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消防支队干部名单:洛阳名小吃:一则声明背后 几多发展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7:32:04
A09版:洛阳·城事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版
□洛阳名小吃:一则声明背后 几多发展困惑

',1)">
为什么繁华商业区难觅本地名小吃的身影?为什么名小吃不能多开几家分店?近日,本市一家名小吃店刊发的一则声明,引发社会反思——
洛阳名小吃:一则声明背后 几多发展困惑
□见习记者 寇玺 记者 许晓洁 文/图

刘家不翻汤已经开始增售其他食品。

顾客排队购买小街锅贴。
核心提示
近日,洛阳市西工饭庄有限责任公司在本报刊发一则声明,重申其经营的小街锅贴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少数商家未经其授权,使用小街锅贴商标的行为属于商标侵权。
本报记者走访了小街锅贴、马蹄街馄饨等本地知名小吃,发现除了被仿冒带来的困扰之外,我市名小吃在经营发展中,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1 被仿冒,受损的是名誉
前段时间,洛阳西工饭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工饭庄)的董事长刘永康接到了一名朋友打来的电话:“你们做的小街锅贴是啥呀?”向他抱怨锅贴的味道不好。刘永康听后一愣,随口问了一句:“你在哪儿吃的?”朋友回答说是洛宁。刘永康笑了,因为他们在洛宁并没有分店。
1987年刘永康就到洛阳西工饭庄当经理,2002年饭庄由国有饭店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定名为洛阳市西工饭庄有限责任公司,刘永康任董事长。
早在1999年,洛阳西工饭庄经注册就开始使用小街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糕点、锅贴等,在刘永康的记忆里,被仿冒的经历还真不少。“有一次,一家店卖仿冒的小街锅贴,我一看那颜色,就知道不好吃。”
刘永康说,被仿冒,受损的主要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名誉。
说起被仿冒的经历,马蹄街馄饨第四代传人之一谭建立也深有体会。谭建立回忆说,在马蹄街商标注册之前,很多地方卖馄饨都打着马蹄街馄饨的招牌,但用的并不是他们的配方。
后来,谭建立发现,来他们店吃馄饨的人群中,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于是,他们也有了品牌保护意识,注册了商标。在这之后,仿冒的几乎没有了。
2 本地名小吃曾经很辉煌
作为老洛阳传统小吃的刘家不翻汤,早在清末之时便开始沿街经营了。它酸辣过瘾的口味特别符合本地人的喜好,因为其具有洛阳特色,不少外地游客也会选择来一饱口福。
刘家不翻汤的第四代传人刘峰经营的店面,现坐落于老城区居业家园小吃街上。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的店面招牌上除了不翻汤,还写上了水席单做,而炒菜、砂锅也都在其经营范围内。
刘峰说,记忆里,父辈推着架子车在街边售卖时,总有顾客排着二三十米长的队,端着碗,等着盛汤。然而现在,仅仅销售不翻汤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开支了。
“房租和员工工资开销很大,只卖不翻汤已经顾不住了。”刘峰解释说,现在市面上可选的食品种类非常丰富,没点儿改进实在不行。然而,由于是个体经营,增加品种后伴随的是更加辛苦的劳作。说起这些,刘峰有些无奈,对于未来不敢考虑更多。
马蹄街馄饨也是洛阳名小吃之一,卖相好,味道佳,使得马蹄街这块金字招牌闪耀了百余年。讲起卖得最好的时候,谭建立说:“最辉煌的时候,25公斤一袋面,一天能用4袋呢。”而现在,一个店远卖不了这么多。
西工饭庄的前身是1956年从上海迁到洛阳的野味香饭店,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锅贴从店内的一道普通点心变成了“招牌”产品,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小街。
据刘永康介绍,小街锅贴一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销量,每天从上午10时左右开始,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锅贴一天的销量能达到二三百公斤,节庆假期能增长到近400公斤。
