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拼音:“洋思现象”解读(AB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23:32:12

“洋思现象”解读

张俊平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1、13、17、18日第4版

【新闻背景】

洋思:一所创造神奇的乡村初中

天星,长江下游江苏泰兴的一个小镇。如今教育圣地般遐迩闻名的洋思中学,就诞生在这个曾经是“江潮涌满”的江北小镇上。从1980年创办、1981年开始招生,到今天成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乃至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洋思人将他们20多年的校史分成“前10年”、“后10年”和“新10年”:

1981年到1991年,这是“厚积”的10年——他们不唯条件论,“弱”而思“改”思“变”,移植嫁接小岗村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把“包”字请进校园、课堂,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塑造洋思。

1991年到2001年,这是“薄发”的10年——他们与时俱进,乘势而上,通过总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响亮地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家长满意”,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洋思。

如今,洋思人已经豪情满怀地开始了他们的“新10年”:与时俱进,超越自我。

洋思的“崛起”和“暴发”是一种神奇。

她的质量是神奇的——在这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虽然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基本上都是些“难教”的学生,但是洋思人总能魔幻般地“化腐朽为神奇”,让他们带着成功的喜悦,满意地走出校园。

她的发展是神奇的——在这里,“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发生”,13名教师(其中公办2人,民办5人,代课6人),7亩多荒地,2万多元资金,20多年之后,教职工近300人,校园占地近百亩,固定资产7000多万元,洋思的变化真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

洋思的效益也是神奇的——在这里,“一切不可能都成为可能”,昔日“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生源”的“三流学校”,如今成了“要求送子女来读书的家长多,前来考察、调研、学习的领导、专家、教师多,应邀外出讲学、讲课和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教师多”的“三多学校”,从“三流”到“三多”,洋思人取得了令人敬畏的办学效益。

A篇:办学:为了谁?

——解读洋思人的教育思想

 

    学校办学为了谁?洋思人说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学生家长。在他们的心目中,每一个家长都是上帝,每一个学生都是天使。他们的神圣使命就是: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家长满意。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为此,他们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标语写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更作为思想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每学期都要多次举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演讲比赛,校报、班报也特意开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专栏,教师每天都要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校歌,校园处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氛围。

【洋思叙事】

之一: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

洋思人的教育思想源于他的当家人——校长蔡林森。

蔡林森有两子一女,三个孩子小时侯就近在老家的小学里读书,成绩都不太理想。大儿子上一年级时,不识数,跟不上班;二儿子上四年级时,曾经把成绩报告单上的算术“68”分改成“88”分;小女儿小学毕业时,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是全镇26名未考取初中的学生之一。小学老师对蔡林森摇头叹息:“你的孩子怎么一个不如一个?”

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三个孩子先后离开老家,进了洋思中学读书。蔡林森义不容辞地成了三个孩子的“辅导老师”。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使三个孩子慢慢学会了自学。读完初一,他们都一跃成为优秀生,越学成绩越好。后来,大儿子考取上海交大,小女儿考取华东师大,并先后赴美留学。现在,大儿子已获得博士学位;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入了党,提了干。

活生生的事实引起蔡林森的深思:如果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还有哪个学生教不好呢?由这个朴素的教育思想出发,蔡林森带领洋思的老师们开始了一项平凡却是伟大的教育实验。

 

之二:“差生”也是“宝”

    每年暑期未到,许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重点校)就早早地拉开了架势,全力以赴大打“生源”战,种种形式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而洋思中学却是静悄悄地没有只言片语,只在七月上旬眼见人满为患时,才在媒体上登出“招生已满,概不接收”的字样,以免远道涌来的家长们白跑一趟。多年来,凡到洋思求学的,不管人多调皮,成绩多差,学校都一律收下。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在同行们看来是那样不可思议。但是,洋思人就是真的这样实实在在做了。他们难道不知道生源对于学校的重要?蔡林森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

几年前,有些人曾经这样议论:好学生留在城里,差学生送到洋思去。洋思好象是“工读学校”似的。洋思的老师听了心里很不舒服。蔡林森却笑着说:大家不要“作气“,我们应当感到自豪才对。这就像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卫生室就能处理,大一点的要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来,就是因为相信我们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洋思人有十几年成功的实践经验,有蔚然成为风气的爱生传统,有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2001年秋学期,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还是有200多名“特差生”难以进门。这些学生家长很激动:“我们就相信洋思,来了就不想回去!”面对家长一双双殷切期待的目光,洋思领导班子紧急磋商后决定:全部收下。

家长心中有杆秤。曾经被认为“教不好”的孩子在洋思有了长足的进步,家长们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洋思中学。邻市来洋思中学读书的孩子1998年只有一个,2000年就增加到100多个;2001年来了近400个。如今,除了台湾地区以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有学生在洋思求学,洋思中学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初中”。

 

之三:“三清”运动

教好“难教”的学生谈何容易?

