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计划生育结扎图:自然地理知识归纳[地理世界|地理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58:25
 一、自然地理
   (一)地 球
    1.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宇宙中的各种星体,通称天体。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慧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月球和地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地球和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太阳系又是更高一级天体系——银河系的微小部分。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在银河系以外,人们又观测到数十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我们把它们叫做河外星系。
    (3)恒星和星云: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恒星的特点:质量大;能发射可见光,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差不多都是恒星;恒星是运动的;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4)太阳和太阳系: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太阳和所有的恒星一样,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它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人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在宇宙中,虽然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它对地球来说是太重要了。没有它,地球上的生命就不会存在。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同太阳息息相关。
    太阳系的成员
    行星和小行星: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其质量比太阳小得多,本身不发出可见光,它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它们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图1)
    (5)地球是太阳系中惟有一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首先,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当,使得地球表面具有介乎0--l00℃之间的温度,这是水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也是原子结合成分子,从而形成复杂的生命物质的温度范围。其次,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把地球上各种气体吸住,形成大气层。并且,地球大气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基本上形成了适合于生物呼吸所需要的大气。
    2.地球的形态、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为6378里,极半径为6357公里,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公里。
   (2)地理坐标:地球自转的旋转轴为地轴,地轴同地表相交的两点叫极点;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等距的大圆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或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经度;国际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根据纬度的不同有低(0º—30º)、中(30º—60º)、高(60º—90º)纬度之分。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º和东经116º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º和东经103º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3)南、北半球:赤道把地球分成两大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4)东、西半球: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我们习惯上,以西经20º和东经160º的经线圈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3.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不停地绕地轴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昼夜更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使得地球表面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这就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②时区: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地球每24小时自转360º,即1小时转过经度15º,4分钟转过lº。这样,在同一瞬时,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相同。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标准时:也叫区时。为了克服地方时的缺陷,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根据经度相差15º时差为1时的道理,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统一时刻,称为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东十二区、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较东的时区的区时较早。
    北京时间:按照世界时区的划分,我国跨东五区至东九区五个时区。为了统一时间标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我国规定采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标准时,即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º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标准时间。
    “格林威治”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中时区0º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区差
    ③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º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经过日界线时要更换日期,时刻保持不变,即自东十二区向东进人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而由西十二区向西进人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
    ④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着哪个方向运动都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些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2)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环绕太阳不停地运行叫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个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距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公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约一年。这是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天文上通常所说的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是一个回归年。线速度平均美秒钟为30千米。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的赤道平面,叫做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公转轨道与赤道面之间存在着一个23.5º的夹角.叫黄赤交角。地轴同黄道平面斜交的角度为90º-23.5º=66.5º。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太阳有时直射在北半球.有时直射在南半球.有时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是北纬23.5º。叫做北回归线:最南是南纬23.5º。叫做南回归线,
    ①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纬23.5º(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此日以后.太阳直射6继续向南移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纬23.5º(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以后 太阳直射点向北返回,3月21日前后.太阳再次直射赤道.即北半球春分日。这样.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运转,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外的地带.终年不会得到太阳直射。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也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以及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除赤道昼夜长短不变外,各地昼夜的长短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春、秋分时,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再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从秋分到春分,现象恰与前者相反。
    ③四季的变化:由于地球公转,引起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儿,进而引起一年四季的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地球不断公转,四季周而复始交替变化。
    ④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各地接受太阳照射的状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将地表各地划分为五个热量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北回归线间,太阳直射,得到的热量最多,为热带;在南北极圈以内,阳光斜射厉害,而已有漫长的极夜,得到光热最少,为寒带;介于热带与寒带之间,太阳斜射,得到热量一般,为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北极圈既是极昼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起始线,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4.地图知识
    地图上的方向及比例尺: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各种事物以符号综合缩绘于平面上,并反映各种自然、社会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图形。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是: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线段式:在图例中画一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
    (2)文字式:在图上用文字直接写成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3)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后面不注明单位。
    方向是地图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地图上通常使用的方向有八个: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表示地图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经纬网表示法:在绘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主要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②方位针表示法:在绘有方位针的地图上,箭头指北,箭尾指南,东西方向垂直于南北方向。③一般表示法:在无方位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绝对高度或海拔;表示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们对高度。在地图上通常用绝对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度。
    等高线和等深线:在地图上,把地而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同一等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用等深线可以表示海洋深浅的程度,在地形图上,可根据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判断地势的高低。坡度的陡缓。
    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而成,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画上不同的颜色,用深浅不同的颜色表示地表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都附有高度表,以供查看。
