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杂牌智能手机大全:导论 -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连载新书连载 - 读书评论 - 价值中国网:中国领先的财经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48:25
天才是训练出来的 导论

  我们可以成为天才吗

  和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着的。我们内心的火焰被泼上了一盆冷水,我们的努力被抑制。我们只利用了我们心智中很小的一部分潜力……只有非常优异的人才会把自己 所拥有的资源利用到极限。 19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的先驱威廉·詹姆士(WilliamsJames) 牛顿是天才。莫扎特、贝多芬是天才。莎士比亚、曹雪芹、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是天才。 爱因斯坦是天才。比尔·盖茨、巴菲特是天才。贝利、阿里、迈克尔·杰克逊、乔丹、科比 ·布莱恩也是天才。很少有人不羡慕他们的业绩,不想像他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番作为 。于是我们每个人不禁要问自己:“我是天才吗?”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相当理性、实际的,都不相信自己是天才。特别是年过二十几岁以后,当意识到在电视里大出风头的足球明星的年龄都小于自己时,大多数人对自己是否具有天 才素质的问题已经断念。不过我也相信: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特别是在野心勃勃的青春期,都在心底偷偷地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毕竟,天才是一种令人企盼、渴望的素质。 许多人为了得到它甚至可以不惜代价,希望上帝不留神把这个宝贝丢给了自己。只可惜大部分人最后都暗暗地失望:咳,我不是天才。 为了更科学地界定我们所说的天才,我不妨给一个现代心理学的测试。下面是一系列数码。 你不妨请一个人以一秒钟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你读完一遍,然后等20秒钟后,看看自己能否记住: 8372689278627925089836840804262891999639 2778213431718965182465752914452643785350 87

  我想,你不仅记不住这些,甚至无法想象一个人听了一遍这么长的数字后能准确无误地复述 出来。如果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你一定觉得他是个天才。 我过去有位朋友,被保送到清华数学系读书。一次我把自行车借给他。等到他宿舍要回自己的车时,他就领我到楼下上百辆清一色的蓝色自行车中辨认。我还没有看到自己的车,他就 先给我找到了。最令人惊奇的是,他不是靠记住车的形状,而是车牌的数码,而且在那么多车中,一下子就把这小小的数码捕捉到了,比我靠外形记忆的“形象思维”快得多。我当时 感慨:“人家被保送到清华数学系不是没有道理呀!人家是数学天才!” 这样超凡的能力,当然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本钱。巴菲特经常在自己的脑子里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声称自己根本就没有计算器。SteveRoss创建了WarnerCommunication这么一个商 业传媒帝国,最后卖给了时代公司。他干脆说:“我最恨计算器。它把人的能力给拉平了。 ”理由是,他一向可以不用计算器处理各种数据。计算器的发明则给没有这种能力的对手提 供了便利的武器、削弱了他的竞争优势。通用电气的前总裁、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总裁” 的韦尔奇,能一下子从24行充满数字的财政报告中挑出问题。他管理着世界最大、最复杂的公司之一,留下了能够记住每个细节的传奇。比尔·盖茨在哈佛的数学教授HarryLewis在他那本《没有灵魂的优异》(ExcellencewithoutaSoul)开篇就写道:他一眼就能看出比尔·盖茨聪明绝顶。他在讲授应用数学时,第一堂课给学生们留了一道看似很简单的数 学题。对这个问题,他不仅自己无法解答,也不知道其他什么人能够解答。

  他只不过想用此向学生们说明:有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但是,盖茨几天后就到他办公室来,给 出了自己的解答,后来经过深化,他和教这门课的另一位教授联名把成果发表在一个数学杂志上。 俗话说,“没有那个金刚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你如果没有上述这些人传奇般的天份, 最好不要幻想着能够成就他们的业绩。天才之所以叫“天才”,就是因为那“才”是“天” 给的。这是个有或没有的问题。你得不到就是得不到。 老友郑也夫在美国的侄儿申请大学时几乎被所有名校录取,最后上了哈佛,而且读书从来不 费力。我特别问他和那孩子的母亲(也夫的妹妹):“这是怎么培养的?我可是希望复制这种教育呀。”也夫还是那样快人快语:“这孩子还用培养吗?你打牌摸着好牌了。你用不着 是高手也能赢。这孩子暑假来北京,我教他下围棋。但走的时候,我就下不过他了。”看来,我等凡夫俗子,最好早早断了天才的成功梦。 但是,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对开篇的那组长数字的不可思议的记忆能力,常人经过大约250小时的训练就能够掌握。这 是心理学的一个著名案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人对数字的记忆能力是有局限的。超过七位数字,就很难被记住。全世界大多数本地的电话号码(不加区号)之所以是七位数,就是根 据这样的假设。但是,1978年7月11日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的心理学实验室,一位寻常的本科生经过训练竟然创造了记住22个毫无规则的数字的纪录。

