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怎么读: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古诗文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41:40
26、《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懂得课文讲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
◆难点
学习作者旁征博引、层层推进的严密的推论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准备认读生字词。
教学步骤
一、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大家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2、师: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能安心的学习,多次搬家,直到满意为止。也许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才培养了我为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人,把他和孔子并称,尊他为“亚圣”。本课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
1、部分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大概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给学生勾画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2、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来揣摩有关字词的意思,进而疏通文意。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几句话中的“苦”、“劳”、“饿”、“空乏”、“拂乱”都是使动用法,只告诉学生它们是“使……怎么样”的意思,学生就能根据上下文判断出它们的意思。
3、如果借助注释和上下文还解决不了问题,可让学生翻检相关工具书,教师顺便介绍工具书的使用常识。
1、阅读课文,利用正文下的注释,扫除字词障碍。
2、在教师的指点下利用上下文来揣摩有关字词的意思,进而疏通文意。
3、听教师讲解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利用相关工具书来解决疑难,把握文意。
三、把握文章结构,掌握作者层层推进且有条不紊的论证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课文的首段讲了几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师:通过以上的事例,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3、第三段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对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阐发的?
点拨:作者从谈人(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和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对上述观点进一步的阐发。一个人(当时主要是指统治者),老犯错误,有了教训,自然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阴塞不通,就能激发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
4、最后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5、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整篇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
1、生:讲了六个人的故事,分别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最初或为农夫、或为工匠、或为商贩、或为办徒、或为隐士、或为奴隶,但他们都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成就了大业。
2、生: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就大业的人,都是吃大苦的人,他们经历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磨难,从而锻炼了意志,增加了才干。
3、在教师点拨下体会作者的思路。
4、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
5、感受作者层层推进有条不紊的论证方法
板书设计:
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个人----处忧患,能进取
正反论证
国家-----处安乐,国恒亡
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后记:
27、《曹刿论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把握特殊句式,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理清行文思路,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学 校
马延中学
教师
题  目
曹刿论战《左传》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基本要求,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在朗读背诵中整体感知作品,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作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收获,有感悟,获得成就感,享受学习的乐趣。




1、  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文中疑难字词的音、形、义
⑵了解《左传》相关常识
⑶正确流利朗诵全文、有感情朗诵全文、背诵全文
⑷准确翻译全文
2、过程与方法
⑴参照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
⑵朗读与背诵中,整体感知课文
⑶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作品
⑷通过拓展延伸,培养思辨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从鲁国的胜利中,感悟“人和”——和谐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⑵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品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1、  掌握疑难词、句的含义
2、  了解本文相关的文学、历史常识
3、  整体感知,深入理解作品
4、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与思辨能力
5、  背诵全文(课下)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一、导入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
二相关常识
1关于《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2、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3、长勺之战
公元前686年冬,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杀死,无知自立为君。几个月后,齐臣雍廪(yong 1lin3)又杀死了公孙无知,这样,齐国的君位便空置了起来。住在莒(ju3)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4、毛泽东的评价
春秋时期,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制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创造了中国战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概述课文大意。
2、试以曹刿的活动概括各段内容。
曹刿问战——曹刿参战——曹刿论战
请见         三问三答    可以一战
取信于民
3、字词提示
刿    间    鄙     孚   帛  夫  轼  辙   盈  靡
四、疏通文义
1、以第一段为例讲解译文方法
2、参照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3、标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句子与同学合作解决
五、积累与巩固
1)、下边每组句中红色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牺牲玉帛 (                                                  )
作出牺牲 (                                        )
2、小大之狱 (                               )
越狱逃跑 (                               )
3、虽不能察,必以情  (              )
以情动人 (             )
4、忠之属也   (                          )
忠于人民    (        )
2)、请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
4、公将鼓之   (                                            )
3)、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1、齐师伐我    (                   )
2、肉食者谋之  (                  )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6.遂逐齐师。(                                            )
7.既克,公问其故。
4)、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
六、合作探究
1. 曹刿认为鲁庄公做的哪一件事能
取信于民?(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
答:
2.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4、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5、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略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详写了曹刿在战前       准备  、战胜的原因,作者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          远谋”。
6、本文题目是后加的,内容是关于长勺之战的为什么不以“长勺之战”为题?