为了教好“难教”的学生,洋思中学每周都搞“三清”运动。所谓“三清”,就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是要求学生向每节课要质量,向每天要质量,向每周要质量,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一着不让,一天不松。这样的道理说起来简单,但真正按这个要求做起下去,那实在不是一般的难。

“三清”中,最重要的是“堂堂清”。只要每堂课都力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当堂完成作业,那“日日清、周周清”才有可靠的保障;“日日清”就是每天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日日清不了,每天留下的问题积重难返,仿佛“阴天拖稻草”越拖越重,那样“周周清”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洋思的每个班都按学科建立了学习小组,小组间正常开展学习竞赛。为了小组的荣誉,课上,无论是自学、讨论,还是知识检测,小组内成员都互帮互助,互督互查,毫不马虎;课后,对当堂清不了的学生,小组内成员分工负责,例题、习题、单词、背诵段落,一一帮助他(她)过关。一次“清”不了,就两次、三次……一般经过“二清”、“三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日日清”,极个别仍不能“清”的,再由老师帮助他(她)“清”。

“周周清”同样不可或缺。他们实施周五验收制度,主要验收数学、英语两门学科,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当验收组长,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尖子生当验收员,班与班对调验收。“清”不了的内容,由任课老师利用双休日落实补救措施,再接受验收。南京来的一名学生,有一次周末该清的内容未清,按规定不能回家,但是因为想家,加之父母求情,班主任还是同意他回去了。蔡林森知道后,让班主任打电话告诉家长:洋思不是保险箱,如果不能做到“周周清”,就不能保证有进步。家长听了还是把孩子送回了学校,直到完成“周周清”的任务。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一个既定的目标,学生、教师甚至家长都感到有了责任,于是一起铆足了劲。现在,需要周末留下来“清”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之四:从“最后一名”抓起

到洋思中学来读书的学生,除了施教区外,大多是所谓“难教”和“教不好的学生”,有的学习成绩在原来学校甚至是倒数第一。

抓“最后一名”学生,洋思人有三个“锦囊妙计”。

一是合理分班,调动竞争的力量。2001年他们将初一200多名两门功课不足120分的学生,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平均分到两个分校20个班级,并分别与分校长、班主任签订“目标教育责任状”,定期对这些学生的转化情况进行验收。优者奖、劣者罚;二是结对帮扶,调动合作的力量。班主任将这些学生安排到教室前排的位置,与优生同桌,结成学习对子;三是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课上老师提问最多的是这些学生,释疑、点拨最多的是这些学生,课后谈心交流最多的是这些学生。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使后进生有了自尊、自信。

在洋思,流传着许多“教不好的学生”被“教好”的故事。1997届一位姓凌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是公认的“三不学生”——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不接受老师教育,“两打”——打游戏机、打架。转进洋思一个月后,恶习全改掉了。他告诉爷爷,在洋思找不到不学习的学生,想打架找不到打架的人。毕业时,他以610分的高分考入了省重点中学。

“最后一名”学生有了进步,自然水涨船高。在洋思,我们随手翻看了初一英语最近一次检测:初一20个班,1000多名学生,多数都是100分,没有一个90分以下的;最好的班与最差的班平均分相差还不到1分。学科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差生的学科”,学校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差生的学校”。

 

之五: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在蔡林森的心目中,家长永远都是学校的上帝。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与一些学校“笑脸迎领导,冷眼看家长”不同,蔡林森经常对教师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对我们的信任;评判一个学校办的好不好,“主裁判”不是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而是学生家长,是广大人民群众。学校就是要“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蔡林森是这样说的,也是带头这样做的。

