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各市富豪排行榜:落日强人卡扎菲传 11-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1:12:14

 3.“人民兄长”为啥一条道走到黑
    利比亚是世界上唯一废除宪法,没有部委和官员,甚至连政府和国家元首也不要设置的国家。
    和突尼斯、埃及等地因民众对贫困、社会公平不满而积郁反抗情绪,进而触发反抗高潮不同,利比亚是个石油收益丰厚、民众人均收入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社会福利体系也较为完善,抗争者发动示威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政治性的,矛头直指卡扎菲本人及其政权。
    在卡扎菲看来,这是直接危及其统治基础和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对一个在利比亚呼风唤雨近半个世纪的统治者,和一个已从体制上将这种统治当做合法,将质疑和挑战这种统治当做非法的国家而言,自然是“绝不可以被容忍”的。因此,其他中东国家,示威尽管逐步升级,一些国家甚至出现和解、妥协的转机,但在利比亚,这一基础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由于独一无二的“绿色政治体制”,在利比亚,什么人负责什么事务,都由卡扎菲一人说了算——包括他自己的“位置”。卡扎菲这个“国家元首”的正式头衔是“人民兄长、革命导师”,但他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名义上的议会“大人民委员会”,本质上不过是橡皮图章,实权则掌握在非正式的“革命者核心小组”和“顾问小组”手中,实际上等于掌握在卡扎菲一人手中。
    在这种体制下,政党无立足之地,军官团也屡遭砍削,甚至在1987年羞耻的利比亚—乍得战争失败后被戏剧性地集体“贬官”——裁撤了所有上校以上的军衔。很显然,在这样的体制下,类似突尼斯或埃及事件中强有力的体制内挑战者很难出现。而卡扎菲也无法选择如巴林、叙利亚等国解散政府,甚至本人交权之类的折中做法。因为正如他所言,他本人就是政府,是没有任何职务的特权人物,既无处交权,也无职可辞,要么顽抗到底,要么和自己的特殊政体一起完蛋。
    利比亚传统上是个部族色彩浓厚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全境沦为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9年11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利比亚三个部分必须成为一个独立的联邦国家,独立时间不能晚于1952年1月1日。事起仓促,当时的三个部分中,自治权最大、政权形态最完整的是昔兰尼加,由酋长伊德里斯管理。1951年12月24日,即离联合国规定的独立日仅差一周时,“利比亚联合王国”成立,伊德里斯成为国王伊德里斯一世,首都定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

之后,伊德里斯国王对这种类似联邦制的分权体制渐渐感到不满,他希望削弱各部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1963年,他取消联合王国制度,将国号改为“利比亚王国”,把原有的3个行政省划为10个,以拆分旧部落,强化王族和原先嫡系的东部各部落权力。伊德里斯王朝过于偏袒东部原属昔兰尼加的瓦拉塔赫、巴祖维两个部落,而卡扎法、麦格拉希等西部部落和贝都因人游牧部落则受到歧视、压迫。
    1969年,深受纳赛尔“泛阿拉伯主义”影响的卡扎法部落一个小家族的后裔、“自由军官联盟”领导人、青年中尉卡扎菲趁国王出国治病,发动“九?一革命”,一举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自命“阿拉伯世界的理论家”的他掌权后不断宣扬所谓“绿色理论”,主张“不学东方、不学西方”,认为一切政权形式,如政党、议会、选举、正规军队等,都是“限制人民权力”的。1973年5月,他提出“世界第三理论”,主张不要共产主义,也不要资本主义。1976—1979年,他连续发布3本绿皮书,主张“不要政府、党派、议会代表、军队和阶级”,并最终在1977年建立了今天这个看上去怎么都不像国家的“民众国”。
    由于卡扎菲本人出身卡扎法部落的下层,所以卡扎法和麦格拉希成为特权家族,他本人的家族更成为特权之特权。原本是“人上人”的东部部落被百般排挤,石油利益被剥夺殆尽。此外,卡扎菲还常借口“反恐”,对不听话的部落大打出手。
    卡扎菲出身贫寒,较重视底层民众福祉,一些原本地位低下的部族、阶层获得不少实惠,原来的上层、精英却遭到百般猜忌、排挤;使得本就突出的东西矛盾更加尖锐,并在历史上爆发过几次大规模暴动。每次暴动,反对者都会遭到血腥镇压。这次利比亚国内政治事件的诱因,尽管是来自突尼斯、埃及政权垮台对利比亚反对派的鼓舞,但双方矛盾的根源其实早已埋下。
    第三节另眼看利比亚战争
    利比亚战争是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一场战争,举世瞩目。
    观察战争有很多角度:大国博弈,战争场面,军费开支,战局走向等。但如果要真正了解这个国家,了解这场战争,还需要去研究它的历史与现实,研究它的领导人和普通人,并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须知“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

    1.“国际社会在干吗?”
