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哪个皇帝统一六国:佛教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43:07

陈兵先生《佛教心理学》  

2011-04-05 09:33:40| 


智慧之道,尽在人心——评陈兵先生的十年力作《佛教心理学》

来自: 佛缘资讯

摘要: 智慧之道,尽在人心——评陈兵先生的十年力作《佛教心理学》世界和人的奥秘,已经被无数圣贤追寻了数千年,至今还没有答案。风靡当代世界的西方思潮以哲学和心理学两大阵营,借助逻辑思辩、自我反思、客观观察、仪器......

世界和人的奥秘,已经被无数圣贤追寻了数千年,至今还没有答案。风靡当代世界的西方思潮以哲学和心理学两大阵营,借助逻辑思辩、自我反思、客观观察、仪器测试、生化分析等等不同的方法,全力探究这一谜题,点滴积累成的研究成果,仍然难以给出共识性的答案。那么古老的东方呢,她对这个关系到人类福祉的重大课题是否有独特的见解?读完陈兵先生的《佛教心理学》一书,我不仅感叹,佛教的博大智慧和胸怀,无不在这一心之中圆融,在这一书之内展现。

笔者曾经深入心理学研究,希望以此解开心灵与世界之谜,这大概是因为“心理学”的名称,暗示着它会讲述心灵世界的奥秘。深入之后却发现,主流心理学毋宁说是以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牢牢地被它的研究方法、仪器、资金等限制。而与哲学相关连的人文心理学则学派林立,争论之声不绝,其整合的脚步蹒跚不前。可以说,心灵世界的奥秘在西方仍然无解。与此相对,佛教智慧向来以“直指人心”着称,以宗教教育的形式讲述了心灵存在、成长和超越的全部过程、各种境界和具体操作方法,实在是无尽的宝库。

心理学家、科学家、佛学研究者和践行者早已认识到,现代人寻求心灵真相的路途,恐怕要通过将佛教和心理学的融合来实现。太虚大师认为,佛教心理学必能穷尽心智的奥秘,必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上世纪初,以荣格为首的分析心理家们把目光投向了藏传佛教和禅宗。今天,整合心理学之父威尔伯借助禅定和佛教解脱论理解人类意识发展的阶梯。2004年秋天,世界顶尖级思想家和学者云集麻省理工学院,讨论如何整合科学家和佛教践行者的智慧理解世界实相。遗传学家埃里克·兰德说:“科学仅仅是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佛教践行者带给科学一种精致的新技术,为心理训练提供了细致的底本。佛教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看待常和无常。佛教把情感看作一种可以训练的技巧,也许十年之内就会有外科医师建议人们每周进行五次精神锻炼。”

在这种世界性趋势之下,《佛教心理学》诞生了。它不仅是一本学术着作,更是开辟一个新学科、新领域的奠基之作。融通东西方文化精髓的梁启超先生在百年前就提出了佛教心理学这一名词,明确指出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佛教,必然会利己利世,为现代心理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将佛学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但是,佛教心理学的建立绝非易事。佛教典籍浩如烟海,文词偏僻生晦,逻辑结构错综复杂,包含的义理深奥繁细,论着的逻辑和风格又不同于当今,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各宗义理的理解,必须以个人智慧和经验为基础;对各种方法的运用,必须靠亲身修证体验。佛教心理学建立的难点,一者在阅读精通大量深晦着作上,二者在亲自修证的研究方法上。近百年来佛教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理清佛教典籍,建立起佛教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以当代话语诠释古代经论,这些任务都在《佛教心理学》中完成了。可以说,此书是应时而生的一部巨着。

陈兵先生研习佛学已有三十二年之久,深谙佛学精意,有切实的自身修持和感悟,对佛教研究独具批判的眼光。他以十一年心血着述此书,融通原始佛教、小乘、大乘、密乘义理,以内省、冥想等方法观察体悟自我和他人的心灵世界。在此过程中,他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和书籍出版,已经受到了佛学研究者和修行者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他信解行合一的方法、勤奋不懈的努力、博大精深的智慧、宁静包容的心态,既是此书的基础,也为读者和研习者提供了可信的保证。

陈兵先生对佛教心理学的对象——心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他整合了佛教发展历史上对心的论述,形成佛教的心识结构说和心理功能说,称心灵为“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强调心识造作是一切因缘之首,心识与业力互相纠结作用,造就了凡夫的生存样态和烦恼体验。并且指出,真正的心灵并非如凡夫所体验到的那样散乱分裂、烦恼丛生,而“是具有众多奇妙功能的超巨系统,有能统一全体的功能”,这种能力的张显需要通过自净其心的过程,加强般若智慧,唤起自性清净心。

