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日本拉面:GCT考试语文知识连载(历史部分)(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03:02

2.1.3  二战后的世界局势

1.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困扰因素。
      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            二战结束—50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50年代初,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2)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50年代初—70年代)。            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此阶段日本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末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70年代)。         1973年底,中东国家在同西方国家的斗争中,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固有矛盾,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7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结束,但经济发展再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速度。从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束了稳定发展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与通货膨胀并存。
 2.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又倡议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企图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50年代初到7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中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西欧(尤其是联邦德国)的经济也持续高速发展,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加强了各国间的联系。70年代后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它们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并超过美国,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竞争,并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3.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运动。
   (1)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阶段(1945年—50年代中期)。            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地区在亚洲和北非。亚洲的重要事件有印度尼西亚的独立(1954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和独立(1947年)、以色列的建立(1948年);在非洲,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和利比亚在50年代先后取得独立,埃及于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在1962年独立,结束了法国的殖民统治。1955年,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主宰的,由亚非人民自己解决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提出了和平协商、求同存异、独立和平、友好合作的原则,被称为“万隆精神”。
   (2)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50年代中期以后)。            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出现了以非洲为中心,席卷整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独立新浪潮。70年代,葡属非洲殖民地,如莫桑比克、安哥拉相继独立。80年代到90年代初,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标志是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90年代初,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宣告结束。战后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标志着20世纪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在拉丁美洲,古巴于1959年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同美国签订条约,规定到1999年年底,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50年代末60年代初)。            第三世界是指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或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4.亚洲经济的发展。
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有少数国家脱颖而出,走上新兴工业化道路,代表有东亚、东南亚的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同时西亚的海湾地区出现一批因石油资源而致富的国家。
   (1)新加坡、韩国经济高速发展(60—7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迅速转变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70年代的奇迹”。
   (2)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80年代)。80年代,以泰国、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3)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逐步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4)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亚经济发展最大的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5.当代社会国家的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1945年—1956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医治战争创伤,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振兴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著。在苏联强有力的援助下,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在中央的集中领导下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这种体制在一段时间内为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为这些国家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在亚洲,蒙古于1945年独立,并逐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48年朝鲜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越南人民进行了长期抗战,迫使法国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越南北方获得解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至此,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956年—20世纪80年代)。
           1)苏联的改革和挫折。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在1956年召开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并在秘密报告中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此后苏联展开了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运动,同时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工作。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它基本上是纠正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加之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导致改革并不成功。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仍未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做出根本性改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措施,使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明显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水平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愈演愈烈,70年代初期以后,苏联经济发展逐渐陷于困境。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            ①东欧剧变。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②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由于经济领域内改革阻力重重,他于1988年要求先进行全面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1990年,苏共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此时,苏联经济滑坡,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党内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公开化。1991年,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决定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并把它变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在此条约即将签署之际,党内一些干部发动“八一九”事变,试图接管国家权力。政变失败后,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影响大增。不久,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其中绝大多数加入了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苏联完全解体。  6.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希望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更多地干预世界事物。苏联成为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被重新划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建立起来,这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同时,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美苏两国的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联合国的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在成立初期,联合国实际上为美国操纵。
            3)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日本实际上由美国单独占领,一些法西斯战犯被免于起诉,天皇制也保留下来。
   (2)冷战。