    被卡扎菲的飞机大炮一路赶回东部的反对派不再言必称“自主”,而是连声抱怨“国际社会在干吗”。
    混乱之中,欧盟、美国、联合国和人权委员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卡扎菲的制裁措施,卡扎菲很快沦为政治孤儿。
    于是,动荡的局势迅速在利比亚全国范围蔓延开来,各国纷纷取出家伙,匆忙开展撤侨大行动。利比亚反对派也没闲着,趁乱抢占卡扎菲的阵地。社会上,各种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如“卡扎菲服软了”、“的黎波里发生巷战了”、“卡扎菲第六子倒戈了”等,不一而足。
    在反对派控制的城镇,一面古老而陌生的旗帜——原伊德里斯王朝的三色旗悄然升起。2011年2月27日,在动荡10多天后,“利比亚全国委员会”在班加西成立,这个据称有31个成员的委员会,成了事实上的反对派政府。
    在2月底3月初的日子里,反对派依旧占据着主动。班加西的委员会对卡扎菲下达了“最后通牒”,并拒绝除卡扎菲下台外的任何谈判条件,甚至一度连“下台后确保个人安全”的承诺都不愿作出。委员会的高级领导人也多次表示,利比亚的事要由利比亚人了结,无须外国援助和插手。
    然而随着卡扎菲的几次电视公开露面,关于他及其亲属的小道消息开始不攻自破。随着利比亚战线的东移,军队哗变、高官倒戈的现象也越来越少,曾一度形同虚设的政府军抵抗突然变得顽强起来。在扎维亚等靠近的黎波里和苏尔特的城镇,卡扎菲依靠重武器开始反击。甚至在远离前线、靠近班加西的东部,卡扎菲的部队也在3月5日突袭了拉斯拉鲁夫和布雷加两座石油重镇。
    不论反对派还是国际社会,仍在热衷于讨论并憧憬着“卡扎菲下台之后怎么办”,但很少有人在意,其实卡扎菲时代还没有结束。
    2011年3月10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出人意料地宣布承认“班加西委员会”为“利比亚唯一合法的政府代表”,就像法国率先轰炸利比亚一样,这个决定,萨科齐再次打了头炮,抢了头阵。一石激起千层浪,卡扎菲的决定,迅速在西方阵营引起激烈的争议。就在国际社会为萨科齐的冒失决定争吵不休之际,气急败坏的卡扎菲开始反击了。
    卡扎菲的政府军率先占领了扎维亚,这一行动打破了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对首都的黎波里的包围。紧接着,政府军接连攻克了拉斯拉鲁夫和布雷加。3月15日,政府军占领了阿季达比耶,从而打开了班加西的门户。与此同时,利比亚西部的反对派也屡屡遭受重挫,大部分力量被击败,只剩下米苏拉塔等极少数孤立据点还在死撑着。
    显然,利比亚战局的急转直下让反对派和西方世界措手不及。尽管阿盟和卡塔尔等在3月12日推动各方达成了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的协议,但各国各怀鬼胎、步调不一的行动,总是很难应付瞬息万变的时局。于是,被卡扎菲的飞机大炮一路赶回东部老巢的反对派不再掩耳盗铃般地狂喊“自主”了,而是连连抱怨“国际社会在干吗”,“为什么袖手旁观”了。
    其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日本大地震,这也多多少少转移了国际社会对利比亚的注意力。媒体原先开设的“利比亚24小时”战况即时播报,瞬间变成了“日本24小时”地震报道。
    种种因素作用下,一时间,卡扎菲仿佛起死回生了。
    2.僵持不下的战局
    尽管战事双方表演拙劣,但在利比亚的战场上也再次出现了“长距离反复拉锯”的戏剧性场景,这场景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非洲军团和盟军的“反复拉锯”几乎一模一样。
    就在卡扎菲一方面兵临城下,一方面摆出策略性的“停火”劝降的“宽大架势”之际,法国、美国、英国这些积极主张军事打击的国家已悄悄做通了北约、阿盟、非盟等国家和组织的工作,至少让他们不反对“出于保护平民目的”的军事干预。
