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好么:草莓栽培技术(第八、九、十、十一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57:06
草莓栽培技术(第八、九、十、十一章)

第八章:杂草防治

一、草莓园杂草要勤防治

草莓植株低矮,种植密度大,除草困难。又因草莓园基肥施用量大,灌水量大,杂草发生量大。杂草危害可使草莓产量损失15%-20%左右。因此应重视杂草防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人工除草      

       草莓生产中人工除草必不可少,它多与中耕松土保墒同时进行。草莓年生长周期中,有三个时期应进行中耕除草。一是栽植后至越冬前。二是翌年春季,草莓萌芽后到开花结果前,以保墒和提高地温为目的进行中耕松土或施肥灌水后浅耕锄地。三是草莓采果后,这时气温渐高,雨水加大,草莓和杂草都进入旺盛生长期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

2、地膜覆盖            

       将畦面做成龟背状,畦高10-15厘米,畦宽50-60厘米,上面覆盖黑色地膜,具有良好的防草效果。用透明薄膜覆盖,也有一定的抑草效果,但透明膜易导致草莓植株早衰。

3、除草剂化除

         48%氟乐灵乳油用于防治许多1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正在萌发的种子效果很好,如马齿苋、猪毛菜、藜、蓼属植物等。使用方法是,在草莓移栽后每亩喷施48%氟乐灵150毫升,对水50升,施药后立即覆土,以防光解。茎叶处理除草剂用24%达克尔,能杀死马齿苋、龙葵、黄花篙、灰菜、苍耳等草莓园常见阔叶草。用12.50%盖草能乳油或35%稳杀得,可防治禾本科杂草。喷药次数要据杂草发生量决定,一般施1-2次。

二、大棚草莓怎样防治病虫害

1、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危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

       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防治,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4、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5、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1、          蚜虫

       它对草莓危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施1次~2次。

7、红蜘蛛

        危害草莓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危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枯萎,严重影响生长。

  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7天再喷1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液~8000倍液,喷两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两周禁用农药。

  摘自:2005.12.29.4版《山西科技报》

三、草莓青枯病防治要及时

       症状主要发生在定植初期。最初发病时下位叶1?2片凋萎,叶柄下垂如烫伤状,烈日下更为严重。夜间可恢复,发病数天后整株枯死。根系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将根冠纵切,可见根冠中央有明显褐化现象。生育期间发病甚少,一直到草莓采收末期,青枯现象才再度出现。

       病原为青枯假单胞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大小(0?9~2?0)×(0?5~0?8)微米,极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细菌主要随病残体残留于草莓株上越冬,通过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带病草莓苗也可带菌,从伤口侵入,病菌具潜伏侵染特性,有时长达10个月以上。病菌发育温度范围10?40℃,最适温度30?37℃ ,最适ph6?6。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严禁用罹病田做育苗圃;栽植健康苗,连续种植2年,病菌感染率下降。

(2)加强栽培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调节土壤ph值。

(3)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4)药剂防治。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或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或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 ?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第九章:畸形果

一、为何草莓会有异果

 1.乱形果:

       由第一花序伞状花集合成扫帚状,顶端产生鸡冠果或双子果等乱形果。发生原因:氮素过多和缺硼,生长点中植物生长素含量高,花芽分化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大,花芽分化时两朵花或两朵以上花同时分化,现蕾时伸出的2~3枝花梗同时开放,就形成鸡冠果或双子果等。防治方法:适当控制氮素营养,增施硼肥,特别在花芽分化前30天左右,不宜或少追施氮素肥料。

2.不受精畸形果:

        部分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周围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畸形果或凹凸果。发生原因:品种间育性有差异,明宝、宝交、早生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强,育性好,不易发生畸形果;而女峰、丽红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较差,育性差,易发生畸形果,35℃的高温或0℃以下的低温易使花粉发芽受阻,且低温又缺乏媒介昆虫。此外,花期喷药不适当,不仅会杀死传粉昆虫,而且有些农药对花粉发育也有影响。防治方法:选用适宜品种,如明宝、宝交、早生等育性好的品种。开花期防高温和低温,使温度白天控制在23~25 ℃,夜间5℃以上。同时控制棚内温度。放养蜜蜂传粉,花期尽量少喷洒农药;若喷洒农药,应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品种。                        

3.顶端软质果:

         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大棚草莓12月至翌年2月最易发生。发生原因:田间光照条件差、湿度大,结果期温度低等环境条件均会造成顶端软质果。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经常摘除老叶和疏除腑芽,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结果期间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夜间5℃以上;控制土壤水分和棚内空气温度不能过高。

1、              种子浮出果:

        草莓的种子大部分凸出浆果表面,且果形偏小。发生原因:浆果发育过程中,遇高温干旱,生长发育受抑制,果形变小;从青果期至着色前,由于土壤缺水,浆果不能充分膨大。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促进根系发育;高温干旱及时补水;开花结果多的及时疏除一些弱势花蕾。

二、怎样预防温室草莓畸形

       据调查分析,造成温室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现将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室温过低  室温过低是造成畸形果的常见原因。草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5℃,开花结果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如果温度在5℃以下时,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授粉,出现畸形果,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预防对策是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加厚温室北墙的厚度;寒流来临前,在草苫下面加盖4层牛皮纸被,能使室温提高4℃;同时可在温室内搭建小拱棚,在草莓畦上搭建小拱棚架,上面覆盖一层宽90100厘米的地膜,地膜下端埋入土内压实,小拱棚内的温度可提高4℃左右。

