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多少姓氏:世界王牌特种部队实录(4)美国特种部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6:05:40

在美国,军队采取特别行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独立战争之前就存在。那次战争中,每次行动之前,美军都派出特别行动小队,前往侦察敌人的薄弱环节。执行这些任务的,往往是一些具有特别能力的军人。

1952年4月10日,美国在布拉格基地成立了心理战中心,同时,正式建立了现代特别行动组织。值得注意的是,那时,从事心理战的部门并不是传统的军队机构,它最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疯狂的比尔·多纳”将军建立的。

20世纪50年代早期,特别行动部队再次开始活跃。1952年6月20日,陆军第10特别行动部队在布拉格基地成立。随后,1953年9月25日,又成立了第77特别行动部队(两个番号没有特定的意义和规律)。1957年,第1特别行动部队在冲绳成立,就在那一年,这支部队派出一支小队前往南越,在那里训练58名南越军人,由此开始了美国特种部队和越南共和国之间的长期联系。1961年9月21日,第5特别行动部队在布拉格基地成立,随后它移师越南,负责越南境内所有的特别行动。

关于特种部队的作用,最初的理念是,在传统战争中可以用它对敌人的正规军发动游击战。但是,越南的现实很快对这个理念做出了否定回答,在那里他们面对的敌人正是游击队,因此,特种部队不得不改变最初的战略设想。新的行动包括组建和训练地方民间防卫队(CIDG),1961年到1965年,特种部队在越南建立了80多个民间防卫队。

在越南,美国特种部队扮演了几个不同的角色,有些角色至今不为世人所知。他们和越南军队有大量的秘密交易,与其他美军相比,他们与山地居民的来往十分密切。这些山民有的因为英勇行为或突出贡献被授予勋章,但大部分人只能默默无闻。他们与美军上级保持单线联系,这种联系往往十分脆弱,在行动中伴随他们的多是不信任和猜疑,对从事秘密活动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常见的问题,有的人在多年以后,才被发现是为美国特种部队工作的。

1971年4月,最后一名美国特种部队士兵离开了南越,同时,这也预示着美国特种部队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了消沉时期。越战结束以后,美国特种部队受到许多责难,其他兵种对它缺乏信任,特种部队的军费开支被大幅削减。在这个时期,特种部队营救在伊朗的52名美国人质行动失败,这一事件,对美国的声誉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严重削弱了美国人民对政府的信心。1980年4月24日,就在当时的总统卡特和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正式批准停止“沙漠1号”行动计划的前几分钟,悲剧发生了,两架执行这一任务的直升机在空中撞毁,8名特种兵罹难。

“沙漠一号”的空难发生后,国防部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小组由前海军参谋长阿德米诺·詹姆斯·哈罗威将军领导,哈罗威小组的报告呈交到国防部后,促使国防部成立了反恐特别行动小组,制定了特种部队的行动纲领。

“沙漠一号”灾难,使国防部下决心对特别行动部队进行改革。绰号“害羞的米勒”的陆军参谋长爱德华·米勒将军呼吁重振特种部队的雄风,尽管他的建议在当时没有形成共识。

1982年,他在陆军特种部队的基础上,成立了陆军第一特战司令部,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到1983年,美国国会意识到了美军需要进行改革,持这一观点的议员不断增加。当年6月,时任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巴瑞·高华德议员,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有关军队改革的研究,其中包括改革特别行动部队的构想。1983年,两起事件使改革的呼声变得更高,一起是恐怖分子在黎巴嫩制造的爆炸,另一起是入侵格林纳达。死于爆炸的237名海军陆战队员的生命,和在格林纳达出现的联络和控制方面的问题,使国会不得不正视不断增加的低度冲突所带来的威胁,和进行地区控制时对特种部队的使用问题。

1984年1月1日,在国会的关注下,国防部正式成立了特种作战机构联席会,但是,它对各兵种的特种部队既无使用权,也没有领导权,因此,它没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无法系统全面地解决特种部队的问题。在国防部,几个人是特种部队坚定的支持者。比如,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诺尔·考其,和他的助理莱纳·瑞兰德,都是特种部队改革的积极倡导者。与此同时,国会的几位“空想家”决心“大修”特种部队,这些人包括参议员山姆·努和威廉·考安,两人都是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成员,还有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附属委员会主席丹·丹尼尔等。国会议员丹尼尔确信,现有的组织和结构不利于特种部队的发展,应该有专业部门来指挥和控制特种部队。参议员努和考安也强烈地感到,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威胁,国防部没有充分的准备。努对特种部队有限的军费预算越来越不满。考安认为,为应对低度冲突,有必要成立一个职能清晰的组织来负责指挥特别行动。

1985年10月,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正式出版了报告《国防组织:改革势在必行》,内容是关于长达两年的对美军结构的研究观点。该书的主要作者詹姆斯·洛科分析了过去的特别行动,详尽地提出未来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这个报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1986年出台的《高华德-尼可斯重组法案》。

1986年春天,一个有关特别行动部队的议案出现在参、众两院。5月15日,参议员考安介绍了参议院的议案,它由参议员努及其他人共同发起,主张在国防部为特种部队成立一个联合军事组织,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保障,以指挥特别行动,应对低度冲突。丹尼尔的方案走得更远,他主张成立一个由文职人员领导的国家特别代理机构,其文职领导不隶属于首长联席会议,而直接归国防部长领导,这样,特种部队的军费预算就可以不经过首长联席会,而直接由国防部长批准。

1986年夏天,国会听取了这两个议案。以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安德迈·威廉·J·考文为代表的五角大楼反对这两个议案,他们提出了一个折中意见:成立一个由三星上将领导的特别行动司令部。国会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为了尽快推动新机构的建立,国会希望由一名四星上将作为领导。一些退休的将军和军官也认为,改革势在必行。

已退休的陆军少将理查德·史考兹的理由最具说服力。史考兹曾任美军在格林纳达的联合特别行动司令,他回忆在格林纳达的行动中,因为传统的部队领导不能正确使用特别行动部队,不允许他们使用特别手段,造成了特种部队较高的伤亡。他正式提交了一份报告,还私下里与几个参议员进行了会谈,向他们仔细讲述了在格林纳达出现的问题。

参、众两院各通过了改革特种部队的议案,组成了专门委员会对两个议案进行协调。与会的参议员和众议员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特别作战司令部,由一名四星上将任司令;设一名特别行动和低度冲突国防部长助理,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设同级别的低度冲突部;并制定一个专门针对特种部队的财政计划(MFP-11,被称为“特种部队支票簿”)。关于由文职人员领导的代理机构方案,众议院勉强作了让步,但坚持MEP-11财政方案,以保障特种部队的军费开支。最后的议案,作为1987年国防授权法案的附本,以《高华德-尼可斯重组法案》的修正案写进了法律。

在美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国会要求总统成立一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国会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迫使国防部和内阁正视过去失败的事实和新的威胁,迫使国防部和内阁执行新的法律,国会随后又通过了两个附加法案,以确保新的法律能正确实施。

新的立法确保在几个方面加强特种部队。一经实施,MFP-11财政计划保证,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特种部队具有较充分的财政自决权。此外,由一个司令指挥各兵种的特种部队,将极大地增强特种部队间的相互协作性。最终,一名四星上将和一名特别行动与低度冲突国防部长助理,使特种部队在国防部最高级别的首长联席会议上有了一席之地。

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的组建颇具传奇性。为了尽快解决人员和场地问题,国防部决定撤消一个当时的司令部。美国作战准备司令部在早期是一个常常被误解的部门,根据《高华德-尼可斯重组法案》,它原有的任务已不复存在,而且它的总司令詹姆斯·林德塞有一些指挥特别行动的经验。1987年1月23日,参谋首长联席会议正式向国防部提议,将作战准备司令部改建为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

1987年4月13日,罗纳德·里根总统批准成立新司令部。4月16日,国防部宣布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成立,并向参议院提名林塞德将军为第一任总司令,参议员对这一提名没有任何异议。

1987年6月1日,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举行了庆祝成立大会。国防部长助理威廉·塔夫特和安德迈·威廉·J·考文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讲话,这两个人当初对《努·考安修正案》的态度截然相反。在讲话中,安德迈·威廉建议林德塞将军的新司令部,与军队的主流保持一致,他说:“在特种部队和其他部队之间,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隔阂,有些人希望这些隔阂变得更深,现在,我们首先是要打破它们,其次,要教育所有官兵,要使他们认识并理解到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这样做的重要性。每一支部队都要竭尽全力,以提高美军的作战能力。”林德塞将军知道,鉴于国防部此前对建立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的态度,采纳这一建议将会是一个挑战。

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历任总司令,从1987年,从首任总司令林德塞将军开始,迄今已有7任总司令。后6任为:

詹姆斯·J·林德塞(1987年4月16日-1990年6月27日)

卡尔·W·史延纳(1990年6月27日-1993年5月20日)

华纳·A·唐宁(1993年5月20日-1996年2月29日)

亨利·H·萨通(1996年2月29日-1997年9月25日)

彼德·J·斯古梅克(1997年11月5日-2000年10月20日)

查尔斯·霍兰德(2000年11月至今)

每一任总司令在任期内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自成立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前苏联解体、美军缩编、出现新的敌对国家、地区不稳定因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数量增加等等,特种部队担负着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常规部队、美国驻各国大使和其它国家部门越来越多地使用特种部队。

按1987年《参谋首长联席会议手册》第71~81页所描述的,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的职责,是完成所担负的常规任务,在总统和国防部长的直接授权下,计划和领导特别行动。主要任务是:最后两项任务,“根据MFP-11财政计划,提出、落实预算计划”和“发展、实现特殊行动所需装备、材料、供给和服务保障”,使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比其他任何一个联合司令部都特殊,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它拥有相应的权力。国会赋予特种部队司令部异乎寻常的权威,它能够独立控制特种部队的结构、装备和资源。

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的结构,是首任总司令林德塞将军建立的,它沿用了典型的“联合首长”制。1988年6月,他对这一结构做了两处调整:J8(资源)首长负责执行MEP-11财政计划,增设J9首长,负责心理战和民间事务。

对司令部任务的陈述,涉及地理政治学的变化。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地区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对特种部队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反映出特种部队大量参加维和与人道主义援助的新特点,1993年,唐宁将军修订了特种部队司令部的行动纲领:“在和平时期和战时,随时有效地在世界范围内领导特别行动、民间事务和心理战行动,服务于地区作战司令、美国大使及所在国家军队和其他政府机构。”