    2011年3月18日,在美、英、法的推动和黎巴嫩及海湾各国的响应下,联合国最终以10票赞成、5票弃权、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第1973号决议。该决议授权美、英、法可以“通过一切措施保护平民及维持停火”。由于这份决议仅规定“不得采取任何地面长期占领的军事行动”,措辞含糊,漏洞百出,使得西方国家伺机而动成为可能。事实上,第1973号决议的通过等于直白地告诉法、美、英:想动武就动武吧!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卡扎菲政权当天就罕见地作出示弱的姿态,宣布“接受停火”,但法、美、英联军的军事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没有停下的可能了。
 眼看示弱不灵,就要挨揍,卡扎菲赶紧改变策略,既想通过“停火”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为自己的喘息争取时间,又不愿白白放过毕其功于一役、攻下班加西的大好机会,于是,忙中乱抓乱挠的卡扎菲,固执地选择加紧攻击班加西的反对派残余。然而,这个决定恰恰再次印证了卡扎菲政治、军事头脑的简单粗放:3月19日,就在卡扎菲军队攻入班加西的一刹那,法国飞机首先发难,紧接着,美、英等国的巡航导弹也在卡扎菲的地盘上遍地开花。联军的军事打击正式展开了。
    面对法美英等强国的空中优势打击,卡扎菲落后的武器和不堪一击的军队毫无还手之力。一周左右的时间,利比亚的海军、空军已基本报废,丧失了战斗能力;一向引以为豪的陆军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的损失也相当惨重,许多重要军事设施被摧毁殆尽。相比之下,法美英联军的损失只有1架F-15战斗机,人员却是“零伤亡”。
    尽管如此,惨遭重创的卡扎菲军队并没有像此前那样被瓦解或分崩离析,反而保持了有序的顽强的反击抵抗。反对派虽得到法、美、英联军的空中火力支援,却依然屡屡挨打受挫,直到3月26日才逐渐取得一些进展。在反对派接连攻下阿季达比耶、布雷加、拉斯拉鲁夫等5城之后,反对派再次逼近卡扎菲老家苏尔特。
    也许是反对派的无知使然,利比亚反对派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又开始得意忘形了。于是,认为胜利在望的反对派再次喊出了“不再需要外援”、“自己搞定”的豪言壮语,并一度通过半岛电视台发布“告捷启事”,声称“已攻下苏尔特”。这一回,反对派会重蹈再度失利的宿命吗?
    答案是肯定的。利比亚反对派前进的步伐再次停下了:接连几次中伏受挫后,他们在卡扎菲军的反击下再次败下阵来。3月29日,卡扎菲政府军的轻装部队发动突袭,尚未站稳脚跟的反政府军接连丢掉拉斯拉鲁夫、布雷加等刚刚占领的重镇,再度退回东部。
 3.纠结的国际社会
    尽管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并未得到哪怕一张反对票,但如何履行该决议,各国却分歧严重,吵闹不已。
    打头阵的是法国,第一个跳上前台的也是法国,但真正的主角却是美国。真正的指挥机构也并非频频上镜的法国总参谋部,而是不显山不露水,甚至没有一支下属部队的美军非洲司令部。
    而美国政府对干预利比亚意见也有分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主张加大军事干预的力度,在利比亚积极作为,这被戏称为“推动战争的两个女人”。相反地,鉴于伊拉克、阿富汗的前车之鉴,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和几位军方高级将领则持谨慎的态度,一再表示“干预应有限”,主张美国“退居幕后”,让北约接替指挥权。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是既左右逢源,也左右为难。由共和党主导的国会在军事干预前高喊“民主自由没有国界”的口号,一致谴责奥巴马的不作为,等真的开打之后,却又左一个查账,右一个听证,对奥巴马百般刁难、千般折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声音自然飘忽不定,美国的立场自然左右摇摆。
    美国如此,欧洲的表现又如何呢?