在此基础上,陈先生进一步提出了佛教心理学独特的心性论。佛教对心性本净、心性本觉、心体光明的肯定,是自我修持的前提,也是凡夫心理世界形成的基础。西方心理学对普通人的心理进行研究,指出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应对习惯、心理运作等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独立而持久的特点,这些特点以“自我”为核心组成人的人格。以心性本净为核心的佛教心理学认为,自我、人格、欲望、认知等心理内容与生老病死、苦乐情仇相关,虽然是常人心理的一大部分,却不是重要部分。常人的心理体验、心理结构和动力,都可以归到自性清净心上。心性广大空无、本然如此、不易不变,与烦恼不一不异,且灵明觉知,蕴含着超乎想象的智慧之力。相信本来清净的自心,发现并实现这一清净心,才是佛教心理学的任务。

心识结构说、心理功能说和心性论是佛教对心理现象的基本学说。在此基础上,陈先生将西方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研究范畴,即人格、自我、动力、认知、信仰等,在佛学领域内进行了考察、比较和批评,提出了佛教心理学的理想人格说、无我真我说、欲爱说、智慧认知说、正智信仰说等。

《佛教心理学》的主旨,绝不限于阐明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运作机理,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阐明人世烦恼的来源以及烦恼的解脱之道,并将这些智慧和技巧,灵活运用在心理治疗、企业和社会管理、教育、媒体传播、法律等各个方面。在理论上,《佛教心理学》全面整合了佛教义理,在事与理、相与性、知与行等方面,按照清晰的逻辑顺序,揭示出心灵的缘起、不二等深刻谛理。在实践操作上,《佛教心理学》修整了各宗各派戒、定、慧的修持方法,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以正见正志安心、以正戒约束心、以不放逸防护心、以方便对治调心、以喜乐滋养心、以舍放松心、以忏悔清洗心、以禅定炼心、以智慧清净心等十数条原则和方法,形成丰富完整的自我成长方法体系。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和需要,指出了小乘、大乘和密乘三种修持进程。并总结了修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提供了可能的修正方法。

除了完整地梳理佛教心理学的体系,陈兵先生还将其与西方心理学作了比较,主张二者各有所长,应当互相补充。佛教心理学主张以一元性的智慧关照心灵,借此达到实相与解脱,这与西方心理学主客二分的研究视角和我他分立的研究基调全然不同,导致了二者在出发点、方法论和研究目的上的差异。佛教心理学的智慧,可以帮助西方心理学打破支离破碎的局面,引导科学研究关注人的生死烦恼,发掘人心的无限潜能,完成“大心理学”的整合,实现人的大智慧。而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性,可以补充佛教在世俗层面上的不足,促进佛教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佛教客观考察了世间的现象,指出心为万法之首,如实知心便是解脱之道。可以说,整个佛教历史所演说的就是不同人在不同文化、不同机缘下对心灵的感知。陈兵先生提出的佛教心理学具有广阔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具有朝气勃勃的生命力。佛教心理学的发展,同样如这门学科所展示的,要以一元的智慧为依托,以慈悲光明的心性为基础,实践一条通向完美人格的觉悟之路。

《佛教心理学》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和学术性。适合佛教修行者、心理学研究者和一般读者反复研读。切身修行的佛教弟子,可以从此书中开阔眼界,感悟到正见的智慧,得到具体的修行方法。心理学研究者阅读此书,可以体会佛教深邃独特的视角,从全新的角度考察心理学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新途。即使是没有佛教信仰,也没有心理学研究兴趣的人,同样可以从此书中获得大量的佛学和心理学知识,让生活增添智慧和快乐的光辉。

本文引自:http://bbs.foyuan.net/article-112666-1.html

作者:高颖,心理学硕士,佛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后,研究兴趣集中在佛教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


附:《佛教心理学》转自 陈兵佛教吧 贴吧

 

引子

1.时代的呼唤

2.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会合

3.新的综合性学科的建立

风雷激荡的二十世纪不仅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整体的心灵结构,当人们从几千年来田园诗般平静、安适的梦境中被现代文明隆隆的机器声惊醒时,心灵的异化促使人们积极的追寻抚慰之道,由此促进了二十世纪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人们生活在经济成长迅速、科技文明发达、物质富裕的现代,精神食粮却相对的匮乏。当身心受到外在环境种种的压力,或挫折伤害,无法调适克服时,心理则易生病,产生苦闷、燥郁。

