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妻子:天益网>天益思想库>学术>张鸣 所有专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41:21
天益网>天益思想库>学术>张鸣所有专栏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在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书。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不伦不类的文字,有的被视为学术著作,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数种,还有一些算是历史文化随笔,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均遗憾多多。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生学
失败的自治和必须正视的难题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选举在近代中国底层社会的工具性悖论
农民运动的启示——权力结构突变
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
民意与天意——辛亥革命的民众回应散论
义和团仪式的文化象征与政治隐喻
执政的道德困境与突围之道──“三反五反”运动解析
家族架构与公司架构——关于“封建制”和“郡县制”的思考
胡适与“整理国故”运动
也谈“黄宗羲定律”
传统乡村社会的民间组织及其政治功能
这个创疤揭不得
70年后我还得再为房子交多少钱
学校教育不能被关进官本位的铁笼
中国版的“波将金村”为何生生不息?
“上山下乡”解决不了大学生就业
密切隔开群众
自家人骂得,别人骂不得
校长的权力来自于哪儿?
不会说话就别说
大学的病在哪儿?
官员博士化,官场和大学出现双向腐败
何必用无赖对付无耻
让人民找到自己的代表
假烟,假酒,假大师
研究生教育不是就业的筐
就怕贪官有文化
“躲猫猫”背后的危机处理病态
“躲猫猫”背后的诚信危机
工会援助农民工,组织在哪里?
警察不敢穿制服上街,那百姓呢?
鸡同鸭讲的庸俗哲学
“春晚”民俗姓民,还是姓官?
央视大楼大火的警示
失败教育,家长共谋
政府要学会尊重民俗活动
作为“包工头”的校长们
天下何处不衙门?
历史可以当饭吃吗?
过年送礼:商机与仕运的协奏
究竟谁是傻瓜?
改革危局与清末新政比较——后意识形态时代的三大隐忧
韩寒的山寨是不经意的产物
两边不落地的罗练
不要留下一堆固态笑话
权力傲慢下的贱教授
2008,官员过敏与脱敏
早做准备应对农民工返城
山寨风紧,奈何?
从北航最牛女生的背影里看到什么
工会主席被炒:“内部人”维权的禁忌
增加教师工资,不能成为一种应急的补丁
莫把官场当戏场
不姓公的公厕
监督的自身困惑
精神病院的变异
沐猴而冠的衍生故事
万民伞的尴尬故事
天使原来是密探
面对弱势群体违法,也需要理性判断
阎王生病小鬼吃药
京城天价幼儿园的背后
让人想不通的“玩忽职守”
学生告老师事件的升级
吃官和官吃
从官礼到官礼市场再到官礼假货市场
北大,大学乎,太学乎?
从官礼到官礼市场再到官礼假货市场
小政府的关键在于权小
大学理应成为民主练习的场所
风水建筑与风水政务
假如我是真的
民进党二题
又见博客文字狱
官场热闹背后的百姓血汗
食以添加剂为天?
官员口头禅为何官味十足
去掉吸血鬼,出租车问题才能解决
说说待客之道
课堂上的戾气和杀气
大学教师的角色
如何遏止买官卖官?
运动式的综合治理值得商榷
谢晋走了,《芙蓉镇》已成绝响
问责制的杞人之忧
耕者有其田就是“还权于民”!
政府道歉的标准文本
打死韩寒,作协也散不了
危机不是一天炼成的
异样的添加剂,从害人到自毁
“恶搞”之后的恶劣
派性政治和娱乐政治结合,生什么?
假唱背后的完美病
当国家领导人成为普通观众
体育的终点不是民族主义
提线木偶:从四个到四千或者更多
民意调查的自信与他信
专家的芙蓉姐姐化与传声筒化
瓮安群体性事件与信息公开
把泪收了再说话
私自出国是个什么罪?
大灾唤醒了我们的普世价值
透明开放是救灾之本
赈灾捐款是心意不是清算
中国式会议的基本法则
遍地祭先祖 黄帝也感觉有点儿乱
公然售假,南街村在裸奔
京剧靠官家能兴盛吗?
大学不只是官家的事
银子堆出来的白象——中华文化城
相声的莫名尴尬
体现在大学教师身上的官僚金字塔
燃放鞭炮的民主和人道问题
嗜血儿童的制造者
新时代的立威故事
妾身未明的舆论监督
农民工没廉租房,势必投向黑社会
从公厕的修建到大粪主义
奴才主管的威风
中国最牛的县太爷制造的尴尬
没有文物,只有古玩
肖志军的“官瘾”
为什么总是有理的让着没理的?
“破烂儿老师”之痛
无法分级的《色戒》
电影不分级是一种象征
《色戒》被删节与官员包“二奶”
外表光鲜的研究生教育内溃性危机
富不出三代的魔咒
“遭人喜欢”的黑社会
科举不能走
荣誉和面子的闲话
“摆平”、“摆平术”和“摆平文化”
高校大跃进的困局与危境
公路与“私路”
正常社会不正常的话题
“大”字病及其他
最离谱的假古董和没有文化的游客
来自政府的诈骗黑手
“带病提拔”其实是某种常态
犹抱琵琶半遮面
给研究生招生解套
政府公司化与制度性冷漠
提高税额,纳税人的权利在哪儿?
