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护的近义词是什么:中国少数民族简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7:45:44
裕固族
    裕固族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肃南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人口1. 5万多(2005年)。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
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9世纪中叶,其中一支迁至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史称“河西回鹘”。明初,陆续迁至祁连山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1953年经本民族确定称“裕固”族。1954年2月20日建立了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按分布地区,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尧乎尔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恩格尔语和汉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裕固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过去,他们不仅住的是毛毡帐篷,穿的衣服、鞋袜,吃的肉、奶是畜产品,而且生产和生活上用的大部分用具也都是毛皮制成的。现在,已有一部分人改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裕固族主要信奉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丧葬形式。
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族间严禁通婚。
由于本民族的文字失传,民间口头创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艺术的主要形式。《黄黛成》、《萨里玛珂》、《我们来自西至哈至》是裕固族的著名民歌。
    日常食俗  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有一日三茶一饭或两茶一饭的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一般都先将净水或刚开锅的茶舀一勺洒在帐篷周围,意味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然后调入酥油、食盐和鲜奶反复搅动后即可饮用。如果再加上酥油、奶皮、曲拉(奶疙瘩)、炒面、红枣或沙枣就可当早点了。中午也要喝茶,有的人家就炒面,有的人家就烫面或烙饼,算做午餐。下午还是喝茶,在茶内加酥油和奶或吃稠奶(酸奶)。到了晚上,待一切劳动结束后,才开始正式吃饭。晚上吃的饭一般以米面为主,有米饭、面条、面片等。裕固族平时喜食牛、羊肉,通常把牛、羊肉做成手抓肉、全羊、牛、羊背子(即把完整的牛、羊臀尖带骨煮熟上桌)、焖羊肉条、风干羊肉干、牛、羊杂碎汤等。除牛、羊肉外,也食猪肉、骆驼肉、鸡肉或炒菜。食用牛、羊时常佐以大蒜、酱油、香醋等。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牧民平时很少吃到新鲜蔬菜,只能采集些野葱、沙葱、野蒜、野韭菜和地卷皮(类似木耳)等野菜。秋季草原上到处都有鲜蘑,所以鲜蘑是入秋后常食的菜。裕固族的奶食品主要用牦牛、黄牛、羊奶为主制作,有甜奶、酸奶、奶皮子、酥油和曲拉。甜奶是将鲜奶直接煮沸食用;酸奶是将煮过的鲜奶冷却后加入适量的奶肥(也称奶角子)经过发酵即成为酸甜可口的酸奶;奶皮子是将煮过的鲜奶用勺子来回荡扬,使奶沫和油脂漂浮在奶水面上,最后凝成一层淡黄色的薄膜,取出后就是奶皮子。奶皮子是用来调茶的最好营养补品。酥油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与藏族相同,即将牛奶或羊奶放入木质奶桶或熏过的牛、羊肚子、羊皮袋里,在合适的温度下,经过两小时的提压或摇动,酥油便凝积在奶桶或皮袋口上,将其取入清水盆中,用双手反复拍打即成。羊奶酥油色白,牛奶酥油色黄,能存放一年多,是佐茶、强健身体的重要食品。提完酥油的奶,蒸发掉水分之后再做成曲拉。此外,裕固族还喜欢在大米饭里、粥里加些蕨麻、葡萄干、红枣,拌上白糖和酥油,或在小米、黄米饭内加些羊肉丁、酸奶,作为主食。受汉族的影响,裕固族平时还喜将面粉做成面片、炸油饼、包子等,还喜欢用鲜奶和面粉,用酥油炸成油餜子,也叫奶餜子。最拿手的是吃水饺,到了冬天,家家都要做许多饺子,然后冻起来,现吃现煮,有的人家甚至一直可以存到春天大忙时再吃。

节庆、礼仪食俗  在喜庆的日子或有客至,裕固族家家户户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进行庆祝和招待,民间传统有先敬茶后敬酒的习惯。待客和节庆期间,最讲究、最好的菜肴是牛、羊背子和全羊。裕固族待客真诚憨厚,讨厌虚情假意,并根据客人的身份、社会地位及与主人家的关系,将肉分成头等、二等,宰一只羊共分十二等。量人送礼,可由客人带走。举办婚礼,头一天要由女方家做奶茶和手抓肉招待贵客,第二、三天是婚宴的高潮,要由男方家宰牛、羊置办酒席,大宴宾客。在狩猎季节,裕固族还有野餐待客之习,野餐中以烤全羊最具特色,其时,先把猎获的野羊除去内脏,然后将烧红的数十块碗口大的卵石迅速放进羊体内,再将整羊(连皮毛)埋入火炕内,盖上黄土,垒成小圆堡,待两、三小时后扒去黄土,从火坑中取出,羊蘸佐料分食。在野餐时,也有将猎获的野羊切碎,装进翻过的羊肚子内,埋进余火燃烧的火坑,培上黄土、抹上泥巴,焖半天的时间即熟,参加野餐的人佐以野葱、野蒜、地卷皮,尽情享用。宴客或节庆,一般都是有肉也要有酒,裕固族饮酒时有一敬二杯之习,饮用的酒除白酒、各种色酒外,更多的是独具特色的青稞酒。
典型食品  裕固族用羊肉制作各种菜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肉肠和支果干。肉肠是将羊脖子上的肉与里脊肉切碎,拌上盐和调味品、熟面,装进羊肚肠里煮熟;支果干是把羊肝、肺等内脏切碎拌以炒面、葱、蒜等用肚油卷成卷,煮熟。食用时将肉肠和支果干切成薄片,蘸上蒜、醋,是下酒不可缺少的小菜。
京族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小】 【背景色
    京族是我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2007年人口为2.1万人,主要聚居于广西东兴市。曾称为“安南”、“越族”;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讲京族语,多数人兼讲粤语方言;曾创制土俗“喃字”,通用汉文。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而来。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岛屿。京族地区与越南毗邻。19世纪法国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国京族地区,京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语言的系属未定。没有文字,绝大多数京族人通用汉语(广州方言)和汉文。京族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其诗歌占有重要地位。京族人民爱唱歌,歌曲曲调有30多种,内容广泛,有山歌、情歌、婚歌、渔歌、叙事歌等。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音色非常优雅动听。京族人喜欢的“唱哈”(意为唱歌)、竹竿舞、独弦琴,被誉为连系着京城文化的三颗“珍珠”。