  最后,经过了250小时的训练,他竟能够这样记住82个数字!这位在心理学文献中以SF闻名的受试者,并不是个天才。他的一位朋友最后把这个纪录提高到了102位数,也不是天才。 他们的业绩证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普通人经过训练,会发展出连自己也难以想象的“超常 ”能力。 这一心理学实验的结果对我们理解天才有着重大的影响。天才是先天的,还是培养的?这个 问题在西方一直争论不休,但目前心理学的主流更倾向于培养的分析。那么,即使天才确实是培养出来的,应该怎么培养?是否有什么门径?换句话说,怎样才能成为天才?这已经不 仅仅是市场上无所不在的励志图书炒作的话题,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核心。近年来,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这方面的领军人物编著的系列工具书,如RobertJ. Sternberg主编的《创造力手册》(HandbookofCreativity)、《智慧手册》(A HandbookofWisdom)、《智力手册》(HandbookofIntelligence),以及K. AndersEricsson、NeilCharness、PaulJ.Feltovich、RobertR.Hoffman联合编辑、长达900页的《剑桥专业与专家表现手册》(TheCambridgeHandbookofExpertiseand ExpertPerformance),综合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无怪乎AndersEricsson宣称:剑桥决定出版某一领域的第一本工具书,无疑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 时,一些记者、作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展开了细致的调查,采访了从企业总裁、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等各个领域的“天才”,为我们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 这些人的研究和调查采访所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是: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关 键在于怎么培养。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神经学、生物学的一系列研究,已经发现了培养天才的重要线索。如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平凡之辈也能成为天才。甚至有人换算 出非常具体的造就天才的公式:一万小时的“深度训练”,即大约十年的专业训练,是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除了训练量以外,你要对 这种“深度训练”的方法有正确的把握。 对于这样的结论,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这岂不是说谁都可以成为莫扎特、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了吗?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但是,他们的研究和调查,代表着西方众多科 学家、教育学家、新闻记者半个多世纪的心血,绝对不能小看。我认真检视了他们的研究和证据,可以说相当令人信服。这是其一。其二,我虽然仍然不相信谁都可以成为莫扎特、爱 因斯坦,或比尔·盖茨,但是,他们的研究足以证明,经过严格、正确的训练,你至少有希望成为成为半个莫扎特、爱因斯坦,或比尔·盖茨。这正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所谓的“取乎其 上,得乎其中”。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得了的成就。事实上,人们最常犯的错误,是低估自己的潜力。其实有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你就能开发出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能力 或“天赋”!对此,我有个人的经验,也愿意和大家分享。其三,在未来全球化的竞争中,才能或者天赋是我们制胜的本钱。如今大量的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沦为“蚁族”。这当 然有种种客观的原因。