每学期,学校都定期召开家长会,会上年级组向家长做出承诺,汇报践诺情况和今后打算,请家长监督。学校设了6个校长信箱,欢迎家长随时提出批评改进意见。每个月,学校都要发一份问卷调查给每位家长,征求家长对教师、对教学、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填好的问卷不交给班主任,学生回校时交到门卫处,而大量的统计工作都由学校领导亲自完成。

到洋思上初一的学生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都是第一次远离亲人,他们在洋思学习、生活的怎么样,是家长时刻牵挂的。洋思中学坚持“从学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不仅抓学生的学习,而且抓行为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关怀学生。在走访中,我们听到了不少感人的故事。比如今年进校的一位外地学生,初来时因为担心被蚊子咬,在厕所里大便拉不出,班主任马老师便一连几次陪他上厕所,为他扇蚊子,直到他习惯。家长得知后万分感动。此外,为了让学生冬天吃上热饭菜,学校定做了几百只泡沫蛋糕盒盖,将每个饭桌上的饭菜罩住;为了安全和减少噪音,将教室里的吊扇全部改装成小型的摇头壁扇;生活指导老师每次先把冷水放掉,再安排学生进去洗澡。

这些小事处处体现了洋思人“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因而赢得了家长的称赞和信任。

【面对面】

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笔者: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人引以为豪的办学思想。但是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提法过于绝对化、不科学,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有教好的学生,就有教不好的学生,准确的提法应是“每个学生都可能教好”。您如何看待这种批评?

蔡林森:

的确,1985年我们学校就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响亮的口号。这里的“好”是什么标准?不是用一把尺子,搞一刀切,要求达到同一标准,不是叫差生也能考上北大、清华,而是指每个学生尽管基础有差异,但经过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优生更好,差生进步很快。进步了就是好,家长就满意。再说,这个“好”既包括着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又包括着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素质等各方面。我校20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观念是切合实际的,是科学的,是有积极意义的,是走出困境办好学校的传家宝。即使有个别学生没能教好,那是因为个别教育工作者缺少经验或者努力不够造成的,也不能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观念有问题。这如农民种庄稼那样,农民看见庄稼生虫子,他不会怪庄稼不好,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除虫呢;看见庄稼瘦了,他会想,我为什么没有施肥呢;看见庄稼枯了,他会说我为什么不浇水呢?一句话,他相信,每一棵小苗本来都可以长好,如果出了问题,是农民自己的责任。

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师生就有了信心,有了力量,有了智慧,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追求成功,教师才能真正实施平等教育,真心实意地用心血、下真功夫去教育每个学生,坚持不懈地把温暖送给最困难的孩子,帮助每个差生补课(因为差生多数是缺课,问题成堆,逐步丧失学习信心和能力而形成的),差生看到希望,顽强拼搏,必定不断进步,走向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相反,教师一方面整天埋怨生源差,泼冷水,开口闭口讲“这个不能教好,那个不能教好“,而另一方面强迫学生做作业,干这样、干那样,这种教育自相矛盾、虚假得很,把学生搞糊涂了,以为自己木已成舟,只得被动应付,会有什么效果呢?如果教师对差生撒手不管,甚至连作业也不给他改,那更糟,差生将会更差,甚至闲则生非,走上邪路。这是什么样的教育呢?我认为,相信不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好,这是真教育还是假教育的试金石。相信,你才能真心实意地,想方设法地去教好;不相信,你的工作必然是不负责任的,搞形式主义的,被动应付的。

坚持并努力教好每个学生,是人民教师的理想,是人民教师一辈子的追求,是人民教师起码的道德,是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是办好学校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巩固“普九”成果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是否意味着媚俗?

笔者:

    您不止一次说过,洋思人办学就是要“让每一个家长满意”,应当说这是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办学思想的补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因”,让每一个家长满意是“果”。但是有的学者认为您的这种提法有“媚俗”之嫌:“家长满意”的无非是自己的孩子能考出高分、考上重点,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使命,一味强调“让家长满意”,其结果必然是教育自己“失身”。对此您怎样想的?