特种部队的行动纲领中,还增加了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信息战和控制冲突,加强了防御措施,增加了反恐怖主义的任务。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特种部队,萨通将军继续对司令部的任务、目标和前景进行了修订。1996年10月,他对特种部队的行动纲领作了较小的变动:“在和平时期和战时,为国家总指挥权、地区作战司令、美国驻各国大使,及所在国家军队提供特别行动部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领导特别行动、民间事务和心理战行动。”

1997年10月1日,萨通将军荣升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新当选的总司令斯古梅克将军继续了对行动纲领的修订,他为特别行动部队提出了新目标:“要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有能力、适应性最强的特别行动部队,立志拥有最卓越的官兵和最高的专业水准。”

尽管不断修订,行动纲领的本质是保持不变的。但对于司令部总部的结构,斯古梅克将军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的前任在机构改革方面已经作了一些尝试,如合并职能相似的部门、实现流线型办事程序和重组人力资源等。作为一个前下属部队的司令,斯古梅克将军认识到,司令部总部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关键的部门,而那些被忽视的部门才是特种部队的核心所在。他大胆撤消了传统的“J-首长联席制”,将作战与后勤部门合并为5个“完美中心”,每个中心各由一名一般军官、高级军官或高级文职执行官负责。重组保证了司令部总部的工作以战略作战为中心。J3和J5处合并为行动、计划和政策中心(SOOP);作战模拟和准备处(J7)与计划和审计处合并为军事结构、准备、资源和战略评估中心;情报和信息行动中心(SOIO)包括命令、控制、通讯、计算机和资讯系统处(J6)、情报处(J2)和信息行动处(J3);准备中心和后勤处组成了特别行动后勤采购中心(SOAL);指挥服务中心包括人事处(J1)和特别参谋办公室。重组后的司令部总部确保各种资源的合理应用,使它能更好地为特种部队、地区总司令和美国驻各国大使服务。

要使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真正发挥作用,它下面要有所属部队,这是无可争议的。组建司令部的有关法律这样规定:“除国防部长的指令外,所有驻扎在美国的现役和预备役特种部队,都接受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的领导。”当时的国防部长肯斯帕·温伯格签署了命令,确定了他下属的三个司令部和大部分部队:驻扎在佛罗里达赫尔伯特的第23航空军,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的海军特别作战司令部,和驻扎在北卡罗来纳布拉格基地的陆军第一军。1987年8月14日,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成立之后,温伯格又签署命令成立了联合特别行动司令部,此后,它变成了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下属的一个部门。

划归到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时,第一军是负责美国陆军所有特别行动的部队。它的任务是准备、提供、支持陆军的特种部队,领导对外协助防御、非常规作战、特别情报、心理战、突击行动以及其他相关的特别行动。它的下属部队包括第一、第七和第十特别行动队,第四心理战队,第96民间事务部队,第75游骑兵团,第160特别行动航空大队,预备役部队的国防军部队以及约翰·肯尼迪特别作战中心。

但是,这些单位并非全部归属到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温伯格部长保留了心理战和民间事务部队。1987年年初,国防部长办公室建议成立一个独立、级别低于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的联合司令部,专门负责心理战和民间事务。和其他特种部队的遭遇一样,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心理战和民间事务特种部队被大大削弱,因此,一些支持者担心,把这两个单位并于特别行动司令部,将不利于它的发展。林德塞将军反对这个计划,他认为,将其划归特别行动司令部,有利于保护特种部队的资产和资源,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阿德迈·科隆同意他的意见。1987年10月15日,温伯格部长签署命令:包括现役部队和预备役,所有陆军、空军的心理战和民间事务特种部队,都划归特别行动司令部领导。

但是,温伯格部长的决定并没有完全解决心理战和民间事务部队的问题。在史廷纳将军的任期内,他解决了另一个有关这两支部队归属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国防军的领导人认为,这两支部队只有在战时才归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领导,而平时应归属国防军领导。史廷纳将军经过艰苦努力,促使国防部1993年3月通过了一项决议,正式明确了这两支部队的归属问题。这一决定确保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在和平时期同样有权力指挥和使用这两支部队,司令部全权负责它们的军费开支、训练、装备和组织。

1987年4月16日,海军创建了海军特别作战司令部,它的下属单位仅有海军特别作战中心(训练司令部)。海军第1特别作战队和第2特别作战队(海陆空三栖特种部队即海豹部队及特种艇部队)没有划归到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因为海军方面认为这两个部门和下属部队分别属于太平洋和大西洋舰队,因此不可能划归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指挥。海军部长詹姆斯·韦伯和海军的高级将领们都认为,那样做的结果会使海军特战部队失去与舰队的密切联系。

林德塞将军坚持认为这些驻扎在美国本土的部队应该归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领导。他提出的理由是,海军特别行动部队与舰队的联系,不同于它们与专业特别作战机构相联系,特种部队司令部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部队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和其他的特种部队协同作战。1987年10月23日,温伯格部长把天平倾向了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一边,他签署命令:从1988年3月1日起,海陆空三栖特种部队(海豹部队)、特种艇部队和海军特别作战部队全部移交给海军特别作战司令部,到1988年10月1日,这些部队由特种部队司令部全权负责。

空军第23军是一个很特别的组织,它承担着两个不同但相互联系的任务:它归军事空运司令部(MAC)领导,又作为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下属的空军单位。温伯格部长只把第23军的特别行动部及下属部队划归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包括它的后备国防军和空军特别行动学校。第23军依然承担着MAC的一些任务(比如医药空运、营救、气象侦察及其他紧急空运任务)。林德塞将军希望所有的下属单位都是同级别的指挥部门,因此这种设置就带来了一些问题。

最初,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希望第23军只担负纯粹的特别行动任务,MAC同意这个要求。林德塞将军最关注的是:他调整改革第23军的计划必须通过MAC才能实施,目前的行政隶属关系,对建立国会所要求的指挥司令部是一个阻碍。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将第23军升格为空军作战指挥部,空军参谋长兰瑞·威尔士同意了这个方案。1990年5月22日,空军第23军成为空军特别行动司令部(AFSOC)。军费预算和项目发展,对国会和林德塞将军来说,MFP-11财政计划意味着特种部队在军费预算上拥有特权。尽管《努·考安修正案》所催生的MFP-11财政计划是专门针对特种部队的军费预算,但对法律条文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国防部的一些办公室认为,新的司令部不应该有自己的计划项目备忘录。林德塞将军和其他一些人持相反的意见,经过艰苦的努力,司令部终于争得了做预算和计划项目备忘录的权力。但争论一直在继续,直到1988年9月,参议员努·考安对国会的意图作了阐述:法律明确表明,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司令有权单独制定项目计划备忘录。同月,国会颁布了《公共法100-456》,明确规定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总司令直接向国防部长提交计划项目备忘录。

1989年1月24日,国防部长助理威廉·达福特签署备忘录,使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拥有基于MFP-11的预算权。随后,1990年10月1日,国防部长办公室将MFP-11的选择权授予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1991年10月,又授予其对MFP-11的全部权力。至此,在美军历史上,一个兵种的总司令首次有权作出军费预算和计划项目备忘录。

为了作出全部所属特种部队的预算和项目计划备忘录,司令部要建立一套项目计划和预算的系统。即使有国会的授权,司令部发现要运行MFP-11非常困难。因为参谋力量不足,为完成这些任务,司令部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1989年,空军完成、提交了第一份备忘录。1990年10月,根据达福特的指示,司令部开始执行预算权。1991年,司令部开始全面负责实施计划项目备忘录,司令部能够自主地根据特种部队的任务要求和发展需要,来制定计划项目备忘录并予以实施。MFP-11的建立,使司令部能自行决定如何在特别行动的要求和计划方案之间寻找平衡点。

为了最有效地分配司令部的资源,唐宁将军建立了《战略计划步骤》,在萨通将军和斯古梅克将军的任期内,依然沿用这个分配资源的先后顺序。随后,由于资金越来越有限,司令部必须作出重大的调整,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首先,由于资金短缺,斯古梅克将军将司令部机关与其下属单位合并,这样做的结果,保证了特种部队总司令和下属部队司令(被称为“董事会”)共同决定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在下属司令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其次,由总司令主管资源分配能确保实施过程中的“忠诚度”,军事结构、准备、资源和战略评估中心制定了专门的程序,以监控预算是否按“董事会”的决定实施的。通过这些措施,斯古梅克将军确保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前些时,新上任的美国特种作战指挥部指挥官霍兰德已正式向五角大楼提出,将4 700人的特种作战部队增加9 000人,在2004年10月1日开始的5年期间,他需要230亿美元的额外经费。霍兰德的要求表明美国特种部队将向“特工化转型”,肩负在全球范围内执行打击“基地”和其他恐怖组织的重任。

五角大楼目前正在核定2004至2009会计年度的预算,预定12月送交白宫。美国特种作战指挥部目前的年度预算是49亿美元,占五角大楼预算的1.3%。霍兰德提出增加兵员数目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军种。他增加230亿美元预算的要求,将使特种作战指挥部经费在5年期间每年增加46亿美元。这几乎比目前的正常经费多出一倍。

美军在阿富汗进行反恐战争后,虽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并没有消灭“基地”组织。10个月已经过去了,逮捕“基地”分子的行动越来越困难。“基地”分子还和塔利班残余分子相互勾结,在阿富汗制造了大量恐怖事件。在世界各地,“基地”组织也在频繁活动,仅在“9·11”一周年前夕,美国情报机构就接获了上千条恐怖活动警告,迫使美国政府把警戒等级从“黄色”提高到“橙色”。这使美国“大当家的”非常懊恼。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不满意区域指挥官的表现,认为各地抓获的恐怖分子无论从质量或数量都不尽人意,他归咎于各军种各部门“指挥不当,协调不力”。

由于下一阶段的反恐战将会既激烈但也更加隐蔽,美国高层多次商讨是否把全球打击恐怖主义战争的指挥权,大部分划归特种作战指挥部。

拉姆斯菲尔德和特种部队指挥官霍兰德将军会晤,商讨如何加速逮捕或歼灭“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当时,五角大楼力图低调处理这次会见,称这是一次“例行会晤”,就像拉姆斯菲尔德与其他高级将领类似会谈一样。实际上,在这次会见中拉姆斯菲尔德已向霍兰德吐露了他的想法。

9月上旬,拉姆斯菲尔德和美国军方其他区域指挥官在波林空军基地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特种部队职责转移事宜。据悉,拉氏和特种作战部队高级指挥官都对这一改变“非常热衷”。这些高级军官认为,特种作战指挥部真正有了指挥权后,将在世界各地的反恐行动中大显身手。