  授粉不良  授粉不良是结畸形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寒冷季节,室外气温低、温室放风口小、放风时间短、温室内处于无风状态,外界处在寒冷季节,无昆虫进入室内,草莓不能借助风力和昆虫来授粉。预防对策是进行人工或蜜蜂授粉。草莓从开花到落花一般需要45天。开花期间,可利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花朵不但落花快,一天时间即落花;而且快速落花还有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结果、果实发育快、果子长得大、产量高、成熟提早710天的效果。

  水肥供求失调  水肥供求失调是导致畸形果的又一重要原因。室内土壤过干、过湿,缺肥或施肥不当,就会造成水分和养分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而形成畸形果。墒情不足时,要及时浇小水。如果缺肥时,应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应增施磷、钾肥,不要追施碳铵,宜追施三元复合肥,每亩追复合肥1520千克。把化肥用水化开后,打孔追施效果更好。追肥后若墒情不足,应跟上浇水,做到以水促肥,以满足草莓正常开花结果的需要,防止畸形果的发生。

  摘自:2006.1.17.3版《西北信息报》

三、草莓为何产生畸形果

  一、乱形果    由第一花序伞状花集合成扫帚状,顶端产生鸡冠果或双子果等乱形果。其原因是:氮素过多或缺硼,生长点中植物生长素含量高,花芽分化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大,花芽分化时两朵花或两朵以上的花同时分化,现蕾时伸出的2~3枝花梗同时开放,就形成鸡冠果或双子果等。防治方法:适当控制氮素营养,增施硼肥,特别在花芽分化前30天左右,不宜追施氮素肥料。

    二、不受精畸形果    部分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周围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畸形果或凹凸果。发生原因:品种间育性有差异,明宝、宝交、早生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强,育性好,不易发生畸形果;而女峰、丽红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较差,育性差,易发生畸形果。35℃以上的高温或0℃以下的低温易使花粉发芽受阻,且低温时又缺乏媒介昆虫。

    此外,花期喷药不适当,不仅会杀死传粉昆虫,而且有些农药对花粉发育也有影响。防治方法:选用适宜品种,如明宝、宝交、早生等育性好的品种。开花期防高温和低温,使温度控制在白天23℃~25℃,夜间5℃以上。同时控制棚内湿度。放养蜜蜂传粉,花期尽量少喷洒农药,若喷洒农药,应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种类。

    三、顶端软质果    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大棚草莓12月至翌年2月最易发生。发生原因:田间光照条件差、湿度大、结果期温度低等环境条件均会造成顶端软质果。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经常摘除老叶和疏除腋芽,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结果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夜间5℃以上;注意控制土壤水分和棚内温度。

    四、种子浮出果    草莓的种子大部分凸出浆果表面,且果形偏小。发生原因:浆果发育过程中,遇高温干旱,生长发育受抑制,果形变小;从青果期至着色前,由于土壤缺水,浆果不能充分膨大。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促进根系发育;高温干旱及时补水;开花结果多的及时疏除一些弱势蕾。

四、怎样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

    冬暖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大棚栽培的草莓畸形果的产生比露地严重,有的可达30%以上,影响了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其经济效益。怎样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呢?

一、正确选择品种。

       大棚草莓栽培是在草莓尚未进入休眠期就开始保温的栽培方式。栽植上应选择需热量低、休眠浅、耐寒性强、花粉多而健全的品种,如丰香、春香、女峰等。同时草莓株龄3?4年后就会退化衰老,导致畸形果增加,因此应根据园地的情况对退化衰老的植株进行更新。选健壮无病的草莓苗作为繁殖用的亲本苗,培育有5片以上叶片、根颈处直径1厘米左右,根系完整的健壮苗进行定植。

二、促进花芽充分分化。

       草莓花芽分化是否充分是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花芽分化好,则花多、果个大、畸形果少。一般在定植前2周开始进行断根、遮阴、控氮、去老叶等方法来促进花芽充分分化。

三、科学进行花期管理。

草莓花期授粉充分是减少畸形果的关键。因此科学进行花期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2、              温度。

       草莓的花器对低温反应敏感,如花期遭遇-2摄氏度的低温1小时雌蕊变黑。因此应提高大棚设施的保温性能,白天大棚温度保持20?25摄氏度、夜间8?10摄氏度;地温保持在18?22摄氏度,若此期温度低花药不能开散,会增加畸形果的比例。

3、              湿度。

草莓花药开裂的最适湿度为30%?50%,柱头受精和花粉发芽的最适湿度为50%?60%,湿度过低会过高均不低于正常的授粉受精。草莓大棚内因环境密闭,若不及时通风换气,往往造成湿度过高,甚至达到饱和,生产中可采用无滴棚膜、高垄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中午短时间放风等方法来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湿度。

4、              放蜂。

草莓花虽为两性花但大棚栽培草莓开花正是严冬寒冷季节,常因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昆虫少和易造成花粉不能飞散。导致授粉不良而产生畸形果。因此可采用大棚内花期放置蜂箱,利用蜜蜂辅助授粉,以减少畸形果。

5、              严禁打药。

草莓开花期应严禁喷布药剂,防止花粉的发芽力降低而引生畸形果。因此在草莓开花前应彻底防除病害,开花后要及时拨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花序来控制病害蔓延。

四、合理肥水管理。

       合理的肥水管理也是减少草莓畸形果的重要措施。在施肥和浇水上应注意:    