蔡林森: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记得几年前,我参加江苏省的一次小型的品牌教育研讨会。会上我发言讲到要将评判教育品牌的权利还给家长时,一位大学教授插话,表示相反观点,说什么家长水平低,教育观念陈旧,家长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考高分,家长要的是搞应试教育……当场,我激动地站起来说:的确,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能考高分。但是,我可以跟你打赌,你到我校调查一下,我校有3000多学生,没有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品行好,即使家长是劳改释放犯,也对老师讲,孩子到洋思首先要能成人,也没有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身体好,他们关心孩子吃好、睡好、防病、治病。家长见孩子有特长能唱会说就就格外高兴。所以,我认为家长是真心实意地要孩子全面提高素质的,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至于素质教育难推进,责任不能推给家长,主要是因为教育工作者,一是图省事,以为分数是硬任务,其它是软任务,就只应付硬的,放松软的;二是不懂得协调发展,不知道中考、高考的高分是综合因素的结果(中考、高考的状元,一般身体素质、思想素质都是挺好的),而是就教学抓教学,加班加点,搞应试教育……会后,对我的发言,议论不一。据说,今年华师大一名教授,也提出了应该由家长评判学校的观点。

顾客、用户最了解产品,最清楚正宗还是伪劣,用户最有发言权,伪劣产品即使广告吹上了天,也没人买。同样,家长最关注学校、最了解学校,最能大胆地、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中的问题,家长的评价是公正的、真实的,甚至是毫不留情的。也许他们没有专家的理论水平高,但其评价的结果不比专家组到学校短时间看一看、听一听差什么。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同样,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家长,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学校的教育与家长的要求是一对矛盾,始终存在。这对矛盾解决得越快、越好,教育的发展也就越快、越好。多少年来,我一直重视家长的意见,家长的意见帮我尽快地查找到问题,狠抓了薄弱环节,即使家长提出难办到的、太苛刻的,甚至使人听了恼火的意见,我也认为很有价值,可以是我们改变思维,探索新路,以适应新的形式。我一直提醒老师要尊重家长,倾听家长意见,改进工作。记得1998年,放暑假的那天,一位工作不久的年轻女教师与家长争吵,为的是一篇作文没有改。教师强调学生没有交。我当场指出:怎么说都是教师的责任,这位教师向我发火,说什么:“你什么都是听家长的,把家长当老子……”因为家长对这个老师不满意,我就把她辞退了。

我校走出困境、不断创新离不开家长的关心、支持,学校的成果也凝聚着家长的心血。我校努力教好每个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就是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专家视点】

办学:就是要让人民满意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陈敬朴

洋思人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天职,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教育信念,把“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作为教育实践的终端评价;其教育思想与办学思路与大多数学校完全不同。

一、“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义务教育的底线,体现了实实在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具体学校,教育思想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灵魂,是教师能否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校长能否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根本保证。

在学校里,学生不是抽象的“集体、整体”,而是一个个有个性的主体人,必须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教好每一个学生”,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偏见与偏爱都是对教育使命的亵渎。当一些学校千方百计抓“尖子生”而放任“差生”时,洋思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显得多么可贵!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从美好的教育理想内化为坚定教育信念,再外化为一种改革试验,是对传统“应试教育观”与“功利办学观”的勇敢挑战。从古至今,办学者借助考试把受教育者分出三、六、九等以选择“尖子”,中小学概莫例外。于是,“差生”成为“教不好的学生”代名词。实际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科学意义上的“差生”;只有“差”的教育。决定教育质量的不是学生考分,而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教育观与教育过程控制的科学水平。

多年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不可信;面对“考分低”而叹息遇上“教不好的学生”者,比比皆是。洋思人则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证实这一假设,步步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目标逼近。

办学目标又称学校组织目标,它是落实国家教育目标而确定的教育任务:即根据本校所处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型,在一定时间内使一定数量学生达到一定质量规格。从理论上讲,国家教育目标控制学校组织目标,学校组织目标控制校长管理目标,校长管理目标控制管理措施。洋思人将“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学校组织目标时,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想内化为教育信念,再外化为一种教育实践。

当一些学校为保住“升学名次”而把“差生”挤出校门,奉行一种既有“升学名次”又有“创收利益”的“功利办学观”时,洋思不选择学生,凡到洋思求学者,不管多调皮,成绩多差,一律收下。把“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学校组织目标,真有一种力挽狂澜的气魄。事实证明,由于他们通过师资培训与管理机制保证改革实践定向有序,终于证实:只要教育思想科学、办学目标正确、管理措施得当,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三、从“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到“应当让人民满意”,洋思人对办学规律的探索已由感性到知性,需要指向理性求真。知性,又称“悟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知性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理的知识,但它所能认识到的只是“现象”,理性则要求对“自在之物”、“本体”有所认识。(哲学辞典1985)

