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网:俄罗斯新教科书重评斯大林:苏联最成功领导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43:19
转播到腾讯微博

2009年12月21日,莫斯科,当日是斯大林诞辰130周年,俄罗斯共产党组织的悼念活动。图/CFP
《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产——俄罗斯对苏联历史从全盘否定到公正评价》
原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7期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7年,俄罗斯新出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2008年8月,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这两本书的出版有俄罗斯官方背景、有俄学术界权威机构认可,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到今天逐步还历史的公正,这是历史辩证法逻辑力量的彰显。
一、新教科书历史地辩证地对苏联体制做出评价
1.充分肯定在苏联体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否认苏联解体是因为“这个体制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教材写道:苏联“对全世界千百万人们来说,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社会的榜样和方向”。据《新俄罗斯晴雨表》刊物2005年第14期登载的调查表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每年民调表明,高达70%的民众对苏联体制持肯定态度。教材指出:“断言说苏联体制不能改革、必须被摧毁,这种说法至少是非常幼稚的。”同时,新教材参考书没有回避对苏联体制弊端的批判,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抑了地方、企业、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2.指明斯大林体制与列宁体制的关系。苏共二十大以后,在学界形成一种看法:认为斯大林在经济上违背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政治上背离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而把斯大林时期的体制与列宁对立起来。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对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做出新的解释,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在较短时间恢复国民经济方面的贡献,高度评价“新经济政策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但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它并没有保证持续不断地供给国家工业、军队、城市所需的粮食和原料,经济杠杆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工业化要求每年基本建设的投资增长远比新经济政策能给与的多得多。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所以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
工业化中取得的成就,证明斯大林实行的这个“转折”总体上是正确的,尽管在工业化、集体化中确实存在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至于对斯大林政治体制的评价,书中写道:苏联体制的“基本成分是在1917—1920年之间产生的,1920年经历了某些变化,在1930年代末最终形成。这个体制的主要之点是:共产党是社会的主导政治力量;党领导政府(苏维埃);承认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群众社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等形式)被视作共产党影响非党群众的工具;权力镇压机构;国家机构对经济生活的集中管理;党和国家的众多宣传机构力图使共产主义世界观成为唯一的、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列宁、斯大林执政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策略上或许有所不同,但新的历史教材认为列宁——斯大林体制的实质是完全一样的。
俄罗斯历史新教材除特别强调以下问题:
一是以能否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作为评价斯大林体制标准的问题。2008年教材写道,当时苏联社会“解决巨大的任务要求具有动员型的国家政治体制的保证。在军事年代建立起的这种体制能够保证集中现有的资源用于最主要的地方。这种把强制手段和焕发出的热情相结合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国家在20年代末面临的问题”。
二是“我们在30年代究竟建设的是一个什么社会”的问题。教材指出,以往对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是:苏联建立的是一个动员型的政治体制,没有这个社会制度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工业市场的问题。但这样的回答还嫌太简单。针对社会上对斯大林体制性质争论的焦点,教材写道: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既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也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是30年代民众的心理和社会精神面貌。教材驳斥了“认为30年代苏联人民生活在恐怖之中的说法”。指出:最初几个五年计划的成果和广大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劳动热情分不开,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不可能明白1920年底到1930年这段时期的特点。广大民众这种热情是建筑在他们具有革命的理想:确信他们将把苏联社会建设成一个普遍公正、平等的社会。教材写道:“事实上,正是在我们国家第一次实现了这个目标”。戈尔巴乔夫等人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蔑视历史事实的行径终究受到俄罗斯社会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