1973年开展自营出口以来,经过派员出国考察,请进客户,广泛开展宣传等措施,提高了云南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出口创汇逐年增多,茶叶已成为云南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