洋思人的教育思想源于校长。蔡林森三个孩子小学成绩“一个不如一个”,进了洋思中学,在蔡林森启发辅导下,孩子学会自学,一个个优秀了。他没有停留在感性经验上,“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化”,由丰富而成功的感性经验“悟”出可以“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去教每个学生”。从此带领老师们开始了“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试验。这是由感性到知性的探索,符合人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所谓“让每一位家长满意”须有一个逻辑前提:即家长们认识教育规律。升学考试压力如此残酷,家长们便把孩子“学习有效、升学有望”作为评价办学的依据。因此,家长不满意固然不行。但是,家长满意的也未必正确。这如“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道理一样。在现实利益分配上,当然应“少数服从多数”;但对“求真求实”而言,“让多数满意”冒的风险更大。中小学“为学生未来一生打什么基础”正是求真求实的远大事业,需要面向未来、综观全局而处置。

基础教育对应着人格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学校教育全部内容都应围绕于此,并成为一种基础性的、非功利的素质教育。当今违法犯法者,走向两极:除了文盲、法盲、流氓,越来越多的是高学历、高智商、高能力者。后者当初无一不是学校宠儿。因此,任何学校都要认真冷静地思考:自己学校的底线应设在哪里。

洋思人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之路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改革探索中锤炼创造的。赞誉给予洋思人“行与知”新的生长点而不是负担。“应当让人民满意”的目标指向正是理性求真之路;求阵之路为终身跋涉之旅,轻装上阵吧。

 

 

B篇:课堂:怎样教?

——解读洋思人的教学理念

到过洋思的人都知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是洋思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所谓“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所谓“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上去简简单单的8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深刻无比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洋思人看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思想。正如洋思中学校歌中所唱的那样:“先学后教,播下了智慧和希望。”

【洋思叙事】

之一:以“学”定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教师走向学生”?采访中,从我们所听到、看到的,洋思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这就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洋思人是这么做的——

在每周初,备课组长带领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老师一起集体备课。此时,老师们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大家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时,主要确定学生的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以及自学要求等。此外,学生自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设计怎样的当堂检测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也是教师集体备课必须研究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教师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还是看看洋思初二数学老师的备课笔记吧——

教学内容:含有分母的方程的解法

学习重点:把含有分母的方程转化为含括号的方程(即去分母)

学生思考(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为什么要用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不是公倍数行不行?不是最小公倍数行不行?

②没有分母的项要不要乘最小公倍数?

③为什么分子要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

备这一课的老师对我们说:为了让学生的自学更有效,他在备课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缩小“包围圈”,把学生的自学注意力集中到“去分母”的那一步。这么做,学生对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就很明确,注意力也就很集中。

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了“教师走向学生”。

 

之二:教师几乎成了“哑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讲非常重要。人们习惯上认为,课堂上教师“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蔡林森说,其实书本上的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教师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大都能体会了。

到洋思听过课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上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讲得很少,几乎成了“哑巴”。洋思的课堂上,教师一般讲课都在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35分钟以上。理科如此,文科也是这样。因此有人错误地认为洋思的课没有听头。

还是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洋思的课堂吧。开始上课了,教师三言两语,或用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时,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练习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教”做好准备。

“教”也是有讲究的:教什么?怎么教?其中奥妙无穷。“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这是洋思人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策略。留心一下洋思的课堂,就会发现教师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教的方式,都是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错了的,教师则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

洋思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几乎都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教师几乎成了“哑巴”,不是说教师“无为”,而是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有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构建,最终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此,蔡林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好比是在驾驶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路标”,他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上学习的“高速公路”,不走“岔路”。

 

之三:“兵”教“兵”

