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佳吧:中英中小学教育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25:24

中英中小学教育比较之一  

2008-07-17 15:40:2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精心组织下,以小学校长为主体的52人组成的"学校管理者赴英学习访问团”于2008年5月25日从上海启程,到达享有“工业革命故乡”之称的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学习考察。

 在苏曼教育国际发展中心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把整个英国社会当作大的课堂,对该国的人文风俗、社会状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们还重点地对英国的教育,特别是英国的小学教育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考察学习。

 在英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曼彻斯特市的一些小学,听了曼彻斯特市教育官员、小学校长以及有关教育专家给我们作的专题讲座,还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三周的考察学习,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考察学习活动不仅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今后做好学校工作的信心。

 以下是本人对英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仁一同分享。

 

一、从教育制度来看。

英国实行的是11年义务教育,包含5--11 岁的6年小学教育和12—16岁的5年中学教育。国家对所有五至十六岁的儿童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包括课本费、作业本、学具等所有学习用品都有政府免费提供,对家庭收入比较低的孩子,在学校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 

3--4岁的学龄前教育,没有强制性,但是政府对在公办学校的就读的学龄前儿童同样提供免费教育。
    16岁以后的教育 ,中学生在十六岁完成强制性义务教育以后,就可以合法地离开学校,开始工作。不过,大多数学生会以预科学生的身份进入预科学院或者延续教育学院,在那里学习中学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或者同等水平课程。政府对在公办学校的就读的学生同样提供免费教育。

14-16 岁修读的课程全称是“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 16-18 修读的 A level 课程全称是“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证书”课程。   预科生一般在十八岁时完成中学教育。然后,大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延续教育课程或攻读高等教育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分别在7、11、14、16岁时接受全国统一试卷的国家考试。所有学校的考试成绩向社会公布,但是不公开学生个体的成绩。

简单地概括英国的学制,就是( 6+5 ) +2+3 体制,括号中表示义务教育段、小学 6 年和中学 5 年,非义务教育段预科 2 年,大学本科 3 年。

学年和学期 。英国中小学的学年从 9 月开始。一年分三个学期。秋学期从 9 月到 12 月,然后是圣诞假, 3-4 周。 1 月份开学的是春学期,到三月底左右结束,然后是复活节假,也是 3-4 周。夏学期从 4 月份到 7 月份。暑假约两个月。在每个学期的中间,还有一个期中假,一般是一周。

我国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即6-11岁的小学教育和12-14岁的初中教育,国家强制6-12岁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实行基本免费教育。对3-5岁的学前教育和15-17岁的高中教育,实行的是收费教育。

二、    从学校规模上来看。

    英国学校的规模比国内的学校要小得多,大部分学校都在200人左右,三四百个学生的学校就算较大的了,七百人以上的学校就是凤毛麟角的了。

英国学校实行的都是小班化,每班不超过30人。这样的规模和班额,一有利于学校管理,一般学校只有一名校长和一位副校长或校长助理;二有利教学师生互动,有利于面向每一个学生,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从教育理念上讲。

(1)奉行“每个学生都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参观和听课中能感受到,教职员工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爱心、耐心和期待,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幼儿班开始,建立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对学习不理想的学生有助教和义工进行单独辅导等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

(2)奉行“让教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享受”的理念。参观曼城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有深切的感受。在英国,孩子们的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压力,一方面,国家教学大纲对小学生学业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他们对知识性学习内容方面的要求,英国五年级的孩子在计算方面的要求跟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学习内容,设计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形式,将赏识与激励贯穿于教学的各种环节,让孩子们始终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活动。这是英国老师课堂教学给我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第三,英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普遍不太关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

而在国内,学校加班加点是正常现象,中学甚至每个月才能休息一天,搞得师生都非常疲惫,等孩子读大学时该读书时却不读书,整天用上网、谈恋爱去消磨时光。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值得我们反思。

其实在国内,无论是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早已认识到我国中小学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也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并进行了课程改革,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素质教育的推行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不平衡。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甚至班际之间都存在着不平衡。二是不能持之以恒。三是受到高考指挥棒和来自因社会教育观、人才观的陈旧而形成的压力,简单的讲,是没有形成社会共识。

应该说,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不比英国落后,我们所落后的,是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先进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这个问题涉及传统观念、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众多、就业困难、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需要作出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改变。

(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生下午3:30放学以后,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供学生参加,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活动,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四、从教师配备上来看。

