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壁墙前种什么植物:听一听艺术家与藏家眼中的收藏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28:42

听一听艺术家与藏家眼中的收藏投资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2010年5月25日,《收藏投资导刊》正式创刊,时值今日整整一岁。此间,我们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结识了很多业界资深人士。在此,我们谨以一期人物专题,为读者展示业内不同领域理解下的艺术收藏。

  此外,本期视点特别策划“艺术媒体怎样保证其公正性”的话题,希冀通过这些人士的回答,为媒体今后的长足发展提供依据。

  徐立明:收藏要有好眼力与人脉

  “媒体报道一定要客观、真实,具有权威性,正确引导投资者进行收藏。”

  文/本刊记者 陈君达

  与徐立明先生的相识,缘于2010年的一次慈溪之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慈溪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一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有了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追求,开始收藏各类艺术珍品,因为收藏大家多,收藏档次高,慈溪被称为中国的“收藏重镇”,而徐龙集团的徐氏兄弟便是慈溪收藏大家中的代表。

  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频频亮相海外拍场,一掷千金竞买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珍品,并先后在浙江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举办个人藏品展的哥哥徐其明不同,徐立明显得非常低调。与现在的许多投资者不同,他从未将艺术品收藏当做是投资的一种方式,而仅仅是因单纯的喜欢而收藏。

  徐立明从小家境贫寒,10多岁时便跟随哥哥来到海洋渔业公司做搬运工,赚钱贴补家用,环境艰苦。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和远超于常人的忍耐力,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他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徐龙集团是一家以从事鳗鱼等水产品养殖加工为主的集团公司,它的鳗鱼产量和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被称为“世界鳗王”。徐立明说,水产养殖是季节性的,因此每年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相对比较空闲,他就利用这个时间一边学习艺术品鉴赏方面的知识,一边到各地去搜寻各类艺术珍品。徐立明的收藏范围很广,陶瓷器、古典家具、书画、杂件等均有涉猎,其中尤以古典家具和书画为主。与哥哥徐其明的收藏方式不同,徐立明主要通过民间转让收购,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发展,近些年,他的身影也时常会出现在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场上。

  徐立明说,他希望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所有藏品进行系统的整理,让这些艺术珍品从仓库中走出来,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

  凌菲菲: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我希望媒体能组织更多的批评家,对艺术多一些批评,艺术批评是推动艺术市场发展和帮助艺术家成长的重要方式,也能教育大众,让大众对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文/本刊记者 陈君达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凌菲菲,从小就在文化与艺术的熏陶下成长,时至今日,她仍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家里四周墙壁上挂满书画的雅境。儿时的耳濡目染,使她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始终把艺术看作她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毕业后,凌菲菲经过多年的奋斗、打拼,成为一位在房地产界叱咤风云的女企业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未使她追求浮华奢侈的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使她积极投身于文化艺术事业。由她创办的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家非盈利性机构,经过7年的探索与发展,已成为上海颇具影响力的艺术中心。凌菲菲说,“创办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教育大家,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了解艺术,热爱艺术,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当代水墨展和中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是明圆文化艺术中心每年都会力推的两大展览。凌菲菲说,她希望通过一些高水平、学术性强的艺术展览和活动,来挖掘深具艺术潜质的年轻艺术家,探索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之道。“有些很有潜质的年轻艺术家,因为生存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艺术创作,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重新唤起他们对艺术的向往。”

  在凌菲菲的办公室里,挂着几幅她喜欢的抽象画和水墨山水画,热爱艺术的她,也是一位对艺术颇有研究和鉴赏力的收藏家。凌菲菲说,她偏重于收藏近现代书画和当代艺术,张大千、黄宾虹、林风眠以及弘一法师等艺术家,都是她很敬仰的艺术大师,另外,当代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也是她特别关注的。“我喜欢真正精品的东西,现在市场上堪称精品的东西并不是很多,我觉得收藏艺术作品不应只注重艺术家的名头,关键还是要看作品本身是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艺术品的价位已经偏高了,我觉得未来艺术品的价位会逐渐回归理性”,凌菲菲说。