1、          施肥。

       草莓在缺素的情况下畸形果增多,这是因为缺少钙、硼等微量元素会引起草莓花器发育不正常;而缺少磷、钾元素则易引起果实发育不良或出现白化现象。若叶面喷肥应注意草莓对过量的棚敏感,而锌、铁也容易对草莓植株造成伤害。因此以土施为好,一般种植行每米追施微肥1?2克;对于氮、磷、钾复合肥则可随浇水追施,1次每亩施入8?10公斤。

2、          浇水。

       草莓对土壤水分较敏感,土壤过干过湿都会引起畸形果增多。针对表土易干的情况,应少浇勤浇,以滴灌为好,保持土壤湿润。一般现蕾到开花期水分要充足,以不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为宜;果实膨大期需要较多水分,应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而果实成熟时则需适当控水。

五、温室草莓畸形果原因及对策

 利用日光温室(冬暖式大棚)冬季和早春种植草莓,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但是,也有不少温室由于利植管理不当,常常结出畸形果,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造成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因此,应针对造成畸形果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室温过低

  草莓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0℃~25℃。开花结果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如果温变在5℃以下时,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授粉,出现畸形果。在华北地区,12月下旬至来年3月上旬的这段时间,经常遭受寒流侵袭,这段时间正是草莓开花结果期,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存在温室建造不科学、采光角度不合理、保温措施不当等因素,就会导致室温低于5℃,造成畸形果。

  预防对策:首先要选用耐低温的品种种植。其次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如加厚温室北墙的厚度;寒流来临前,在草苫下面加盖4层牛皮纸被,能使室温提高4℃。同时可在温室内草莓畦上搭建小拱棚架,上面覆盖一层宽90100厘米的地膜,地膜下端埋入土内压实,小拱棚内的温度可提高4℃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在棚内安装电炉或电热线的增温效果更好。

  二、授粉不良

  在严寒季节,即使室温高于5℃,草莓也常因授粉不良而结畸形果。其原因是在寒冷季节,室外气温低,温室放风口水、放风时间短,温室内处于无风状态,外界处在寒冷季节,无昆虫进入室内,草莓不能借助风力和昆虫来授粉。

  预防对策:开花期间,可利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有条件的可采用蜜蜂授粉,其效果好于人工授粉,且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工。

  三、水肥供求失调

  温室内土壤过干、过湿、缺肥或施肥不当,都会造成水分和养分供求失调,导致果实发育不良而形成畸形果。

  预防对策:由于草莓的根系较浅,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遇干旱应及对浇水。但因寒冷季节室内温度较低,通风少,室内水分不易散失,所以浇水不能大水漫灌,以免引起降温和造成室内湿度过大,影响草莓生长发育,要及时浇小水。缺肥时,应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应增施磷、钾肥,不要追施碳铵,宜追施三元复合肥或冲施肥。复合肥的用量,一般每亩追施标准复合肥1520公斤为宜。追复合肥时用水化开,打孔追施效果更好。作为追肥新类型的冲施肥,由于它具有使用简便、作物易吸收、肥效快等突出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当前推广使用效果好的冲施肥主要有“京农”系列、“棚老大”、40%腐殖酸复合肥等。(山东省昌乐县朱汉镇农技站)

  摘自:2006.1.7.5版《河北科技报》

六、防止保护地草莓畸形果的方法

        在保护地草莓栽培中,由于管理不当或受不良气候影响,经常出现畸形果,如果实过肥或过瘦,呈鸡冠状、扁平状等。草莓畸形果不但严

    重影响品质,而且也影响产量和效益。草莓畸形果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是:

1.            品种育性不高。

     如达娜等品种,易出现雄蕊短、雌蕊长现象,花粉粒少而小,发芽力差,易导致畸形果。预防措施是选用育性高的品种,如丽红、春香、宝交早生育性最好。

2.            传粉昆虫少。

        保护地内授粉昆虫少或由于环境影响,花朵中花蜜的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传粉,授粉不佳。预防措施是棚内放养蜜蜂传粉,授粉不佳。预防措施是棚内放养蜜蜂传粉,每标准棚放5000头,可使授粉率达100%,最好用小蜂箱,并注意花少时要补充糖液。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3.            温、湿度不适。

       高温、高湿和低温都会引起畸形果。开花授粉期,温度超过35℃花粉授粉能力降低,夜间降到0℃以下雌蕊易受害,高湿时影响花粉开裂和活性。预防措施是控制在20-28℃,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白天防止出现35℃以上高温,夜间防止出现低于5℃以下的低温。

4.            花期喷药。

        能冲刷柱头,特别是当日的花更严重,不但妨碍授粉,还会杀死授粉昆虫,导致畸形果率增加。尽量减少用药次数。病虫严重的应在花前或花后喷药,开花期严禁喷洒农药,必要时可用烟剂处理,并将蜂箱搬出。 

七、大棚草莓畸形果的成因与预防

       信阳市的王洪亮、原阳县的张一民、中牟县的梁新慧等读者拨打本报科技110热线电话,咨询有关大棚草莓畸形果的成因及预防方法。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本报专家顾问团有关专家。
        专家指出,草莓畸形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良,但其轻重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品种。

        品种本身育性不高,雄蕊发育不良,雌雄器官育性不一致,导致授粉不完全而产生畸形果。如达娜等品种,易出现雄蕊短、雌蕊长现象,花粉粒少而小,发芽力差,因而易发生畸形果

二、访花昆虫。

        保护地内蜜蜂等访花昆虫少,或由于环境影响,花朵中花蜜的糖分含量低,不能吸引昆虫传粉,授粉不佳。

三、温、湿度。

        高温、低温或高湿都可引起畸形果。开花授粉期,温度过低花粉发育不良,温度过高可导致花托变黑,高湿则影响花药开裂,且易形成水滴冲刷柱头。

四、花期喷药。

       花期喷药能冲刷柱头,特别是当天开的花更严重,不但妨碍授粉,而且还会妨碍昆虫传播花粉,导致畸形果率提高。

八、为何草莓在种植中会产生异果?