    地形剖面图: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叫地形剖面图。它更直观地显示了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各种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这种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来注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和用表注出山高海深的数字统称为注记。字的排列一般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
   (二)地壳及其变动
    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结构的特征是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汽),水圈(海洋、河湖、冰川、地下水等),生物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地圈层。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地形分陆地地形类型和海底地形类型两种。
    ①陆地地形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类。
    绝对高度大于500米,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的地形为山地。
    丘陵的地形为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高原的地形为绝对高度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缓和;外围
较陡。
    平原的地形为绝对高度大多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的地形为周围高而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丘陵。
    ②海底地形类型通常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地带,一般深度不大,坡度平缓。目前开发的海洋资
源,主要在大陆架上。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大洋深处急剧变陡的部分,深度约自200米到2500米的海底。
    大洋底是大陆坡以下的部分。大洋底地形复杂,有海岭、洋盆、海沟等。海岭是大洋底上绵延很长的高地,又叫做海底山脉。洋盆是大洋底的盆地,是大洋的主体部分。海
是大洋底的狭小山地,多分布在大洋的边缘。
    2.地壳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由于地质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变位或变形的机械运动,叫地壳动动。根据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3.地球的内力作用
    地球的内力作用:地球的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主要使地表产生高山或洼地。
    火山爆发是地热或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火山的类型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三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地震一般是地壳的天然震动。按其成因可大致分为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这是由于地球内部地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呈一种有现律的带状分布,称为地震带。从世界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接地带,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是世界上主要的地震带。
    4.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研究了大洋洋底的变化,对地壳运动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分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L成裂谷或海洋。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5.地壳的外力作用
    地壳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重力及生物活动等,可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与固结成岩作用等。
                  (三)地球上的气候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态短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是气团和锋面的活动。
    天气主要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是由影响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的因素造成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气候一般来说是指一个地方多年来的天气特征。
    2.气压带与风带
    随着纬度高度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不同,因而形成了7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
    空气从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带,就形成了风带。全球共形成了6个风带:即南北两个信风带、南北两个西风带、南北两个极地东风带。
    3.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太阳辐射:即纬度位置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面热量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少,这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各不相同。(3)地面状况: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热容量不同,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因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4)洋流:暖流和寒流对附近气候具有深刻的影响。(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显著。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地面状况和废气排放。
    4.地球的气候类型
    由于所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不同,以及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的影响,各地气温降水的状况也不相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①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②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④亚寒带:亚寒带什叶林气候。
    ⑤寒带: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除以上各种气候类型外,在世界许多高山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增高;气候呈垂直变化,还形成了一些地区的高山气候。
    (四)地球上的水;
    l、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不断蒸发。凝结、降水及径流的转化、输送和交换过程。它分为大循环即海陆间的水循环和小循环即海洋或陆地内部的局部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在水循环的一系列过程中,通过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和植物蒸腾等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同时因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再者,由于水循环运动,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陆地水的分类
    地球上的陆地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江河水、湖泊沼泽水、土壤水以及固态形式存在于陆地上的冰川。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
    3.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L的淡水资源,一个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就是径流量,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占地球水体总量很少,大部分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1)全世界江河径流总量如按人平均,约合11000立方米;按大洲来说,南美洲人均占有量最多,亚洲和欧洲最少。(2)径流量按国家排列,前5名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3)淡水资源供应紧张,世界有60%的地区供水不足,特别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
   (五)地球自然带
    1 自然带的概念
    所谓自然带是因为各个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和海陆位置互不相同,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带状的分布。
    2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上各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体现在:
    (1)纬度地带性 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大的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温带草源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每个自然带的气候、植物和动物都有一定的特点,并且大致都与纬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纬度地带性实际上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2)经度地带性 在中纯地区,从大陆滨海地区往内陆方向也显示出各种自然地带的逐渐更替,例如由森林带变为草原带、荒漠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这个规律的产生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同时也受一定的温度条件制约。
    (3)垂直地带性 地球表面有许多高大的山岭。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山地垂直气候带同自赤道到两极所出现的水平气候带有些相似。受气候影响的生物、土壤等,也相应地有垂直分布规律。
    地球表面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具有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像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在自然界的分布就不具有上述那些地带性规律,所以叫做非地带性因素。  二、世界地理
   (一)世界上的陆地与海洋
    海陆面积与比率:地球表面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1%。
    地球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其中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大洋洲介于亚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为太平洋和印度洋所环绕。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环绕.
    拉丁美洲含义和范围:按照语言使用情况,人们通常把美国以南主要使用拉丁语南美洲地区叫做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人们又合称为美洲。
    各大洲之间陆地上的主要界线: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g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位于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南极洲和大洋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所包围。
    (二)亚  洲
    1.亚洲概况
    亚洲是世界第一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临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岛屿环列,自北而南有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南部有三大半岛,自东而西是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东南和南部海面还有许多岛屿如马来群岛。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约占全洲面积3/4,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于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亚洲地势起伏很大,有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低的死海洼地,整个地势为中部高,逐步向四周倾斜的形势。
    亚洲的大河主要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注入北冰洋的大河在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注人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和循公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中部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西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为高寒气候及垂直气候带.