但是,这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才能则是一个核心的原因。几年前,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发表报告,称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一年在300万以上 ,但是能够胜任外企工作的只有1/10,而印度1/4的大学毕业生可以胜任。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也两次发表文章报道中国的“白领危机”: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立足,需要大量中 高层白领,而且开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可惜在中国就是找不到那么多足以胜任的人来,乃至影响到这些企业在中国的扩张。你可以说你没有比尔·盖茨的天才,但是,如果你 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把自己训练成能够在这种跨国公司里胜任中高层职位的白领,则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内。 也正是出于上述三个原因,我在本书中尽可能综合美国近半个世纪来的研究成果,为读者把 自己训练成“半个天才”、“半个盖茨”提供若干参照。我希望,那些急于求职的大学生,那些野心勃勃的白领,那些在学术界、媒体、艺术界等诸多领域奋斗的人,能够面对这些科 学研究和调查的事实,更有效地设计自己的人生战略。记住,这不是如今无所不在的励志,而是“引经据典”的讨论。虽然我希望这本书读起来如同小说一样顺畅,但我从不想减弱其 学术色彩。

  这也是本书充满了注释的原因。我无非是想证明,关于天才培养这种题目,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谜团,完全超出了个人经验所能解释的范畴。我尽可能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 学研究成果,能够找到一二线索,已经很满意了。我在本书中的所言,并非自己拍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着相当的研究、采访,乃至心理学实验、医学技术(解剖、X光片、脑电图 等)所揭示的事实作为基础。 开宗明义后,我不妨再就上面所提到的三点展开论述。在西方的传统中,对天才的信仰根深蒂固。比如在基督教的传统中,一直有所谓“上帝赋予 的才能”之说。甚至有“当上帝给了你禀赋后,你想拒绝也不可能”的说法。这大致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毫无背景的人突然成为先知、圣徒的原因。中国文化中也不乏类似的信念。一 个放牛娃可以毫不费力地成为状元,一个不成器的富家子弟则不管请了多少家教、上了多少班,就是连个秀才也考不取。近代科学崛起后,天才成了严肃的科学研究的题目。这方面开 创性的著作,大概要数达尔文的表弟高尔顿(FrancisGalton)在进化论的启发下于1869年完成的名著《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Genius)。他通过对《泰晤士报》上的成功人士 讣告的量化分析,发现英国的几个大家族为社会贡献的人才不成比例地多,由此提出了天才遗传说。虽然学界对他的成果颇有怀疑,但是达尔文对他的研究大加激奖,并在自己的名著 《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加以引用。高尔顿则再接再厉,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优生学”,希望通过正确的联姻来改良人种。后来“优生学”因为被纳粹所利用而声名狼藉,不过,对先天 智商的信仰并没有消失。当今在欧美相当流行的各种测验,包括“美国的高考”SAT,研究生考试GRE,都是建立在智商学说基础上的测试。1994年,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Richard J.Herrnstein和美国企业协会的社会学家CharlesMurray共同出版的爆炸性的名著《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力与阶级构造》(TheBellCurve:IntelligenceandClass StructureinAmericanLife)也坚称:智商是先天的,在人口中有固定的分布规律,还没有证据证明能够通过人工干预来改变。当然,这本书一下子就成为左翼知识分子口诛笔伐的 目标。我们不妨把这派的学说视为“天才论”。 与这种“天才论”的传统相对立,“培养论”,即认为才能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一派,在战后渐渐崛起,如今即使不是学术界的主流,至少也和“天才论”分庭抗礼并略占优势。这里一 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对美国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他总结了三种理论。