七、拓展延伸
关于鲁庄公这一人物,历来有不同评说,
你是怎样评价的?
参考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人物鲁庄公姬同,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对此,我一直很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
一赞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头,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 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
作业:1、课文设计五个思考题。
2、熟读全文、背诵全文。
课外参考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
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列正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种齐强鲁弱的背景下爆发的。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
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列正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种齐强鲁弱的背景下爆发的。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客观形势,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一说莱芜东北)迎击来犯的齐车。 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我们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可见,长勺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却正确地反映了弱军对强军作战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因此,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28、《干将莫邪》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情节设置一波三折的效果,提高鉴赏水平;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下层百姓反抗强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理解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神秘色彩;
2、分析鉴赏人物,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对志怪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哪位同学听过《干将莫邪》的故事?(两个版本)
(2)“干将莫邪”的意思。干将莫邪的故事是一个神奇的传说。后来,干将、莫邪成为利器的代称,他们化为一对锋利无比的宝剑,成为许多武侠大师笔下的利器,演绎了许多恩爱情仇的江湖故事。干将莫邪那种为了事业不惜生命的精神将永传后世。
(3)、干宝的《搜神记》——志怪小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流畅响亮,停顿恰当
三、说译文——同桌互译,疏通文义
评点重点词语,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四、说情节——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复仇)围绕“复仇”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干将铸剑   为王所杀
子赤取剑   欲报父仇
山中遇客   以命相托
客设计谋   智杀楚王
2文章是小说,而且是志怪小说。你觉得故事中有哪些情节是离奇的?
(生谈)
生1:干将说“剑在其背”,但赤却“不见有山”,这是一折。
生2:赤发现剑在“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于是“日夜思欲报楚王”,这是二折。
生3:“王即购之千金”,儿报仇无门,“亡去,入山行歌”,这是三折。
师:“报仇无门”,为何还唱歌?
生4:心中异常悲伤,应该是边哭边唱,下文中也有呼应。
师:“客有逢者”,转机到来——
生5:对,客曰:“为子报之”,赤“即自刎”“立僵”。
师:“客持头往见楚王”赤真傻,不怕客以头换千金?
生6:不,只是诱杀楚王的诱饵。以汤镬煮之,头不烂,引王“往临视之”,后“客以剑拟王”。
生7:还有出乎意料的举动:“客亦自拟己头”呢!
生8(插嘴):“三首俱烂,不可识别,”赤与仇人葬在一起?
师:因不可识别,只能当王葬之,岂不快哉?
小结:全文以复仇为主线,依次写了干将嘱咐,赤复仇遇挫,山中客相助,及至最后客杀楚王,与赤共同完成复仇大业。整篇故事内容环环相扣,有悬念,有伏笔,更有转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从这篇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早期小说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师引导学生继续追问:(1)干将遭杀后,莫邪还能在原地生活吗?
(2)赤有何本领报父仇?
(3)楚王为何常做恶梦?
(4)赤逃后,其母亲安置在哪里?
(5)客为何要杀楚王,客与楚王有何仇?客与赤是何关系?(生只提问,不作答。)
师: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晋人所自著者,有干宝之《搜神记》,……为唐人小说之初祖也。”
(全班分角色朗读——字正腔圆,读出气氛 )
五、故事充满了悲壮色彩,有些情节离奇、血腥,充满神幻色彩。 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脍炙人口,代代相传?