    英国和法国都是和卡扎菲“有交情”的国家。前者在利比亚拥有重要的石油利益,并获得过卡扎菲的巨额投资;投桃报李,英国也向卡扎菲提供过军火。而后者不但在2007年隆重接待过卡扎菲,甚至差点把“阵风”战斗机和核反应堆也一并兜售给卡扎菲。然而世事斗转星移,今天的萨科齐阵阵高呼“卡扎菲已丧失一切统治法理”,显然将3年前当众宣称“我个人认为卡扎菲不是什么独裁者”的表态忘得一干二净。
    英法两国之所以在军事打击利比亚的战斗中表现积极,甘当先锋,其原因不难找出。前者是希望借此扭转执政党在英国政坛的颓势地位,进而转移公众对经济复苏不力的注意力;后者则是在萨科齐民调支持率屡创新低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冒险一搏,起死回生,挽回颓势,进而为连任总统寻求突围之道。
    然而,不论在欧盟或北约内部,对英法两国的冒险行为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者都大有人在。和萨科齐始终不和、国内拥有大量穆斯林移民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萨科齐抢走其惯打的“人权大旗”后,尽管不反对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但在对利比亚是否动武的问题上,默克尔投下了弃权票,而且拒绝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行动。此外,北约最大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也是自始至终反对军事干预,更反对军事干预扩大化。北约、欧盟各国尽管在支持第1973号决议上并无明显分歧,然而怎样“支持”和“参与”,其分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立场最为接近的英、法两国,在指挥权的问题上也意见不一。前者希望北约唱主角,而后者不愿降低法国的“重要戏份”。值得一提的是,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对军事行动的目标和程度也是态度保留。
    3月31日,北约正式接过了利比亚军事干预行动的指挥权,同时设立一个“政治协调机制”,协调北约和非北约联军参与国之间的行动和立场,就这样,联军内部关于指挥权的持续纷争总算结束了。
    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分歧,即军事干预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仍然没有定论。是否要介入利比亚的地面战场,是否应该武装利比亚反对派,卡扎菲本人是否是联军的目标,这些不但参战各国意见分歧,甚至一国内部都说法不一。美、英、法也都出现部分行政官员主张对卡扎菲“斩首”,军事官员却坚决否认的奇特现象。
    如果没有阿盟的授权,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恐怕根本无法及时出台,联军的军事干预也很可能来不及发生,但军事干预几乎从第一天开始,就引起阿拉伯世界“越权”、“过度”的争议。曾经号称“至少4个阿拉伯国家参与”的联军,最终只得到卡塔尔、阿联酋两个与卡扎菲积怨深厚的海湾君主国参与,一度积极推动禁飞区的阿盟秘书长穆萨更在开战不久说出“军事干预的目的是救人不是杀人”的狠话。阿拉伯世界对外来干预素来抱有“十字军情结”,如果干预的过程旷日持久并带来严重的平民伤亡,这种对军事干预扩大化的抵触情绪,毫无疑问将会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众中上升。
    非盟虽然也接受了第1973号决议,但正如法国外长朱佩所言,其态度是最勉强的。尽管许多非洲首脑并不喜欢卡扎菲,但一来卡扎菲为自己的政治野心对非洲穷国大撒金钱,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二来非洲各国饱受殖民之苦,觉得卡扎菲虽然举措荒唐,不得人心,但卡扎菲的所作所为的确为非洲争得了地位与荣耀。所以,一些非洲国家从一开始就对决议秉持本能的反感态度。因此法、美、英联军开打利比亚的首日,毛里塔尼亚、南非等多个非洲国家就以非盟名义加以批评谴责,此后更牵头协调利比亚内部的政治和解。
    事实上,除了个别国家,如遭受过种族清洗、饱尝西方见死不救之苦的卢旺达外,几乎所有的非洲国家对利比亚内战都抱着“劝和不劝散”的态度。 4.卡扎菲,都苦了谁
    从本质上来说,利比亚是一个部族国家。东部和西部仅仅是当初英国出于自身利益强行将其合并才组成了一个国家。事实上在卡扎菲统治期间,东部王室残余势力和反政府力量一直很强大。而卡扎菲本身的统治基础则是来自利比亚西部最大的3个部落的支持,其军队事实上是部落武装的联合体;所以卡扎菲一直在削减军队,试图广泛建立准军事部队。20世纪末,其中一个部落的军队就曾经发动政变欲将卡扎菲赶下台,尽管失败了,但相关的反卡扎菲的势力并没有遭到灭绝性的打击。今天利比亚国内动乱,其实就是该部落联合东部反卡扎菲力量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
    对于利比亚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深刻的根源:
    首先是政权结构不稳定。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卡扎菲1969年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此后,他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东部,但卡扎菲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着统治,并将自己部族的人安插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威信或支持基础,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
    卡扎菲对利比亚长达42年的统治并没有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相反地,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了过去时。
    当前,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蠢蠢欲动,试图伺机反对他。在这次动乱中,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部落也积极加入了示威的人群,一位首领还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将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 其次,美国和卡扎菲政府之间的积怨由来已久。
    再次,石油利益是根本。