1、乱形果:

 由第一花序伞状花集合成扫帚状,顶端产生鸡冠或双子果等乱形果。发生原因氮素过多和缺硼,生长点中植物生长素含量高,花芽分化

 前生长点呈带状扩大,花芽分化时两朵花或两朵以上花同时分化,现蕾时伸出的23枝花梗同时开放,就形成鸡冠果或双子果等。防治方法适当控制氮素营养,增施硼肥,特别在花芽分化前30天左右,不宜或少追施氮素肥料。

2、不受精畸形果:

部分果面上没有受精发育的种子,其周围果肉不膨大,果面凹陷成畸形果或凹凸果。发生原因品种间育性有差异,明宝、宝交、早生等品种自花授粉能力强,育性好,不易发生畸形果;而女峰、丽红等品种自 花授粉能力较差,育性差,易发生畸形果,35℃的高温或0℃以下的低温易使花粉发芽受阻,且低温又缺乏媒介昆虫。此外,花期喷药不适当,不仅会杀死传粉昆虫,而且有些农药对花粉发育也有影响,防治方法选用适宜品种, 如明宝、宝交、早生等育性好的品种。开花期防高温和低温,使温度白天控制在2325℃,夜间5℃以上。同时控制棚内温度。放养蜜蜂传粉,花期尽量少喷洒农药;若喷洒农药,应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品种。

3、顶端软质果:

    果实顶端不着色,呈透明状。大棚草莓12用至翌年2月最易发生。发生原因田间光照条件差、湿度大,结果期温度低等环境条件均会造成顶端软质果。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经常摘除老叶和疏除腑芽,保持良好 的光照条件;结果期间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夜间5℃以上;控制土壤水分和棚内空气温度不能过高。

4、种子浮出果:

草莓的种子大部分凸出浆果表面,且果形偏小.发生原因浆果发育过程中,遇高温干旱,生长发育受抑制,果形变小;从青果期至着色前,由于土壤缺水,浆果不能充分膨大。防治方法合理密植,促进根系发育;高温干旱及时补水;开花结果多的及时疏除一些弱势蕾。

九、四川大棚草莓生理障碍的发生及预防

一、畸形果。

果形不正,或过肥过瘦均为畸形果。果柄过粗,果实扁平似扇状;植株生长过旺,果实呈鸡冠状,也都是畸形果。畸形果中果形不正最为普遍,多是由于受精不完全引起的。发生畸形果有其外在和内在原因。外在原因有三个方面:

    1、授粉昆虫少,人工辅助授粉不力。2、温度不适,开花授粉期,温度低于10℃不利于花药开裂,受精。温度超过45℃则可引起授粉受精不良。3、开花期喷施药水可使喷药当天和次日开的花产生畸形果。

    内在原因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品种本身的雌雄育性不高或雄蕊发育不良。二是花朵处于花序不同位置时,雌雄器官的育性不一致,导致授粉受精不完全。三是花朵中花蜜和糖含量不同,特别是受不良天气影响含糖降低,不能吸引昆虫授粉。

    预防措施:

1)选用育性高的品种,在引进已知的日本品种中,宝交早生育性最高。

2)种植育性低的品种时,可间种授粉品种。

3)室内放养蜜蜂。放养蜂时可用小蜂箱,注意花少时补糖,打杀虫剂搬出,放风时风口加纱网。

4)开花期严禁喷洒农药,需要时可改用烟剂或粉尘剂。

5)加强温度管理。白天防止出现高于45℃,夜间防止出现低于5℃的温室;畦面覆膜,畦沟覆草,膜下沟灌适当,通风排湿,防止空气温度过大。

二、“不时出蕾”。

        在温室中有的草莓植株正常开花结果前,不时有出蕾现象,这将影响下个生产周期的产量。“不时出蕾”现象多由下列原因造成:

1)品种特性。某些花芽分化早,解除矮化所需负积温少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丽红等极易出现“不时出蕾”现象。

2)假植育苗时管理不善,如假植苗小,假植过晚、苗老化和苗床过干、过湿、缺肥等均可使花芽出现过早,定植后易出现“不时出蕾”现象。

3)天气和温度影响。秋天低温比常年来得早,或扣棚过早,温度回升过快,放风不及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

    针对以上原因,在假植育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管理。扣膜要适时,既要防高温又要注意保温。对个别出现“不时出蕾”的植株,应单独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腋花芽分化,减少损失。

 

十、目前,生产中预防草莓畸形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用相应品种。

        在丽红、春香、宝交早生、红衣等品种中,以宝交早生最好。授粉品种可选择花粉量丰富的春香等与主栽品种混栽。

二、棚内养蜂。

       保护地栽培的草莓花期早,前期自然出现的访花昆虫少,因而最好在棚内放养蜜蜂。每标准棚5000只左右,可使授粉率达100%。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三、控制温、湿度。