  第一种是传统理论,把人分为 学得好的和学得坏的,即我们所谓的聪明学生和笨学生。学生之间这种能力的高低,通过简单的测试就能衡量出来,因此必须因材施教。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系统就是以此为基础构 筑的,比如考试、升学等。前述《钟曲线》的作者就坚信,智商达不到一定程度就不应该上大学。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你要不要上大学,先要看你是不是读书的料。第二种理论,则 是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崛起,把学生分为学得快的和学得慢的。那些学得慢的人,或者我们所谓的脑子慢的人,掌握同样的知识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帮助。但是,只要他们有了这 些额外的时间,获得了这些特别的帮助,他们就能和那些脑子快的人一样掌握和运用同样复杂的知识。布鲁姆自己发展出来的是第三种理论。他承认学生的表现有非常大的不同。但这 主要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知识背景不同,而学校总是几十人一个班进行统一教育。那些心理和知识背景正好适合这种统一教学的学生进步快,不适合的则进步慢。如果每个人都获 得了适合自己的心理和知识背景的教育,则学生们的表现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句话,学生表现的差异主要是教学问题,不是学生本身的问题。

  最近20年,有一种在“天才论”和“培养论”之间发展折中共识的趋势。比如,大多数心理 学家们同意,智商大致有一半是遗传的。另一半则是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所致。同时,一个人生活中成败的许多变数是受智商的影响,但大部分变数则在智商的影响之外。极端的智商决 定论和智商无用论都被一系列研究所否定。由此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就可能看清:人生中的大部分变量都是在智商之外,而智商中又有一半是后天环境决定的。那种天生的、不可 改变的智商基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最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的比重。况且,这四分之一的智商基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并不清楚。你也许觉得你的智商基因很差,实际上却可能是非 常优秀,是被后天环境和自己性格中的其他因素埋没了。 正是出于这样的计算,本书力争绕开决定我们人生的不到四分之一的、同时几乎也是不可知的因素,而集中于四分之三以上的我们可以改变的因素。其重点讨论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 把布鲁姆的理论延伸到了天才训练上来。其核心观点是: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因为他们用特殊的方式把自己训练成了与众不同的人。你要是掌握了那种训练方法,并用来训练自己 ,你就可以成为天才。我想,中国的读者大部分恐怕无法接受布鲁姆的理论,也不相信什么人都可以被训练成天才。我这里只想提醒读者,布鲁姆的理论不是他一个人的假设,而是建 立在大量学者实证性的心理计量、测试,以及对美国教育系统细致的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你随便找他一本著作看看其中的引证就知道。我们即使不同意其结论,但也无法否 认其丰富的实证材料,以及这些材料对改进我们的教育、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自我培养的重要意义。 我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天才训练的信徒。道理很简单,许多人都像莫扎特或者科比·布莱恩 一样训练,但我们只有一个莫扎特,一个科比,大量的人远到不了他们的地位。那四分之一不到的基因因素,到了顶尖的竞争领域就是举足轻重的决定性因素。对此,我在后面还会继 续论述。但是,即使是我这么一个持反对意见者,细读完这些研究后也对其意义深信不疑。如上所说,你即使受了比尔·盖茨那样的训练,也未必能成比尔·盖茨。毕竟人家是天才,你不是。但是,你真若像他那样训练自己,大概还是能够成为顶尖的计算专家,或者硅谷一个中型企业的总裁。我并不想说服大家都把自己当天才。但是,你至少要把自己当半个天才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恐怕都是在对自己的低估中活了一辈子,白白浪费了这唯一的一次生命。 为此,我不妨讲一个个人的故事。我从小体弱多病。到上大学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比我 更瘦弱的同龄男孩,属于一阵风能刮倒的那种类型。高考时体检,医生查不出我有什么病,但直言不讳地对我这个身体能否把大学读下来表示怀疑。据母亲说,我1961年出生正好赶上 三年困难的饥荒,后来父母下干校,把我们兄弟留在城里交给一个不识字的农村保姆照顾,吃得很差。这样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使我的身体格外孱弱。对母亲的解释,我从一开始就 不信。事情明摆着:中小学上体育课,无论干什么,我在男生中总是最后一名不说,即使和女生比,也在中下的水平。这些同学中,绝大多数家庭条件比我还差。人家怎么那么壮呢? 显然大家先天就是不一样。 不用说,以我这样的身体和运动能力,自然不时引起同学们的耻笑。我也早已认命,觉得自己生就了这把骨头,在体育的任何项目上都不可能有指望。但是,认命的我有一次也终于到 了忍无可忍的地步。那大概是高一的时候。一天老师宣布不久要测1500米长跑,并警告大家:“大部分同学没有进行过这种耐力训练,通过很难,要提前准备。”