佛教心理学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义价值,引导人们认识心中的秘密,抛弃内心的贪、瞋、痴,防范心理疾病的产生,帮助人类建立健全的身心,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二十世纪五○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思潮,广泛吸取东方文化的智慧,并多方展现佛教的思想特色。其中,佛教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东西方文明在探索人类心灵奥秘方面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佛教心理学必然更能因应时代的需求,为现代人类解决更多心理的问题,造福社会。

当代著名佛教研究学者、四川大学 陈兵教授即将出版的新著《佛教心理学》堪称目前佛教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的最新力作,这也标志着这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的建立。

2 内容简介、前言及目录转自club.china.com
⑴内容简介   转自club.china.com
本书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关心灵的学说,作了一番现代整合,忠实地浓缩了佛法的精华,作出使现代人容易明白的诠释。既有深刻的理论论证,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见性,获得大智慧、大安乐、大自在的具体技术。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力作,是佛教心理学的最佳教科书,是学佛修行的必要辅导,为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了精深博大的参照体系,为广大爱好佛学和心理学的读者提供了学习佛法的方便。


⑵前言
        早在人类智慧初开的少年时代,人自身最为重要、最为奇妙,“日用而不知”的心灵“黑箱”,便吸引了东西方文明古国哲人智士的深切关注。大略与西哲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将对心灵的探讨列为重大哲学问题同时或更早,东方先哲也用自家独特的方式探究心灵秘奥。创生于古印度,后来覆盖了大半个亚洲的佛教,在心灵研究方面成果尤为卓著,形成一家关于心理、心灵的精深博大的学说。在东方诸家之学中,佛教向以精研心灵、擅长治心著称。西方学者普遍将佛教看作一种具有宗教基础的心理学或“精神科学”,当代中国心理学家多视佛教为一种“文化心理学”。
        20世纪初以来,佛教心理学便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重视,不少心理学家吸收佛教思想,从佛教中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钥匙和医治心理疾病的灵丹妙药。在当代西方,佛教心理学已成为众多心理学派中具有独特地位的一家,出现了一批佛教心理学家,有了专门的佛教心理学研究、治疗、咨询机构。佛教界也越来越重视以佛法医治心理疾病、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呼吁佛教与心理学的整合,一些佛学院校将“佛教心理学”列为一门重要课程。社会需要佛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治心良方,人们希望佛教法师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佛法心理学化,成为现代、后现代佛教的一大特色。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佛教思想,吸收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丰富佛法,发展佛教心理学,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佛教心理学在新世纪前进的方向,也是“佛法现代化”的最重要途径,是建设“人间佛教”的关键性措施。
对佛教心理学作学术性的研究及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佛教,虽然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出过一二十本专著,但其内容或者有些单薄,或偏重于某个佛教宗派之学、某一部佛教论典,或者专述佛教心理学说的某一方面,或专讲佛教心理学的通俗应用、临床治疗,尚缺乏对佛教心理学作全面研究介绍的专著。作为佛教第二故乡的中国,在佛教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尚远远落后于西方和日本。

       这本《佛教心理学》,是作者申报的国家教委“九五”博士点基金课题的最终成果。从开始研究到完成书稿,用了足足11年时间,原稿100万字。本书从广大读者、心理学工作者掌握佛教心理学精华的主旨出发,删略原稿中学术考究及与西方心理学比较的文字,压缩到80万字,并使行文尽量具有可读性,可以作为一本佛教心理学的教材和普及读物,主要为佛教徒提供修行的辅导,为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参照体系,为广大爱好佛学和心理学的读者提供了解佛教心理学和佛法的方便。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散见于大量佛典中的各时期、各地区、各宗派有关心识的思想作了一番现代整合,按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和其间的逻辑联系,分为18章,力图忠实地概括全体佛教心理学思想的原旨,并做出使现代人比较容易明白的诠释。不囿于佛教某一宗派之学,而力图整合从古到今的全体佛法。引现代心理学证佛学、补佛学,引佛学补充、升华现代心理学,并以心性及明心见性的技术为精髓,可以说是本书写作的特点。对古代佛教著述中较为薄弱而从现代心理学看来显得重要的问题,则尽量依据佛教义理进行必要的补充发挥。在论述、引证佛典时,尽量按历史顺序安排先后,以反映佛教思想演进的路线,不违学术的科学性。
       作者本想使这本书成为既具学术性,又具实用性、可读性的佛教心理学教科书,但由于学力、精力、条件所限,只能关在书斋中对佛典文字作整理爬梳,基本上未能采用现代心理学研究应该采用的调查、个案、测试等研究方法,只是尽量引用了一些用这种方法研究的成果。在用佛教传统的解行相应、止观双运法修证上,个人所得也非常有限。总之,只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佛教心理学研究方面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恳望方家批评指正。