    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中亚和北亚。
    2.东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五个国家.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家.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统称日本群岛。北方四岛为前苏联占领,现仍被俄罗斯占领。人口1.2亿多,是个地狭人稠的国家。日本属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关东平原为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著名的海港有神户和横滨。多火山、地震,富士山为活火山。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矿藏资源贫乏。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
    日本经济有以下三方面特点:①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大。②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工业大部分集中在本州南部太平洋沿岩地区,京滨区(东京一横滨)、贩神区(大皈一神户)、名古屋区、九州岛州北部和懒户内海沿岸是日本主要工业区。③农业生产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较高。
    朝鲜:为多山的半岛国家,四临黄海,东濒日本海,北面隔鸭绿江和图门江与我国接壤,东北部与俄罗斯相邻,南部与韩国接壤。面积12.3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2100万季风气候显著,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朝鲜北部重工业较发达,主要工业部有电力、机械、化学、纺织等,还有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高丽人参是著名特产。此外还盛产苹果。首都平壤人口约200万是朝鲜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韩国:为多山的半岛国家,西临黄海,东濒日本海,北部与朝鲜接壤。面积99000平方千米,人口4300多万。全称大韩民国,于1948年成立。海洋性气候特点显著。森林资源、水力资源、沿海水产及海盐资源丰富。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很快,工业部门主要有石油化工、电工、机械。化学、造船、电子等部门;农业以种植水稻、大麦为主。首都汉城,人口837万,为韩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仁川、釜山是主要海港。
    蒙古:介于中国、俄罗斯两国间,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气候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戈壁沙漠,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首都乌兰巴托,是畜产品加工中心。
    3.东南亚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有11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汉。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通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胡椒等经济作物。矿产主要有锡和石油。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是稻十的重要产地。此外,东南亚还是华侨和华裔最多的地区,佛教盛行的地区。
    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棕油、锡居世界首位;菲律宾的椰子、蕉麻占世界首位,泰国的稻米大量出口,天然橡胶、锡和抽木为泰国四大物产。稻米、袖木、紫檀都是缅甸的重要出口物资。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称。印尼是世界金鸡纳霜和木棉的最大产地。
    新加坡:是一个著名的花园城市国家。经济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为基础,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旅游业收人是新加坡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建立,简称东盟。文莱在1984年加人,越南在1995年加人,老挝和缅甸在1997年加人,柬埔寨在1999年加人。在成立初期,东盟强调用和平手段解决区域内部争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探索经济合作途径。在80年代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4 南亚
    南亚: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共8个国家:北部有尼泊尔、锡金、不丹三个内陆山国,中部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临海国;南部印度洋上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两个岛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也称南亚次大陆。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亚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面,降水丰沛,乞拉朋齐降水量达11000毫米,为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印度:大部分在印度半岛上面,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为邻,印度洋三面环绕,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0亿,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是世界上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国之一。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是最大的城市和麻纺工业中心,盂买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印度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巴基斯坦:为灌溉农业发达的国家,首都是伊斯兰堡,卡拉奇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海港和工业中心;也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位于南部沿海。
    5.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
    中亚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D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湖,位于中亚的西部。
    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煤、铁和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
    早在古代,中亚就是亚欧大陆东西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从中亚南部穿过。现在,铁路交通东起中国太平洋沿岸,西达欧洲大西洋沿岸,中亚位于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横贯亚欧大陆的由铁路构成的“亚欧大陆桥”的中心环节。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首都是阿拉木图。
    乌兹别克斯:首都是塔什干。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
    吉尔吉斯坦:首都是比什凯克。
    土库曼斯坦:首都是阿什哈巴德。
    塔吉克斯坦:首都是杜尚别。
    6.西亚
    西亚: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十亚平原和小亚细亚半岛,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处,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西亚有重要的海峡和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厂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土耳其海峡(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峡、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门户。曼德海峡是印度洋进人红海的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运输的要道。
    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世界上的阿拉伯人主要聚集在西亚和北非。
    西亚还是世界石油宝库,以波斯湾为中心的巨大石油带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产区,波斯湾沿岸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重要石油生产国,西亚生产的石油90%以上供输出,石油输出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输出量的60%,主要输往西欧、日本和美国。
    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上。椰枣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是伊拉克等国的出口特产。西亚畜牧业较发达,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伊朗等国的出口商品
   (三)非  洲
    1.非洲概况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欧洲的南面;东临印度洋及红梅,西面和北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非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海岸平直,西面的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东南面的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最大的岛屿,东南的索马里半岛有“非洲之角”之称。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山脉有阿特拉斯山和德拉肯斯堡山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非洲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纵贯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东非裂谷带经红海延伸到亚洲的约旦地沟,长约6000千米,带内多连串湖泊和火山、地震,东非裂谷带有陆地表面“最大伤疤” 之称。北非分布着面积达770万平方千米的撒哈拉大沙漠。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非洲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四大河流,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
    非洲有“富饶大陆”的称号,非洲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南部非洲盛产黄金和金刚石,撒哈拉区和几内亚湾沿岩盛产石油,扎伊尔与赞比亚毗邻处有举世闻名的“铜带”,阿特拉斯区是世界最大的磷酸盐蕴藏区,非洲还是热带作物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故乡。
    非洲还是黑人的故乡,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沙漠以北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在南部非洲有欧洲移民的后裔。
    非洲现在56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方位,把非洲分为北非、西非、中非、东非和南非五部分。
    2.北非
    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矿藏有磷。锰、石油和天然气等。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临地中海和红海,有苏伊土运河连接两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作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埃及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灌溉两岸及三角洲,成为一条“绿色的走廊”,尼罗河三角洲盛产的长绒棉世界著名。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城市,亚历山大中是埃及主要港口。
    3.西非
    指几内亚湾沿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已独立国家有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加纳、马里、尼日尔等。矿藏有:黄金(加纳)、铅土矿(几内亚),还有金刚石、铁、铜、锡、认铀、石油等。尼日利亚盛产油棕,棕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均占重要地位。首都拉各斯。
    4.中非
    中非有扎伊尔、刚果、安哥拉、中非等国家。热带高级哺乳动物,如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等是非洲珍奇动物。
    扎伊尔是中部非洲最大的国家。金刚石的产量占世界首位。首都金沙萨。
    5.东非