 开花坐果期应经常通风排湿、降温。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20℃~28℃,夜间保持在6℃~7℃,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下。采用无滴膜扣棚,防止水滴冲刷柱头。

四、疏花、蔬果。

 疏除次花和畸形小果,可明显降低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养分,提高单果重或果实品质。

五、减少用药

采用无病毒苗,地膜覆盖等农业措施,尽量不用药或减少用药。病虫严重时应在花前或花后用药,开花期严禁喷药,必要时可将蜂箱搬出用烟剂处理。(本报记者)
    摘自:2006.1.27.3版《河南科技报》

第十章:脱毒苗、无土栽培

一、脱毒草莓增产效益高

        草莓在生产上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实一年比一年小、畸形,品质差,叶与果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0%,并逐年加重。对病毒病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近几年从美国、日本引进的大果型优良品种,草莓果实变小,产量越来越低,其原因就是病毒病造成的。针对这一生产难题,中国药科大学经过4年努力,采用改良热处理分生组织脱病毒技术,成功地获得了草莓无病毒苗。经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中国农科院电镜室鉴定,该研究成果脱病毒彻底。在全国20个省市试种监定和生产应用,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比同品种未脱病毒苗增产1倍,每亩产量可达到1500?2000公斤。脱病毒苗在生产上有以下几个优点:

a)                          脱病毒苗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繁殖系数达50?100倍。

b)                          由于去除了草莓体内的病毒,植株抗病、耐高温及抗寒能力增强。基本上没有病虫害,一般不需喷药,可生产真正的绿色草莓水果。                        

c)                          每株开花数多,花序数、坐果率平均增加约50%,且无畸形果。                        

d)                          果实外观好,色泽鲜红,均匀整齐,果个大,最大单果重60?80克,比一个鸡蛋还大,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可专供宾馆、饭店。                       

e)                          结果期长,边成熟边开花,久经不衰。结果期延长20?25天,有利于分批上市,减少了一般草莓生产中采果期集中造成的积压损失。                       

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去病毒苗比原品种未脱毒苗每亩可增产5000 ?1000公斤,结果后还可繁殖出20倍以上的种苗。草莓脱毒苗在生产上极明显的增产效益可连续保持3年以上,可繁殖出大量脱毒一代、二代和三代,三年内可繁殖出大量脱毒生产苗供大面积应用或销售,每亩每年销售种苗的经济效益可达6000?8000元。因此是一年投资,多年受益。尤其在目前草莓正处于发展时期的省、市,经济效益更高。这一高新技术成果已通地过江苏省科委组织的园艺专家现场鉴定,专家们认为本研究成果方法科学,技术先进,脱病毒彻底,建议在全国园艺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室已成功地获得并扩大繁殖了12个大果型优良品种的脱毒苗,其中有适合各地大棚栽培的冬花、宝交早生、丰香、明宝、甜杂、女峰、日本一号和94?3;适合于露地栽培的安纳、早红光、硕丰和佛州等优良品种。

二、种植脱毒草莓效益高

草莓是果树中结果最快,成熟最早,株体最小,繁殖最易,周期最短,管理方便,病虫害较少,便于调控的一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甜酸适度、营养丰富,越来越被人喜爱。由于种植草莓多采用无性繁殖,凡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都感染多种病毒。草莓也不例外,草莓病毒病给草莓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使草莓减产,严重影响生产。采用脱毒草莓种植可以夺取优质高产。

一、主要病毒病和危害                          

植物被传染病毒后,造成的危害是无法用药物来治疗的。在草莓生产上,已发现12种病毒对草莓危害,其中4种病毒对草莓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性黄边病毒,草莓皱缩病毒和草莓镶脉病毒。其中花叶病毒分布最广,感病植株变小,叶片局部变黄,呈花叶状;有的仅叶肉变黄,叶脉仍是绿色,型成典形的“镶脉”。斑驳病表现为新叶或老叶上方出现暗绿色,有隐约可见的镶嵌斑块。皱叶病则表现为新叶皱缩,皱缩处轻度黄化或干枯。轻性黄边病的典型症状为叶色褪绿呈黄色或深橙色的镶边。            

二、生产脱毒苗   

由科研单位通过茎尖培养结合高温处理或花药培养脱毒。前者通过3338度高温处理再剥取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后者采用单核靠边期的花药进行培养脱除病毒。生产出的脱毒苗要在网室内繁殖,以防止蚜虫传染病再度感染,然后供应给农户。脱毒苗在大田中的感染率是1015%。所以脱毒第一代苗只能在大田中种植23年就应淘汰。

三、脱毒苗特点      

脱毒苗生长快、茎叶粗壮、抗病耐高温、抗寒性强、植株花序数、坐果率平均增加40%左右,无畸形果。另外,果实外观好、整齐、果大、盛果期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比同类未脱毒苗增产50%-90%,产量可达每亩20002500公斤。 

四、栽培技术要点  

草莓是喜肥高产作物。脱毒草莓苗要与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抗病和高产优质的理想效果,经济效益才会更高。现主要将温室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①            选适合温室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主要是无休眠期或春性品种,如丰香、宝丰交早生等,选择脱毒第一代苗为最好,草莓苗应具有45片大叶,根茎粗1cm以上,单株在30g左右。  

②            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2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磷酸钙20公斤。

③            采用高垄双行种植,大棚种植应及时保温并盖黑地膜,每亩80009000株为宜。定植时间为9月中旬左右,气温下降到25℃以下为好。扣棚时间在气温下降到15℃以下。

