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油茶图片:聚砚斋:石不能言最可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20:00:08

聚砚斋:石不能言最可人

陶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0月25日   第 08 版)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数千年来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功不可没。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砚文化展览和第二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让笔者近距离感受了砚文化的无穷魅力。

  这次活动得益于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北京聚砚斋主人、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刘红军将军。十几年前,喜好书法的刘红军偶尔翻阅一本与砚台有关的书《中国石文化》,很快被砚台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美术性、文化性所深深吸引。十余年来,在军旅生涯余暇,他访砚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共计搜集到上百个品种,1000多方砚台,其品种之全可谓罕见。随后他又联系砚台爱好者、收藏家、专家及制砚大师,在北京创立了“聚砚斋”,搭建起了一个集砚台收集、鉴赏、研究、交流、展览于一体的高品位砚文化交流平台。

  步入“聚砚斋”,就像阅读一部打开的史书。此次展览分砚台春秋、众砚争辉、名砚精品三个板块,展出近400方砚台,从商代一个“凹窝研磨器”砚台的雏形开始,全面展示了中华砚文化的发展史,对端、歙、洮、澄泥等十大名砚以及分布在全国大江南北的各种地方名砚、名人用砚予以详尽的展示和介绍。从材质上,分别展出了玉砚、银砚、铁砚、竹砚、瓷砚、陶砚、砖砚、水晶砚、紫砂砚等。不仅充盈着古色古香的味道,也给人以时光倒流的感觉。

  石不能言最可人。看着玻璃展台里的砚台,那些娇嫩的砚石似乎一下子有了呼吸,有了脉搏,仿佛千年不朽的吟笑嫣然于上。小小的一方砚池,凝结着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如宋代的龙尾砚被列为朝廷贡品,文坛大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都曾为龙尾砚撰文,填词,写诗,更使其声名远播,身价百倍。苏轼曾夸龙尾砚“声如铜,色如铁,性滑坚,善凝墨”。著名画家张守涛讲述了自己爷爷跟他讲“磨墨如病夫,要慢磨轻研”的故事,他说只有这样研磨出的墨汁颜色明丽而品质稳定,落在宣纸上有典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缓缓的慢磨轻研中,心中的浮躁消失了,一股静气油然而生。正是这种磨墨又磨心的过程中,古人才有了三日一石、五日一水的创作心态。

  名砚精品首次展出了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共和国将帅们使用或收藏的砚台。站在陈毅元帅的砚台前,这位开国元勋小时侯专心读书误将墨汁当红糖蘸着吃的故事仿佛浮现在眼前,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可敬的精神风貌。

  走走看看,这里的每方砚台都能够让你久久驻足,不忍抬脚。一一细赏,不但可以净化心灵,而且可以找寻自己心中的蓝天与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