    主要指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主要国家有: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索马里半岛被称为“非洲之角”,经济以畜牧业为主,首都摩加迪沙。埃塞俄比亚盛产咖啡。坦桑尼亚是世界上出产剑麻和丁香著名的国家,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6.南非
    包括赞比亚、莫桑比克、南非、纳十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绕过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道之一。西方称这条航线为“海上生命线”。
    南非位于南非高原南部,大部分是黑人,白人有荷兰人、英国人的后代;首都比勒陀利亚;南非盛非黄金和钻石,也是世界主要产铀国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港口。
   (四)欧洲
    1.欧洲概况
    位于亚洲西面,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欧亚大陆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海岸曲折多港湾,主要内海有南部的里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和北部的波罗的海;主要海峡有西南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峡。
欧洲主要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
    亚半岛;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洲的分界线
    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2/3,阿尔卑山是欧洲南面的年轻褶皱山系。欧洲有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和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冰川地形广布。
    欧洲的气候温和湿润,西欧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向东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
    欧洲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北冰洋沿岸为苔原气候。
    欧洲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欧洲的居民绝大部分属白色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分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三个语族。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目前已有12个国家参加。欧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率低的一洲。
    欧洲现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五部分:东欧、西欧、南欧、北欧与中欧。
    2.南欧
    南欧指巴尔干、亚平宁和伊比利亚三个半岛和附近一些岛屿。有西班牙、葡萄牙、摩纳哥、安道尔、意大利、圣马力诺、梵蒂冈、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17个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等国是面积较大的国家。摩纳哥安道尔、梵帝冈、圣马力诺、马耳他等是世界上面积少、人口最少的几个国家。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半岛四侧,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有许多古罗马帝国的古迹,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位于东北部沿海,是著名的水上城市。
    3.西欧
    西欧:濒临大西洋和北海,范围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六国。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二次大战期间,西欧受到消弱。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采取了一些共同政策,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英国是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是英国首都和最大港口,也是全国新兴工业、金融、贸易。交通和文化中心。著名工业中心: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
    法国:整个领土大致呈六边形。法国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洛林铁矿区和里尔煤矿区是传统的钢铁工业区。钢铁工业中心有敦刻尔克和福斯。法国的铁、铝、铀的藏量居欧洲前列。法国是欧洲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首都巴黎,马赛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港口和炼铝工业中心。
    4.北欧
    北欧:地处高纬,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五国和法罗群岛(丹)。北极因通过挪威、瑞典和芬兰的北部,芬兰因境内湖群密布,所以被称为“千湖之国”。北欧五国部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瑞典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首都斯德哥尔摩绿化面积大,环境幽美。经济以冶金、木材加工和造船为主。挪威的渔业、航运久负盛名,石油为新兴工业。芬兰是纸浆和纸张的重要出口国。丹麦的经济支柱是乳肉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冰岛是以渔业为主的国家。
    5.中欧
    中欧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和北海、波罗的海之间,由德国、瑞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等九国组成。
    德国:二战后,德国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首都柏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德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区为鲁尔区和萨尔区,工业中心有慕尼黑、科隆、汉堡、莱比锡和柏林。
    瑞士:瑞士经济发达,以技术水平高的钟表、精密仪器、精密机床等著名。日内瓦是著名游览城市,首都为伯尔尼。
    6.东欧
    东欧也就是前苏联的欧洲部分。它们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俄罗斯: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5亿中,俄罗斯人占81%以上,有100多个民族中通用语言是俄语。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处高纬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欧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经济核心地区,全国大部分工业、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那里。两大工业区:一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二是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城市和综合工业中心也是交通中心,主要港口圣彼得堡滨芬兰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乌克兰:首都基铺。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必乌。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五)北 美 洲
    1.概述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格陵兰海与欧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同南美洲分界,范围主要包括北美大陆、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为世界第三大洲。
    北美洲海岸曲折,多岛屿、半岛与海湾。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东南部的西印度群岛环绕形成的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北美洲的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地。
    北美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西两岸的气候有明显的差异性:太平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式气候;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湿润气候;中美地峡及印度洋群岛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寒潮与大西洋上的飓风是北美洲的灾害性天气。
    北美有广阔的温带草原和温带森林。中部平原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发源于美国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北美洲有三亿六千多万人口,种族成份复杂,有白、黄、黑三大人种,也有混血人种。白人占80%以上,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原有居民,欧洲殖民者到达之后,对印第安人进行屠
杀,现在仅有几十万人。北部寒冷地区住着因纽特人,南部中美洲以黑人和混血人种为
主。
    北美洲有37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是其中面积较大的国家。
    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了形成一个与欧盟相抗衡的共同币场,1998年1月1日,美国和加拿大正式签署“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6月,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就建立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开始谈判,于1991年1月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井决定于15年内分阶段取消关税壁垒,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不过,北美贸易区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北美洲,1994年12月在迈阿密召开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决定于2005年建立一个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的“美州自由贸易区”。
    2.加拿大
    位于北美洲北部,三面临海,北极圈通过北部,地广人稀。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纸浆产量和新闻纸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纽芬兰渔场是世界大渔场之一。劳伦高地,被称为“矿藏宝库”。在北冰洋沿岸分布着少数因纽特(爱斯基摩)人,以渔业和狩猎为主,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北的居民。
    首都握太华位于东南部是全国政治中心。多伦多是全国第一大城币和金融中心。蒙特利尔是全国最大港口,温哥华是太平洋沿岸海港。
    3.美国
    (1)位置和居民 美国领土的主要部分在北美洲中部,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并与墨西哥接壤。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也是美国领土。全国而积9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7亿。美国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居民有黑人、印第安人等。华人和华侨也不少。
    (2)矿产资源 美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铜、铅。锌等。
    (3)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大量粮食出口,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不到全国人口的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灌溉、施肥、锄草、收割、脱粒、贮藏、运输全部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地区产专门化。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美国农业生产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或农业区。
    (4)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美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很高,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钢铁、汽车、宇航、飞机、石汕、电子、化学等工业都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也是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工业分布,可分为三大地区。