指挥权改变后,美国中央指挥部指挥官弗兰克斯仍继续负责阿富汗的所有军事行动,弗兰克斯也指挥了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而在巴基斯坦境内的特种作战部队指挥权移交给特种作战指挥部。

反恐战打响以来,美国特种部队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按照常规,特种作战指挥部一般将部署海外进行战斗,与留在国内接受训练和休息待命的部队维持在一半对一半的比例。为了完成反恐任务,特种作战部队已降低这一比例,2/3的人员已被派往海外。陆军的“三角洲突击队”和海军的“海豹六组”,都已在阿富汗战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除阿富汗外,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格鲁吉亚、也门、非洲和菲律宾等地都有部署,承担追捕和铲除本·拉丹的“基地”组织,以及其他恐怖分子的战斗。如此长的战线,已使他们显得人力单薄。国防部官员指出,特种作战部队最紧缺的是前线指挥员、通信专家和外语人才。

美国历届政府都将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CIA)的任务明确分工,国会还设有监督机构。如今,五角大楼要求特种部队指挥部派遣精锐反恐部队“破坏和摧毁敌人资源”,甚至最终实现美军特种部队能够在那些“尚未与美国直接交战的国家”中更深入地参与长期性秘密行动。在有些情况下,美军特种部队将在“根本不通知当地政府”的情况下,独立开展“秘密剿匪活动”。

此外,尽管由于反恐战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特种部队和CIA之间的界限已逐渐模糊。虽然中央情报局长特内特宣称,自己不反对特种部队执行秘密任务的决定,但美军特种部队最终会执行传统上由CIA执行的任务。

特种杀手  美国媒体援引美国和巴基斯坦官员的话说,美国的特种部队已经进驻阿富汗邻近国家,展开捉拿及暗杀国际恐怖分子本·拉丹的行动,英国、法国和德国也派出特种部队与美军协同作战。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和盟国空军风头出尽,但这次围剿本·拉丹,由于阿富汗地形特殊,特种部队将派上大用场。

围剿拉登的任务是艰巨、危险及广泛的,因此,美国精英特种部队将悉数参与,包括陆军绿色贝雷帽部队和海军海豹部队,英国、法国和德国也均会出动特种部队助阵。特种部队将以三至五人为一个小组,潜入阿富汗山区后,随即展开行动。

特种部队是世界一些国家军队中,担负破袭敌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和其他特殊任务的部队。一般由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直接指挥和领导,少数国家由国防部或军种领导。其主要任务是: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心战宣传、特种警卫,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

这些部队装备精良,素质优秀,“能随时执行源自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许多任务”,因此被誉为军队大家族的“精英”。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折戟沉沙”,而被击落的飞行员落地仅六个小时便逃之夭夭,营救他们的就是美军的一支特种部队。军事专家指出,美国派特种部队围剿本·拉丹是最明智的选择。

1.“绿色贝雷帽”深入敌后

“绿色贝雷帽”是美国陆军中一支规模最大的特种部队,也是最受美国总统宠爱的一支部队,成立于1952年6月19日,主要由游骑兵与二战后的退役军人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以陆、海、空的方式深入敌后,并汇聚足以进行特战的游击、反抗潜在势力。其重点在于游击战。

1952年底,美国第一支特种部队被送往韩国战场。肯尼迪总统走访特种部队诞生地布拉格堡,并对所见的一切感到相当满意。因此,他满足了特种部队队员们长久以来的心愿——将绿色贝雷帽作为制式的服装。

这支部队装备有各种步兵武器和运输直升机,拥有十分先进的通信器材,包括卫星通信和通信距离达2 000英里的轻型通信装备。由于这支部队担负的任务特殊,因而,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非常严格。官兵个人作战技能高超,能在30秒钟内打倒敌人。别动队员会讲多种语言,全部了解东西方和第三世界生产的各种新旧武器,每人能操作85种左右。他们都是步兵战术的专家,精于伏击、诱拐、暗杀、爆破等,并具有在敌占区和恶劣条件下生存的能力。不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进行空降、潜水,从事山地战、丛林战、沙漠战、滑雪战和游击战等特种作战。

海湾战争中,“绿色贝雷帽”被配属到多国部队的营一级单位,为其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关键的通信联络,组织协调战术作战,在“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2.“海豹部队”陆上作战

海豹部队是美国精锐两栖作战部队,极受其他特种战斗单位的敬重。海豹部队在亚洲的显赫战斗纪录,使他们免于在东南亚撤兵后,遭受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相同的折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仍然有37个排的海豹部队,所有单位皆能独立行动,到1990年,其数量已达50个排。

海湾战争期间,海豹小组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沙漠中,乘快速攻击车辆以每小时129公里的高速巡回。这些价值5万美元的沙丘4轮车是采用越野竞赛车改装而成,装备M60机关枪、M1940mm榴弹发射器和AT-4反坦克火箭,它们是海豹小组的武器中值得一看的附加物。海豹小组的FAV是盟军第一批进入科威特市的军事车辆。

3.“三角洲部队”奇兵天降

三角洲特种部队是美空军特种部队的精锐,它担负着远距离侦察、战斗中的救援行动,以及对陆军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等任务。“三角洲”特种部队平时突出跳伞训练,所有队员都具备特技跳伞技能,在空中可以进行漂亮的编队“游泳”,高空跳伞能降到地面一个硬币大小的目标上。

海湾战争一开始,“三角洲”特种部队就遂行直接战斗行动,他们的MH-53J直升机,越过边界进入伊拉克领空,引导摧毁了伊拉克的主要雷达,为多国部队飞机攻击伊拉克西部的重要目标开辟了一条10公里宽的空中走廊,协助拉开了空中战役的序幕。在整个海湾战争期间,多国部队总共有35架飞机被击落,有64名飞行员被俘,空军特种部队执行了七次战斗搜索和救援任务,次次顺利得手。

入选的条件和集训美特种部队是由美国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之上组成的。只有拥有中士或上士军衔的男性军人才能成为特种部队的志愿兵。必要条件包括:必须同意可超期服役,在最后一次服役期间没有前科,在军队服役不能少于两年、受教育年限不能低于12年学制的中学水平,有权接触秘密文件,应具有高智商系数。候选者还须经过体能测试:应着军装和皮靴在水中不记时游50米,两分钟之内俯卧撑52次,仰卧起坐62次,着运动装在14分54秒内跑完3.2公里。每个项目之间的间隔是2至10分钟。

志愿兵的测验是在三周内进行。在此期间,要测试他们的道德心理素质和智商水平。随后两周里,志愿兵们将成为“游击队的俘虏”,进行敌营内生存训练。通过所有考验的志愿兵可进入特种部队学校进修班学习。这时,他们要签订专门合同,表明他们为完成战斗任务,随时准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乘降落伞着陆。

1.特种兵的训练

美国特种部队为培养各个专业的军人,特开设了各类训练班,如侦察员训练班、射击武器训练班、重型武器训练班、工兵训练班、电子通讯和医务专家训练班。除了掌握基本专业外,学员们还可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补充训练,以获得相应职称,如特种部队跳伞健将和一级潜水员等。此外,他们还可参加以下训练班:别动队员班、外语班、生存班、空军瞄准手和调度班、海军陆战队狙击手班、热带森林作战班,及北约其他国家的各种训练班。所有学员必须先接受特种部队基础训练。训练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为期13周。第二阶段为5周,单兵训练提高班三周,小分队训练两周。然后就是训练提高班,为期12周。

特种兵的空降训练分别在两个学校里进行。一个是在布莱格堡,另一个是在杰文斯堡。空降兵必须掌握秘密潜入敌国领土的两种跳伞方式:第一种是从8 000米高空跳伞,降至300米时打开伞的慢速跳伞。第二种是在同一高度跳伞,使用翼伞在方圆10到12公里区域内降落。这些跳伞方式的特点均适用于12个人在夜间条件下着陆。

为执行特殊任务,美国特种部队还培养专业潜水员。训练是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卡罗纳多,为期3周。欲参加这个班的人必须通过体能测试。学员们要掌握各种水下呼吸装置的构造,在大海里参加白天和夜间的潜水练习,掌握从鱼雷发射口出去和返回的技能。小分队的成员或是游泳和潜水员高手,或是跳伞健将,其目的是运用各种手段向敌后方渗透。

在通过一般教学大纲之后,学员应掌握两到三种特种部队所需军事专业技能。每修完一门专业,他们就被派到小分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此后,学员们可申请到培训中心去学习另一门专业或参加其他辅助性培训班。

特种部队的军官(一般是中尉)都要经过13周的各种培训班的学习。培训大纲的内容包括:研究特别行动的策略,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秘密潜入和撤出敌国领土的手段,装备特种小分队的手段、保卫友好国家安全特别行动的计划与实施,对当地居民和敌军开展心理战的计划与实施,军事工程训练和通讯训练。

美陆军特种营的军事训练完全按照强化训练大纲进行,专门委员会每一季度检查一次战斗力水平。特种营军人要完成训练大纲的要求包括:着军装、不带武器弹药游泳50米、携带25公斤重的武器弹药在12公里直径范围内昼夜确定方位、用M16A2型步枪和M9型手枪射击并要求准确命中率。随后,每一个军人要通过考试,完成常规军所要求的18项专业技能的测验和9项特种部队培训大纲的任务。

特种部队军事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年要在特种部队小分队进行一个月的实战演习。他们可在美国本土进行实习,也可在小分队未来分管国家或地区进行实习。

在为期30昼夜的学习训练阶段,部分小分队成员要着便装来到军事行动地区,通过海关和边防检查。此时小分队要接受以下任务:详细研究他们将实施行动地区的地形地貌;寻找基本和备用的接收与空降的场地;秘密隐藏武器弹药、粮食、补给;研究进行破坏活动的目标和接近这些目标和保卫系统;确定所有进入和撤出攻击目标的路线以及改变自己营地的方法;寻找当地的同谋者,与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秘密租房(房主不应知道租房目的)努力结识协助实施破坏目标工作的人员,发展当地能够提供情报的人员,解决交通问题。

一般来说,一支训练有素的小分队要完成以上任务需三周时间。军人们要学习乔装打扮成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鸟类学家的样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所在地区自由行动。

小分队还应该利用谍报人员和同谋者进行策略侦察(弄清楚所在地区敌军的番号、他们的战斗任务和状况)、医学侦察和工程侦察(搜集该地区设施有关情报,自然和气候条件,当地居民的信仰与习惯,地区之间和宗教团体之间的矛盾)。