        佛教心理学的现代建设和现代研究,是一个需要多人从多方面长时间投入的重大课题,深切期盼时贤、后贤共同努力,贡献出更成熟、更实用的佛教心理学研究成果,化为广大众生自净其心的实践,使古老而常新的佛法,在促进人类心灵健康、精神升华,及社会祥和、世界和平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书写作过程中,承蒙星云大师资助,郑石岩、黄心川、黄夏年、尹立、依昱、满纪、郑志明、明尧、明洁、张利民、王雷泉、程群等提供有关资料,王永会、罗同兵、哈磊、刘朝霞、何松、尹小曼、陈劲波、刘亚明、唐希鹏、宋道发、李缓等帮助电脑技术,在此一并致谢,并回向功德于一切关心、参与、支持此书出版的人,以及每位读者、批评者。
目录
第一章  佛教与心理学(绪论)
第一节 佛教对心的高度重视
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源流概略
第四节 佛教心理学的特质、价值和影响
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上)
第一节  “心”的名义
第二节 受想行识四蕴
第三节  眼耳鼻舌身五识
第四节  意识
第五节 第七末那识
第六节  第八阿赖耶识
第七节  第九识
第三章 心—多功能多层次的集起(中)
第一节  无记及不定心所法
第二节  善心所法
第三节 不善心所法及烦恼的辨认
第四节  八十九心与百二十一心
第五节 百六十世间心与八十性妄

以下转自 豆瓣-佛教心理学-陈兵

佛教向以擅长治心着称,佛称大医王,专以治疗众生心病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达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中国人对佛教功能的界定。人类文化中,若论对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的重视,当数佛教为第一。佛教以心为决定众生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杂阿经》卷十佛言:“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用如实的知见“自治其心”、“自净其意”,因而成为佛陀所示解脱世间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对境临事,心中尽管自然会起贪欲、愤怒等烦恼,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进、慈悲等殊胜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功能,以智能自主心、锻炼心、净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中阿含··念处经》载:佛陀教导徒众“以心治心”,就像木匠用绳墨在木料上打上线,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两位大力士捉住一个瘦弱的贼,随意抓旋处置。《法句经》云:“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意谓应像良工巧匠炼金打铁那样锤炼自心,去除无明烦恼的杂质垢秽,使心如同金子一样纯净。佛陀从对人生痛苦和存在意义的反省入手,以人内心深处了生死、趋求常乐的终极关怀为核心,对人心的结构、内容、性质及造成苦恼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过切身的实践验证,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达到“现法安乐”乃至涅盘解脱的技术。后世的佛教大师们,对佛陀教法不断发挥补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学。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极其高明的心理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导师,佛法是一门高级的心理学。
    
  
   佛教的修行体系,从归依、发心到戒定慧三学、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萨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为治理自心而设计,都可以看作锻炼心及心理治疗的技术,或曰“心理卫生技术”、“精神保健体操”。正如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见地与修行》中所说:“佛陀的一切教法,都可以认为是训练心的方法。”佛教治理、锻炼心的方法极其丰富,主要者大略有以下十二门:
    
  
   1、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
    正确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终极理想,是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正见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针和方向盘,也是进行心理锻炼和治疗的必要指导。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归依,建议人了解佛教的内容和特质,观察佛陀人格的伟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验证性、佛陀圣弟子的清净品性,经过深入了解、思考、比较、抉择,自觉归依佛法僧三宝。这种正归依,能予人坚强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归宿,心灵得以安顿。三归依的核心,是树立正见,通过学习佛法,确信一切无常、诸法无我而业果不虚,乃本然如是的真实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义,应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导下,过好物质的、伦理的、精神的生活,报恩尽职,为众生、社会服务奉献,如实认识自心、净化自心,完善人格,获得现前、后世、究竟的安乐。这种正信正见,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治疗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
    