            1)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方式。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宣称世界已经分为两个敌对的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既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为了稳定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政治上进一步控制西欧,并由此对苏联进行遏制,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是杜鲁门主义一次大规模应用,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1948年,这一计划开始实施。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一组织是由美国控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军事政治集团,在欧洲大陆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柏林危机和两个德国的形成。1947年美英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以后法国占领区也合并进来。1948年西方国家占领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这是正式分裂德国的第一个重大实际步骤。苏联封锁西柏林,全面切断了西方国家占领区同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并在苏占区也实行货币改革。1949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着,在苏联支持下,德国东部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北朝鲜分裂成两个制度不同的国家。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宣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侵略者”,并宣布援助韩国,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插足中国领土台湾。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给美国为首的各国部队披上“联合国军”的外衣,入侵朝鲜。战火很快烧到了中朝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50年代中期,美国企图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地位,在越南南方扶植建立了越南共和国,形成同北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峙的局面。6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进行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特种战争”,1964年,又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不久,大批美国军队进入越南,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美军成为战争主力。1973年,美国被迫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侵越美军陆续从越南南方撤走。
   (3)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的开始(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但是由于苏联在实力上仍较美国有一定差距,美苏争霸的战略战势在美国一方。此阶段,美苏关系缓和的事例有:50年代初期,苏联和西方大国签订对奥地利和约,结束对奥地利的占领;苏联承认联邦德国;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关系紧张的事例有:“柏林墙”的修筑和“古巴导弹危机”。后者发生在1962年,美国发现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认为此举严重威胁美国在西半球的势力范围,美国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以阻断苏联与古巴的武器运输线,结果苏联自知军事上仍处于劣势,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争霸的继续(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而美国转攻为守。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战略,尤其是深陷越南战争不能自拔,其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同时西欧、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经济竞争,政治方面的独立自主性也日益加强,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在美国国力相对削弱的过程中,苏联加紧发展自己的实力。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还常年保持巨额的军费开支,在核力量和海军方面美国都感到威胁。苏联一方面用“缓和”战略麻痹西方,一方面在亚洲和非洲进行扩张。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实行直接的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调整在亚洲的主要步骤是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美国还同苏联就战略核武器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
            3)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一方面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一方面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打算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事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苏联由于与美国的全球争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70年代中期起,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和陷于停滞,在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上,同美国的差距出现重新拉大的趋势。面对严峻的形势,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而裁减军备,同时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而最为重要的是把势力从东欧等地区退出。
            4)两极格局结束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中的一极自动崩塌,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由于两个超级大国、两个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世界和平得以维护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建立在东西方力量平衡之上的世界旧格局一旦瓦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失衡、紊乱、矛盾和冲突便出现了。只是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些动荡和冲突尚属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不会引发世界大战。苏联的消失,使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国力居世界榜首,但同时,美国国力相对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以美国、西欧、日本三极为主体的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在上升,俄罗斯仍是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巨大经济潜力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这些因素制约着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梦想,“一超多强”的力量格局在90年代中期已经初步形成并将长期存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仍在发展。   二、要点详释 1.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实际上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使用各种方式,促使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大批具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存在,他们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成为雇佣工人;
      (2)开办厂矿企业等经营项目所必须的货币财富。资本主义各国都经历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尽管各国所采用的方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通过暴力手段,使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把生产资料集中到资本家手中;通过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和作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金。简而言之,资本的原始积累包括两个内容:对小生产者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剥夺;货币财富的积累。  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是:第一,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反对基督教神学对人的束缚;第二,反对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自由平等;第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认识自然,文艺复兴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3.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在以下两个方面冲击了以天主教神学为代表的封建意识形态:      第一,对基督教的教义提出了新的解释,如马丁·路德提出的“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等等,对教义提出新的解释其实就是对天主教会的意识形态垄断地位提出挑战,对旧的意识形态提出挑战。      第二,建立了适合新的时代需要的和适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基督教的新宗派———新教,新教在一定的意义上代表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从历史上看,这种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宗教改革运动也有其重大的政治意义。天主教会的政治经济权力实际上是欧洲封建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会的方式。宗教改革运动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响应,并得到一些国家或政权的君主大力支持的运动。其影响一方面是促进了西欧中央主权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西欧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这是有利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 
4.尼德兰革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16世纪中叶尼德兰(包括今荷兰、比利时等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形成,但西班牙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其发展,1566年爆发反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随后掀起武装起义,1609年西班牙被迫修战,事实上承认了尼德兰的独立。马克思称这次革命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 
5.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比较(表)。

时间:文艺复兴(14—16世纪)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借助古典文化的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反对教会束缚、反封建的要求。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针对教会贬低人抬高神,强调人、人性。 代表人物:但丁、乔托、彼特拉克、薄伽丘、“美术三杰”、哥白尼、伽利略 影响:思想解放运动为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间:启蒙运动(17—18世纪) 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早期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反对教权,反对世俗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并以法治来保障。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影响: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是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影响到以后亚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6.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重要特征。