我一下子慌了神,马 上问一个粗壮的男生:“要跑多长时间才合格呢?”他则立即大笑,当着全班男男女女的面高声对我说:“你要想办法跑得时间短,怎么还想着跑得时间长?瞧你这把骨头,还是跟着 女生测吧!”我气得满脸通红,但一声也不敢吭。 这样的奇耻大辱,使我再也不准备这么生活下去了。我哥哥大我五岁,上学时一直是学校足球队和田径队的队员,跑1500米还是他的专项。我于是问他应该怎么训练。他告诉我最好的 办法是变速跑:100米快,100米慢。我第二天一早就去试,跑完累得几乎要吐。不过,还是坚持了一个月。到体育课测验那天,我居然跑了全班第四。跑完后我累得不扶着墙几乎站不 住,但听到全班上上下下在那里窃窃私语:“薛涌今天真是神了!”那位大声笑话我的男生,竟被我甩下二百米左右。由此,长跑成了我的特长。记得刚上大学时开系运动会,我在北 大中文系拿了3000米第二名(11’01’’),第一名是校田径队的长跑队员。如今我已经快50岁了,但是,3000米的成绩和大学时不相上下。我仍然可以用过去北京人骑 自行车的速度比较轻松地跑20公里。这是个什么体能呢?不妨举个例子。中国足球十几年前闹着“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要强化体能。足协下令:甲级队运动员3000米跑不能在十二 分钟内完成,就不能上场比赛。结果,一些著名运动员,特别是三十上下的“老”运动员,因为达不到标准而发生了危机。我们就假设他们3000米能用12分钟跑完吧。那么他们在这个 水平上也会被我这个快50岁的人甩下200米左右。那就是400米跑道的半圈。输成这样非常难看,而这些竟是在一个最要求体力的球类项目中的职业运动员! 我是不是有超人的体能、高水平的训练呢?也不是。我这么多年运动确实基本没有断过。不 过,跑步总是跑跑停停。前几年一直没有跑。现在也是一周跑那么两三次而已。如果是比较正规的业余训练,成绩肯定要比现在高出一大截。可惜我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我说这些要 证明的东西很简单:在许多人看来,以我身体的底子,以五十上下的年纪,轻松地跟着一位骑车人围绕着北京二环路跑一圈似乎是很难令人想象的,甚至简直就是发疯。其实,这对一 个一般体格的人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可惜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具有这样的潜力。在长跑上,我从来不相信我是个天才。我现在连半个天才也算不上。十年前38岁时,在纽黑文一 场三英里的公路赛上,我就在最后冲刺时被一位六十几岁的业余选手轻松超过。但是我也发现,高中时我在体育上给自己下的结论绝对错误。我瘦小的体形其实很适合长跑,在这个项 目上和常人相比至少略有基因优势。如果我刻苦训练,并且训练得法的话,我能够成为“半个天才”,能够在我这个年龄组获得相当“拿得出手”的成绩。我是很偶然地发现了自己。 大多数人,则如同练长跑前自认体育不行的我,一会儿觉得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一会儿觉得自己不是学外语的料,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写不了文章……这样糊里糊涂地不知道埋没了 多少自己的才能。 我也正是抱着这样的精神从事这本书的写作。你如果在你所从事的领域,达到我在长跑上的水平,那么你就远不止是百里挑一的出众,你会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再说一遍,我这种水 平,还是很不规范的训练的结果,还有许多潜力有待开发。如果你真以最高的职业准则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地训练,你的水平就更高,就可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你就绝不可能大 学毕业时面对那么多高薪白领职位的空缺却连个工作也找不到。一句话,成为“半个天才” 就能让你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高人一头的才能会给你带来过去所不可想象的奖赏。 没有才能则会让你受到比过去更严酷的惩罚。在前一段华尔街金融风暴的高管丑闻中,我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消息:美国银行收购了几乎破产的美林。美林在2007~2008年间的亏损 将近200亿美元。美国银行的收购,也是以联邦政府的大规模财政资助为条件。但是美林竟在这个节骨眼上给高管们发放了高达36亿美元的奖金。这种大慷纳税人之慨的行为,引起举 国震怒。不过,后来看媒体的相关报道,我发现有一个部门的高管,这些年拿的奖金上亿。一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中国人。此公领导的部门,几乎是美林中唯一一个持续赢利的部门, 所赚的钱比他拿的奖金多多了。在这么一个华尔街全面坍塌的时代,这样的表现当然惊人了。也就是说,他的所得不仅合法,而且合理。其实,这几年的《华尔街日报》,不时报道在 世界顶尖的银行成功的中国人。这些人如果在几十年前,守着这样的才能也不过是泡杯茶在机关里坐办公室,一个月拿五十六块钱的干部工资。当今这个时代,你如果有此才能则很难 有人能挡住你的成功。你可以全球流动。日后的华尔街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高管、总裁;诺奖得主中的中国人的面孔也会越来越多。现在的家长们,千万不要觉得你能够想象自己 的孩子日后的前程! GeoffColvin因为是《财富》杂志的资深编辑,对企业界的这种人才竞争特别敏感。