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惟一生活在海边的民族,过去生活方式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京族人民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养殖珍珠、海马等养殖业。
京族住房大多为砖瓦房,为防海风,建筑较为坚固。饮食以大米为主,食鱼虾较多,喜欢用鱼汁调味。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2009年7月30日,在东兴市江平镇金滩,京族同胞跳起竹竿舞欢庆“哈节”。     2009年7月30日,广西东兴京族同胞欢庆“哈节” ,京族同胞在东兴市江平镇金滩迎海神。
哈节是京族的传统节日。“哈”在京语中是“歌”的意思,哈节,即唱歌的节日。因地区不同,举行的日期也不一致。澫尾、巫头两地在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据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来到京族地区用优美的含义深刻的歌来反抗封建财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欢迎。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人们建立了哈亭。节日期间,全村欢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举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动。
1952年建立澫尾、巫头、山心3个民族乡。1958年5月1日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1965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年12月25日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
日常食俗  京族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澫尾的京族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十一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过去京族常以玉米、红薯、芋头混着少量的大米煮粥作为主食,只有出海捕鱼或秋收,劳动量大时才吃干饭。如今稻米已成为京族最为常见的主食了。稻米除用来做米饭外,还常磨粉做成“风吹(米+壹)”和“(米+壹)丝”。“风吹(米+壹)”是用大米粉蒸制成直径近1尺的薄圆饼,撒上芝麻晒干,再放在炭火上烤后食用,香脆爽口。“(米+壹)丝”是用大米粉做成的粉条,晒干,加工后食用。“(米+壹)丝”是京族群众喜爱的菜肴,将“(米+壹)丝”与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壹)丝螺肉汤,入口甘香、嫩滑,风味独特。日常菜肴,以鱼虾为主,常用鱼虾做成鱼汁,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家庭饲养的猪、鸡,也是日常主要肉类来源。京族过去有在船上不准将碗覆置,不准脚踏在灶上等等禁忌。


2009年7月30日 广西东兴京族同胞欢庆“哈节”,在东兴市江平镇金滩迎海神。     2009年7月30日 广西东兴京族同胞欢庆“哈节”,在东兴市江平镇金滩迎海神。
节庆、礼仪食俗  哈节是京族纪念海神的节日,又称“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过去每年都举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语唱歌娱乐之意,节日的当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装,云集在哈亭(唱歌娱乐的公共场所)之前迎神、祭一,祈保渔业丰收,人畜两旺。每年哈节,由村里人轮流做“哈头”(哈节中主持唱歌娱乐的人),并由“哈头”出一头肥猪,办一桌酒肉参加。在宴席上轮流唱歌,妇女只能听唱,不入席。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做“白薯(米+壹)”(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种糕点),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壹)。端午节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黄酒;中秋节除做糯米饭、糯米糖粥和风吹(米+壹)外,还要购买猪肉和月饼全家吃团圆饭。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一百斤猪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将带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两块、鸡两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婚礼才算结束。
祭祀食俗  京族过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逢年过节都要进行敬一祭神活动。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岁守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米+壹)方能入睡。正月十五为小年,届时也要备猪、鸡、鱼拜祖。煮猪肉拜祖还是京族女子出嫁时的一种礼习。每年哈节,凡年满16岁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能被允许参加唱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过去在京族民间,每逢新网下海,或海产品欠收,都要置办各种祭品,到海边进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归来,渔业丰收。
典型食品  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鱼汁,又称“鲶汁”。是京族民间传统调味品,以各种小鱼经腌制而成。
 京族:我国最富裕少数民族之一的脱贫致富路京族: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少数民族之一
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人口4800多(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曾用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萨邦节是塔塔尔族独有的节日,也称犁头节,一般定在每年的六月份举行。