  
   2、以发心振作心
    发心,为修行的必要“加行”或起点,有如汽车上路前的确定目的地和加油。发心有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个层次。增上心者,通过观察因果业报和人身的珍贵,决心合理生活,离恶行善,尽诸责任,做个合格的人、好人,获得今生后世的利乐。出离心者,通过观察人生的痛苦和世间的缺陷,决心以如实知见的智能净化自心,超越不圆满的生命形态,获得涅盘常乐。菩提心者,通过观察诸佛的功德、众生的苦难、社会的弊病和自己的心性,发愿修大乘道,以利乐众生、庄严国土为己任,带动众生同趋生命进化的顶峰——成佛。藏传佛教有极其具体的发起如上三心的观修方法。发心使人具有明确、高尚的人生目标,能赋予人锻炼自心的强大力量和积极向上的阳刚之气,脱离卑劣、怯弱的低级心态,避免向下堕落。
    
  
   3、以持戒约束心
    持戒,乃佛教诸乘诸宗修行的基址,所谓“道品楼观,以戒为郭”。持戒,是通过观察思考,自觉求受佛戒,并依戒律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佛教各种戒,皆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邪见、不贪欲十善为核心内容,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实质。受戒持戒,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是用认定的合理轨范,由约束行为、语言不作诸恶,力行诸善,从最粗显的层面锻炼心的自主能力,使心不被有害于自他的烦恼所牵,流于恶行恶言,大乘菩萨戒还有督促受持者力行诸善、恪尽利乐众生职责的积极作用。持戒能使人避免杀害、贪污、盗窃、淫乱、纵欲、辱骂、挑拨、酗酒、吸毒、赌博等恶行,净化社会环境。持戒者因行端走正,心安理得,能保持安然平稳的心态,如《法句经》偈所言:“持戒者安,全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多欢。”
    
  
   4、以方便对治调伏心
    方便,指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方法、技巧、技术;对治,谓针治烦恼和不良情绪,如对症服药。佛教对治烦恼、妄念和不良情绪的方法很多,重要者有双思惟法、观息法、反面观想法、转治法、自我认定法等。双思惟法,须经常注意自心的状态,保持对自心的明白觉知,知道哪些心念、情绪是善的、有益的,哪些是恶的、无益有害的,当贪欲、愤怒等恶念将生、已生时,以正见思考其害处及将会引起的恶果,及时舍弃断除,不令延续;当善念生起时,思考其有益而保持延续。观息法,是在恶念、不良情绪生起后,转念观察自己的呼吸,或数息,或调息令渐渐深细,能很快止息恶念,平静心波。反面观想法,谓想象与烦恼妄念所念相反的东西,如欲火炽盛时观想所贪恋的人身中有屎尿脓血等种种污秽不净,怒火中烧时观想所恨之人的优点、可爱之处,心情郁闷时回想欢娱成功,骄傲时省察错误过失,等等。以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嗔恨,是佛经中所举最常用的对治法。转治法,如欲火中烧时,将贪占心转为慈爱心,观想所贪爱的人如同姐妹子女等,这是佛陀教给比丘众对治性爱冲动的重要方法。自我认定法,是在烦恼恶念生起时,提醒自己明白佛弟子、比丘等身份,认识到生起如是念头非我所宜,实时舍弃。如《佛遗教经》中佛陀教导比丘“当自摩头”,体认身份,弃除骄慢。此外,对治烦恼的方便还有具治法、兼治法、息念法、转移法、纵念法等多种。
    
  
   5、以智能观心
    这是佛教用以把握和净化自心、断灭烦恼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为佛教止观修习中“观“(毗婆舍那)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全部修行道的心髓。智能,指对佛法特有的一切缘起、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真理之体认,以此正见观照自心,深入观析、体察心念生灭无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空无自性,这样观察时,本身便有息灭烦恼妄念、截断意识之流,使心清明宁静的作用。《中阿含·念处经》中,佛以“观心如心”四字总括观心之要。当由如实观心见到心的真如实性后,整个心理结构发生质变,对佛法和心的真实得到决定的体认,会产生把握自心的超常力量,容易保持安乐明觉的心境。佛教诸宗诸派,各有其观心之道,大乘如来藏系的观心要在于当下一念顿观心的体性而“明心见性”,天台、华严、真言、禅宗及密教大圆满、大手印、道果法等,皆以由观心而见性为修持心要,有生住灭、去来、一异、一多、处所、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四运、四句推检观心等多种方法。天台宗的“一心三观”则以本宗关于实相的“圆融三谛”顿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此宗还用“一念三千”的见地顿观当下一念具足全宇宙的一切,称“圆顿止观”。
    