2.海豹突击队模式

美国海军“海豹”特种部队的雏形出现在1942年,当时还只是“海军爆破部队”,负责登陆攻坚战。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后(包括诺曼底登陆作战),20世纪60~70年代政治格局的变化,地区性冲突加剧,使得美国海军于1962年正式成立了“海豹”特种部队以应付紧急事件。

海豹六队刚开始的战绩不佳。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海豹特种部队亦奉命前往参战,海豹六队的一个排负责对格林纳达西南方的机场进行侦察,可空降时因为装备过重,加上海情异常恶劣,三名队员跳伞后直沉海底,整个任务差点失败。

真正令海豹六队扬名天下的是,强弱不成比例的海湾战争,1991年2月24日沙漠风暴行动前一天凌晨,六名队员渗入科威特海岸,装设了大量炸药。在引爆炸药的同时,海豹队员对岸上不停地以各种轻、重型武器射击,制造两栖登陆假象,诱使伊拉克军从边境调来最精锐的两个共和国卫队师,从而大大减轻了联军地面部队的前进阻力。

由于海豹六队出身于海军陆战队,虽然是三栖特种部队,在装备上更偏重海军,而且海豹特种部队的特长就是能游泳,各种水面、水下科目之多也是他人不可比拟的。

海豹特击队为世界上最具规模也是名声最高的三栖特战部队,而其严格训练亦不是其他一般国家特种部队所能相比的。海豹特击队的前身为海军作战爆破队,这支部队成员来自海军工兵部队,及海军陆战队侦察特击队的志愿人员。队员的甄选与训练由卡库曼将军担任,并于1942年5月在佛罗里达州进行基础爆破及两栖侦查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为对可能进攻的海岸军事目标进行侦察,并使用炸弹排除军事障碍物,使进攻主力部队能够顺利执行登陆进攻任务。而海军作战爆破队的作战模式亦成为现今海豹特击队的作战基础。

海军作战爆破队,每队为6名士兵及1名军官组成。在二次大战期间参与多项登陆任务。至完成诺曼底登陆后,海军作战爆破队参与太平洋战事,并同时改名为水中爆破队。二次结束后水中爆破队也立即被解散。

1947年美国重新编制海军水中爆破队,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6名士兵及1名军官小队,扩展为每队120名士兵与8名军官。并在基础训练中加入更多的两栖作战、渗透侦察作战等新元素训练项目。

直到1950年9月朝鲜战争爆发,水中爆破队又组成并参与战事。在仁川登陆作战中,水中爆破队不只是海岸侦察及障碍物清除,而是深入仁川海岸内的桥梁、铁路、公路等主要军事目标进行清除敌人的任务。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水中爆破队的任务范围,比二次大战时的更多元化,他们更是首队使用直升机进行,包括水面跳伞、急降垂绳、天钩及渗入朝鲜境内进行护送间谍等多项特殊任务的部队。

在朝鲜战争时期(美苏冷战期间)各军事策略专家认为,世界将会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比大规模战争的大。至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金乃迪认为有必要成立一支特种部队,以执行对抗这类非常规战争。而海豹特击队就因此而成立。

海豹特击队正式成立于1962年1月1日,由美国总统约翰·金乃迪直接负责,分为海豹一队和二队,在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执行任务,初期执行海上非常规作战、反游击战和秘密渗透任务等。第1特战群现在所有的海豹特击队均隶属于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下辖的第1特战群、第2特战群和海军特战发展群,目前编制上大约2 000人。

第一特战群

驻守加州圣地亚哥的科罗拉多海军基地下辖的特战指挥中心,包括:特击队总部、海豹1队、海豹3队、海豹5队与海豹第一SDV队和第一特种小艇中队。

第二特战群

海豹一队负责东南亚地区;

海豹二队负责欧洲地区;

海豹三队负责中东地区;

海豹四队负责中南美洲地区;

海豹五队负责东北亚地区;

海豹八队负责非洲地区。

海豹特击队负责执行全球各地域的海军特战任务。为适应在全球各地可能随时有任务执行的情况,每队海豹特击队都能够在24小时内部署到他们管辖的地域。

要成为海豹特击队前,参加者必须为海军官兵,男性28岁以下,要求视力单眼差别为20/40~20/70,不能色盲。基本笔试合格获得高分及需要通过基本体能测试及游泳体能测试:

两分钟内完成42个掌上压;

两分钟内完成50个仰卧起坐,8个引体上升;

穿上战斗服在11分30秒完成1.5公里跑步;

12分30秒内游500码,蛙式及侧泳。

合格后的海军官兵可成为初期海豹特击队学员,并派往海军特战中心,进行共29周的基础水中爆破及三栖训练,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令学员的体能及心智皆符合作为海豹特遣队成员的标准。训练过程中,对学员的要求会不断提高,令学员在高度压力底下把个人的体能及坚忍精神发挥至极限,并且从中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整个训练过程中,受到淘汰或自愿放弃的比率高达70%,内容分为4个阶段。

基础水中训练有一个传统:在训练中心的门前有一个雾钟,受不了严格训练的学员只要敲三下这个钟便可以退出训练,大家都把这个钟称为“Mr.Bell”。

基础水中爆破训练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9周,包括体能训练(PT Physical Training)、障碍训练(O Course Obstacle Course)、地狱周(Hell Week)、水中侦察训练(Hydrgraphic Reconnaisances)。整个训练课程以七个人为一班的编制进行,每一个班会被分派到一艘橡皮艇,这艘橡皮艇将会陪伴他们渡过整个BUD/S基础训练完结。

陆上体能训练期为6周,海上体能训练期为3周。学员大部分时间都进行不停的长跑、基本体能运动,穿越绳网、木板、铁丝网阵等各式各样的障碍物,在沙滩上做翻滚动作,在冰冷的海中游泳与潜泳,水中上落橡皮艇、划艇、海岸渗透侦察和水中求生训练等。其中第五周称为“地狱周”训练,学员们整个为期5天的体能测试中,将会不断进行各项体能活动,学员每天平均只能睡20分钟,经过3至4天不眠不休的体力消耗后,教官会叫学员好好的坐下,写一编“我为何要成为海豹特遣队的一员!”的文章。最后一项被海豹队员称为“环球大巡航”的橡皮艇航程训练,学员们托着橡皮艇跑到基地大门前,通过大门再跑到2公里外的沼泽地,在那里下水划过诺福克港区,再沿着渡轮的航道划向港外的查沙毕克湾,划到指定距离后,再顺着水流的方向划向圣地亚哥的滩头,抢滩后再顶起橡皮艇从沙滩跑回基地,这样连划带跑,总共16海里的航程加上约5公里的路程,完成后方可通过“地狱周”的训炼,绝大部分被淘汰或放弃的学员都是受不了“地狱周”的严格考验。通过“地狱周”的考验后,学员便会接受水中爆破训练及水中求生训练(Drown-proofing),学员会被绑着手和脚,在泳池中不断进行水中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学员会被分为2人一小组的“游泳拍档”,此后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是以这个形式进行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队员间的团队精神及互相信任。水中侦察训练并非只在水中进行,还包括了岸边的地区。

第二阶段:

为期7周的第二阶段训练,训练包括徒手潜水,使用水下呼吸器(scuba)、无气泡式水下呼吸器(Dareger)、战斗导航板(Attack Board)水中导航技巧。并且利用停泊于港中的各种军舰作为训练目标,实习水中渗透,成为一个真正的战斗蛙人。

第三阶段:

学员会在圣玛斯岛接受为期10周的第三阶段的训练,内容包括爆破、侦察、陆上作战、小队战术、各种武器操作、游绳攀降、夜间战斗、长程侦察及巡逻、收集情报、传统及电子通讯技巧、直升机渗透及撤退技巧;学员亦会学习如何利用爆药清理滩头,好让后续部队登陆的技巧。前5周为理论及基础课程,最后4周会进行各种技巧的综合训练和实习。最后的5天学员要根据教官的指示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其中一项名为“求生、躲避、拯救及逃脱训练”,学员在模拟实战的环境,完成教官指示的任务。

学员完成BUD/S后,必须再进入海豹特击队或海豹运输载具(SVD)部队实习六个月包括:

10周海豹运输载具基本操作程序课程;

9周海豹运输载具基本保养、维修课程;

6周特战快艇(SWCC)作战技巧课程;

2周海军特战司令部制定的特战技巧课程;

3周潜水用具基本操作、保养、维修课程;

3周海岸作战技巧(MAROPS)课程;

2周水底爆破技巧课程;

3周伞具基本操作、保养、维修课程;

3周日间、夜间、HALO跳伞训练课程。

合格后,学员将获颁发海豹特击队三叉徽章,成为海豹特击队队员。

但事实上,海豹特击队平时就是不断训练再训练,以确保全部队员能保持在最佳状态。其主要训练为特战技巧、特殊地形跳伞、海豹战术训练(STT)、反恐怖训练(CT)、水中特战运输载具操作、另外负责狙击手任务的队员,还需要接受4星期学习武装训练与精确射击课程。

3.三角洲特种部队模式

三角洲部队号称美军中最神秘的特战部队,也是美军中精锐的反恐部队,但三角洲部队从未被美国军方所承认的一支特战部队。三角洲部队前身可以说是一支在美陆军中临时组成的蓝光反恐特战部队。这支部队成员约有40人,成员主要为美军第五特种作战群。其后三角洲部队组成,蓝光反恐特战部队也解散。

1977年10月13日在索马里发生的摩加迪沙恐怖分子劫持德航事件中,使美国认为政府有必要成立一支反恐部队,而委任成立三角洲部队的贝克威兹军官是60年代英国皇家特种空勤队(SAS)成员,三角洲部队的入伍测试,亦以英国皇家特种空勤队(SAS)的入伍测试作蓝本。在1977年11月正式定名为三角洲部队。而三角洲部队的入伍测试持续到1978年5月完成初期的入伍测试。当时共73名学员入选,其后进行19周的基本技术训练。三角洲部队驻防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格堡,此地称为围场(The Ranch),主要训练中心在莫特湖(Mott Lake)。

要成为三角洲队员前,参加者必须为特战部队成员,要求视力单眼差别为20/40~20/70,不能色盲。参加者必须通过长达30天的基本体能测试及面试测试,此入选试称为信心课程。内容包括:

1分钟内完成37次仰卧起坐;

1分钟内完成33掌上压;

12分钟内完成2公里跑步;

全副装备进行100公尺游泳;

20小时内完成40英哩定向测试;