     日常食俗  塔塔尔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中午为正餐,早晚为茶点,日常饮食离不开面、肉和奶,间或也食用一些大米,但均制做成特殊食品。塔塔尔族妇女素以烹调技艺高超著称,善于制作各种糕点,如用面粉、大米加奶酪、鸡蛋、奶油、葡萄干、杏干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内层松软,风味驰名新疆;也有将肉和大米混合烤成名为“伊特白西”的点心,还擅长用鸡蛋、奶油、砂糖、鲜奶、可可粉、苏打和面粉制成精美可口的馕。日常主食除肉、卡特力特(用牛肉、土豆、大米、鸡蛋、盐、胡椒粉作原料制成,类似于抓饭)、馕和拌面之外,还有帕拉马西(馅饼)、饺子、油煎饼(带土豆)等。塔塔尔族喜欢的风味饮料有:类似于啤酒的“克儿西麻”,是用蜂蜜发酵制成的,还有用野葡萄、砂糖和淀粉制成的“克赛勒”等。进餐时,每个人面前都放一块小手巾,用以擦拭嘴、手并防止食物溅在衣服上。全家人围坐一圈,中间餐桌上放一块餐布,吃饭时习惯用勺子、刀子、叉子。上茶、上饭,要先送给长者,然后再按年龄大小先后递送。饭毕要做“巴塔”(祈祷)才算就餐结束。
    节庆、礼仪食俗  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
撒班节 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拨河、赛马等集体活动。最受欢迎的是“赛跳跑”。每个参加者将一个鸡蛋放在匙中衔于口内,鸡蛋不能落地,最先跑到者胜。
独龙族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小】 【背景色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人口5800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新中国诞生时增加了三千多人。由于环境极为封闭,又远离内地,直到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人们以种植、狩猎和采集为主,身披自已纺线编织的麻布,有少数人则用树叶、兽皮遮盖。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语与贵山怒族语言基本相通,独龙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1956年10月1日成立了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日常食俗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有时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用野生植物块根或果实制作淀粉时,多将采集到的食物如野山药、野板栗用火烧熟,再用水漂洗2—3天,去掉苦味,晒天捣成粉后收藏,随用随取。野生的植物阿吞和董棕,都是当地的一种树,在长成后,木质变成淀粉。食用时先将其茎咂碎,然后用水浸泡,滤除渣,澄清为淀粉,用蜂蜜拌匀做成甜食,味似藕粉。在独龙族民间,现在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独龙族日常菜肴有园圃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早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以鳞细皮厚的鱼居多。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一般每个家庭都有数个火塘,每个子女结婚后便增加一个火塘,做饭由各个火塘轮流承担。节庆、礼仪食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既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通常为期二天或四、五天。年节期间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是“剽牛祭天”。剽牛时先由年节主持人将牛拴在木桩上,然后由年轻女子在牛背上披盖麻布毯,给牛角是挂珠链,摆好祭品,点燃松明和松树毛(松叶),最后由一名父母双全的青年男子,用锋利的竹矛将牛刺死,然后就地将牛肉切割,当即用大锅煮食。节日期间所有的独龙族都要以家族为单位,互相问候,共同祝贺。独龙族民间互相邀请的方式十分独特,通常都是用一块木片做为邀请对方的请柬,届时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请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几道缺口就表示几天后举行宴请仪式。被邀请的客人要携带各种食品以表示答谢。客人进入寨门后,要先与主人共饮一筒酒,然后落座聚餐,并观赏歌舞助兴。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广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有的寨子在宴请的第二天,还要举行射猎庆典,并用荞麦面拌蜂蜜捏出各种动物的头,在日出时供奉在屋后的坡地上,然后青壮年射手持弓箭射事先摆好的靶子,最后把用荞面制作的祭品分送给围观的人。婚宴时独龙族多以杀猪、杀鸡置酒待客。婚后每当妇女生一个孩子,女婿都要送岳父一头牛或一件其他东西如铁锅、一把刀等表示感谢。独龙族性情淳厚,即使路上相逢,也要置酒相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凡建屋盖房,婚丧嫁娶,都要主动相助,遇猎物或杀猪宰牛,都要邀请远亲近邻聚餐,并在聚餐结束后主动馈赠礼品。独龙族大多实行土葬,死后的当天,村里的人及远近亲戚都要送粮食、酒、鸡等以示哀悼,一般次日送葬,第三天便由死者家属领村人到自家仓库当场开仓煮酒,一起共享。有的还杀猪待客,以示酬谢。届时,家属成员及亲友也送去礼物,这种治丧酒席,通常从下午开始,一直吃到深夜,吃酒中要不断地分给死者一份,同时村中老人也作些食品给死者家送去。典型食品主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人口6900余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鄂伦春族的族名始见于清初。“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民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但无文字。一般通用汉语文。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解放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鄂伦春地区还成为中国重要森林工业基地。鄂伦春族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主要有皮毛制品和桦皮制品。