在洋思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兵”教“兵”的动人景象。这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这是一堂化学课——“化合价”,学生在自学之后,教师出示检测题:标出氯化钾、氯化镁、铁、氢氧化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四个学生板演,教师则在下面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几分钟过去了,教师鼓励学生:“看看板演的同学有没有错误的地方,有的话请上来更正,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课堂上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争着上去改正错误。对铁的化合价到底是多少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意见:+2,+3,0。教师在评到这道题时,让他们分别说出理由,写“0”价的学生回答:“我认为他们说得都不对,因为铁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教师进行表扬。在活跃而热烈的讨论中,教师不费一字一句,不会的学生理解了,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向不会的学生做了清楚的解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洋思的“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课后。洋思的学生中,学习“有困难的”比较多。在课堂上,这些学习的“困难户”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很不充分。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课后都要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和压力都比较大。洋思的学生多半是寄宿的,平时学生生活都在一起,洋思人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展了“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坐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初一(9)班的张春霞家里比较贫困,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老师让班长、数学课代表和学习委员坐在她的周围,一起负责“补差”。刚开始学英语单词时,由于学习不得法,她老是记不住,负责英语补差的学习委员利用点滴时间帮助她过关,还组织全班同学每人教会她一个单词。另外,班级成立助困组,每两个星期到她家去一次,看望安慰她的家人。她被深深感动了,各方面的表现都好了很多。冯璇是初三(1)班的插班生,刚进来的时候物理只有三十几分。教师帮他找了物理成绩较好的黄磊作他的“师傅”,“承包”他的学习。黄磊立即制定了“扶贫”计划,先让冯璇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从学习的各个环节去帮助他。一堂课下来,黄磊会随时抽查课上的内容。一天下来,他们又会在一起回忆当天所学。天天如此,一段时间下来,冯璇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兵”教“兵”、“一帮一”不仅有力地解决了“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学优生”的提高。“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学习上也有了紧迫感,还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提高。学者相长,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之四:在“做”中学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是洋思课堂教学的又一特点。在洋思,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做。但自学并不是单纯地看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这是一堂物理课:“什么是力”。唐月华老师为每桌配备了一组实验器材,有弹簧、木块、弹子、塑料尺、钩码、磁铁、大头针等,再引入环节,唐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次竞赛,请大家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做有力存在的实验,比谁做得多,两分钟后汇报。”紧接着的竞赛环节中,学生们紧张地思考,尽量每件器材都试一试,思考怎样如何对其用力,课堂上学生专心致志,气氛极其活跃。学生在这种亲身实践过程中,不仅感悟到了力的存在、什么是力,而且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思维的发散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自学——做的过程,更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在没有自学之前知识一般都是陌生的,而通过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这些知识的自我感悟,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往往有所不同,学生在教师明确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各自的亲身体验,往往对问题的解决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这更是一种创新。这是一堂化学课。教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时,教师问:“为什么在概念中要强调‘这种溶液’?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四个字确实不能少吗?”课堂上讨论声顿起:有的说,“在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NaCl”;有的说,“在KNO3的饱和溶液中加KMnO4或者CuSO4”。教师因势利导:“下面就请你们做实验,注意要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你们的想法。”话音刚落,学生就分别选出他们所需要的药品来实验。这个环节,学生感悟良多:对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词才能理解透彻;设想必须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要选用能使实验出现明显现象的药品。同时,学生对实验环节的多种设计,体现了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之五:每节课都像考试一样紧张

许多人到洋思听课,往往只注意到一堂课老师讲了几分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基本上是让学生自学,却没有注意到在洋思的课堂上学生学得都特别紧张。让学生课堂学得紧张,恰恰是洋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效率的“玄机”之一。蔡林森将这种让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那样紧张地自主学习的作用,形象地概括为“七能”,即:一能发现真实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二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能真正理解知识,提高质量;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七能确保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仔细思量洋思的课堂,我们发现学生真的都像考试、竞赛一样紧张。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从上课考到下课。老师上课布置过学习内容后,就让学生读书、看书。学生读书、看书实际上等于看试卷;几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这是第一场考试;然后让学生改错,这是第二场考试;最后20分钟做作业也是考试,作业本就是试卷。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句也不讲,将时间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洋思的教师再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讲,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等于让学生松松垮垮,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锦囊妙计。洋思的课堂基本上都是这样,都是在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后先让学生读书、看书,让学生从读书、看书中领悟,然后再通过上黑板书写和当堂作业来让学生试着运用,每一步都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课堂上看似平淡无奇,其实紧张无比,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学生们说,课上感到特别紧张——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课后感到特别快乐——学得快、学得好,有一种成就感。是啊,通过紧张地自主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解决了学习问题,养成了有效甚至是高效学习的习惯,他们能不快乐吗?!这是“压力产生动力,动力激发活力,活力带来效率”呀!蔡林森说:自主学习是学习,不是玩耍;越是要减轻学生负担,就越是要每节课都像考试、竞赛一样;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紧张了,教师的教才会高效,学生的学才会高效——“紧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标志。

【面对面】

一堂课为何“只能讲几分钟”?

