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地志在线阅读: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区分一类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45:01

经济学者薛兆丰在2008年的时候写过一篇短文:《教育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这是教育产业化学者的观点:“直到最近跟尹忠东谈起中国的教育,老朋友的话才给了我答案。他说:‘现在国内的小孩读书很苦,但我想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挑选机制。它是选拔人,而不是培养人。考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把人选出来。要选拔人,功课能不难吗?’”
因此薛兆丰说:“想要让学者不仅按个性求学,还要在学成后能谋生,被社会接受,就必须把问题交给教育的自由市场,就必须鼓励民间办学,让教育产业化和多元化。不搞教育产业化和多元化,中国人的智慧,还会继续被埋没。”
我们可以想一下,尽管教育部说从来就没有主张教育产业化,但是教育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薛兆丰所的路子:“考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把人选出来。要选拔人,功课能不难吗?”
经过许多年的纷争,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我执著坚持教育首先是培养人,能培养出合格的公民,选拔也就在其中。我们的教育尽管也在宣传是培养人,但实际上却把选拔人放在首位,这样的教育必然会陷入教育产业化的陷阱。
我以为教育评价,无论个体还是整体的评价都应当属于过程和未来的结果,而不是现在时,因此我更赞成“结果的认同”。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要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而不是简单的用一个或者几个量化指标可以表达的。
现在面临的是素质教育与高考选拔的矛盾,这是教师和学生负担加重的重要的原因,既然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那么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区分一类人”,考试分数排队式的评价要不得。如果“区分一类人”成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基本问题是被颠倒了。因为选拔和评价有本质的区别,选拔时要“区分一类人”,评价并不要做这种区分,而是不同程度的认同,尽可能做更多的肯定认可。
高考是中国教育的指挥棒,这在中国家喻户晓,于是教育评价总是不能摆脱分数的评价,不能摆脱高考这个指挥棒,教育评价总是在做“区分一类人”的评价。对于高考《纲要》提出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路子是积极的,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过程要告别“唯分数”的评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教育评价走出“区分一类人”的误区。
我如是说,不是教育不要考试,教育中的考试也是一种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并且考试也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教育评价应该是“结果认同”,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评价,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是主观的认同,定性的认同;不是定量认同,不是用分数表达评价的结果,这样才有可能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
最近有一个报道:“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称为激励其上进”,我以为这是把教育评价实行“区分一类人”做到了极致。
我又觉得不能过多的批评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长,他能做到这样确实是有责任的,但更重要的是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应当如何培养人,应此这种“绿领巾”的出现也是情理之中。
“高校课堂”的倡导者说:“不要总拿体制说事,要知道什么样的人创造什么样的体制,你也只配这样的体制!”
如果现在的教育体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也就不会有“钱学森之问”,社会转型期间的任务就是要确立教育是培养人的体制。
“高校课堂”的倡导者每周坐着飞机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有时还抱怨飞机晚点。他在各地兜售的“高校课堂”依然是选拔人的教育,“从油锅里捞孩子”不过就是有个借口而已。而哗哗的演讲酬劳装进了自己的腰包,这才是真正的实惠。
教育培养人不仅是一个课堂,教育体制的转型不可能在课堂另辟蹊径而独立前进,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社会经验的积累,离开现实生活,离开现实社会是不能实现培养人的目标,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以德为先,全面发展。我觉得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复杂?这确实值得深思。
“绿领巾”震动了社会,也震动了媒体,今天人民日报有一篇:《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文章说:“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
这段话极其精辟,如果教育不能培养公民,只能造就精英,这种教育只会“区分一类人”,而不会培养人。
文章说:“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养他们,请从摘掉教育的‘绿领巾’开始。”
那么教育评价也就必须走出“区分一类人”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