1945年解放。1951年10月1日成立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日常食俗  鄂伦春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冬天在太阳未出前用餐,餐后出猎;夏天则早晨先出猎,猎归以后再用早餐。有时也在猎区过夜。早晚两餐;均由妇女在家司厨。两餐主食以瘦肉为主。近年来,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如用大米或小米煮成的苏米逊(稀饭)、老夸太(粘粥)和干饭;用面粉制作的高鲁布达(面片)、卡布沙嫩(油饼),面包饺子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大兴安岭特产的飞龙(松鸡)肉质鲜嫩,最为驰名。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兽肉时将带有骨节的肉块煮于锅中,半熟后即捞出,每人用刀割取蘸盐水而食,尤喜食带血筋的肉,认为带血筋的兽肉鲜嫩可口,富有营养,并有增强视力、消除疲劳等食疗作用。在食用狍子肉时,喜欢将煮过的肉及其肝脑切碎拌和,然后加拌野猪油和野葱花而食。近年来,鄂伦春族也习惯于将各种兽肉精细加工或炒、或炸,制成各种野咻佳肴。现在用肉加蔬菜制作各种炒菜也日渐普遍。鄂伦春族保存猎物,大都用晒干的方法,特别是在夏天,鄂伦春族猎人多把兽肉切成小条,晒成半干,然后切成小块,放在用蒿子杆编成的帘子上,下面烧木炭,用烟熏,可保持肉久存不变。鄂伦春族的成年男子都好饮酒,所饮用的酒有两种,一种是马奶酒,用马奶、小米和稷子米放在一起,发酵一星期多,然后用蒸酒器蒸,家家都能自酿;另一种是白酒,大都是由外地输入。在严冬出猎之前,鄂伦春猎人常常喝一碗熊油以增强御寒能力。过去,在饮食上,民间有许多禁忌。如:在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意思是告诉山里的熊是乌鸦在吃熊肉。夫妻之间一方死后,另一方三年之内不能吃兽头和内脏。有的地方还禁止妇女吃熊肉,产期妇女不准吃兽头和兽心脏等。如今这些禁忌均已改变。
    节庆、礼仪食俗  鄂伦春族过去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物,相信万物有灵。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当客人来拜年时,也要先拜火,然后往火里扔一块肉和一杯酒(多由客人自带)。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害,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鄂伦春族很注重礼仪,尊老爱幼是传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他人才能动。过去住仙人柱(鄂伦春语,意为挡太阳光的房子,是一种原始的住屋)时,若有男客到,一般都要把客人让到正对门口的位置,女客则让到左右两侧的位置。鄂伦春族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
赫哲族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小】 【背景色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数散居于桦川、依兰、富锦三县和佳木斯市。人口4200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超过门巴族,居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第五十五位。
赫哲族是明代女真人的一个分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其族称来源于赫哲人的自称“赫真”,意为“下游”、“东方”。这与赫哲族及其祖先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密切关系。
赫哲族有自已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自已的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
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狗拉雪撬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日常食俗  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拉拉饭”是用小米或玉米小(米+查)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莫温古饭”是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现在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①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鱼干是把瘦鱼剔除骨头,把鱼肉割成条、块或刻成鱼披子晒干,储存起来,吃时用木棒捶软即可,兽肉也用此办法加工成肉干。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赫哲族人叫“他勒卡”;生鱼片,赫哲人叫“拉铺特克”,是把活鱼肉剔下来,横切成薄片,蘸醋、盐面和辣椒油吃;燎烧鱼片“达勒格切”,也把活鱼肉剔下来,横切成薄片,鱼肉片联在鱼皮上,然后从一端串上木签,在旺火上面燎烧成四、五成熟,再切成小段,蘸醋、盐面和辣椒油吃。以上两种只是捕鱼的场地食用。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俗称“鱼刨花”,赫哲人吃“苏拉克”,它是把冻实的上等好鱼剥皮后削成很薄的片,鲟、鳇鱼则连其脆骨都横切成薄片,蘸醋、盐水、韭菜花酱、辣椒油混合汁吃。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②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兽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
    节日、礼祭食俗  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是一年中饮食最丰盛的日子,家家要摆鱼宴,用当地产的各种鱼类制作各式菜肴,以鲜红、透明的大马哈鱼子制作的菜肴最为鲜美。节日里还必须吃饺子和菜拌生鱼,饮酒,每餐均不能吃剩菜剩饭,把剩饭存起来,待到过完春节后再吃。
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
产妇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食用。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绝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典型食品  赫哲族的典型食品有:①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除经常食用外,每逢客至还是必备之菜,是饮酒中不可缺少的佳肴,有客不备此菜为不敬。②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赫哲族第一个萨满鼓谱问世黑龙江一小学自编赫哲族语言课程
门巴族
    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有人口7000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因长期和藏族人民密切交往,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
信奉喇嘛教,在一些地区信奉原始巫教。
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著名的诗歌集《仓央嘉措情歌》为六世纪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
门巴族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林业和狩猎。