    ①东部地区 这里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海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是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的集中分布区。
纽约是本区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首都华盛顿,工业、交通中心芝加哥也在本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在开发区应用新资源、新技术的基础L,加快了南部和西部工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业区。这就是人们常讲的“阳光地的兴起。
    ②南部地区 这里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的分布区。其中,墨
西哥湾西北是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休斯敦是南部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
    ③西部地区 美国的居民和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宇航、电子、飞机制造等工业发展较快;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矾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产飞机、精密机械等;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电视工业中心。
    4.墨西哥
    位于美国南部,北回归线穿过中部。五十是墨西哥的主要粮食作物,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首都墨西哥城,人口l000多万,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中美洲
    包括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七个
国家。中美洲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
要的海上通道、中美洲盛产香蕉、咖啡,是世界上香蕉生产的集中地区。
  6.西印度群岛
    位于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大西洋之间,有古巴、海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巴
以生产甘蔗著名。
                        (六)南美洲
    1.概述
    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南美洲海岸线较平直,只有西南部一小段曲折,麦哲伦海峡将人地岛同南美大陆隔开。
    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花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等12个国家和地区。
    南美洲的山地和平原、高原纵向分布,西侧是高耸的安第斯山脉,山脉以东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和古老的波状高原用间分布,巴西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南美洲矿产资源丰富。委内瑞拉西北部的马拉开波盆地石油储量丰富。巴西高原的铁、锰,安第斯山区的铜储量丰富。圭亚那高原的铝土产量居世界前列。
    南美洲的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占世界总量20%。南美洲是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的故乡。
    南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混血种人、印第安人、黑种人和白种人构成。南美洲许多国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一些主要国家已达到中等发达水平,但各国之间发展不平衡。
    2.南美洲诸国
    巴西: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西部是亚马逊平原,为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巴西水力资源丰富,与乌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当前世界最大水电站。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钢铁工业、汽车制造。纺织均居南美首位,东南沿海是工业集中地区。巴西的咖啡生产闻名世界;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城市和全国最大工业中心,里约热内卢为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商港。首都是巴西撒。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硝石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首位。首都圣地亚哥。
    阿根廷: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七)大洋洲
    1.概述
    大洋洲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临印度洋,东面同南、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散布在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共一万多个岛屿。许多岛屿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的岛屿按成因分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三类。太平洋岛屿的森林茂密,出产椰子、甘蔗。菠萝等热带经济作物。矿产有磷、镍、铬、金等。
    大洋洲陆地总面积897万平方千十,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人口共2700万,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人口最少的一个洲。全洲有13个独立国家和十几个美、英等国的则
    2.澳大利亚
    地处大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南回归线横贯中部。澳大利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以出口农牧产品为主。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占世界首位。首都堪培拉。悉尼是最大的港口城市。
   (八)南极洲
    南极洲几乎全部在南极圈内,是南极大陆与附近岛屿的合称,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是世界各州中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刀仍十,大部分地方覆盖很厚的冰层,因此,被称为“冰雪大陆”。南极洲气候的特征:酷寒、烈风、暴雪。有极昼。极夜、极光现象。动物有海狮。海豚、海豹、鲸、企鹅等。
    南极洲无定居居民,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掠队。我国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国际合作,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冻结对南极领上要求等。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人。
              (九)世界的交通和国际贸易
    1.世界主要航海线和海港
    从西欧各港口径北大西洋到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的航线,大型船只可以畅行无阻。从西欧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到西亚、南亚、东亚各港口的航线,运输量很大。但是,由于受苏伊士运河航道的限制,特大型船只必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从此美洲东岸各港口通往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由于受巴拿马运河航道的限制,特大型船只必须绕道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从西欧和北美洲东岸各港口到南美洲东岸各港口的航线,也很重要。
    世界上海港很多,亚洲的上海、香港、新加坡、孟买、科伦坡、横滨等,非洲的开普敦,欧洲的伦敦、利物浦、马赛、鹿特丹、汉堡,大洋洲的悉尼,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纽约等,都是重要港口。
    2.亚欧大陆桥
    亚欧大陆桥包括两条铁路线:一条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莫斯科,是连接亚洲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铁路线;另一条起东我国的连云港,西出新疆西北边境的阿拉山口,然后穿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直抵荷兰北部的鹿特丹港,全长10900千米,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重要陆上通道。
    3.世界贸易组织(WTO)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1旧改为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员国有144个。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人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十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5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74%,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26%。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三)地  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回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人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乐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水上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J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四)气  候
    l.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降水和于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系,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早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五)河流与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雷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西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讯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4.湖泊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鄙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六)海洋的利用
    1.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又称“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
    海底石油资源: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七)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一京/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C。东西干线有京秦一京包一京兰线,陇海一兰新线,沪杭一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币,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沿海线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一天津一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一秦皇岛一北京、任丘一北京、胜利油田一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1 自然风光: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佣,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八)东北三省
    1.位置
    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  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
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辽东半岛是国内外著名的苹果产地。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东北山地有‘冻北林海”之称,森林资源丰富,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森林采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红松林区。林区出产的貂皮、鹿茸、人参素称东北“三宝”。