生杂曰:“人物形象鲜明”。
六、分析形象,鉴赏人物,揭示主题
这篇故事以生动的笔墨为我们塑造出了干将和他的儿子赤,以及山中客这样三位勇于抗暴的英雄形象。请同学们重点朗读第三、四段,发挥想象力,然后用一个句子谈谈对课文人物的理解,请大家用“……(词语)用得好,写出了……(人物)的……”说一句话。
生9:“即自刎”中的“即”用得好,写出了赤长大得知父亲的死因后,日日想着为父复仇。当他听到山中客愿意帮他完成复仇大业,但要索取他的头颅和剑时的毫不犹豫。
生10:“尸乃仆”的“乃”用得好,写出了赤“两手捧头及剑奉之”之后,当他确实听到山中客立下誓言,“不负子也”,才仆倒在地。
生11:“踬目大怒”用得好,写出了赤的头与楚王相见时,也表现得异常勇敢。
师:其头放入开水锅中煮沸三天都不烂,且还能从沸水中跳出来,,这种复仇的战斗精神与古代神话中的虽头已断但仍“舞干戚”的刑天反抗天帝的“猛志”极其相似。这一幕感人至深,令人肃然起敬。赤的头在镬中跃出,犹“踬目大怒”,更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对报仇者勇气的热情歌颂,也是对暴君专横的无情嘲讽。
师:山中客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对于“复仇”的经过,故事作了详细的描述,对于“复仇”的背景,故事也有明确交代,但半路杀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山中客”,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背景,我们一无所知。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个“神秘人物”,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合理的想象。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中有这么两句:“一夫爱青剑兮呜呼不孤,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可以这样理解:“一夫”指楚王,“两个仇人”指楚王的两个仇人──赤和山中客,以这“两个仇人”的头去换“一夫”楚王的头,所以叫做“头换头”。因此,我们可以将山中客理解为是像赤一样的复仇者。
生12:山中客在作品中虽然仅是个配角,但作品也一样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勇敢。特别是故事最后,为了完成代人雪恨的大业,他竟自己也割下头颅,与赤一同取得最终的胜利。山中客的这一壮举,表现了他不仅有着不畏强暴的勇敢精神,同时也有着侠士特有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师: 另外,故事开篇,作品以非常简洁的文字,写出了干将赴死前的镇定、从容。他铸好剑后,预感自己“往见楚王”一定是凶多吉少,因而临行前先嘱咐妻子让儿子长大后为自己报仇,又机智地藏好雄剑,为日后儿子复仇留下了战斗武器。也是一个英雄。
生13:我想说说楚王。文章第一段四次提到“王怒”(“王大怒”)——作剑三年乃成,王怒;王怒,往必杀我;将雌剑,王大怒;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可以看出:楚王因干将、莫邪铸剑时间太长,心中不能容忍;而剑铸好后只把雌剑呈给楚王,更加剧了楚王的疑心;但最可怕的是楚王为了使干将、莫邪不再为别人炼剑而杀了他。可见楚王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的君王。
小结:赤和“客”是社会中的底层人物,他们在力量上与楚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赤为了复仇,毫不迟疑的献出自己的头颅的悲壮举动和山中客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概,具有感人的力量。故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牺牲精神的赞美,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全班朗读——有情有境,有急有缓)
师提供“链接材料”:《搜神记》的内容,一是“承于前载”,但并不都是照旧抄录,有些文字上作了加工;二是“采访近世之事”,出于作者手笔。其中大部分只是简略记录各种神仙、方术、灵异等事迹。也有不少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虚幻的形态中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关系和思想感情。文字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之文的特征。干宝在《搜神记》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 “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楚辞》、《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七、板书设计:
客:见义勇为  机智镇定
专制残暴            团结合作
            楚王                    赤:报仇心切  至死不渝
昏庸愚蠢            自我牺牲
莫邪:忍痛舍子,除暴志坚
八、布置作业:鲁迅根据《干将莫邪》的故事内容改编为故事新编《铸剑》(《眉间尺》)。课外阅读《铸剑》,比较鲁迅对《干将莫邪》做了哪些再创造。
教学反思:
1、学生能否顺畅地疏通文意?
2、学生是否能体会到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点?
3、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章的怪异成分,体会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
以上三个问题是设计教案的出发点,第2、3个问题属于鉴赏层面,对于刚上初二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的反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喜欢故事,所以从学生喜欢的情节去体会鉴赏,既提高了鉴赏小说的能力,又为下面的人物形象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我一直想力图突破文言文串译的“瓶颈”,今天做了一些尝试,用主问题“文章是小说,而且是志怪小说。你觉得故事中有哪些情节是离奇的?”串起对全文情节的赏析,让优生带中等生,在回答过程中强调对关键语句的翻译。下课后应设计字词练习反馈,学生会学得更扎实一些。
29、劳山道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著作。2、掌握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3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
1、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2、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3、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胜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读过《聊斋志异》或看过电视剧《聊斋》吗?(学生举手回答)有谁愿意给大家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指名学生回答)“鬼狐成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经常让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感到惊奇。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与《红楼梦》共同造就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力。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得一“候选儒学训导”的虚衔。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2、指导学生积累生词
A、重点字的读音
B、重点词语的理解
3、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学生听准字音并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点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王生的人到劳山拜师学道,由于不愿吃苦,最终学无所成,到处碰壁的故事。主人公是王生。
(2)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订正读音及朗读节奏。
4、梳理结构
这个故事生动神奇,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复述这个故事,好吗?
