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学院政工网:江青借纪录片《中国》挑起一场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35:33

人民网>>文史>>中国近现代史

江青借纪录片《中国》挑起一场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

文 | 丁东

2011年09月20日12:45  来源:《文史参考》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因为有人写信说,“意所谓《中国》长片,是完全站在帝国主义立场观点上,极恶毒地诬蔑我国的反动影片”,1973年12月30日晚,在北京的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调看了《中国》。次年1月9日晚上,江青在国务院文化组的会议上说:“你们给意大利人搞的那个坏片子,我看了很生气,奇怪的是那样的坏人,是我们自己人请来的。”

 

 纪录片《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8期(9月下)♦浏览封面及目录 ♦购买本期杂志,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文革”中,意大利是与中国建交较早的西方国家,时为1970年11月5日。次年,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函,希望拍摄一部介绍中国的纪录片,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执导。中国当时也希望打破封锁,展示自己。于是,外交部和国务院文化组委托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参赞正式发出邀请。

  1972年5月13日,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由弗利奥·哥伦布领队的安东尼奥尼摄制组到达中国。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林县等地拍摄了22天,完成了一部4个小时的纪录片《中国》。1973年1月,该片在罗马首映。因为这是“文革”以来西方人第一次进入中国大陆拍摄,导演知名度又高,此片反响很大。美国广播公司花25万美元,购进这部影片在美国的公开放映权。当时,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引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政治风波。

  1973年5月17日,周恩来会见了美籍科学家杨振宁。杨振宁说,我不知道周总理是否认识安东尼奥尼,他是意大利很有名的导演,去年到中国访问了很久,后来又拍了一个电影。这个电影我没看过,后来,我看了一个比较左倾的小报纸,上面有一个中国学生的分析,我觉得很深入。这个人大概是个学电影艺术的,他说,这个电影表面上看不错,但如果你对安东尼奥尼过去的电影手法有点了解的话,你就知道他是在恶毒地攻击中国。

  周恩来不认识安东尼奥尼,也不知道他来华拍摄的情况,他要工作人员查一查,但在场的记录人员对周恩来的吩咐并没有记录下来。然而,杨振宁的话还是传到了相关机构。

  当年12月1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有人就电影《中国》给江青和姚文元写信,姚文元立即批示:“转中组部业务组调查后写一报告。”17日,此人又写信说:“意所谓《中国》长片,是完全站在帝国主义立场观点上,极恶毒地诬蔑我国的反动影片,整个影片通篇把我国描写成贫穷、落后、愚昧、灰暗的样子,完全歪曲了我们伟大中国的形象,令人非常气愤。此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放映后,对我国影响极坏。为此,美籍中国科学家杨振宁给周总理来信,反映此片很坏。”姚文元再批示:“建议文化组调看影片,并会同中组部彻查此事,共同提出处理意见。”江青批示:“应严肃认真对待,并提出处理意见,报中央审批。”

  12月30日晚,在北京的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调看了《中国》。1974年1月9日晚上,江青在国务院文化组的会议上说:“你们给意大利人搞的那个坏片子,我看了很生气,奇怪的是那样的坏人,是我们自己人请来的。”1月16日,江青再让宣传口各单位负责人看《中国》,并点到驻意大利使馆,说:“这个大使要撤!”

  周恩来感到被动,调来了广播局关于《中国》的拍摄档案,发现自己与杨振宁谈话要求查查的指示没有被记录。于是叫秘书摘抄了他与杨振宁谈话的有关部分,并在前面写道:“我因不识此人,不知此事,故告当时参加谈话者查查,记录非熟手,未记入。供中组部查核此事时参考。”

  由中组部和国务院文化组负责人挂帅的联合调查组,于1974年1月30日向中央提交报告,将此事说成外交工作的右倾投降主义。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沈平被召回国,进了学习班。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和新闻司司长彭华也被批判,做检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

  此后,批判文章连篇累牍,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江青倒台两年多以后,197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才转发了外交部的报告《关于肃清“四人帮”在批判〈中国〉影片问题上的流毒、拨乱反正的请示》,给这场风波画上了休止符。

  最近,我重新观看了这部纪录片,感觉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百姓的衣、食、住、行、文体生活和精神面貌。比起中国自己拍摄的新闻简报,保存了更多的历史信息。虽然导演是在颇受约束的条件下拍摄的,但叙述心态相对平和。他们不肯按照中方的基调刻意美化,但也没有刻意丑化。有一些温和的议论和批评,只是出于价值观的差异,而非出于恶意。但当时中国处在唯我独尊的心态中,只希望听到来自外界的赞美,于是,并不反华的安东尼奥尼,被打成了“反华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