4.丰富的石油、煤、铁资源东北是全国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油田有大庆、吉林、辽河。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供应基地。著名的大煤矿有抚顺、鸡西、鹤岗。闻名全国的铁矿有辽宁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6.稠密的铁路网    主要铁路干线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大连港是东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东北最主要的内河航线。现在已建成我国最长的沈阳至大连的高速公路。
               
              (九)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范围和位置
    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陕、晋、比鲁、冀、京、津五省二市,地处暧温带和中原枢纽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本区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岭、大别山外,主要有黄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鲁西北平原组成的华北平原及山东丘陵。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3.暖温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气候分界线。该区多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农作物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同期,作物种类丰富;不利条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旱碱灾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两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胁农业生产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4.全国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
    华北地区是
杂粮、小麦、棉花的重要产区。棉纺织工业发达,棉纺织工业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岛、石家庄、邯郸、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主要沿京广和陇海铁路线分布。
    5.丰富的煤炭、石油、海盐资源
    开滦、大同、阳泉、平顶山、京西是全国著名的煤矿。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称D华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资源很丰富,重要的油田有:胜利、华北、中原。渤海海滩匕盐场很多,总称长芦盐区,海盐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6.京津唐工业区
    本工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市和廊坊地区,是黄河中下游区重要的经济核心带,是全国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动力基地、机械工业基地、无线电电子工业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工业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
    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主要有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京哈线等。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线,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线。京九线的贯通,加强了首都北深圳、香港的联系,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同时,也对沿途地区特别一些欠发展的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是我国沿海地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构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岛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岛正在建设为现代化的煤炭出口港。
(十)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范围和位置
    该区由湘、鄂、赣、皖、苏、浙、沪六省一市组成,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东临东海和黄海。
    2.地形与重要农业区
本区以平原、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水热资源充足,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稻米、棉花、油菜和蚕丝的重要产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3.气候和土壤
    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生长期长,作物多一年两熟,有利于农业发展。但降雨不稳定;伏旱严重,对农业有影响。
    梅雨和伏旱问题:梅雨不稳定,易产生旱涝问题。伏旱严重,抗旱任务重。
    红壤是本区的土壤,铁、铝成分较多,属酸性土壤,有机质少,上质粘重,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加以改良。
    4.亚热带林业资源
    该区是亚热带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重要产区,经济林以茶叶、油桐、油茶和柑桔为主;用材林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主。
    5.淮河的治理
    淮河解放前水患频繁,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淮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大别山区的梅山水库、桐柏山区的南湾水库等已发挥了效益。位于安徽的愣史杭灌区是淮河流域著名水利工程之一。浙江有新安江水电站、湖南有拓溪水电站。
    6.矿产和主要工业
    江四德兴、安徽铜陵、湖北大冶产铜;江西大余产钨;湖南锡矿山产锑;湖南水口山产铅锌。宝山、武汉、马鞍山是重要的钢铁基地。位于长江边上大型的宝山钢铁厂,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
    7.水陆交通发达
    本区交通运输的主要特色是,发达的水L交通占优势地位,南京、武汉、宜昌、长沙、南昌是重要的水陆交通中心。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是这个地区几个重要港口,是通往华南以及世界各地的门户。
8.城市密集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河港与海港、综合性工业基地。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食品等生产基地,早有“九省通衢”之称。南京是历史名城。杭州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北仑港是宁波港的一部分,现已建成国第一座10万吨级的矿石转运码头。
                                                                                                                            
   (十一)南部沿海四省一区和香港、澳门
    1.范围和位置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闽、台、粤、琼、桂fll香港、澳门两地,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是我国纬度最低,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
    2.地形
丘陵。山地广布,平原面积狭小。广西境内广布喀斯特地形,桂林一带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3.气候和河流
    本区属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热量和水分最丰富的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号称华南大动脉。
    4、富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和重要农作物
   基辅生产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大农业生产方式。该区是全国重要的水稻、甘蔗产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是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热带作物在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热带水果有:香蕉、柑橘、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
    5.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经济特区有: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以及实行特殊开放政策的海南经济特区。我国还把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广西沿海等地列为经济开发区。
    海南岛在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二大岛。是找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海南岛西部有丰富铁矿,北部湾和写歌海附近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莺歌海盐场为我国三大盐场之一,海南岛旅游资源的条件也很好。南端三亚市的观海亭、天涯海角、鹿回头等名胜古迹尤其吸引游人。
    6.台湾
    地理位置及范围 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东临太平洋、北为东海,西南为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的组成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居民中以汉族为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台湾的地形 台湾岛约三分之二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一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自东向西依次为台东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脉。最高的山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台湾省,也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台湾岛西部平原宽广,为浊水溪等河流冲积而成。台湾的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 台湾省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丰富。 中部和东部山区,从山麓至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树种的森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经济林中植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西部平原土壤肥沃,为主要种植区。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
    台湾的海域渔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
    台湾地下矿藏多种多样: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沙滩地带;降水较少,日照充足,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工业和旅游业 台湾工业原以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如蔗糖、稻十、樟脑、菠萝罐头为大宗出口商品。进人60年代以后,吸收外资,利用劳动力丰富、廉价和海运便利等优势,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的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台湾风光秀美,有日月潭、阿里山等旅游胜地,吸引了境外大量游客。旅游业的收人成为台湾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主要城市
    台北:位于北部台北盆地中央,是全省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高雄:位于台湾岛西南海边,是台湾第二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最大海港。
    基隆:位于台湾北端海边,是北部重要海港和渔业基础。
   
    7.香港、澳f门
    位于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是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和附近两个小岛。工业、建筑和旅游业为澳门经济三大支柱,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也正式回归祖国。
                 
   (十二)西南三省一市
    1.位置
    西南三省一市包括川、贵路、渝,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2.地形