④            温湿度管理,扣棚到现蕾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黑夜1015℃,相对湿度75%左右;现蕾到开花,白天温度2025℃,黑夜下低于5℃,相对湿度70%;开花到结果成熟,白天温度20℃左右,夜间5℃以上,相对湿度75%左右。

⑤            合理追肥,防止旺长。脱毒草莓苗,长势旺要控制其旺长,合理追肥。在现蕾和初花期用0.2%磷酸二氢钾及0.1%-0.2%尿素,在叶面连喷23次,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以后根据草莓长势,适当施磷钾肥,并结合灌水。

⑥            及时疏除小分枝和弱小果,并保持一定果数。并在温室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产量。

五、脱毒草莓效益高                                                

农民种植脱度草莓苗效益好,不但当年产量高,品质好,去病毒苗亩产果收入50006000元;而且可以供应良种草莓亩,结果后可繁殖出20倍种苗,售苗收入40005000元。因此,大力推广种植脱毒草莓苗对果农是有益的。

三、草莓脱毒苗  增产效益高

 草莓是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果实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草等栽培容易、当年结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各地发展很快。

    但是草莓在生产上容易感染多种病毒病,感染了病毒病的草莓果子变小、畸形,品质差。叶子皱缩,生长缓慢,一般减产308o%。并逐年加重,主要是病毒病造成的。南京中国药科大学生物技术教研室经过四年努力,创造性地应用生物技术中分生组织热处理脱病毒技术,成功地获得了特大果型优良品种的草莓无病毒苗,经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中国农科院电镜室鉴定,脱病毒彻底。脱病毒苗在生产上有以下五个优点:

一、去病毒苗生长快,长势旺,茎叶粗壮,繁殖系数高达50100倍。    

二、由于去除了草莓体内的病毒,植株抗病,耐高温成抗寒能力大大增强。基本上没有病虫害,一般不需要打农药。可以生产出真正的绿色草莓水果。

三、每株开花数多,花序数、座果率平均增加50%左右。而且无畸形果。   

         四、果子外观好,色泽鲜红,均匀整齐,果子大,最大单果重6080克,比一个鸡蛋还大,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可专供高级宾馆、饭店、供不应求。

五、结果期长,边成熟边开花,久经不衰。结果期一般延长zo25天,有利于分批上市,减少了一般草等生产中,采果期集中造成的积压损失。    

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去病毒苗比原品种未脱毒苗每亩可增产500公斤一1000公斤,平均亩产可达2000公斤,果实收入600010000元。

    结果后还可繁殖出20倍以上的种苗,草毒脱毒苗在生产上极明显的增产效益可连续保护三年以上,可繁殖出大量脱毒一代。二代和三代首,三年内可繁殖出大量脱毒生产苗供大面积应用或出售。每亩每年出售种苗的经济效益可达60008000元。

四、无土栽草莓 不用怕重茬

        草莓重茬栽培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而利用草莓根系浅、植株矮小、易成活、耐寒和耐弱光的特点进行无土栽培,则可避免重茬危害。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栽培条件

       以蛭石、草炭、鸡粪和适量化肥为基质,使用脱毒秧苗,在不能种植草莓的旧温室内生产草莓,蛭石、草炭、鸡粪的比例应为90301。另外,每立方米基质加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各0.25公斤。秧畦宽1米、长5米,砖砌畦高15厘米,畦底铺塑料薄膜(0.1毫米),基质厚度15厘米,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667平方米密度为1??1.2万株。

二、栽培管理 

1、温度 

       9月上旬定植后,棚内温度不应超过25℃,夜间保持8??10℃。

2、水肥 

       定植前浇透水,栽前用多菌灵蘸根。栽后连浇5天,每天1次,扣棚后7??10天喷8x10(的负6次方)赤霉素溶液,现蕾期喷18x10(的负6次方)的赤霉素溶液,开花期浇水1次,浇水时应注意保持根际温度在15℃以上,随浇水追适量0.1%磷酸二氢钾溶液、果树型有机络合微肥或抗丰素等。摘果后开始每个月浇1次水,共2次,后每10??15天浇水1次。5月份随放风量加大,5??7天浇1次,空气湿度小于60%为宜。

3、授粉

       可采用人工抖动或昆虫授粉的方法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4、疏花、摘老叶

       现蕾以后每株保留2??3花枝,每花枝留果3??5个,余者疏去。及时摘除老叶,以节约养分。有条件的可安装风扇来降低湿度,以利于花药开裂、防病和补充二氧化碳浓度。

6、病虫害防治

        防治白粉病除及时通风外,发病初期要摘病叶,对发病中心可喷0.3度石硫合剂溶液。防治叶斑病要注意不要多施氮肥,勤放风,及时去病株,苗期可喷2??3次代森锰锌400??600倍液。防治病毒病应选用无毒苗,并及时除治红蜘蛛、蚜虫、线虫等害虫,一般在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加上精心的管理,无土栽培草莓可以避免病毒病的发生。

五、草莓的管道化栽培技术(下)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也是人们特别喜吃的一种早春蔬果,有“水果皇后”之称。草莓的管道化栽培就是利用管道为草莓栽培的载体,利用微控制计算机来实现营养液及温光气热等环境因子的智能化调控,让草莓在管道上正常快速地生长、开花、结果。也是水培的一种模式,大大的减少了由于土壤带来的病虫害,更加干净卫生,可在大棚,家庭阳台,室内等等地方进行栽培,而且采用的是立体栽培,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还可以作为观光农业,是未来城市栽培的一种主要模式。