笔者:

洋思中学对课堂上教师的“教”和“讲”作了严格的时间规定——每节课只能讲七、八分钟,据说您满意的好课,教师一般只讲七、八分钟,甚至三、四分钟,以此每堂课保证学生至少有30分钟的连续自学时间。许多人都认为这一规定过于机械,甚至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创造能力的发挥。您如何看待这种反对的声音?

蔡林森:

几年前,我应邀去无锡某民办学校讲学,该校校长拿出董事会的《推广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决定》给我看,他们的决定中把45分钟机械地划成几个环节,并规定了每个环节的时间,还规定不得随意变动。那位校长还问我,一堂课教师讲几分钟最好?当时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就觉得他们搞偏了。记得1996年,我校一教师赴省赛课前,我对他讲过,要力争一堂课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7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学(那次他在省做到了)。洋思中学一直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学生基础的差异、自学后的疑难问题的多少)灵活地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少讲则少讲,该多讲则多讲,从不搞一刀切,规定什么“教师一堂课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几年前,我应邀在我们江苏的《成才导报》嘉宾栏目里连续写的几篇《反对课堂上的形式主义》的文章中,排出了十几种形式主义的表现,已明确指出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不过,如今我校老师讲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有的只有4、5分钟。

老师讲的时间少了,并不影响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教师的角色变了,由过去的传授知识,变为给自学的锦囊妙计,即负责为学生谋划自学的策略,或叫设计自学的作战方案。我认为课堂教学也要智取为高,讲究策略。例如1999年9月24日,我校教师应邀赴南京,给江苏省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的与会代表上了一堂数学公开课。课上老师讲话时间累计不超过4分钟,其余时间都让学生学,大家的感觉好象听了一堂自习课,很平常,不过作业都能当堂完成罢了。但是为什么作业都能当堂做完、做对、当堂批改完毕呢?为什么还会多了8分钟的时间预习明天的功课呢?奥妙在哪里?人们没有注意,就是因为老师给了学生好的锦囊妙计。课堂上,学的是《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老师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突破难点上:看例题,只看“去分母的一步”,注意怎么去分母的,节约了一半时间,效果更好。模仿例题做检测练习,也只做“去分母的一步”,这样,多练了几道题,少花了时间,问题尽可能暴露;更正、讨论还是在“去分母的一步”。同学们兵教兵真正弄懂了为什么,老师就不讲了,剩下的28分钟的时间就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当堂完成作业。这堂课上学生抓住了主要矛盾,打了歼灭战、速决战,效果特别好,就是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能力发挥得好。事实上,平时每堂课上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怎么学,练习什么、怎么练,都大有文章可做,即使合作学习,也决不是简单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而是要有明确的动机,讲究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要有恰当的合作的时间、合作的方式等等。这些都要靠老师的精心设计(即备课时定方案,课堂上实施方案时注意灵活运用,能针对学情作出必要的变动)。

学生自学的全过程还要靠老师的组织引导。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好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老师要当引桥,让学生尽快通过引桥上高速;老师要当路标,让学生明确方向,不迷路,不走岔道;老师还要当交警,确保自学紧张、有序、高效;老师还要像机修工,学生有疑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时,帮助排除故障。

老师的形象、老师的气质、老师的基本功、老师的艺术,甚至老师的一举一动、一个表情,无一不影响学生能不能达到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不过,我认为文化课上还是以理解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它什么情感、价值观等目标都是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通过渗透实施的,这种渗透全靠老师潜移默化地进行。

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不在于老师讲得多。如果讲得少而效果好,就表明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能力发挥得很好。

 

洋思的学生是否会“没有发展后劲”?

笔者:

经常听人说洋思的学生都是课内课外死揪出来的,升入高一级学校后“没有后劲”,许多学生发展得并不突出。此外,有人对洋思提出的重点面向“差生”的教学主张也提出质疑,认为这会影响“优生”的发展。您如何理解这些议论和质疑?