18英里负重越野行军。

此时将有75%参加者被淘汰。余下参加者进行心理评估及面试,内容主要为日常作战技巧及突发问题处理。

19周的基本技术训练内容包括:

战斗射击、爆破技术、徒手格斗、侦察技巧、室内近战、狙击技巧、高速行驶……

三角洲部队的架构也参考英国皇家特种空勤队(SAS)的规格,营下分成四个连。现时三角洲部队(DELTA FORCE)与其他部门:CIA、FBI、NSA等直接联系有关世界各地恐布分子的资料、名单及有关行动。

特种兵的装备与徽章特种部队的装备基本为美国造,但由于特种部队的行动通常为8人一班,两个火力小组,所以,单兵的装备不尽相同。尖兵一般会使用M16系列步枪或Benelli M4散弹枪。队长一般使用小巧型的M16,配备曳光弹而不是一般子弹,负责指示射击方向。步枪手使用M16、M14、M4A1步枪或MP5冲锋枪(现在知道为什么CS里会有B43-M4A1了吧),M60E3机枪是专为海豹研发的,使用7.62mm口径的子弹,用来提供“面积”火力。结构十分简单的M203榴弹投掷系统也被海豹广泛采用,它使用40mm的榴弹,能够提供很好的间接支援火力,配合不同弹头有不同的火力效果,即使装甲车辆亦可摧毁。

美国特种部队的特点还表现在军服的式样和徽章的区别。在美国武装力量中,特种兵头戴“灯塔”标志的贝雷帽,特种部队分队的番号不同,其贝雷帽的颜色也不同。据统计,一共有32种“灯塔”标志,分别代表着特种部队不同的小分队、个别连队和独立分队。

美国特种部队中以箭与匕首交叉的“灯塔”图案贝雷帽格外引人注目,图案还用拉丁字母“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组成。军人左肩上是用英语“特种部队”和“空降兵”写成的肩章。毕业于别动队训练班的军人在胸章上的“特别行动部队”和“空降兵”字之间还有特殊符号。美特种部队军服的标志是绣有蓝色矛与盾的肩章,一般都缝制在左肩上。在盾牌上绣着一个黄色的矛,下面是闪电图案,具有可在海、陆、空实施行动的寓意。图案上还绣有拉丁文“无敌”字样。此外,每个特种兵小分队还都有自己的徽章和座右铭。比如,第10分队的徽章是特洛伊木马,下面是带有轮子和翅膀的图案,标志着该分队成员经过了空降训练。美国五角大楼已将特种部队列入战略部队序列,并准备赋予其特殊地位。

海豹特种部队的队徽是一只老鹰两爪各抓着一支枪及鱼叉和海锚所组成。海锚代表美国海军;老鹰则代表美国精神;枪象征着捍卫美国的意思;鱼叉则是海豹蛙人引以为豪的海战技能。由于队徽很像“百威”牌啤酒的标志,所以被戏称为“百威徽章”。每位通过严格训练的海豹队员,都会将胸前的队徽视为毕生最高的荣誉。反恐、实战案例  
1.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姆鹰”

自“9·11”事件发生后,一支神秘的美军部队就一直配合阿富汗的北方联盟,对塔利班大打出手。它在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中攻城略地,进退自如,曾经一度将美国人认为的恐怖大亨本·拉丹的藏身之处,锁定在很小的范围内。与此同时,它的影子也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成为美军出击阿富汗的一记重拳。这是一支什么部队呢?它就是有着丰富山地作战经验的美军第10山地师,它为美军彻底赢得了新世纪的第一场战争。

2001年11月14日的一个暗夜里,山地师的特种作战人员秘密潜入了阿富汗。他们不但携带了技术含量很高的引导器材,还通过遥控指挥着几架非常先进的“捕食者”无人侦察机。不久,他们就发现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正在一个旅馆活动,并迅速将信息传递到了美国本土作战指挥中心,紧接着在喀布尔地区上空盘旋的3架F-15战斗机在接到指令后,毫不留情地向该旅馆倾泻了大量的导弹,该旅馆建筑物瞬间化为灰烬,基地组织有多名领导人在这次袭击中丧生。

逮捕或击毙以本·拉丹为首的恐怖分子和塔利班的领导人奥马尔,曾一度是美军对阿富汗动武的主要目的之一。恐怖分子经常藏在洞穴,行动诡秘,昼伏夜出,而且戒备森严,一般的侦察手段很难获得其藏身的具体情报。开战后,山地师的人员一方面与反塔联盟部队紧密配合,在他们的控制地区内展开了“地毯式”的搜捕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对塔利班撤走时留下的房屋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他们还协助反塔联盟士兵盘查过往车辆,封锁道路和边境,防止塔利班领导人和本·拉丹化装潜逃,最终将本·拉丹可能的藏身之处,锁定在阿富汗东南部一个方圆30公里的区域内。当时,这一区域被戏称为“拉登的生存空间”。

鉴于美军第10山地师在阿富汗的精彩表演,它被世界舆论称为,盘旋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山姆鹰”。

2.“沙漠风暴”行动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时间凌晨一时,伊拉克共和国卫队10万大军在几百辆坦克、装甲战车的配合下,趁着夜色闪电般地突进了科威特,由此,引发了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迅速作出了反应。从8月7日开始,美军在海湾地区进行了有史以来机动距离最远、所用时间最短、运动速度最快的作战力量聚集和调动。到了10月,美国组织了一支有44个国家参加的多国部队。人数最多时达75万多人。

尽管有这么多的人员和大量先进装备,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仍忐忑不安。他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手中有一个“杀手锏”——“飞毛腿”导弹。

“飞毛腿”导弹的射程为50~300公里,命中精度为300米,从瞄准到发射大约需要7分钟,它是前苏联研制的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最让施瓦茨科普夫担心的是“飞毛腿”导弹能够安装核弹头和化学弹头。萨达姆曾扬言,要用装上特殊弹头的“飞毛腿”教训一下“入侵者”。

伊拉克的“飞毛腿”与前苏联的“飞毛腿”有所不同。伊拉克从前苏联进口大量的“飞毛腿”后,在萨达姆的授意下进行了改装,主要是增大了“飞毛腿”的射程。改装后的“飞毛腿”射程增加了一倍多,由原来的300公里增加到了640公里。

假如一枚装有化学弹头的“飞毛腿”导弹,在多国部队的驻地爆炸,那将使战争变得十分复杂。施瓦茨科普夫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怎样才能知道伊拉克的“飞毛腿”是否安装了化学弹头或核弹头呢?眼下,最好,也是惟一的办法就是派特种部队深入伊拉克境内探究虚实。

当布兰特中校听说施瓦茨科普夫要召见他时,心中已明白了几分。可是,当施瓦茨科普夫命令他不但要弄清伊拉克“飞毛腿”的弹头情况,还要抓回一个导弹专家的时候,他还是感到有些突然。“难呀,抓回一个导弹专家谈何容易。”布兰特中校心中在想。施瓦茨科普夫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这次任务难度很大,但如果我们不抓回一个了解情况的导弹专家,我们就无法弄清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所有情况。我相信你们有办法完成任务。”

布兰特中校曾在施瓦茨科普夫指挥下,多次出色地完成过重要任务,对施瓦茨科普夫的指挥艺术和才能深信不疑,这一次,他又充满信心地踏上了征途。

夜,伸手不见五指,美军特种部队的几架直升机在布兰特中校的指挥下,疾速向伊拉克境内飞去。直升机飞行高度很低,几乎是擦地而行。每架直升机上坐着十几个头戴绿色贝雷帽的特种部队队员。

直升机在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来到预定地点。直升机刚一降落,一个个黑影就跳出机舱门,径直向一个“飞毛腿”导弹阵地扑去。

此刻,伊军的“飞毛腿”导弹阵地静悄悄的。尽管伊军士兵心中都清楚,战争就要爆发了,但这个阵地毕竟远离伊、科边境,又是设在沙漠中的一个极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

麻痹思想和缺乏对现代战争特点的认识,使驻守这里的伊军士兵遭到灭顶之灾。从直升机上跳下的黑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设在阵地外围的哨兵。随后,一群黑影包围了一顶大帐篷,另一群黑影扑向导弹发射阵地。

那顶大帐篷是“飞毛腿”导弹的指挥控制中心。帐篷内一名参谋人员正在值班,其他人已进入了梦乡。值班参谋警惕性很高,他听到外面的声音有点特别,急忙起身查看,刚走到帐篷前,一支微型冲锋枪的枪口就顶住了他的腰,一句声音低沉,但十分威严的生硬的阿拉伯语传入他的耳朵:“不要出声,把手举起来!”值班参谋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的嘴就被一块胶布牢牢地粘上了,双手也被反绑起来。紧接着,十几个脸上涂着迷彩的特种队员出现在帐篷里。“我们是‘绿色贝雷帽’,你们被包围了,我们不想伤害你们!”正在梦中的伊军官兵,一个个从行军床上爬了起来。“双手抱头,站成一列!”一名特种队员喊道。伊军官兵随后用双手抱住头站成了一列。

就在一群“绿色贝雷帽”冲进帐篷的同时,另一群“绿色贝雷帽”来到了导弹发射架旁,他们迅速将一枚“飞毛腿”导弹大卸八块,对导弹的一些情况进行核实,特别是弄清了“飞毛腿”导弹有没有安装化学弹头和核弹头,命中率提高了没有,选中了哪些目标。

随后,两群队员携带着重要资料、部分重要零部件和一名指挥官、一名伊拉克导弹技术专家登上直升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走了。

布兰特中校带着胜利的果实回来了,而施瓦茨科普夫的心仍然紧绷着。“飞毛腿”虽然没有装化学弹头和核弹头,但“飞毛腿”给美军带来的威胁一点也不小。开战以来,伊军频频发射“飞毛腿”导弹,给美军及其他盟国军队造成一定损失,如果让萨达姆任意打下去,将会导致更多的伤亡。施瓦茨科普夫决心彻底搞清伊军“飞毛腿”导弹的情况并予以摧毁。

这次,美军从“绿色贝雷帽”部队中挑选出长相与伊拉克人相似,能说一口流利阿拉伯语的美籍阿拉伯人。他们除了每人配带轻武器、激光目标指示仪、望远镜等装备外,每人还配备了一架照相机和摄像机。

