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哪里糯米饭好吃:GCT考试语文知识连载(历史部分)(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17:26

1.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21 知识体系

基本特征:封建大一统时期。
1.政治。
      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建立和巩固。
(1)政权更迭。
      1)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由于秦的暴政,公元前207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2)四年楚汉战争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3)公元9年,王莽改制,西汉结束。
      4)25年,刘秀建立东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东汉名存实亡。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秦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2)汉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汉初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政治上汉初郡国制与封国制并存,铲除异姓王,稳定边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东汉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以“柔道”治理天下,重用文臣,加强监察制度。出现光武中兴。发展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
      3)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外戚宦官专权,导致统治黑暗。
      4)为加强对百姓的管理,两汉实行编户齐民。
2.经济。
      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经济措施。
      1)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
      2)汉初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重农抑商。汉武帝稳定货币。东汉释放奴婢、鼓励开荒、提倡节俭。
(2)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1)西汉初期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东汉光武帝时出现“光武中兴”。
      2)农业:农具改进,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人口增加。
      3)手工业:冶铸、纺织、制漆、煮盐、造船技术进步。
      4)商业城市繁荣。
 3.民族关系。
      秦汉时期以汉为主的多民族国家格局形成。
(1)匈奴。秦朝派蒙恬征伐匈奴,修长城加强边防。汉初由于国民有限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三次作战,稳定北部边郡。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汉匈关系,双方和睦相处。东汉时窦固、窦宪两次出击北匈奴,解除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2)西域。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 中央政权的开始。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3)西南夷和百越。秦朝统一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和南越设郡,进行有效统治。
 4.对外关系。
      秦汉时期中外交往开始发展,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
(1)交通。汉朝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交通新纪元。
(2)东亚。秦汉和朝鲜、日本密切往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3)西亚。安息在汉朝和大秦之间通过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利。
(4)欧洲。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遣使来汉通好,留下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5.文化。
      秦汉时期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中外交流频繁,成果世界瞩目。
(1)科技。西汉制订“太初历”,留下世界最早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医学上编订《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有名医张仲景和华佗。
(2)宗教。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3)哲学。出现唯物论者王充。
(4)历史。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
(5)文学。流行汉赋和乐府诗。
(6)艺术。绘画、雕塑等达到较高水平。 

1.22 要点详释

1.秦完成统一的条件。
(1)客观条件
      1)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度,实行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
      3)民族之间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趋势。
      4)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局部的统一。
      5)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统一。