 和我国采取的专任教师制度相比,英国小学在教师配备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教师(即主讲教师),1-2名教师助理。一个班级的所有课务都有主讲教师负责,负责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工作。教师助理负责为主讲教师和学生服务,维持秩序,提供教学具,对学习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等。正副校长和教师助理一般不上课,但有时会为请假教师顶岗。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由多种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主要途径有两类:第一类是专业与教育培训同时进行的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第二类是先学专业,后接受教育培训的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学制至少3年,只有完成学业,通过考核,获得任教资格才能充任正式教师。

学校所有都职员工都有校长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所有教职员工对校长负责,所以基本上没有工作不负责、不尽心的现象。因为教师一旦被解聘,其它学校也会因为这一污点对你敬而远之。

每所学校配一名校长,视规模大小配1-2名副校长或校长助理,没有国内学校的教务、政教、教科、总务、少先队等设置。

 英国实施的是“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央政府制定和建立了“校长国家标准”,确定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框架,目前这一标准在英国全面实施。英国校长专业发展和培训已形成了职前、资格、入职和在职发展的相对完整而又统一的体系。资格培训,即国家校长专业资格证书培训,是中小学校长上岗的必要资格培训,有担任校长意愿的教师必须经过“国家学校管理者学院”的培训才有可能拿到校长任职资格证书;入职培训,即校长领导和管理能力项目培训,是用来帮助新任中小学校长进入领导和管理角色的培训;在职发展培训。即在职校长领导能力项目培训,主要是帮助资深校长更新领导能力。

 可见,在英国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必须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之后,才有可能担任教师和校长。

 在我国,教师主要来源于师范院校毕业生,也同样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但问题是,近年来师范教育的质量令人担忧,毕业生的素质和以前相比越来越差。主要原因是教师工作辛苦、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低,再加上师范教育实行的是收费教育,年轻人不愿意做教师,导致师范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差。生源质量差就意味着将来的教师素质差,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层足够的重视。

 五、从收入上来看。

英国教师的平均收入,在社会上处于较高阶层。在一个学校,校长最高,副校长次之,老教师相对较高,教师工资高于教师助理。英国教师平均工资为3万磅/年,(全国各行业平均为2.2万磅/年),一般教师:新教师1.5磅/年,10年教龄的2.5磅/年,老教师3.5磅/年(均为税后收入),教师助理每年较教师少1万左右。

 税费情况:1-3.4万/年 ,交20%所得税,3.4万以上的交40%所得税。另外交保险11%和退休金8.5%。

 可见,一、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其它行业。二、教师工资的增长也和国内一样是工龄越长,工资越高。三是校长及副校长的工资是学校最高的(所以校长的年龄较国内大,大多在50-65岁)。四是税费较高,一般都在40%以上。

 我国的教师工资在理论上高于其他行业10%,但是实际上,教师工资在全社会处于较低位次,由于学校是全额拨款单位,所以教师除了工资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合法收入。这是优秀大学生不愿意做教师的主要原因。

六、从学科设置和课堂教学来看。

(1)英国学校只有教学大纲和目标质量、知识点要求,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由学校自选或根据知识点教师自己确定教学内容。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也没有书包、家庭作业等,因为教材由学校提供,或教师复印讲义,作业本和文具学具等均由学校负责提供,作业全部在校内完成,没有家庭作业。

(2)英国学校共开设英语、数学、科学三门主科(国家考试科目)和音乐、体育、艺术、历史、地理、计算机、手工等10门课,个别学校还开设宗教课。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设置都是如此,科目一样,只是深度不同。

 我国从初中以后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内容,在英国全部被纳入“科学”的范围,科学学科,只是对学生进行以科普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我国中学教材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教学内容过于艰深,对学生要求较高,在中学阶段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学生厌学、怕学、辍学的重要原因,导致在大学的时候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而这些知识对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在今后的人生中作用不大。

(3)英国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贯穿教育性原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这一思想首先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英国中小学的教材或教学内容,都要遵循科学与价值的双重原则来编写的或选用,教学内容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其次,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在教学管理中,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另外学校每周安排一个小时的品德行为习惯教育,一般是全校师生或分部分集中在一起席地而坐,接受教育和训导。

(4)在英国小学,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堂课的时间也都不固定,每天该上哪些课程,每部分要多长时间,都由主讲教师确定,教师一天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英语、数学、科学三门主科中的前两门分别约占一个小时,其它科目一个小时,午饭和午间休息1个小时左右。每堂课,大多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解,学生席地而坐,教师或坐或站着授课,教学中教师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随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第二部分是,学生动手操作或作业,这一阶段教师和助理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最后是总结,这一阶段,教师还要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