  宋宁颉:创造中国工艺的奢侈品

  “艺术类刊物鱼龙混杂,想保持自己的品牌,起到媒体的公正性,就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这样才能不受制于广告客户。做到‘敢说,敢批,敢曝光’。”

  文/本刊记者  毕武英

  和宋宁颉的第一次见面以他的爽约而改期,原因是采访当日,他突然没有征兆地发起了高烧。事后,他向记者解释说,病症源于纠缠自己多年的胆囊和肝内结石,“已经习惯了”。

  深究之下,这样的结石病,实在又是一种职业病,在宋宁颉从传媒到艺术品经纪的角色转换中,暗暗滋生蔓延。

  “苦行僧”般的职业选择

  宋宁颉曾是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毕业后在《粤港信息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做过短暂的“本行”,不久便投身到在他看来比媒体更加具有新闻性并且在创意、挑战方面充满想象空间的房地产策划中,那时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房地产热情都聚焦在广州”。

  之后的七八年时间内,宋宁颉以一年换一家公司的频率,在广州的房地产策划领域规划着自己的职业道路。“我当时就认为要在这个领域的三个方面都有所尝试,甲方、乙方以及传媒”。

  凭借之前的媒体经验,房地产策划中和传媒相关的部分对宋宁颉来说轻车熟路。于是他很快便进入了甲方(开发商)。然而不久宋宁颉看出,“在甲方的工作主要是选取乙方的各种提案,不用自己动脑子,而且并没有接触到销售等基础领域,总感觉‘浮’在上面”,因此,当自己认为甲方的经验已经积累到足够后,他便毅然从“养尊处优的被服务者”转型为“看人眼色的服务者”(乙方)。原因仅仅是“太安逸的生活会令自己发慌,而乙方很有挑战性”。宋宁颉向记者说:“那时的工作是超负荷的,从来没有周六周日,晚上加班加点是常事不说,往往第二天还要7、8点起来去周边城市比如佛山、中山提案。”宋宁颉怀疑,结石病就是在那段时间开始在体内滋生的。

  在外人看来,宋宁颉所选择的甲方、乙方和传媒,任何一条路,在七八年的时间内,如果专心从事一个方面,最后都能走得很好。宋宁颉却偏偏将时间花费在不同的三个方面,像“苦行僧”一样,艰难前行。

  只有宋宁颉自己知道,三个方面之所以都要涉猎,并且在最苦的乙方磨练时间最长,最终的目的就是在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之后,创立自己的品牌和公司。不过,宋宁颉自己都没有想到,今天的品牌和公司竟然脱离了地产界进入艺术品经纪领域。

  从邮币卡市场首次接触艺术收藏领域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宋宁颉在地产界朋友的推荐下,进入邮币卡市场。“那时邮品开始放开,民间企业也可以制作邮票,有一种伟人题材的个性化邮票卖得很火。”宋宁颉也开始尝试进入该题材的制作和销售。“当时流行的做法是在电台不断做这种邮票的销售广告,卖得很火。而我由于是媒体出身,在销售方面引入了平媒的概念”。令当时业界感到大手笔的是,宋宁颉率先在南方都市报等重要媒体花十几万元做整版的广告。“最后都能赚回来”。不过宋宁颉说,当时涉足这个市场时,首先看出这是一个“赚钱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清楚地知道“这个市场并不具有可成长性”。宋宁颉解释说,首先这个市场鱼龙混杂,问题太多,其次,进入该市场的门槛很低,只要有十几万元的资本,就可涉足。果然,不久之后,邮币卡市场从繁荣走向了长期的低迷。

  虽然没有长久地做下去,邮币卡市场还是将宋宁颉的视野从房地产策划转向了艺术品市场。

  一天,朋友推荐一款当代陶瓷作品给宋宁颉,“当时我心里也没有底,以前都是卖几千块一套的邮品,这样的陶瓷一件几万块,不敢相信会有人愿意买”。令宋宁颉没有想到的是,当代陶瓷作品的首次试水,便获得了买家的普遍认可,“卖得很火”。

  在经历了近10年的积累和磨砺之后,2007年,宋宁颉开始正式涉足艺术品领域,并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品牌。

