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灭楚:儿科诊断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30:39

小儿发热及其辨证依据发热是一个症状,它又是各种疾病的外证之一。从发热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诊断疾病的轻、重、缓、急。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肌肤嫩脆,而有易虚易实之变,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而病热者居多。若发热不解,耗伤阴液,往往出现抽搐、昏迷等症。
  发热的原因,小儿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但小儿无七情六欲之伤,引起发热不外两种原因: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邪气,内为食、热、痰所致。在病程中,往往多见内外合因,这也是儿科的特点之一。
  小儿由于生理上的特点,脏腑娇嫩,气血未盛,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一旦患病,易于传变。吴鞠通在《解儿难》
  上说:“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又说:“概小儿肢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奈三气发泄,邪之来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这说明小儿容易发病及其变化与成人不同。
  治疗小儿的发热,法则与大人相同:感受风寒者,宜辛温解表;风热者,宜辛凉疏表。但在临床上,小儿单纯患表证者少,表里同病者居多。所以,在治疗时,应注意表里的轻重,表重的发表药偏重;里热重的,清热药偏重。伤食的宜消导通下,挟痰的宜化痰,尤其热盛久耗伤阴的注意养阴滋液。主要根据小儿表现不同的症状,权衡用药。

玩家天下 佛山(511875552)  9:39:16
儿科诊断治疗用药特点浅说一、小儿生理特点小儿自出生至成人,是逐渐生长、发育而长大成人的。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脏腑娇嫩、气血不足的生理特点,所以在治疗小儿疾病时,要照顾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初生至28天为新生儿期,此时小儿肌肤娇嫩,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应注意寒温调节。在断乳前为哺乳期,《此时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完善,易于积滞饮食。断乳后至成年,称为儿童期,此时,由于小儿真阳未充,气血未实,活动较多,易感受外邪及时疫。及至进入青春期,所患疾病与成人同。
  二、儿科诊断特点由于小儿言语不通,难于诉说自己的痛苦,气血未充,脉甚难凭。正如《小儿药证直诀》所云:“小儿脉微难见,医如持脉,惊啼而不得其审;脉既难凭,必资外证。”所以,望诊是儿科诊断上的主要依据。
  1.望诊:主要是观察形色,面部表情,其次是眼神,。 谓之望苗窍。
  (1)望面色:面色鲜明者,多新病;晦滞者,多久病。
  爹或分作重证与轻证。面部多以五色配合五脏,一般皆以额属心,色赤;左颊属肝,色青;鼻属脾,色黄;右颊属肺,色白;颏部属肾,色黑。病色出现以赤主热,青主惊风、主痛、主滞热,黄色主脾伤,白色主虚、主寒或疳证,黑色多主病危。
  (2)望鼻部:鼻头色青,主腹中痛;色黄,主有湿、有痰或久泻脾虚;色赤,主里热;色鲜明,主有留饮;鼻孔如烟煤者,为火灼肺金;鼻翼煽动,为肺热壅盛;鼻痒者,主疳积。
  (3)望颊部:左颊赤为肝热,多见于发热日久阴伤;右颊赤为肺热痰多,常见于痰喘实热伤津液;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拇指,必卒死,见于真阴告竭,心肾两伤;左右颊皆赤,为肺胃积热。
  (4)望目:目贵有神。色赤者有风火;泪汪羞明欲出疹;两目上视、直视为肝风内动之象;睡中露睛为脾虚之征;瞳孔散大,有内风惊痫,或神气欲散、正气亡脱之兆。
  (5)望耳部:耳赤发热多为外感风寒;耳尖边际发凉,为内伏郁热或出疹前兆。
  (6)望唇部:唇赤焦裂,内有蓄热;色白多吐泻、气怯;唇内赤色为郁热;环口黧黑,又见黄汗,多属脾绝。
  (7)望形态:形态安静者,多属寒证;烦躁不宁者,多为热证;皱眉曲腰啼哭,当有腹痛;山根青,可有内热或惊泻;面色乍红乍白,或白圈如癣者,多属虫积。
  一般而言,体质弱者,多面色白,气弱,骨瘦如柴。皮脱肉松,发稀枯槁;体质强者,面色红润,气盛,肌肉丰满,发泽乌亮。
  脉诊:对两岁以内儿童来说,主要是看指纹,应属 Ⅵ望诊的内容。由于小儿脏气未充,血脉不足,骨髓未实,滋嘈养未备,故此,脉甚难凭,必资外证。所以查看指纹也就成为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指纹部位,以食指内侧自掌至指端,定为虎口三关:
  风、气、命关,用以说明疾病的深浅轻重,其意义与成年人脉象中寸关尺的浮、中、沉含义相似。正如《幼幼集成》陈飞霞所云:“内经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其支者从腕后出次指之端,而交于手阳明。”即指纹部位。
  诊视之法,先用大指徐徐推动小儿的食指里侧,自上而下,然后查看纹色。一般正常指纹若隐若现,不甚明显,其色红黄相兼。病纹:纹浅在皮表者,病邪多在外;纹深沉于内者,多属里。纹至风关病轻浅;至气关病重;至命关或直射甲部者,多为病危。推时纹色腿者,多新病、轻病;推之不退者,多久病、重病。纹色紫,多热;色红,伤寒;色黄,伤脾;色青,惊风;色黑,多危;色淡,多虚;色青紫,为停食。一般而言,色鲜明者邪气轻浅,色暗滞者病深重。
  岁以上小儿应配合脉诊,以八纲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以及弦脉、细脉为主,临床可参考他证,以供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