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定使用指南:[转载]2011年北京市一模语文作文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6:20:21
转载]2011年北京市一模语文作文指导(2011-05-19 18:23:28)原文地址:2011年北京市一模语文作文指导作者:太子头上的博客

2011年北京市一模语文作文指导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以精湛的游技,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绕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游上了高原,然而还没来符及发出欢呼,很快就被冻僵了。

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一步:审作文类型。

很明显,这是一个隐话题作文。

第二步:审出话题。引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抓住材料里的关键词。

全面:认真审察、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基本含义和材料之间含义上的关系。

理解材料:直接根据材料审题、立意,必须以材料的立意作为作文的出发点、归宿点。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写作时都要紧扣材料,可直接引用材料(明扣),或紧紧围绕材料的含意(暗扣)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现它们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没有美景可言,却凭借紫藤萝和牵牛花,成了一道道风景。自然世界如此,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次作文审题出现的偏差: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原因:没有理解材料两个主体间的关系,受局部的遮蔽,致使立意片面。

信马由缰,越轨翻车

原案例:大谈“坚强”、“坚韧”,拼命地描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并翻天覆地地寻找个人的“价值位置”。

 

原因:没有紧扣中心,文章处于游离状态。

例文(审题错误,写得天花乱坠也是徒劳):

 

在风雨中成长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它们不能像大树一样,遮挡着阳风(光)、风雨,但聪明的它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昂然地向世人展现了姿态。个体虽小,但知道坚强,这一点是值得尊重的。一下子的坚强,很多人都会有,但这份信念要坚持就不那么简单了,那是一种自我的看重,自信的表现。

握住坚强,永远的自信,是成功的关键。纵使有心中有坚强,而没有自信的表达出来,也是不会成功的。保持自信,笑对眼前的困境。

自信是坚强的体现。不聪明,没有优势不要紧,但自信是不能没有的,有自信,就有信心,有信心,就没问题。

 

案例:有的同学只着眼于“衬托”,更有甚者,将篱笆枯树的行为视为“伟大的牺牲”;也有同学将“展现自我”作为中心。

 

伟大的枯树

  多么伟大的枯树!给予牵牛花挺拔的躯干,给予牵牛花养分,却依旧默默无闻,静静地期待着牵牛花的开放。这就如我们伟大的父母,用自己的养分抚养我们成长,尽管换来的是头上那根根银丝,是日益枯老的躯干,但它们却因我们能放飞美丽而心满意足,不埋怨,不计较……

  茂盛的牵牛花,当你攀上了高大干枯的枝干观看这美丽的世界时,你可曾感觉到这干燥的皮肤经历着沧桑,由坚硬到干枯再脱落?当你在清晨绽放迷人的花朵时,你可曾感觉到这苍老的枯树比你更兴奋,更骄傲?……

案例:能谈及“借助力量,成就自己”,但写着写着就变成“凭借自己力量而成功”,从而又将话题转向“凭借自己坚韧、毅力、信念”等方向。

抓紧生命的机会

  生命就是这样,并不能独自去完成,总需要借助一些东西,我们才能活得精采(彩)!

  人们常说,如果人生能一帆风顺,那该是多好的事!但这真的好吗?没经过风雨的洗礼,没经过困难挫折的捶(锤)炼,我们的人生只是显得苍白而乏味。

  贝多芬双耳失聪……他以自身的行动告诉了我们,挫折并不能使一个停滞脚步,人凭借自己坚韧的价值,仍能使自己的生命激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是的,生命就是这样,总是被环境限制着,同时又以顽强的毅力适应着环境,愿一切生命都努力去抓住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机会,创造出自己生命的奇迹!

 

新材料作文审题要领及方法

 

 

设置问题,理性分析

 

 

抓紧材料的关键字眼

 

 

多方位思考,引申多种角度

 

 

不能脱离材料,但也不必拘泥于材料(慎防游离)

 

紫藤萝和牵牛花是怎样展现美丽的?