  宋宁颉的困惑

  宋宁颉向记者介绍说,自公司成立以来,已经推出几十款当代陶瓷,其中以景德镇工艺师作品为主“越做越体会到中国陶瓷的魅力”。但宋宁颉也不讳言,在当代陶艺市场,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市场,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来具有御窑文化底蕴的景德镇陶瓷,成为‘廉价’的代名词,比如一些中低端酒店中常常在大厅售卖打至一折的景德镇陶瓷,几百元一件。包括一些景泰蓝市场,在国外被批评为景泰‘烂’,据说在美国的一个展览中,中国当代的景泰蓝作品,在展厅射灯的照射下,釉料竟然开始剥落。”

  所以,宋宁颉希望通过自己公司的品牌,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完美的状态,并将当代陶瓷艺术回归到本应有的高端品位。最终成为“中国工艺奢侈品的创作者”。而这条路也是充满着荆棘。

  首先,以工艺师的级别定作品价格本身就是一种误判。宋宁颉说,这种制度使得工艺师们心境普遍浮躁,为了这个关乎作品价格的头衔,从创作中分心,有些更是绞尽脑汁,动用各种人脉为自己争得一个名号。但“名头高,并不一定作品好”。宋宁颉认为,这种对价值的误判背后,是机制的缺失,可能本意是想规范市场,设立了工艺师级别,没想到反而使得工艺师分心。“国外没有工艺师的评定,作品照样很出色。”

  其次,中国工艺美术界缺乏经纪人制度,从业者对经纪模式的理解具有一定偏差。“我们曾作过目前比较有名的一位工艺大师的推广,当时他还不知名,在我们的推广下,名气越来越大,和我们的合作态度也越来越‘膨胀’,较之以前难以沟通”。宋宁颉说,还有些工艺师不是很诚信,和这家公司合作后,比如仿制几件古瓷后,和另外一家公司签的协议也是制作同样的这几件瓷。即便我们当时在协议上都有所约束,但他们还是从别的方面来“突破”。比如,给我们做的可能是9件一套,给另外一家公司就是10件一套。

  另外,宋宁颉还说,在成功推出多款当代陶瓷作品后,一些公司开始模仿自己公司的经营模式,“我们推出哪款作品,马上就有公司找别的大师或者同一大师制作相同款,有时甚至连在媒体的广告词都照抄无遗,令人哭笑不得”。

  最后宋宁颉说,公司原先将很多精力放在推工艺美术师作品方面,这些作品以仿古为主,今后会将目光放在公司自己的品牌设计上。但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定位是以当代的形式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国本土很难找到具有这种理念的设计师。“首先是文化教育的断层,现在60、70后的主力设计师,由于历史原因,受过国学教育的很少,而80后,即便受过传统教育,也是很表面的,在设计中,可能仅仅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来运用,不能深入到文化的精髓中。”

  不过,宋宁颉相信,中国古代宫廷瓷器曾有那么辉煌的历史,今天的工艺、技法甚至窑口远远高于古代,只要沉下心来,一定有高于古人的作品面世。“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

  卞亦文:勿以“本土化”为借口

  “作为艺术品市场的媒体人,希望能够真正将艺术分析做到极致,做一个认真的媒体人。”

  文/本刊记者 徐敏

  作为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策划人,卞亦文向记者介绍说,当时希望能将电视娱乐和收藏鉴宝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两者都做到极致,不能因为电视的娱乐性而忽视节目本身的知识性和严肃性。对于其他媒体也是一样,也许媒体人不是某个被采访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是媒体人有必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深入调查研究,多借鉴专业人士的意见,把一些现象和本质剖析说透。诚然,媒体需要抓吸引眼球的新闻,但并不是听风就是雨,更不是简单地抓几个关键字就来断定一些事物。

  卞亦文认为,对于藏家或者准备踏入收藏圈人士来说,艺术品收藏固然有投资功能,但是这个投资工具与常规投资工具不同,他认为,收藏一样东西,你必须喜欢这样东西,或者至少是你准备喜欢这样东西,这样的收藏才会更有意义。