门巴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人死后多用水葬和土葬,也用火葬和天葬。节日与藏族相同,并用藏历。
日常食俗  门巴族日食三餐,有些地区主食糌粑。门达旺地区、错那县、墨脱县等地以鸡爪谷加工成食品作为主食。加工方法是:将鸡爪谷经脱粒、晒干,磨成细粉,放入烧开的水中稍煮,然后用搅拌器(形如船桨的木棒)反复搅拌成面团,熟后即可食用。门巴族还喜用荞麦面在薄石板上烤烙荞麦饼。大米的吃法与汉族相同,玉米和鸡爪谷则用来做成糊粥食用。肉类以牦牛、黄牛肉居多,也食猪肉和羊肉及猎获的野生动;食用方法习惯炖或制成肉干。过去有些地区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品种有南瓜、黄瓜、白菜、西红柿、洋白菜、辣椒、韭菜等。门巴族善用鸡爪谷、玉米、高梁等粮食酿酒。所有餐具大都是木制,门巴族食工制作的木碗,已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
    门巴族狩猎是一种集体活动狩猎时自愿结伙,公推首领,首先击中猎物者,在分肉时要分得双份,其余人均一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为号,召集村民共同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达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下次狩猎才有好运气。
节日、礼仪食俗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门巴族好客,凡有客至,全家人携酒到村口为客人洗尘,并做好米饭、炖肉款待。宴请客人时,主妇要站立一旁,为客人斟酒,并保证客人的酒杯总是满的。如客人酒醉主人会很高兴,认为自己的真诚为客人所接受。客人离别时主家要执酒送到村外。门巴族婚礼挠有风趣,婚礼前,新郎一方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要喝三次酒。新娘进屋后,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届时新娘的舅舅要故意刁难新郎家,以考验男的方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增加酒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婚宴上,新郎、新娘要轮流给客人敬酒,客人还要求新郎、新娘互敬对饮,并让他们当众比试谁喝得快,谁先喝完就喻示着今后谁当家。
基诺族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小】 【背景色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人口1. 8万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
1949年新中国诞生时,3000多基诺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1954年6月,党和政府派民族工作队进基诺山区,1957年2月成立“攸乐山区生产文化站”,1958年建立基诺洛克公社。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无本民族文字。
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
    日常食俗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也有直接把米带上山,就地砍竹筒、采集野菜,把米和菜放在竹筒里煮熟而食。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其中有自家种植的青菜、白菜、韭菜、葱、姜及随时采集和猎获的山菜野味,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经常猎有野猪、野牛、鹿、麂子、野狗、大蟒蛇和捕捉松鼠、竹鼠、穿山甲、河蟹、鱼、鸟及各种昆虫。每年5—9月是基诺山的雨季,此间的菜蔬几乎全靠上山采集,经常食用的有山药、水芹菜、酸荞(野生植物,形似荞麦叶,味酸)、竹笋、鱼腥草及各种菌类。其中以竹笋最为常见,竹笋可鲜吃,可与鸡、狗肉、猪排和兽肉一起炖吃,也可制成干、酸笋和基诺族特有的压笋保存。制作压笋时,将部分笋片装入大竹筒内,用一根与竹筒口径粗细大致相同的木棍把笋片舂实,再压上石块,每隔5天往竹筒内加一次笋片,直至压满、干透为止,最后剥去竹筒,将压干的笋片用芭蕉叶包好备常年食用。丰富的野味和山菜加上本地特有的野花椒、麻根、香茅草、酸木粉,使基诺族能在不同的季节里烹制出许多具有热带山野风味的民族菜肴。如:芭蕉肉、全肉条等,还有众筒烧麂排,即取鲜竹一节装入水和盐,旺火烧沸,下入麂子排骨,沸时下焙香的草果,煮至离骨,倒入装有焙香的八角粉碗内,色棕黄,味鲜香。又如油煎扫把虫,扫把虫是客至现去采来待客的佳品。此虫寄生于扫把草,白色,长约一手,像筷子那么粗。焙干煎香,营养丰富,味道很像青豆米等。
基诺族普遍喜好饮酒,民间有不可一日无酒的说法。所饮用的酒大都是自家用大米或玉米酿制,在酿制过程中,通常要加一些锁梅叶等植物,酒呈浅绿色,并带有一种植物的自然香味,据说有健脾强身的功效。基诺山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区,驰名中外的普饵茶是当地的特产,民间多喜喝老叶茶,喝茶时一般都将老叶揉炒后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汤浓方饮。
在毛俄、茄玛等寨的部分基诺族妇女中,有食一种当地特有的胶泥的习惯,有的老年妇女已食土成癖,一日不食就有不适,研究表明:这种胶泥中含有少量人体必需的铜、铁、钙、锌等元素。
    节庆、祭祀、礼仪食俗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所用的牛一般都是在过年之前全村派人专程去买,买回后将牛拴在寨王家后的一根柱子上,剽牛时全村寨的人一起举行剽牛仪式,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3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邻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剽牛后各家的家长都要到长老(家族长)家祭祖过年,长老要设宴款待,按规定入席。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视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必须注意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小鸡独食,当天父亲不准讲话,认为这样可为小儿消灾免祸。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在民间一直保留以酒代罚之习,凡违反了村规寨法或做错了事的人,一般要罚其10碗酒,重者要罚当事人两头猪、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过去基诺族有过成年礼之俗。孩子过成年礼时,要膘牛,牛肉用芭蕉叶包好,分送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以表示庆贺;男女青年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杀猪请客,新娘进家后,公公要赏一只鸡腿。
典型食品主要有:芭蕉肉、全肉条等。