(5)英国教育对体育重视不够。我们参观的一些学校,都没有国内学校都有的跑道和蓝排球场、乒乓球场地,更没有单、双杠之类的器材。他们只有一块供学生玩耍的草坪和一块水地坪,午间,全体师生都在上面嘻戏,追逐,跳绳和踢球。他们更没有课间操、眼保健操,更不要说大课间活动了。

对体育的不重视,再加上他们在饮食和作息上的习惯,导致英国人口中肥胖者众多,尤其是女同志,婚后的女士,50%以上都是肥胖者,并不是我的平时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苗条身材。

 五、从收入上来看。

英国教师的平均收入,在社会上处于较高阶层。在一个学校,校长最高,副校长次之,老教师相对较高,教师工资高于教师助理。英国教师平均工资为3万磅/年,(全国各行业平均为2.2万磅/年),一般教师:新教师1.5磅/年,10年教龄的2.5磅/年,老教师3.5磅/年(均为税后收入),教师助理每年较教师少1万左右。

 税费情况:1-3.4万/年 ,交20%所得税,3.4万以上的交40%所得税。另外交保险11%和退休金8.5%。

 可见,一、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其它行业。二、教师工资的增长也和国内一样是工龄越长,工资越高。三是校长及副校长的工资是学校最高的(所以校长的年龄较国内大,大多在50-65岁)。四是税费较高,一般都在40%以上。

 我国的教师工资在理论上高于其他行业10%,但是实际上,教师工资在全社会处于较低位次,由于学校是全额拨款单位,所以教师除了工资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合法收入。这是优秀大学生不愿意做教师的主要原因。

六、从学科设置和课堂教学来看。

(1)英国学校只有教学大纲和目标质量、知识点要求,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由学校自选或根据知识点教师自己确定教学内容。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也没有书包、家庭作业等,因为教材由学校提供,或教师复印讲义,作业本和文具学具等均由学校负责提供,作业全部在校内完成,没有家庭作业。

(2)英国学校共开设英语、数学、科学三门主科(国家考试科目)和音乐、体育、艺术、历史、地理、计算机、手工等10门课,个别学校还开设宗教课。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设置都是如此,科目一样,只是深度不同。

 我国从初中以后开设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内容,在英国全部被纳入“科学”的范围,科学学科,只是对学生进行以科普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我国中学教材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教学内容过于艰深,对学生要求较高,在中学阶段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学生厌学、怕学、辍学的重要原因,导致在大学的时候该学习的时候不学习。而这些知识对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在今后的人生中作用不大。

(3)英国学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英国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公民素养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同时要求任何教学都必须贯穿教育性原则,即把道德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学之中。这一思想首先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英国中小学的教材或教学内容,都要遵循科学与价值的双重原则来编写的或选用,教学内容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把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和人道主义、国家意识的渗透有机结合。其次,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在教学管理中,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另外学校每周安排一个小时的品德行为习惯教育,一般是全校师生或分部分集中在一起席地而坐,接受教育和训导。

(4)在英国小学,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堂课的时间也都不固定,每天该上哪些课程,每部分要多长时间,都由主讲教师确定,教师一天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英语、数学、科学三门主科中的前两门分别约占一个小时,其它科目一个小时,午饭和午间休息1个小时左右。每堂课,大多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解,学生席地而坐,教师或坐或站着授课,教学中教师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随时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第二部分是,学生动手操作或作业,这一阶段教师和助理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最后是总结,这一阶段,教师还要了解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

(5)英国教育对体育重视不够。我们参观的一些学校,都没有国内学校都有的跑道和蓝排球场、乒乓球场地,更没有单、双杠之类的器材。他们只有一块供学生玩耍的草坪和一块水地坪,午间,全体师生都在上面嘻戏,追逐,跳绳和踢球。他们更没有课间操、眼保健操,更不要说大课间活动了。

对体育的不重视,再加上他们在饮食和作息上的习惯,导致英国人口中肥胖者众多,尤其是女同志,婚后的女士,50%以上都是肥胖者,并不是我的平时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苗条身材。

七、从学校属性来看

 英国中小学是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在英国无论是义务教育的学校,还是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实行的都是完全的免费教育,学生不仅不需要交纳学费、书本费,就连作业本、学具等所有学习用品有政府免费提供,对家庭收入比较低的孩子,在学校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好的社区甚至连早餐都是免费供应的。由于学校能得到政府相对充足的财政拨款,所以学校(至少是大学以下的学校是这样)完全是公益性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学校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威望。这与英国的人口有关,英国人6000万,又是高度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自然有能力为大学以下的中小学生提供完全免费的教育。