    利比亚是世界上第八大石油输出国,几乎西方各国的石油巨头都在利比亚有大量的投资。为了自己的利益免受侵害,同时也为了不让对西方政治态度上耍滑善变的卡扎菲继续执政,于是他们抓住了这次机会对利比亚进行打击,试图一劳永逸地把卡扎菲赶下台。再说本来这次政变中民众的情绪就是由美国的“网特”(网络特务)率先挑动的,很显然,他们的目的就是借别人的手干掉卡扎菲,同时为自己出兵寻找理由。
    利比亚虽然地处非洲,但由于相同的宗教信仰和地缘关系,利比亚跟中东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加之利比亚本身就是石油出口大国,因此,该地区的任何轻微波动,都可能会引起国际油价的大幅震荡。自2011年年初埃及反对总统穆巴拉克的示威游行爆发以来,原油价格就开始大幅攀升,美国原油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关口。在埃及动乱事件发生后,随着穆巴拉克总统的下台以及之后的政局逐步稳定,油价一度有所回落。但在2月中旬动乱开始出现向中东扩散的迹象后,油价立即迅速上涨,而在利比亚骚乱开始后,出现猛涨的趋势。
    相比之下,法国出兵利比亚的目的就复杂一些,因为北非的大部分国家都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当然,利比亚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战败,利比亚南部被法国占领。作为利比亚曾经的宗主国,面对利比亚的动乱局面,法国觉得自己有义务要管一管。其实这个理由是很站不住脚的,毕竟人家已经独立了几十年了,现在跟你其实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唯一利益关系可能就是石油。因此,法国出兵利比亚的行动,充分体现了法国本身的虚伪嘴脸。
    相形之下,英国出兵的目的就比较明确。原因是它可不希望利比亚的石油最后仅仅掌握在法国和美国的手里,关键时刻,它当然要插上一脚。
    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这样,为了本国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择手段的同时,往往还不忘虚伪地说“一切是为了人权,为了自由”。
    综合来看,可怜的利比亚实际上是欧洲债务危机的一只替罪羊。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各国一直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法国国内的罢工事件就连绵不绝。加上居高不下的福利水平,使得欧洲各国的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在这时候,迫切需要有一个借口,用来转移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矛盾。而利比亚反对派的出现刚好给需要借口的欧洲各国以可乘之机,于是这群恶狼纷纷披着羊皮,打着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幌子,开始对利比亚进行狂轰滥炸。
   第四节卡扎菲何去何从
    这是一场“自扩散”式的革命,不想让道的卡扎菲只有“末路狂奔”。英国《卫报》罕见地预测:卡扎菲只剩下“杀人”和“被杀”这两条路了。
    1.卡扎菲的“狡兔三窟”
    利比亚动荡依旧。
    在多国部队的战机轰炸下,卡扎菲的政府军曾一度节节败退,反对派武装一路西进,先后攻克重镇艾季达比耶、布雷加和贾瓦德城。2011年3月27日深夜,利比亚北部港口城市苏尔特遭到西方联军空袭,那里距首都的黎波里750公里,有13.5万人口,是卡扎菲的家乡。但在随后的战斗中,反政府武装遭到政府军反击。没有了多国部队的空中支援,反政府武装被迫撤退。双方战斗进入胶着状态。
    客观来看,利比亚的反对派武装虽有一定的实力,又有西方国家的炮火支援,但是卡扎菲的政府军也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人们不难发现,卡扎菲,这位一生都在屡屡挑战别人又屡屡遭遇挑战的强人,正在为自己的命运做着军事和外交上的最后一搏。此外,除了忠于他的军队,卡扎菲还有不少的筹码,以此来保证自己有条活路。
    俗话说,“狡兔三窟”,卡扎菲的确有不少藏身处,这让多国部队也好,反政府军也好,很难从根本上铲除他。换句话说,果真是真刀真枪地干,几次空袭还不至于让卡扎菲一败涂地、束手就擒。
    卡扎菲长期与西方为敌,在国内也有很多对手,因此,他对自己的行踪,一向很谨慎,很少在一个地方连续两天过夜。他公开的家,在的黎波里的阿齐齐亚兵营。此外,他还有多处官邸,无数顶大帐篷。
    众所周知,卡扎菲平时总喜欢住在帐篷里。有分析就认为,仗打起来了,人们就看到了帐篷的好处。帐篷这东西“居无定所”,谁知道他藏在哪顶帐篷底下?也有人怀疑,卡扎菲以前爱住帐篷是他摆的迷魂阵,为的是关键时刻让人无法掌握他的具体行踪。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空袭开始后,向卡扎菲的一处住所发射了导弹,距他日常会见客人的帐篷仅有50米,但卡扎菲显然没有坐在那里等着挨炸。
    除此之外,卡扎菲还有很多秘密的地堡。1986年4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利益,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由,对利比亚实施海空联合打击。当时,卡扎菲的一名养女被炸死,两个儿子受重伤,他本人却一头钻进地堡,结果连一根头发都没有伤着。现在,人们普遍相信,卡扎菲的地堡,仍是他的一个藏身之地。 卡扎菲的地堡连接着官邸,有多个秘密出口。遭到袭击时,卡扎菲在地堡可以照样办公,遥控指挥。就算是一处被炸毁,仍可以找到其他出口轻松逃离。见过卡扎菲地堡的人都说,那里比保险箱还严实,冬暖夏凉,人在里面能打、能藏、能跑。
    2011年3月初,有位英国记者在反政府军占领的班加西,就探访了卡扎菲曾经的一处秘密地堡。反政府军说那里是“地下兵工厂”,其实,那只是卡扎菲众多地堡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就是它,已经让这位记者目瞪口呆。这位记者后来写道:沿着下坡隧道要走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地堡内部。那里面堆满了整箱的枪支弹药,还放着火箭炮等。地下隧道像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门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坡道都用水泥浇筑。地堡的底部,是几根水泥圆柱支撑着的大房间,唯一的光线是从天花板附近的通气孔照进来的。房间的四壁有很多小洞,那里可以埋藏伏兵。
    据说,当反政府武装攻入这个地堡时,政府军士兵竟在地堡里开着越野车一溜烟地跑了。有人说,一个普通地堡尚且如此,卡扎菲藏身的地堡,又将是什么情形?