新米年 每年阴历九月,当包谷呈金黄色时,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北部山区的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基诺族的新米节,由来已久。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于深山的基诺族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一天,一条狗衔着一包谷种,来到基诺寨,一位老人见此狗来历不凡,便把它收养起来,并把谷种撒在山地上,这样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育繁殖,旱谷越来越多。从此基诺人学会了种旱谷,也吃上了米饭。
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家各户在每年旱谷成熟的一个月内,由家长选定一吉日。这天,全家老幼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备办新米饭和菜肴,待日上三竿,由家长依自家种的地块,将菜饭分成若干份,到地里去祭谷,并吃顿午饭,直到夕阳西下才赶回家。入夜,邀请亲友共进晚餐,同庆新谷登场之喜。
珞巴族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小】 【背景色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人口只有2300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区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珞巴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年来,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已的文化传统。《加金》曲是珞巴族专门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多信巫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狩猎,擅长射箭。日常食俗珞巴族生活习俗受藏族影响较深,日常饮食及食品制作方法,基上与藏族农区相同。喜食烤肉、干肉、奶渣、荞麦饼,尤喜食用粟米搅煮的饭坨,并喜以辣椒佐餐。蔬菜有白菜、油菜、南瓜、圆根(芜菁)和土豆等。普遍嗜酒,除饮用青稞酒外,还常饮用玉米酒。珞巴族狩猎一般都习惯于用野生植物配制毒药,涂在箭头上射杀野兽。狩猎活动大都是集体进行,猎获的野物一律平分。节日、礼仪食俗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但大部分珞巴族都使用自己推定的历法。由于珞巴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地年节的日期不一,一般定在每年的劳动之后。因此欢度年节都包含有庆贺丰收、迎新辞旧之意。在年节前夕,家家都要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富裕人家还要宰牛。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届时要把宰杀的猪、牛、羊肉连皮切成块,分送给同族的人。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过节时,村落的住户要自带酒肉欢聚,全村男女老少席地围坐,或饮酒,或吃肉,歌声笑语不断,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在客人吃饭前主人要先喝一杯酒,先吃一口饭,以表示食物无毒和对客人的真诚。如果客人是从远方而来,珞巴族还要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荞麦饼和辣椒等款待。
汉族

2007年8月19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山东省济南市的汉服爱好者在济南植物园举行“相约七夕·汉服文化艺术展演”活动,30多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展演。>>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10. 42亿(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
汉族以农耕为本。
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
食俗
日常食俗 汉族以农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历史悠久,对汉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三餐中,午、晚餐是正餐。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由于汉族分布的不同区域出产的粮食作物不同或互有差异,形成不同的主食和制作方法。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在长期的历史和广大地区呈现多姿多态的风格。在不少食品除了营养学上的价值,还具有美学欣赏价值。食之味美可口,观之赏心悦目。米面食品起源很早,古代蒸米为饭,有黄黍、白黍、黄梁、白梁、稷米、稻米六种米饭。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大米制品种类繁多,如米饭、米糕、米粥、米团、米面、糍饭、汤圆、粽子等;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等都为日常喜爱食物,其他如山东煎饼、陕西锅盔、山西刀削面、西北、华北抻面、四川担担面、江苏过桥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风味食品。
菜肴 是汉族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族饮食史早期,菜是蔬菜的总称,肴是做熟了的鱼肉。后来菜也成为副食的总称。素菜指各种蔬菜和植物蛋白制品,荤菜指鱼肉等动物蛋白制品。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普通民众只能以菜食为主,而各类肉食主要成为上层阶级的日常食品或者社会节庆日的食品。因而在先秦许多典藉中,曾把“肉食者”作为权贵的代称。例如殷周时代称在位者为“肉食者”,称平民百姓为“蔬食者”。