他在分析知识经济的效益时作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对比。微软迄今为止拥有资本300亿美元,已经为 其持股人创造了2200多亿美元的财富。另一个公司叫宝洁,是美国最著名、管理最优秀的大企业之一,迄今为止拥有830亿的资本,比微软多2.7倍多,但是给股民创造的财富只有1200 多亿,几乎比微软少了一半。为什么?这不是说一个公司比另一个公司好,而是因为微软几乎是完全靠脑力经营的公司,宝洁则是生产洗衣粉等日用品的公司,是普通的制造业,对员 工的智商和能力要求要低得多。谷歌的例子更惊人。迄今为止,谷歌以50亿美元的资本,创造了1240亿美元的股值。百事这个一流跨国公司,以340亿美元的资本,则仅创造了730亿的 股值。难怪比尔·盖茨曾经说:“你如果把20位最聪明的员工从微软挖走,微软就成了个无足轻重的公司。”一般人总觉得微软的核心是软件。错了。微软的核心在其人事部,在于它 怎么雇人!世界石油巨头ExxonMobil是另一例子。这一巨头近年来每年获得的投资为200亿美元上下,但2006年通过股票红利等形式把330亿美元送还投资者。既然那么赚钱,既然那 么多人要投资,为什么不多吸收些资金,把饼做得更大?其总裁RexTillerson的回答一语中的:“钱有的是,人才却没有。”你可以找来更多的投资,但是,你不可能走到大街上一 招呼就雇一大把顶尖的地质学家、工程师。钱要是不花在这种一流的人才身上,那就不如不花。几乎世界所有顶尖的企业,人才都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最稀缺的经济资源。你如果在自 己身上发展出这样的资源,自然可以走遍天下。 同样,如果你没有才能,受到的惩罚也是严酷的。半个世纪前,美国是世界工厂。美国的高中生一毕业,大多就在本城的工厂当工人,一辈子不用离开故乡,各种福利齐全,退休待遇 优厚。当年有些大学教授的儿子也不愿意上大学。因为当工人比当教授日子好过多了。现在如何呢?企业外包,制造业消失,美国受打击最大的就是这些人。最近我搬家买了一堆包装 纸箱,发现箱子后面写着一句话:“骄傲地在美国制造!”可见如今在美国制造的东西是这么少,乃至偶尔有个“美国制造”也要特别“骄傲”一下。现在的“美国制造”跑到哪里去 了?到了微软、谷歌。你能干那里的活儿,自然前程似锦。如果你仅仅能做纸箱子,也许今天还“骄傲”,明天就没有饭吃。因为纸箱子早晚要到中国来造。那么中国呢?中国靠吸收 被美国淘汰的制造业而崛起。但是,中国马上也会进入一个中等发达的水平,并且随着人口的老化,年轻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价格会逐渐攀升。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中国是享受不了 几年了。比中国穷的地方,如越南、印度等,会吸收不少中国的制造业。总之,干粗活在中国也不是长远之计。下一代中国人需要的是技术、才能,是高附加值的创造。 但是,当今中国的教育正处于破产的状态。你在一个连校长都抄袭的大学里能学到什么呢? 难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要等到中国的教育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再开始培养自己、参与国际竞争吗?这样的日子是等不来的,也等不起。所以,我希望年青一代为了自己的前途行动起来, 把自己当天才来训练。我的责任,是把国外最近几十年在这方面的研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总结,给大家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还是那句话,我相信的不是培养天才,而是培养“半 个天才”。你能够成为莫扎特、盖茨当然更好。即使成不了,落得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也犯不上呼天抢地、捶胸顿足。这个世界需要莫扎特和盖茨,但仅靠莫扎特和盖茨们也 玩儿不转。现代社会是个高度有组织的机体,需要大量中高层人士实现莫扎特和盖茨们的理念,管理他们的果实。在这样的世界中,我相信这“半个天才”能给人生带来极大的成功、 极大的满足。我真切地督促年青一代从自己开始行动。

  转引自Duckworth,Peterson,Matthews,andKelly,1087. ?Colvin,38~39. ?Lewis,21. 至今发展心理学的教科书仍然在讲:5岁的孩子可以记住四五个数字,9岁的孩子可以记住6 个,成人能够记住平均7到8个数字。Shaffer,335. ?Colvin,36~38. ?Ericsson,inEricssonet.al.3. 这方面比较突出、也不断被本书引用的是Coyle和Colvin的著作。前者是写七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阿姆斯特朗的传记出身的记者,后者则是《财富》杂志的资深编辑。两人都有接触一 流人才的丰富经验,但也都突破了各自的领域,在体育、企业界之外调查了大量天才成长的经验。 ?Coyle,53. ?Galton,1869. ?Bloom,ix-x. ?Stanovich,20~21. ??Colvin,11~13. 上卷 :天才论:智商 1760年,奥地利一位地位显赫的乐师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Mozart)被他4岁儿子 在古钢琴上创作的一首协奏曲所震惊:这首曲子不仅难度大,而且在音乐上完美无缺。而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发生了一次。这无疑是一个征兆:上帝把培养史无前例的音乐天才的责任 寄托在自己身上。