进入伊拉克后,“绿色贝雷帽”化整为零,3~6人一组,昼伏夜出,行动十分诡秘。

就在“绿色贝雷帽”潜入伊拉克几个小时后,多国部队指挥部就收到了他们报来的第一批目标的图像和精确坐标。

施瓦茨科普夫心中大喜,他立即命令轰炸机起飞,向这些目标实施空中打击。

虽然有许多“飞毛腿”导弹阵地被多国部队摧毁,但是,不知为什么,伊拉克仍旧有“飞毛腿”不时地起飞。1991年1月25日,又一枚“飞毛腿”飞向了驻扎在沙特阿拉伯的一座美军兵营,炸死28人,炸伤100余人。

伊拉克的“飞毛腿”再次激怒了美国人。担任寻找“飞毛腿”导弹任务的美军特种部队官兵又深入伊拉克腹地分散搜寻,各自为战。

20多个小时过去了,毫无收获。一名士兵感到精疲力竭,便躲在一个沙丘后面休息。他打开电台,打算叫来直升机把他转到另一地区去搜寻。

突然,他发现远处的沙漠地带有一个“飞毛腿”导弹的机动发射架正缓缓地移动。他立即拿望远镜仔细观察,只见在这个发射架不远的地方还停着两个机动发射架。再向远望去,他大吃一惊,只见隐隐约约有几十个导弹发射架正在这个地区集结。他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

原来,这是萨达姆的一个作战计划。

“飞毛腿”导弹是萨达姆手中的“杀手锏”,伊拉克军队把保护“飞毛腿”看作是一件决定战争胜负的大事。因此,伊军千方百计地隐藏“飞毛腿”。

从开战以来,伊军发射了70余枚“飞毛腿”,虽然给多国部队造成一些伤亡,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萨达姆认为这是火力分散造成的,要集中火力,先消灭多国部队的一个或两个目标。如果能够集中20枚甚至30枚导弹,同时射一个目标,肯定会摧毁它。即使美国人用“爱国者”导弹拦截,也不能同时对付这么多“飞毛腿”。

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形成了:集中“飞毛腿”导弹,向以色列发起攻击,把以色列拖进战争。

施瓦茨科普夫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空军直升机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把执行搜寻任务的特种部队官兵撤出来。

特种部队官兵刚刚撤离这个地区,美军的A-10攻击机便对“飞毛腿”导弹的集结地发起了猛烈的连续不断的火力突击。历时6个小时的攻击,使29枚“飞毛腿”导弹化为灰烬。

由于特种部队的出色表现,从1991年1月26日以后,伊拉克便没有成功发射“飞毛腿”导弹的记录了。这样,就使海湾战争形势向更有利于多国部队的方向发展。被萨达姆导弹战术折腾得晕头转向、惊恐不安的多国部队,心里平静了许多。那些被不时的警报尖叫声,爱国者导弹的呼啸声,以及“飞毛腿”导弹的轰炸声吓得心惊肉跳的以色列等国公民,也从防空洞里走出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表彰“沙漠风暴”行动中有功人员的早餐会上,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切尼专门接见了特种部队的这名士兵。切尼握着他的手说:“你从‘飞毛腿’导弹基地那儿来,你使以色列没有被拖入战争,真了不起!”

3.格林纳达行动

1983年10月13日,格林纳达政府军司令官奥斯汀和副总理科尔德一起发动了政变,将总理毕晓普秘密处决了。

事隔一星期,发动政变的军方接管了政权,成立了以奥斯汀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并软禁了英国女王所任命的格林纳达总督斯库恩。惧怕格林纳达“输出革命”的东加勒比国家“紧急要求”美国出兵。美国的决策者也认为前苏联远隔重洋,鞭长莫及,正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据美国情报部门当时掌握的数字,格林纳达政府的兵力总共才2 000余人,编为两个步兵营,一个野炮连和一个高炮连。格军没有空军和海军,也没有坦克。比较能打仗的是古巴派去修建机场的一个七百余人的战斗工兵营,包括百余名专家、顾问等,指挥员是古巴的托尔托洛上校。他们主要部署在萨林斯机场和附近营地,以及从机场到首都主要公路线上的一些据点。这些古巴人经过一定的正规训练,装备有小型高炮和轻型武器。

现在,格林纳达这只“小鸡”遇上了美国这把“牛刀”。美国“海豹”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的1500余人搭乘5艘两栖舰船担任“主攻手”。

空军登陆部队担任作战掩护和支援任务的是第22航空母舰战斗群,内有排水量7.8万吨的“独立”号航空母舰,以及另外5艘战斗舰艇。各类舰船15艘,总排水量在12万吨以上。

如果将这些舰艇连成一片挂在天上,足以遮住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的阳光。此外,三四百名所谓多国警察部队紧随其后,好像趁火打劫的叫化子。

其实,美国早就瞄着格林纳达的政局变化,早就暗地里进行着军事准备。自从古巴派出工兵部队帮助修建机场起,美军就不断地通过侦察卫星监视机场施工进度和古巴帮助修筑的其他军事设施的情况。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军队的特工人员动用了各种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了详尽的地形和交通图。

10月23日,美国驻贝鲁特参加黎巴嫩多国维持和平部队的海军陆战队营房被炸。就此事件,美国已放出风去一定要报复。

前苏联马上命令其南部的海、空军和驻叙利亚的军事人员高度戒备,并向黎巴嫩海面调集军舰,准备对抗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可万万没想到,精明的前苏联人中了美国声东击西的诡计。

在转移了前苏联战略视线的情况下,美国便暗中将原定驶往地中海东部与前苏联对峙的两支海上舰船编队,改作突袭格林纳达之用。

为了伪装得逼真,两支海上舰船编队不惜绕道千里,先是完全按驶往中东的正常航线航行,往东北方向前进,直到20日才突然掉转了船头,直扑格林纳达。

与此相似,美军在战前的集结兵力也是隐蔽地进行的。其担负突击梯队任务的陆军别动队员和军事装备,直到行动实施的前一天,才打着参加加勒比海多国警察部队所谓联合演习的幌子,空运到巴巴多斯前进基地。作为先锋的古尔丁比他们只早到四五个小时,真可谓仓促上阵。

10月25日晚,暴怒的“山姆大叔”们像被红布激怒下的公牛,分别从巴巴多斯、格林纳达附近海域和本土的三个待运地点,乘运输机和直升机,在海、空军航空兵火力支援下,从北、南两个方向,对格林纳达实施空降突袭。

“海豹”突击队恰似这“暴怒”公牛的尖角,不一会儿,它们的直升机首先出现在格岛东北部的珍珠机场。

美国海军特种部队的“海豹”突击队,和绿色贝雷帽部队、“奈斯特”小队、快速反应小分队、三角洲部队,以及空军的第1特种作战大队等部队一样,是美军值得夸耀的作战王牌,它们都有着箭与剑交叉的标志。“海豹”突击队虽然仅二百来人,但却是美国海军中的精华,是受总部与总统直接指挥的尖刀和铁拳。

古尔丁时刻牢记着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教诲:“速度来源于训练、体质、信心、斗志、适当的运输和熟练的指挥。”

在这一前提下,古尔丁完全依照自己的作战方式,即采取外科手术式的瞬间打击,捞一把就走;或超越登陆式的闪击,迅速达到战略企图。可悲的是,格军在突然袭击之下,不知所措,甚至连对手是谁还没弄清楚,就缴械投降了。

难怪突击队员们都穿着清一色的绿色迷彩服,这种无国别的战斗服几乎在世界上任何军队都有。古尔丁率部首先横扫了通往机场指挥塔的防御力量和设施,然后抢占了指挥塔。

另一分队则袭击了驻机场的兵营。

当时格军正在睡觉,突击队员们在处理哨兵时,没提防让哨兵开了枪,使行动暴露了,被惊醒的格林纳达士兵纷纷逃遁。为了扩大和巩固战场,古尔丁亲自率一部分突击队员拔掉了通往机场外的一个据点,以便在此设伏阻止敌之援军。

其实,格军的纵深并没有相应的部署,防御既缺乏弹性和韧性,又无机动兵力,根本无法支援。等古尔丁瞎忙了一阵子醒悟过来时,人已搞得精疲力竭了。他好像受到了侮辱,脾气大发,咒骂这种恃强凌弱的战斗太轻松太没劲了,简直像是一场演习,完全是用牛刀杀鸡。

从南路进攻的美军运气比“海豹”们差多了。

陆军特种部队第75团两个别动营受到古巴士兵的顽强抵抗。这些古巴战士不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他们虽然是工兵,但熟谙作战的路数,而且,看得出认真研究过美军的战术,致使从运输机实施伞降的七百余人,直到第82空降师的两个营和多国警察部队的1500余人机降增援后,才将古巴士兵击溃。

珍珠机场被“海豹”突击队占领后,后续部队的800余人也先后着陆,占领了机场及附近的要地。

为了配合南路的攻势,“海豹”突击队又搭乘两栖攻击舰“关岛”号,从格岛的北面绕到西海岸大马尔附近的海域,这里离首都圣乔治仅一公里多。尔后,由第2突击中队强行垂直登陆,这并非冒险,因对方的防空能力几乎为零。

第1突击中队则在古尔丁率领下乘13艘登陆艇实施登陆,然后换乘5辆M-60型坦克,在作战飞机支援下,由北向南逼近大马尔。在解决了为数不多的守敌之后,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首都圣乔治的总督府。

10月28日晨,绿色迷彩服上的一层露水开始蒸发,潮湿清新的空气使古尔丁加快了脚步。这五十来个士兵是他从“海豹”队中精选的,他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积木方式,将几个“专家”组编在一起,有负责通信的,有负责爆破的,甚至还有两名精通战地急救的人员。此刻,这伙专家群体,正默默地沿着海边朝着圣乔治城进发。

这次他不是担任攻坚和厮杀作战任务,而是负有特殊的使命:直扑圣乔治的总督府,救出被软禁的斯库恩总督,将他安全转移到“关岛”号两栖突击舰上。

在美军的特种作战史上,有很多失利的战例,其成功的营救战例更是屈指可数,无论是第39届总统卡特签署的“饭碗行动”计划,即营救驻伊朗大使馆被扣押的人质作战,还是第41届总统里根批准的“营救越南山西战俘营被关押战俘作战”计划,都栽了跟头。“也许美国根本就没有这份运气!”古尔丁忿忿地想,眼下,这里不是倒霉的德黑兰和越南山西战俘营!