篱笆和枯树又是怎样成为一道风景?

紫藤萝和牵牛花、篱笆和枯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的关系寓意着什么呢?

人类社会需要这样的关系吗?为什么?

 

从问题中确立中心观点,紧紧的扣住中心观点,把问题说清楚。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现它们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没有美景可言,却凭借紫藤萝和牵牛花,成了一道道风景。自然世界如此,人类社会何尝不是这样?

关键:凭借  凭借外力来成就自己

抓紧关键字眼=只看关键字眼

从各自的角度看

紫藤萝和牵牛花:凭借篱笆(外力)成就自我

枯树和篱笆:凭借牵牛花(外力)成就自我

从两者的关系角度看

合作双赢  互补补足、互惠互利

 

示例:

蒲公英,凭借着风,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夜空,凭借着点点星光,向世人展示

了自己的深邃博大。(燕婷)

花需要绿叶的衬托,才能彰显她的美;绿叶需要残花的衬托,才能彰显他生命力的旺

盛。(健敏)

紫藤萝和牵牛花美丽,却没有舞台让它们去展示;篱笆和枯树是一个空荡的舞台,却

没有彩色的仙子在上面演出。(思敏)

紫藤萝因得到枯树的支撑而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枯树也因紫藤萝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

景。这就是双赢。(静文)

同样:本次作文,我们认真审题,不断设问就会审出话题。

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以精湛的游技,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绕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游上了高原,然而还没来符及发出欢呼,很快就被冻僵了。

           这条鱼表现如何?→“它以精湛的游技,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绕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游上了高原”。

    结局应该如何?→应该是取得成功,无比辉煌。

实际情况如何?→“然而还没来符及发出欢呼,很快就被冻僵

了”。

为什么会这样?→太不合常规了。

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抓关键词,将隐含的话题审出

来——这条鱼“逆流而上”。

                

         方向、目标的问题

                

         话题就是:方向或目标

                 

         论点就是:行动前必须先明确方向与目标,才能获得成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思悟网”论坛,主题:关于“未知”。

甲: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我恐惧“未知”。

戊: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第一步:审明是何种类型的作文。很明显,属于隐话题作文。

第二步:审出话题。关键词定位法。一共是六个人的发言,每

一个人的发言都代表一种对“未知”的看法,我们只要从中选出自己能够、乐于接受的观点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就可以了。譬如,我们可以把“未知,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作为自己文章的中心论点,简化它,这个论点也就成了“未知很重要,它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下水文:  

“?”的联想
      “?”像那科学天空的北斗七星,“?”像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更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盘。未知的东西就是那一个个“?”,它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为获得答案而冥思苦想。

     “?”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身为天主教神职人员的哥白尼对地心说大胆地提出了怀疑,终于成为日心地动学说的创始人,沉重地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牛顿由苹果落地而提出疑问,终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更是传为科学史上一段佳话。爱因斯坦在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正是这样大胆质疑,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为什么的精神才使科学有了今天这样的长足发展。
     “?”能启发人们对社会、对世界的思考。《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一个小女孩面对“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开始了对生命对世界的哲理思考。托马斯·莫尔面对羊吃人的社会现象,思量着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乌托邦》。马克思更是无数次地问自己:“资本主义制度怎样才能灭亡?”通过对大量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他终于使“一个幽灵在欧洲上空盘旋”。正是一个又一个问号盘旋在哲学家的心中,使人类智慧的花园里百花竞放,争奇斗妍。
     “?”能引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无尽思索。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天问》,到称霸中原成为一代豪雄的曹操的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东坡居士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到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古今中外的人们通过小小的“?”表达了无限的意念、无穷的思绪。
     “?”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符号,无比智慧的人类发明了它,它又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增长。对于“?”代表着的未知的无穷魅力,您是不是也该多问几个问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