于是,他放弃了自己作为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的职业生涯,全身心地投入对儿子的教育。他这位儿子,就是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莫扎特。 一个多世纪以后,一位叫列奥·维纳的语言学家对儿子的学校教育感到不耐烦,于是决定自 己来教。他这位儿子,3岁就开始读书,11岁上了塔夫脱大学,十四岁从哈佛大学毕业,一下子轰动了美国。这个儿子就是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NorbertWiener1894—1964)。 这两个典型的例子,似乎都证明了天赋是多么可贵,天才被父母及时发现是多么重要。但是,两位发现天才的父亲,则对儿子的成功有完全不同的解说。莫扎特的父亲坚信:儿子的才 能全是上帝给的,自己不过是奉天承命、为上帝看护这位绝世天才而已。这种信念,在后来形成了神话,在如《上帝的宠儿》等戏剧、电影中不断重复:莫扎特是上帝派到人间的音乐 使者。你要想通过用功来成为莫扎特,那分明是挑战上帝的意志,非失败不可。最近学者们对这种“莫扎特神话”进行了本质性的解构:莫扎特早年的作品非常幼稚。他的成功不仅有 赖于长时间的超人般的努力,而且还决定于他父亲这么一位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自我牺牲式的栽培。拥有他这种后天条件并付出如此努力的,在音乐史上很难找到第二人 。 维纳的父亲在被记者追问儿子的天赋时,则作出了相反的解说:“把他描绘成神童简直是胡说八道。他是普通的孩子。如果他比同龄孩子知道得多些,那是因为他接受了不同的教育。 ”不过,成功后的维纳自己出来挑战父亲的结论。他承认父亲的教育对他关键性的影响。但是,他同时感到自己确实有超常的能力。这种能力,使父亲悉心的教育在他身上有了显著的 效果。他还特别指出:自己的弟弟接受了同样的教育,但是因为天份不同,这样的教育没有产生在他身上所产生的效果。 对莫扎特和维纳的成功的两种不同解说,触及了在西方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乃至文化界 和一般公众中旷日持久的辩论:天才究竟是天成还是养成(naturevs.nurture)?这场辩论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再有一百多年也不可能结束。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也正是这一不 可能有本质性结论的问题。那么,我们能从这种没有本质结论的讨论中得到什么收获呢?收获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关注的核心,不是个纯学术的问题,比如天赋和后天培养,在一 个人的事业成功中各占多少比例,我们关注的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们如何成功?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成功?在西方这场“天成还是养成”(或“天才论”与“培养论”)的辩论中, 双方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学资源,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了百余年不懈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汉牛充栋,虽然还没有在“天才论”和“培养论”中分出胜败,但在能力发展的问 题上,为我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参考。 我们首先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智商上。这也是天成派和养成派辩论的焦点。众所周知,虽然健康、体能等对人的生活都很重要,但是对我们大多数人的事业而言,成败的一个重大决定因 素,就是我们是否足够聪明。这也怪不得美国的民调显示,在被问及什么是最为渴望的个人素质时,美国人第一个选择是健康,第二个选择就是智商。我们不仅关心自己是否聪明,而 且更关心怎样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这也是我们把智商当做本章主题的原因。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智商和智力几乎是一回事,前者不过是后者的测试。除了体育等几个主要依靠体能的领域,智商的高低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的影响可以从下面几个例子中看出:牛 顿的智商高达190,伽利略为185,开普勒175,达尔文165,哥白尼160,美国大学本科生的中等智商为118,学士学位获得者的中等智商为123,优秀毕业生的中等智商为133,物理学 博士的平均智商为140。而在一般的人口中,中等智商为100。也就是说,你的智商低于100 分,你就属于偏笨的人,高于此线,就属于偏聪明的了。 另外,一系列的经验研究也证明,智商对人的健康、寿命、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事业成就 等都有正面的联系。比如,对贫困的研究证明,在美国的白人中,生于占人口5%的最低层的穷孩子,日后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可能比那些生于占人口5%的最富裕阶层的孩子要高8倍。 