1、营养液的配置。

用于草莓栽培的营养液可以选用全价营养液,象日本的园式配方,也可以用针对草莓的山崎草莓配方,为了防止配置时产生沉淀,一般把钙源和磷源分开,把不会产生沉淀的硝酸钙和硝酸钾归为一类,把磷酸一氨和硫酸镁归为一类,通常把他们分成abc三类(如山崎草莓配方),配置时一般先加水三分之一,把a完全溶解,循环均匀,再把b溶解稀释到一定程度在入水口缓缓注入,边注入边加水并不断搅拌,循环均匀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加入c液,循环均匀即可。

2、营养液ph值的调节。

栽培草莓营养液的ph值以保持在5.56.5弱酸性之间较理想,可用便携式的ph计其检测方便。如ph过高,即偏碱性时,应加入适量磷酸或硫酸进行中和,如果是硬水地区可用磷酸和硫酸的混合液进行中和,ph值过低即偏酸性时,可加入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进行中和。ph值的调整周期以12周为宜,发现ph值不适合立即在储液池中进行调整。

一、定植后的参数管理

1、营养液ec的管理。

定植后苗期:1.01.5毫升;开花结果期;1.51.8毫升;收获期:1.82.0毫升。

2、温度的管理。

 显蕾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430℃,超过30℃,自动放风降温;夜间保持在810℃,显蕾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812℃。

开花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8℃—12℃,开花期若经历-2℃以下的低温,会出现雄蕊花药变黑,雌蕊柱头变色现象,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和草莓前期产量。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温室保持在2025℃,夜间812℃。此期温室过高,果实膨大受影响,造成果实着色快,成熟早,但果实个小,品质差。

3、湿度管理。

整个生长期都要尽可能降低日光温室内的湿度,因为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病害,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开花期,温室内的湿度应控制在40%—50%。高于50%自动通风换气。

4、补光控制。

草莓的生长适温为1525℃,属喜光植物,短日照12小时以下促进花芽分化、休眠及矮化植株,长日照促进其生长发育。

11月中旬到1月份进行智能间歇性补光,以促进草莓的营养生长,补光最好采用红色植物补光灯进行补光,以提高其光合作用的效率。

5、叶面肥管理。

在草莓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般每隔710天喷10.2%—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前期生长以尿素为主,后期开花后以磷酸二氢钾为主。

二、人工授粉。

       草莓属自花授粉,但异花授粉能显著提高产量和质量。可通过放蜂、花期通风、人工点授和品种搭配栽培等措施加大异花授粉机率。一般每亩日光温室放12箱蜜蜂,蜜蜂总数在1万—2万只,保证一株草莓有一只以上的蜜蜂,也可用毛笔在上午10时以后在开放的花上涂几下,使开裂花蕊中的花粉均匀洒落到整个花托上。或用扇子扇植株上的花朵等方式均可进行辅助授粉。

三、疏花疏果。

       在草莓生育期间要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以利于通风透光,使植株受光均匀。一株草莓有23个花序,每个花序有530朵小花,为保证果实太而整齐,在第一朵小花开放前疏掉部分花营,每个花序留1012朵花。发现果红时及时采收,每天采收一次。

四、病虫害的防治

       管道化栽培草莓很少有病害发生,如发现一小部分病害应及时去除,并喷多菌灵或甲脱等杀菌剂进行杀菌和预防其病害的发生。

五、生产前景

管道化栽培利用智能计算机的智能控制大大减少了肥水管理,和对营养液技术的要求。其避免了土壤,用管道进行立体式栽培这样就大大的减少了由于土壤的传带的疾病,同时其通风、光照更充分,病虫害也就大大的降低了。同时其也是营养液栽培技术本身产量就比土培的要高,立体栽培又增加了其单位面积的栽培密度,产量更高,一般亩产可达15002000千克。其还可以和旅游观光相结合,其是未来观光农业、城市农业的一种重要栽培模式。

  摘自:2006.1.6.b1版《湖北科技报》

第十一章:采后保鲜、包装

一、草莓贮藏与保鲜技术

草莓果色鲜红、水灵,果实柔软多汁,甜酸适口,含有钙、磷、铁和维生素 c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草莓含水量高,组织娇嫩,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在常温情况下,果实放置1?3天就开始变色、变味,难以贮藏保鲜。科研人员经长期实践和探索,终于摸索出一些草莓的贮藏与保鲜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f)                            革莓的科学采收技术    

l、采收前的处理 草莓采收前用0.1%-0.5%的氯化钙溶液喷施果实,或在采收后用氯化钙溶液浸果,可抑制草莓软化。

2、采收时间 草莓采收最好在晴天进行,草莓先开花的果实先成熟,整个采收时间历时20天左右,分次分批采收,一般每日或隔天采收一次。一般在草莓表面3/4颜色变红时采收为宜,过早采收,果实颜色和风味都不好。采收应该在露水干后进行,气温高时应避免在中午采收。

3、采收方法 草莓果皮非常薄,易受伤破损。因此,采收时应剔除病、劣果,把好的浆果轻轻放在特制的果盘中,果盘大小以90厘米x60厘米x15厘米为好,装满了草莓果实的果盘即可套人聚乙烯薄膜袋中密封,及时送冷库贮藏。也可以用高度在10厘米以内的有孔筐采收草莓,放入后,切忌翻动,避免碰破果皮,筐盛满草莓后应及时预冷,进行药剂处理人冷库储藏。