  
   6、以忏悔清洗心
    忏悔,是多种宗教通用的重要修行方法,佛教尤其是大乘、密乘对之亦十分重视。佛教忏悔之旨,在于清洗恶业、过错的积垢,放卸心理包袱,使心从罪过错误的重压下解脱,得以安然、纯净、轻快。佛教忏悔有具相忏、羯磨忏等讲究形仪的方式,在僧众或佛像前坦白发露过错,自我谴责,表示悔过,决心永不再犯。密教多以修金刚萨多法来进行忏悔。最有效的忏悔,是佛教特有的实相忏,要在以佛法的智能观罪业、过错本空,无能犯所犯、能忏所忏。如《观普贤菩萨经》所云:“若人欲忏悔,端坐念实相,众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7、以慈悲软化心
    慈悲,是对众生拔苦与乐的深度同情心、恻隐之心、仁爱心,将慈悲扩展至无条件、无限量、无分别、无执着,普遍于全宇宙一切众生,名“大慈大悲”,是佛教崇尚的精神,乃佛菩萨主要的品性和感情。经云:“佛无一切心,唯有悲心在。”慈悲,可谓人类心灵苑囿中最美丽的花朵,世人多对与自己无关、有隙的人、敌人不慈悲,但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对他慈悲。慈悲给人温暖、友爱,常怀慈悲,人皆友爱,社会生存环境自然会优化。佛教诸乘诸宗都十分重视对慈悲心的培养,诸乘共修的“四无量心”(四梵住)中的慈无量心、悲无量心,通过观想,将慈悲扩展至无限,是软化心灵、培养高尚品质的高级训练方法,有对治冷漠、残酷、怨恨、愤怒的特效。
    
  
   8、以喜乐滋养心
    喜悦、欢乐、愉快,是最佳的心灵营养品,常怀喜乐,给人喜乐,能使自他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佛经中常说“法乐”、“禅悦”、“法喜”“随喜”,乐,为涅盘的功德之一,获得现前、后世乃至究竟的安乐(涅盘),是佛教的目标。中国佛寺山门殿中那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布袋和尚)形象,集中表达了佛教常怀喜乐、予人喜乐的精神。诸乘共修的“四无量心”中的第三“喜无量心”,通过观想众生欢喜、为众生欢喜而欢喜,将欢喜心扩展至无限量,是陪养欢喜心的绝妙方法,为对治嫉妒的特效药。
    
  
   9、以“舍”宽松心
    “舍”谓舍弃、放下、放松,佛教认为是有益的心理状态。舍,主要指舍弃心中盘踞、粘着的贪占、愤怒、嫉恨等烦恼及忧愁、焦虑、散乱等不良情绪,舍弃因过度而变得有害的激动、狂喜、变态慈悲,舍弃贪惜吝啬,斩断不应有的情丝等,使心宽松、平静。舍能令激动的心平静,紧张的心放松,堵塞的心开通,是一种调节自心的重要技术。佛教“四无量心”中的第四“舍无量心”,通过观想,放弃心中的激动和粘着,将舍心扩展至无限,有对治激动、散乱、吝啬的特效。
    
  
   10、以安忍炼心
    安忍,梵语孱提(ksanti),指在任何刺激下心安然不动,是对心理承受力、包容力的锻炼。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忍度,专门锻炼安忍,所忍受的对象,包括寒热饥渴病痛等苦,打骂、诽谤、嘲讽、讥笑、陷害等逆缘,赞扬、奉承、歌颂等顺缘,及甚深难解的佛法义理。安忍,须磨练自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平静不动摇,临危不惧,临乱不慌,临难不惊,遇谤不怒,赞誉不喜,胜而不骄,败而不挫,难忍能忍,有如盘石,风吹不动,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这是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的事业所须具备的性格。大乘修习安忍的诀要,是以能忍所忍皆空的如实智能观察,这种方法在锻炼忍力上有特出的效用。
    
  
   11、以精进磨砺心
    精进一译“勤”,梵语毗离耶(virya),指坚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是人心本具阳性的力量,可以开发、锻炼、增长。精进被佛陀强调为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所必须,为佛教诸乘修行道的重要内容,“正精进”列为八正道之一,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以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恒令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为内容,以精进断恶修善,贯彻所有的修行道。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精进度,专门锻炼精进力,以缘起性空的智能观照能精进、所精进皆空为修习的诀要,要求将精进力增长至无涯无际。
    