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成果都体现为重要的立法过程的完成,或者说,这些革命都结束于重要法律的确立,立法过程的完成才意味革命任务的最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社会,以取代封建制度下的“人治”的社会;就在于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因此,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都是通过资产阶级的立法来体现革命的阶段性成果和标志革命的完成,英国革命几经反复,最后以《权利法案》的制定,确立了限制国王权力的法律保证,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为标志而完成。法国革命的情况更加复杂。在大资产阶级当政时期制宪会议通过了许多法律,特别是1791宪法的制定,表明革命的预期目的的达到。此后,法国大革命又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从革命的整个过程来看,拿破仑统治时期实际上是革命的一个善后阶段,一个固定和巩固革命成果的阶段,或者说是完成革命的阶段,《拿破仑法典》等一系列法典就是完成革命、巩固革命成果的标志。美国在1781年结束了独立战争,但是这不能代表美国革命的彻底完成和美国独立的巩固。1787年宪法的订立,才使美国的国家制度稳定下来,美国从此走上了正常的发展之路。 
7.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以前,西欧国家普遍流行着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重商主义成为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17世纪后半叶,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财政总监柯尔伯是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一个突出的人物,但是重商主义的理论的提出和英国政府的重商主义实践,要早于这一时期,可以上溯到15、16世纪。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其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在当时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8.圈地运动。
十五世纪末因毛纺织工业的勃兴和羊毛上涨,英国新兴贵族用栅栏和沟渠圈占农民的土地,把耕地变为牧羊场,使农民破产流离,并在法律压迫下成为雇佣劳动者。后粮价上涨,政府又制订一系列圈地法令,使农民土地和共耕公地并为大农场,最终消除了独立农民,使土地合并于资本。圈地运动从十五世纪末直至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
 9.19世纪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法国自1815年复辟王朝统治建立后,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就不断发动革命,以期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起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竭力维护金融资产阶级利益,引起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此后,路易·拿破仑攫取政权,于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重建了君主制度。1870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上的革命均为资产阶级革命,并且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影响美国民主制度的主要是种植园奴隶制。美国通过南北战争(也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奴隶制度,在法律上给予黑人以自由和平等的地位,完善和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更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在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发生新的革命,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在30年代进行了议会改革,资产阶级通过和平的手段取得了更多的民主权利,发展了资本主义民主。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后期,英国还进行了其他几次民主改革,促进了民主化进程。1848年革命是一场席卷欧洲的革命。1848年欧洲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发生革命,并不是偶然的、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和相应的政治要求的提出,被压迫民族要求独立自由,是这场革命的原因。1848年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瓦解了维也纳体系。在这一时期,一些未发生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有些改革是通过统治权力易手的方式(如日本);有些改革是通过消灭分裂割据势力,实现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的方式(如德国和意大利);有些通过改革重大的传统制度(如俄国),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1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重新分割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凡尔赛体系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规定:
(1)疆界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波兰;土耳其丧失更多的领土和属地,在欧洲保有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地区。
(2)军备问题:德国接受严格限制;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不许设防。
(3)殖民地问题: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部分由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由日本占有。
(4)赔款问题:德国需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但总数未达成一致协定。维护体系工具是国际联盟。1920年,由美总统威尔逊倡导建立,但实权被英法掌握。体系作用:
(1)惩治了德国。
(2)改变了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
(3)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它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
(1)《四国条约》:美、英、法、日四国相约“互相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岛屿领地的权利”。四国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宣告失效。
(2)《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规定了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公约。体系的作用:
(1)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国对抗的威胁,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扫除了障碍。《五国条约》的签订,标志英国海上优势从此结束。《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遏制了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3)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对象。华盛顿体系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遏制日本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瓦解。
 1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是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增长的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日益尖锐。
(2)市场危机是具体原因。“柯立芝繁荣”时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3)股市崩溃是直接原因。人们醉心于利润丰厚的股票等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股市的不稳定性。危机波及的国家:从美国开始演变为一场空前规模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危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来势猛烈,破坏性大,农业危机、信贷危机与工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以至于“大萧条”、“大恐慌”成了这次危机专用的代名词。各国反危机措施:美国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危机。
 12.绥靖政策。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不惜牺牲一些局部利益和小国利益,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实施表现:
(1)1931年中国“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对日本的所谓“制裁”;
(2)1935年埃塞俄比亚遭受意大利侵略后,英法控制的国联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并对它实施经济制裁,但没有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还依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
(3)1936年西班牙遭受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后,英法采取所谓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任法西斯在西班牙胡作非为;美国执行《中立法》,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这种政策貌似公正,其实有利于叛军,因为叛军可通过德意获得武器和军用物资;
(4)1938年,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会议的情况下,英法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制造了“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实施方式:采取“制裁”、“不干涉”、“中立”等貌似公正政策,牺牲小国利益。政策实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英法维护既得利益,牺牲小国,祸水东引,姑息养奸。政策影响: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是二战爆发重要原因之一。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国家英法首先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法国的迅速沦亡是法国统治阶级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13.罗斯福新政。
为解决美国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1933—1939年期间美国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
(3)缩减农业生产。
(4)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新政实质: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新政重要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为二战后美国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并为资本主义世界克服危机,继续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借鉴。新政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要求。
 1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迄今仍在向纵深和横广两个方面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造成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一方面促进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竞争,一方面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差距。
 1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解体。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基本特征是“两个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一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宰的世界国际经济秩序的框架,是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基础之一。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是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的重要标志。
 1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7年在美国的倡导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基本原则是承认最惠国的普遍适应性和消除贸易壁垒。在成立初期,它有利于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目前在促进世界经济合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