  因为对拍卖系统的兴趣,卞亦文成立了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他认为,拍卖行是西方的产物,在移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照搬西方成熟的法律和规则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本土化”对于任何一个新进入中国市场的事物也有其合理性一面,但是就怕以“本土化”为借口,做出一些非合理的事情。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拍卖公司对拍卖质量和数量的严格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2010年秋拍开始,中汉引入白酒拍卖,也被称作“中国老名酒拍卖”。为了让新事物的出现不至于走歪,他们一开始就把规模做得很小,虽然对于现如今假酒市场混乱的局面也抱有一定的担忧,但是卞亦文仍然持有谨慎而乐观的态度,希望有朝一日,中国老名酒的拍卖也能像国际上红酒拍卖那样,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并且将影响扩大。

  郭庆祥:说真话是一种社会责任

  文/本刊记者  毕武英

  因为被范曾的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艺术品经纪人郭庆祥成为公众人物而被艺术圈外的各种视角反复审视,有人说他不断发表文章以反击范曾对自己的控诉,言辞之犀利甚至带有炒作之嫌。也有人认为他是艺术圈内少有的敢说真话的人,在这个圈子各种乱象不断涌现,体制、法律却缺乏规范的背景下,郭庆祥起码自觉地扮演了“艺术警察”的角色。他的各种言论,即便有所偏颇,但剑指艺术圈内无法回避的很多问题,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将这些问题放大,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只有有人关注,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但当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坐在记者面前时,锋芒仿佛被很好地藏在了年近50岁的容貌之下,虽然仅仅在数天前郭庆祥还在为范曾状告自己的案子大声疾呼“告我100次也不怕”,此刻却平淡地连案子相关细节谈起的兴趣都没有。他说,自己所呼吁的,并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对“流水线创作”这种现象进行抨击。在郭庆祥看来,这是自己作为涉足艺术领域数年,并从中有所斩获的经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年轻的时候,可能更多地想要从这个领域怎么赚钱,但到了今天,随着阅历的不同,更多地考虑到怎样回馈给曾经给予自己养分的艺术圈”。

  郭庆祥认为,艺术圈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艺术家流水线制作,部分藏家有钱却不懂艺术,鉴定家真伪难断,艺术批评遭遇金钱绑架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成因在于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他们应该更多地去引导大众审美,给予大众应有的道德价值判断力”。

  郭庆祥说,现在是说真话的时候了,由于教育的缺失,使得很多公众在美育方面有所缺失,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艺术。因此,作为美术评论家、艺术家、藏家、鉴定家等在艺术领域中拥有比常人更多美术知识的人们,应该站出来说真话,承担起告诉公众一个真实的艺术圈的社会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才是好的艺术,而什么是愚弄大众”。

  郭庆祥还说,现在打文化产业旗号的人很多,但实际却做很多与文化产业无关的事情,目的仅仅是为了圈地或者进行金融交易,“不知名的艺术家都可以上市”。

  令郭庆祥欣慰的是,自从范曾状告自己以来,虽然大多数媒体保持相对中立,暗观事态发展,但负面的新闻几乎没有,郭庆祥认为,公众对艺术的判断力正在慢慢形成,从这方面来说,官司的输赢已经不再重要。

  谭国斌:收藏是一种浪漫的投资手段

  “艺术类刊物在艺术市场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平台也是助推器。它的推广放大功能显而易见。因此,艺术类刊物的良知和职业道德是其成为一个优秀媒体的立足根本。”

  文/梁兰

  自2004年开始,谭国斌在湖南籍师友李路明的引荐下收藏当代艺术作品。逐渐地,他手里累积了一批优秀作品,并以此创建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基于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在办过一次小规模的馆藏展之后,他觉得有责任对当代艺术的推动有些行动了。在2007年,谭国斌以策展人和承办方的身份举办了方力钧、李路明、王音、毛焰、李津五位艺术家的群展,展期一个月,展览地点设在湖南省博物馆,冠名为“2007艺术长沙”。最为特别的是,谭国斌为了这次特别的展览,从北京包专列到长沙,“艺术专车”作为当时的新闻轰动一时。

  第一届艺术长沙就这样成功的举办了,它本身就像一个行为艺术作品,也是一次链接北京和长沙当代艺术的探索。从此,两地之间架构了一条直通的艺术桥梁,艺术长沙品牌也逐渐被认可。此后的“2009艺术长沙”和暂定今年9月17日开幕的“2011艺术长沙”,都是对这一品牌的巩固和完善。