  
   12、以禅定凝练心
    禅定,为梵语禅那(dhyana)与三摩地(samadhi)之合译,通指“心安一境”——高度专注的心态,佛教认为专注一境不散乱的定心乃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事业所必须,《成实论》卷十四:“一切世间出世间利,皆以定心故得。”专门锻炼定心的禅定,为佛教诸乘修行道的重要内容,戒定慧三学中的增上定(心)学,大乘菩萨行六度中的禅那度,都是禅定的修习,具体的修习方法有南传上座部的“四十业处”,大乘的般舟、一行、觉意、首楞严、念佛等三昧,密教的四部瑜伽,总计多达数百种,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禅定学。佛教禅定的特点,是以如实知见的智能为导,强调“无智不禅”。禅宗之禅,更是定慧一体,不拘打坐的形式,即世间而出世间,顿入顿证。禅定修习不仅可以提高专注一境的能力,而且能使身心发生诸多良性变化,令人享受到高级的“禅悦”,有治病、健身、益智延年、开发潜能、伏住烦恼等功用。
    
  
   此外,佛教还有念佛、念天、念死、持咒等多种治理、锻炼心的方法。佛教徒日常所修的礼佛、诵经、祈祷、唱赞、聆听虚静淡远的佛教音乐等宗教行仪,其实都有调整心、锻炼心、治疗心理疾病的效果。通过多种修习,对心灵从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专注力、忍耐力、情绪等多方面进行锻炼,使人的心理素质全面、高度优化,心理结构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能、慈悲、安祥、精进的完美圣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谓“心灵自我进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实现”。
    
  
   佛教修持与现代心理学
    十九世纪末以来,出于对物质科技忽视人心的反对和补救,研究人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越来越发达,出现过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多家学说,至今已分出近二百个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中成果最卓着、对其他学科影响最大者,心理学的日益发达,说明时代人心对认识自己、治理自心的需要在与日俱增。
    
  
   近现代心理学与佛教关系颇为密切,佛教之学,对荣格、弗洛姆、马斯洛等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思想给了不少启发,佛教对心灵认识之深刻及其治理心之技术的完善,受到西方心理学家们的由衷赞叹。佛教的思想精华被西方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是一种心理学,中国哲学家熊十力则称佛家之学为“心理主义”。
  
  
  
   1)佛教的修持方法被看作心理治疗技术,其中有些与心理学的治疗方法相通,或被心理学所吸收,如双思惟法相当于心理学常用的“理情法”,观息法等属心理学的“转移法”、忏悔相当于心理学的宣泄法等。佛教修持之道治疗心理、精神疾病,锻炼心智的效果,不断被心理学用观察、试验、统计等科学方法证明。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内心比较充实祥和,对物质和名利没有过分的奢求,较少吸烟、赌博、酗酒、暴食、纵欲等不良习惯,因而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身心较为健康。缺乏信仰者则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佛教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当然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作用。用脑电、心电等仪器和统计方法对禅定、瑜伽、气功的研究结果表明:禅定可以使人体的呼吸、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微循环、免疫功能、体温、消化系统等生理指针发生良性变化,大脑额区阿尔法波大幅度增加,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从而发生健身、美容、提高智商情商、开发潜能等效应。大量研究证明:不酗酒、不吸烟、不偷盗、不淫乱纵欲,心情开朗,热心助人,能使心理健康,疾病较少,寿命较长,反之,贪官、盗贼、罪犯、人格卑劣者,及心情不开朗、长期紧张、焦虑、有酗酒吸烟赌博等不良习惯的人,罹患心理、生理疾病的比例高,寿命较短。礼佛、诵经、祈祷,也被证明有心理治疗之效,日本池见酉次郎的《自我分析》中说:“如果大声反复地朗诵祈祷的文句和佛经等,可以将长久积郁于心,即刻就要爆发的怒火、怨气以及其它激烈的情绪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发散出去,起到净化心灵的巨大作用。”
  
  
  
   2) 在心理学界吸收改造佛教之学以发展自身的同时,佛教界适应时势人心,从心理学、心理治疗的角度向世人介绍佛法,将佛法心理学化、现代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澎湃的潮流。东杜仁波切的《西藏医心术》一书,将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观无我、念咒、观想光明、观呼吸、禅定等传统修持方法,作为心理自我治疗之道,用具有诗意的现代语言介绍给西方人,获得广泛欢迎与佳评,美国治疗医学研究所所长Dean Qrnish, M.Dtic 题词:“阅读这本绝妙好书,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过程。”
  
  
  