学者幸福的抄袭生活
跳还是不跳,原本不是问题
黑砖窑事件的背后
教科书上的奴隶制
回首30年高考,我们看见了什么
人有权不受监视地生活
大学为什么会堕落得这么快?
大学里的马屁风是怎样兴盛的
神不迷人官自迷
高校政治教材一统为哪般
弱者的反抗
大学衙门化下的师生
一个以吃为价值取向的民族的读书生活
如此淘汰制,有不如无
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
高校不破产,账单谁付?
大学的评审时代
上海外教激起众怒的背后
谁的红色,何来经典?
速成病及其经济
只图自己方便的管理者
“看管世界”的逻辑
电动车命苦,平头百姓命更苦
特殊利益集团是有权者的交换同盟
从哪儿来的这么多“学”?
把政务放在阳光下
涨价不是出路
文抄公病案的中国特色
脸皮问题
警惕“儿戏战争观”的重现
学官的教授头衔
略论地方政府纠错之难
在中国博导是一个什么头衔?
被权力毒化的日常生活
告密者和告密奖励者——对卢雪松老师的一点回应
研究生招生改革,关键在出口
城市的面子与管理者的口袋
尊严与权力
垃圾生产机器的动力分析
犯了错的小人物人也应该有尊严
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执政能力与合法性——一个古老命题的再认识
“阿是穴”疗法的用处和局限
智者吴思
环保疯子汪永晨
怒目金刚笑蜀
糊涂分子沈昌文
秦晖:在海边拾贝的顽童
县委书记的喜好决定城市审美
民国的三个面相
从强迫喝彩到收买喝彩
技术含量:发明PK造假
军国与民国的两套逻辑
让教授磕头的程序
门客的错会意
诗人加能吏的仕途悲剧
民告官宿命中那只看得见的手
推诿的冷血境界
皇帝的衬衣不好洗
无名鼠辈之鼠话
曾经有过的权力栅栏
让战争从我们的生活里走开
弄不好,自己被自己忽悠了
新年的祝福
曹汝霖给西太后讲立宪
马桶与茶壶的旋律
在北洋狗与北洋虎之间
铁面法官手里的“冤案”及其他
两个糊涂丞相的故事
武夫军汉办大学
辫帅的人缘和地缘
走马观花看凤凰
纪念一个最该纪念的岁月
军阀间的战争
顾和尚和他的法术
洋人的膝盖
吴稚晖的两次“冤”
也许,我将被迫离开人民大学
不可不读的檄文
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
那一夜,童年走了
官运挡不住的人
又想起了王大点
簧声戏影里的西太后
当人不得不共处的时候
后汉儒生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总是好人倒霉?
别个世界里的第一夫人
左宗棠晚年的“骂人事业”
牛人熊十力
由于哭而惹出的案子
鸡犬升天之后的故事
同文馆的成就
“马桶将军”的用人术
因哭惹祸的秀才
《三国演义》与隆科多的晦气
划圈为牢的国人
高校扩张的隐忧与出路
民国的三个面相 思想文化繁盛的时代
中国农村政治:现实与未来的走向
鲁迅和司马光的合力
黑色风暴吹袭下的玻璃天花板
《叫魂》的多余话
《历史的空白处》自序
官家大戏场
古人的选美比赛
非常态的“政治学”
大学考试“对对子”
帝王的市井情结
两个人日记里的“五四”
章太炎的政治疯病
监督与分肥
不识字的好处
北洋时期的历史迷局
戏里的战争不让女人走开
文人有什么用?
“马上功夫”与立储的关联性研究
狱吏之贵
在下降线行进的民国政府
义和团拳民不是秘密的秘密
高处的拥挤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头上的光环
制宪仪式背后的曲衷——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的复归
官服的前襟与后襟
臣记者与臣教授
小人不可得罪
两只老虎跑得快
辫子王朝的闲话
骗术与禅让
洋人的八股取士
曾经有过的高校大跃进
乾隆的威仪与英国人的半跪
光绪之死的公案
粪业、粪捐与粪政
太政治的“花业”
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
合法化的黑社会
教育改革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
义和团:变幻的历史记忆
贿选的今昔
有为政府的代价
进化论的牺牲品
做皇帝的故事
谁兜里的钱最保险?
兵变与政治
夫人政治
“调人”的隔膜与历史的迷雾
踩着两个鸡蛋跳舞的人
一个跟乌鸦有关的文字狱
揭开义和团“刀枪不入”之谜
农民“失语症”的病史考察
军阀余荫与五四传统
新一轮思想解放从哪里起步?
“皇帝”好玩吗?
被格式化的“大商人”
学校的面子和学术的里子
戏剧的民族主义
平民上升的渠道不应被阻塞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