  中国书画也是谭国斌的收藏重点,自从进入当代艺术收藏领域,他发现中国书画与当代艺术在市场上的表现很有点此消彼长的意思,他认为灵活地购入这两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品是很有必要的。

  在谭国斌眼里,仓廪实而知礼节。艺术收藏,是在追求心灵快乐,精神富足的同时,还是一种浪漫的投资手段。在良好政策支持下,藏家和机构收藏品位提高都明示着中国艺术市场只会做大。虽然粗制滥造和资金炒作现象是存在的,但并不会伤及市场的筋骨。在中国,沉淀下来的好作品一定会有足够的支撑。他说,他一定会在这条书写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道路上,快乐地走下去。

  王勇超:收藏是对艺术的珍爱

  “收藏是对祖先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是留给后人的礼物。”

  文/本刊记者 黄辉

  占地500多亩,8600多根拴马桩,40多坐明清院落,10000多件木雕和砖雕……这就是坐落于西安南五台山脚下,目前占地面积最大、收藏民俗作品最多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博物院内收藏的3万多件藏品都是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30多年来踏遍关中各地征集到的民俗艺术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勇超看到将要被截掉上部雕塑的拴马桩,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他用300元购买了第1个拴马桩。从第1件拴马桩开始,他搜集3件、5件……刚开始,他收藏这些拴马桩仅是一种感情,随着收来的拴马桩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他的收藏逐渐形成规模,而他对这些东西的感情也开始转变为一种责任。

  在收藏了众多拴马桩之后,王勇超又发现了陕西濒临拆迁、即将消失的明清民居。由于旧城改造和新建道路,大量老民居被拆毁,有些之前还能见到的东西,很快就灰飞烟灭。很多曾是明代宰相、清代举人、富商巨贾、书生世家的旧宅,王勇超打算为这些老民居集体“迁家”。把它们一间间地挪到西安,本着“修旧如旧”的方法,兴建古院落。业界称王勇超抢救保护的这些老民居是“元明清代代不绝,殿堂亭台样样俱全”,是西北地区古民居的博物馆。

  王勇超没有给这些收藏起来的东西找买家,而是打算给他们兴建一个永久的家——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2002年,兴建博物馆的申请获得获批。为此,他先后投入资金3.7亿元。被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赞誉为“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

  现在,博物院每年建设性投资和日常维护需要3000万元到5000万元,他感到的压力也越来越重。王勇超曾做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把收藏这些东西的钱投资房地产的话,到现在,自己最少也能进世界500强。王勇超出于对地方文化质朴的情感和朴素的文化责任感,将他收藏和兴建博物馆的动机归结为“对艺术的珍爱,对祖先的尊重,对文化的一种敬畏,是留给后人的礼物”。祝愿《收藏投资导刊》不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冷军:好作品应有好归宿

  “媒体应该起到传播的作用,它应该是个中间人的角色。”

  文/本刊记者 李荣坤

  提起中国的“蒙娜丽莎”,自然会令人联想到冷军。2010年中国保利秋拍中,他的作品《肖像之像——小罗》以3136万元成交,刷新了其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充分证明人们对超写实主义作品的认可。

  “85美术新潮”时期,冷军作为湖北“艺友画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亲历了中国艺术史上划时代的历程,他和当时众多的艺术青年一样积极地投身其中,实践着自己对艺术的思考。85时期,他以油画表现和抽象性为实验主体,之后又尝试了多种现代派的艺术创作形式和方法。

  他从表现和抽象的艺术实践返回传统写实,其创作形式的转变要从1987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南艺术节说起,冷军被当时的武汉画院院长卢柏森推荐为展览评委,而每个评委必须有一件作品参展。在这样一个官方画展中,他之前的作品不适合,只好另画一件带有传统趣味的写实作品。冷军摆放了一组静物做描绘对象,他用了一下午完成;紧接着又满怀兴致地摆画了第二幅,用了两天;接着是第三幅,画了将近一周;第四幅竟然画了半个多月……这样下来一口气画了五、六幅。作品虽越画越慢,却越画越好。最后那幅作品已极为深入、丰富且生动。这个奇妙的过程自然而不可思议地发生了,犹如天意。1991年冷军创作《马灯的故事》,确立了其超写实主义的风格。

