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生存手册书包网:早恋易发人群及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6:34
早恋的进化原因

    早恋是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现在大多称早恋为“交往过密”。少男少女因为性发育开始成熟,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个别人则还发生进一步的两性接触。 青春期青少年容易感情冲动,但却十分脆弱,情绪又不稳定,考虑问题简单,很少顾及后果,这种心理状况使早恋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变幻莫测,早恋者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起伏,彼此之间感情往往反复光常。

    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相貌出众的人,比性格内向、外表平平的更容易发生早恋。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敢作敢为,敢于触犯校规,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并且相貌出众的人,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经不起别人的追求,她们以被男孩爱慕为荣,听信甜言蜜语,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网。

    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因于受环境熏陶,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喜欢用书中、歌里的浪漫情节来比较自己的生活,效仿艺术家笔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爱情天地。加上他们有某个方面的才华,常被异性羡慕,故很容易获得爱的信息。    

    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容易早恋。这部分人以女生多见,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找了男朋友,便觉得有了依靠,她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男孩,因此,很容易成为男生的爱情俘虏。而那些虚荣心强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她们乐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赞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早恋的。她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男朋友,进出于电影院、舞厅、酒馆等,于是,也不甘落后。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早恋。这些学生常不受老师欢迎,在学习上很少受到特殊关心,也无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根本不会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于是,他们便把无处打发的精力和时间转向爱情,转向社会,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这些学生大多不以班上的同学为追求目标,尤其是女生,常找社会青年。 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人常见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使他们尝到了爱情的甘甜。 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这些学生接触些不三不四的人,或者与他们一起玩的朋友都是早恋者,在旁人的教唆和指使下,也大胆效仿,正如古人云:近墨者黑。

    早恋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的学生集上述几种情况于一身,也木一定会发生早恋;有的学生在一个偶然机会,便掉进了情网。故木能为了“防微杜渐”而机械地用这些教条去对号入座,而要善于发现早恋的先兆,如在学习、劳动、课外活动中有异常表现;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甚至逃学,情绪不稳,时儿春风得意,时儿乌云满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上课思想不集中;对老师、家长反感,从而回避他们,喜欢打扮、讲究发型、衣着,爱看言情小说,摘抄其中精彩的 性爱描写,哼流行歌曲等等。只有观察了解早恋迹象,才能抓准时机,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早恋     早恋指青少年期或青少年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也称“牛犊恋”。它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少数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 陷入早恋中的少男少女,因受到相互吸引彼此爱慕心理的作用,其情绪是愉快的,情感是纯真的。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处理问题通常缺乏理性,因此早恋是有害的。它具有瞟陇性、单纯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现实生活中,少见有早恋而成理想眷属者。早恋者的情感真实而强烈,还因为这种情感的强烈性,一旦失恋便可形成心理上的强烈反差,导致严重的失落和心理失衡,它对人的情感影响是长久的,有时可对当事人造成终生的不良影响。老师和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早恋,往往会感到愤怒,认为这些孩子太不争气,道德品质太差,其实青少年早恋与道德品质的关系不大。    早恋本身不会带给当事人太多负面影响,更多的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带给早恋双方的压力,尤其是对女生,会造成身心更大的伤害。学生早恋的主要误区

    误区之一:谨防神经过敏症

    在我们国家,封建意识影响极其深远,男女之间的交往要受到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影响也会波及到学校,男女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一些,个别人就会认为这是在“早恋”。于是,议论纷纷,风言风语。作为班主任应该懂得,这种“神经过敏证”往往正是早恋的刺激素和催化剂。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如果遇到粗暴干涉和无端猜疑,结果会使他们产生对抗心理,有时甚至会弄假成真。教育者应经常教育学生,男女同学之间如同亲兄妹,完全可以互相帮助,可以建立正常的友谊。

    当然,中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出现爱情的幻想和冲动,这是人性的自然表现。因此,教育者在大力提倡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时,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细心观察,明辨事非,正面引导,把中学生早恋消灭在萌芽状态期间。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需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有的只需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有的则需要进行悄悄地说理;有的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有说服力的批评。总之,千万不能“热处理”——当众训斥,搞得学生抬不起头来。

    误区之二:早恋不等于品质恶劣

    把早恋当作洪水猛兽围追堵截只会导致恶性因果循环持续下去,男女分班、分校等措施弊大于利,与之相比,美国对于青少年恋爱的认可和充分引导则值得借鉴。扼制早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受教育,但有否早恋决不是学生有没有资格受教育的尺度。过分苛刻的“道德观”给孩子那份对性的纯真、懵懂打上“品质恶劣”的标签,为人师者不应当深刻的反思吗?

    误区之三:早恋并非一无是处

    说到早恋,有人立刻把它与影响学业联系在一起,但有些孩子正是因为“恋情”才摆脱了学业停滞不进的困境,有的还双双成了班上的尖子生。所以,早恋影响学业,但不一定都是使学业想坏的方向发展,有的倒可能成为学习的催化剂。这完全是因人而异的,与早恋本身关系不大。

    专家指出:青少年在青春期对爱的渴求、对性的求知欲其实都是正常的,不能把他们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看作“不正常”,关键是要看教育者怎样合适地填补孩子们的情感空白,正确地引导

    误区之四:盲目封杀早恋容易导致同性恋倾向

    心理学家认为,若一味盲目地封杀早恋,会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而大多数家长或老师对于早恋问题则经常是一概的封杀,灌输早恋会对孩子产生多么坏的影响,这都会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和异性接触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同样是有这种天然的爱的需要,既有爱别人的需要,也有被爱的需要,时间长了,这份无法释放的爱就会很自然地偏向到同性这面来,觉得和同性在一起安全,又不会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在这种青春期对性别的界定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性别偏移,导致青春期同性恋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