    地跨全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地形复杂,主要有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河流受地势影响,落差大,航运价值较小,但水力资源丰富。
    3.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兼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均较优越。
4.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
    四川盆地土壤为比较肥沃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又称为“红色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盛产稻米、甘蔗、油菜籽、蚕丝,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平原是西南三省一市面积最大的平原,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5.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形著称于世。主要江河有大渡河、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蕴藏着巨大水力资源,是我国水力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气候、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滇南的西双版纳地处热带范围,是我国第二大橡胶种植地。
    6.丰富的矿产和新兴的工业
    该区金属和非金属矿均很丰富,水力和农林资源也很富饶。贵州的六盘水和四川的天
府。攀枝花是重要的煤炭基地。重庆和攀枝花是两大钢铁工业基地。
    7.交通面貌的巨大变化
    西南三省一市地形崎岖,水陆交通一向比较困难。解放后,成渝、宝成、黔桂、川黔、成昆、南昆、湘黔、襄渝等铁路陆续建成,形成环状铁路,成为全国铁路网的组成部分。通车的南昆铁路成为西南地区通往沿海的重要干线。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西南地区的水运交通面貌将有很大变化。重庆是有名的山城,现已发展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
   (十三)青海与西藏
    1.位置和地形
    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藏族的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原上湖泊众多,盐、硼、钾资源丰富。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高寒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寒夏凉、终年气温较低,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3.著名的各地和盆地
    河谷低地的农业区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气候,使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适于喜凉的农作物生长,并且由于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使得麦类作物有充分的时间积贮营养物质,所以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汉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小麦等。
    “西藏的江南”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南的察隅地区,海拔多在3000米以下。在谷里分布着稻田、茶园、香蕉园,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这里矿藏丰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4.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以南到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广大地区。羊八井地热则国目前最大的高温地热田,已建成我国著名的地热电
站。
    5.交通以公路为主
    解放后,修筑了兰青铁路和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西宁是青藏地区最大工业
城市;拉萨是西藏经济、政治、文化和公路交通的中心。
   (十四)新  疆
    1.位置、地形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特点,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第一大盆地,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地区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州”之称,最低处的艾丁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4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1
    2.气候、绿洲和垦区
    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部的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著名的油田之一。新疆的农业完全属于灌溉农业。新疆是长绒棉、哈蜜瓜、葡萄的主要产区,也是著名的畜牧业基地。新疆的细毛羊是全国的优良畜种。
    3.矿产、交通和主要城市
    新疆的煤、石油、铁和有色金属较富饶。全区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公路网。兰新铁路北疆段与中亚铁路接轨,使新疆变成了东联沿海、西出国门,对外开放的“门户”。乌鲁木齐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儿中心。
    (十五)北部内陆两区一省
    1.位置、地形和气候
    内蒙古、宁、陇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属第二阶梯上的内陆高原。
    2.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本区畜牧业占重要地位。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马、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等,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干旱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3.丰富的矿产和包头钢城
    本区的煤、石油、镍、稀土,以及铁矿等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内蒙古的煤探明储量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噶尔四大露天煤矿正在建设为重要能源基地,包头利用包头的煤、白云鄂博的铁、黄河的水发展了钢铁工业,被称为“草原城”。包头的稀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4.交通和重要城市
    本区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包、包兰、兰新、陇海、集二、京通、滨洲、兰青等线。兰州是西北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银川自古称为塞上名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南有古迹昭君墓。
                  
   (十六)云 南 省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疆,东边与广西、贵州为邻,北部与四川、西北部与西藏相连,西南和南面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
    云南省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呈阶梯状下降,卡格博峰海拔6740十是全省第一高峰,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则只有764十,是全省最低点。自西向东排列着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山、云岭等,高山之间夹着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被称为“三江并流”。
    云南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测算,年发电量可达4000亿千瓦小时。
    云南的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垂直变化显著,气温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由西北向元江河谷从7℃递增到22℃。降水差异较大,一般是中部、北部较少,东南、西南部分较多。
    云南由于受立体气候和复杂地形的影响,农作物形成多样化,有水稻、小麦、玉十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茶、烟草、油菜、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
    全省动、植物种类多,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称。全国植物约4万种,云南就约有2万种,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野生脊椎动物有1600多种,占全国总数的56%,全国见于名录的昆虫有25万种,云南则有1万多种。
    全省矿藏品种多、储量大,故有“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
    省会昆明是一座风光如画、春色常在、名胜古迹较多发展中的旅游城市,有“春城”的美称。
    (十七)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因素。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地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干旱持续时间较长,促进了沙漠化的发展。②人为因素。长期以西北某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用水不当;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以及其他人类活动。
  (2)荒漠化防治及其主要措施:①确立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现,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②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到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水土流失受降水、风、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上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指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
    (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提高士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④要有计划地存放表上,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水土流失。
    3.资源的跨区调配
   (1)南水北调
    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 40%,属于富水区;而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属缺水区。西北和华北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措施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短缺的压力,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将长江水引人北方地区。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由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东线调水工程的目的是解决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的缺水问题。
    中线调水工程,从反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线西侧,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中线工程调水目的是解决京津、华北平原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
    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人黄河上游,引水工程分别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上筑坝建库,采用引水入黄河。西线调水目的是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的缺水问题。
    (2)西气东输
    ①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我国陆上和近海大陆架的天然气储量丰富。陆上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总的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1999年,川渝、新疆、陕甘宁、青海等四大气区年产气达120亿立方十,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52%。
    ②西气东输的具体措施
    “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东输”,主要是指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包括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地区。
