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糯米饭团正宗做法:科研骨干协作组:基层科研管理的新尝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54:19

 

张店区教师进修学校  于俊廷

教育科研是教育事业发展第一生产力。引导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教师队伍专业化、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有效手段。得益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一贯重视和常抓不懈,“九五”以来,我区的教育科研工作从区域推行单元达标教学起步,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先后多次被表彰为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进入“十一五”以来,我们积极创新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形式,探索成立了区科研骨干协作组,有效地促进了全区教育科研骨干的成长,带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科研骨干协作组的创立

张店区是淄博市的中心城区。近几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学校数量迅速扩大。目前,区属各级各类学校已达到70余所。这其中80%以上的学校都设立了科研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科研主任,以科研主任为主体的科研骨干队伍在我区逐渐壮大起来,成为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带动力量和推动力量。如何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和工作能力,增进学校之间、科研主任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这支队伍的真实现状:年龄参差不齐,工作经验长短不一,科研素质高低有别,科研管理经验普遍不足,但同时也有接受培训、交流经验、相互研讨、共同成长的现实需求。面对这样的现状,是用找省劲的办法集体组织短暂的专业培训,还是建立一种长久长效的研修机制呢?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客观分析科研主任的培训和学习:各校科研主任是学校选拔的学科教学的优秀者,基本素养过硬,学校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外出学习机会,他们聆听了不少的专家报告,不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各校科研主任也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教科研方面的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各校科研主任大都在担任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再承担科研管理的重任,工作繁忙,学习时间有限,厌恶高高在上的脱离一线的培训,比较渴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能够直接用于实践的学习。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短暂的专业培训不能满足科研主任的成长要求,建立一种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为一体的长久长效的研修机制非常必要。于是,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充分的准备,一种新型的教科研管理与推进模式-----科研骨干协作组于2007年10月18日在我区正式成立了。

二、科研骨干协作组的组织与管理

我们把科研骨干协作组定位为:一个平等合作、共同成长的研究团队;一个相互开放、相互促进的交流平台;一种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为一体的研修机制。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保证科研骨干协作组的顺利运行,我们在科研骨干协作组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科研骨干协作组的人员组成。科研骨干协作组由各校科研主任或学校推荐的科研骨干组成,每校1人。为了便于活动,保证每一个人的参与机会,我们又把协作组分为5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的规模控制在10-13人之间,每个小组设1名组长和1名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由各小组民主推荐产生,承担召集人的角色。区教科所成员为各组的包组负责人,主要发挥宏观协调、指导和把关的作用。

2. 科研骨干协作组的活动主题。选择和确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是协作组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为了把协作组的每一个人都调动起来,我们按照“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总体要求,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这一研讨主题。之所以确定这一主题是因为:研究学生有效学习,既体现了科研来源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的内在要求,又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也符合科研主任们的研究实际,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实性。实践证明,这一主题选得准,达到了整合科研方向、激发科研热情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无论我们的活动形式怎么变,活动内容都始终围绕这一大的主题展开。也正是在这种“坚守”中,我们的科研主任真正经历了走近研究----细化研究----深化研究的过程,感受到了“智慧的痛苦”和成长的快乐“

3. 科研骨干协作组的活动组织。活动主题确立后,怎样设计和组织研讨活动便成为影响协作组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经过不断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三段式活动流程:(1)协作小组提前召开预备会,明确研讨主题,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设计。(2)现场观摩研讨课,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3)现场研讨后,进一步整理研讨收获,撰写文章,借助张店教育网“教育科研论坛”平台,进行网上汇报交流。为了突出协作组成员的主体地位,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活动主题由协作小组根据全区确定的大主题共同协商确定,活动由小组长主持,出课人由协作组成员担任,区教科所成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协作组的活动。协作小组研讨时,严格限制每个人的发言时间,以保证每一个人的参与机会;为了营造相对宽松、安全的研讨氛围,我们还坚持学校领导回避制度,即在协作小组正式研讨之前要退出活动现场。正因为我们充分尊重了协作组成员的主体地位,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才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

4.科研骨干协作组的保障与激励机制。为了调动每一个协作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保证各种研修活动的持续开展,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保证和激励措施:区教科所成员作为包组负责人,同时拥有对组内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指导和评价的职责,这就密切了包组负责人与各成员间的联系,提高了包组负责人的号召力;为每一位出示研讨课的协作组成员出具区级公开课证明,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每学年至少组织1次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活动,督促每一个人及时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每学期组织1次优秀研究成果交流会,并择优选登在《张店教科研》上,以激励先进,带动全体协作组成员共同进步。

三、科研骨干协作组的成效

科研骨干协作组在我区已经成立近3年了。3年来,我们克服各种困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推进科研骨干协作组的工作,构建了一个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为一体的研修机制,在互相开放、真诚交流、平等合作中打造了一支既直面现实问题、又善于理性思维的研究团队,在全面提高科研骨干的科研素质,促进和引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在安全、自由的研修氛围中,培养了科研骨干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

“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活动原则的确立,为协作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调,对扭转学校科研中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介于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之间的科研骨干协作组,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安全、自由的研修氛围,引导大家做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做属于基层教师自己的、有实效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受到了科研骨干的欢迎,也真正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同时,各科研主任自觉主动地把协作组的研究模式运用到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中,提高了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如有很多学校对校本研修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改变了过去存在的发号施令和长官意志的倾向,开始尊重教师的实际需求,主动为教师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2.在实实在在的研究中学会研究,提高了科研骨干的科研素养。

 “会研究问题”是基层科研骨干的核心素养。让各科研骨干在研究中学会研究,为科研骨干的科研素养的提升搭建平台、指引方向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三年来,协作组没有进行多少科研理论的培训和科研技巧的传授,而是联系工作实际,在对一个个小课题的研究中,逐步引导科研骨干学会了做科研的基本流程,学会了总结概括,学会了精要提炼,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是基层教师真正需要的,也是能够操作的,在这样的研究中,科研骨干真正走进了研究,开始喜欢研究,科研素养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学校的校长夸赞科研主任成长得快,组织管理和指导研究的能力提升迅速。三年来,已有十多个人被提拔到更重要的业务管理岗位上。

3.在平等协作中,促进了各校的开放与交流。

人们常说,差异就是资源。协作组活动的开展,将各校之间的资源差异进一步显性化,各成员越来越发现原来身边就有如此多可互相学习、借鉴的资源。于是,随着协作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组开始出现自发的小团体的协作交流活动。如刚刚剥离到地方的铝城一小,原来的教育科研工作一直比较薄弱,于是,就很方便地邀请同一协作小组的东一路小学的李红双主任到校给老师们做报告。李主任的报告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对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像这种活动,既促进了各校的协作交流,实现了科研资源的共享,也锻炼了协作组成员,促进了协作组成员的自身成长。

三年来科研骨干协作组的活动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通过科研骨干协作组,全区以科研主任为主体的科研骨干被充分组织起来、发动起来了,长久长效的研修机制真正建立起来了,“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的科研新风也已经形成,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显著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