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飞艇:翔宇课变系列:卢志文关于理想课堂的100个问答(5—6)--卢志文杏坛絮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9:51:41
志文关于理想课堂的100个问答(5—6)

 

5、课堂教学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

 

卢志文:我认为课堂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或者说首先是技术,终究是艺术。课堂教学从技术开始,走向艺术境界,以技术做基础,以艺术为巅峰。必须说明的是,任何技术都是以科学做基础的,是科学的应用。这个问题探讨的是教学的属性是科学还是艺术。

 

教学和管理颇为相似。人们对于管理的认识,在科学和艺术之间,长期以来也是各执一端。每一端都有足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作支撑,并拥有数量庞大的支持者。由此派生出不同的管理学派,也都取得了辉煌的管理业绩。那些守在中间的人,或者居中偏左,甚或居中偏右,也同样获得了足够的生存空间,并非一无是处,有许多甚至取得了比极端流派更加辉煌的业绩。任何一端都无法说服并取代另一端。对于什么样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至今也找不到一条被所有管理普遍认同的标准。这给管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由此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很多初学管理者,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甚至走入误区。

 

教学也是这样。课堂教学到底是技术还是艺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将困惑着我们整个职业生涯,甚至直到我们退休离开讲台时,也不能获得一个明确而满意的答复。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技术,在师范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为何没有专门传授这项技术的导师,带领我们完成一个科学严密的训练课程,让我们快速地掌握这门技术?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何更多的时候,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上,却显得比任何其他人类活动都要更加死气沉沉?公开课之外,现实中的课堂上,我们多半看不到教学艺术的生动和创造,更多的却是机械而僵化的操练和灌输。

 

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活动的成果,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晶,是人类知识链条上的不同环节。科学和艺术代表着两极。

 

科学,运用逻辑思维,彰显理性的力量,有规定的程序可以遵循,能够重复,可以积累性超越,是一种逻辑性创造;

 

艺术,运用形象思维,展现感性的魅力,无规定的程序可以遵循,不能重复,难以积累性超越,是一种灵感性创造。

 

教育是科学,教学有技术,但教育、教学同时还都有艺术的属性。正因为如此,教学的真谛才显得高深莫测,难以捉摸。

 

 

6、既然教学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属性,您能详细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卢志文:可以。为便于认识问题,我先给“科学”、“技术”、“技能”、“技艺”、“艺术”排个队。

 

前已述及,科学和艺术是人类不同的活动方式,代表两个极。其实,人类更多的活动方式,在这两个极之间。

 

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我们加入这几个个词:技术、技能和技艺。显然,“技术”,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更靠近科学;而“技艺”,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更靠近艺术。

 

           技术           技能             技艺               艺术

 

教学,如果表达成是一种“技能”、“技艺”,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技能,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能力;技艺,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

 

明白这个定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属性。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和技术是可以重复的,艺术不能。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无论是谁都可以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重复这一过程,并获得相同的结果。科学原理上是这样,技术操作上也是这样。然而,即便王羲之本人,也不能再写出一幅一模一样的兰亭集序,哪怕你再把那帮文人召集起来,在同样夜晚,并让他喝同样多的酒。这便是科学和艺术的不同。

 

技术可以通过规范的训练而掌握,艺术不能。经过严格而规范的训练,任何一个正常的人,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流程去操作,都能驾驭某台机床,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然而,你让宋祖英的老师按照同样的课程和培养路径去操作,也绝然不可能把另外一个其他的人培养成第二个宋祖英来。

 

可见,把教学过程定位在技术层面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另一个错误才是真正致命的——

 

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和研究教学的深度不够,人们更容易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这使得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科学成分、技术成分、技能成分被遮蔽。以艺术为借口,我们掩盖了自己太多的“无知”和“无所作为”。

 

2009年12月7日,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