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春风不肯归: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除夕、端午节、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01:00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 节日气氛越来越淡,年轻人不清楚这些节日的真正内涵。与此同时,各种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此前,在诸多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日渐衰微的议论中,人们抱怨最多的,是传统节假日没有法定化。
    "现在,这一心愿终于变成了现实。不过,有了假期,只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开端",专家们强调,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仅仅提供了一种"天时",它们能否兴盛,关键还在于节日的形式和内涵是否适应民众的文化需求。近年来在中国声势日壮的洋节并非法定假期,但是却日益红火,部分原因是其丰富的节日内涵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诉求。
    专家认为,过节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欲使传统节日焕发勃勃生机,还需要文化部门、文化学者以及民众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挖掘节日内涵和具体载体上多下功夫。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这几个节日有着固定的形式、确定的主题和不变的民俗习惯。要过好这几个节日,首先要重温、复习那些与我们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而不能随便给这几个节日穿插太多与商业内容相关的节目,或者是与节日无关的主题。"比如,除夕要吃饺子而不太可能吃蛋糕,中秋节是家庭团聚人月两圆的日子而不能随意过成狂欢节。毕竟,这些节日典型地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与固有的审美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许多人认为传统的节日年轻人会不喜欢过,其实关键在于怎样引导。比如说清明节,就是中国儒家"慎终追远"理念的最好体现,相信年轻人也不会拒绝这样一种亲近祖先的机会。同时清明还可以组织踏青,亲近大自然。另外,各地还可以进行创新,利用清明缅怀对当地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士。一个节日有如此多的文化内涵与如此多的形式,相信大家会喜欢。
    三大节日内涵
    除夕: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      
    【来历】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内涵】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除夕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熬夜守岁,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万里也要赶回家来。
    端午节:粽叶飘香习俗多
    【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盂兰节、蒲节等。关于端午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五月初五,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划龙舟则是后来不断形成的风俗。
    【内涵】围绕端午节及其习俗的来源,形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民间传说,并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较通行的解释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增加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赛龙舟等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中秋节:花好月圆人团圆  
   【来历】在中国的民俗节日体系中,中秋节形成较晚。汉魏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期,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
    【内涵】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它的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团圆节"。人月两团圆的意境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