但是,那些智商属于最低的5%的孩子,则比那些智商属于最高的5%的孩子日后生活于贫困线以下的可能性高15倍。也就是说,你的脑子是否好使,比你的家庭是否富裕对你的未来重要 得多。同样,美国智力顶尖的25%的白人孩子,不管家庭如何贫困,都几乎没有从高中辍学的。辍学率在智商超过人口中等水平的孩子中也非常低。中等智力的白人学生的辍学率仅为 6%。但是,笨学生和非常笨的学生的辍学率则分别高达35%和55%。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这些人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智商最低的5%的白人妇女,婚外生子的比率比智商最高的5%要高 出6倍。美国的罪犯的平均智商为92,比人口的平均智商100低了8分,说明犯罪者大部分是低智商者。这方面的数据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也怪不得,美国的大学、研究院录取学生,军 队、企业招募人员,甚至橄榄球联盟海选职业选手,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智商测试。中国留学生们所熟悉的SAT、GRE、GMAT等留美的重要考试,都是在智商理论上发展起来的能力测试 。 不过,智商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突破了心理学领域而被政治化。用最简单的话来概述,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的保守派,更倾向于智商决定论,更愿意承认天才对人类社会的关键性贡献 ,也不断大声疾呼培养特异人才之重要。自由派或左翼人士,则认为智商是一种后天的社会构造。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不足未必是智商的问题,而是社会(包括阶层、种族、教育 、文化等)为他或她的发展设置了障碍,或者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在他们看来,甚至智商测试本身也含有歧视弱势阶层的偏见。 在一百多年的辩论中,两派都爱走极端,乃至到了荒唐的地步。比如,天成派认为,智商对 事业成败的影响最大,而智商主要是先天决定的,后天因素几乎不起作用:早教没有必要,孟母三迁是没事找事,甚至那些挖空心思让孩子上好学校、进常青藤的家长,也都是瞎操心 。有人称,哈佛的学生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哈佛的教育,而在于哈佛选拔的学生智商本来就高。这些人读不读大学,日后都照样成功。由此演绎,政府出面为弱势阶层提供更多的教育 机会不过是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上名校不过是追求虚荣和牌子,没有太多教育上的意义。与此相对,养成派则认为一切才能和成功都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天赋即使有,也无足轻重。 人的天赋之不同,甚至是个不能讨论的政治禁忌,一提这事就等于歧视。按他们的理论,你从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对之进行世界一流的短跑训练,都能把他造就成博尔多。如前所述, 近年来的研究对这两方面的极端观点都进行了否定:智商不是决定人生和事业成败的唯一因素,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智商并非绝对先天,受后天因素的影响甚大。但是,人的 自然能力确实有高低。在总人口中,智商的高低和事业成就之间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关系。智商学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仍然没有成为一个定型的理论。除了智商测试的准确性这种 技术问题外,有两大理论问题仍然没有最终解决:第一,智商在多大程度上是先天的、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的环境和努力来改善?第二,智商对人生和事业的决定性究竟有多大 ,比如,是百分之九十,还是百分之十?在本卷中,我将尽最大努力综合最近的研究对这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的解答。  

    • 目录
    • 第六章 智商的实质(第二节)
    • 导论
    • 第六章 智商的实质(第三节)
    • 第一章 基因中的天赋
    • 第六章 智商的实质(第四节)
    • 第二章 世界“最聪明”的种族
    • 第七章 智商怎样预测成功(第一节)
    • 第三章 中国人、东亚人比白人更聪明吗(第一节)
    • 第七章 智商怎样预测成功(第二节)
    • 第三章 中国人、东亚人比白人更聪明吗(第二节)
    • 第八章 美国总统的智商有多高(第一节)
    • 第三章 中国人、东亚人比白人更聪明吗(第三节)
    • 第八章 美国总统的智商有多高(第二节)
    • 第四章 什么是智商(第一节)
    • 第九章 智商陷阱(第一节)
    • 第四章 什么是智商(第二节)
    • 第九章 智商陷阱(第二节)
    • 第五章 智商测试与“大学考试”(第一节)
    • 第十章 智商如何提高(第一节)
    • 第五章 智商测试与“大学考试”(第二节)
    • 第十章 智商如何提高(第二节)
    • 第六章 智商的实质(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