(2)主观条件
      1)秦国商鞅变法比较稳定,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3)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又广泛招纳人才,再加上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终于用十年的时间灭六国统一全国。
 2.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主要条件是,儒家思想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有利于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汉武帝时,随着中央集权的巩固,统治者迫切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加强政权上的统一。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使其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主张和道家等各派主张,提出“君权神授”,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儒家思想为封建国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提供了理论基础。汉武帝为提倡儒学,兴办中央太学和郡国学校,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但儒家学说也束缚了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探索精神,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3.重农抑商政策。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在整个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以农为本的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统治者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如西汉初期的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是必然趋势,人为的抑制其发展必然违反经济发展规律。所以在封建社会后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抑制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步伐。
 4.秦汉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2)国家统一、安定,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3)统治者的统治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如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4)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5)生产工具的改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如牛耕、铁农具的普遍使用、耦犁法和犁耕法的出现、耧车、水排的发明等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5.秦亡汉盛的主要原因。
      秦汉都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建立初期的重要历史朝代,但是秦朝仅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而汉朝存在了200多年,并一度出现了盛世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1)秦朝是由秦国经过残酷的兼并战争,统一六国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在强权之上树立了自己的地位。西汉则是统治者在亲历了农民战争之后,推翻秦朝的暴政,建立起政权的统治者比较注意吸取秦亡的教训。
(2)秦朝统治者推崇法家思想,注重实行严刑酷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生产遭到破坏。汉朝统治者推崇新儒学,西汉初年的几位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发展了生产,缓和了阶级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军事上秦经过十年统一战争后,社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经济凋敝,又移民戍边、修长城,繁重的兵役徭役导致人民无法生存,这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因素。汉武帝则是在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国力强盛的条件下彻底打败匈奴,保障了北部边郡的安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
(4)赋役上秦增加徭役负担除了军事因素赋役沉重外,还为了满足个人享受而大举修宫建陵,引起人民不满。汉武帝除了军事因素外,征役还为兴修水利,如修建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易于得到百姓的支持和理解。
 6.汉武帝的大一统。
(1)出现条件。
      1)国家统一,西汉初年政局稳定,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政治条件。
      2)经济上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积聚了一定的社会财富,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主要措施。
      1)政治。改革官制,加强皇权;选择人才,实行刺史制度,加强朝廷对地方官的控制,削弱王国势力;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军事。出兵匈奴,进兵南越。
      3)经济。统一货币为“五铢钱”,盐铁官营,征收工商业者税收。
      4)思想文化。“黑黜百家、独尊儒术”。
(3)影响。使秦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封建正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7.汉朝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1)主要形成原因。国力强盛,社会经济的发展;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西域都护保护商旅往来,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古代商人不惧风浪。勇于探索。
(2)路线。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3)影响。
      1)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铁器和许多生产技术由此西传,许多外国货物也进入中国,佛教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关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3)说明当时中华文明的影响、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与中外经济交流、文化交流,都有了明显的拓展,开始突破了仅限于周边近邻的范围,走向西亚、欧洲。
8.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封建制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参见“分封制”。
9.封禅。
      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曰“禅”。目的在于宣扬天命论,麻痹人民。
 10.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取得巨大胜利,但奴隶主贵族不甘心失败,他们仍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复辟旧制度制造舆论。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的专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亦限期缴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卢生、侯生等攻击法治和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派御史查究,将四百六十多名反动儒生坑死在咸阳。
 11.约法三章。
秦末农民战争中,刘邦(汉高祖)于公元前206年占领秦都咸阳,废除秦二世对赵高复辟集团的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保护地主阶级的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称为“约法三章”。
 12.楚汉战争。 
      刘邦战胜以项羽为首的复辟势力、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公元前206年,秦亡后,项羽恢复分封制,实行分裂割据,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划地分封了十七个王。后来刘邦乘项羽出击齐地的机会,攻占关中,并继续东进,占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军事上处于优势,回军大败刘邦。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和项羽在荥阳、成皋(在今河南荥阳)间相持。同时,又派韩信攻占齐赵之地,使项羽两面受敌。公元前203年,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刘邦乘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并约韩信、彭越合围。项羽败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不久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刘邦重新统一中国,即帝位,建立汉朝。
 13.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派兵守函谷关。不久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攻入,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调解,刘邦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范增命项庄舞剑,欲乘机刺杀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掩护。最后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刘邦始得乘隙脱险。
 14.垓下之围。
      楚汉战争的最后决战。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项羽粮尽援绝,又听到四面皆楚歌,以为汉军已得楚地,因突围南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
 15.楚汉成皋之战。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军事力量上处于优势,刘邦处于劣势,两军在荥阳、成皋(在今河南荥阳)间相持。后项羽战败刘邦,占有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率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袭击,大破楚军,复取成皋。
 16.白登之围。
      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不断攻扰汉朝北方郡县,并与汉朝的割据势力勾结。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高祖亲率军三十余万迎战,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东北),达七日之久。后用陈平计,重赂冒顿的阏氏(yān zhī皇后),始得突围。
 17.萧规曹随。
      西汉初,曹参继萧何为相,继续执行刘邦、萧何的法家路线,一切根据萧何的成规办事。当时民谣说:“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之,守而勿失。”《法言·渊骞》:“或问萧曹。曰:‘萧也规,曹也随。‘”李轨注:“萧何规创于前如一,曹参奉随于后不失。”后以“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18.文景之治。
汉高祖以来,贯彻“重本抑末”政策,重视农业,抑制工商奴隶主,经济逐渐发展,到文帝、景帝期间(前179—前141),更出现了经济繁荣,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19.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的叛乱。汉初,皇帝的亲属被分封到各地为诸侯王,封地大的王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吴、楚、齐三国的封地即占据全国的二分之一。诸侯王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勾结工商奴隶主,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成为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严重威胁。文帝、景帝两代曾采用贾谊、晁错打击诸侯王势力的建议,逐步削减王国封地。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和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汉朝中央派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三十六个将军,三个月内即将七国击败,诸王都自杀或被杀,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后诸侯王国经过武帝的进一步削弱,从此名存实亡。
 20.罢黜百家。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把为奴隶主服务的儒家学说加以改造,建议“黑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认为:儒家学说是思想上的堤防,对人民有很大的束缚作用,“为王者所当修饰”。要求“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得到武帝的容纳并加以利用。至元帝时,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
 21.马邑之谋。
      西汉初年以来,匈奴奴隶主贵族长期攻扰汉朝北方郡县,给各族人民带来很大灾难。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武帝派马邑(今山西朔县)人聂壹诱匈奴单于取马邑,又命李广、韩安国等率兵三十余万埋伏城外山谷中,俟机出击。后来单于率十余万骑入武州塞,中途发觉,引兵退归。汉武帝对匈奴大规模的战争,自此展开。
 22.巫蛊之祸。
      汉武帝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当时迷信,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称为“巫蛊”。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人巫蛊所致。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死于狱中。次年,武帝又派江充率胡巫四出追查巫蛊,被杀害者前后数万人。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大惧,杀江充及胡巫,并发兵抗拒,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后太子兵败自杀。
 23.盐铁会议。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六十多名属于“贤良”、“文学”的儒生,围攻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以“为民请命”攻击汉武帝盐铁官营的政策是“与民争利”。对汉武帝反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战争,也攻击为“废道德而任兵革”,并鼓吹“贵以德而贱用兵”,罢兵休战,“两主和好”。桑弘羊舌战群儒,指责他们是“饰虚言以乱实,道古以害今”,妄图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路线。这次会议,由于桑弘羊的斗争,仅废除了酒类专卖。
 24.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贵族官僚大量兼并土地,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不断起义。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进行复古倒退的改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得买卖,宣称一家不满八个男子而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的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分配,企图实现儒家设想的井田制。并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铸造错刀、契刀、大钱等货币,大量掠夺财富;还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王莽改制加深了人民的苦难,阶级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赤眉、绿林大起义。
 25.白虎观会议。 
      东汉王朝举行的尊儒会议。在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之后,汉章帝为了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强化对农民的统治,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家经籍的同异,连月方罢。章帝亲自主持了这个会议,并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亦称《白虎通德论》),作为官方典籍公布。
 26.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政,侵犯士族大地主的利益。世家豪族李膺、陈蕃等和太学生郭泰、贾彪等联合,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诬告他们“诽讪朝廷”,李膺等二百多名“党人”被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即位后,外戚窦武专政,起用“党人”,并与太傅陈蕃合谋诛灭宦官,事泄被杀。建宁二年(169年)灵帝在宦官侯览、曹节挟持下,收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杀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熹平五年(176年),灵帝在宦官挟制下又命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称为第二次“党锢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