   3)土丹却准法师的《开阔心,清净心》从心理卫生角度讲解佛法,亦颇为吸引人。台湾郑石岩教授的《清心与自在》《精神体操》《过好每一天》等三十多种心理学着作,结合佛法、心理学,以大量心理谘商、治疗案例为依托,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开出了种种心理自疗的处方,其内容包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很大。法国一行禅师的《活得安祥》等系列着作,畅销欧美,主要从心理调摄的角度极其艺术地解说禅宗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泼应用,教人愉快地活在当下,培养爱心;他在世界各地举办的静修,参加者颇众,“静修之后,很多人已经能够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恢复与家人的交流对话。”
  
  
  
   4)新世纪的新人中,自不乏亟求了生死、见性证果或往生净土的传统型正信佛弟子,但更多的社会人士希望的,大概是从佛法中得到医治现前心理、精神疾病,达到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希望佛教法师们充当高级心理医师,指导人进行心灵锻炼,解除心理、精神疾病的痛苦。适应人们的这种需要,从心理学、心理卫生的角度讲解、实践佛法,无疑是弘扬人间佛教的重要途径。
    
  
   对现代心理学而言,佛法是一座蕴藏丰富、开采价值极大的矿山。佛法对烦恼根源和深层心识的详尽解析,尤其是大乘如来藏学关于心性的指示,对心理学可能有永恒的启迪意义。佛法以无常无我等正见修观以消融或转化烦恼的方法,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学的治疗法,大概会有点铁成金之效。心理学向纵深发展,很可能与佛法同趋一轨。弗洛姆说:“如果把弗洛伊德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原则推到最后,我们就接近于开悟的概念。”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自我实现,也应以成佛为极限。佛法从超越生死的需求着眼解决人的心灵问题,其作用和角色,大概也不是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疗和心理卫生为本的心理学所能完全替代。心理学虽然发展迅速,但各种治疗方法,疗效并不理想,即与其理论的粗浅、漏洞,及重治疗而轻锻炼、而且治疗不能及于病根相关,有待于从佛法等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不断发展。
    
  
   对佛教来说,现代心理学起码应该看作一门最具参考价值、挑战意义的新学说,从“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第一义,甚至应将心理学的成果看作佛法的运用和发展。佛教应该用心理学的观测、实验、统计等科学方法研究佛教的修行实践和理论,整理和发展传统的修持之道,对佛法作出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接受的阐释。应该批判地吸收心理学的正确理论和系统脱敏、厌恶、发泄、笑、逆转意图、阴性强化、模仿、满灌、认知、支持、暗示、疏导、催眠、自由联想、娱乐、婚姻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并高屋建瓴,对心理学的偏弊提供批判。现代心理学与佛学,应该相辅相成,心理学的成果,对佛教修持而言,亦不无助益,正如弗洛姆所说:“精神分析的澄清作用可以帮助学禅者避免幻相,而消除幻相正是开悟的条件。”
   

  
   6)佛教的修持体系虽然精深博大,但佛教徒能很好掌握、灵活运用者,并不是很多,不少人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才拜佛、求佛、学佛的,往往有精神、心理问题乃至疾病,以这种心理基础学佛,若缺乏正确指导,有时可能会加重心理病态,乃至被“魔事”干扰而成为精神病患者。佛教修行尤其是出世间法的修习,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如具正见、有明师指导等),可能出现偏弊,如观无我可能会更加迷失自我,观无常、苦、空可能会极端厌世而自杀,或难以与他人交往,感到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修禅定则容易遭遇魔事或得“禅病”,修忏悔可能会加重罪恶感。这些情况,佛经中也有所指陈,列有对治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佛弟子都能掌握运用。康菲尔德的《心灵幽径》一书,根据自己多年修持和心理治疗的经验,列举了佛教徒中的种种神经质及治疗方法,贡献巨大。今天学佛的第一步,应该是调整心态,有心理、精神毛病者应先治好病,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合格的现代人,掌握种种自我治疗、自我锻炼心智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才谈得上参禅入定,了生死、出世间。就此而言,先学习佛教治理自心之学,吸取心理学调理心态、治疗心理精神疾病的多种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组织人力对佛教心理学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研究,摄集佛教传统及近现代心理学的成果,编写出有深度、具可读性和实用性的佛教心理学教科书,及各种普及性的佛教心理学读物,开展佛教心理谘商,是一项很有意义、功德,非常需要的重大工程。
    
   注释:
    1、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撰述大意》页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公克、晨华译《自我分析》页67,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郑振煌译,《推荐与佳评》页6,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4、明洁、明尧译《活得安祥·中文版前言》页3,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5、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页185,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6、王雷泉、冯川译,,《禅宗与精神分析》页187,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