蔡林森:

减负的根本在课堂。我校课堂上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有序、高效的自学是符合科学的。这样,不仅学生真正参加了脑力劳动,真正理解了知识,当堂完成了作业,提高了质量,全面提高了素质,而且从根本上保证减轻了过重的课外负担,真正做到了课间无人做作业。学校坚持每天早晨学生早锻炼,中午学生回宿舍休息1小时,每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晚上7︰00到7︰30看新闻联播,9︰00学生回宿舍,9︰30准时熄灯,学生的睡眠时间足。几年前,我们江苏涟水三位校长(禹成兵、严汉双、冯卫章)在我校考察一年,去年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校长(刘小平)在我校考察一百多天,还写了几万字的调查报告,拍了许多录象,回去作了介绍。还有山东、安徽、河南、河北、浙江等不少校长长时间在我校考察。他们都一致认为我校课改成功了,课堂教学高效了,真正做到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说我校的学生是靠课内外死揪出来的说法是不公正的,难道那些把大量的课堂作业压到课后去完成或者要学生在课前先完成大量的书面练习(预习)课上再更正、讨论的学校的学生课外负担还会比我校轻吗?

的确,我校有80%左右的学生升入省重点高中,其中有不少是进校时的中差生。几年前,泰兴市教育局在组织对某省重点中学视导时,特地调查过从洋思中学考进该校的学生情况,结果这样:从洋思中学来的学生行为习惯好,广播操做得好,学习成绩在该校学生中呈正态分布,部分学生还在班级担任班长或团支部书记。还发现一件“怪事”,一位从洋思中学来的学生,生病住院,好长时间后回校,成绩上升,原来是他会自学,在病床上自学有了成果。事实证明,我校学生升入高中没有后劲问题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再说,洋思中学把差生教好了,让他升入重点高中,而到了高中,不适应“满堂灌”的教学,学习不起劲或者掉队了,还要怪洋思中学不好吗?

洋思的课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堂上优生、差生同时看书,再同时完成检测练习。结果优生做对了,差生做错了。以后,优生就当老师,帮助差生更正,还要讲出“为什么”。这样,不仅差生的疑难问题基本解决了,真正的补了差,而且优生在通过自学、自练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帮助差生更正,既完成了改错题,从反面加深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在给差生讲“为什么”的时候,自己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优生的能力增强了。总之,优生在帮助差生的时候,也提高了自己。这种培尖的效果,怎么也不比“满堂灌”差。我校每年尖子生多,参加奥赛获奖的学生数为全市第一,他们主要靠课堂培养出来的。

【专家视点】

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积极存在”

――滕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做过许多研究和探索。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提出过“掌握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研究过“教学过程最优化”,但真正做起来也比较难。洋思中学成功地解决了初中生的两极分化问题,转变“差生”,转变“差校”,为解决这个世界性的“老大难”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洋思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有着普遍的意义。

洋思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就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一理念的实质是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学习和发展的潜能,只要努力,学习得法,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因此,也可以把“学习困难生”叫做“学习潜能生”,这就更有积极意义。

洋思中学的教学策略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是: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书,而是教人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它的精髓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是学习者以个体脑力劳动为基础的活动,自己不学,自己不会学习,是不可能由教师或他人代替的。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在学习中成为“积极存在”(马克思语),就可以由消极被动的客体、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积极、主动、创造的学习主体。这样,他的肩膀上就有了责任,有了使命感,他自己就用心使劲了,就有学习动力了。在洋思学习的一位从外地大城市来的学生说,过去我想学却学不起来,因为大家都在玩;到了洋思我想玩又玩不起来,因为大家都在学。洋思是大熔炉,良好的校风、浓厚的学习气氛、先进的校园文化,使学生低进高出,因而炼得出好钢。洋思的经验是真正的主体教育。

洋思的教学策略只有八个字,很简约,没有什么外来的时髦的名词术语,也不空谈什么教育创新,一切都实实在在,质朴无华。散发着原则性、本土性泥土芬芳的洋思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需要的中国气派。

洋思的成就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洋思的学生是“炼”出来的,不是“宠”出来的。这也许就是洋思的魅力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