    卡扎菲所待的地堡至少有三层抵抗:最外层是地面精锐部队,还有妇女、儿童做人体盾牌,让对手不敢轻易动用重武器;第二层是来自乍得等国家、出手凶狠的雇佣兵,他们24小时保护卡扎菲的安全;而离他最近的核心层,则是效忠他的40名女子敢死队员,个个身手不凡。
    卡扎菲有地方藏身,有人保护,是因为他有的是钱。据说,对保卫自己的雇佣兵,卡扎菲付给每人每天至少1000美元。还有人说,卡扎菲给的不是正贬值的美元,而是硬通货——自己金库里的金条。
    卡扎菲到底有多少钱?没人能说得清楚。西方情报机构报告说,卡扎菲早就开始秘密储备资金,现在有“数百亿美元”,而且早就把部分资金转移到了阿齐齐亚兵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是,卡扎菲掌握着利比亚央行143.8吨黄金,价值超过65亿美元。然而,这些还只是公开的数字,不少人说卡扎菲手里还有更多的秘密黄金。有的说黄金藏在撒哈拉沙漠,更多人相信黄金就在位于的黎波里的秘密金库内。卡扎菲的钱从哪里来的?事实上,从1988年洛克比空难遭致西方制裁封锁之后,卡扎菲就开始谋划自己的理财计划了,也就是说,从20世纪90年代,卡扎菲就开始秘密储备资金了。2004年西方解除对利比亚制裁后,不少公司前往该国投资石油和天然气,卡扎菲又赚到了一大笔。此外,他还在国际石油、金融市场上弄了不少钱。关键的是,卡扎菲早就预料到可能和西方再次翻脸,所以把钱偷偷地藏起来。而且,他藏钱有经验,家国不分,掩人耳目,外界始终弄不清哪些是利比亚政府的钱,哪些是卡扎菲家族的钱。这次利比亚发生骚乱,美国趁机冻结了利比亚政府近320亿美元的资产,联合国和欧盟也分别对利比亚实施了制裁,但这并没有管住卡扎菲所有的资金。有人说,卡扎菲攒的钱,既是继续战争的资本,也是给自己留下的一条退路。
    卡扎菲有狡猾的一面,也有刚烈的一面。当打着“人道主义”旗号的多国部队战机将炸弹倾泻在的黎波里的平民头上时,卡扎菲手里还有一张牌:民意。
    利比亚有620万人口,他们中很多人在卡扎菲执政时得到了好处。长期以来,卡扎菲为利比亚人提供了较高的工资,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也慷慨支出,这一点,这连他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即便利比亚75%的人反对卡扎菲,但仍有些人真的热爱他。”
    这样的现实为卡扎菲提供了较强的民意基础。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拉开序幕后,卡扎菲在12小时之内公开露面两次,并宣称,“地中海和整个北非地区,都将是打击侵略者的战场”,卡扎菲说:“这是我们的国土,我们死也要死在这块土地上,你们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来干什么?”