汉族的菜肴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又各有千秋。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西北地区多种多样的牛羊肉菜肴以及各地一年四季不同的蔬菜果品等都反映出副食方面的地方特色。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例如喜食辛辣食品的地区,多与种植水田、气候潮湿有关。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例如广东位于南部沿海,物产丰富,粤菜有用料鲜活,花色繁多、新颖奇异、取材广泛的特点,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为主。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处于渤海与黄海之滨,沿海一带海产丰盛,鲁菜的主要特点是擅长烹制各种海鲜,讲究清汤和奶汤调制,善以葱香调味,火功精妙,风味鲜咸适口,清香脆嫩,汤精味醇。江苏是闻名的鱼米之乡,苏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致,刀工精细,讲究造型,菜肴四季有别,重视制汤,保持原(料)汁,口味清鲜和平。川菜,以成都、重庆、自贡等地的风味佳肴为代表,口味多样,注重调味,讲究精烹,具有清鲜醇沈,麻辣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汉族菜肴烹调方法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煮、蒸、烧、烤、煎、炒、烹、炸、烩、爆、氽、扒、炖、焖、拌等十多种。各地的烹调方法都深受当地食俗的影响,如广东菜的软炒、(火+屈)、焗;福建菜的醉、糟;湖北菜的煨;北京菜的涮、烤、(火+曰+羽)等各有长处,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产生汉族丰富多采的烹调风格,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川菜、闽菜、鲁菜、苏菜、京菜等各具特色,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酒不仅是能满足提神、解除疲劳、医用等生理需要的饮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汉族长期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在汉族的重要节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汉族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宴。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在不少地区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有些饮酒活动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汉族中广泛流传的除夕饮屠苏酒,端午节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蕴含着汉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观念,至今仍为人们称道。酒是汉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传达感情,增强联系的一种媒介。在汉族许多地区,姑娘出嫁临行前要饮别亲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饮交杯酒等等。所有这些饮酒习俗,都是汉族过去和现在饮食和生活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茶是比酒更为普及的一种饮料。唐代饮茶要加许多香料和调料,宋以后逐渐发展起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等茶。饮茶讲究茶叶、水质的品格,火候水温的适宜以及茶具的风格,饮茶的环境、气氛等多种条件。日本在中国唐代饮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茶道,对日本文化和国民性格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汉族和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将身体保健、文化欣赏、社会交际媒体等多种功能综合为一身,成为民族饮食中最普及、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也是民族文化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俗
汉族的饮食一方面受到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岁时节日即是表现汉族饮食文化风格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节日食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第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汉族的各类岁时节庆日从年初开始直到年终,每个节日差不多都有相应的特殊食品和习俗。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就寓含着亲人团聚、阖家安康的意义和祝愿;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寓含着家庭和每个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的良好祝愿。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被赋于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把深切怀念杰出的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重的乡土感情结合起来,千百年来传承不衰。端午节的雄黄酒则将保健效用和信仰心理作用结合为一体,成为既驱虫又避邪的吉祥饮品。中秋节的月饼,与自然天象的圆月相对应,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月饼既成为自然景象的象征物,又被赋于浓重的文化意义。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它不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在一定的自然时令节候环境,社会场合和人生阶段等特殊环境中的心理和文化需要。节庆日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综合性的独特文化现象。在节庆日中,从民俗的意义而言,生活中的某些常规被打破。非节日期间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甚至温饱的日常服饰和饮食惯例被打破,在饮食、服饰方面特殊的信仰、礼仪、社交、审美等文化要求被突出出来,因而形成独特的有关食品和食俗。汉族食俗在这些方面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三种食品是节庆日和某些特定场合间馈赠亲朋好友或其他对象的礼品。汉族中,过去长期以来以馈赠食品作为表达友好感情,建立亲密和睦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例如亲朋好友之间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生日送蛋糕、寿面,都具有特定的民俗意义。民间与婚姻有关的节庆活动中往往要馈赠红枣、喜蛋、长面,也都包含着诸如“早生贵子”、“百年合好”等美好祝愿的深厚民俗内容。
饮食中的信仰、禁忌
