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军儿童乐园:“南方大港”梦想变现实珠海港建成亿吨大港指日可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03:00

“南方大港”梦想变现实珠海港建成亿吨大港指日可待

被誉为中国港口规划第一人的孙中山,在其所著的《建国方略》曾提出建设“南方大港”这一宏图大计,但因此后战火连绵,国父的伟大设想竟成一纸空文。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大港”这一曾经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广州黄埔港、深圳盐田港都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型港口,而作为后起之秀的珠海港正以黑马的姿态,成为“南方大港”港口群链中极其重要成员,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众多战略决策,竟与孙中山港口思想不谋而合。

   珠海港位于西江东南出海口,是西江流域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也是西江流域走向世界最重要的出海通道。目前,珠海港已形成西区以高栏港区为主,东区以桂山港区为主,中区以九洲港区为主的三个港口群体,共八个港区。珠海港的货物吞吐量由2007年的3712万吨,增加至2010年的6056万吨。

   “近三年,珠海港的战略地位发生重大转变,从沿海主要港口提升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珠海港集团董事长杨润贵介绍说,珠海港的目标是,明年吞吐量跨越亿吨、“十二五”实现两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方大港。

   海港成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枢纽

   据介绍,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就有了铁路运输交通系统、南北中三大港口的宏伟设想,其中所言“粤港、苏沪、津通等处”繁富之区即为后来进一步论证的三大港口首选位置。

   此后,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系统地提出要发展港口经济,《实业计划》原以英文撰写,1918年单独发表部分内容,中译名为《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书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1920年全书英文本出版。

   《实业计划》分为六大计划,里面计划详尽,涉及建设项目多、规模大,但中心思路明确,那就是以“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三大港口为中心,以铁路、公路、水路为网络的水、陆交通运输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民革副主委、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在其撰写的论文《孙中山对港口经济的规划及其启示》(下简称《启示》)中指出,孙中山的港口经济建设规划,就是为中国实业建设找到“港口”这一载体,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即北起安东南至钦州的海疆,依次开辟3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大海港,4个一等港,9个二等港及15个渔业港,组成海运体系,“平均每海岸线百英里,而得一港”;建设中央,扩张西北、东北、东南、西南、高原等六大铁路系统,形成10万英里的铁路网,组成联系全国的铁路运输体系;以3大海港和6大铁路系统为基础,改良长江、整治黄河、改良广州水系,疏浚和开掘运河,并修筑遍及全国100万英里的公路网。这些交通线路将全国沿海港口与内地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原料产地、工业城市、边疆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接起来,使沿海港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合作和交流的枢纽。

   记者了解到,珠海港已然成为这样一个交流和合作的枢纽。经珠海港海路横渡珠江口即可到达深圳、香港,往北可达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港口,往南可达泰国、新加坡等国港口,而通过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珠海港可与内地广大地区有效连接起来。目前,珠海港相继开通了通达南美的国际班轮航线以及长江、天津、海南、日照、广州、连云港等8条内贸航线,航线贯通全国南北。

   从港口走向世界、走向海洋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中国应积极对外开放,向海洋求生存、求发展,特别是以港口为“发源地”,强调以沿海港口为中心,以航运业和造船业为依托,外通内联,带动国家整个实业的发展。

   程萍在《启示》中分析说,港口是海运航线的出发点和终止点,是发展海运业、海洋渔业以及通商贸易必不可少的陆岸条件,孙中山建设港口群,可谓言在此而意在彼:试图通过港口建设为中国维护海权、巩固海防提供坚实的陆岸支持基地。把海洋权益、海权、海防作为一体化建设目标,全面考虑海运业、造船、海洋资源。以北方、东方、南方大型海港建设为核心的目标,意图是从港口走向世界、走向海洋。

   珠海是典型的港口城市,紧靠大海,有良好的岸线资源。在珠三角,高栏港区的自然条件仅次于深圳盐田,综合分值比广州高25%。在中国以外贸货运为主的港口城市中,珠海的外贸依存度超过300%。珠海理所当然应把港口城市的发展战略纳入城市定位中。