  大多数人了解的冷军,是超写实主义的油画家,但他同时还涉猎国画、版画及综合材料等多种创作形式。冷军极为重视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的特殊性。“作为中国艺术家,被锻造或修炼的经历很重要。中国文化讲究深厚性,追求自我内省,强调修为,其心性修养都能适时地体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上。”

  他认为,今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怎么看都是一个资本市场,艺术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罢了。所谓的藏家有相当一部分最终还是会将作品再次抛入市场赚取那份差价,而另一部分则有可能最终将其公益化,给作品一个真正的、好的归宿!只是最后二者的比例若失衡,则有可能出大问题,80年代的日本可谓教训深刻!

  刘国松:收藏具有历史性的作品

  “媒体是市场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扬光大中国文化和引导社会舆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前,真正能够认识艺术、了解艺术的收藏家并不多,他们关注媒体,尤其是看媒体对哪些画家给予肯定,以此为根据选择他们收藏的对象。媒体在正面的影响非常重要,而且也应负有责任。”

  文/本刊记者  苏娟、黄辉

  作为画家的刘国松,很少关注收藏界的情况。不过,近年来,他关注到“外国人把那些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那种全盘西化的当代艺术,抬举得过高”,在他看来,这是西方对中国人的同化,“捧出几个样板,让年轻人跟着学,做榜样,大陆的收藏家也跟风,跟着西方人走,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让人感到担忧。

  就艺术市场来说,他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在世界艺术史上,犹太人艺术家数不胜数,但他们名垂史册与犹太民族自身的经营密不可分。一个艺术家,如果他有创造性的作品,但没有市场来“抬”他的话,这个画家就默默无名。犹太人如果发现那种有创造性的犹太画家,就会扶植他。“我们中国人现在也有钱了,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把中国的、有创造性的画家‘抬’出来?我说中国将来强了、中国变成世界一流强国的时候,中国的画家就是世界一流的画家。”在刘国松看来,国家后盾非常重要,在“二战”之后,占主流的画家都是美国人,美国人没起来之前都是欧洲人。所以,“中国起来了,将来的大画家都是中国人”。中国需要培育中国的大画家。收藏家也要根据中国文化传统,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鼓励这些艺术家走这条路,不要围着西方人转。

  刘国松认为,收藏家应该收藏在历史上有价值能留传的作品。看这些绘画将来在历史上能不能流传下去,看这个艺术家为我们中国的美术史能不能做出贡献。作品能不能丰富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这才是我们收藏的对象。真正的收藏家就要买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画作。如果艺术市场能够脱离炒作股票式投资的话,那真正的收藏家就会出现。

  收藏家应该投资那些在美术史上将来会留名的,对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或者对中国美术发扬光大有贡献的画家,应该投资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应该扶植这些艺术家。

  米长虹:媒体应该为“中国创造”摇旗呐喊

  “中国原创品牌的成长需要,也离不开媒体的摇旗呐喊!纵观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它们的成长和世界闻名都离不开媒体的力量。”

  文/本刊记者 徐敏

  作为中国原创腕表品牌的代表,米长虹先生带领着自己的制作研究团队从代工走向独立品牌,以自己创造的手表品牌“廊桥”(Longio) 敲开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节大门,将“中国创造”搬上国际舞台。

  米长虹认为,西方名贵钟表之所以价格昂贵,不仅因为机芯复杂、表面精致及贵金属或珠宝的使用,更多的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理念、情感等人文因素。而西方人在这方面确实运用得非常好,当然,这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其实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乃集博大之精深者。但是现如今如何运用好、阐述好中国文化倒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继羊脂玉“神话”腕表之后,最近米长虹完成了他的又一新作——以牡丹为主题的“国色”腕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米长虹希望把中国文化内涵及中国传统工艺结合到自己珍藏的古董机芯上,为饱含西方智慧和工艺精华的古董机芯赋予新的生命,使廊桥的手表作品透露出特殊的韵味。