    现在看,卡扎菲的讲话确实有一定的“号召力”。除了数万“嫡系部队”还在为他拼命之外,3月28日,当反政府军进军苏尔特时,沿途不少支持卡扎菲的民众也自发组织起来,打击反政府武装。美国媒体称,利比亚有相当一批人坚决忠于卡扎菲。有一位自愿给卡扎菲充当人体盾牌的20岁青年说:“除了卡扎菲我们谁都不要,因为他给了我们自由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还有人愿意为之献身,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卡扎菲手中不错的一张牌。 游牧部落出身的卡扎菲,性格有些孤傲,做事天马行空,但他不缺朋友,更不是“丧家之犬”。这些年来,他利用手中的资源,大力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在非洲颇有人缘,有些还算得上患难之交。万不得已时,他甚至可以流亡。当然,卡扎菲的非洲朋友正在为他寻找更稳妥的出路。
    2011年3月26日深夜,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飞抵埃及首都开罗,会见了埃及外长纳比勒?阿拉比,就利比亚问题进行磋商。他还专门会晤了阿盟的秘书长穆萨,介绍了非盟关于利比亚问题的计划。
    非盟与阿盟一起为卡扎菲找出路,引起了中东媒体广泛关注。非盟力挺卡扎菲,与此前阿盟倡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参加多国部队军事打击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不少人相信,有非盟与阿盟的参与,卡扎菲的结局或许不同于萨达姆。
    一些西方国家也流露出同样的意思。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日前表示,意大利正与美国共同努力,为卡扎菲流亡寻找出路。他希望非盟能够提出有效的建议,看哪国愿意接受卡扎菲。还有报道称,美国已表示,并不反对卡扎菲流亡到某个不承认国际法庭的国家。
    英国《泰晤士报》3月28日报道说,虽然英国首相卡梅伦此前坚称,要把卡扎菲送上国际法庭接受审判,但实际上,英法两国此前发表的联合声明只要求卡扎菲下台,并没明确他的去向。英国政府一位高官表示,“卡扎菲的最终命运应由利比亚人民决定”,这等于暗示了卡扎菲可以流亡。
    现在看,卡扎菲流亡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结局。西方参战国既能找到一个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也能减少流血,避免激起国际社会更高的反战情绪。
    2.卡扎菲去留困扰利比亚
    2011年3月28日,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从陆路进入了邻国突尼斯。两天后的下午,他从突尼斯飞抵英国范堡罗机场。英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库萨“自愿来此,并告知我们,他辞去了职务”,“库萨是卡扎菲政府的最高层人物之一,他的职务是在国际上代表利比亚政府,但他不愿再这么做了”。 关于库萨的“出走”,利比亚官方一开始表示,他去伦敦是为了执行一项重要的外交任务,后来委婉地承认了“叛逃”事实。利比亚外交部发言人3月31日称,如果有人累了,想要休息,就随他去吧。
    也有报道说,在利比亚动荡发生前,库萨已经被排挤出了利比亚的核心决策圈。而且,库萨曾和卡扎菲的一个儿子发生争吵,后者当着多人的面,一拳打在库萨脸上。在2010年12月的黎波里的一个国际峰会上,有人看到库萨独自在公共区域抽烟,而卡扎菲其他随从们都聚集在一个关起了门的私人房间内。如今,英国方面正在竭力鼓动卡扎菲的外交官们变节,也有人说,库萨的离开,会加速利比亚政府分崩离析。果真如此,卡扎菲政权前景就更不妙了。
    4月10日至11日,非洲联盟调解代表团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班加西,分别同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和反对派就解决利比亚危机举行了会谈。因反对派拒绝接受非盟提出的停火“路线图”计划,非盟为期两天的调停努力无果而终。卡扎菲的去留问题,是这次会谈失败的焦点。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联军于3月19日“依据”禁飞区决议,开始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民用设施被毁,同时也使利比亚危机更加复杂化。
    西方联军的空袭,立即遭到了阿盟的谴责。阿盟秘书长穆萨指责此举违背了阿盟的初衷,造成了更多平民伤亡,超出了安理会决议的范畴。非盟也一直不赞成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危机;并成立由五个非洲国家总统和非盟主席组成的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为和平化解危机展开活动。
    非盟调解团于4月10日在的黎波里同卡扎菲举行了会谈。参加会谈的南非总统祖马说,卡扎菲接受了非盟提出的停火“路线图”计划,愿意和反对派开展和谈,愿以“政治疗法”化解危机。
    利比亚政府于4月11日与非盟调解团签署联合声明,同意立即停火,促成利比亚各派结束对话达成过渡期方案,实施政治改革,以消除危机根源。不过,对反对派提出的卡扎菲下台的“先决条件”,卡扎菲之子赛义夫认为“十分荒谬”。
在班加西举行的会谈中,反对派一方则表示拒绝非盟的停火“路线图”计划,重申“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下台”为先决条件。反政府派别“全国委员会”主席、利比亚前司法部长贾利勒说:“从第一天开始,我们的要求就是卡扎菲下台,推翻他的政府。卡扎菲和他的儿子们想要保全自己,就必须立刻离开。”反对派还坚持要求,停火计划必须包括政府军从当前阵地撤离,并赋予民众自由示威的权利。反政府武装发言人古贾说,非盟的“路线图”计划,是一个月以前拟订的,对当前局势已经失去意义。非盟的“路线图”计划,的确是早已拟订的。