与英国比较,我国学校公益性、福利性不足,功利性较强。这可能是中英学校最大的差别。

 在我国,下从幼儿园上到大学,充满功利色彩,无不沾染铜臭味。由于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严重不足,一度时期乱收费行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一些学校把办学行为等同于商业行为,严重异化了学校的功能。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学校投入的同时,大力度治理乱收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政府对学校的投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所以学校的功利性突出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校的公信力,动摇了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要在端正办学思想,确立学校的公益性地位,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完善后勤服务,推进学校均衡发展的同时,最根本的办法是不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不断提高政府对学校的投入水平。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还应该将免费就学的范围逐渐扩大到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消除学校的功利性,确立学校的公益性地位。

八、从学校建设来看

 与国内学校的豪华大门、巨大运动场、高楼林立相比,英国学校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没有大门,有的甚至没有围墙,没有保安,也没有国内学校都有的环形跑道,蓝球场地等等,一般学校只有一块草地和一块一个蓝球场大小的水泥场地供学生午间活动。

 英国中小学,很少有楼房,学校的房子基本都是陈旧的平房,学校所有房子都用封闭的走道连接在一起,所有教室、教辅助、用房、教师休息室、餐厅等都封闭地连接在一起,所有房间都有暖气,基本没见到空调。

 学校用房的这种特点,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英国纬度较高,雨水多,气温较低且早晚温差大,需要防雨、除湿和保暖。

虽然英国学校的外观很不起眼,甚至大多连个大门都没有,但是除了体育器材以处,英国一般学校的内部装备,学校的教学设备是很先进的。远先进于国内学校,每个教室都有电脑、液晶投影仪,甚至还有冰箱、洗手池、微波炉、玩具,地面都是地板或地毯,每个教室都是由学生动手布置,五彩缤纷,就象是个家。每个教室有两块用于教师板演的白板,一块是化学的,可用水笔书写,一块是电子板,用电子笔板书,电子板上的板书可以移动,就象在电脑屏幕上一样,非常适用。私下我问苏曼中心的老师,这样的电子屏一块值4000磅左右,那就是五万多元人民币啊。这样贵重的电子板,政府要求每班要有一块,这充分说明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九、从管理体制上来看。

地方教育局对学校的关系与国内不同,管理职能被严重弱化,主要是为学校提供咨询和服务,从不干涉学校的内部事务。因此,英国学校的外部环境比国内学校宽松,有较强的独立性。

学校由校管会和校长负责,校管会基本上都听从校长的,成员由学生家长、教师、职工代表和当地知名人士组成。因此英国学校校长由较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招聘和辞退教师,自主决定学校的教材选用、自主处理学校所有事务。

 国家对学校的管理,主要体现为:(1)每三年的对学生校进行一次评估。督导评估由国家教育评估办公室在女王督察官的带领下进行,评估的结果同样向民众公布,如果学校不幸被评为“不足”,校长将被迫辞职而失去养老金,教师将面临失业。(2)7岁、11岁、13岁、16岁、18岁对学校进行的国家统一考试。国家将会对全国所有学校的成绩予以公布,成绩差的学校就有可能因招不到学生而倒闭,或困生源锐减而减员。(3)地方政府对学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

十、从政府投入来看

 以小学为例,英国政府按照每生每年2500英磅补助学校,而这些补助的80%--90%用于员工的工资,也就是说,每生每年补助有2250元左右用于员工工资,用于设备添置、校舍及设备维护、水电费、学具等教学的只有250元/生年左右,要想新建校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就是英国学校校舍普遍比较陈旧的原因。

 我国实行的是员工工资、教科书和学校运转经费、专项经费等分别单列的方式进行。

 二者比较,各有优缺点。我国的拔款方式,对学校有利,对学校和教师的压力不大,但是存在大锅饭的问题。英国的拨款方式对学校和教师的压力较大,混日子的南郭先生没有藏身之处。

 应该指出的是,以我国13亿人口之巨,政府能做到目前的状况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看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是要想达到和英国这样的水平,还要有待于国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政府是对教育负责任的政府。首先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国策,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第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基本免费教育。我们江苏还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六有工程”、“三新一亮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等一系列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惠民工程,还全部化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会逐渐加大。

不足之处就是对学校的控制过多、管理过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