    (3)西电东送
    ①我国电力资源的分布
    我国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现有储量占全国总量的6I2%,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云南、宁夏等地。这为本地区大力发展火电力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西部地区的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2%O。目前的开发程度还不到8%。
    我国东部地区电力能源需求存在着很大空缺。
    ②“西电东送”工程的具体措施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电东送”工程分北、中、南三大通道。
    北通道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地区。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水电站的电力送到京津唐地区。
    中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是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随着以三峡工程为中心的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万千瓦的强大电力,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广东等地区。
    南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4.西部的开发
    (1)西部开发的意义
    从总体战略上看,四部地区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分显著。
    ①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70%。因此,西部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
    ②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大江大河上游、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土质沙化和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妨碍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中下游的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严重威胁。因此、振兴西部经济,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形成经济与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③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能源、矿产及原材料的后备供给地,它的发展是实现我国战略安全的需要。
    ④西部大开发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从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⑤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繁荣我国经济。
    ⑥加快西部边唾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对外开放。
   (2)西部的优势条件
    ①西部的宜林荒山地和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地等土地资源比较丰富。
    ②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品种齐全,许多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集中分布有许多富矿,十分有利于勘探开发,是我国未来的资源战略接替区。此外,西部地区还是我国水能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可开发的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2%。
    ③西部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数量多,分布范围广。至1997年底,西部有自然保护区385处,占全国总数的41.58%,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和83 .15%。此外,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名胜古迹,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饮食文化等难得的人文旅游资源。
    @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边疆地区,与14个国家接壤,边境线近2万千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经济技术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向西开发的重要门户。
   (3)西部开发面临的问题
    ①基础设施严重下足。交通、通信设施薄弱,水利设施严重不足。
    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气候干早,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面积广,草地退化、沙化河和碱化严重。
    ③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个问题十分明显。
    ④科技和教育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
   (4)西部开发的主要措施
    ①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要放在首位。各地区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线的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厂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设施建设,尤其是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水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②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已成为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要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性措施。
    ③积极寻求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措施与方法。第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人;第二,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优势;第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改组和改造的步伐;第四,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④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四、人文地理
   (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土地资源
    耕地、林地、草原、滩涂、沼泽、湖泊等都是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具有一定生产能力;②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③土地资源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④土地资源具有季节变化的周期性。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们的国策。
    2.森林资源
    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的作用。森林有“自然界的总调度室”之称。森林的世界地理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北美洲和前苏联。
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①宜林地广,森林树种丰富;②具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③森林覆盖率低,仅为13.9%,林木蓄积量少;④森林资源分布不均;⑤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二)能源及其利用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1.常规能源
    煤的特点及分布:煤作为能源的特点是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缺点是发热量不如石油,能量利用率低且易污染环境。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安徽等省。山西素有“煤海”之称。
    石油的特点和分布:石油作为能源便于开采,运输和利用,发热量高,污染小,但储量少。我国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新疆。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辽河、任丘等。
    2.新能源
    核能的特点及前景:核能能量大,燃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但建设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核废料处理麻烦。世界上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利用:太阳能利用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风能不耗燃料,不污染环境。
    沼气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广大农村比较理想的能源。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1、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特点: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世界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2.我国的农业生产
    我国12个商品粮基地是: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成都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黄淮平原、珠江三角洲。
    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鲁豫平原、黄淮平原、南疆棉区。
    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四)工业生产及其布局
    1.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的特点:①工业生产不受季节和地带制约;②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促进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我国的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地带
    l 沪宁杭工业基地。
    2 京津唐工业基地。
    3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4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5 沿海工业地带。
    6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7 陇海一兰新工业地带。
                   
   (五)人类与环境
    l.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人类要求其自身的发展,必须向自然环境索取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并排出大量废物,不自觉地污染了环境,使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气候异常,产生~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人本身就是环境的产物,还是环境的塑造者。因此,人类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改变对自然环境的错误态度,学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环境问题的产生
    工业革命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加,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一,人类无计划地发展自己,在一些地区引发了“人口膨胀”的巨大压力。
    第二,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第三,随意排放废弃物。
    第四,不恰当的建设大型工程。
    3.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以适应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
   (2)搞好国土整治工作。国土整治工作,是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国上管理等工作。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方计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