    3月25日,非盟利比亚问题专门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利比亚政府代表团举行了会谈,正式提出解决利比亚危机的五项“路线图”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保护平民和结束敌对活动;保障受影响的人群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启动不同政党之间的对话,朝着结束危机的方向努力;设立过渡时期;启动必要的政治改革,满足利比亚人民的诉求等。
    在非盟的“路线图”计划中,确实没有提到卡扎菲的去留问题。对此,参与调停的非盟代表、乌干达驻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大使穆勒给出了解释。他指出:“非盟在给双方的提议中已经包括进行政治改革,但是卡扎菲的去留,要由利比亚人民决定,任何第三方包括非盟都无权决定。”不过,这确实也是反对派一开始就强调的问题。因此,反对派代表根本没有关心“路线图”计划的具体内容,只谈卡扎菲必须下台,他和他的家人必须离开利比亚。
    有分析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和北约的态度,决定了非盟这次调解努力的失败。非盟的斡旋,本来是可以取得成果的。但由于背后有西方国家撑腰,反对派才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对非盟的调停虽表欢迎,并口口声声说单凭军事手段无法解决利比亚危机,但北约丝毫没有放松对利比亚政府军的轰炸。而且他还说,任何利比亚停火协议必须“可信和可核实”。言外之意,北约并不相信卡扎菲有停火诚意。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重申,卡扎菲必须下台。她说:“卡扎菲需要放弃权力,离开利比亚。”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也说:“卡扎菲家族今后不能参与利比亚政治。”从这些明确表态不难看出,利比亚反对派在会谈中表达的态度,其实就是美国和北约等西方国家的立场。
    阻挠利比亚各派和解的幕后黑手,一目了然。3.卡扎菲未来向何方
    旧仇未了,又添新恨。不论“后卡扎菲时代”谁当家,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冲淡鲜血画出的部族、地域裂痕。
    卡扎菲或许是全世界最孤独的统治者。在他当政42年间,得罪了几乎所有大国、邻国,除了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没有一国元首对他表示同情。尽管英国媒体列举出“至少54个”可供他逃亡的国家,但真正表示“接纳”的只有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但这位总统不但是他昔日曾助纣为虐,帮着当时乌干达独裁者阿明迫害、追杀过的仇人,而且刚刚在媒体上历数了卡扎菲的“五大罪状”,恐怕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贸然投奔,以免被送给海牙国际法庭,或干脆送给利比亚新政府作进见大礼。
    联军之所以在继续军事行动方面仍保持高度一致,除了伤亡几可忽略不计之外,卡扎菲的孤立是很重要的因素。中东许多国家都不符合现代民主政体的标准,有些政权同样长期独裁,并对反对派大打出手,但再怎样都有几个“铁杆”朋友,如阿尔及利亚得到非盟支持,叙利亚有伊朗撑腰,巴林和也门则有沙特,甚至美国“小骂大帮忙”,等等。尽管有“双重标准”之讥,但趁乱侮亡,兵法之常,柿子当然拣软的捏。只要利比亚仍然是个软柿子,联军的军事干预就不会停止;虽然会有节制,但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和政治需要的考量。
    由于联军的干预始终处于妥协、调整中,而反对派的实力又不足以单独在地面上消灭卡扎菲,不论是继续重演“东西大拉锯”,还是双方隔着意大利划分昔兰尼加和泰拉布鲁斯的“沙漠之门”东西对峙,这种僵局都有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最终卡扎菲能支持多久,恐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财力能撑多久。
    卡扎菲的前途是暗淡的。卡扎菲“王朝”的结束只是时间问题,即便他可以挨,他的接班人也挨不过去。但卡扎菲的核心部落,尤其西部几个部落的忠诚度和凝聚力较强;而西南部费赞地区的部落则一直隔岸观火,不轻易卷入争端;甚至反对派阵营里,也同样派系林立,部族痕迹深厚。盟军的介入让“内战化”痕迹更加明显:东部的班加西人视卡扎菲和西部部落是“杀人凶手”和帮凶,西部各部落又何尝不会把漫天飞舞的联军炸弹、导弹,看做东部人从外国引来的祸水?阿拉伯世界的传统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不论利比亚以后谁当家,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冲淡鲜血画出的部族、地域裂痕。
    劫后的利比亚,有可能出现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伊拉克化”、“阿富汗化”,甚至“索马里化”局面;不论中央政府怎样产生,都很难迅速获得全国范围的公信力。如果说年届古稀的卡扎菲已近黄昏,那么,利比亚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恐怕离黎明还很遥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