   2008年7月25日,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港兴市”战略,对港口开发和建设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组建市港口管理局和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开始深度挖掘港口的价值。

   杨润贵分析说,香港虽然开埠比澳门晚两百多年,但因为有了维多利亚港而迅速成为世界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今天的珠江口西岸经济圈要缩小同珠江口东岸的差距,“以港兴市”就成为必然选择。

   在珠海港集团科学制定的“差异化战略”、“大客户战略”、“西江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指引下,3年来,秦发10万吨煤码头开工建设,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落户高栏,神华粤电珠海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前期工程开工,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干散货码头仓储项目签约以及华南最大LNG登陆点(1100万吨)、南海海气登陆点(120-200亿立方)、中化300万方原油战略储备库选址高栏港。煤炭吞吐量由2007年的9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200万吨。

   今年1-6月份珠海港吞吐量达720万吨。西江中转货物从无到有,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西江中转货物近600万吨。由珠三角普通的综合性港口向西江流域龙头港、国家能源接卸港、华南枢纽大港转变。

   珠海和西江沿岸的各个城市,正在通过珠海港这一迅速崛起的港口走向世界、走向海洋。

   定位港口与海洋、陆地交通关系

   程萍在《启示》中分析说,孙中山科学地处理了港口作为航运交通枢纽、工业加工和装备制造基地以及物流人流集散地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关联性,全面定位港口与海洋、陆地交通、生产的战略关系。

   “孙中山的港口经济建设规划,把交通运输系统和资源开发、工业发展、人口迁移、商业贸易、社会交往复合为一体,聚焦大规模海港建设,作为连接铁路的龙头,从而发挥港口作为陆地海洋系统交流的载体作用。”她介绍说,孙中山的港口概念,从海港规划的规模和面向海洋的布局、区域位置看,都是“港口群”的系统规划。例如他提出的改良广州水路系统包括,广州河汊、西江、北江、东江;以南方大港为枢纽,建设西南铁路系统;港口规划以点连轴,以轴带面,辅以交通网络,通过单一港口牵引区域发展。孙中山对于水运、铁路、公路等不同运输方式,提出了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布局,使之相互联络、补充,各种运输方式都能发挥作用的原则。

   无独有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甘霖三年前就曾一针见血指出:“通江、达海、上路”是珠海港发展的必由之路。打通西江,实施“西江战略”成为珠海港实现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珠海港集团充分发挥珠海港连接西江靠近国际航道的江海联运优势,溯江而上,加强与西江各港口合作;同时,主导、鼓励、扶持船公司开通、加密西江航线,为西江流域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的水上物流大通道,促进西江经济带的快速崛起。

   作为珠海市“一号工程”的广珠铁路,预计2011年底将正式开通,随着广珠铁路及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年底开通,预计2012年内珠海港海铁联运的服务产品有望推出,珠海港“海铁联运”也将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推动“江海联运”、“海铁联运”,充分发挥珠海港的优势,珠海市进一步加大对港口基础建设的投资规模。三年前,珠海港仅有两个5万吨级液化气码头和3个8万吨级成品油和化学品码头。今天,不仅有5万吨级兼顾10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还正在建设10万吨级煤码头、10万吨级兼顾15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和15万吨级兼顾20万吨级的矿石码头。到今年底,10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15万吨级船舶可趁潮进出港。到明年底,15万吨级船舶可实现全天候进出港、20万吨级船舶趁潮进出港。

   目前,华南最大的散货集散中心,成为珠海港最大的特点。而珠海港正成为珠三角港口群中泊位最大、功能最齐全和最有特色的港口。

   “孙中山不愧是中国港口规划第一人,也不愧是中国陆基海洋战略构想第一人。”程萍感慨地说,值此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在缅怀中山先生丰功伟绩的同时,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港口经济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全面提高国家与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