【学生活动】学生复述课文并相互补充、评价。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理清文章的线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个段落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可以分为几部分?主要线索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活动】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点拨】本文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线索如下:(板书此部分)
三部分        主要内容     文章线索
故事的开端(1)  慕道上劳山   求师学法
(2)  过月余思归
故事的发展(3)  看奇法念息   看师演法
(4)  不堪苦辞行   师父教法
故事的结局(5)  抵家法失灵   演法失灵
(2)这个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试说说情节的曲折离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从文中找出能展现情节曲折离奇的句段,并简述理由。
【点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情节的曲折离奇首先表现——奇思妙想的法术。在“剪纸化月”、“酒饮不尽“、“箸化嫦娥”、“移席月中”“穿墙之术”的奇思妙想上,这些超现实情节的大量运用,不仅使情节更趋复杂,而且给全文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
②情节的曲折离奇还表现在——跌宕起伏的写法。不仅王生学道的整个过程几经曲折,跌宕起伏,而且局部的单个情节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变得扑朔迷离。
(3)文章最后一段写王生演法失灵,极为精彩。这样的结果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全班交流。
【点拨】可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①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讽刺那些不劳而获、不学无术的人,其结果必然空无喜一场、自取其辱。②具有一种隐喻意义。做任何事都应不畏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梦想不付出艰辛,不劳而获,一步登天,最终只能处处碰壁,头破血流。
(4)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内讨论交流,并将讨论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点拨】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某种成就;梦想不劳而获,一味投机取巧,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到处碰壁。
(四)总结反思《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聊斋志异》是一个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穷秀才——蒲松龄出将入相、飞黄腾达的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用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的《聊斋志异》光芒四射,历史是公正的!希望同学们课余用心去赏读这部神奇梦幻的小说!
(五)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板书见备课过程中)
30、诗词五首
知识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能力目标
1、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
情感目标
领会诗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培养同情劳动人民的的感情。
教学重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体味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
二、学习《观刈麦》
1、作者介绍
《观刈麦》作者自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县。)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2、解题。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3、赏析。
全诗分四层:
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妇姑:媳妇、婆婆,古时媳妇称婆婆叫姑,称公公叫舅。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壶浆:用壶装着水,这里即指水壶。田: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丁壮:成年的男劳力。烤。惜:珍惜.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秉:拿着。田家:这里指一个庄稼户的产业。输:交纳。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事:从事。岁晏:年底。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4、合作探究
(1)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
5、主题
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6、总结扩展
《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
7、堂上练习
以"你看:...... "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一百字以内)
三、学习《赤壁》
1、简介作者并解题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这首诗。
4、练习对对子
出:白 对:黑 出:来 对:去 出:美对:丑 出:是 对:非
出:蓝天 对:白云
第二课时
一、背诵导入
二、学习《过零丁洋》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写。后来元军统张弘范再逼他招降南宋抵抗人士时,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3、本文的主题。
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4、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5、合作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写出《过零丁洋》表达作者视死如归的赤胆忠心的诗句。
(6)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朗读这首诗。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⑦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三、学习《已亥杂诗》
1、作者简介
龚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王瑟人,号定庵。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生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公元一八四一年),得年五十岁。
2、赏析
这首诗是《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是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
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这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马鞭报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之决心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的前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朗读这首诗
四、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
1、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2、诗歌赏析
前三句描写潼关的险要地形。第一名写山,一个"聚"字,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周围的峰峦起伏。第二句写河,一个"忠"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翻滚的气势。第三句,再次强调"山河表里"的险要。这三句描写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中间四句,写作者抚今追昔的感慨。从潼关远望古都长安、咸阳一带,历史上秦、汉等许多王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而如今"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作者心中不免产生了无穷的惆怅。
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的兴起,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的灭亡,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3、朗读这首诗
五、知识拓展
1、诗歌的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
(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