世界上每一民族,由于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饮食中各自有一定的信仰和禁忌。这方面情况很复杂,有些饮食禁忌,实际上产生于某些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例如各地都有一些性能容易发生相互冲突的食物不能同时混同食用等禁忌,就来源于某些朴素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过去,对人的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起过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当一部分饮食禁忌与信仰因素互为表里,是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惧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它实际上是原始信仰的遗留。其中也有少部分脱去迷信色彩,转化成为规范饮食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礼俗。例如在旧时代,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生食品尤其主食为炊则意味全年办事不顺。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而江苏南京等地则以正月初二为米娘娘生日,这天是人类的一件大事,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古代人们常认为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相互感应。这类信仰、禁忌观念有形无形地渗透在汉族的某些饮食习惯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残存在饮食习俗中的一些迷信成分已经或正在被淘汰,合理和有益的经验正在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而使汉族的饮食文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傈僳族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 中小】 【背景色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人口57.485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1954年8月23日,建立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7年1月改为自治州。
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语言、文化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对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可分为生产调、逃婚调、打猎调、盖房调、打官司调等10多种,多以叙事诗的形式即兴演唱。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作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
傈僳族青年“上刀山”
 
每逢重大节日,傈僳族青年都会进行
传统的“上刀山”表演。他们把磨快
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横插在两根20
多米高的木杆或铁杆上,成一刀梯。
青年们从刀刃口攀上顶端,并表演各
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的体育娱乐活动。
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6月)、收获节(10月)、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刀竿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傈僳族的节日
衣、食、住、行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右衽短衣,下着衣裙,头上戴用红色料珠和贝壳穿成的饰物,颈上佩戴由彩色料珠穿成的项圈;男子一般无领对襟短衫,裤长至膝,外出时,一般佩砍刀,挂箭袋。
傈僳族人主食为玉米、荞麦。无论男女均善饮酒。
住房有木结构和竹木结构两种。
“过溜索”,一直是怒江两岸傈僳族人民传统的交通工具。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
宗教信仰  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禁忌  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日常食俗  傈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用作煮粥的米通常有玉米和荞麦。因大米种植较少,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用玉米煮粥时,先将干玉米用水浸泡后,再用木难舂去皮,捣成瓣状颗粒,制作时大都加一些四季豆,用柴火烧3—4个小时即可食用。吃时,可根据个人口味配以用漆油、核桃仁、辣椒、水豆豉和盐炒成的佐料,加上腊肉或其他野味,其味更加鲜香。有的地区也用玉米瓣做成干饭或玉米面饭当做主食。荞麦多麻成粉用来做成荞粑。居住在丽江的傈僳族喜食阴玉米饭,所谓阴玉米是指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难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大部分傈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
傈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和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河里的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花红、梨、季等多种水果。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其中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傈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花期一过,即可取蜜加工食用。此外,还经常采集野岩蜂蜜,蜂蛹的食法多种多样,可蘸蜂蜜生食,也可用盐水煮食,还可油煎蜂蛹。
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麻迷是植物果实,形色似绿豆,但比绿豆小,可作零食,入口后嗑去壳,食芯,有润肺的功效。制作麻迷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节庆、祭祀、礼仪食俗  傈僳族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阔什节(年节)。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要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还过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在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典型食品有漆油酒、清水煮小猪、猪蹄珍珠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