古尔丁率小分队沿着美、格两军作战的间隙地带向市区突击。原来,他曾设想用直升机来个神不知,鬼不觉的隐蔽秘密行动,来个突然袭击,但这样做很容易暴露行动企图,弄不好会危及总督的生命安全,自己回去也无法交差。所以,他特别叮嘱突击队员们在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慎重,发扬“海豹”突击队过去那种干净利落、突袭致胜的特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扭转一下美军绿色贝雷帽部队的形象。

根据情报,古尔丁认为最理想的突袭位置是总督府的后院。那里院墙较高,防守上较松,离软禁斯库恩的地方也较近,不至于因过久的争夺而耽误了营救总督的时间,进而危及总督的性命。再一点有利因素是,院外不远处有一块大草坪,可作为直升机的起降场,给突击队留下后路倒没什么,关键是要安全地将总督弄出去。

突袭分两步走:在第一小队与守军交战的同时,第二小队爆破围墙,打开缺口直扑总督软禁处。在下令袭击时,古尔丁派遣了三个人等候在草坪附近,等战斗一有进展,迅速将草坪上的几顶帐篷清除,同时与“关岛”舰联络,派直升机来接应。

特种作战部队的准备工作一向是很紧张的,不可能有充裕的准备时间。此次作战从抵达格林纳达,到进攻发起前后不到15分钟。第1小队的突击队员集中火箭筒、轻机枪,还有人手一支的M16A2式冲锋枪,向目标突然射击。M16A2式冲锋枪是美国科学院轻武器公司研制改进了25年的最新成果,其威力领先于一般的冲锋枪。

火力袭击后,永久工事一片沉寂。当古尔丁冲上前去的时候,他顿时火冒三丈。原来,费了不少弹药摧毁的竟是一座空阵地。就在他的冷笑还未收敛时,庭院的两旁房间里突然响起枪声。他身边的队员一下子倒了好几个。

“好阴险的家伙,竟然躲在暗处打黑枪!”古尔丁愤愤地想。最令他恼火的是无一伤亡的纪录就在他率队执行任务当中破了例。

不能恋战,灵活多变是这次行动的准则。古尔丁一边调整力量与守敌对垒,造成一种死攻的阵势;一边亲自率领第二小队绕到围墙边实施爆破。

“轰”的一声巨响,特殊高效炸药起了特殊作用,一段围墙被炸了个大洞,这种不摧毁整个建筑的定向爆破法,不至于让倒塌的瓦砾阻挡突击道路。

根据内线情报指出的具体位置,古尔丁很快确认了软禁总督的房间。他击毙了一名看守,踹开了挂着锁的房门,连拖带抱地将总督等人护送出庭院。临行前,他命令爆破手将剩余的炸药全部安放在各建筑物上,要求将方才炸开的缺口堵上,以挡住追击士兵的道路。当古尔丁的“海豹”突击队员们保护着总督等人赶到草坪时,直升机的轰鸣声已经临近,他们圆满完成了解救总督的任务。

2.波斯湾“重要意志行动”

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进行了“重要意志行动”,以确保中立国的油轮和其他商船安全进出波斯湾。1986年12月,伊朗袭击一艘油轮的事件发生后,科威特提出要求它的11艘油轮悬挂美国国旗,以得到美国海军的保护。1987年3月10日,里根总统同意了科威特的要求,希望由此阻止伊朗人的进攻。“重要意志行动”计划是乔治·B·克里斯将军领导的中央司令部制定的。

但是,美国海军舰队的保护并没有阻止伊朗人的行动,他们用水雷和小艇不断骚扰科威特油轮。为了阻止伊朗人,美军要在北波斯湾部署巡逻队监视伊朗人的行动。特种部队组成了巡逻队,包括陆军直升机队、海军海豹部队和特别小艇队,这些受过极佳训练的人员加上最精良的装备,能够很好地监视敌方的行动,特别是夜间伊朗人开始布雷的时候。陆军特别行动直升机机组人员经过夜间飞行和作战训练,这些直升机很难被雷达侦察到,它们的声音相对很小,因此,容易接近目标。海军特别作战巡逻艇船身较浅,可以有效地避开水雷。

1987年7月底,中东部队司令、海军少将哈罗德·J·伯森要求使用海军特别作战资源。6艘“马克Ⅲ”巡逻艇与其他特别艇和两个海豹小队很快到位。8月,两架MH-6、4架AH-6直升机和39名特种兵接到命令,立即开赴中东,他们的行动被称为“主要变化Ⅰ行动”。

中东战区司令部决定把两艘驳船“大力英雄”号和“威布朗Ⅶ”号改装为移动海上基地,这样就解决了没有陆地基地的困难,而且在北波斯湾游动的海上基地能够避免伊朗人的水雷和小艇攻击。每个海上基地可载10艘作战艇、3架直升飞机以及燃料、武器装备、修理车间和150余名工作人员。10月,两艘“海上基地”正式开始行动。

在此之前的过渡时期,特种部队从不同的军舰出发进行行动。8月8日,直升机开始护送船队通过波斯湾,侦察伊朗人布水雷的迹象。9月,巡逻艇开始执行护送任务。很快,特种部队就证明了他们不是来波斯湾旅游的。9月21日傍晚,一架MH-6和两架AH-6特战直升机从“杰瑞特”号护卫舰上起飞,跟踪一艘“伊朗阿尔”号伊朗船。直升机发现那艘船熄灭灯开始布雷。接到开火命令后,直升机用机枪和火箭对那只船发动攻击,阻止它的行动。伊朗船员正在把水雷推进水里,直升机持续开火,迫使船员弃船逃生。

然后,海军少将伯森命令“瓜达康纳尔岛”号上的海豹突击队投入行动,前去占领“伊朗阿尔”号,两艘巡逻艇支持他们的行动。很快,海豹突击队登上了“伊朗阿尔”号,发现了9枚水雷,还有一些其他的武器。巡逻艇救了10名在救生艇上逃生的伊朗人,另有13个穿救生衣逃生的伊朗人也被救了起来。在船上找到的有关资料,记载了伊朗人的布雷地点,证明他们违反了不得在公海布雷的国际法。9月26日,“伊朗阿尔”号在深水中沉没。

10月上旬,“移动海上基地”在北波斯湾投入使用。从这两个基地上,美国巡逻飞机和直升机能够监视伊朗飞机在北波斯湾的行动,阻止他们发动进攻。很快,巡逻艇和AH/MH-6特战直升机的行动人员就发现了伊朗人的行动规律:白天他们藏在伊朗海域的油井附近,一到夜间,他们便沿着为油轮导航的海上浮标进行行动。

摸清了他们的行动规律后,10月8日夜间,特种部队派出3架直升机和两艘巡逻艇向浮标区域进发。AH/MH-6特战直升机首先到达,开始向抛锚在浮标附近的伊朗船只开火,一阵短暂密集的炮火后,3艘船全部沉没,这时美国巡逻艇驶来,从水中俘虏了5名幸存的伊朗人,他们随后被遣返回伊朗。

10月19日,特种部队采取了新行动。3天前,伊朗的“蚕式”导弹击中了悬挂美国国旗、在科威特城附近靠近输油管道的“海上岛城”号油轮,17名美国士兵和1名上尉受伤。19日这一天,“敏捷射手行动”开始了,4艘海军驱逐舰炮轰了两座伊朗油井,轰炸结束后,海豹突击队和一个破坏分队登上油井,用炸药将其炸毁。之后,海豹突击队登上了两海里外的另一座伊朗油井,他们对那里进行了彻底搜查,发现了情报部门很感兴趣的文件和电台。“敏捷射手行动”后,“大力英雄”号和“威布朗Ⅶ”号继续在凯兰岛附近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约15海里的间隔,巡逻艇和直升机从那里出发执行巡逻任务。1987年11月,两架MH-60“黑鹰”战斗直升机到达“海上基地”,加强夜间的作战、搜索和营救能力。因为“重要意志行动”一直在继续,“移动海上基地”的特种部队不断换防,有些士兵甚至第二次、第三次返回波斯湾的“海上基地”工作。1988年,陆军特种部队派“基奥瓦”号直升机和机组人员接替AH/MH-6特战直升机,继续在波斯湾执行任务。

1988年4月14日,在巴林群岛以东65里,美国海军护卫舰“萨缪尔·B·罗伯茨”号触上一枚水雷,船体被炸开了一个30×23英尺的大洞,10名水兵受伤。美国立即进行报复,4月18日,在“螳螂”行动中,美国攻击伊朗的护卫舰“萨巴兰”号和伊朗在塞那和撒沙的两座油井。美国军舰对塞那的油井进行狂轰滥炸,很快将它变为一片火海。一架MH-60“黑鹰”直升机载着一组海豹突击队队员飞向燃烧的油井,但因火势太猛而无法接近,随之而来的又一次爆炸彻底摧毁了这座油井。

在其他海域,美军同时开始向伊朗军舰的报复行动,炸沉了两艘军舰,还有5艘被炸毁。在北波斯湾伊朗军队向“海上基地”发射了两枚“蚕式”导弹,但被“杰瑞特”号护卫舰准确地拦截。同一天,伊朗的F-4战斗机和巡逻艇试图攻击“海上基地”,但“杰瑞特”号封锁了他们的雷达控制系统,他们只好逃之夭夭。

从那之后,伊朗彻底停止了对中立国油轮的袭击。7月18日,伊朗接受了美国的停火协议。1988年8月20日,“两伊”战争结束。7月16日,最后两架AH-6和MH-6直升机撤离中东战区。1988年12月,“威布朗Ⅶ”被送进在巴林的一个造船厂,恢复改建为民用船。12月,最后一次“重要意志行动”护送油轮的任务结束了。从1987年6月开始,美国海军在127次任务中共护送259艘油轮。1989年9月,“大力水手”号也结束了它作为“海上基地”的使命,“海上基地”的海豹部队、巡逻艇和直升机胜利班师回国。

在北波斯湾,特种部队凭借他们出色的能力,帮助战区总司令有效地解决了伊朗人作战小艇和水雷袭击的问题。因为伊朗人利用黑暗来掩护他们的行动,因此,特种部队在夜晚的行动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重要意志行动”给美军上了重要的一课,他们认识到了一定要有一支超能力的特别行动部队,以应对全球任何地区出现的冲突,同时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相互协作亦至关重要。此外,因为“重要意志行动”的需要,特别行动部队司令部得到了新的装备:海岸通讯巡逻艇和“马克Ⅴ”特别行动艇。

3.巴拿马“正义之师行动”

美国在巴拿马的行动,即“正义之师行动”,是一次极不寻常、困难、激烈而复杂的行动,它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曼纽尔·诺列加,在巴拿马重建民主政府。美国计划以绝对的军事优势进行行动,争取以最小的人力和物力代价达到目的,并尽快恢复和巴拿马之间的友好关系。美军部队和巴拿马国防军(以下简称“巴军”)之间有长期的联系,特种部队的人员一直部署在巴拿马境内,他们对当地的复杂状况非常了解,是行动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