    二、革莓的科学贮藏 

1、选用耐贮运的草莓品种 鸡心、 硕蜜、狮子头、戈雷拉、宝交毕生、绿色种 子、布兰登保等,上海、春香、马群等品种 不耐贮运。在用速冻贮藏保鲜法时,宜选用肉质致密的宝交早生、布兰登保。

    2、药物保鲜

 (1)0.05%山梨酸浸 2-3分钟;(2)过氧乙酸熏蒸处理,按每米3y1库容0.2克过氧乙酸的量熏蒸30分钟;(3)酸一糖保鲜。草莓果实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渍后,晾干。在一容器底部放人由9份沙糖和l份柠檬酸组成的混合物,再将草莓放在其上保存,可显著延长贮藏寿命;(4)二氧化硫处理。把草莓放入塑料盒中,分别放入1-2袋二氧化硫慢性释放刑,用封条将塑料盒密封,慢性二氧化硫释放剂应与果实保持一定距离。

    3、贮藏方法

1)气调贮藏。把在采收时装好草莓的特制果盘用0.04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套好、密封,在00.5℃,相对湿度85%-95%的环境里贮藏。袋内气体氧占3%,二氧化碳6%,在此条件下,草莓可保存2个月以上。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腐烂率大大下降,但二氧化碳最终浓度不得超过20%,不然会使草莓产生酒精味。

2)冷藏保鲜。受灰霉病感染,果实自身呼吸作用旺盛,引起草莓衰老,导致腐烂。水分蒸发引起失水干缩,草莓失水5%即失去商品性。室温下草莓失水快,每天可失水2.17%-2.65%3-4天即失去商品价值,还有氧化作用引起果实变色等均是影响草莓保鲜效果的主要原因。其中降低温应能有效地延长贮藏时间。将待贮草莓带筐装入大塑料袋中,扎紧袋口,防止失水,干缩变色,然后在0-3℃的冷库中贮藏,切忌温度忽高忽低。3近冰点温度贮藏草莓的冻结温度是一0.77℃,草莓是水分蒸发与温度无关型果实,既使在近冰点条件下,无包装的草莓水分蒸发也很激烈。因此,用塑料袋小包装可提高周围环境的湿度,减少空气对流,抑制蒸发,减少失重损失。呼吸作用强弱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近冰点条件下的呼吸强度是室温条件下的1/6,近冰点贮藏的具体条件是:0.5±0.2℃,相对湿度85%-90%,草莓贮藏于0.04毫米厚的30厘米×32厘米聚乙烯薄膜袋中,扎紧袋口。

二、草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

二、        贮藏前的准备工作

1、                  果实成熟度的确定:

       成熟度首先影响到果实的品质,按果实的着色面积,成熟度可分为1/4、2/4、3/4和全部着色4个进程。3/4着色的果实在经过24小时贮藏后有很浓的香味,采果成熟度以3/4着色(即七八成熟)为宜。

2、                  采收:

        草莓果实成熟期先后不一,应分期采收。采收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连同花萼自果柄处摘下,避免手指触及果实。果实边摘边分级,以减少翻动而造成机械损伤。

3、                  选果:

        采收后的草莓应及时去除病果和机械损伤果实。健康果贮藏期腐烂主要是从相邻病果受感染,通过选果,减少传病源,利于果实的贮藏。此外,采果前减少浇水和叶面喷施cacl2都有利于草莓果实的贮藏保鲜。

二、 贮藏保鲜技术

1、                    冷藏:

草莓果实适宜贮藏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90%?95%。果实采后应及时预冷至果温为1℃,再进行冷藏。据报道,草莓(宝交早生品种)采用近冰点温度贮藏,可获得更好的保鲜效果(冷藏温度为0.5±0.2℃,相对湿度85?95%)。

2、                    气调贮藏:

将草莓果实先置0.3%过氧乙酸加50mg/kg赤霉素的冷却混合液中浸渍1分钟,置冷风(0?1℃)下吹干药液后,将果实放入包装盒内,并置入聚乙烯塑料袋(厚度为0.06mm)中,在袋中放入适量亚硫酸钠及乙烯吸收剂,扎紧袋口,进行气调贮藏(co215%?20%,o3%?5%,贮藏温度0℃)。但须注意,贮藏环境中co2不宜超过25%,o2不宜太低。以免损伤果实。

3、                    塑料薄膜包装:

一般做法是先将果实盛在小容器(塑料盒,纤维板盘或小篓等)内,外罩聚乙烯料薄膜。其作用是降低失重,未罩袋的处理失重2.65%,罩袋的仅有0.1%。其次可明显延长贮藏期。

4、                    植酸浸果保鲜:

用0.1%植酸+0.5%山梨酸浸果处理,室温下可保鲜1周。

三、采后热处理对草莓保鲜的生理效应

     草莓极不耐贮运,自然状况下采后2-4天即腐烂霉变。

    为贮藏保鲜提供依据,进行了本试验。供试品种为全明星,果实转红期采摘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20.9g。将刚采下的草莓果实进行简单挑选,各取1.5kg,分别置于353842℃的恒温水浴中处理24小时,然后转至25±2℃室温下贮存,对照为浸泡净水5分钟后室温下贮存。分别于采收当日和处理后246天检测保鲜效果及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热处理可降低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改善品质。这种效果是通过减缓sod活性下降,维持较高的pod活性,抑制蛋白质降解和mda积累,降低脂膜过氧化程度来实现的。以38℃和42℃处理效果为佳。