3 为何繁华商业区难觅本地名小吃的身影?
目前,西工饭庄共有4家分店售卖小街锅贴,刘家不翻汤有一家店面,马蹄街馄饨有5家店,然而,在各家店面中,位于城市商业中心的却很少。
刘永康说,一些商业区也想找他们去开店,但由于擀皮、调馅等锅贴必备的工序需要店面面积足够大,而中心商圈店面租金又很昂贵,光是房租的负担就让他们无法承受。
刘永康告诉我们,锅贴的利润很薄,毛利率大概在38%左右,如果再算上人工和税收等,利润就更少了。如果把店开在新都汇、王府井百货这样的地段,就必须依靠涨价来维持经营。一旦涨价,顾客群体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谭建立说,很多人觉得餐饮店常常会有油烟、有污染,也不愿意把店面租给餐饮企业;此外,一些商业中心在进货时间等方面有严格要求,让他们感觉“受不了”。
谭建立表示,馄饨这样的小吃必须现做现卖现吃,如果把店开在繁华商业中心,不菲的租金可能只允许他们租一间较小的店面,那样,存储的物品就会有限。他担心,一旦存货卖完了,顾客又等着吃饭,那该怎么办?
4 是什么把洛阳小吃圈在“围城”里?
刘永康说,以前,从他们店里走出去的员工,想再回来,他们是不会用的。但是现在,他们会选择再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人。
“小吃,是个劳务行业。”刘永康说,做小吃,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工。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做小吃的技术,觉得不够体面。
市餐饮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陈玉田说,过去都称餐饮业是“勤行”,意思是说很辛苦。现在很多人觉得做小吃既辛苦收入又不高,愿意做的人少了,传统小吃缺乏发展的冲劲儿。
除了人工的困扰外,刘永康还担心门店增多之后会在管理上存在困难,如果管理不好,就可能面临砸牌子的风险。
为了扩大经营,西工饭庄正在构思中央厨房的设计。此外,他们也请人为各家分店设计统一的装修,提升店面水准。
谭建立说,马蹄街馄饨的中央厨房已在现有的店中进行试验,将来是否推广成连锁店、加盟店,则要等到下个月财务核算之后再决定。目前的几家店虽是各干各的,独立经营,但是内部装修风格较为统一,目的就是增强顾客对马蹄街馄饨品牌的认知。
谭建立说,以前大家会为了吃一碗馄饨,大老远跑过来。但是,现在吃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不能再坐等顾客上门,而是要想办法把店开在离顾客近一些的地方。
5 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少不了小吃这一环
“羊肉汤、牛肉汤、豆腐汤、不翻汤、菜馍、烫面角、羊肉包、浆面条……”陈玉田说,洛阳的小吃虽然不像开封那么多,在种类上也绝不算少。但总体看来,本地小吃规模小而散,离做大做强还有不小的距离。
刘永康说,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突出小吃品牌,强化本地小吃特色少不了。
“应该对小吃进行标准化规范。”刘永康认为,只有标准化做好了,本地小吃品质提升了,才能够向外推广。而外地游客来到洛阳,如果吃不好,则很可能住不长;如果吃得好,可能就会延长在洛阳的时间,为洛阳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
6 本地小吃品牌需自强
“在保护品牌方面,开封的做法值得学习。”陈玉田说,开封市工商部门在鼓楼一带的小吃街设有管理单位,定点管理该小吃街。在这种专项管理的影响下,该小吃街在出摊、收摊时间和卫生质量等方面都相当规范。
陈玉田说,统一的管理会对传统小吃起到规范作用,而时常进行的优秀小吃评选还能给予商户鼓励,极大地促进了特色小吃的发展。
“小吃街的模式同样重要。”陈玉田表示,开封、西安等城市,都为小吃经营开辟有集中地段,即使售价较贵,很多外地游客也愿意尝尝,这样一方面使经营者赚到了钱,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小吃经营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陈玉田说,相对于开封,洛阳市目前的小吃市场还有些分散。如果能将本地名小吃集中起来并形成规模,既是对这些餐饮店铺品牌的再次提升,也可以为古都洛阳再创立一个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