“正义之师行动”期间,参加行动的特种部队由联合特别行动特遣队(以下简称“联合特遣队”)指挥,司令是华纳·A·唐宁少将。参加行动的部队被编成了几个队:红色特遣队(陆军第75游骑兵团)、黑色特遣队(陆军特别行动部队)和白色特遣队(海豹部队和特别作战艇分队)。由心理战和民间事务部队协助这三支特遣队的行动,此外还有陆军特别行动直升机队和空军的突击队。

行动伊始,联合特遣队的首要任务是抓住诺列加和毁灭巴军的反击能力。因为无法确定诺列加的藏身之处,因此,联合特遣队把最初的任务定为解决巴军:攻打巴军在巴拿马城的司令部大楼,以及营救被关押在大楼附近一所监狱的一名美国人。联合特遣队派出直升机和AC-130攻击机、GATOR特遣队(M-113装甲车运送作战士兵)。由于情况复杂,司令部对进攻时间作了调整。1989年12月20日零点45分,比预定时间提前了15分钟,攻打巴拿马国防军大楼的行动开始了。GATOR特遣队负责保护M-113装甲车顺利到达巴军大楼和监狱附近的作战位置,然后与AC-130攻击机和AH-6武装直升机汇合,共同攻打巴军大楼。在行进途中,从巴军大楼西侧的一些建筑物里,不断有狙击手向他们开火,而且火力越来越猛,一些GATOR特遣队的士兵受伤,一名阵亡。快要接近目标时,他们遇到了一些路障,这些路障没有挡住M-113装甲车,它们碾碎了一些小的路障,然后绕了过去。行进途中敌人的火力一直从不同方向攻击他们,到达预定的位置后,士兵们立即投入了战斗。

零点45分,AC-130攻击机和AH-6武装直升机在PDF大楼的上空开始了攻击。大楼里进行还击,击落了一架领队的AH-6直升机,但机组人员奋力把直升机迫降在指挥部的大院里。他们在错误的时间来到了错误的地点,因为一架架AC-130攻击机正在对指挥部狂轰滥炸。但他们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两个多小时里,他们成功地避开了来自敌我双方的炮火。他们找到了指挥部的后墙(在那里他们抓住了一名巴军的士兵),翻过墙,成功地和一支GATOR特遣队会合了。

此刻,指挥大楼变成了一片火海。AC-130攻击机的猛烈炮火把天空变得浓烟滚滚,一架AC-130攻击机击中了一支GATOR特遣队,致使12名士兵受伤。一个小时后,又一排AC-130攻击机炮火射来,打伤了9名士兵。一开始士兵们相信向他们开火的是巴军大楼里的迫击炮,直到第二次打击发生,他们才意识到攻击他们的是AC-130攻击机。他们立即呼叫了炮火指挥网络,停止了AC-130攻击机的误射。

攻打巴军大楼期间,一支营救分队进入关押美国人的监狱,成功地把他救了出来。运送营救人员和被救美国人的直升机被击中,迫降在监狱北部的一条小路上,除被救的美国人外,机上人员全都受了伤,有的伤得很严重。但这些训练有素的军人立即摆开了防御阵式,并与一支GATOR特遣队取得了联系,随后,一辆M-133装甲车很快赶来救走了他们。

12月20日全天,GATOR特遣队始终包围着巴军大楼,不时有来自狙击手的零星子弹向他们射来。下午,第75游骑兵团的3营C连,从奥马尔·杜里荷国际机场到达现场,开始清理大楼,其他部队又投入了新的行动。

红队是联合特遣队里最大的一支特遣队,它主要由第75游骑兵团的部队组成,为加强它的力量,调拨心理战第4队、第96民间事务营、空军特别战术队、海军陆战队炮兵联络连加入这支特遣队。它的空中援助包括第160特别行动航空大队的AH-6攻击直升机、第1特别行动联队的AC-130H攻击机和常规部队的“阿帕奇”AH-64直升机和F-117A战斗轰炸机。

指挥部的行动计划是,在总攻开始时间(1989年12月20日午夜1点),从两个地点同时空降作战人员,一个是奥马尔·杜里荷国际机场与托库曼飞机场,另一个是里奥·哈托飞机场。空降成功后,空降部队将和常规部队会合,一同开始行动。

奥马尔·杜里荷国际机场是巴拿马的主要国际机场,与它邻近的托库曼飞机场是巴拿马的空军基地,因此“正义之师行动”的一个关键是拿下这两个机场,阻止巴拿马第2国防连和巴拿马空军干扰美军的行动,确保第82空降师在这个地区顺利空降。这两个机场的面积约为长3.75英里、宽1.25英里。

红色特遣队的司令是威廉·F·科南上校,他把夺取两个机场的任务交给了第75游骑兵团第1营。第1营的指挥官是罗伯特·W·华纳。因为,第82空降师的一个旅将在行动开始后45分钟空降到这两个机场,所以他们必须在45分钟内解决战斗。为加强第1营的力量,第75游骑兵团3营C连、心理战分队、民间事务队、两架AH-6特战直升机、空军特别战术队和一架AC-130H“空中炮舰”战斗机加入了第1营的行动,与他们并肩作战。

华纳中校制定了行动计划,他要求在攻击开始第一时间,在游骑兵空降机场之前,直升机和AC-130H“空中炮舰”首先对机场的巴拿马国防军进行轰炸。游骑兵空降后,A连的任务是夺取巴拿马空军指挥部并摧毁他们的飞机。B连的一个排加入C连,任务是夺取第二国防军大院并消灭那里的守军。B连的其他两个排配备了12辆武装吉普车和10辆摩托车,任务是清理跑道、担任警戒,提防巴军空军干扰特遣队的行动。最后,3营3连的任务,是清扫杜里荷航管中心周边的小建筑、包围航管中心,之后夺取大楼、消灭楼内的巴拿马守军。

攻击开始之前,三个作战管理队和一个空降救援队首先在机场跑道末放置了行动导航塔。凌晨1点整,行动开始了,“空中炮舰”和几架AH-6开始轰炸机场里驻守的巴拿马国防军,AH-6特战直升机消灭了三个目标,“空中炮舰”持续轰炸巴军第2“来复”连的营区和指挥楼。有一点不要忘记,GATOR特遣队和其他部队在15分钟前已经对巴拿马城的巴军指挥大楼发动了进攻,也就是说,守卫在杜里荷托库曼的巴拿马国防军,在游骑兵于1点零3分开始空降、第一个士兵跳出机舱时,就很清楚地知道了美军已经入侵巴拿马。

A连只遇到了零星的反击,仅用了两个小时,他们就完全夺取了巴拿马空军指挥部,抓获了大约20名躲藏在飞机棚里的军人。B连也顺利降落在目标区域,很快就完成了它的清理警戒任务,和A连一样,他们只遇到了一些零星的抵抗,也抓获了一些俘虏。C连在空降中遇到了一个意外,一些巴拿马车辆不顾警告信号,试图在地面布置路障。游骑兵开火以示警告后,大部分车辆都逃走了,有一辆因为轮胎被打爆留在原地。逃走的车中有一辆正是曼纽尔·诺列加的轿车,当晚,他正在军队娱乐中心享乐。C连攻打巴军的2连,他们遇到了一些无效的抵抗,很快他们就清理了现场,消灭了一个拒绝投降的巴军士兵。

75游骑兵团3营C连的任务是拿下国际航管中心,在这里,他们遇到的情况远比预料的要困难。首先,四分之一的士兵降落在跑道西边10英尺高的一个草垛上,他们用了两个小时才与部队会合。在清理航管中心周围的建筑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麻烦。与此同时,AH-6摧毁了航管中心外面的警卫室,消灭了里面的两名警卫。3排占据了航管中心北部的火力点。从航管中心的第二层,有人向3排开火。

游骑兵从北面进入了航管中心,两件事令他们吃惊。一是恰好在进攻开始之前,两架民用飞机抵达了机场,大约400名旅客当时正在航管中心,其次是他们在这里遇到的抵抗,比在机场其他任何地方遇到的都激烈。

在二楼,两名游骑兵在搜索一间大办公室时,两名巴军士兵从一个隔间跳出来,用手枪向一个游骑兵连发数枪。另一个游骑兵立即进行还击,在另外两个游骑兵的帮助下,他把受伤的同伴抬出那间办公室,他自己头上也挨了两枪,是他的凯夫拉尔头盔救了他。到了办公室门外,没有受伤的游骑兵向里面扔进一枚手榴弹,但隔间保护了巴军士兵。之后游骑兵再次进入那间房子,等待巴军士兵首先行动。两名士兵突然冲过来和游骑兵肉搏。极少有谁能在和游骑兵的肉搏中占上风,一个巴军士兵被杀,另一个打碎玻璃向窗外跳了下去。他从两层楼上落下,差点儿落在一个巡逻的游骑兵身上,就在他拔枪的时候,游骑兵开枪将他击毙。

这期间,2排从南面进入航管中心。这里有三层主楼,每个班负责一层。第三层的敌人向他们开火,游骑兵的还击迫使敌人逃离了航管中心,此外他们没有遇到其他麻烦。

在第一层的情况比较复杂,大约10名巴拿马国防军士兵劫持了两名美国姑娘作为他们的人质。他们匆匆逃离航管中心,但一出大楼他们发现正撞在游骑兵的包围圈里,于是只好又撤回大楼。在楼里,2排和他们进行了几次交火,对峙了两个半小时后,于凌晨5点,游骑兵发出了最后的警告,为了避免全部覆灭,他们放了人质,选择了投降。

大约上午11点,82空降师接替了第75游骑兵团第1营,开始执行在机场外的任务。下午3点,3营C连加入了清理机场空军指挥大楼的行动。在夺取机场和清理现场的战斗中,游骑兵的训练有素,加上周密的行动计划,保证了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快的胜利。

如果对美国特种部队(SOF)的力量更加重视一点,也许“9·11”事件就不会发生……这支独一无二、号称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力量,拥有美国最杰出的男女志愿兵。他们是被魔鬼式训练精心制造出来的。他们拥有高科技武器装备以确保无论在战争及和平时期,他们的杀伤力、快速反应能力、机动性及生存能力都是超一流的。展望不确定的未来,地区不稳定、跨国危险、不对称威胁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使用常规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对付这些意外事件。为迎接这些挑战,美国特别行动部队(SOF)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