  由于所从事行业的缘故,米长虹的个人收藏主要集中于手表及古董机芯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年轻时喜欢练字和远足,所以他也喜欢收藏一些中国字画,对木雕制品也情有独钟。米长虹觉得随着收藏的增加和深入,不断地受着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想法,随之发现自己也越来越喜欢和投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Raimondo Romani:期待中国人口感的精益求精

  “媒体的意义在于吸引公众的关注,并给与真实的信息。对于酒类市场来说,二级市场是真正可以体现酒的价值的地方,而拍卖行是二级市场中最值得信赖的场所。媒体应该更多地关注拍卖行的动态,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文/本刊记者 徐敏

  穿越7000年的红酒,已经如同血液流淌在西方人的身体里,并贯穿其各个历史时期。从《圣经》的典故到教堂里的壁画,无不诠释着红酒对于欧洲文明的影响,被红酒滋养大的意大利人Raimondo Romani,由于爱好红酒,收藏红酒,一直到最后与合伙人Flaviano Gelardini开创精品红酒拍卖行,他们这一路边尝边藏,希望通过这个由两个合伙人名字命名的拍卖行将红酒的快乐传递给更多人。红酒市场在中国兴起,他们期待中国人口感的精益求精,并且逐渐向大师级口感挑战。

  令G&R自豪的是,自2008年他们首次开始竞拍意大利顶级酒庄的“期酒”,3年后的今年,但凡是G&R推荐出来的期酒,皆被证明是全球红酒拍卖市场最受欢迎的酒,当初的“期酒”成了最佳的投资。G&R认为来自意大利顶级酒庄的酒在当下很有收藏潜力。Raimondo Romani告诉我们,法国红酒的价格已经前所未有地涨得非常高,尤其是波尔多一级酒庄的。2009年底,在欧洲一瓶来自拉菲庄园的好年份酒的价格不会超过300欧元,而现在,即使年份不那么好的酒也会超过700欧元。尽管波尔多一级酒庄酒的价格继续在增长,但是他们的价格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跳跃”,所以要想在近5至10年内期待再一次的飞跃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意大利一些顶级酒庄的酒,它们具备B.U.S.H.A,分别是Brand(品牌)、Unicity(独特性)、Scores from critics(酒评高分) 、History(历史)、Aging capacity(成年潜力)。“BUSHA与中文发音 ‘不杀’相似”,Raimondo 笑着说,“中国和意大利都具有悠久古老的历史,并且传统文化至今还在国际上活跃着,两国的共性较多,尤其是家庭观念和饮食文化,这两者在两国文化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信红酒也会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之一。”

  Arnaud Bastien:追求价值并非盲目追随品牌

  “我希望媒体可以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报道,也希望能在报道的内容里提供给读者更多丰富、可信、具有投资参考价值的信息及资讯。”

  文/本刊记者 徐敏

  素有“世上最无与伦比的珠宝”称号的英国珠宝商格拉夫钻石(Graff Diamonds),自品牌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为顾客寻找世界上最好的宝石,其历史上制作的的珠宝饰品更屡屡在世界各大拍卖行中被买家追捧。作为格拉夫钻石大中华区总经理的Arnaud Bastien 先生,自己虽然不是一个收藏家,但是凭借多年来经营珠宝手表行业的经验,对于收藏品和美好的事物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无论是投资房地产、精品酒类、艺术品,还是钻石,当你买了任何一个领域最顶级的作品时,那绝对是一次不会令你后悔的投资。

  对于走进格拉夫店铺,想要购买珠宝做为收藏投资的客人,他会给出4个建议:一定要非常喜欢才买,因为你一旦买了它,它将成为伴随你一生的财富;在买一件收藏品或投资品之前,你一定要对这个市场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其价值;这件物品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好东西从来不缺乏问津的人,所以越是好的投资品越具有市场价值;最后,买最好最顶级的东西,你很少会出错。

  近年来奢侈品及投资品的市场越来越大,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但是在中国,更多的人只是盲目地追随品牌,跟随潮流趋势,而没有真正地对市场及物品的价值有认识和了解。这是中国市场和欧洲等成熟市场相比最不一样的地方。而对Graff品牌而言,其最重视和追求的则始终是钻石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